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inical Study on Improving Articulation Clarity in Spastic Cerebral Palsy with 120 Cases of Oral-Facial Acupressure Combined with Oral Placement Therapy
1
作者 Yongjie Gong Kai Wu +4 位作者 Shan Yang Yalan Yu Xiaobo Zhang Fei Rong Yuan He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Nursing Research》 2024年第5期30-38,共9页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icacy of oral-facial acupressure combined with oral placement therapy(OPT)in improving articulation clarity in 120 children with spastic cerebral palsy,and to explore effective therapeutic ...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icacy of oral-facial acupressure combined with oral placement therapy(OPT)in improving articulation clarity in 120 children with spastic cerebral palsy,and to explore effective therapeutic solutions for speech disorders associated with spastic cerebral palsy.Methods:A total of 120 children with spastic cerebral palsy and speech disorders,meeting the inclusion criteria,were randomly assigned into two groups:60 case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60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treatment group received orofacial acupressure combined with OPT,while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only OPT.The Oral Motor Function Assessment Scale(OMFAS),developed by the China Rehabilitation Research Centre(CRRC),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treatment outcomes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Results:After the treatment,both the treatment and control groups showed improved mobility of the mandible,lips,and tongue.However,the treatment group exhibited significantly better improvement than the control group,with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ing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Oral-facial acupressure combined with OP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articulation clarity in children with spastic cerebral palsy.This combined therapy is recommended for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al-facial acupressure Oral placement therapy(OPT) Speech disorders in children with spastic cerebral palsy Speech intelligibility
下载PDF
Gait analysis of children with spastic hemiplegic cerebral palsy 被引量:3
2
作者 Xin Wang Yuexi Wa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20期1578-1584,共7页
An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in the key laboratory for Technique Diagnosis and Function Assessment of Winter Sports of China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s in gait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healthy children and childre... An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in the key laboratory for Technique Diagnosis and Function Assessment of Winter Sports of China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s in gait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healthy children and children with spastic hemiplegic cerebral palsy. With permission of their parents, 200 healthy children aged 3 to 6 years in the kindergarten of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were enrolled in this experiment. Twenty children aged 3 to 6 years with spastic hemiplegic cerebral palsy from Shengjing Hospital, China were also enrolled in this experiment. Standard data were collected by simultaneously recording gait information from two digital cameras. DVracker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standard data. The children with hemiplegic cerebra palsy had a longer gait cycle, slower walking speed, and longer support phase than did the healthy children. The support phase was longer than the swing phase in the children with hemiplegic cerebral palsy.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angles of the hip, knee, and ankle joint betwee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and healthy children at the moment of touching the ground and buffering, and during pedal extension. Children with hemiplegic cerebral palsy had poor motor coordination during walking, which basically resulted in a short stride, high stride frequency to maintain speed, more obvious swing, and poor s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it analysis children spastic hemiplegic cerebral palsy WALKING HIP KNEE ANKLE neuralregeneration
