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rphological evolution of the channel-shoal system in the South Channel of the Changjiang Estuary during 1958–2018:Causes and future trends
1
作者 LUAN Hualong YAO Shiming +1 位作者 QU Geng LEI Wentao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22年第11期2291-2310,共20页
The stability of estuarine channel-shoal systems is important for port utilization,navigation maintenance,habitat protection and ecosystem service functions.This paper uses the South Channel of the Changjiang(Yangtze ... The stability of estuarine channel-shoal systems is important for port utilization,navigation maintenance,habitat protection and ecosystem service functions.This paper uses the South Channel of the Changjiang(Yangtze River)Estuary as a typical example to investigate the channel-shoal adjustment mechanism and its future trend.The combined approaches of bathymetric data analysis and process-based modeling(Delft3D)are applied.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orphological changes indicates that the South Channel experienced remarkable channel-shoal adjustment during 1958–2018.Periodic evolution was identified,including shoal migration,incision and emergence under natural conditions before the mid-1980s.Since then,fluvial sediment decline and local human intervention have interrupted the periodic processes.After 1986,as river sediment discharge started to decline,the South Channel converted to net erosion,and both the mid-channel shoal at the bifurcation node and the tail of the Ruifeng Shoal showed significant scour.Process-based hydrodynamic simulations revealed that the northern rotation of the mainstream downstream of Wusong triggered the erosion of the Ruifeng Shoal,while unordered sand mining at the shoal tail in approximately 2002 enhanced shoal shrinkage.In addition,the self-adjustment of the transverse section shape resulted in abnormal accretion in 2002–2007.Afterward,the South Channel underwent overall erosion as sediment discharge decreased to a low level(<150 Mt/a).Five stages of channel-shoal pattern adjustment and accretion/erosion status during the past 60years were defined,i.e.,the accretion stage(1958–1965),remarkable channel-shoal adjustment stage(1978–1986),slow erosion stage(1986–1997),shoal scour and shrinkage stage(1997–2007)and overall channel-shoal erosion stage(2007–2018).Model prediction of the evolutionary trend indicates that overall erosion within the South Channel is most likely to