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ovel Apprehension of the Primary Lung Meridian, Sinew Channel, Divergent Channel, Luo-Connecting Channel Acting as a Single Unit System to Serve Respiration Function Based on Modern Neurophysiology and Kinesiology
1
作者 Peter Chin Wan Fung Regina Kit Chee Kong 《Chinese Medicine》 2020年第2期31-95,共65页
The TCM philosophy of a meridian and associated channels pertains to the specific function of one or more organs. We define the <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Lung Primary Meridian (LUM) together w... The TCM philosophy of a meridian and associated channels pertains to the specific function of one or more organs. We define the <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Lung Primary Meridian (LUM) together with the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Lung Sinew (LUSC), Divergent (LUDC), Luo-connecting (LULCC) Channels as a system of routes plus some parts of the body (such as muscles) to fulfil respiration, as a main function under different situations. There is very limited information about the Lung associated channels in classical literature of TCM. With a clear focus on the function of respiration, we have carried out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biomedical consequence of stimulating the LUM, analysed the roles played by LUSC, LUDC, and LULCC. The updated LUM and LUDC include acupoints of other meridians, serving the same purpose of performing satisfactory respiration starting from checking the quality of the inflow through the nose. The LUSC includes the respiratory muscles (plus the associated connective tissues) extending to various parts of the body. The muscles of the limb (as part of the LUSC) embrace the nerves that provide routes for somatosensory reflexes and play the role of locomotion, providing voluntary respiration via the pectoralis muscles. The muscles of LUSC are bounded by stiff connective tissue layers, forming compartments, and are part of the pulley system for various body locomotions. Within a compartment, the interstitial fluid, blood, lymph flows must be potent to protect the associated nerves related to LUM;the healthy state of the LUSC also provides freedom of various types of locomotion. The LULCC exists because the vagus nerve has a part of it passing through the spinal cords all the way down to the sacrum domain, with exiting nerve innervating two-third of the large intestine. The crucial steps of our deductions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are supported by experimental evidence based on modern neurophysiology and kinesiology. We discover that all the four channels stated above work as a unit system to allow respiration to be possible under various postures/conditions.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The complexity of structures and processes is eased off by providing 29 figures and 13 tables for the relevant muscles and nerves. In addition to respiration, the Lung system in TCM context includes interaction of this system with the sweat gland and neuroendocrine system;such aspects will be left to another study.</sp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ng Meridian sinew DIVERGENT Luo-Connecting channels Mechanical Advantage of Muscles Sympathetic Nerves Parasympathetic Nerves Muscles of the Tongue PHARYNX Larynx Intercostal Muscles Inspiration and Expiration Muscles Swallowing Somatosensory and Segmental Reflexes Acupoints of the Lung Urinary Bladder Kidney Governing (DU) Conception (REN) Me-ridians Pulmonary Diseases Lung Large-Intestine Connection Acupuncture Bian Stone Therapy