下载PDF
针刺丘墟透照海联合运动发育推拿法治疗小儿痉挛性脑瘫临床研究
3
作者 李杰 余素芳 江瑞娟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7期120-124,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丘墟透照海联合运动发育推拿法对小儿痉挛性脑瘫患者运动发育及肌张力的影响。方法:选取痉挛性脑瘫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2组均采用运动发育推拿法,观察组加用针刺丘墟透照海... 目的:观察针刺丘墟透照海联合运动发育推拿法对小儿痉挛性脑瘫患者运动发育及肌张力的影响。方法:选取痉挛性脑瘫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2组均采用运动发育推拿法,观察组加用针刺丘墟透照海治疗。评价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运动发育、肌张力、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F波波幅、刺激阈值。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评分、粗大运动功能(GMFM88)量表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F波波幅低于治疗前,刺激阈值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F波波幅低于对照组,刺激阈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丘墟透照海联合运动发育推拿法治疗小儿痉挛性脑瘫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运动发育,降低肌张力,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痉挛性脑瘫 丘墟透照海针刺法 运动发育推拿法 肌张力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Effect of total number of pulses of radial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 (rESWT) on hamstring muscle spasticity in children with spastic type cerebral palsy: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被引量:2
4
作者 Wardhani RK Wahyuni LK Laksmitasari B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99-299,共1页
Purpos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radial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 (rESWT) according to total number of pulses on hamstring muscle spasticity in children with spastic type cerebral palsy (CP).Meth... Purpos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radial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 (rESWT) according to total number of pulses on hamstring muscle spasticity in children with spastic type cerebral palsy (CP).Methods This study i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consisting of thirteen patients with spastic CP, 9 males and 4 females, aged 5 to 14 years (mean age 9.2). Twenty-five spastic hamstring muscles were divided in four groups. Group I: 500 pulses, Group II: 1, 000 pulses, Group III: 1, 500 pulses, and Group IV: 2, 000 pulses. Australian Spasticity Assessment Scale (ASAS) was measured at four different time points (pre-ESWT, post-ESWT, 2 weeks post-ESWT, and 4 weeks post-ESWT).Results All four groups showed improvement in ASAS relative to pre-treatment, although only significant in Group III (1, 500 pulses).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SAS between all four groups in pre-ESWT [|2(2)=3.907,P=0.272], immediately post-ESWT [|2(2)=1.250,P=0.741], 2 weeks post-ESWT vs pre-ESWT [|2(2)=3.367,P=0.338], and 4 weeks post-ESWT vs pre-ESWT [|2(2)=1.566,P=0.667].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rESWT on spastic hamstring in children with spastic CP is not dependent on the number of pul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ebral palsy ESWT children HAMSTRING PULSES spasticity
原文传递
聪脑通络法联合补中益气汤药浴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影响
5
作者 党举 贺维 王辉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1期154-157,共4页
目的:观察聪脑通络法联合补中益气汤药浴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影响。方法:将84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予补中益气汤药浴,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予聪脑通络法针刺。4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 目的:观察聪脑通络法联合补中益气汤药浴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影响。方法:将84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予补中益气汤药浴,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予聪脑通络法针刺。4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量表、精细运动功能(fine motor function measure,FMFM)量表、临床痉挛指数(clinical spasticity index,CSI)量表、Ashwonh肌张力评定量表评分及大脑前、中、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与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39/42),高于对照组的76.19%(32/42)(P<0.05)。观察组治疗后GMFM、FMFM评分升高程度较对照组明显,CSI、Ashworth评分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大脑前、中、后动脉血流速度加快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聪脑通络法联合补中益气汤药浴可改善痉挛性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精细运动功能及肌力,缓解肌肉痉挛,增加脑血流速度,联合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补中益气汤药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脑瘫 聪脑通络法 针灸 补中益气汤 儿童
