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动人口子女流动类型划分与返迁儿童特征研究
1
作者 梁海艳 《人口与社会》 2024年第1期14-26,共13页
随着中国流动人口规模急剧增长及结构深度分化,流动人口后代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借鉴国外移民相关研究理论,对国内流动人口子女实际状况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返迁儿童”的概念及甄别方法,并将流动人口子女划分为四种类型:留守儿童(Ⅰ... 随着中国流动人口规模急剧增长及结构深度分化,流动人口后代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借鉴国外移民相关研究理论,对国内流动人口子女实际状况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返迁儿童”的概念及甄别方法,并将流动人口子女划分为四种类型:留守儿童(Ⅰ类)、随迁儿童(Ⅱ类)、二代流动儿童(Ⅲ类)和返迁儿童(Ⅳ类)。利用2016年和2018年的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对四类儿童进行分析,发现四类儿童年龄结构、性别比情况存在明显差异。留守儿童、随迁儿童的年龄偏大;二代流动儿童、返迁儿童的年龄整体偏小。随迁儿童、留守儿童性别比偏高;返迁儿童、二代流动儿童性别比较为均衡。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越高,其孩子留守在老家(留守儿童)的比例越低;随着流动人口流动范围的扩大,其子女中随迁儿童和二代流动儿童的比例也逐渐降低。流动人口子女类型分化由户籍制度、流入地社会政策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流动人口自身经济水平导致。流入地相关部门应做好资源配置,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权益;流出地社区也应为留守和返迁儿童与其父母流入地建立沟通机制,助力这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子女 二代流动儿童 返迁儿童 留守儿童 随迁儿童 儿童福祉
下载PDF
留守儿童研究综述 被引量:390
2
作者 周福林 段成荣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0-64,F0003,共6页
为了进一步加深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认识,对2006年以前国内关于留守儿童的文献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尽管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多学科研究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研究的方法也在逐渐规范化。但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缺乏系统性、整体... 为了进一步加深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认识,对2006年以前国内关于留守儿童的文献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尽管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多学科研究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研究的方法也在逐渐规范化。但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研究中的结论存在一些矛盾,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还很多。要明确留守儿童的概念及其内涵和外延,准确把握全国留守儿童总体状况,制定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的指标体系,以便准确地掌握情况、了解问题,为制定对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儿童 人口流动 社会问题
下载PDF
留守儿童情绪性问题行为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5
3
作者 刘晓慧 杨玉岩 +3 位作者 哈丽娜 王晓娟 李秋丽 戴秀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8期3287-3290,共4页
目的了解留守与非留守儿童情绪性问题行为和社会支持的差异,为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社会支持量表和情绪性问题行为评定问卷对宁夏某县农村留守儿童205名和非留守儿童235名进行调查。结果 (1)留守儿童的情绪性问题行为5个维度得分... 目的了解留守与非留守儿童情绪性问题行为和社会支持的差异,为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社会支持量表和情绪性问题行为评定问卷对宁夏某县农村留守儿童205名和非留守儿童235名进行调查。结果 (1)留守儿童的情绪性问题行为5个维度得分分别为(8.33±1.84)分、(9.65±1.91)分、(8.43±1.73)分、(11.22±2.55)分、(5.32±1.59)分,高于非留守儿童情绪性问题行为5个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守男生偏执和孤僻冷漠的得分分别为(12.04±2.76)分、(6.04±1.90)分,高于留守女生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留守儿童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得分分别为(33.07±3.25)分、(19.10±1.82)分、(6.53±1.68)分,低于非留守儿童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守男生社会支持总分、对支持的利用度得分分别为(32.00±3.21)分、(6.00±1.61)分,低于留守女生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社会支持总分与留守儿童的情绪性问题行为5个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08、-0.541、-0.459、-0.539、-0.289,主观支持与留守儿童的情绪性问题行为5个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09、-0.647、-0.539、-0.588、-0.303,对支持的利用度与抑郁焦虑、自卑、偏执3个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57、-0.314、-0.382,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留守儿童存在较多的情绪性问题行为。