continue in 2015–2050.Further adjustment of the South Channel under extremely low sediment discharge may threaten the riverbed stability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is large-scale estuary.Future work on adaptive strategies for varying conditions is recommen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nnel-shoal pattern morphological evolution process-based modeling South Channel Changjiang Estuary
原文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本溪组碎屑障壁海岸砂体微相南北变化
2
作者 孟祥振 窦天财 +4 位作者 蒲仁海 高小平 刘刚 宋明 樊宇洁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5-568,共14页
在延长探区近1500口钻井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大量岩心和薄片观察以及砂厚和砂地比统计,探究鄂尔多斯盆地本溪组的砂体微相类型、平面形态和分布的沿岸变化及其控制因素。结果表明,延长气田本溪组总体均为中小潮差环境下的陆源碎屑障壁海... 在延长探区近1500口钻井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大量岩心和薄片观察以及砂厚和砂地比统计,探究鄂尔多斯盆地本溪组的砂体微相类型、平面形态和分布的沿岸变化及其控制因素。结果表明,延长气田本溪组总体均为中小潮差环境下的陆源碎屑障壁海岸沉积,但南部的甘泉—富县地区波浪作用较弱,形成了典型的障壁砂坝和障壁后沉积。北部延安—靖边南地区波浪作用较强,形成了改造障壁、浅滩和下切谷充填潮道3种主要微相砂体。障壁砂体呈平行岸线的带状或串珠状排列,近源和近岸分布;浅滩砂体呈多个分散的卵圆形远源远岸分布;潮道带砂体充填则受控于古地貌凹槽。该研究结果对延长气田和类似环境的储层识别和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波浪型障壁 弱波浪型障壁 浅滩 潮道 砂体规模与形态
下载PDF
长江上游叉鱼碛滩航道特性及维护对策
3
作者 李俊青 包明金 樊书刚 《水运工程》 2024年第7期157-164,共8页
叉鱼碛为长江上游过渡段浅滩,位于泸州境内,属于天然河段。2013年向家坝水电站完成蓄水,2015年长江上游航道最小维护水深从2.7 m提高至2.9 m。2016年禁采前由于人为无序的挖砂采石对上游诸多滩段造成较大的破坏,枯水期水流分散,冲刷能... 叉鱼碛为长江上游过渡段浅滩,位于泸州境内,属于天然河段。2013年向家坝水电站完成蓄水,2015年长江上游航道最小维护水深从2.7 m提高至2.9 m。2016年禁采前由于人为无序的挖砂采石对上游诸多滩段造成较大的破坏,枯水期水流分散,冲刷能力减弱。在诸多背景下,长江上游诸多碍航滩段枯水期航道畅通面临较大的挑战,叉鱼碛滩段为其中的一个代表。根据实测资料分析向家坝水电站蓄水前后水沙条件的变化,对滩段近年来的演变规律进行总结,并且根据近年航道维护疏浚实施情况、疏浚效果以及相关问题,对滩段的航道维护对策进行分析,为滩段养护疏浚的设计、施工提出相关建议以及加抛整治建筑物的治理方案,可为航道维护及航道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河流 浅滩 航道疏浚 叉鱼碛滩
下载PDF
汉江狗头湾滩段航道整治工程方案
4
作者 李求生 漆炼勇 《水运工程》 2024年第1期178-183,共6页
狗头湾滩段作为汉江中下游重要的通航河段,在丹江口水库和引江济汉调水工程实施后,其上游来水历时、流量均发生巨大变化,水流、泥沙运动和河床变化十分复杂。结合近年实测河道水文、地形资料以及模型试验资料研究狗头湾整治方案,重点分... 狗头湾滩段作为汉江中下游重要的通航河段,在丹江口水库和引江济汉调水工程实施后,其上游来水历时、流量均发生巨大变化,水流、泥沙运动和河床变化十分复杂。结合近年实测河道水文、地形资料以及模型试验资料研究狗头湾整治方案,重点分析了该段浅滩的演变特征、水流与泥沙的运动关系以及碍航特性,提出整治工程方案。验证结果表明,整治工程的实施稳定了工程河段洲滩,束窄了中、枯水河宽,深槽普遍冲刷且走向稳定,中、枯水河势得以有效控制和巩固。研究成果可为狗头湾段浅滩和相似河道整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质河床 复式浅滩 航道整治 工程方案
下载PDF
涡河航道浅滩-深槽生境恢复措施效果研究
5
作者 林燕清 胡飞 《水运工程》 2024年第1期161-169,共9页
