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scores as predictors for progressive hemorrhage and neurological prognosis following traumatic brain injury 被引量:1
1
作者 Yirui Sun Caihua Xi +7 位作者 Ersong Wang Jianqing Wang Yong Liu Hua Liu Qiang Yuan Haijun Yao Liangfu Zhou Jin Hu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36-142,共7页
Coagulation abnormalities, such as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 are associated with progressive hemcrrhagic injury (PHI) following head trauma. However, the exact relationship between coagulopathy... Coagulation abnormalities, such as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 are associated with progressive hemcrrhagic injury (PHI) following head trauma. However, the exact relationship between coagulopathy and PHI remains unclear. The present study utilized a scoring system defined by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Thrombosis and Haemostasis to investigate whether a high DIC score is predictive for PHI. This study was a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design involving four hospitals, a 6-month observation, and follow-up. Of 352 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 patients, serial CT scan indicated approximately one third of patients developed progressive hemorrhage, which was most frequently observed in the frontal, temporal, and orbitofrontal lobes of patients with brain contusion. PHI-positive patients exhibited poor prognosis, as indicated by prolonged length of hospital/intensive care unit stay and high mortality. More importantly, a DIC score after TBI, as well as patient age and sex, could serve as predictors for PHI. In addition, DIC scores we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injury severity. Therefore, the DIC scoring system facilitated early PHI diagnosis in TBI patients, and DIC scores might serve as a valuable predictor for TBI patients with PH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GULOPATHY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scoring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progressive hemorrhagic injury traumatic brain injury
下载PDF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at Diagnosis in Acute Myeloblastic Leukaemia
2
作者 Masba Uddin Chowdhury Masuda Begum +5 位作者 Md. Rafiquzzaman Khan Amin Lutful Kabir Shafiqul Islam Khushbun Nahar Layla Fahmida Ahamed Jamal Uddin Tanin 《Journal of Biosciences and Medicines》 2021年第10期124-134,共11页
<strong>Background: </strong>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 is a life threatening complication frequently observed in acute leukemia. Among the morphological varieties of Acute Myeloid Leukae... <strong>Background: </strong>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 is a life threatening complication frequently observed in acute leukemia. Among the morphological varieties of Acute Myeloid Leukaemia (AML),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aemia (APL) is well established to cause DIC. But there have been reports noted that abnormal DIC parameters also commonly observed in the patients with non-APL AML. This study evaluated the DIC parameters & DIC score according to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Thrombosis and Haemostasis (ISTH) in newly diagnosed non-APL AML patients. <strong>Materials and Methods:</strong> This cross-sectional observational study was conducted in the Department of Haematology, BSMMU, Dhaka, Bangladesh. 