下载PDF
助行电刺激协同头针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行走功能及足底压力影响的对照研究
6
作者 章马兰 周园 +3 位作者 姚宝滢 程吉祥 林晓宏 李诺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4-499,共6页
目的:观察助行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or,FES)协同头针对痉挛型脑性瘫痪(脑瘫)患儿行走功能及足底压力的影响。方法:将4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FES组联合头针)20例和对照组(头针组)20例。前者采用FES治... 目的:观察助行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or,FES)协同头针对痉挛型脑性瘫痪(脑瘫)患儿行走功能及足底压力的影响。方法:将4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FES组联合头针)20例和对照组(头针组)20例。前者采用FES治疗协同头针和常规康复治疗,头针组给予头针和常规康复治疗。FES隔日治疗1次,每次20min,10次为1个小疗程,共治疗1个小疗程。采用10m步行速度、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88)、足底压力测试评价患儿治疗前后行走功能和足底压力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试验组患儿治疗后GMFM-88中的C评分、E评分和总分均有提高,10m步行速度增加,左右足底压力偏差减少,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患儿GMFM-88中的E评分和总分有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试验组GMFM-88中的E评分和总分升高明显,10min步行速度增加显著,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左右脚足底压力偏差和身体重心移动范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肢体FES协同头针治疗有助于提升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康复效果,改善行走功能和足底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电刺激 头针 儿童 脑性瘫痪 痉挛型偏瘫 运动功能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肉毒毒素注射对痉挛型脑瘫儿童运动功能的疗效
7
作者 陈薇 何飞平 黄凌锋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1658-1660,共3页
目的:探究痉挛型脑瘫儿童治疗中超声引导下肉毒毒素注射对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5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6岁双下肢痉挛的脑瘫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定位技术分为超声引导下肉毒毒素注射组(超声引导... 目的:探究痉挛型脑瘫儿童治疗中超声引导下肉毒毒素注射对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5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6岁双下肢痉挛的脑瘫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定位技术分为超声引导下肉毒毒素注射组(超声引导组)、徒手肌肉定位肉毒毒素注射组(徒手肌肉组)各40例。统计分析两组踝关节被动屈曲角度、踝背伸角、内收肌角、腘窝角、踝跖屈肌群肌张力、踝跖屈肌群痉挛程度、躯干与下肢运动功能、粗大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家长满意度。结果:超声引导组患儿的左侧、右侧踝关节被动屈曲角度均小于徒手肌肉组(P<0.05),踝背伸角、内收肌角、腘窝角均大于徒手肌肉组(P<0.05);超声引导组患儿的改良Ashworth评分(MAS)、综合痉挛量表(CSS)评分均低于徒手肌肉组(P<0.05),MOA评分、GMFM D区与E区评分、MBI评分均高于徒手肌肉组(P<0.05)。超声引导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徒手肌肉组(χ^(2)=4.507,P<0.05);超声引导组患儿家长满意度高于徒手肌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440,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较徒手肌肉定位法肉毒毒素注射在痉挛型脑瘫儿童治疗中能够改善患儿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脑瘫儿童 徒手肌肉定位法 超声引导下 肉毒毒素注射 运动功能
下载PDF
脑瘫与髋关节相关疾病易感性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张博 李鑫 +2 位作者 杨婷婷 俞鑫璐 庞伟 《数理医药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254-260,共7页
脑瘫是一组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性疾病,能够导致儿童继发性肌肉萎缩、挛缩、骨和关节的变形及疼痛。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脑瘫与髋关节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髋关节结构的生物学力学改变,股骨头发生偏移,受力点改变引起关节... 脑瘫是一组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性疾病,能够导致儿童继发性肌肉萎缩、挛缩、骨和关节的变形及疼痛。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脑瘫与髋关节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髋关节结构的生物学力学改变,股骨头发生偏移,受力点改变引起关节相关疾病。本文就脑瘫与髋关节相关疾病易感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便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更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儿童 髋关节 易感性 痉挛
下载PDF
中医经筋手法结合运动疗法对小儿痉挛型脑瘫运动及步行能力的影响
9
作者 韩行普 黄超 +2 位作者 冯益民 陈雨琼 刘春雷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11期2249-2253,共5页
目的观察中医经筋手法结合运动疗法对小儿痉挛型脑瘫运动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期间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127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以单纯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 目的观察中医经筋手法结合运动疗法对小儿痉挛型脑瘫运动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期间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127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以单纯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和运动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经筋手法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评分、精细运动功能评定量表(Peabody developmental motor scale,PDMS-2)评分、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评分和步行能力。