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 Shyness and Child Shyness: Examining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Child Gender and Parenting Style 被引量:2
1
作者 Han PiGuo Wu YunPeng Gao FengQiang 《Psychology Research》 2015年第1期23-31,共9页
关键词 教养 父母 儿童 调节作用 性别 检查 随机抽样 预测效果
下载PDF
父子打闹游戏质量对儿童社会能力的影响:儿童性别的调节作用
2
作者 张慧敏 郭菲 陈祉妍 《教育生物学杂志》 2024年第1期6-13,共8页
目的 探讨父子打闹游戏质量与学龄前期儿童社会能力的关系,以及儿童性别的调节效应。方法 采用父母游戏与照顾问卷(parental play and care questionnaire,PPCQ)、幼儿社会能力与行为评定量表(social competence and behavior evaluatio... 目的 探讨父子打闹游戏质量与学龄前期儿童社会能力的关系,以及儿童性别的调节效应。方法 采用父母游戏与照顾问卷(parental play and care questionnaire,PPCQ)、幼儿社会能力与行为评定量表(social competence and behavior evaluation,SCBE-30)、自编人口学问卷对3~6岁学龄前期儿童的801对父母,共1 602人进行调查。结果 相关分析表明,父子打闹游戏质量与儿童社会能力呈显著正相关(r=0.15,P<0.01)。儿童性别在父子打闹游戏质量与儿童社会能力之间的调节作用显著。父子打闹游戏质量对女孩社会能力的预测作用显著(β=0.26,P<0.001);父子打闹游戏质量并不能显著预测男孩的社会能力(β=0.06,P=0.16)。结论 儿童性别调节了父子打闹游戏质量对学龄前期儿童社会能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子打闹游戏 社会能力 性别差异 学龄前期儿童
下载PDF
Antecedents and sex/gender differences in youth suicidal behavior 被引量:1
3
作者 Anne E Rhodes Michael H Boyle +13 位作者 Jeffrey A Bridge Mark Sinyor Paul S Links Lil Tonmyr Robin Skinner Jennifer M Bethell Corine Carlisle Sarah Goodday Travis Salway Hottes Amanda Newton Kathryn Bennett Purnima Sundar Amy H Cheung Peter Szatmari 《World Journal of Psychiatry》 SCIE 2014年第4期120-132,共13页
Suicide is the second leading cause of death in youth globally; however, there is uncertainty about how best to intervene. Suicide rates are typically higher in males than females, while the converse is true for suici... Suicide is the second leading cause of death in youth globally; however, there is uncertainty about how best to intervene. Suicide rates are typically higher in males than females, while the converse is true for suicide attempts. We review this "gender paradox" in youth, and in particular, the age-dependency of these sex/gender differences and the developmental mechanisms that may explain them. Epidemiologic, genetic,neurodevelopmental and psychopathological research have identified suicidal behaviour risks arising from genetic vulnerabilities and sex/gender differences in early adverse environments, neurodevelopment, mental disorder and their complex interconnections. Further, evolving sex-/gender-defined social expectations and norms have been thought to influence suicide risk. In particular, how youth perceive and cope with threats and losses(including conforming to others' or one's own expectations of sex/gender identity) and adapt to