留守男生较女生存在较多的偏执和孤僻冷漠的情绪性问题行为;留守儿童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的得分较低;留守女生较男生获得较多社会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较高。留守儿童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尤其是感受到的主观支持越多,越能充分利用社会支持,越不容易引发情绪性问题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儿童 情绪性问题行为 社会支持
下载PDF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最新状况与分析 被引量:60
4
作者 段成荣 吴丽丽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24-30,共7页
通过最新的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调查资料,探讨利用常规人口调查资料进行留守儿童研究的方法,并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结构、分布、受教育状况等方面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得出有关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一系列最新状况信息,为解决农村留... 通过最新的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调查资料,探讨利用常规人口调查资料进行留守儿童研究的方法,并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结构、分布、受教育状况等方面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得出有关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一系列最新状况信息,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流动 农村留守儿童 受教育状况 家庭结构 社会问题
下载PDF
初中留守儿童歧视知觉对问题行为的影响——基于自尊和社会支持的链式中介作用 被引量:9
5
作者 傅王倩 唐文君 +1 位作者 黄晓磊 谢燕 《基础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6-103,共8页
为探究歧视知觉对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以及自尊和社会支持可能产生的中介作用,研究采用留守儿童歧视知觉问卷和青少年问题行为调查问卷,对云南省182名中学生进行调查,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歧视知觉对问题行为影响的内在机制。... 为探究歧视知觉对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以及自尊和社会支持可能产生的中介作用,研究采用留守儿童歧视知觉问卷和青少年问题行为调查问卷,对云南省182名中学生进行调查,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歧视知觉对问题行为影响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歧视知觉影响社会支持的路径系数为-0.35,社会支持影响问题行为的路径系数为-0.47,歧视知觉影响自尊的路径系数为-0.29,自尊影响社会支持的路径系数为0.45,各路径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p<0.01)。结果表明:1)歧视知觉通过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影响问题行为;2)歧视知觉通过自尊和社会支持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问题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儿童 歧视知觉 问题行为 自尊 社会支持
下载PDF
珠三角“代耕农”引发的社会问题与乡村治理 被引量:3
6
作者 杨征 黄金玮 向安强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205-209,共5页
"代耕农"是农业流动人口中的特殊弱势群体,对珠三角经济与社会发展有特殊的历史贡献。在流动过程中,引发系列农村社会问题,与流入地政府及农民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土地纠纷、合同纠纷、拆迁纠纷、入户、子女入学等问题,已经成... "代耕农"是农业流动人口中的特殊弱势群体,对珠三角经济与社会发展有特殊的历史贡献。在流动过程中,引发系列农村社会问题,与流入地政府及农民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土地纠纷、合同纠纷、拆迁纠纷、入户、子女入学等问题,已经成为关系"代耕农"流入地农村社会稳定的问题,"代耕农"问题也成为乡村治理的重点和难点。将"代耕农"群体与农村社会稳定问题相联系,分析"代耕农"衍生的系列社会问题与隐患,从政策层面与管理制度上寻求解决问题的良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耕农 社会问题 乡村治理 农业流动人口 珠三角
下载PDF
社会转型背景下留守儿童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以广西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姗泽 谢超香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7-121,共5页
