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Glucocorticoid on Growth and Adult Final Height in Children with 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
1
作者 Fazhan Zhong Miao Zhang Yan Gao 《Open Journal of Nephrology》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rowth, as well as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growth retardation in children with 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 (PNS), an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glucocorti...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rowth, as well as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growth retardation in children with 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 (PNS), an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glucocorticoid (GC) use duration on growth retardation in these children. Methods: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data of 353 PNS children treated at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4 to June 2015 were collected through the medical record management system. Height, weight, and GC usage were recorded. Follow-up assessments were conducted in August 2022 for the original group, recording height, weight, and GC usage. Height and weight were evaluated using standard deviation scores (SDS). Categorical 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chi-square test while continuous measurement 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t-test or rank-sum test. Linear regression was used to asses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wo single independent variables, and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screen for risk factors related to growth retardation in children with PNS. Results: Among the 353 PNS children enrolled in this study, male-to-female ratio of 2.64:1 (256 males vs 97 females). A total of 119 children exhibited growth retardation, incidence rate of 33.71%. The duration of GC usage among those with growth retardation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compared to those without it (762.81 ± 934.50 days vs 263.77 ± 420.49 days;p Conclusion: PNS children treated with GC have a high incidence of growth retardation, and a high proportion of short stature in adulthood, especially in children with growth retardation in childhood, most of them have short stature after grown up. Time of GC usage is a risk factor for growth retardation in children with P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 GLUCOCORTICOID children Growth Retardation Adult Height
下载PDF
Relationship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and Nitrogen Oxide with Treatment of Frequent Relapse Nephrotic Syndrome by Shenkangling(肾康灵)Granule in Children
2
作者 王莉玲 郑健 +2 位作者 曾章超 董飞侠 吴群励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2003年第3期191-194,共4页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relationship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o (TNF-a) and nitrogen oxide (NO) with the treatment of frequent relapse nephrotic syndrome (FRNS) and to explore the patho-genesis of FRNS and the thera...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relationship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o (TNF-a) and nitrogen oxide (NO) with the treatment of frequent relapse nephrotic syndrome (FRNS) and to explore the patho-genesis of FRNS and the therapeutic mechanism of Shenkangling (肾康灵,SKL) Granule in children. Methods: Sixty children suffering from FRN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reated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30 in each, and the other 30 healthy children were taken as healthy group.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prednisone for a long-term course, and those with no effect or partial effect shown were treated with additional Tripterygium or Cytoxan in the control group, while in the treated group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prednisone and additional SKL.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s to their changes of TNF-a, NO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relapses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levels of TNF-a and NO in the sick children before treatment were markedly higher than those after treatment and normal group (P< 0. 