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膝痹1号方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临床研究
1
作者 陈佳 杨思霞 +3 位作者 杨尚真 覃薛文 杨令 李强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6期139-142,共4页
目的 观察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膝痹1号方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A、B、C组,A组予以PRP关节腔内注射联合膝痹1号方治疗,B组单纯PRP关节腔注射治疗,C组膝痹1号方治疗。于治... 目的 观察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膝痹1号方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A、B、C组,A组予以PRP关节腔内注射联合膝痹1号方治疗,B组单纯PRP关节腔注射治疗,C组膝痹1号方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1、3、6个月比较3组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量表评分、Lysholm量表评分、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三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三组VAS评分均降低(P<0.05);治疗3、6个月,A组VAS评分均低于B组(P<0.05);治疗6个月,A组VAS评分低于C组(P<0.05)。治疗后,三组WOMAC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6个月,A、C组WOMAC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B组治疗6个月WOMAC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与B组比较,治疗后3、6个月,A组WOMAC评分均低于B组(P<0.05);与C组比较,治疗3、6个月,A组WOMAC评分均低于同期C组(P<0.05)。治疗后,三组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个月,三组Lysholm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与B组比较,治疗3、6个月,A组Lysholm评分均高于同期B组(P<0.05);与C组比较,治疗3、6个月,A组Lysholm评分均明显高于同期C组(P<0.05)。A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86.67%,B组总有效率76.67%,C组总有效率73.33%,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PRP关节腔注射联合膝痹1号方与单纯PRP关节腔注射、膝痹1号方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均能缓解膝关节疼痛和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但联合治疗的疗效优于单一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寒湿 1号方 富血小板血浆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探讨叶天士治疗胸痹心痛病的用药规律
2
作者 颜梦凡 李鑫辉 +2 位作者 刘泳钊 李彩云 蒋啸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4期667-673,共7页
目的分析叶天士治疗胸痹心痛病的用药规律以及核心药物组合的潜在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遴选《叶天士医学全书》中治疗胸痹心痛病的方剂,建立数据库,借助Microsoft Excel 2021、SPSS Modeler 18.0、SPSS 25.0进行中药频次... 目的分析叶天士治疗胸痹心痛病的用药规律以及核心药物组合的潜在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遴选《叶天士医学全书》中治疗胸痹心痛病的方剂,建立数据库,借助Microsoft Excel 2021、SPSS Modeler 18.0、SPSS 25.0进行中药频次统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运用BATMAN-TCM网站、GeneCards、DrugBank、OMIM、TTD数据库获取核心药物组合与疾病的靶点,使用STRING网站和Cytoscape3.9.1软件分析靶蛋白相互作用关系,并筛选出核心靶点,采用Metascape网站和微生信网站对核心药物组合与疾病的相关靶点做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结果收集方剂100首,涉及中药169味,单味中药使用频次≥8次的高频中药有茯苓(45次)、半夏(23次)、桂枝(23次)、生姜(21次)等,其中药性以温、平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药物多归心、肺、脾经,功效排名前3位的是补虚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利水渗湿药。