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韵律性身体活动改善幼儿侧滑步下肢积分肌电贡献率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吴升扣 纪仲秋 +1 位作者 李曙刚 刘威彤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3-28,共6页
目的:从动作发展的视角出发,将幼儿阶段应掌握的基本动作技能设计到韵律性身体活动中,通过分析幼儿侧滑步下肢肌肉放电情况的变化,比较这种新幼儿韵律性身体活动与一般性幼儿韵律性活动效果差异。方法:将38名受试对象按照年龄随机分为... 目的:从动作发展的视角出发,将幼儿阶段应掌握的基本动作技能设计到韵律性身体活动中,通过分析幼儿侧滑步下肢肌肉放电情况的变化,比较这种新幼儿韵律性身体活动与一般性幼儿韵律性活动效果差异。方法:将38名受试对象按照年龄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幼儿周一至周五每天进行动作发展视角下的韵律性身体活动,每天累计活动时间为20-30分钟,运动干预周期为一年。对照组则进行一般性的韵律性身体活动。运动干预前后,记录受试者侧滑步时下肢肌电活动,选取积分肌电值、下肢主要肌群积分肌电贡献率为指标评估幼儿下肢肌电活动的变化。结果:(1)运动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积分肌电贡献率较运动干预前的整体变化为主动肌积分肌电贡献率的上升和拮抗肌积分肌电贡献率的下降。(2)运动干预后,侧滑步第一时相中,实验组3岁组幼儿腓肠肌(右)积分肌电贡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股直肌(右)积分肌电贡献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岁组幼儿腓肠肌(左)的积分肌电贡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股二头肌(左)积分肌电贡献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运动干预后,实验组幼儿的侧滑步动作发展水平都有了提高,在做侧滑步时对主动肌与拮抗肌的控制变得更加协调;动作发展视角下的韵律性身体活动在改善幼儿侧滑步动作下肢肌肉放电情况,促进幼儿侧滑步动作发展方面优于一般性的韵律性身体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 下肢肌电活动 韵律性身体活动 积分肌电贡献率 动作发展
下载PDF
南京市1~5岁儿童下肢发育与步态问题的调查及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宋骏 芮洪新 +4 位作者 陈忆晴 解雅春 童梅玲 池霞 张敏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500-503,共4页
目的分析1~5岁儿童下肢骨骼发育与步态问题之间的联系,为儿科临床医生诊断儿童步态问题、提出早期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在南京市妇幼儿童保健门诊体检的741名1~5岁儿童进行步态分析,同时进行股四头肌角(Q... 目的分析1~5岁儿童下肢骨骼发育与步态问题之间的联系,为儿科临床医生诊断儿童步态问题、提出早期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在南京市妇幼儿童保健门诊体检的741名1~5岁儿童进行步态分析,同时进行股四头肌角(Q角)、下肢踝距、下肢旋转成角的测量。结果 1)不同年龄组儿童间的Q角和踝距数值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51.28、11.27,P均<0.05)。2)1~5岁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Q角持续增大,至4岁时达到峰值,随后Q角值减小,且Q角这种随年龄的变化趋势无性别差异。3)当儿童存在生理性膝外翻、扁平足、双足旋前、足内旋这些下肢发育问题时,Q角和踝距的值都普遍偏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1~5岁儿童股四头肌角、下肢踝距存在动态变化过程,并呈现随年龄增长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当1~5岁儿童存在生理性膝外翻、扁平足、双足旋前、足内旋这些下肢发育问题时,Q角和踝距的值都普遍偏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下肢骨骼发育 步态分析 Q角 踝距 生理性膝外翻 力线 过度旋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