01). The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NF-o of FRNS cases and relapse risk displayed more significance than that between the relapse of FRNS and NO.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reated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as significant (P<0. 01). Conclusion: TNF-a can be regarded as the monitoring parameter of the active phase in FRNS, and the higher the level, the more possible the relapse would occur. SKL could markedly reduce the relapse rate of FRNS in childr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ldren 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 frequent relapse tumor necrosis factor-a nitrogen oxide Shenkangling Granule
下载PDF
Therapeutic Effect of Shenling Baizhu Powder on 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 Featuring Damp Abundance Due to Splenic Asthenia
3
作者 Yingyuan QIN Youming XIONG +3 位作者 Zhimei CUI Xiaowei DENG Fengmao ZHAO Liping FENG 《Medicinal Plant》 CAS 2020年第5期76-79,共4页
[Objectives]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Shenling Baizhu Powder in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featuring damp abundance due to splenic asthenia.[Methods]40 patients with PNS were randomly di... [Objectives]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Shenling Baizhu Powder in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featuring damp abundance due to splenic asthenia.[Methods]40 patients with PN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n=19)and control group(n=21).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methylprednisolone tablets were taken orally and cytoxan(CTX)was given intravenously for treatment;in the treatment group,based on oral administration of methylprednisolone tablets and intravenous drip of cytoxan(CTX),oral administ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ddition and subtraction of Shenling Baizhu Powder)was added.Urine routine,24-hour urinary protein,renal function and serum albumin were re-examined after 4 weeks of treatment.[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89.47%vs 61.90%,P<0.05).After treatment,both groups could effectively reduce the levels of 24-hour urinary protein(P<0.05),serum creatinine(P<0.05)and urea nitrogen(P<0.05),and increase the level of serum albumin(P<0.05),but the degree of improvement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s]Methylprednisolone combined with addition and subtraction of Shenling Baizhu Powder could effectively reduce urinary protein,improve edema symptoms,shorten the course of hormone use and reduce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treatment of PNS featuring damp abundance due to splenic asthen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 Damp abundance due to splenic asthenia Addition and subtraction of Shenling Baizhu Powder
下载PDF
血必净注射液对PNS“微炎症”hs-CRP、IL-6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孙响波 于妮娜 《山西中医》 2017年第8期21-22,24,共3页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原发性综合征(PNS)"微炎症"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芥素-6(IL-6)水平含量的影响。方法:选45例PN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原发性综合征(PNS)"微炎症"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芥素-6(IL-6)水平含量的影响。方法:选45例PN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静滴,10天为1疗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证候疗效及血清hs-CRP、IL-6含量水平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63%,治疗组为91.30%(P<0.01)。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IL-6含量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血清hs-CRP、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有效改善PNS患者"微炎症"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微炎症 血必净注射液 HS-CRP IL-6