关联规则分析得到11组强关联药物组合,置信度最高的是半夏-生姜-茯苓。聚类分析得出5类药物组合,新处方3首,因子分析得出8个公因子,新处方3首,多有温阳、祛痰、活血、补血、益气养阴之效。网络药理学研究得出核心药物组合半夏-生姜-茯苓治疗胸痹心痛病有205个相关靶点,将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FOS原癌基因(fos proto-oncogene,FOS)、一氧化氮合成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3作为关键靶点,钙离子(calcium,Ca^(2+))信号通路和环状鸟苷单磷酸酯-蛋白激酶G(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protein kinase,cGMP-PKG)信号通路是核心药物组合治疗胸痹心痛病的潜在信号通路。结论叶天士治疗胸痹心痛病多从温阳化痰、活血化瘀、益气养阴3个方面选方用药,核心药物组合半夏-生姜-茯苓可能通过TNF、FOS、NOS3等靶点对钙离子信号通路,cGMP-PKG信号通路进行调控从而发挥改善胸痹心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痛 冠心病 数据挖掘 网络药理学 用药规律
下载PDF
针刺联合西药治疗心血瘀阻型胸痹的疗效观察及对血栓弹力图结果的影响
3
作者 夏文君 卢嘉成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4年第3期278-282,共5页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西药治疗心血瘀阻型胸痹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栓弹力图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心血瘀阻型胸痹患者共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针刺内关穴。采用超声心动图检...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西药治疗心血瘀阻型胸痹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栓弹力图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心血瘀阻型胸痹患者共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针刺内关穴。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 LVE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 LVESD);测定6 min步行距离评估运动耐力;采用血栓弹力图仪分析计算出患者治疗前后凝血活酶生成时间(R值)、凝血时间(K值)、凝固角(Angle值)、血栓最大弹力度(MA值),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0%,高于对照组的82.0%(P<0.05)。两组治疗后LVEF显著增高,LVEDD和LVESD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LVEF高于对照组,LVEDD和LVES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6 min步行距离增高(P<0.05),试验组治疗后6 min步行距离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R值和K值升高,Angle值和MA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R值和K值高于对照组,Angle值和MA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联合西药治疗心血瘀阻型胸痹可以提高疗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改善心血瘀阻证胸痹患者血液的高凝状态,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内关 针药并用 心血瘀阻 冠心病 血栓弹力图
下载PDF
18位国医大师论治胸痹撷英 被引量:1
4
作者 于茂生 刘悦 +4 位作者 赵誉 韩晓萌 李子威 张艳 杨关林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47-50,共4页
胸痹与西医学所指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关系密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要临床表现,并伴有潜伏期较长,发病较为急骤,治疗周期长的特点,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显示其患病率呈逐年增高、患病人群... 胸痹与西医学所指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关系密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要临床表现,并伴有潜伏期较长,发病较为急骤,治疗周期长的特点,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显示其患病率呈逐年增高、患病人群也有从老年人群向年轻人群转变的趋势,已成为危害我国公共健康和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疾病之一。