pain(through substance use and helpseeking behaviours). Taken together, considering brain plasticity over the lifespan, these proposed antecedents to youth suicide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interventions that alter early environment(s)(e.g., childhood maltreatment) and/or one's ability to adapt to them. Further, such interventions may have more enduring protective effects, for the individual and for future generations, if implemented in you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ICIDE ATTEMPTED SUICIDE SEX gender child ADOLESCENT Review
下载PDF
三孩政策背景下父职参与类型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方英 许泽钗 李膳佑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95-102,共8页
随着三孩政策的出台实施及家庭抚育模式的转型,传统“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模式呈现出一定的局限性,父亲情感维系与母职密集呼唤父职参与作为平衡母职焦虑的机制,使父亲承担更多家庭抚育工作。基于21位共同参与婴幼儿照料的父亲或... 随着三孩政策的出台实施及家庭抚育模式的转型,传统“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模式呈现出一定的局限性,父亲情感维系与母职密集呼唤父职参与作为平衡母职焦虑的机制,使父亲承担更多家庭抚育工作。基于21位共同参与婴幼儿照料的父亲或母亲的深度访谈和研究,依照主动性和参与程度,研究提出,父职参与可以划分为充分参与型、辅助配合型、闲暇替补型和日常缺席型四种类型。针对父亲参与育儿的困境,从政策、家庭、社区和市场多个主体出发,提出建构多元支持网络,从而支持父亲充分参与深度育儿,增加父职自觉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孩政策 父职参与 性别秩序 多元支持
下载PDF
童年家暴经历对女性成年后家暴可能性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梦晗 高伟杰 《人口与社会》 2023年第2期66-79,共14页
通过对2020年北京和成都已婚女性家庭状况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童年时期目睹过父母间暴力或遭受过亲子暴力,都会显著提高女性成年后成为家庭暴力实施者或受害者的可能性。家暴行为的代际传递存在着性别差异:童年时看见父亲打母亲的女性... 通过对2020年北京和成都已婚女性家庭状况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童年时期目睹过父母间暴力或遭受过亲子暴力,都会显著提高女性成年后成为家庭暴力实施者或受害者的可能性。家暴行为的代际传递存在着性别差异:童年时看见父亲打母亲的女性成为家庭暴力实施者或受害者的可能性更大;但就遭受亲子暴力而言,遭受父亲暴力与遭受母亲暴力对女性成年后家暴可能性的影响并没有显著差异。建议相关政策将存在家暴行为家庭中的儿童纳入保护范围,尽早地介入和干预,阻断家庭暴力的代际传递;父母应当增强法律意识,注意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暴力 亲子暴力 童年经历 代际传递 性别差异
下载PDF
山东地区某医院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流行病学调研及血常规变化分析
6
作者 姚飞 王延群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23年第6期29-33,共5页
目的:了解山东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MP)肺炎的流行特征,并分析12岁以下儿童MP感染抗体阳性患儿的血常规特点,为临床预防及早期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6827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资料。分别检测... 目的:了解山东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MP)肺炎的流行特征,并分析12岁以下儿童MP感染抗体阳性患儿的血常规特点,为临床预防及早期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6827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资料。分别检测其肺炎支原体抗体和血常规。结果:6827例患儿中MP抗体阳性率为20.73%(1415/6827),2017-2019年MP抗体阳性率逐年升高(14.72%、22.33%、24.