下载PDF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发生泌尿系感染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崔子君 刘小梅 +4 位作者 王佳 高杨洁 周楠 孙嫱 孟群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226-231,共6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患儿发生泌尿系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3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的住院PNS患儿49例,根据是否合并UTI分为...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患儿发生泌尿系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3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的住院PNS患儿49例,根据是否合并UTI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分析两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治疗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PNS患儿发生UTI的影响因素。结果49例患儿中男32例,女17例;年龄10个月至14岁,平均(7.7±3.6)岁。23例(46.94%)PNS患儿发生UTI,其中19例(82.61%)患儿无发热、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感染组共检出4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8例(42.86%),以为霍氏肠杆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17例(40.48%),以屎肠球菌及粪肠球菌为主;真菌7例(16.67%),包括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呋辛和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均为100%,对氨基糖苷类和四环素类药物(阿米卡星、米诺环素和多黏菌素)的敏感率为100%。革兰阳性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率为100%,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呋喃妥因的敏感率为1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皮质激素耐药(OR=18.185,95%CI:1.830~180.735,P=0.013)、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OR=13.686,95%CI:1.387~135.064,P=0.025)、血清ALB<16.6 g/L(OR=10.650,95%CI:1.025~110.612,P=0.048)的PNS患儿发生UTI的风险越高,年龄越大的PNS患儿发生UTI的风险较小(OR=0.738,95%CI:0.554~0.983,P=0.038)。结论PNS患儿发生UTI时多无典型泌尿系感染症状,当其病情反复时需警惕是否发生UTI。UTI的耐药菌比例较高,真菌致病亦不容忽视。对于年龄小、激素耐药、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以及血清ALB明显下降的PNS患儿,建议加强外阴部护理,避免泌尿系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泌尿系感染 病原菌 影响因素
下载PDF
182名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照顾者照顾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婉君 刘彭 +3 位作者 王洁 安佳叶 盛超 林素兰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96-300,共5页
目的调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患儿照顾者照顾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3月新疆乌鲁木齐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182名PNS患儿照顾者作为研究... 目的调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患儿照顾者照顾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3月新疆乌鲁木齐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182名PNS患儿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家庭照顾者照顾能力量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支持量表、照顾者负担量表、中文版疾病不确定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PNS患儿照顾者照顾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PNS患儿照顾者照顾能力总分为(8.91±3.58)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照顾能力在患儿是否为独生子女、病程、住院次数、照顾者文化程度、职业、职业状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照顾者文化程度、职业、社会支持、照顾负担、疾病不确定感为PNS患儿照顾者照顾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PNS患儿照顾者照顾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医护人员应该关注照顾者照顾负担,帮助其获取有效支持,减轻疾病不确定感,以提高照顾者照顾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照顾者 照顾能力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原发性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25-(OH)D_(3)的相关性分析
7
作者 崔潇丹 赵丽君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8期693-697,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SSNS)患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与T淋巴细胞亚群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的表达水平特点及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在山西省儿童医院肾内科初治的确诊为原发性肾病综合...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SSNS)患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与T淋巴细胞亚群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的表达水平特点及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在山西省儿童医院肾内科初治的确诊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且经过标准剂量激素治疗4周后尿蛋白阴转的SSNS组患儿45例。同时选取同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儿童30例。比较两组儿童血清25-(OH)D_(3)、T淋巴细胞亚群、血浆白蛋白(Alb)、血脂测定[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24 h尿蛋白定量(24 h TPU)水平,分析25-(OH)D_(3)与T淋巴细胞亚群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SSNS组血清25-(OH)D_(3)、Treg细胞、CD_(3)^(+)CD_(8)^(+)(%)、Alb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 TPU、TC、TG、CD_(3)^(+)CD_(4)^(+)(%)、CD_(4)^(+)/CD_(8)^(+)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SSNS组中,血清25-(OH)D_(3)与Treg细胞、CD_(4)^(+)/CD_(8)^(+)、Alb水平呈正相关(β=0.335、0.458、0.343,P<0.05),与CD_(3)^(+)CD_(8)^(+)(%)、24 h TPU、TG、TC呈负相关(β=-0.437、-0.323、-0.325、-0.325,P<0.05)。结论:SSNS患儿存在25-(OH)D_(3)降低及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25-(OH)D_(3)与CD_(8)^(+)、CD_(4)^(+)/CD_(8)^(+)、Treg细胞、24 h TPU、Alb、血脂代谢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原发性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 T淋巴细胞亚群 25-(OH)D_(3)