48 newly diagnosed non-APL AML patients were enrolled. Platelets count was measured by auto analyzer (Sysmax XT 2000i/Pentra ABX-120DX) as well as checked manually. Prothrombin time, fibrinogen, D-Dimer were measured using STAGO Coagulation analyzer. The ISTH-DIC scoring system was used to calculate DIC score.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using the Statistical Package for Social Sciences version 24.0 for Windows. Chi-Square test & Fisher exact test was used for categorical variables. Unpaired t-test was used to compare mean between groups. For all statistical tests, p-value less than 0.05 was considered 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strong>Results: </strong>By analyzing 48 newly diagnosed patients with non-APL AML, found that DIC developed in 14.6% patients at presentation. Among the DIC parameters, PT and D-dimer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patients presented with DIC. Patients with DIC exhibit lower expression of CD117, CD34, HLA-DR an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with negative expression of HLA-DR (p-value 0.034). No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was found between presence of DIC and age, gender, bleeding at presentation, morphological type, WBC count or peripheral blast percentage.<strong> Conclusion:</strong> Abnormalities of DIC parameters in common in patients with AML. A significant portion of patients with DIC have no apparent symptom or bleeding. So, routine screening of DIC parameter at presentation is recommended for early diagnosis &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D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te Myeloblastic Leukaemia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ISTH-DIC scoring system
下载PDF
液体复苏与产后出血患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风险的关系
3
作者 郭蕊 蔡恒宇 +2 位作者 郜红艳 杨静 丛建萍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探究产后出血患者液体复苏中液体用量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沈阳市妇婴医院收治的产后出血量≥1000 ml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根据妊娠校正国际血栓与止血协会(IS... 目的:探究产后出血患者液体复苏中液体用量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沈阳市妇婴医院收治的产后出血量≥1000 ml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根据妊娠校正国际血栓与止血协会(ISTH)评分将患者分为两组:ISTH评分>26分组、ISTH评分≤26分组,两组样本进行1∶4倾向性评分匹配,比较两组输入晶体液与出血量比值、胶体液与出血量比值、输注红细胞量与出血量比值、输注血浆量与出血量比值及纤维蛋白原下降峰值之间差异,并对各项观察指标与发生DIC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晶体液与出血量比值、胶体液与出血量比值、纤维蛋白原下降峰值、输注红细胞量与出血量比值、输注血浆量与出血量比值预测产后出血患者发生DIC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70(95%CI 0.589~0.751)、0.532(95%CI 0.440~0.623)、0.771(95%CI 0.706~0.837)、0.530(95%CI 0.439~0.621)、0.563(95%CI 0.473~0.653),最佳界值分别为1.23、0.29、0.77、0.48、0.24。晶体液与出血量比值、纤维蛋白原下降峰值与产后出血患者DIC的发生有关,OR分别为0.256(95%CI 0.111~0.590)、0.074(95%CI 0.024~0.228)。胶体液与出血量比值、输注红细胞量与出血量比值、输注血浆量与出血量比值与产后出血患者DIC的发生无相关性。结论:晶体液输注量与DIC的发生有关,限制性的液体复苏可以降低DIC的发生率。同时发现当纤维蛋白原下降超过0.77 g/L时,增加产后出血患者DIC的发生风险,应该及时补充纤维蛋白原或冷沉淀以降低DIC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妊娠校正国际血栓与止血协会评分 倾向性评分匹配
下载PDF
产科DIC诊断中国际ISTH标准与日本标准的评价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乔凤伶 江咏梅 +2 位作者 石华 刘金豪 杨惠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00-304,共5页
目的:比较国际血栓与止血委员会显性DIC标准(简称ISTH标准)、日本卫生福利部标准(简称JMHW标准)和日本危重病协会标准(简称JAAM标准)的DIC诊断评分在产科DIC诊断中的可行性,评价其对产科并发DIC的适用性。方法:对产科中因并发症进行DIC... 目的:比较国际血栓与止血委员会显性DIC标准(简称ISTH标准)、日本卫生福利部标准(简称JMHW标准)和日本危重病协会标准(简称JAAM标准)的DIC诊断评分在产科DIC诊断中的可行性,评价其对产科并发DIC的适用性。方法:对产科中因并发症进行DIC筛查的患者230例进行相关凝血指标的测定,分析凝血指标的变化与3种DIC诊断得分标准间的关系。结果:ISTH标准诊断敏感性4.3%,JMHW标准诊断敏感性5.2%,JAAM标准诊断敏感性12.6%。JAAM、JM-HW、ISTH标准各凝血指标均值异常改变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为DIC时ISTH、JMHW和JAAM标准的各凝血指标的均值分别为:PTR1.5、1.45、1.3;PLT59.9×109/L、61.7×109/L,71.7×109/L;FIB1.558g/L、1.664g/L、2.262g/L;FDP166.6mg/L、166.2mg/L、122.9mg/L,与其诊断界值不相符合。结论:JAAM标准诊断的敏感性是三者中最高的;现有的3种DIC诊断评分标准对产科DIC的诊断可能不合适;临床需要寻找适合于不同孕周及围生期的各项凝血指标DIC诊断界值,并建立适合产科这一特殊人群的DIC诊断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诊断标准 评价 孕产期