中医“胸痹”病名起源于《黄帝内经》,经历代医家不断充实、发展日趋完善,现今普遍认同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所提出“阳微阴弦”的观点,认为此病虽病位在心但根据中医五脏相关理论认为胸痹可为多脏同病,胸痹成因与肝之疏泄、脾之转运、肾之蛰藏功能都密切相关,临证可将其分为:气血不足、肾虚血瘀、痰瘀互结、感受外邪等几个方面,治以祛邪益气、活血化瘀、豁痰祛浊等法。本文将对国医大师从肝、脾、肾论治胸痹进行探索,突出国医大师在辨证、选方、用药、预防调摄等方面的见解,总结国医大师宝贵的学术思想和治疗经验,以期为临床论治胸痹提供重要参考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医大师 藏象 辨证论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国医大师熊继柏治疗胸痹心痛方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子焱 欧阳青兰 谭超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89-196,共8页
目的 挖掘熊继柏教授治疗胸痹心痛的用药规律、用方经验及学术特色,为胸痹心痛的临床治疗与新药开发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 采集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熊继柏教授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疗胸痹心痛患者的处方419首,录入... 目的 挖掘熊继柏教授治疗胸痹心痛的用药规律、用方经验及学术特色,为胸痹心痛的临床治疗与新药开发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 采集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熊继柏教授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疗胸痹心痛患者的处方419首,录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运用软件统计证候,治则治法,方剂以及药物、四气、五味、归经、功效频次,并进行药物聚类分析。结果 所用药物多为甘、苦药,归经以肺经为主,其次为心、脾、胃、肝、肾经;使用最多的方剂是十味温胆汤,其次为小陷胸汤、颠倒木金散、葛根姜黄散等方剂;高频药物主要有法半夏、丹参、酸枣仁、陈皮、西洋参、枳实、竹茹、远志等;组方规律分析得到常用药组合129个,置信度>0.99的组合有17个,其中置信度为1的组合有8个;药物聚类得到5个核心药物组合,方1功能益气养阴,豁痰化瘀;方2功能理气化痰,和胃利胆;方3功能豁痰化瘀,养心安神;方4功能清热化痰,行气解郁;方5功能清热化痰,宁心安神。结论 熊继柏教授认为胸痹心痛的核心病机为心气不足,痰瘀互结,处方以十味温胆汤为基础方加减化裁、其用药特色为寒温并用,虚实同调;审察病机,因证选方;分辨主次,随症加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痛 冠心病 心绞痛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十味温胆汤 颠倒木金散 熊继柏
下载PDF
养心蠲痹汤治疗痰瘀交阻型胸痹临床研究
6
作者 滕云 张丽萍 刘世梅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5-258,共4页
目的观察养心蠲痹汤对痰瘀交阻型胸痹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医院60例痰瘀交阻型胸痹患者,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予以养心蠲痹汤,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心绞痛症状评分、血脂[总胆固醇... 目的观察养心蠲痹汤对痰瘀交阻型胸痹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医院60例痰瘀交阻型胸痹患者,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予以养心蠲痹汤,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心绞痛症状评分、血脂[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心肌酶[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硝酸甘油停减率、不良反应情况,并评估两组心电图疗效。结果治疗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治疗组胸痛、胸闷、心悸、倦怠乏力、气短及肢体沉重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心绞痛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TC、TG、L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LDH、CK、CK-M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硝酸甘油停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复方丹参滴丸,养心蠲痹汤能够更好减轻痰瘀交阻型胸痹患者中医证候及心绞痛症状,改善血脂代谢,提高硝酸甘油停减率,且应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瘀交阻型 养心蠲 疗效