下载PDF
肾病综合征患儿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郭幸 谭丽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1906-1908,共3页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患儿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医院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儿的主要照顾者82例为研究对象,记录所有患儿主要照顾者的临床资料,调查并比较相关资料的差异,采用Zarit照顾者负...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患儿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医院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儿的主要照顾者82例为研究对象,记录所有患儿主要照顾者的临床资料,调查并比较相关资料的差异,采用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ZBI)评估患儿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现状,后进一步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患儿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82例肾病综合征患儿主要照顾者评分为(29.50±3.25)分;不同家庭月收入、家庭功能情况、连带病耻感情况及不同患儿病程主要照顾者间ZB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月收入、家庭功能、连带病耻感及患儿病程是肾病综合征患儿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肾病综合征患儿主要照顾者普遍存在轻度负担,家庭月收入、家庭功能、连带病耻感及患儿病程是肾病综合征患儿主要照顾者照顾负担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主要照顾者 连带病耻感 家庭功能 影响因素 儿童
下载PDF
维生素D在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的保护作用及应用策略研究进展
9
作者 潘瑞英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18期17-22,共6页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儿童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之一,其病理生理的改变和长期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影响维生素D代谢。本文对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与维生素D缺乏的关系、维生素D补充与骨保护及肾脏保护作用,以及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儿童维生素D营养...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儿童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之一,其病理生理的改变和长期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影响维生素D代谢。本文对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与维生素D缺乏的关系、维生素D补充与骨保护及肾脏保护作用,以及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态的临床评估、筛查、预防、治疗和安全性的应用进行综述,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儿童科学、安全、有效应用维生素D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维生素D缺乏 维生素D补充 儿童
下载PDF
百令胶囊联合他克莫司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9
10
作者 郑志方 陈国利 +3 位作者 孙鹏 刘利蕊 王文涛 王燕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03-206,共4页
目的研究百令胶囊联合他克莫司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月在医院就诊的PNS患儿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他克莫司治疗... 目的研究百令胶囊联合他克莫司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月在医院就诊的PNS患儿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他克莫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百令胶囊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血浆纤维蛋白原(FB)、血尿素氮(BUN)、血浆白蛋白(ALB)、血肌酐(SCr)、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胆固醇(TC)、24 h尿蛋白量、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随访6个月,统计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074,P=0.044);观察组肾功能指标ALB水平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显著升高,BUN、SCr和24 h尿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脂指标HDL-C水平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显著升高,LDL-C、TG和TC水平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凝血功能指标D-D、FB水平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免疫功能指标IgG、IgM、IgA水平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5);随访6个月,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百令胶囊联合他克莫司能有效纠正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儿童免疫功能,改善症状,降低血栓发生风险,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令胶囊 他克莫司 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964例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王莉 李秋 +1 位作者 张伟 刘琳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1849-1851,共3页