中国城镇化发展进程加快,使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社会热点。总结广西留守儿童的人口学特征,分析广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现状,发现广西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心理失衡严重、道德意识淡薄、学习成绩不佳、人身安全缺乏保障的问题... 中国城镇化发展进程加快,使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社会热点。总结广西留守儿童的人口学特征,分析广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现状,发现广西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心理失衡严重、道德意识淡薄、学习成绩不佳、人身安全缺乏保障的问题。为帮助留守儿童更好适应环境,应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留守儿童教育保护体系,加强监护人教育和家校合作,更新留守儿童管理模式,培养留守儿童的自我教育能力,以促进留守儿童在社会转型背景下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广西 留守儿童 教育问题 解决策略
下载PDF
社会化结果:“流动”与“留守”儿童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许传新 董海宁 《西北人口》 CSSCI 2011年第2期83-86,共4页
本文在较大规模问卷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对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的社会化结果的比较分析发现,留守儿童在性格特征、基本生活技能、人际交往、规范遵守、奋斗目标、成人角色等六个方面的社会化不及流动儿童。文章最后从社会化主体的角度对这... 本文在较大规模问卷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对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的社会化结果的比较分析发现,留守儿童在性格特征、基本生活技能、人际交往、规范遵守、奋斗目标、成人角色等六个方面的社会化不及流动儿童。文章最后从社会化主体的角度对这一差异进行了理论分析与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儿童 留守儿童 社会化 比较
下载PDF
社会支持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希望感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5
9
作者 赵娜 凌宇 +1 位作者 陈乔丹 滕雄程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7年第8期1227-1231,共5页
目的:探讨希望感在社会支持对留守儿童问题行为影响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长处和困难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问卷与希望感量表对1238名11~17岁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男生547人,女生691人。结果:(1)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农村留守儿童的... 目的:探讨希望感在社会支持对留守儿童问题行为影响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长处和困难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问卷与希望感量表对1238名11~17岁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男生547人,女生691人。结果:(1)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农村留守儿童的希望感、内化问题行为和亲社会行为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t=2.682,-3.228,-3.310;P<0.01);(2)相关分析显示,社会支持与外化问题行为(r=-0.202,P<0.01)和内化问题行为(r=-0.125,P<0.01)呈显著负相关,与希望感(r=0.510,P<0.01)、亲社会行为(r=0.370,P<0.01)呈显著正相关,希望感与外化问题行为呈显著负相关(r=-0.138,P<0.01),与亲社会行为呈显著正相关(r=0.366,P<0.01);(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中介效应的检验表明,希望感在社会支持与外化问题行为、亲社会行为之间均起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11.1%、32.3%。结论: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问题行为、希望感三者关系密切,且希望感在社会支持和外化问题行为、亲社会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儿童 社会支持 希望感 问题行为 中介作用
下载PDF
留守儿童成长问题及其形成原因、治理对策 被引量:4
10
作者 韦克难 陈晶环 张琼文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17年第5期100-106,共7页
留守儿童无论是在生理、心理上,还是在社会行为方面都容易出现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既有城乡差异、贫富差异、东西部区域差异、公共服务不足、儿童保护法制不健全、农村文化衰落等宏观因素,也有家庭结构与家庭功能消减、监护人监护... 留守儿童无论是在生理、心理上,还是在社会行为方面都容易出现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既有城乡差异、贫富差异、东西部区域差异、公共服务不足、儿童保护法制不健全、农村文化衰落等宏观因素,也有家庭结构与家庭功能消减、监护人监护职责不到位、留守子女家庭重视物质建设忽视对子女的教育关爱等微观因素。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既需要改革儿童福利行政管理机构,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实现由补缺型向适度的普惠型社会福利转变,也需要完善我国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体系,健全对留守儿童的救助保护体系与机制、开展专业社会工作介入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儿童 社会问题 社会工作 儿童成长问题
下载PDF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社会排斥的视角 被引量:15
11
