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化胸痛救治流程对边远山区STEMI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
1
作者 杨桂强 岑团 +3 位作者 刘燕 谭玉燕 冉玉柳 黄照河 《右江医学》 2024年第11期967-971,共5页
目的探讨胸痛协同救治体系建设,优化胸痛救治流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胸痛中心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救治的668例首诊STEMI患者,按转诊方式和来院途径分别设为常规转诊组20... 目的探讨胸痛协同救治体系建设,优化胸痛救治流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胸痛中心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救治的668例首诊STEMI患者,按转诊方式和来院途径分别设为常规转诊组203例、胸痛协同救治转诊组46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比较两组患者胸痛救治流程的时间节点、溶栓情况及溶栓再通情况、PCI术中并发症、出院后3个月内不良事件及再住院情况。结果胸痛协同救治转诊组的各项节点时间均短于常规转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痛协同救治转诊组的溶栓比例、溶栓再通率较常规转诊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出院3个月后随访,胸痛协同救治转诊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再住院率低于常规转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痛协同救治体系建设明显缩短STEMI患者救治时间,降低PCI术中并发症,有助于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胸痛协同救治体系 胸痛救治流程
下载PDF
胸痛中心再灌注救治流程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成功率的影响 被引量:30
2
作者 邵红 解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胸痛中心(CPC)再灌注救治流程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成功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42例均行静脉溶栓后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各2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 目的探讨胸痛中心(CPC)再灌注救治流程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成功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42例均行静脉溶栓后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各2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按胸痛中心再灌注流程进行护理,分析比较入院到球囊扩张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以及患者满意率、院内死亡率、PCI成功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及入院到球囊扩张时间均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PCI成功率及院内死亡率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护理满意度远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胸痛中心再灌注救治流程应用于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可有效降低住院费用,节省住院时间和医疗资源,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愈后,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胸痛中心 再灌注救治流程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护理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诊疗流程优化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彭顺蓉 蒋进 冯茂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15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优化胸痛诊疗流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入门至球囊扩张时间(D-to-B时间)的影响。方法将130例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按就诊时间分组,2015年3~12月就诊的5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6年1~8月就... 目的探讨优化胸痛诊疗流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入门至球囊扩张时间(D-to-B时间)的影响。方法将130例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按就诊时间分组,2015年3~12月就诊的5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6年1~8月就诊的72例患者设为优化组,对照组按常规胸痛诊疗流程处理,优化组按优化的胸痛诊疗流程处理。比较两组D-to-B时间及达标率。结果优化组D-to-B时间为(81.44±39.31)min,D-to-B时间达标率为69.44%;对照组分别为(162.50±81.27)min、20.6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将优化的胸痛诊疗流程用于管理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可有效缩短D-to-B时间,减少心肌缺血时间,挽救患者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ST段抬高型 胸痛诊疗流程 入门到球囊扩张时间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下载PDF
手术室胸痛救治优化流程对减少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不良反应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夏 王艺璇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2期229-231,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室胸痛救治优化流程对减少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6月收治的100例在手术室采取胸痛救治优化流程后行PCI术的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样... 目的:探讨手术室胸痛救治优化流程对减少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6月收治的100例在手术室采取胸痛救治优化流程后行PCI术的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样本医院2018年1—6月收治的68例在手术室未采取胸痛救治优化流程前行PCI术的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胸痛救治流程,观察组采用手术室胸痛救治优化流程。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开始手术时间、入院至首次球囊扩张时间(D-to-B时间)及PCI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开始手术时间及D-to-B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56、13.654、12.232,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68,P<0.05)。结论:采取手术室胸痛救治优化流程后,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时间、开始手术时间及D-to-B时间均明显缩短,PCI术后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救治优化流程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以“胸痛优先”为主优化护理流程对胸痛患者诊治及预后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余红平 方群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2年第22期96-99,共4页