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3.75%(60/64)高于对照组80.95%(5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3个月后两组患儿M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抓握能力、视觉运动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抓握能力、视觉运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GMFM行走和跑跳、站立位、坐位、爬与跪位、卧位与翻身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站立位、坐位、爬与跪位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跨步长、1 min步行距离较治疗前增加,步宽、10 m步行时间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跨步长、1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步宽、10 m步行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经筋手法联合运动疗法治疗痉挛性脑瘫患儿疗效较好,有利于减轻肌张力、缓解肌肉痉挛状态,可提高粗大运动功能,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脑瘫 小儿 中医经筋手法 运动疗法 运动能力 步行能力
下载PDF
悬吊训练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贾迎秀 李雯 +1 位作者 武宝爱 赵晋枫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205-207,211,共4页
目的探讨悬吊训练结合虚拟现实技术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实验纳入标准的2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干预手段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配合悬吊训练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 目的探讨悬吊训练结合虚拟现实技术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实验纳入标准的2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干预手段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配合悬吊训练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干预18周后进行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改良Ashworth等级(MAS)评定、Berg平衡量表(BBS)的分析比较。结果经过18周的训练,痉挛型脑瘫患儿GMFM-D区和E区、MAS和BBS功能较训练前均显著改善(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痉挛型脑瘫患儿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增加悬吊训练结合虚拟现实技术显著提高了患儿下肢粗大运动功能能力、下肢肌张力及身体平衡能力,提高了患儿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脑瘫患儿 悬吊训练 虚拟现实技术 下肢功能
下载PDF
常规康复治疗联合核心力量训练对痉挛型脑瘫儿童的疗效及对平衡能力和步态的影响
11
作者 宋来丽 杨林 《当代医学》 2023年第33期145-148,共4页
目的探讨常规康复治疗联合核心力量训练对痉挛型脑瘫儿童的疗效及对平衡能力和步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阳谷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40例痉挛型脑瘫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联合干预组与常... 目的探讨常规康复治疗联合核心力量训练对痉挛型脑瘫儿童的疗效及对平衡能力和步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阳谷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40例痉挛型脑瘫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联合干预组与常规康复组,每组2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平衡能力、步态分析及核心肌肌力。结果治疗后,两组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干预组高于常规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步长均长于治疗前,步速均快于治疗前,且联合干预组步长长于常规康复组,步速快于常规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干预组核心肌肌力改善率为85.00%,高于常规康复组的5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康复治疗联合核心力量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儿童的疗效显著,有利于提高核心肌肌力、增强平衡能力和改善步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康复治疗 核心力量训练 痉挛型脑瘫儿童 平衡能力 步态
下载PDF
肌内效贴扎技术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效果的影响
12
作者 施金丽 王秩序 黄新芳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15期155-158,共4页
目的:探究痉挛型脑瘫患儿运用肌内效贴扎技术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对其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2年4月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收治的痉挛型脑瘫患儿74例,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 目的:探究痉挛型脑瘫患儿运用肌内效贴扎技术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对其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2年4月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收治的痉挛型脑瘫患儿74例,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采用肌内效贴扎技术结合常规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粗大动作功能量表D区(GMFM-D)评分、粗大动作功能量表E区(GMFM-E)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GMFM-D评分、GMFM-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平衡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平衡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跟耳试验、足背屈角、股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跟耳试验、足背屈角、股角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步速、步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步速、步长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6%,高于对照组的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实施常规康复治疗联合肌内效贴扎技术,可以改善患儿的下肢运动功能与平衡功能,对提升疗效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脑瘫患儿 肌内效贴扎技术 常规康复治疗 下肢运动功能 平衡功能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辅助沟通系统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伴交流障碍患儿的效果观察