下载PDF
三种不同DIC评分对脓毒性休克器官功能损伤和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晓迎 张燕 张丹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0-174,共5页
目的探讨国际血栓与止血协会(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Thrombisis and Hemostasis,ISTH)评分标准、日本急诊医学学会(Japanese Association for Acute Medicin,JAAM)、评分标准和中国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积分系统(Cheinese disse... 目的探讨国际血栓与止血协会(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Thrombisis and Hemostasis,ISTH)评分标准、日本急诊医学学会(Japanese Association for Acute Medicin,JAAM)、评分标准和中国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积分系统(Cheinese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scoring,CDICS)三种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评分在评估脓毒性休克患者器官功能损伤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脓毒性休克患者,记录临床资料及28d病死率,进行ISTH评分、JAAM评分及CDICS评分,并分为DIC组和非DIC(NODIC)组,分析两组器官功能损伤、危重程度及预后的差异。结果①脓毒性休克患者中,生存组的ISTH评分低于死亡组,分别为3(2,5)和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但生存组和死亡组的JAAM评分、CDIC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脓毒性休克患者中,ISTH评分、JAAM评分、CDICS评分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值分别为0.335、0.434、0.444(vs.APACHEⅡ评分)和0.443、0.559、0.632(vs.SOFA评分);③以不同DIC评分为DIC诊断标准,DIC组和NODIC组死亡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DIC组的危重度(APACHEⅡ评分)和器官功能损伤程度(SOFA评分)均明显高于NODIC组(P<0.05);④采用ROC曲线分析三种DIC评分预测脓毒性休克28d病死率,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26、0.578、0.613。结论ISTH评分、JAAM评分、CDICS评分有助于评估脓毒性休克患者的器官功能损伤和危重程度,但对28d病死率的预测价值欠佳,CDICS评分应用于脓毒性休克时与ISTH评分、JAAM评分具有类似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性休克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DIC评分 预后
下载PDF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标准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乔凤伶 冷平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342-346,共5页
近年多种临床和实验室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诊断评分标准相继被提出,不同评分标准的诊断性能各不相同。国际血栓与止血委员会(ISTH)非显性标准的诊断特性是四种标准中最佳者。ISTH显性标准、日本卫生福利部及日本危重病协会三种诊断标... 近年多种临床和实验室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诊断评分标准相继被提出,不同评分标准的诊断性能各不相同。国际血栓与止血委员会(ISTH)非显性标准的诊断特性是四种标准中最佳者。ISTH显性标准、日本卫生福利部及日本危重病协会三种诊断标准的同特点是针对典型DIC的判断。将针对凝血功能紊乱和器官功能衰竭的分子标志物应用于DIC诊断,在考虑DIC发生基础疾病的前提下,可能不失为早期诊断DIC重要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诊断标准
下载PDF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评分和降钙素原对脓毒症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5
7
作者 陈水洁 潘景业 +3 位作者 周小洁 王增珍 陈万洲 黄剑明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4年第10期923-925,929,共4页
目的 探讨ISTH DIC评分和降钙素原对脓毒症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11月~2013年6月入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130例患者,按照国际脓毒症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脓毒症组(86例)、严重脓毒症组(21例... 目的 探讨ISTH DIC评分和降钙素原对脓毒症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11月~2013年6月入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130例患者,按照国际脓毒症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脓毒症组(86例)、严重脓毒症组(21例)、脓毒症休克组(23例).收集所有患者于入院时的常规凝血相关指标、血浆降钙素原(PCT)、血乳酸及C-反应蛋白(CRP).比较各组ISTH DIC评分及生物学指标的差异;进行相关分析,确定影响病情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价作用.结果 随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其PCT浓度逐渐升高,脓毒症休克组PCT水平较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非参数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DIC评分及PCT与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438和0.447).脓毒症患者ROC曲线分析发现,PCT的曲线下面积(AUC)与ISTH DIC评分相似,分别为0.631与0.624.结论 血清PCT浓度及ISTH DIC评分均可作为评估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血清降钙素原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评分