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冬季阳性率最高(22.81%),秋季次之(20.75%),夏、春季节偏低(17.41%、18.31%),不同季节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女性患儿阳性率高于男性(22.92%,18.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7~12岁阳性率最高(33.56%),4~6岁次之(23.94%),<1岁、1~3岁、13~15岁较低(4.57%、12.14%、16.48%),不同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24例不同年龄段MP阳性患儿血常规检测,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升高率、单核细胞升高率随年龄降低,中性粒细胞升高率随年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17-2019年本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率逐年升高,秋冬季高发,女患儿高于男患儿,且7~12岁儿童更为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儿童 性别 季节 血常规
下载PDF
德阳市学龄儿童孤独感现状及性别差异分析
7
作者 李瑶 尹莉娜 《全科护理》 2023年第14期1959-1961,共3页
目的:分析德阳市学龄儿童孤独感现状及性别差异。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德阳市6~12岁的儿童及其父母填写儿童行为量表(CBCL),了解学龄儿童的儿童孤独感的现状,探讨其性别差异。结果:有效问卷517份,517名学龄儿童CBCL得分1~242(... 目的:分析德阳市学龄儿童孤独感现状及性别差异。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德阳市6~12岁的儿童及其父母填写儿童行为量表(CBCL),了解学龄儿童的儿童孤独感的现状,探讨其性别差异。结果:有效问卷517份,517名学龄儿童CBCL得分1~242(20.176±32.741)分。女学龄儿童中,思维问题和躯体主诉方面得分较低,分别是(0.469±1.315)分、(0.570±1.733)分,外化性问题方面得分最高,为(4.960±6.158)分;男学龄儿童中,思维问题方面得分为(0.981±2.421)分,攻击性问题方面得分为(5.788±6.970)分,外化问题得分最高,为(8.003±11.022)分。不同性别学龄儿童CBCL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德阳市学龄儿童孤独感存在性别差异,且男生的孤独感水平明显高于女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儿童 孤独感 性别差异 儿童行为量表
下载PDF
亲子依恋与儿童抑郁症状的关系:儿童对环境的生物敏感性的作用及父母差异 被引量:6
8
作者 徐健捷 张一一 +3 位作者 林德堃 车俐颖 宋漫漫 韩卓 《心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69-480,共12页
不良的亲子依恋是导致儿童抑郁症状的风险因素,但其对儿童的影响会因儿童对环境的生物敏感性不同而存在差异。为探究家庭中母子、父子依恋对儿童抑郁症状的影响及儿童生物敏感性(本文中采用迷走神经抑制作为指标)在其中的作用,本研究结... 不良的亲子依恋是导致儿童抑郁症状的风险因素,但其对儿童的影响会因儿童对环境的生物敏感性不同而存在差异。为探究家庭中母子、父子依恋对儿童抑郁症状的影响及儿童生物敏感性(本文中采用迷走神经抑制作为指标)在其中的作用,本研究结合行为任务、问卷报告、生理测量等多种研究手段,招募150名学龄儿童(平均年龄8.64岁,63名女孩)参与研究。结果表明:(1)学龄儿童的母子依恋水平高于父子依恋水平。(2)高水平的母子依恋与父子依恋会同等程度地降低儿童的抑郁症状。(3)儿童对环境的生物敏感性对母子依恋影响儿童抑郁症状路径的调节作用显著,生理上对环境更敏感(高迷走神经抑制)的儿童更易得益于高母子依恋,表现出较低的抑郁水平;但同时,这类儿童在母子依恋较低时也更易表现出较高的抑郁水平。(4)儿童的生物敏感性对父子依恋影响儿童抑郁症状路径的调节作用不显著,高父子依恋对生物敏感性水平不同的儿童均存在有利影响。(5)在不同情境中测量的迷走神经抑制对亲子依恋影响儿童抑郁症状的调节作用模式相似,表现出跨情境一致的特点。本研究率先揭示儿童迷走神经抑制与亲子依恋对儿童抑郁症状的联合作用机制及父母角色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子依恋 儿童抑郁症状 生物敏感性 父母差异
下载PDF
3630例儿童末梢全血25-羟维生素D水平分析
9
作者 周丽君 王红英 +4 位作者 郭苗苗 邱文娜 张洪艳 曹丽丽 薛建有 《妇儿健康导刊》 2023年第22期56-58,79,共4页