13
作者 张亚歌 王小哲 王小品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3年第2期157-161,共5页
目的探究辅助沟通系统(AAC)与语言/言语训练应用于痉挛型脑性瘫痪(简称脑瘫)伴交流障碍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20年8月至2022年6月收治住院的痉挛型脑瘫伴交流障碍患儿9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给予语言/言语训... 目的探究辅助沟通系统(AAC)与语言/言语训练应用于痉挛型脑性瘫痪(简称脑瘫)伴交流障碍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20年8月至2022年6月收治住院的痉挛型脑瘫伴交流障碍患儿9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给予语言/言语训练,观察组给予联合AAC干预,对比两组患儿行为问题、沟通能力、发育水平。结果干预后观察组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Gesell发育诊断量表各项发育商、社交反应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AC辅助语言/言语训练对痉挛型脑瘫伴交流障碍患儿干预,有效改善发育水平,减少行为问题,提高沟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脑性瘫痪 语言/言语训练 辅助沟通系统 交流障碍 儿童
下载PDF
推拿按摩联合康复训练在痉挛型脑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14
作者 洪文彬 林永鸿 杨雪香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3期75-77,共3页
目的:观察推拿按摩联合康复训练在痉挛型脑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月6月该院收治的6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神经发育学疗法,在此基础上,对... 目的:观察推拿按摩联合康复训练在痉挛型脑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月6月该院收治的6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神经发育学疗法,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推拿按摩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运动功能[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评定表(ADL)]评分、独立能力[小儿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WeeFIM)]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干预后,观察组GMFM、ADL、WeeFI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按摩联合康复训练应用于痉挛型脑瘫患儿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独立能力评分,优于单纯康复训练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按摩 康复训练 痉挛型脑瘫 儿童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独立能力
下载PDF
健脾强肾推拿法联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和步态参数的影响
15
作者 王寻 郑晓夕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9期103-105,110,共4页
目的:探讨健脾强肾推拿法联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和步态参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21年8月该院收治的72例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 目的:探讨健脾强肾推拿法联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和步态参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21年8月该院收治的72例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健脾强肾推拿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痉挛指数(CSI)、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及步态参数。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34/36),高于对照组的72.22%(2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SI评分低于对照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步速、步长均大于对照组,步宽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强肾推拿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可减轻痉挛症状,提高运动功能,改善步态参数,效果优于单用常规康复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脑瘫 儿童 健脾强肾 推拿 康复训练 步态参数 运动功能
下载PDF
常规康复治疗联合双重任务训练在痉挛型脑瘫儿童中的应用及结果分析
16
作者 王素娇 万文静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3年第12期3-5,共3页
目的:分析常规康复治疗联合双重任务训练对治疗痉挛型脑瘫儿童的具体疗效。方法: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了42例痉挛型脑瘫儿童患者,将其当做本次研究对象,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儿则在常规... 目的:分析常规康复治疗联合双重任务训练对治疗痉挛型脑瘫儿童的具体疗效。方法: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了42例痉挛型脑瘫儿童患者,将其当做本次研究对象,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儿则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添加双重任务训练,以2个月为1个治疗周期。比较两组康复方式的具体应用效果,探讨常规康复治疗联合双重任务训练用于治疗痉挛型脑瘫儿童的具体价值。结果:从患儿的平衡能力来看,治疗前,观察组患儿的BBS评分为(33.75±3.34)分、对照组患儿的BBS评分为(33.91±2.88)分;治疗后,观察组为(47.97±4.03)分,对照组为(44.02±3.76)分。可知,观察组患儿的平衡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从患儿的步态来看,观察组患儿的步宽逐渐减小,步长、步速也都有一定增加,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常规康复治疗联合双重任务训练来治疗痉挛型脑瘫儿童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单一治疗方式,双重任务训练的加入,可以有效提升患儿平衡能力,改善异常步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康复治疗 双重任务训练 痉挛型脑瘫儿童 联合应用
下载PDF
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悬吊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康复效果的影响
17
作者 李伟 《妇儿健康导刊》 2023年第20期82-84,共3页