目的:探究以“胸痛优先”为主优化护理流程对胸痛患者诊治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月采用急诊科常规分诊方法的562例急诊患者设为对照组,其中177例患者为胸痛患者,2020年2月-2021年2月采用以“胸痛优先”为主优化护理流... 目的:探究以“胸痛优先”为主优化护理流程对胸痛患者诊治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月采用急诊科常规分诊方法的562例急诊患者设为对照组,其中177例患者为胸痛患者,2020年2月-2021年2月采用以“胸痛优先”为主优化护理流程进行预检分诊的451例急诊患者设为试验组,其中185例患者为胸痛患者。出院时统计两组患者的预后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试验组的胸痛患者急诊停留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救治时间、住院总时长均短于对照组胸痛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胸痛患者抢救成功率为98.38%,高于对照组胸痛患者的90.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胸痛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86%,低于对照组胸痛患者的1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9.33%,高于对照组的95.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以“胸痛优先”为主优化护理流程应用于胸痛患者后,有助于缩短急诊停留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救治时间、住院总时长,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 以“胸痛优先”为主优化护理流程 不良事件 救治时间
下载PDF
胸痛中心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6
作者 李飞妮 《中国民康医学》 2022年第9期156-159,共4页
目的:观察胸痛中心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2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实施胸痛中心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 目的:观察胸痛中心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2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实施胸痛中心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护理。比较两组急救处置时间指标(抢救时间、心梗三联完成时间、心电图完成时间、发病至溶栓治疗时间、静脉通路建立时间)水平、心肌损伤相关指标[心肌钙蛋白Ⅰ(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ICTP)、缺血修饰白蛋白(IMA)、胱抑制素-C(Cys-C)]水平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抢救时间、心梗三联完成时间、心电图完成时间、发病至溶栓治疗时间和静脉通路建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cTnI、CK-MB、ICTP、IMA、Cys-C水平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痛中心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应用于STEMI患者可缩短急救处置时间,改善心肌损伤相关指标水平,以及提高护理满意度,优于常规急救护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胸痛中心 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 急救处置 心肌损伤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患者基于时刻APP的救治流程改进 被引量:14
7
作者 王昭昭 何细飞 沈小清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时刻APP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再灌注救治流程的优化作用。方法根据就诊时间将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数据管理云平台收录的急诊就诊STEMI患者分为对照组(n=19)和观察组(n=23)。对照组按胸痛中心原流程救治,并通过填写胸痛... 目的探讨时刻APP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再灌注救治流程的优化作用。方法根据就诊时间将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数据管理云平台收录的急诊就诊STEMI患者分为对照组(n=19)和观察组(n=23)。对照组按胸痛中心原流程救治,并通过填写胸痛中心急性胸痛诊治时间节点记录表录入D2B时间。观察组采取以时刻APP分析为指导的改进流程进行救治,并通过时刻APP录入D2B时间。结果流程改进后,观察组从诊断到启动导管室和导管室激活到患者到达2个时间段达标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患者D2B时间的总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时刻APP为指导的救治流程改进可以提高胸痛中心STEMI患者D2B时间达标率,进而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时刻APP 胸痛中心 再灌注救治 D2B时间 流程优化
下载PDF
护士对胸痛中心时间节点管理的认知现状及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艳萍 李慧杰 +7 位作者 丁艳丽 杨红蕾 周家琪 柴爽爽 刘粉玲 韩冰 马梦溪 王文霞 《护士进修杂志》 2020年第7期665-668,共4页
目的调查河南省已通过胸痛中心认证医院的护士对胸痛中心时间节点管理的认知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我省下一步待认证医院在胸痛中心护理培训方向和重点内容上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河南省内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 目的调查河南省已通过胸痛中心认证医院的护士对胸痛中心时间节点管理的认知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我省下一步待认证医院在胸痛中心护理培训方向和重点内容上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河南省内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的10家标准版医院、12家基层版医院的400名护士,自制问卷就胸痛中心认证有关时间节点的27个条目行自评调查。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395份,标准版自评条目中由前4位为:我能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有效地植入静脉留置针并进行有效管理;我能熟练掌握心肺复苏的操作技术;熟悉本院胸痛中心时间管理方案,能严格执行;能够使用床旁快速诊断仪器,20 min出示结果,与诊断提供证据。基层版自评条目中排名前4位的为:我能熟练掌握心肺复苏的操作技术;在执行医嘱时,我能及时有效地执行医嘱,并核实有异议的医嘱;我能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有效地植入静脉留置针并进行有效管理;我能熟练掌握心肺复苏的操作技术。结论河南省已认证胸痛中心医院的护士对时间节点管理的认知,基层版与标准版胸痛中心医院结果比较,在护理培训内容上有差异(P<0.001)。标准版认证医院在护士培训方向上除注重技能外,应跟进胸痛疾病最新指南、诊治流程的更新;基层版在护士培训方向上注重胸痛中心质控要求的各种时间节点意义及心电图基本知识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中心 时间节点管理 护士培训 救治流程
下载PDF
建设胸痛中心对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诊疗进程及近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刘俊荣 石俊松 李林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2年第4期360-363,共4页