下载PDF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杨婷 高清平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6年第3期194-198,共5页
目的:探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按ISTH评分诊断的928例DIC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原发病、临床表现、止凝血指标、治疗及预后等。结果:377例(40.63%)出现不同程度出血,353例(38... 目的:探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按ISTH评分诊断的928例DIC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原发病、临床表现、止凝血指标、治疗及预后等。结果:377例(40.63%)出现不同程度出血,353例(38.04%)出现休克,523例(56.36%)出现器官衰竭。感染占DIC原发病比例最高(44.40%),感染并发DIC器官衰竭发生率最高(62.62%);病理产科DIC出血率最高(76.92%),休克率最高(73.08%),有效率最高(65.38%),病死率最低(0.00%);恶性肿瘤DIC病死率最高(35.88%),与总计发生率相比差异显著(均P<0.05)。有效组和无效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D-二聚体比较差异显著(均P<0.05),纤维蛋白原浓度(FIB)及血小板(PLT)最低值比较差异不显著(均P>0.05)。PLT下降率越高,DIC患者有效率越低;ISTH显性积分越高,DIC患者有效率越低(均P<0.05)。结论:出血是DIC典型的临床表现,器官衰竭更为常见;感染占DIC原发病比例最高,感染并发DIC器官衰竭发生率最高,病理产科DIC出血及休克发生率最高但预后最好,恶性肿瘤DIC预后最差;PT、APTT、D-二聚体、PLT下降率及ISTH显性积分有助于提示DIC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ISTH显性积分 止凝血指标
下载PDF
不同成因DIC临床表现及转归与患者凝血指标和临床评分的关系 被引量:7
9
作者 杨婷 高清平 《微循环学杂志》 2016年第3期21-26,共6页
目的:分析不同成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表现及转归与患者凝血指标和临床评分的关系。方法:485例DIC患者,依据原发病分为感染组(n=208)、手术创伤组(n=94)、恶性肿瘤组(n=105)、病理产科组(n=22)、严重肝病组(n=48)和器官功能损... 目的:分析不同成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表现及转归与患者凝血指标和临床评分的关系。方法:485例DIC患者,依据原发病分为感染组(n=208)、手术创伤组(n=94)、恶性肿瘤组(n=105)、病理产科组(n=22)、严重肝病组(n=48)和器官功能损伤组(n=8),比较各组患者临床表现和不同治疗方案(对症支持治疗、替代治疗、抗凝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不同疗效(有效、无效)DIC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PLT)和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ISTH)DIC显性积分分值(5分、6分、7分、8分)分布的差异,以及凝血指标和显性积分与DIC患者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结果:不同成因DIC组患者出血、休克、器官衰竭发生率及疗效有明显差异;病理产科组出血发生率最高(72.73%),但与合计出血发生率(65.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创伤组休克发生率最高(79.79%),且高于合计休克发生率(68.04%)(P<0.05);感染组器官衰竭发生率最高(95.19%),但与合计器官衰竭发生率(91.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产科组治疗有效率最高(59.09%),明显高于合计有效率(25.15%)(P<0.05);严重肝病组治疗无效率最高(83.33%),但与合计无效率(74.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组死亡率最高(52.38%),明显高于合计死亡率(41.86%)(P<0.05)。替代治疗和抗凝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症治疗(P<0.05),且替代治疗和抗凝治疗两者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有效组PT、APTT及D-D低于无效组(P<0.05),FIB高于无效组(P<0.05);PT、APTT缩短及D-D降低与患者治疗有效率呈负相关(r=-0.256、-0.202、-0.116,均P<0.05)。FIB升高与患者治疗有效率呈正相关(r=0.102,P<0.05)。治疗有效组病例ISTH各级显性积分的分布显著小于治疗无效组(P<0.01),且随ISTH显性积分(6-8分)升高,治疗有效率降低,两者呈明显负相关(r=-0.150,P<0.05)。结论:DIC转归不甚乐观,合理应用凝血指标和ISTH显性积分的监测作用对临床提高疗效和改善预后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凝血指标 临床评分 转归
下载PDF
血浆组织蛋白酶S和血小板反应蛋白-1对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雅静 袁二伟 许津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15期125-128,133,共5页