为了满足绿色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在水运工程建设中常进行生境恢复措施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目前河道的生境恢复措施主要偏向于岸坡生态建设。根据涡河实际情况,针对“四大家鱼”、荆涂峡鲤、长吻鮠以及底栖生物,探究其水深、流速适宜... 为了满足绿色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在水运工程建设中常进行生境恢复措施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目前河道的生境恢复措施主要偏向于岸坡生态建设。根据涡河实际情况,针对“四大家鱼”、荆涂峡鲤、长吻鮠以及底栖生物,探究其水深、流速适宜性曲线,在此基础上建立生境恢复模型,并提出在河道建立浅滩-深槽交错分布的生境恢复措施。利用生境恢复模型,研究不同流量条件下浅滩-深槽生境恢复措施的工程效果。结果表明,浅滩-深槽生境措施实施以后能有效提高鱼类和底栖动物的生境适宜度,可以扩大其生境适宜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道整治 生境恢复 浅滩-深槽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长江口白茆沙河段南强北弱格局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杜德军 王晓俊 +3 位作者 成泽霖 贾梦豪 闻云呈 李阳帆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5-90,共6页
近年来白茆沙汊道“南强北弱”态势持续增强,南水道主槽和近岸河床冲刷明显,日益威胁水下岸坡稳定与附近码头安全。通过对白茆沙汊道演变态势与分流比变化特征展开分析,进而对白茆沙汊道“南强北弱”分流格局变化及原因进行了系统研究... 近年来白茆沙汊道“南强北弱”态势持续增强,南水道主槽和近岸河床冲刷明显,日益威胁水下岸坡稳定与附近码头安全。通过对白茆沙汊道演变态势与分流比变化特征展开分析,进而对白茆沙汊道“南强北弱”分流格局变化及原因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认为:白茆沙汊道“南强北弱”格局增强的态势是白茆沙汊道历年来周期性演变中某一阶段的表现形式;鉴于不同方法计算的汊道分流比存在差异,故用分流比表征汊道强弱时,应选用同一类型的值进行比较;深水航道一期整治工程实施遏制了白茆沙冲刷后退的态势,改变了该河段周期性演变的模式,有利于河势稳定;在现有水情、工情及河势条件下,白茆沙汊道“南强北弱”的格局变化将趋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茆沙 南水道 北水道 南强北弱 分流比 长江口
下载PDF
饶河双港—褚溪河口航道整治后浅滩演变及最低通航水位变化
7
作者 和悦 陈界仁 屈一晗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0-103,111,共5页
饶河双港—褚溪河口航道整治工程实施后,遭遇2022年极端枯水条件下,局部存在碍航浅滩段。依据实测资料及数学模型计算,对浅滩演变、基本站设计水位变化及最低通航水位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工程后朱袍山—褚溪河口段航槽深泓高程以下... 饶河双港—褚溪河口航道整治工程实施后,遭遇2022年极端枯水条件下,局部存在碍航浅滩段。依据实测资料及数学模型计算,对浅滩演变、基本站设计水位变化及最低通航水位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工程后朱袍山—褚溪河口段航槽深泓高程以下降为主,平均值为0.7~3.0 m,冲刷总量为137.31万m^(3);延长水文系列至2021年,饶河双港下游段基本站设计最低通航水位下降值为0.12~0.61 m;设计最低通航流量条件下,饶河湖区段水位下降最大值为0.13~0.25 m,平均为0.05~0.11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饶河航道 浅滩演变 模型计算 最低通航水位
下载PDF
横沙东滩圈围八期工程实施对周边河势的影响初步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国庆 韩露 +2 位作者 刘杰 张志林 王元叶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0-124,132,共6页
针对横沙东滩圈围八期工程实施对工程附近水域产生的影响,采用河势分析方法对工程实施后的2017—2021年水沙及地形冲淤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洪季北港落潮分流比介于52.4%~55.9%,总体无趋势性变化;2)北槽、北港中下段主槽及横... 针对横沙东滩圈围八期工程实施对工程附近水域产生的影响,采用河势分析方法对工程实施后的2017—2021年水沙及地形冲淤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洪季北港落潮分流比介于52.4%~55.9%,总体无趋势性变化;2)北槽、北港中下段主槽及横沙浅滩延续2010年以来冲淤态势;3)北港下段主槽深泓有所南偏且更加平顺;4)横沙通道容积保持稳定。此外,N 23潜堤头部及临近潜堤的横沙浅滩北沿冲刷明显,需继续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沙东滩圈围八期工程 北港中下段主槽 横沙浅滩
下载PDF
长江上游叉鱼碛滩段水流特性数值模拟
9
作者 彭毕帅 贺艺伟 +1 位作者 张文江 陈希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6-92,100,共8页