目的总结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8月1日至2006年7月31日964例(其中有747例新发病例)住院PNS患儿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747例患儿中,男性568例,女性179例,年龄0.3~1... 目的总结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8月1日至2006年7月31日964例(其中有747例新发病例)住院PNS患儿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747例患儿中,男性568例,女性179例,年龄0.3~17.3岁,中位年龄4.7岁;1~5岁的PNS患儿有385例(51.5%)。与肾炎型肾病相比较,单纯型肾病患儿的血清白蛋白较低(P<0.05),而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较高(P<0.05),两者24h尿蛋白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PNS患儿的血清IgG比正常值低(P<0.01),IgM和IgE比正常值高(P<0.05),IgA和C3与正常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PNS复发的主要诱因是上呼吸道感染,其次是患儿不规则用药。结论儿童PNS以1~5岁好发,PNS存在体液免疫功能紊乱,降低血脂及预防、控制感染是治疗的关键,而加强宣传、指导对PNS的治疗也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儿童 临床特征
下载PDF
基于中文版儿童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量表评价Alport综合征患儿生活质量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王芳 陈志慧 +3 位作者 肖慧捷 苏白鸽 徐可 丁洁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7-71,共5页
目的了解Alport综合征(AS)儿童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水平.方法病例对照研究,AS为病例组(来源于2018年第六届中国AS家长联谊会的AS患儿),原发肾病综合征为对照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2月儿科肾脏病房住院的原发性肾病... 目的了解Alport综合征(AS)儿童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水平.方法病例对照研究,AS为病例组(来源于2018年第六届中国AS家长联谊会的AS患儿),原发肾病综合征为对照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2月儿科肾脏病房住院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以自编调查问卷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以中文版PedsQL 4.0普适性核心量表为评价生活质量的工具,由经过培训的专人结合纸质版问卷填写说明以一致的话语指导量表填写.结果符合本文纳入和排除标准的61例AS和30例原发肾病综合征患儿进入分析,两组在病程、蛋白尿程度、近1个月病情、住院次数、家庭平均月收入和疾病花费对家庭的影响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回收AS和原发肾病综合征患儿自评量表54份和27份,对应的家长报告量表分别为61份和30份.不论AS还是原发肾病综合征,患儿自评量表总分及4个维度得分与对应的家长报告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S患儿自评量表总分及各维度的得分与原发肾病综合征患儿自评量表的相应得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S家长报告量表总分、生理功能、情感功能及角色功能维度得分与原发肾病综合征家长报告量的相应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量表社会功能维度得分AS低于原发肾病综合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中文版PedsQL 4.0普适性核心量表测得的AS儿童HRQoL受损并不比原发肾病综合征儿童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ALPORT综合征 原发肾病综合征 儿童
下载PDF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频复发及激素依赖患儿疗效及安全性初探 被引量:22
13
作者 黄建萍 赵晓艳 +1 位作者 都娟 肖丽丽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3期178-181,共4页
目的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频复发或激素依赖患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符合PNS频复发或激素依赖患儿为ACTH组,每月给予ACTH缓慢静滴3~5d,并逐渐激素减量至停药;以激素维持治疗PNS患儿为对照组。观察... 目的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频复发或激素依赖患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符合PNS频复发或激素依赖患儿为ACTH组,每月给予ACTH缓慢静滴3~5d,并逐渐激素减量至停药;以激素维持治疗PNS患儿为对照组。观察治疗前与治疗后3、6和12个月两组激素剂量、复发次数、肾上腺皮质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 2010年9~12月ACTH组纳入14例,对照组纳入6例。①ACTH组12/14例均能顺利将激素减量至停药,无复发;2例因感染尿蛋白波动,感染控制后尿蛋白仍阳性,激素加量至尿蛋白转阴后减量,继续ACTH冲击,其中1例因感染后再次复发,停用ACTH改用他克莫司。ACTH组13例进入分析。②ACTH组治疗后3、6和12个月激素剂量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3、6和12个月激素剂量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TH组与对照组治疗后6、12个月激素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前ACTH组和对照组均存在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ACTH组13例在治疗3、6和12个月分别有9、11和13例肾上腺皮质功能恢复正常;对照组6例12个月治疗期间均表现为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④ACTH组观察到腰部皮疹和心率加快各1例。⑤ACTH组治疗后6、12个月身高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身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TH组治疗前后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后6、12个月体重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⑥ACTH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骨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TH治疗PNS频复发或激素依赖患儿有一定疗效,可避免长期激素治疗的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激素依赖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儿童