目的分析3630例儿童末梢全血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为合理补充维生素D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2年8月于苏州市吴江区儿童医院健康体检的3630名儿童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及季节儿童末梢全血25-(OH)D... 目的分析3630例儿童末梢全血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为合理补充维生素D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2年8月于苏州市吴江区儿童医院健康体检的3630名儿童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及季节儿童末梢全血25-(OH)D水平的差异。结果有3.8%的儿童25-(OH)D严重缺乏,20.7%的儿童25-(OH)D缺乏,34.3%的儿童25-(OH)D不足,41.2%的儿童25-(OH)D充足。末梢全血25-(OH)D水平随年龄的增长呈逐渐下降的趋势(P<0.05)。夏季、春季儿童末梢全血25-(OH)D水平高于冬季(P<0.05)。不同性别儿童的末梢全血25-(OH)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期和幼儿期的末梢全血25-(OH)D水平高于学龄期(P<0.05)。结论儿童的25-(OH)D缺乏及不足率较高,应合理补充维生素D,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维生素D 儿童营养 年龄 性别 季节
下载PDF
以家庭平衡为目的的辅助生殖技术性别选择问题探讨
10
作者 聂宏伟 张璀星 +1 位作者 唐蓉 丁玲玲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1-33,共3页
对三孩政策下辅助生殖医疗机构患者就诊过程中呼声较高的以家庭平衡为目的的性别选择问题进行探讨,从概念的界定、产生需求的社会背景及可能引发的伦理问题进行论证,从而推动社会层面的深度思考。同时,结合当前辅助生殖技术中存在的社... 对三孩政策下辅助生殖医疗机构患者就诊过程中呼声较高的以家庭平衡为目的的性别选择问题进行探讨,从概念的界定、产生需求的社会背景及可能引发的伦理问题进行论证,从而推动社会层面的深度思考。同时,结合当前辅助生殖技术中存在的社会需求,提出了以家庭平衡为目的的性别选择是曾经实行的“生男即止法”的延伸。但以家庭平衡为目的的性别选择还需要以辅助生殖技术规范应用为前提,应该从法律法规的完善、技术应用的监督及审查体系的加强等方面推动工作,防止相关技术的滥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孩政策 辅助生殖技术 家庭平衡 性别选择
下载PDF
社会性别视角下青年生育困境和政策支持研究
11
作者 刘福霞 尹心歌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48-52,共5页
三孩政策的实施效果远低于公众预期,持续快速攀升的高生育成本固然是当下青年生育面临的主要矛盾,但社会、职场甚至家庭拒绝承认女性生育困境的存在,才是导致现代女性陷入生育困境的主要诱因。由于政府财政还未富裕到能够包揽一切的程度... 三孩政策的实施效果远低于公众预期,持续快速攀升的高生育成本固然是当下青年生育面临的主要矛盾,但社会、职场甚至家庭拒绝承认女性生育困境的存在,才是导致现代女性陷入生育困境的主要诱因。由于政府财政还未富裕到能够包揽一切的程度,用于解决社会化问题的一般思路并不能直接用于解决生育社会化问题,生育完全社会化和完全回归家庭并不现实,最好采取家庭生育决策、社会保险参与、国家财政兜底的政策机制。在少子老龄化生育困境面前,应对低生育率不仅需要提高家庭生育、抚育能力的政策措施,更需要从税收、就业、住房、文化、服务设施等方面进行突破,构建性别友好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既可适应人口发展经济规律,又能顺应社会化大生产对女性社会性别的主流方向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性别 性别友好 生育困境 三孩政策
下载PDF
12城市儿童焦虑的结构及性别年龄特征 被引量:31
12
作者 范方 苏林雁 +2 位作者 苏怡 金宇 曹枫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41-245,共5页
目的:探讨我国城市儿童的焦虑特点。方法: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对全国12个城市1559名少年儿童进行筛查(男774,女785;年龄8-16岁,平均12±2岁)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女性较男性报告有较高的广泛性焦虑(女3.8±3... 目的:探讨我国城市儿童的焦虑特点。方法: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对全国12个城市1559名少年儿童进行筛查(男774,女785;年龄8-16岁,平均12±2岁)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女性较男性报告有较高的广泛性焦虑(女3.8±3.1,男3.5±3.3)、分离性焦虑(3.6±2.8/3.1±2.7)、社交恐怖(4.0±3.0/3.6±2.9)和焦虑总分(15.6±10.0/14.4±10.5)(K-Wx^2=5.4-16.5,P〈0.05或0.001);各年龄组躯体4g/惊恐、广泛性焦虑、分离性焦虑、社交恐怖、学校恐怖、焦虑总分有显著差异(K-Wx^2=17.1-45.3,P〈0.05或0.001),各焦虑因子和总分随年龄呈规律性变化,其中焦虑总分从8~12岁逐渐下降,12-16岁又呈上升趋势(从17.1±8.6到13.5±8.8到17.8±11.4),分离性焦虑随年龄的增大得分越来越小(从4.9±2.7到2.9±2.5),广泛性焦虑(从3.2±2.4到5.3±3.6)和社交恐怖(从3.6±2.5到4.3±3.4)随年龄增长评分有增加趋势。