下载PDF
从脾主运化水湿角度论胸痹心痛的发病 被引量:15
7
作者 陈莹 刘悦 +2 位作者 刘彤 张哲 杨关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541-2543,共3页
探析胸痹心痛的病因病机与脾失运化水湿的关系。在病因中,认为寒邪内侵,困脾生湿;饮食失调,伤脾聚湿;情志失节,脾虚生湿;劳倦内伤,脾不化湿;年老体虚,脾虚湿停。在病机中,认为湿为阴邪,损伤心阳;湿邪弥漫,阻滞上焦;湿盛困脾,累及心络;... 探析胸痹心痛的病因病机与脾失运化水湿的关系。在病因中,认为寒邪内侵,困脾生湿;饮食失调,伤脾聚湿;情志失节,脾虚生湿;劳倦内伤,脾不化湿;年老体虚,脾虚湿停。在病机中,认为湿为阴邪,损伤心阳;湿邪弥漫,阻滞上焦;湿盛困脾,累及心络;湿阻经络,心脉滞涩。为临床从脾从痰湿论治胸痹心痛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痛 病因 病机 痰湿 脾主运化
下载PDF
胸痹心痛危险证型的回归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丁邦晗 刘涛 +4 位作者 罗翌 马长生 张维东 吕强 张敏州 《中国中医急症》 2004年第4期225-226,共2页
目的了解胸痹心痛诸证型的危险度和临床意义。方法对375例胸痹心痛患者进行证候分类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通过二值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不同证型的危险度。结果进入以“冠状动脉狭窄”和“冠状动脉造影01”为因变量方程的依次是血... 目的了解胸痹心痛诸证型的危险度和临床意义。方法对375例胸痹心痛患者进行证候分类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通过二值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不同证型的危险度。结果进入以“冠状动脉狭窄”和“冠状动脉造影01”为因变量方程的依次是血瘀证、痰浊证、气虚证、阴虚证、寒凝证,阳虚证和气滞证未能进入方程。结论胸痹心痛的危险证型按其影响程度依次为血瘀证、痰浊证、气虚证、阴虚证、寒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痛 危险证型 证候分类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冠心病 中医
下载PDF
扶阳益气法治疗胸痹的探讨 被引量:9
9
作者 杨权生 潘俊辉 +2 位作者 杨辉 王峰 邱志楠 《中国中医急症》 2005年第7期657-657,共1页
本文依据《金匮要略》关于胸痹证治的思想,将其分为阳虚、气虚寒凝、痰浊及血瘀论治,强调以扶阳益气为治疗之本,斟情佐以温经散寒、化痰泄浊、活血化瘀等法治标,使阳气得复,则寒祛痰化瘀行而心脉自通。
关键词 扶阳益气法 治疗 《金匮要略》 血瘀论治 温经散寒 活血化瘀 祛痰化瘀
下载PDF
胸痹从肝论治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鸣鸣 昌艳艳 +2 位作者 李静 刘环宇 边振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151-153,共3页
胸痹病位在心,与其他脏腑密切相关,其中尤其与肝脏有密切关系,该文将从心肝两脏生理联系、病理影响讨论胸痹从肝论治。
关键词 病因病机
下载PDF
胸痹和不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证型与冠状动脉造影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林钦 陈立新 +2 位作者 房玉涛 罗羽慧 张颖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8年第8期893-895,共3页
目的研究胸痹和不稳定型心绞痛各个中医证型与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26例胸痹病人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其是否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分析胸痹和不稳定型心绞痛不同中医证型与冠... 目的研究胸痹和不稳定型心绞痛各个中医证型与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26例胸痹病人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其是否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分析胸痹和不稳定型心绞痛不同中医证型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结果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者105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21例。