下载PDF
基于经筋理论探讨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病机及针灸治疗思路
2
作者 李阳 杜俊英 +4 位作者 周杰 田鸿芳 陆凤燕 高宏 方剑乔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23期97-101,共5页
经筋分布具有“结、聚、交、合”的整体性。经筋主束骨、利关节的功能存在着“点-线-面-体”的联动规律;经筋藏护经脉,其功能的发挥依赖经脉运行气血的濡养与经气的调节。基于经筋理论,可明确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病机乃横络痹阻经脉... 经筋分布具有“结、聚、交、合”的整体性。经筋主束骨、利关节的功能存在着“点-线-面-体”的联动规律;经筋藏护经脉,其功能的发挥依赖经脉运行气血的濡养与经气的调节。基于经筋理论,可明确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病机乃横络痹阻经脉,不通则痛,经筋失荣,进一步横络结聚,致局部经筋失能,整体经筋失衡,远端代偿经筋受累。针灸治疗应局部“解结”与整体“复原”并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经筋 病机 针灸治疗
下载PDF
膝骨性关节炎经筋证型分布规律研究及其生物力学机理分析 被引量:29
3
作者 王常海 栗彦芳 +2 位作者 李峰 张蓉 施延昭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5期970-974,共5页
目的:研究膝骨性关节炎经筋证型的分布规律,并探讨经筋证型的生物力学机理。方法:选取70例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共102个患膝,采用手触诊法,统计经筋病灶点出现频次和经筋证型出现比率。结果: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存在足阳明经筋、足少阳经... 目的:研究膝骨性关节炎经筋证型的分布规律,并探讨经筋证型的生物力学机理。方法:选取70例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共102个患膝,采用手触诊法,统计经筋病灶点出现频次和经筋证型出现比率。结果: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存在足阳明经筋、足少阳经筋、足三阴经筋3种单一经筋证型和多种复合证型,其中足阳明经筋证型出现最多;随着疾病发展,出现了较多足太阳经筋复合证型。结论:KOA经筋证型的出现与膝关节解剖学结构和其生物力学特性密切相关,研究结果既为临床治疗打下基础,也为开展KOA经筋辨证的生物力学现代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经筋辨证
下载PDF
基于“筋脉横解,肠澼为痔”理论研究兔直肠粘膜内脱垂的发生机制 被引量:8
4
作者 柯敏辉 郑鸣霄 +4 位作者 石荣 吴华嵩 魏霖 程佑民 翁英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8年第3期43-47,共5页
目的:研究兔直肠粘膜内脱垂(Internal Rectal Prolapse,IRP)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旨在推断IRP的发生机制。方法:将156只兔(雄兔、雌兔各78只),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造模早期组、造模中期组、造模晚期组,分别于不同阶段... 目的:研究兔直肠粘膜内脱垂(Internal Rectal Prolapse,IRP)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旨在推断IRP的发生机制。方法:将156只兔(雄兔、雌兔各78只),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造模早期组、造模中期组、造模晚期组,分别于不同阶段取兔解剖,进行力学与病理学分析。结果:造模不同时期兔直肠组织的力学指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造模不同阶段兔直肠组织的镜下征象存在差异;在造模不同时期雌兔与雄兔的力学指标与病理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病理学阶段的兔肛门直肠力学特性存在差异,可能是IRP的发生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脉横解 肠澼为痔 直肠粘膜内脱垂 机制 有限元 HE染色
下载PDF
电针筋结点联合颈痛颗粒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张婷 齐婧 +1 位作者 刘侃 王玥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2244-2250,共7页
【目的】观察电针筋结点联合颈痛颗粒治疗颈源性头痛(CE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颈源性头痛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观察组给予电针筋结点联合颈痛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电针联合颈痛颗粒治疗,疗程均为4周。治疗4... 【目的】观察电针筋结点联合颈痛颗粒治疗颈源性头痛(CE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颈源性头痛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观察组给予电针筋结点联合颈痛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电针联合颈痛颗粒治疗,疗程均为4周。