长江上游叉鱼碛滩段为汊道出口处的枯水期过渡段急浅滩,船舶上行困难,且每年进行维护性疏浚才能保持畅通。针对叉鱼碛滩段卡口处急流、过渡段出浅的特性,应用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进行水流特性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整治措施。结果表明,拆... 长江上游叉鱼碛滩段为汊道出口处的枯水期过渡段急浅滩,船舶上行困难,且每年进行维护性疏浚才能保持畅通。针对叉鱼碛滩段卡口处急流、过渡段出浅的特性,应用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进行水流特性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整治措施。结果表明,拆除已建的叉鱼碛顺坝,同时增强过渡段浅区冲刷历时的整治措施才能有效缓解碍航;整治方案实施后急滩特征消失,且在多年平均流量附近航槽内过渡段平均流速均有增加,有利于减小过渡段浅区的淤积,航道尺度满足规划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滩 浅滩 航道整治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珠江黄茅海河口湾滩槽结构演变及动态平衡研究
10
作者 杨清书 傅林曦 +4 位作者 魏稳 贾良文 李博 王恒 黄恩茂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8-81,共14页
河口湾常由滩、槽地貌系统组合而成,其滩槽结构演变及动态平衡既是河口海岸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又是河口规划治理与港口航道建设的理论基石。本文以黄茅海河口湾为研究靶区,采用“动力−沉积−地貌”的研究思路,基于不同历史年代的海图资... 河口湾常由滩、槽地貌系统组合而成,其滩槽结构演变及动态平衡既是河口海岸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又是河口规划治理与港口航道建设的理论基石。本文以黄茅海河口湾为研究靶区,采用“动力−沉积−地貌”的研究思路,基于不同历史年代的海图资料,运用地貌信息熵等分析方法,研究黄茅海河口湾滩槽结构的系统演变特征及动态平衡机制,主要发现包括:(1)黄茅海河口湾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地貌演变,大致以2007年为转折点,经历由淤积到冲刷的状态转换,其在1940-2007年呈淤积状态,年均淤积率为1.4cm/a,在2007-2015年呈冲刷状态,年均冲刷率为1.2cm/a。(2)黄茅海河口湾的滩槽结构发生转换,在2003-2007年之间由“三滩两槽”的结构转换为“两滩一槽”的结构,受围垦和疏浚工程影响,滩槽分异趋于加强,呈现浅滩淤浅、深槽刷深的演变特征。(3)黄茅海河口湾地貌信息熵熵值先减后增,从缓慢淤积相对稳定的有序状态向人为干预下冲淤格局变化及滩槽演变的不确定性增加转换;滩槽结构的稳态存在差异,浅滩相对于深槽显示出更高的不确定性。(4)人类活动将滩槽结构的原有稳态打破,疏浚工程使得东槽的活力提升,促进深槽自适应重构平衡向有序方向发展。西滩和东滩经历围垦等人类活动干扰平衡,浅滩失稳呈无序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茅海 滩槽结构演变 地貌信息熵 动态平衡 河口湾
下载PDF
长江口新河势下横沙浅滩发展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锐 《机电设备》 2023年第4期77-80,共4页
从长江口新河势的基本特征出发,按时间线阐述新河势下横沙浅滩侵蚀作用的发展过程,并预测未来趋势。基于自然和人工等2个因素分析侵蚀的成因,以期为后期固沙保滩、航道整治等工程的方案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新河势 横沙浅滩 侵蚀 航道稳定 长江口
下载PDF
南京以下12.5m深水航道通州沙河段完善工程物理模型研究
12
作者 刘高峰 王统泽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7-102,108,共7页
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一期、二期工程总体取得了良好的整治效果,针对通州沙局部区段未完全稳定、新开沙还在持续冲刷后退等问题,为进一步稳定航道开展了后续完善工程的研究,采用定床物理模型试验的方案对完善工程实施后的流场进行研... 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一期、二期工程总体取得了良好的整治效果,针对通州沙局部区段未完全稳定、新开沙还在持续冲刷后退等问题,为进一步稳定航道开展了后续完善工程的研究,采用定床物理模型试验的方案对完善工程实施后的流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完善工程方案的水动力轴线在南通水道和通州沙东水道进口处均有一定程度的向东北偏移,工程方案使得通州沙堤线的涨潮越堤流量和新开沙—裤子港沙之间串沟的越堤落潮量大幅度减小。完善工程方案实施后天生港—龙爪岩河段落潮平均流速以增加为主,且普遍覆盖现有航道位置,落潮动力以及落潮输沙能力增强,因此工程可以达到稳定沙体和改善航道维护条件的整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州沙河段 新开沙 航道整治 物理模型