作者 陈纪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3-88,共6页
在性质上,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问题。因此,应遵循民族问题"社会化"的研究思路,借助社会排斥理论的主要观点,设计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从分割性劳动力市场... 在性质上,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问题。因此,应遵循民族问题"社会化"的研究思路,借助社会排斥理论的主要观点,设计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从分割性劳动力市场排斥、差异性政策排斥、层级性社会分层排斥、冲突性文化排斥等方面,分别探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面临的就业和相对贫困问题,权利保护和社会参与问题,族际交往和社会支持问题,宗教信仰和社会认同问题等。并且,以社会政策创新为实现路径,提出消解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排斥,推进其城市社会融入的对策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 社会排斥 社会政策创新
下载PDF
社会教育: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国华 《西北人口》 CSSCI 2011年第2期70-74,82,共6页
本文利用较大规模问卷抽样调查结果,从社会文化机构接触、大众传媒接触、社团活动参与、课外知识来源渠道四个方面对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的社会教育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比较分析结果一致表明,流动儿童的社会教育要优于留守儿童。文章最... 本文利用较大规模问卷抽样调查结果,从社会文化机构接触、大众传媒接触、社团活动参与、课外知识来源渠道四个方面对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的社会教育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比较分析结果一致表明,流动儿童的社会教育要优于留守儿童。文章最后从社会结构制约和家庭教育缺乏两方面分析了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子女 留守子女 家庭教育 比较
下载PDF
广州流动人口空间问题:基于社会地理学视角 被引量:7
13
作者 姚华松 《世界地理研究》 CSSCI 2012年第1期139-149,共11页
流动人口社会空间是原有城市空间底质上经过流动人口的各种实践活动而人格化的空间,是一种再造的空间。运用社会地理学分析方法,本文首先抽炼出流动人口空间问题,集中表现为边缘化、混合性、非固定性和适变性,其中边缘化是本质性问题。... 流动人口社会空间是原有城市空间底质上经过流动人口的各种实践活动而人格化的空间,是一种再造的空间。运用社会地理学分析方法,本文首先抽炼出流动人口空间问题,集中表现为边缘化、混合性、非固定性和适变性,其中边缘化是本质性问题。其机制既包括自身属性特征的社会化建构,也包括制度歧视、城市政府新自由主义倾向、空间竞争、企业追逐利润、本地人排挤等。其次,本研究认为不合理的制度设计、城市空间整体观缺失、市场机制失灵是流动人口空间问题存在的根源。最后,对流动人口问题提出三点对策:树立包括流动人口空间在内的城市空间整体观、确立相互协调、联动管理的工作思路、提高流动人口自组织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社会空间 空间问题 边缘化
下载PDF
流动人口随迁子女交往融入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上海两区的调查 被引量:8
14
作者 田艳芳 王瑾 张苹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1期117-128,共12页
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城市社会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群体,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入问题随着其数量的不断增加受到整个社会的密切关注。利用上海市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2014年开展的中学生人际交往与家庭支持调查数据,通过... 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城市社会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群体,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入问题随着其数量的不断增加受到整个社会的密切关注。利用上海市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2014年开展的中学生人际交往与家庭支持调查数据,通过实证方法分析影响随迁子女交往融入的相关因素,发现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交往融入问题不仅源于其个人的性格,而且源于家庭和学校给予的支持不足,还有社会支持的缺失与资源的不均。由此得出结论,应当为随迁子女建设包容发展的制度环境、营造和谐民主的家庭环境与友好互助的教育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随迁子女 交往融入 社会融入
下载PDF
云南境内的外国流动人口态势与边疆社会问题探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何跃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1期18-25,共8页
随着云南边境地区的全面开放,境外流动人员开始进入云南境内,云南边境地区主要贸易口岸开始出现最早的境外流动人口,20世纪90年代以来,云南境内的境外流动人口逐年增多,且流向分布也向多元化发展,境外流动人口从单一国流动向多国化流动... 随着云南边境地区的全面开放,境外流动人员开始进入云南境内,云南边境地区主要贸易口岸开始出现最早的境外流动人口,20世纪90年代以来,云南境内的境外流动人口逐年增多,且流向分布也向多元化发展,境外流动人口从单一国流动向多国化流动转化,从沿边境一线流动向云南境内纵深流动,境外流动人口的流向日趋复杂和多国化,境外流动人口的分布日趋广泛,且成分复杂,流动性强,给西南边疆安全带来新的隐患,值得认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境内 外国流动人口 边疆社会问题