治疗4周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颈部主动关节活动度(ROM)的变化情况,以及椎动脉、基底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Vp)、平均血流速度(Vm)、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头痛持续时间及发作频率明显改善(P<0.01),且观察组在改善VAS评分、头痛发作频率、头痛持续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后,2组患者的主动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P<0.01),且观察组在改善主动关节活动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治疗后,2组患者的椎动脉、基底动脉收缩期血流Vp、Vm、Vd明显改善(P<0.01),且观察组在改善椎动脉、基底动脉收缩期血流Vp、Vm、Vd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NO、ET-1、IL-6、IL-4水平明显改善(P<0.01),且观察组在改善血清NO、ET-1、IL-6、IL-4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筋结点联合颈痛颗粒治疗颈源性头痛,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增加患者颈部活动度,改善患者颈部血液循环,调节血清NO、ET-1、IL-6、IL-4水平,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经筋理论 筋结点 颈源性头痛 颈痛颗粒 临床观察
下载PDF
经筋推拿联合肌内效贴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临床观察 被引量:9
6
作者 许晓冬 毕文倩 +2 位作者 刘玉欣 马洋洋 刘金 《山东中医杂志》 2022年第5期539-544,共6页
目的:观察经筋推拿联合肌内效贴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8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分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经筋推拿组、肌内效贴组和经筋推拿联合肌内效贴组(联合组),每组42例。常规治疗组患... 目的:观察经筋推拿联合肌内效贴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8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分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经筋推拿组、肌内效贴组和经筋推拿联合肌内效贴组(联合组),每组42例。常规治疗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经筋推拿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经筋推拿;肌内效贴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肌内效贴布贴扎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经筋推拿联合肌内效贴治疗。比较4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臂臂围差值变化、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上肢淋巴流量变化和上肢功能评定量表(DASH)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4组患者上臂臂围差值和DASH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淋巴流量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经筋推拿组、肌内效贴组和联合组患者上臂臂围差值和DASH评分均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淋巴流量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上臂臂围差值和DASH评分均低于经筋推拿组和肌内效贴组(P<0.05),淋巴流量高于经筋推拿组和肌内效贴组(P<0.05);治疗后经筋推拿组患者上臂臂围差值,淋巴流量和DASH评分与肌内效贴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临床疗效等级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经筋推拿和肌内效贴均能够减轻患者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症状,经筋推拿联合肌内效贴治疗效果最佳,且经筋推拿联合肌内效贴能够显著缓解患者淋巴水肿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淋巴回流障碍,提升患者上肢肢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筋推拿 肌内效贴 乳腺癌术后 水肿 淋巴回流障碍
下载PDF
膝骨关节炎膝周经筋分布特点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邓伟哲 刘亚娴 +3 位作者 魏博 李陆琦 张筠 杨志欣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3年第11期16-21,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膝骨关节炎患者的膝周经筋分布特点,为经筋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68例活动期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周分布的结筋点进行触诊,确定相关结筋病灶点分布,记录并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学描述。结果:膝骨关节炎患者多为双膝发病,女... 目的:通过分析膝骨关节炎患者的膝周经筋分布特点,为经筋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68例活动期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周分布的结筋点进行触诊,确定相关结筋病灶点分布,记录并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学描述。结果:膝骨关节炎患者多为双膝发病,女性的平均结筋病灶点数略高于男性;女性的结筋病灶点分布较男性略微集中;病程> 10年的结筋病灶点较病程<5年与病程5~10年分布频率来说,相对明显增高;不同年龄组患者结筋病灶点数量总体差异不大,仅个别结筋病灶点如血海次的比例随年龄组增长频率明显增高。各种分组下,最常见结筋病灶点为髌内下、胫骨内髁、胫骨结节、合阳次、委阳次、承山次、足三里次、胫骨外髁、髌外上、成腓间、血海次。从全膝关节整体来看,结筋病灶点分布于膝关节内侧频次明显大于膝关节外侧频次。分布于关节间隙或者较大肌肉间隙间的结筋病灶点频次,整个膝关节最常见疼痛部位在髌内侧。结论:膝骨关节炎膝周结筋病灶点分布存在明显规律,该规律与膝周经筋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对临床运用经筋理论指导膝骨关节炎的膝周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经筋理论 经筋分布规律 结筋病灶点