下载PDF
海南陵水新村潟湖口外滩槽演变分析
13
作者 刘林 周鸿权 张永强 《中国港湾建设》 2023年第12期41-45,共5页
海南陵水新村潟湖口外滩槽稳定性差,制约了潟湖的整治和开发利用,为了研究潟湖口外滩槽的演变规律,结合潟湖的地形地貌、海岸动力和泥沙冲淤特点,通过对比潟湖近30 a的遥感影像资料,分析了潟湖口外海岸线、浅滩及深槽的冲淤变化,研究表... 海南陵水新村潟湖口外滩槽稳定性差,制约了潟湖的整治和开发利用,为了研究潟湖口外滩槽的演变规律,结合潟湖的地形地貌、海岸动力和泥沙冲淤特点,通过对比潟湖近30 a的遥感影像资料,分析了潟湖口外海岸线、浅滩及深槽的冲淤变化,研究表明潟湖口外潮汐汊道深槽主轴线不稳定,周围岸滩亦存在强烈的冲淤变化,滩槽地貌一直处于单通道和双通道的相互演变之中,一个相对完整的演变期大约需要经历10~20 a左右的时间,波流作用下自东向西的沿岸输沙以及台风等极端事件影响是造成滩槽变化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村潟湖 滩槽 演变分析 潮汐汊道
下载PDF
湘江株洲枢纽库尾整治河段船舶操纵运动模拟
14
作者 舒小红 邹开明 汪映红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153-162,共10页
为解决散乱浅滩弯曲河段水流条件复杂、船舶航行困难且易受浅水效应影响的问题,建立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及船舶操纵运动数学模型,以湘江株洲枢纽库尾鱼弄子滩为例,通过实测资料验证数学模型的可靠性,对典型工况进行船舶运动数值模拟,... 为解决散乱浅滩弯曲河段水流条件复杂、船舶航行困难且易受浅水效应影响的问题,建立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及船舶操纵运动数学模型,以湘江株洲枢纽库尾鱼弄子滩为例,通过实测资料验证数学模型的可靠性,对典型工况进行船舶运动数值模拟,计算相应航行参数,评估航道整治效果及通航条件。结果表明:疏浚受散乱浅滩影响的弯曲航道能有效优化航道水流流态,明显改善船舶通航条件。该数值模拟可为评估散乱浅滩弯曲航道的整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操纵运动数学模型 浅水效应 散乱浅滩 弯曲航道
下载PDF
长江中游城陵矶-湖口分汊河道洲滩演变及碍航成因探析 被引量:38
15
作者 孙昭华 李义天 +1 位作者 黄颖 高凯春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98-1406,共9页
在归纳总结分汊河道演变特征的基础上,结合长江中游城陵矶-湖口分汊河道洲滩演变及航道条件变化的观测资料,对碍航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类剖析。结果表明:由于边界条件的制约,顺直或顺直分汊河道的长度、宽度的变化受到限制,边滩缓慢下移... 在归纳总结分汊河道演变特征的基础上,结合长江中游城陵矶-湖口分汊河道洲滩演变及航道条件变化的观测资料,对碍航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类剖析。结果表明:由于边界条件的制约,顺直或顺直分汊河道的长度、宽度的变化受到限制,边滩缓慢下移、心滩左右摆动;弯曲分汊河道受到进口挑流作用和弯曲汊道不断蜿蜒摆动的影响,主流频繁移位,以上因素造成一些河段内河势周期调整并伴随浅滩条件恶化,一些河段对来水来沙适应性差而频繁出浅。从本质上而讲,本河段内浅滩碍航的深层次原因是由于河床演变具有多重河型属性,低矮洲滩难以稳定,水沙输移在时间和空间上难以平稳衔接,对浅滩的治理需要注意以上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游 分汊河道 洲滩演变 碍航浅滩
下载PDF
长江口北槽深水航道回淤泥沙来源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赵捷 何青 +1 位作者 虞志英 金鏐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8-24,共7页
针对长江口北槽深水航道工程后,航道泥沙年回淤量逐年增加且分布集中在北槽中段的现象,系统分析了北槽回淤泥沙的主要来源,指出在河流来沙锐减情况下,流域来沙的直接落淤已经不再是航道泥沙回淤的主要来源;北槽内部滩槽泥沙交换及北槽... 针对长江口北槽深水航道工程后,航道泥沙年回淤量逐年增加且分布集中在北槽中段的现象,系统分析了北槽回淤泥沙的主要来源,指出在河流来沙锐减情况下,流域来沙的直接落淤已经不再是航道泥沙回淤的主要来源;北槽内部滩槽泥沙交换及北槽与两侧浅滩(横沙浅滩与九段沙)的水沙交换对北槽泥沙回淤的贡献明显;南槽口门附近泥质区对航槽回淤影响的权重将增加,需要予以重视。今后应加强对水下三角洲前缘冲淤、浅滩的风浪掀沙以及丁坝坝田落淤泥沙的再悬浮和输移过程的系统观测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回淤 泥沙来源 滩槽交换
下载PDF
VOF模型在黄河潘家台滩整治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志勤 李嘉 +1 位作者 易文敏 何进朝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4年第6期18-23,共6页