下载PDF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血尿酸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黄晓芳 毛建华 +2 位作者 沈辉君 傅海东 王晶晶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血尿酸水平与各尿酸排泄指标的相关性,探讨PNS患儿高尿酸血症患病的可能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PNS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合并高尿酸血症组(HUA组)与尿酸正常组(NUA组)患儿年龄、血尿酸、肌酐、尿素... 目的分析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血尿酸水平与各尿酸排泄指标的相关性,探讨PNS患儿高尿酸血症患病的可能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PNS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合并高尿酸血症组(HUA组)与尿酸正常组(NUA组)患儿年龄、血尿酸、肌酐、尿素、胱抑素C、血甘油三酯、血胆固醇、血白蛋白、肌酐清除率、24 h尿尿酸、血尿酸/血肌酐、尿酸清除率、尿酸排泄分数等指标的差异,并对尿酸排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HUA组血白蛋白、尿酸排泄分数较NUA组低(P分别为0.034),而HUA组血胱抑素C、血尿酸/血肌酐比值较NUA组高(P分别为0.038、0.001);PNS患儿尿酸排泄分数与血尿酸水平呈负相关(r=-0.43,P=0.016),血尿酸/血肌酐比值与血尿酸呈正相关(r=0.486,P=0.001)。结论 PNS可引起血尿酸生成增多及排泄减少;血尿酸水平与肾小管功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尿酸 尿酸排泄分数 儿童
下载PDF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539例病理类型及随访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志辉 银燕 +5 位作者 段翠蓉 寻劢 张翼 吴天慧 丁云峰 张丽琼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2期115-119,共5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的病理类型、治疗及随访情况。方法纳入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肾内科住院的诊断为PNS,进行肾脏病理学检查且随访时间≥6个月的患儿,根据年龄分为<2岁组、~5岁组、~10岁组和>1... 目的分析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的病理类型、治疗及随访情况。方法纳入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肾内科住院的诊断为PNS,进行肾脏病理学检查且随访时间≥6个月的患儿,根据年龄分为<2岁组、~5岁组、~10岁组和>10岁组,对不同年龄组肾脏病理类型、对糖皮质激素的反应、转归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539例PNS患儿,男性402例,女性137例,男女比例为2.9∶1;<2岁组159例(29.5%),~5岁组269例(49.9%),~10岁组84例(15.6%),>10岁组27例(5.0%)(P<0.01)。①微小病变274例(50.8%),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79例(14.6%),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73例(32.1%),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6例(1.1%),膜性肾病4例(0.74%),增生硬化性肾小球肾炎2例(0.37%),脂蛋白肾病1例(0.18%)。不同年龄组间肾脏病理类型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糖皮质激素敏感和依赖的PNS患儿以微小病变为主(分别为62.4%和69.6%),对糖皮质激素耐药的PNS患儿以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为主(48.4%)。③539例中239例完全缓解,75例部分缓解,61例无效,158例症状控制,尿蛋白(-),但仍在服用泼尼松。6例患儿分别因对糖皮质激素耐药,病情不能缓解,合并严重感染或进展至终末期肾病放弃治疗而死亡。结论儿童PNS的发病高峰年龄、肾脏病理类型以及对糖皮质激素耐药的发生率可能已发生改变,并且在不同年龄患儿间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病理 糖皮质激素 随访
下载PDF
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尿源干细胞生物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昊 石冬梅 +5 位作者 张元原 龚梦佳 阳海平 陶立 王墨 李秋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42-447,共6页
目的:探讨正常儿童尿源干细胞(urine-derived stem cell,USCs)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患儿尿源干细胞(p-USCs)生物学特征差异。方法:收集正常儿童及PNS患儿清洁中段尿液,分离培养USCs及p-USCs,观察细胞形... 目的:探讨正常儿童尿源干细胞(urine-derived stem cell,USCs)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患儿尿源干细胞(p-USCs)生物学特征差异。方法:收集正常儿童及PNS患儿清洁中段尿液,分离培养USCs及p-USCs,观察细胞形态差异;CCK-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干细胞表面标志物(CD24、CD29、CD34、CD73、CD90、CD105、CD146);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肾系标志物(Pax2)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自噬水平。结果:PNS患儿尿液中存在2种形态p-USCs:p-USCsⅠ及p-USCsⅡ。p-USCsⅠ形态与正常USCs相似:米粒样、胞体较小、排列紧密。p-USCsⅡ胞体可见少量空泡,胞体较大,散在排列。USCs、p-USCsⅠ及p-USCsⅡ最大传代次数分别为11代、8代及5代。与USCs比较,p-USCs增殖能力减弱,且p-USCsⅡ减弱更加明显(F=217.300,P=0.000);p-USCs细胞凋亡无明显差异;p-USCs干细胞表面标志物及周细胞表面标志物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USCs肾系标志物表达水平下降,且p-USCsⅡ下降更明显(F=26.930,P=0.001);p-USCs自噬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060,P=0.000)。结论:PNS患儿体内存在2种不同形态尿源干细胞:pUSCsⅠ及p-USCsⅡ。与USCs相比,p-USCs形态有差异、自我更新能力降低、肾系标志物表达下降、自噬水平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pns 尿源干细胞 肾系标志物 自噬
下载PDF
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高凝状态与血栓栓塞的机制 被引量:20
17
作者 张莹 夏正坤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4-67,共4页
高凝状态和血栓栓塞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中发生率很高,且其形成机制颇有争议,包括内皮损伤,血小板活化,凝血功能和抗凝血功能失衡,以及肾病综合征(NS)导致的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等。近年来,大规模临床病例对照研究进... 高凝状态和血栓栓塞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中发生率很高,且其形成机制颇有争议,包括内皮损伤,血小板活化,凝血功能和抗凝血功能失衡,以及肾病综合征(NS)导致的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等。近年来,大规模临床病例对照研究进一步阐释了NS患者高凝状态与血栓栓塞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高凝状态 血栓栓塞 儿童
下载PDF
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颅内静脉血栓4例病例报告 被引量:6
18