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病例以痰阻心脉证与血瘀证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各证型(P<0.05);冠状动脉正常的病例中,气滞血瘀证占38.10%,高于其他证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8个证型间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各证型Gensini积分分值阴寒凝滞证>心血瘀阻证>阳气虚衰证>痰阻心脉证>气阴两虚证>气虚血瘀证>心肾阴虚证>气滞血瘀证。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中医证型以痰阻心脉证和心血瘀阻证最为常见。冠状动脉正常的胸痹病人,多见于气滞血瘀证;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多见于为血瘀证、痰浊证。不稳定型心绞痛中,标实方面,阴寒凝滞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最重,气滞血瘀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最轻,提示其中医病理变化依气滞→血瘀→痰浊次序由轻到重发展,标实证由滞到瘀,继而蕴久化浊;本虚方面,以阴虚→气虚→气阴两虚→阳虚顺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逐渐加重,本虚证由阴虚、气虚逐渐耗伤阳气而向阳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冠状动脉造影 中医辨证分型
下载PDF
岭南地区207例胸痹患者冠脉造影结果与舌象关系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郭力恒 张敏州 +1 位作者 曾影红 李松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98-1099,共2页
目的:研究岭南地区冠心病患者舌象及舌下脉特点,并与冠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冠心病中医舌象与冠状动脉的相关性。方法:观察来自广东省的207例胸痹患者中医证候、舌象、舌下脉,Jud-k ins法冠脉造影检查,并... 目的:研究岭南地区冠心病患者舌象及舌下脉特点,并与冠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冠心病中医舌象与冠状动脉的相关性。方法:观察来自广东省的207例胸痹患者中医证候、舌象、舌下脉,Jud-k ins法冠脉造影检查,并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冠心病组与冠脉正常组相比,心血瘀阻证及痰浊壅塞证明显增多,舌紫黯、舌苔厚者明显增多。舌紫暗比例有随病变支数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其中多支病变组的比例明显高于冠脉正常组。冠心病组舌下脉扭曲较冠脉正常组明显增多,且随病变支数增加而明显增加。多支病变的比例明显高于冠脉正常组。舌下脉积分的这种变化更为明显。结论:岭南胸痹患者证候以痰瘀为多,舌象改变与冠脉病变程度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舌诊
下载PDF
心痹胸痹心痛病名及治法演变初探 被引量:18
13
作者 刘茜 时晓迟 王保和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43-445,共3页
心痹是一种由于思虑过多、心脉虚弱,再有邪气乘虚而入,客于经脉脏腑,积气在胸中,出现心中隐隐满痛,但痛势不强;心气更虚,邪气更甚者会出现心烦、气喘、嗌干善噫或逆气上乘于心而恐惧,其脉或微或微大或沉弦,但必为阴脉的疾病。治疗上无... 心痹是一种由于思虑过多、心脉虚弱,再有邪气乘虚而入,客于经脉脏腑,积气在胸中,出现心中隐隐满痛,但痛势不强;心气更虚,邪气更甚者会出现心烦、气喘、嗌干善噫或逆气上乘于心而恐惧,其脉或微或微大或沉弦,但必为阴脉的疾病。治疗上无一定之规,现补充《辅行诀》中大小补心汤两方以资参考。胸痹是咽喉-胸-背这一条路线因寒邪上冲阳虚之胸而发生的疾病,治疗由《金匮要略》诸方奠定基础,发展为活血、搜络等方法。心痛是因寒邪或因热邪客于心、心包络或其他四脏,沿着心-腹-背这一路线传导的疾病。隋唐之前以辛热开破法为主,后世因心痛与胃脘痛相混淆,多数方法实则为治疗胃脘之病而设,应以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痛 病名 治法
下载PDF
国医大师陈可冀运用延胡索治疗心系疾病经验研究
14
作者 李洪峥 杨文文 +3 位作者 于子凯 曲华 龙霖梓 付长庚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4-574,共11页
目的借助古今医案云平台软件,分析国医大师陈可冀运用延胡索治疗心系疾病的组方用药规律,总结并传承用药经验。方法收集并整理陈可冀院士2002-2010年运用延胡索治疗心系疾病的医案处方,采用关联规则、复杂系统聚类、不受监督的熵层次聚... 目的借助古今医案云平台软件,分析国医大师陈可冀运用延胡索治疗心系疾病的组方用药规律,总结并传承用药经验。方法收集并整理陈可冀院士2002-2010年运用延胡索治疗心系疾病的医案处方,采用关联规则、复杂系统聚类、不受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方法,对处方中药物的性味、归经、应用频次、药对组合等,进行统计、关联、聚类分析。结果共收集陈可冀院士运用延胡索临床医案146则,治疗心系疾病主要为胸痹、心悸、眩晕。共包含中药166味,除延胡索外,使用单药频次最高的丹参、川芎、赤芍。在胸痹病的治疗中,多运用辛、苦、温类药物,归肝、心、脾经,高频对药为川芎-延胡索、赤芍-延胡索;常用角药为赤芍-川芎-延胡索、瓜蒌-薤白-延胡索。聚类分析提示陈院士治疗胸痹常用方剂为冠心2号方、瓜蒌薤白半夏汤、柴胡疏肝散。在心悸病的治疗中,多运用甘、苦、温类药物,归肝、肺、脾经,高频对药为苦参-延胡索;常用角药为麦冬-延胡索-五味子。聚类分析提示陈院士常用方剂为生脉饮、天王补心丹,延胡索、苦参、黄连为陈院士治疗心悸的特色用药。在眩晕病的治疗中,多运用甘、苦、温、平类,归肝经为主的中药,药物组合的关联分析提示钩藤-延胡索、天麻-延胡索为常用对药,天麻-钩藤-延胡索为常用角药,方剂以天麻钩藤饮、陈氏清眩降压汤、半夏白术天麻汤为主。结论陈可冀院士以中西医结合为则,发挥延胡索活血止痛治疗胸痹、活血定悸治疗心悸、镇静定眩以治疗眩晕,将延胡索视作使药直达病所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 组方分析 用药规律 心悸 眩晕
