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莫高窟第491窟塑像尊格考辨
1
作者 张小刚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20,共9页
莫高窟第491窟是1965年新发现的一个底层洞窟,窟内主尊塑像的尊格可能是地藏菩萨,主尊塑像两侧胁侍塑像可能分别是善童子和恶童子,反映了敦煌北宋至西夏时期的地藏信仰。
关键词 莫高窟 敦煌壁画 第491窟 地藏菩萨 善恶童子
下载PDF
《哈利·波特》中英雄成长主题的探讨 被引量:5
2
作者 战晓微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39-141,共3页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包含了丰富的神话元素,是一部融传统与现代、现实与幻想于一体的幻想性儿童文学作品,成长主题一直为文学作品所关注。如何在儿童文学作品的儿童英雄形象中找到社会的教化功能,《哈利·波特》具有精神启...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包含了丰富的神话元素,是一部融传统与现代、现实与幻想于一体的幻想性儿童文学作品,成长主题一直为文学作品所关注。如何在儿童文学作品的儿童英雄形象中找到社会的教化功能,《哈利·波特》具有精神启蒙和文化回归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利·波特》 儿童成长 善与恶 教化功能
下载PDF
儿童恶探微及其救赎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晋刚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2期20-28,共9页
儿童非但有天使之称,儿童的破坏性、侵犯性、与伦理道德为敌和屡破法律底线充分说明“熊孩子”与儿童恶的在场。恶之源可能包含“原罪”、本性、私有制、邪恶传承、文化环境影响、自由意志、伦理观不同和精神疾病等。可以通过教化育人... 儿童非但有天使之称,儿童的破坏性、侵犯性、与伦理道德为敌和屡破法律底线充分说明“熊孩子”与儿童恶的在场。恶之源可能包含“原罪”、本性、私有制、邪恶传承、文化环境影响、自由意志、伦理观不同和精神疾病等。可以通过教化育人、道化肉身、他律管束与社会进步对儿童恶进行多维救椟。儿童的善与恶是对立统一的,并且其善远大于恶。此处讨论恶,是为了更深层次地认识儿童,认识儿童的伦理与道德,更好地发展、完善更高的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人性 儿童恶 救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