目的评价胸痛中心(CPC)建设后对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病人诊疗进程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CPC建设前我院急诊救治的33例NSTEMI病人作为对照组,2019年4月CPC建设后救治的37例NSTEMI病人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诊疗进程相... 目的评价胸痛中心(CPC)建设后对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病人诊疗进程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CPC建设前我院急诊救治的33例NSTEMI病人作为对照组,2019年4月CPC建设后救治的37例NSTEMI病人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诊疗进程相关指标,包括急诊双抗治疗时间、首次医疗接触至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间;同时比较2组院内死亡率及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PCI治疗后1周LVEF、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对近期预后进行评价。结果2组病人来院方式、急诊PCI、择期PCI构成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危和高危病人急诊双抗治疗时间及高危病人的首次医疗接触至PCI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PCI术后1周LVEDV、LVESV、LV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住院期间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81%比27.27%,P<0.05)。结论CPC的建设可缩短NSTEMI病人的诊疗进程,提高病人近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中心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诊疗进程 近期预后
下载PDF
基于胸痛中心的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建设实践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霞 张云柯 +5 位作者 华孙英 许向东 李宏松 吴国林 彭利芳 朱芳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8年第8期11-13,共3页
为改变我国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救治现状,国内以广州军区总医院及上海胸科医院为首,相继成立了基于胸痛中心的STEMI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嘉定区中心医院自2016年5月12日成立嘉定区胸痛中心,截止2018年4月30日共收治了9 002... 为改变我国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救治现状,国内以广州军区总医院及上海胸科医院为首,相继成立了基于胸痛中心的STEMI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嘉定区中心医院自2016年5月12日成立嘉定区胸痛中心,截止2018年4月30日共收治了9 002例胸痛患者,其中STEMI患者363例,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203例。通过医疗资源整合、建立区域协同快速救治体系及优化院内胸痛救治流程,有效缩短了患者门-球(Door to Balloon,D2B)时间,提高了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中心 区域协同 救治体系 流程优化
下载PDF
胸痛中心模式下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旭林 白向威 《中国民康医学》 2022年第16期173-175,179,共4页
目的:观察胸痛中心模式下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该院急诊科采取常规急救护理流程的45例AMI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该院急诊科采取胸痛中心模式下优化急... 目的:观察胸痛中心模式下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该院急诊科采取常规急救护理流程的45例AMI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该院急诊科采取胸痛中心模式下优化急救护理流程的45例AMI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急救时间(急诊室停留时间、静脉通道开放时间、急诊室转出至血管开通时间和住院时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急诊室停留时间、静脉通道开放时间、急诊室转出至血管开通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44%(2/45),低于对照组的17.78%(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操作技术、护理效果、护理态度和护理效率等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痛中心模式下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应用于AMI患者可能够缩短救治时间,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优于常规急救护理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胸痛中心模式 优化急救护理流程 救治效果 心血管不良事件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优化就诊流程对急性胸痛患者的救治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12
作者 黄翠敏 黄艳蕾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34期93-95,共3页
目的:分析优化就诊流程对急性胸痛患者救治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2月因急性胸痛到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流... 目的:分析优化就诊流程对急性胸痛患者救治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2月因急性胸痛到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流程,观察组采用优化就诊流程。比较两组救治效果、护理满意度、疼痛程度、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抢救时间、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23);护理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化就诊流程在急性胸痛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缩短抢救时间和症状缓解时间,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胸痛 优化就诊流程 急诊
下载PDF
基层胸痛中心建设对急性STEMI患者救治效率的影响观察
13
作者 刘建伟 李连海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3年第11期109-111,共3页
目的探讨基层胸痛中心建设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救治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20年12月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基层胸痛中心数据库中上传的STEMI患者56例,按基层胸痛中心成立前后分为两组,其中胸痛中心成立前收治的2... 目的探讨基层胸痛中心建设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救治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20年12月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基层胸痛中心数据库中上传的STEMI患者56例,按基层胸痛中心成立前后分为两组,其中胸痛中心成立前收治的27例患者为对照组,胸痛中心成立后收治的29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急救处置情况,包括首诊至首份心电图完成时间、床旁心肌酶检测完成时间、DIDO以及转诊上级医院行介入治疗情况,包括绕行比例,导丝通过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急救处置情况中首份心电图完成时间、床旁心肌酶检测完成时间、DIDO优于对照组(P<0.05),但绕行比例两组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丝通过时间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层胸痛中心建设可明显缩短STEMI患者在基层医院的停留时间,为STEMI患者早期开通闭塞血管争取更多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胸痛中心 STEMI 诊治流程 救治效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