下载PDF
留守经历与退缩型人格——基于新生代外来工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志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0-56,共17页
采用2385名新生代外来工的调查数据,通过相关行为倾向变量来考察童年期留守经历与个体退缩型人格的关系。结果表明,有过留守经历者更可能“怕被炒掉或被刁难而不反映劳动权益意见”,显示出比较明显的退缩型人格特征。其中以学前留守的... 采用2385名新生代外来工的调查数据,通过相关行为倾向变量来考察童年期留守经历与个体退缩型人格的关系。结果表明,有过留守经历者更可能“怕被炒掉或被刁难而不反映劳动权益意见”,显示出比较明显的退缩型人格特征。其中以学前留守的影响最显著,而留守时间越长,影响越大。以“愿否因自身权益受损参加维权活动”这一假想情境下的意愿变量、“是否怕被报复而不投诉权益受侵害行为”这一现实情境下的行为变量所做的参证分析及倾向值匹配前后的对照分析验证了上述结论的稳健性。文章重点以现实情境下的行为倾向测量验证了采用心理量表施测及定性研究所得的结论,并表明留守经历对于退缩型人格的长期性影响可以从大学生等群体推展到普通的外来工群体。所得结论亦表明,除结构逻辑和历史逻辑以外,对于新生代外来工的研究还需纳入生态逻辑,关注其童年期的发展生态系统。由于退缩会对社会融入产生消极影响,诱发“半城市化”的社会结构张力,今后的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需更多关注其人格发展,尤需对那些处于学前阶段的留守儿童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干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经历 留守儿童 退缩型人格 新生代外来工 流动人口
下载PDF
对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教育两种途径的评价 被引量:9
17
作者 马良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69-73,共5页
流动人口子女是流动人口中的特殊群体,在整个社会变迁中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本文从流动子口子女、城市居民子女、流动人口家长和学校教师四方面分析了流入地实现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教育的优势,对公办学校的主渠道和民办学校的辅助渠道从... 流动人口子女是流动人口中的特殊群体,在整个社会变迁中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本文从流动子口子女、城市居民子女、流动人口家长和学校教师四方面分析了流入地实现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教育的优势,对公办学校的主渠道和民办学校的辅助渠道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了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子女 学校教育 民工子弟学校 社会政策
下载PDF
城市现代化进程中流动人口的空间特征、成因及对策——以广州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姚华松 罗萍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4期37-44,共8页
运用社会地理学分析方法,文章抽炼出流动人口空间特征,集中表现为边缘化、混合性、非固定性和适变性,其中边缘化是本质性问题。其机制既包括自身属性特征的社会化建构,也包括制度歧视、城市政府新自由主义倾向、空间竞争、企业追逐利润... 运用社会地理学分析方法,文章抽炼出流动人口空间特征,集中表现为边缘化、混合性、非固定性和适变性,其中边缘化是本质性问题。其机制既包括自身属性特征的社会化建构,也包括制度歧视、城市政府新自由主义倾向、空间竞争、企业追逐利润、本地人排挤等。本研究认为不合理的制度设计、城市空间整体观缺失、市场机制失灵是流动人口空间问题存在的根源。据此,对流动人口空间融合提出三点对策:树立包括流动人口空间在内的城市空间整体观,树立以空间互动、服务主导为核心的流动人口管理理念,提高流动人口自组织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社会空间 空间特征 边缘化
下载PDF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综述 被引量:7
19
作者 夏雪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7-11,36,共6页
根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网上搜索,本文对1997年以来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为文献基础,概括分析了该项研究出现的问题背景、研究成果、发展阶段及其特征。认为关于该问题的研究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较为饱和的状... 根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网上搜索,本文对1997年以来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为文献基础,概括分析了该项研究出现的问题背景、研究成果、发展阶段及其特征。认为关于该问题的研究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较为饱和的状态,如何把以前的研究成果梳理分析合理利用,使其对该问题的解决真正起到作用才是更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子女 教育问题 研究综述
下载PDF
公共政策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探析 被引量:15
20
作者 张金兰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3-154,共2页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使留守儿童与外出父母在时间上、空间上长期隔离,这给留守儿童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单靠个人及家庭的力量无法解决,只有政府制定和完善相关的公共政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 社会问题 公共政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