为了验证VOF水气两相流模型在模拟有丁坝等影响的复杂流动方面的可靠性,进行了一系列的丁坝水槽实验,并用VOF模型对实验进行了模拟。实验中,丁坝布置包括单丁坝和双丁坝情况,每种丁坝又包括上挑、正挑和下挑3种角度,流量条件分别为绕流... 为了验证VOF水气两相流模型在模拟有丁坝等影响的复杂流动方面的可靠性,进行了一系列的丁坝水槽实验,并用VOF模型对实验进行了模拟。实验中,丁坝布置包括单丁坝和双丁坝情况,每种丁坝又包括上挑、正挑和下挑3种角度,流量条件分别为绕流和漫坝两种情况。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值比较,二者吻合很好。结果表明:VOF模型对于模拟复杂流动有推广价值。本文将VOF模型应用于实际工程———黄河潘家台滩2km长重点整治河段,对两种推荐方案进行了模拟分析,提出方案2为优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F模型 河道整治 潘家台滩
下载PDF
长江口深水航道及横沙东滩促淤圈围对滞流点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匡翠萍 董智超 +1 位作者 陈括 刘旭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621-1628,共8页
滞流点位置的变化对河口拦门沙的形成和泥沙淤积具有极大的影响.基于MIKE3软件建立长江口水动力和盐度输运三维数学模型,采用实测资料对模型的潮位、流速、流向和盐度进行验证.运用验证好的数学模型模拟和分析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及横沙... 滞流点位置的变化对河口拦门沙的形成和泥沙淤积具有极大的影响.基于MIKE3软件建立长江口水动力和盐度输运三维数学模型,采用实测资料对模型的潮位、流速、流向和盐度进行验证.运用验证好的数学模型模拟和分析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及横沙东滩促淤圈围工程对河口滞流点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1)应用改进的近底层平均单宽通量计算公式确定滞流点的位置,验证结果良好,可以用该公式确定滞流点的位置;(2)深水航道工程的建设增大了水深和涨落潮流速,各汊道内落潮流量的增加明显高于涨潮流量的增加,且滞流点均向下游移动;(3)横沙东滩促淤圈围工程建成后,北港滞流点向下游移动约5km,北槽和南槽的滞流点则向上游移动约1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深水航道 横沙东滩 促淤圈围 滞流点 数学模型
下载PDF
顺直河型与分汊河型交界段洲滩演变及其对航道条件影响——以长江天兴洲河段为例 被引量:17
19
作者 孙昭华 冯秋芬 +1 位作者 韩剑桥 曹绮欣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47-656,共10页
借助于天兴洲河段较为系统的年内与年际水沙输移、河床变形等方面原型观测资料,分析了顺直和分汊两种河型交界位置的洲滩和浅滩动态特征.近20年来洲滩形态比较表明,上游顺直河道内汉口边滩上低矮成型淤积体具有以5—6年为周期缓慢下移... 借助于天兴洲河段较为系统的年内与年际水沙输移、河床变形等方面原型观测资料,分析了顺直和分汊两种河型交界位置的洲滩和浅滩动态特征.近20年来洲滩形态比较表明,上游顺直河道内汉口边滩上低矮成型淤积体具有以5—6年为周期缓慢下移和突然上提的特性,从而导致汊道进口低滩冲淤具有周期性;近5年来断面流速、含沙量和床沙组成资料的统计表明,汊道进口主流位置在汛枯期左右摆动、漫滩横流强度不断转换,洲头低滩的冲淤强度与年际之间来流条件具有相关性.以上两种因素迭加作用之下,汊道进口的低滩形态不仅随年际之间来水来沙变化而波动,还会因上游顺直河段内成型淤积体上提下移的影响而周期性地淤长萎缩.这种复杂的动态调整特点,使航道条件以若干年为周期,交替呈现出优劣转换.在此结论基础上,可以推测三峡水库蓄水后水沙条件下,该类型汊道进口的航道条件可能趋于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直河道 分汊河道 洲头低滩 周期性 浅滩
下载PDF
抚远水道碍航浅滩特性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慧 张幸农 +1 位作者 陈长英 李宏祥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6-29,共4页
抚远水道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连通河道,航运开发建设意义重大,但河道基本处于自然状态,存在多处碍航浅滩。本文根据抚远水道实测水文、地形资料,分析了抚远水道水文泥沙及河床演变特征,并结合黑瞎子岛水路交通规划,针对其中3个浅滩段,... 抚远水道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连通河道,航运开发建设意义重大,但河道基本处于自然状态,存在多处碍航浅滩。本文根据抚远水道实测水文、地形资料,分析了抚远水道水文泥沙及河床演变特征,并结合黑瞎子岛水路交通规划,针对其中3个浅滩段,分析了碍航特性,以及浅滩段的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远水道 浅滩 碍航特性 航道治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