目的分析血浆组织蛋白酶S(Cat S)、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对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50例DIC患儿为DIC组,另外选择同期凝血功能正常的48例新生儿为对照组。比较2组新生儿血浆Cat S、TSP-1及凝血功能指标... 目的分析血浆组织蛋白酶S(Cat S)、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对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50例DIC患儿为DIC组,另外选择同期凝血功能正常的48例新生儿为对照组。比较2组新生儿血浆Cat S、TSP-1及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分析血浆Cat S、TSP-1、凝血功能指标水平与新生儿DIC发生的相关性,观察其对新生儿DIC的诊断效能。结果治疗前,DIC组血浆Cat S、TSP-1、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D-二聚体(D-D)水平高于、长于对照组,血小板(PL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DIC组患儿血浆Cat S、TSP-1、APTT、PT及D-D水平低于、短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Cat S、TSP-1、APTT、PT及D-D与新生儿DIC的发生呈正相关(P<0.001),PLT与新生儿DIC的发生呈负相关(P<0.001)。结论血浆Cat S、TSP-1对新生儿DIC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两者联合诊断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蛋白酶S 血小板反应蛋白-1 新生儿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诊断价值
下载PDF
D-二聚体与APACHE Ⅱ评分对急诊ICU发生DIC患者转归的判断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漆婵 胡耀飞 李银辉 《现代医院》 2015年第12期56-58,共3页
目的 分析D-二聚体(D-D)与APACHEⅡ评分对急诊重症监护病房(ICU)发生弥漫性小血管内凝血(DIC)患者转归的判断价值。方法 2012年3月~2013年12月我院急诊ICU发生DIC的患者86例,其中生存54例(生存组),32例死亡(死亡组),另选30例... 目的 分析D-二聚体(D-D)与APACHEⅡ评分对急诊重症监护病房(ICU)发生弥漫性小血管内凝血(DIC)患者转归的判断价值。方法 2012年3月~2013年12月我院急诊ICU发生DIC的患者86例,其中生存54例(生存组),32例死亡(死亡组),另选3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进行年龄、凝血因子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Ⅲ(AT-Ⅲ)检测、APACHEⅡ评分对照分析,论证D-D与APACHEⅡ评分能否判断急诊ICU发生DIC患者的转归。结果 年龄、凝血因子检测、APACHEⅡ评分结果显示,三组除Fib没有差异外(P〉0.05),年龄、PT、TT、APTT、AT-Ⅲ、D-D水平及DIC生存组与DIC死亡组APACHEⅡ评分均有差异(P〈0.05,P〈0.01)。DIC生存组与DIC死亡组图示显示,两组D-D水平与APACHEⅡ评分有非常显著的差异。结论 血浆D-D水平与APACHEⅡ评分能反映急诊ICU发生DIC的患者的病情好转与恶化,但本研究DD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域值能否作为患者生存与死亡的预测值,还有待进一步加大样本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 弥漫性小血管内凝血 D-二聚体 APACHEⅡ评分 患者转归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早期诊治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文全 王希 鄂正刚 《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 1997年第8期352-353,共2页
目的:早期发现和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的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并及时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方法:SLE并发DIC患者4例中3例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和西药治疗,1例仅用西药治疗。结果:3... 目的:早期发现和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的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并及时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方法:SLE并发DIC患者4例中3例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和西药治疗,1例仅用西药治疗。结果:3例亚急性DIC患者在早期治疗后获成功,1例为急性DIC患者死亡。结论: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中西医结合疗法可以提高治疗的成功率,这种疗法应用得越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播散性 血管内凝血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不同播散性血管内凝血评分系统预测严重创伤患者死亡率临床价值比较
13
作者 王磊 曹秋梅 +1 位作者 李建忠 司晔巍 《血栓与止血学》 2019年第4期551-555,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播散性血管内凝血评分(DIC)系统预测严重创伤患者死亡率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468例严重创伤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日本卫生福利部评分(JMHW)、国际血栓形成和止血协会评分(ISTH)、日... 目的探讨不同播散性血管内凝血评分(DIC)系统预测严重创伤患者死亡率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468例严重创伤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日本卫生福利部评分(JMHW)、国际血栓形成和止血协会评分(ISTH)、日本急性医学协会(JAAM)、改良rJAAM(rJAAM)和韩国血栓形成和止血协会评分(KSTH)评估。观察5种DIC评分系统对28 d死亡率的预测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生存和死亡患者性别、创伤类别、受伤至救治时间、白细胞等项目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和死亡率患者年龄、ISS评分、SIRS、修正创伤评分、GCS评分、体温、心率、pH值、PaCO2、碱剩余、血红蛋白、ISTH、JAAM、rJAAM、KSTH和JMHW评分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以28 d死亡率为应变量,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值引入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5种DIC评分中,JMHW(OR=1.412,95%CI为1.212~1.627)、KSTH(OR=1.705,95%CI为1.308~2.224)、ISTH(OR=1.375,95%CI为1.147~1.648)和rJAAM(OR=1.201,95%CI为1.082~1.427)评分与28 d死亡率显著相关(P均<0.05)。