学校恐怖评分8-11岁低而平稳,而后随年龄增长而上升(从0.9±0.9到1.4±1.5)。SCARED在本调查中的结构效度不理想(NFI=0.78,NNFI=0.81,CFI=0.83),根据探索性因素分析建构的三因素模型有很好的拟和指标(x^2/df=3.7,NFI=0.90,NNFI=0.91,CFI=0.92,GFI=0.96,RMSEA=0.042)。结论:我国城市儿童焦虑有显著的性别和年龄差异;广泛性焦虑/惊恐、社交恐怖和分离性焦虑是焦虑的主要因素,学校恐怖与躯体化症状未形成独立的焦虑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焦虑 性别 年龄 结构效度 心理测量学研究
下载PDF
5岁儿童对熟悉面孔的特征信息识别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哲 葛列众 袁中庆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2-125,共4页
关于儿童面孔认知的已有研究大多未曾控制好实验材料的熟悉度。研究选用10个同班同学的面孔作为材料,考察了5岁儿童对熟悉面孔的识别特点。结果发现,5岁儿童能准确辨认同伴的面孔。依赖面孔的部分信息(内、外轮廓)甚至单一部件(眼睛),... 关于儿童面孔认知的已有研究大多未曾控制好实验材料的熟悉度。研究选用10个同班同学的面孔作为材料,考察了5岁儿童对熟悉面孔的识别特点。结果发现,5岁儿童能准确辨认同伴的面孔。依赖面孔的部分信息(内、外轮廓)甚至单一部件(眼睛),儿童辨认同伴面孔的成绩就可以高于随机水平。儿童的面孔识别模式和成人相似,辨认内轮廓的绩效高于外轮廓,眼睛的绩效高于鼻子和嘴巴。儿童识别自我面孔的模式和成人相反,辨认他人面孔的成绩好于辨认自我面孔。实验证明熟悉度是影响儿童面孔识别绩效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孔辨认 儿童 性别 自我 熟悉度
下载PDF
独生子女性别会影响父母的二胎生育意愿吗?——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的研究 被引量:58
14
作者 马良 方行明 +1 位作者 雷震 蔡晓陈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26,共10页
通过对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2年的数据研究发现,独生子女(第一胎)性别可以影响父母的二胎生育意愿,独生男孩对父母的二胎生育意愿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而这种影响对城市居民和父亲更显著。本文通过交互项分析得出收入、父亲抚育子... 通过对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2年的数据研究发现,独生子女(第一胎)性别可以影响父母的二胎生育意愿,独生男孩对父母的二胎生育意愿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而这种影响对城市居民和父亲更显著。本文通过交互项分析得出收入、父亲抚育子女时间、教育开支和房价是独生子女性别影响居民二胎生育意愿的因素,居民收入和父亲抚育子女时间的提高可以显著促进独生男孩家庭的二胎生育意愿,教育支出和房价则会抑制二胎生育意愿,其中教育支出的抑制效应随着年龄增大而增大,房价只对45岁以上群体才产生显著影响。因此,提高收入、增加育龄人群闲暇时间、稳定房价、减轻育儿成本特别是教育支出有利于二胎政策的全面顺利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胎生育意愿 独生子女性别 独生男孩 教育开支 房价
下载PDF
上海市户籍已婚育龄人群生育意愿与生育状况调查 被引量:22
15
作者 陈建平 樊华 +6 位作者 刘小芹 崔元起 高尔生 李琳 王波 苗茂华 袁伟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4年第8期519-525,共7页
目的:了解现阶段上海市已婚育龄人群的生育意愿和生育状况。方法:从《上海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按现居住地抽样,通过问卷调查8507例已婚育龄人群的生育意愿及生育状况。结果:73.13%的调查对象理想子女数为2个,平均理想子... 目的:了解现阶段上海市已婚育龄人群的生育意愿和生育状况。方法:从《上海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按现居住地抽样,通过问卷调查8507例已婚育龄人群的生育意愿及生育状况。结果:73.13%的调查对象理想子女数为2个,平均理想子女数为1.75个;对于子女性别,60.95%的对象认为理想家庭应该有"1男1女",31.24%的对象表示"无所谓"。在不考虑政策的情况下,48.49%的对象希望生育2个孩子,平均意愿生育子女数为1.46个,夫妻"只有一方为独生"、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夫妻"双方均非独生"者意愿生育子女数差别不明显;对于希望的子女性别,41.55%的对象选择"1男1女",41.76%的对象认为"无所谓"。此外,工作比较稳定、受教育程度较高、经济收入较高,以及外省市出生者等调查对象意愿生育子女数略高。调查对象平均育有0.84个孩子,其中75.71%有1个孩子,20.33%对象目前没有孩子。结论:绝大多数调查对象希望生育1个或2个孩子;工作和经济状况、文化程度及出生地等对其意愿生育子女数有影响;调查对象对子女的性别偏好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子女数 生育意愿 生育状况 单独二孩 独生子女 性别