目的探究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悬吊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12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 目的探究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悬吊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12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疗法,实验组采用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悬吊训练,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均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悬吊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康复效果的影响显著,可有效促进患儿康复,提高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稳定性训练 悬吊训练 痉挛型脑瘫患儿 康复效果
下载PDF
儿童痉挛型脑瘫常规康复后行核心稳定性训练的康复效果
18
作者 林秋金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32期21-23,共3页
目的:评估儿童痉挛型脑瘫(SCP)常规康复后行核心稳定性训练的治疗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60例SCP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3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在... 目的:评估儿童痉挛型脑瘫(SCP)常规康复后行核心稳定性训练的治疗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60例SCP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3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行核心稳定性训练。比较两组粗大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ADL)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88项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88)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个月,两组GMFM-88评分均升高,研究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个月,两组ADL评分均升高,研究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效果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结论:SCP患儿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行核心稳定性训练可改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治疗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痉挛型脑瘫 核心稳定性训练 粗大运动功能
下载PDF
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聪脑通络法针刺对小儿痉挛型脑瘫痉挛指数及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19
作者 杨小凡 杜春生 李娜 《河南中医》 2023年第11期1635-1639,共5页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聪脑通络法针刺对小儿痉挛型脑瘫痉挛指数及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8月南阳市骨科医院诊治的小儿痉挛型脑瘫186例,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成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各93例。常规组给...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聪脑通络法针刺对小儿痉挛型脑瘫痉挛指数及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8月南阳市骨科医院诊治的小儿痉挛型脑瘫186例,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成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各93例。常规组给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试验组给予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聪脑通络法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格塞尔婴幼儿发展量表、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痉挛指数及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94.62%,常规组有效率为82.79%,试验组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粗大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格塞尔婴幼儿发展量表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痉挛指数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聪脑通络法针刺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能改善患儿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粗大运动功能,降低脑瘫痉挛指数,促进患儿早日恢复至正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痉挛型脑瘫 黄芪桂枝五物汤 聪脑通络法针刺 痉挛指数 粗大运动功能 脑血流动力学 《金匮要略》 张仲景
下载PDF
非肌电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儿童痉挛型脑瘫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20
作者 敖丽娟 钱菁华 +4 位作者 王文丽 郑琳 唐梅 姚黎清 李咏梅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15-917,共3页
目的:探讨非肌电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儿童痉挛型脑瘫的疗效。方法:选择68例双下肢痉挛型脑瘫患儿,采用“反向牵拉指压法”进行非肌电引导下定点后多点注射治疗,注射后次日开始进行痉挛肌牵伸及功能训练,注射后1周配戴AFO或KAFO,... 目的:探讨非肌电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儿童痉挛型脑瘫的疗效。方法:选择68例双下肢痉挛型脑瘫患儿,采用“反向牵拉指压法”进行非肌电引导下定点后多点注射治疗,注射后次日开始进行痉挛肌牵伸及功能训练,注射后1周配戴AFO或KAFO,并强化康复训练。注射前及注射后3天、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听取父母的报告,观察内收肌角、直腿抬高角、腘窝角、踝背伸角,痉挛肌改良Ashworth分级及粗大运动评分的变化。结果:①父母的报告:起效时间为注射后6—72h,到达高峰时间为1—2周,疗效维持>3月,有少数患儿1—2个月后疗效开始减弱。痉挛严重,注射剂量>24U/kg体重的10例患儿,于注射后24h出现无力、食欲减退等副反应,并在3周至1个月消失;②内收肌角、直腿抬高角、腘窝角、踝背伸角自注射后3天开始显著增大(P<0.05),1个月时达高峰(P<0.001),至3个月后又有变小,但并未回复到注射前;③痉挛肌改良Ashworth分级与关节活动度的变化规律一致;④粗大运动评分(GMFM-66)1个月后显著改善(P<0.05),并在随后的观察中持续性改善;⑤疗效及副反应与剂量呈显著相关。结论:A型肉毒毒素注射配合矫形器及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痉挛性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非肌电引导的徒手定位注射技术经济、便捷、有效,多点注射技术有可能减少由于高剂量带来的远处副作用及非靶肌的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脑瘫 痉挛 A型肉毒毒素 矫形器 康复训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