下载PDF
“上守神”思想在早发冠心病中的释义及应用思考
15
作者 王青 漆仲文 +3 位作者 石玉姣 刘艳飞 刘玥 徐凤芹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5期167-171,共5页
早发冠心病起病隐匿、发病急骤、预后欠佳。结合早发冠心病患者中医病机特点,气血失和是发病之基,神不安位是加重因素,迁延心之功用失职。“上守神”思想强调“守脉之神”与“守心之神”两者间的正常维系,其与早发冠心病患者中医病机高... 早发冠心病起病隐匿、发病急骤、预后欠佳。结合早发冠心病患者中医病机特点,气血失和是发病之基,神不安位是加重因素,迁延心之功用失职。“上守神”思想强调“守脉之神”与“守心之神”两者间的正常维系,其与早发冠心病患者中医病机高度契合。本文以中医经典为基,立足临床,通过对“上守神”思想进行经典释义,结合早发冠心病的病机进行理论阐发,提出从“守脉之神,以调气血之失和”和“守心之神,以安神明之正位”的角度辨治早发冠心病。建立“气血同调发伊始,畅心宁神贯始终”的防治理念,形成畅脉宁神经验方,以期在“上守神”思想指导下为早发冠心病的临床诊疗应用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上守神
下载PDF
基于关联规则挖掘名老中医王行宽肝心同治胸痹心痛用药规律 被引量:8
16
作者 范金茹 李金洋 +5 位作者 龚后武 晏峻峰 蒋磊 刘小瑗 熊杜 王行宽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12期2854-2857,共4页
目的:挖掘名医王行宽辨治胸痹心痛的用药规律。方法:利用数码相机收集王行宽教授近1年来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收治的胸痹心痛患者的医案267份,规范其中出现的中药术语,建立Excel数据库,运用Weka3.6软件,对医案中出现的药味... 目的:挖掘名医王行宽辨治胸痹心痛的用药规律。方法:利用数码相机收集王行宽教授近1年来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收治的胸痹心痛患者的医案267份,规范其中出现的中药术语,建立Excel数据库,运用Weka3.6软件,对医案中出现的药味进行描述性统计,采用Apriori算法对药味进行关联分析。结果:1用药讲究通补兼施,"通"予丹参、薤白、三七、柴胡、郁金、瓜蒌皮、法半夏等;"补"予白参、麦冬、白芍、茯神、炙远志、黄芪、茯苓等;2可信度≥0.90的药味关联多为丹参或柴胡与补气阴药、豁痰化瘀药之间的配伍;3可信度≥0.65的同类药味关联中,治心常用白参、五味子、白芍配麦冬,法半夏、黄连配瓜蒌皮等;治肝常予郁金配柴胡,天麻、白蒺藜配钩藤、石决明等。另外,王老治疗胸痹心痛"用药平和",药味几无峻烈之品,药量的运用亦多在常理之中。结论:"肝心同治、通补兼施、用药平和"乃王老临床辨治胸痹心痛的用药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痛 关联规则 王行宽 用药规律 药味配伍
下载PDF
浅析胸痹患者证型分布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欧 柳威 +1 位作者 赵英强 谷旭放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胸痹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及年龄、性别等不可控因素对胸痹发病、预后的影响。目的以2014年12月—2016年2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中医诊断为胸痹,西医诊断为冠心病的32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中... 目的探讨胸痹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及年龄、性别等不可控因素对胸痹发病、预后的影响。目的以2014年12月—2016年2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中医诊断为胸痹,西医诊断为冠心病的32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中医四诊的信息采集,从而进行中医分型,并分析其分布情况。结果胸痹临床证型中气虚血瘀证最常见,为169例(52.48%)。其后依次为痰阻心脉99例(30.75%),气阴两虚30例(9.32%),气滞血瘀14例(4.35%),心血瘀阻7例(2.17%),阳气虚衰3例(0.93%);入组患者中,男性平均年龄66.94岁,女性患者平均年龄71.43岁,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平均病程5.08年,女性患者平均病程6.01年,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组患者中,71~80岁阶段的胸痹患者住院率较高。男性住院患者多集中在51~60岁阶段,女性住院患者多集中在71~80岁阶段。经检验,各年龄段患者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年龄段患者的证型分布,前两位均是气虚血瘀、痰阻心脉。结论气虚血瘀证是临床中胸痹患者的最常见证型,性别和年龄是胸痹的重要发病因素,也是影响胸痹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虚血瘀 性别 年龄