下载PDF
生儿育女的福利效应:子女数量及其性别对父母幸福感的影响 被引量:25
16
作者 陈屹立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6-84,共9页
孩子被认为能够为父母带来效用但实证结果却充满争议。中国的计划生育带来的生育数量限制是否带来了相应的福利代价?而生育孩子的性别构成是否对父母们的幸福感产生重要影响?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微观数据的研究表明,是否为独生子女父... 孩子被认为能够为父母带来效用但实证结果却充满争议。中国的计划生育带来的生育数量限制是否带来了相应的福利代价?而生育孩子的性别构成是否对父母们的幸福感产生重要影响?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微观数据的研究表明,是否为独生子女父母并不是影响幸福感的显著因素,但是女孩相比于男孩更有助于提高父母们的幸福感。这个结果在全样本、农村以及城市人口、不同受教育程度、中年人群中都是一样的。但孩子的数量和性别对年轻及老年父母的幸福感均没有显著影响。这些结果和养育成本、人们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变化以及男女的不同性别角色等都是有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幸福感 孩子 性别 福利
下载PDF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性别差异的认知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刘豫鑫 王玉凤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03-406,共4页
目的 :初步探索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DHD)男孩与女孩认知功能有何异同。方法 :以 3 0例ADHD女孩、 174例ADHD男孩为研究对象 ,采用龚耀先修订的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C -WISC)、韦氏记忆量表 (WMS)、数字划消、Stroop测验和瑞文标准推理测... 目的 :初步探索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DHD)男孩与女孩认知功能有何异同。方法 :以 3 0例ADHD女孩、 174例ADHD男孩为研究对象 ,采用龚耀先修订的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C -WISC)、韦氏记忆量表 (WMS)、数字划消、Stroop测验和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对其智力、记忆力、注意力水平及执行功能进行评定。结果 :C -WISC中 ,ADHD女孩组常识、理解、积木分测验成绩低于ADHD男孩组 ,言语智商 (99±10 )、操作智商 (93± 15 )、总智商 (95± 12 )、A因子 (99± 11)、B因子 (93± 15 )虽在正常范围 ,但均低于ADHD男孩组 (分别为 10 5± 12 ,98± 15 ,10 2± 13 ,10 4± 13 ,10 0± 15 ,P均 <0 0 5 ) ,智力发展不平衡现象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WMS中 ,仅理解一项ADHD女孩组 (4 9± 2 4)优于男孩组 (3 7± 2 4,P <0 0 5 ) ,其余各项无组间差异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中 ,ADHD女孩组的标准分等级 (M =3 )高于ADHD男孩组 (M =4) ,但差异无显著性 (Z =-1 0 3 8,P =0 2 99) ;经严格年龄配对后 ,ADHD女孩在Stroop测验中D完成时间 ((4 4± 8)秒 )和字义干扰时 ((19± 6)秒 )短于ADHD男孩 (分别为 (5 4± 16)秒 ,(2 7± 12 )秒 ) ,差异具有显著性 (P均 <0 0 1) ,数字划消测验结果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同ADHD男孩相比 ,ADHD女孩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差异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DHD 儿童 认知功能
下载PDF
儿童临床与非临床抑郁症状的年龄、性别特征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改玲 甄龙 +3 位作者 谷岩 杨桂伏 从恩朝 徐灵敏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44-747,共4页