下载PDF
通督调神配合经筋围刺治疗大便失禁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盛张倩 戴慧峰 许军峰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66-668,共3页
大便失禁是由于肛门疾病或者年老肛门括约肌松弛或者神经系统疾病而出现的粪便和气体不自主排出肛门外的一种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在临床治疗中通过采用通督调神配合经筋围刺方法治疗大便失禁起到显著效果。本文着重阐... 大便失禁是由于肛门疾病或者年老肛门括约肌松弛或者神经系统疾病而出现的粪便和气体不自主排出肛门外的一种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在临床治疗中通过采用通督调神配合经筋围刺方法治疗大便失禁起到显著效果。本文着重阐述通督调神配合经筋围刺治疗大便失禁的理论依据,讨论大便失禁的病因病机和针刺穴位的选取,取穴依据整体与局部配伍方法、在筋调筋的理念以及调神醒神的思想。通督调神配合经筋围刺方法可以帮助建立脑肠之间功能的联系,起到治疗大便失禁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便失禁 通督调神 经筋围刺 长强
下载PDF
经络经筋辨证针刺治疗颈椎病的理论探析 被引量:6
9
作者 郭轶君 冯敏山 +3 位作者 韩昶晓 邹金桥 赵文龙 杜戊寅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第18期198-200,共3页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的骨科疾病,具有患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严重危害了国人的生活健康质量。针刺是治疗颈椎病的传统非药物疗法之一,患者接受度高。此文从颈椎病的病因、病机、病位、各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特点入手,探讨以经...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的骨科疾病,具有患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严重危害了国人的生活健康质量。针刺是治疗颈椎病的传统非药物疗法之一,患者接受度高。此文从颈椎病的病因、病机、病位、各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特点入手,探讨以经络辨证、六经辨证及经筋理论为主要思路指导各型颈椎病针刺治疗的理论依据,并阐述个人应用体会,以供临床应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辨证 六经辨证 经筋理论 针刺 颈椎病
下载PDF
浅谈经筋理论在针灸临床的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洁 《针灸临床杂志》 2004年第3期7-8,共2页
通过叙述经筋的分布和功能 ,结合临床分析经筋的病候及治疗特点和范围 ,并举出典型病例进一步阐明 :经筋理论是经络理论的组成部分 ,在针灸临床上不容忽视。
关键词 经筋理论 临床的应用 针灸疗法 经络学说
下载PDF
针刀恢复膝周韧带功能治疗膝骨关节炎机制浅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杨郁鹏 金晓飞 +3 位作者 郝重耀 李佳茹 曹韵茗 赵季宇 《新中医》 CAS 2020年第21期165-168,共4页
从膝部经筋、韧带变化分析膝骨关节炎的发病,从膝骨关节炎认识韧带的愈合,以及内外源性愈合、TGF-β信号转导通路、Smad 2/Smad 3蛋白、骨形态发生蛋白(BMP)、针刀作用优势等在膝骨关节炎愈合时韧带相关信号通路中的多因子作用。膝骨关... 从膝部经筋、韧带变化分析膝骨关节炎的发病,从膝骨关节炎认识韧带的愈合,以及内外源性愈合、TGF-β信号转导通路、Smad 2/Smad 3蛋白、骨形态发生蛋白(BMP)、针刀作用优势等在膝骨关节炎愈合时韧带相关信号通路中的多因子作用。膝骨关节炎的产生与韧带的损伤、粘连关系密切,针刀的松解不仅分离了周围组织的的外源性入侵性增长,也使得损伤处的组织其自身的再生长得以激发,通过对相关表达因子的刺激调控,使疾病得以防治,这可能是一种全新的思路,可以为针刀治疗多组织的损伤提供全新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针刀 经筋 信号传导 力学平衡
下载PDF
“以筋诊病”在顽固性面瘫中的应用
12
作者 王毓岩 王锡友 +4 位作者 李多多 刘二杨 贾宝林 刘长信 宫媛媛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52-656,共5页
“以筋诊病”指通过对病变部位经筋的诊察,判断经筋、脉络中气血的盈亏状态和病邪对机体的损伤程度,将病性、病位、病势三者紧密结合,形成“以筋审形、以筋辨证、以筋定势”的三位一体诊断模式。对于顽固性面瘫,可采用“以筋诊病”方法... “以筋诊病”指通过对病变部位经筋的诊察,判断经筋、脉络中气血的盈亏状态和病邪对机体的损伤程度,将病性、病位、病势三者紧密结合,形成“以筋审形、以筋辨证、以筋定势”的三位一体诊断模式。对于顽固性面瘫,可采用“以筋诊病”方法,通过望诊判断经筋的形态变化,通过触诊辨定中医证候,通过“循诊”确定经筋通络点和理筋线的循行治疗路线。“以筋诊病”既有助于准确判断疾病病情、证候、发展趋势,亦有助于对疾病采取针对性治疗并防止病情传变,可为顽固性面瘫临床诊疗提供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面瘫 以筋诊病 经筋理论 理筋术 外治法
原文传递
经筋微创松解术治疗膝骨关节炎对TLR4/MyD88/NF-κB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2
13
作者 韦嵩 申茜茸 +2 位作者 李晓昊 陈志煌 侯春福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637-4641,共5页