作者 孙利文 郝胜 +3 位作者 张薇 黄文彦 朱光华 吴滢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通过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颅内静脉血栓患儿行临床分析,探讨儿童NS合并颅内静脉血栓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可行方案。方法纳入2012年1月至2015年9月在上海市儿童医院住院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且经头颅CT和(或)MRI确诊的颅内静脉血栓患... 目的通过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颅内静脉血栓患儿行临床分析,探讨儿童NS合并颅内静脉血栓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可行方案。方法纳入2012年1月至2015年9月在上海市儿童医院住院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且经头颅CT和(或)MRI确诊的颅内静脉血栓患儿,对其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影像学检查结果、疗效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4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颅内静脉血栓患儿进入分析,均为男性,年龄5岁4个月至11岁4个月,出现颅内静脉血栓时间距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起病时间为1个月至7年余。4例颅内静脉血栓发病时均有神经精神系统症状,查体均未见神经系统阳性体征。3例在颅内静脉血栓发病期间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均升高,抗凝血酶Ⅲ(AT-Ⅲ)下降;确诊后D-二聚体、FDP较前继续升高;4例血清白蛋白明显降低,总胆固醇明显升高。4例出现颅内静脉血栓临床症状当日或次日均行头颅MRI增强+MRV+MRA检查,3例为左侧乙状静脉窦血栓,1例为脑栓塞。明确颅内静脉血栓诊断后,3例予尿激酶溶栓,低分子肝素钙和双嘧达莫抗凝治疗;1例脑栓塞患儿予对症和抗凝治疗;4例症状均明显改善。3例出院后6-12个月随访头颅MRI增强+MRV显示颅内异常信号均有不同程度吸收。结论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颅内静脉血栓易发生于左侧乙状静脉窦。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程中如出现神经精神系统症状时,应及时行头颅MRI相关序列检查,有助于颅内静脉血栓早期诊断;早期积极溶栓治疗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颅内静脉血栓 头颅MRI 溶栓治疗 儿童
下载PDF
血浆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重度水肿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成广 傅桐 +2 位作者 侯玲 王秀丽 杜悦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27-832,共6页
目的比较血浆、低分子右旋糖苷和白蛋白对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重度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肾脏风湿免疫内科住院的60例PNS重度水肿患儿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比较血浆... 目的比较血浆、低分子右旋糖苷和白蛋白对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重度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肾脏风湿免疫内科住院的60例PNS重度水肿患儿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比较血浆治疗组、白蛋白治疗组及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3组患儿治疗后尿量均增多,体质量及血肌酐均降低。血浆治疗组患儿尿量在治疗第3、7、10天明显多于其他2组(P<0.001),体质量在血浆治疗第7和10天较其他2组明显下降(P<0.001),血肌酐在治疗第7天较其他2组降低更为显著(P=0.005)。60例患儿中,PNS重度水肿并发急性肾损伤(AKI)35例,其中,白蛋白治疗组和血浆治疗组患儿治疗后尿量均较治疗前增多,体质量及血肌酐明显降低;与白蛋白治疗组相比,血浆治疗组患儿的尿量在血浆治疗第3、7、10天明显增多(P<0.001),体质量在治疗第7和10天明显下降(P<0.005),血肌酐在治疗第7天亦有大幅度降低(P<0.001)。PNS重度水肿应用白蛋白后并发AKI患儿12例,在呋塞米及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基础上,与单纯输注血浆治疗相比,血浆联合甘露醇治疗的患儿在治疗第5和10天的尿量明显增加(P<0.005),体质量在治疗第5天后明显下降(P<0.05),血肌酐在治疗第7天明显降低(P<0.05)。结论血浆治疗儿童PNS重度水肿的疗效明显优于白蛋白和低分子右旋糖酐。血浆输注对PNS重度水肿并发AKI患儿的疗效显著优于白蛋白治疗。在治疗PNS重度水肿应用白蛋白后并发AKI患儿的过程中,血浆输注后应用甘露醇更利于水肿的消退和肾功能的改善,缓解病情作用更快、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 儿童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重度水肿
下载PDF
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6
20
作者 黄茂 王俐 +3 位作者 鲁志力 饶睿 李松 文耀平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接诊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激素治疗,口服醋酸泼尼松... 目的:探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接诊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激素治疗,口服醋酸泼尼松1.5~2.0 mg/(kg·d),最大剂量不超过60.0 mg/d,连续服用4周,同时针对其他症状给予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100 U/(kg·d),最大剂量不超过5 000 U/d,治疗4周。治疗前后检测实验室指标,包括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血浆纤维蛋白原(FB)、尿量、24 h尿蛋白(24 h Upro)、血清白蛋白(Alb)、肌酐(Sc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等,观察患儿症状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10个月,记录患儿的复发次数及治疗后3、6、9个月平均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结果:(1)两组患儿治疗后FB水平、Alb水平、尿量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D、24 h Upro、T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FB水平、Alb水平、尿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D、24 h Upro、T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55%,对照组为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52,P<0.05)。观察组出现1例皮下淤点和淤斑,1例鼻衄,对照组出现2例皮下淤点和淤斑,1例鼻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疾病复发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3、6、9个月平均IgE水平,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的低分子量肝素钠能够提高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原发肾病综合征的近期疗效,缓解患儿血液高凝状态,抑制肾脏微血栓的形成,改善肾脏微循环,减少蛋白尿排出量,延缓或阻止肾病发展进程,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低分子肝素钠 抗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