受试者工作曲线显示JMHW预测28 d死亡率的AUC高于ISTH、rJAAM、KSTH评分。结论在严重创伤患者的DIC评分中,JMHW评分对28 d死亡率具有最佳的预测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创伤 播散性血管内出血 评分 死亡率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对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影 阎妍 王忠利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99-1703,共5页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对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疑似DIC患者155例的临床资料、血常规指标检测数据、血凝指标检测数据及TEG检测数据,并采用ROC曲线对TEG检测数据进行诊断效能分析。结果:DIC组CDSS得分9.2&...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对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疑似DIC患者155例的临床资料、血常规指标检测数据、血凝指标检测数据及TEG检测数据,并采用ROC曲线对TEG检测数据进行诊断效能分析。结果:DIC组CDSS得分9.2±1.4分,显著高于非DIC组的4.2±1.1分(P<0.05)。DIC组患者PLT水平低于非DIC组(P<0.05),PT、APTT、INR、DD及FIB水平均明显高于非DIC组(P<0.05)。DIC组R时间、K时间及LY30均大于非DIC组(P<0.05),α角及MA值均小于非DIC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R时间、K时间、α角、MA值及LY30最佳临界值分别为8.4 min、6.2 min、52.5°、43.2 mm及6.7%。组间总分≥1、总分≥2、总分≥3、总分≥4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52、0.650、0.687及0.613。结论:血栓弹力图对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血栓弹力图 ROC曲线 诊断价值
下载PDF
白细胞清除术对高白细胞性白血病患者止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屠雨青 范祎 +5 位作者 宋铁梅 朱子玲 冯宇锋 戴丽君 常惠荣 吴德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61-366,共6页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高白细胞性白血病患者进行白细胞清除对止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了2009年6月至2020年2月共139例行白细胞清除术且术前术后进行凝血指标检测的AML、ALL和CML患者,评估各组的清除效果和组间清除效率的差异,并通...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高白细胞性白血病患者进行白细胞清除对止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了2009年6月至2020年2月共139例行白细胞清除术且术前术后进行凝血指标检测的AML、ALL和CML患者,评估各组的清除效果和组间清除效率的差异,并通过血小板、凝血指标的变化、CDSS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计算,比较该技术在不同白血病患者中导致的止血功能差异。结果:三类患者白细胞清除术后,白细胞数均显著下降(P<0.001),以ALL患者清除效果最佳。白细胞清除术后患者的血小板数均显著下降(AML:P<0.001, ALL:P<0.001, CML:P<0.01),其中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血小板下降风险更高,且下降幅度与白细胞清除效率呈正相关(r=0.284)。此外,清除术后患者纤维蛋白原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延长。急性白血病患者中,清除后CDSS评分较高的患者出血事件概率更高(P<0.05)。结论:白细胞清除术是高白细胞性白血病患者降低肿瘤负荷的有效手段,但仍需警惕其对止血功能的影响,急性白血病患者建议进行CDSS评分,以进一步明确其对出血事件预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清除术 高白细胞性白血病 止血功能 中国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积分系统
下载PDF
妊娠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诊疗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隋峰 姚文鹏 +2 位作者 耿墨钊 刘晓巍 姜艳 《医学综述》 CAS 2022年第2期313-320,共8页
妊娠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主要由产科因素和非产科因素诱发,患者凝血系统异常活化、凝血因子严重消耗、微血管内血栓形成,继发纤溶功能亢进,出现出血倾向、器官功能障碍、休克甚至死亡。DIC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和... 妊娠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主要由产科因素和非产科因素诱发,患者凝血系统异常活化、凝血因子严重消耗、微血管内血栓形成,继发纤溶功能亢进,出现出血倾向、器官功能障碍、休克甚至死亡。DIC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和凝血功能异常的复杂性使其难以早期诊断、治疗。DIC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因、特征性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结果等进行综合判断。目前其治疗包括积极处理原发疾病、依据临床血栓和纤溶情况综合决定血制品替代治疗、抗凝治疗和器官支持治疗等。DIC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尤为重要,只有早期识别并干预才能最终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妊娠 评分系统
下载PDF
14例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治分析及Takao产科DIC评分系统应用探讨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宇琪 翁丹卉 +1 位作者 乔福元 田媛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75-579,共5页