目的:探讨经筋微创松解技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4只清洁级健康6月龄新西兰兔,6只为空白组,其余18只统一采用1.6%木瓜蛋白酶造模,空白组予以等剂量0.9%氯化钠溶液膝关节腔内注射;6周后,将18只新西兰兔等分为3组,分别为... 目的:探讨经筋微创松解技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4只清洁级健康6月龄新西兰兔,6只为空白组,其余18只统一采用1.6%木瓜蛋白酶造模,空白组予以等剂量0.9%氯化钠溶液膝关节腔内注射;6周后,将18只新西兰兔等分为3组,分别为经筋微创组、电针组、造模组,治疗4周。光镜观察各组兔软骨HE染色病理切片结果;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各组软骨TLR4、MyD88、NF-κB基因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造模组膝关节软骨表面粗糙,软骨层厚薄不均;经筋微创组膝关节软骨表面轻度破坏;电针组膝关节软骨表面欠光滑,表层轻度破坏。与造模组比较,空白组、电针组、经筋微创组软骨TLR4、MyD88、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P﹤0.05);与电针组比较,经筋微创组(除MyD88)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P﹤0.05)。结论:经筋微创松解疗法可能通过调控TLR4信号转导通路,抑制下游MyD88、NF-κB表达,阻断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改善关节疼痛、活动功能障碍等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筋松解 膝骨性关节炎 TLR4/MYD88/NF-κB信号转导通路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韦贵康运用韦氏奇穴手法治疗经筋病经验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伟 周红海 +3 位作者 陆延 陈龙豪 蔡慧倩 韦贵康(指导)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48-451,456,共5页
介绍韦贵康教授运用韦氏奇穴手法治疗经筋病的经验。基于经筋理论的观点及研究现状,从韦氏奇穴与经筋反应点的关系、韦氏奇穴分布与经筋循行的关系以及韦氏奇穴呈现的特点与经筋病理改变的关系方面,探讨韦氏奇穴与经筋的关系、韦氏奇穴... 介绍韦贵康教授运用韦氏奇穴手法治疗经筋病的经验。基于经筋理论的观点及研究现状,从韦氏奇穴与经筋反应点的关系、韦氏奇穴分布与经筋循行的关系以及韦氏奇穴呈现的特点与经筋病理改变的关系方面,探讨韦氏奇穴与经筋的关系、韦氏奇穴与经筋病关系、韦氏奇穴手法效应与经筋的关系,并进一步阐述韦氏奇穴手法的作用机理。认为韦氏奇穴与经筋、经筋病关系密切,韦氏奇穴手法效应如得气、近治作用、远治作用、镇痛作用与经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筋 韦氏奇穴 手法 名医经验 韦贵康
原文传递
“筋针”的作用机制探析 被引量:55
15
作者 刘农虞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93-1296,共4页
为了探析"筋针"的作用机制,笔者查阅有关文献,结合临床实践加以分析,认为"筋针"诊治疾病主要集中于经筋病变所致的筋性痹病、筋性腔病与筋性窍病。经筋类似于皮下浅深筋膜,与卫气密切相关;筋病乃卫气不足,邪气郁结... 为了探析"筋针"的作用机制,笔者查阅有关文献,结合临床实践加以分析,认为"筋针"诊治疾病主要集中于经筋病变所致的筋性痹病、筋性腔病与筋性窍病。经筋类似于皮下浅深筋膜,与卫气密切相关;筋病乃卫气不足,邪气郁结卫气所致。筋针以浮而浅刺、定向透刺、无感得气为特点,治疗筋病以宣导卫气、疏调经筋为取效关键,使卫充邪去,从而实现治疗筋病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针 针感 得气 经筋 卫气
原文传递
应用报刺法治疗漏肩风思路 被引量:9
16
作者 米淑琦 宋婷婷 +4 位作者 孟旭 程璐 曾炜美 王美红 赵吉平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64-767,共4页
以漏肩风为例,探究报刺法的临床应用。报刺法具有以痛为腧、刺而复刺的特点,用于游走不定之痹证。漏肩风是以疼痛和关节活动障碍为主的经筋病,应用报刺法治疗漏肩风时,基于古之报刺法取穴、施术的原意,以痛点为纲,就如何动态、反复寻找... 以漏肩风为例,探究报刺法的临床应用。报刺法具有以痛为腧、刺而复刺的特点,用于游走不定之痹证。漏肩风是以疼痛和关节活动障碍为主的经筋病,应用报刺法治疗漏肩风时,基于古之报刺法取穴、施术的原意,以痛点为纲,就如何动态、反复寻找痛点位置、辨别痛点病位层次进行了扩展,浅述了痛点出现的位置、数量及变化规律,并将所寻痛点作为进针点指导针刺施术;施术时固定被动体位并定位刺至痛点所在,或在单穴不同层次施以报刺,或在多穴不同位置反复取针报刺,辅以适宜的刺激量,直至无明显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刺法 漏肩风 十二刺 经筋病 痛点
原文传递
基于经筋理论浅析针灸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被引量:5
17
作者 石力 周振坤 姜敏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1922-1925,共4页
认为由于尿道和膀胱支托结构损伤或松弛所致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当属“经筋病”范畴,病机为“经筋失养,弛纵不收”,可分为虚实两种情况。虚主要指气虚,与肺、脾、肾三脏密切相关;实主要指热邪、瘀血。故提出“濡养经筋,调筋摄泉”的治疗... 认为由于尿道和膀胱支托结构损伤或松弛所致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当属“经筋病”范畴,病机为“经筋失养,弛纵不收”,可分为虚实两种情况。虚主要指气虚,与肺、脾、肾三脏密切相关;实主要指热邪、瘀血。故提出“濡养经筋,调筋摄泉”的治疗原则,以经筋刺法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经筋刺法包括浮针、圆利针、透刺法、芒针刺法等。取穴以下腹部、腰骶部及下肢部位为多,如气海、关元、八髎穴等,重视以痛为腧。基于经筋理论,可为针灸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 经筋 针刺治疗 浮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