目的研究抑郁障碍患儿与非临床抑郁儿童的抑郁症状在不同性别、年龄间的变化特征,探求儿童抑郁障碍和抑郁症状之间可能的关系。方法用长处和困难问卷、儿童和青少年发育和健康状况评定量表对4 520名8~15岁儿童进行筛查和诊断,并填写抑... 目的研究抑郁障碍患儿与非临床抑郁儿童的抑郁症状在不同性别、年龄间的变化特征,探求儿童抑郁障碍和抑郁症状之间可能的关系。方法用长处和困难问卷、儿童和青少年发育和健康状况评定量表对4 520名8~15岁儿童进行筛查和诊断,并填写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SC)。其中53名诊断为抑郁障碍,组成临床组;1 504名未达到抑郁障碍诊断标准但DSSC分≥14分,为非临床组。分析两组儿童性别和年龄与DSSC分之间的关系。结果临床组性别和年龄间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F=4.40,P=0.049),非临床组性别和年龄无交互作用(F=1.04,P=0.409);不同性别间DSSC得分临床组女生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P=0.048),非临床组性别主效应无统计学意义(F=0.21,P=0.646);不同年龄间DSSC得分临床组无差异(F=0.82,P=0.573),非临床组年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1.96,P=0.048)。结论儿童临床抑郁障碍与非临床抑郁症状的年龄、性别特征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状 抑郁障碍 年龄 性别 儿童
下载PDF
维吾尔族、汉族婴幼儿口腔白色念珠菌的分布与龋病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仵楠 刘芳 赵今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4期338-341,共4页
目的:研究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汉族儿童口腔白色念珠菌的分布及与龋病的相关性。方法:通过菌斑法采集样本,利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对新疆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汉族3~5岁儿童389名进行口腔白色念珠菌分离培养,生化及PCR分子生物学... 目的:研究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汉族儿童口腔白色念珠菌的分布及与龋病的相关性。方法:通过菌斑法采集样本,利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对新疆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汉族3~5岁儿童389名进行口腔白色念珠菌分离培养,生化及PCR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总体样本中,汉族儿童口腔白色念珠菌检出率高于维吾尔族,分别为38.1%和24.3%。总体男性儿童口腔白色念珠菌检出率显著高于总体女性儿童,分别为40.5%和25.1%。维吾尔族和汉族儿童口腔白色念珠菌检出率均与dmft分级具有相关性(维吾尔族χ2=31.037,P=0.000,r=0.421);汉族χ2=80.454,P=0.000,r=0.497)。结论:婴幼儿口腔白色念珠菌的分布具有性别差异和维、汉民族差异,ECC组儿童较无龋组儿童口腔白色念珠菌的检出率明显增高,且随dmft分级增高呈正相关性,提示口腔白色念珠菌可能是龋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念珠菌 民族 性别 婴幼儿龋 聚合酶链式反应
下载PDF
青少年应对方式量表的修订 被引量:11
20
作者 侯玉波 张梦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6期566-568,共3页
目的:修订青少年应对方式量表并考察其基本特征。方法:选取了初中和高中年级的青少年1013名,使用修改后的应对方式量表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与验证性因素分析,并对不同年龄、性别、家庭情况的青少年的应对方式进行的t检验。结果:量表包括... 目的:修订青少年应对方式量表并考察其基本特征。方法:选取了初中和高中年级的青少年1013名,使用修改后的应对方式量表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与验证性因素分析,并对不同年龄、性别、家庭情况的青少年的应对方式进行的t检验。结果:量表包括5个因素,共解释方差45.17%;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量表的结构效度较好,RMSEA=0.067;t检验发现不同年龄、性别、家庭情况对青少年的应对方式存在显著效应。结论:青少年应对方式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并且其基本特征存在年龄、性别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应对方式量表 年级 性别 独生子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