目的:分析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病因、诊断、治疗及结局,探讨Takao产科DIC评分系统在诊断产科DIC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产科收治的14例DI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运用... 目的:分析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病因、诊断、治疗及结局,探讨Takao产科DIC评分系统在诊断产科DIC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产科收治的14例DI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运用评分系统进行动态评分。结果:产科DIC的发病原因包括产后出血6例(6/14),胎盘早剥5例(5/14),羊水栓塞2例(2/14),急性胰腺炎1例(1/14)。运用Takao产科DIC评分系统评分,得分5~22分。达到DIC诊断标准(≥8分)者10例,5例(5/14)在完成第一阶段治疗后DIC得到纠正。运用国际血栓和止血协会(ISTH)评分系统评分,得分3~8分,达到DIC诊断标准(≥5分)者10例,11例(11/14)完成第一阶段治疗后DIC得到纠正。根据两种评分系统,完成第二阶段治疗后,均余1例患者DIC未能纠正。根据Takao产科DIC评分系统疗效评估标准,第一阶段治疗结束时疗效为显效2例,良好5例,一般3例,恶化4例;完成第二阶段治疗时显效6例,良好5例,一般3例。13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后纠正DIC,1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结论:产科DIC病情凶险,早期明确诊断、积极治疗是挽救孕产妇生命的关键。建立完善的评分体系对于尽早准确诊断病情、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评分系统 疗效评估 临床结局
下载PDF
333例初诊急性白血病的CDSS实验指标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肖作淼 陈先春 +3 位作者 钟磊 肖德俊 何程明 王小中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52-656,共5页
目的:分析初诊急性白血病(AL)患者的CDSS 5项实验指标,为临床及早诊治AL继发的DIC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将333例AL患者分为AML-M1等(AML-M1-M5,其它AML和ALL)7个组,并以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各组的实验指标变化、CDSS评分值... 目的:分析初诊急性白血病(AL)患者的CDSS 5项实验指标,为临床及早诊治AL继发的DIC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将333例AL患者分为AML-M1等(AML-M1-M5,其它AML和ALL)7个组,并以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各组的实验指标变化、CDSS评分值并进行两两比较,同时分析所有病例中的早期死亡等临床事件。结果:5项实验指标中阳性率最高的是血小板(59.76%),其次是D-D(30.93%),而APTT最低(2.70%);与对照组比较,除APTT(3组)和FIB(其他AML组)外,其余实验指标结果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AML-M<0.01);所有AL的CDSS之实验室指标评分值为1.50±1.51分,而达到现症DIC诊断标准者(≥4分)47例,阳性率为14.11%;CDSS评分值最高为AML-M3组,为3.34±1.71分。AL DIC患者早期死亡和脑(肺)出血事件发生率均明显高于AL非DIC患者(P<0.05,P<0.01)。结论:CDSS量化式积分法标准客观易行,对急性白血病继发DIC的早诊断、早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实验指标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中国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积分系统 初诊患者
下载PDF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孔丹青 崔久嵬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51-154,163,共5页
目的对不同原发疾病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指标、疾病疗效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简要探讨疾病疗效与ISTH显性计分、治疗方案等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诊断明确的DIC患者50例,分析其原发疾病及不同... 目的对不同原发疾病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指标、疾病疗效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简要探讨疾病疗效与ISTH显性计分、治疗方案等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诊断明确的DIC患者50例,分析其原发疾病及不同原发疾病所致DIC的特点,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PLT、PT、APTT、FBG、FDPs)、疗效等特点,并进一步探讨疾病疗效与ISTH显性计分、治疗方案等的相关性。结果1)DIC以原发于恶性肿瘤和感染者多见,分别占48%和32%。2)不同原发病DIC在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中有不同,恶性肿瘤合并DIC时出血常见而较少出现器官功能衰竭。在实验室指标中,感染组患者多见APTT延长,恶性肿瘤组患者少见APTT延长。3)疾病疗效可能与ISTH积分高低有一定相关性。结论DIC表现多样,病情凶险,临床应提高警惕,一经诊断,应积极进行规范化治疗并积极探索新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ISTH计分系统 临床特点
下载PDF
对羊水栓塞本源性发生机制和有效治疗方法探讨 被引量:4
20
作者 马凯 《医学争鸣》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0-63,共4页
在工作中,笔者遇到一例症状自发好转的羊水栓塞存活病例。这促使笔者对羊水栓塞的发生机制进行了新的探讨。发现羊水栓塞的临床表现应该用过敏性休克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相互作用来解释。笔者对传统的羊水栓塞治疗方法进行了改进,并尝... 在工作中,笔者遇到一例症状自发好转的羊水栓塞存活病例。这促使笔者对羊水栓塞的发生机制进行了新的探讨。发现羊水栓塞的临床表现应该用过敏性休克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相互作用来解释。笔者对传统的羊水栓塞治疗方法进行了改进,并尝试性地提出了中医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水栓塞 肾上腺素 Ⅰ型超敏反应 过敏性休克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中医治疗 中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