下载PDF
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对胸痹心痛的认识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俊岩 郑思成 +4 位作者 张林 陈文娜 贾连群 张哲 杨关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5-87,共3页
胸痹心痛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生存质量。现代研究将其归属于冠心病心绞痛等研究范畴,祖国医学早在先秦两汉时期就对其有着一定认识,隋·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继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后对胸痹心痛又一次... 胸痹心痛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生存质量。现代研究将其归属于冠心病心绞痛等研究范畴,祖国医学早在先秦两汉时期就对其有着一定认识,隋·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继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后对胸痹心痛又一次进行了全面概括,就《诸病源候论》一书中关于胸痹心痛的记载展开探析,简要归纳巢元方对胸痹心痛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元方 诸病源候论 心痛 证候 病因病机
下载PDF
《金匮要略》“阳微阴弦”思想治疗胸痹心痛探析 被引量:40
19
作者 姜坤 张明雪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691-693,共3页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认为胸痹心痛为本虚标实之证,基本病机为"阳微阴弦",心阳虚于上,君火衰微,不能主宰全身,温养脏腑,而致气滞、痰凝、血瘀为邪,上乘于心。治当求本,以"阳微"为基,"阴弦"为要,在温通...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认为胸痹心痛为本虚标实之证,基本病机为"阳微阴弦",心阳虚于上,君火衰微,不能主宰全身,温养脏腑,而致气滞、痰凝、血瘀为邪,上乘于心。治当求本,以"阳微"为基,"阴弦"为要,在温通心阳的基础上,配以行气、活血、消痰之品,标本兼治,为治疗胸痹心痛的主要治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微阴弦 心痛 冠心病
下载PDF
136例胸痹(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患者舌象观察 被引量:9
20
作者 陈岩 杨关林 +2 位作者 张会永 罗智博 张哲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3期478-480,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胸痹心痛(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患者经治疗症状缓解前后的舌象,探讨胸痹心痛(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患者舌象的特征性表现,及其临床演变规律。方法:选取中医诊断符合胸痹心痛气阴两虚兼血瘀证,西医诊断符合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目的:通过观察胸痹心痛(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患者经治疗症状缓解前后的舌象,探讨胸痹心痛(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患者舌象的特征性表现,及其临床演变规律。方法:选取中医诊断符合胸痹心痛气阴两虚兼血瘀证,西医诊断符合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住院患者共计136例。观察经治疗症状缓解前后的主症、次症、舌象等,分别给予赋值记录,进行符号秩和检验。结果:胸痹心痛气阴两虚兼血瘀证(不稳定性心绞痛)以红舌、绛舌为主,在病情发作期间,以绛舌为主;经治疗缓解后,舌色逐渐变淡,以红色为主。舌苔在病情发作期间,以黄厚燥苔为主,少苔所占比重不足30%;经治疗缓解后,厚苔逐渐变薄,颜色变白,燥苔也有不同程度改善,少苔患者舌苔也逐渐生长。此外,此类患者舌体胖大者居多,少数为瘦小舌,40%以上患者舌体伴有齿痕,30%以上伴有裂纹。治疗后,齿痕、裂纹未见明显减少。结论:胸痹心痛(气阴两虚兼血瘀证)舌象:舌体胖大、舌质红绛、苔黄厚燥,可见齿痕或裂纹。病情缓解后,舌质变淡,舌苔变白变薄变润,呈现一定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痛 舌诊 舌象 气阴两虚兼血瘀 冠心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