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M steigt mit drei Modellen im chinesischen Markt fr Familienautos ein
1
《德语人文研究》 2001年第1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GM steigt mit drei Modellen im chinesischen Markt f der r Familienautos ein
原文传递
中国法海外研究的样本:德国
2
作者 卜元石 《中德法学论坛》 2019年第1期115-141,共27页
在中国鼓励扩大中国学术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的背景下,本文回顾了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法在德国的研究状况,并从研究群体、著述情况介绍了其现状。在著述方面,考察了期刊论文、专著、文集的发表出版概况,并讨论了德国本土学者以中国法... 在中国鼓励扩大中国学术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的背景下,本文回顾了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法在德国的研究状况,并从研究群体、著述情况介绍了其现状。在著述方面,考察了期刊论文、专著、文集的发表出版概况,并讨论了德国本土学者以中国法为主要内容所撰写的博士论文。总结德国对于中国法的研究现状可以发现,如果不计算中国博士生在德国所撰写的法学博士论文,关于中国法出版物的数量虽然有所增加,但仍稳定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并没有因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德经贸往来的加强而有大幅提升。本文分析了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并对于如何完善中国法在德国的研究,从知识生产与知识利用两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德交流 英文法学期刊 外译项目 中国法主题的博士论文 法律东方主义
下载PDF
领悟中国精神世界和审美观——葛禄博《中国文学史》要义 被引量:3
3
作者 方维规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2-69,共8页
西方早期中国文学史纂中的一部重要著作、葛禄博著《中国文学史》(1902),至今在中国学界鲜为人知。这部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文学概念深刻变化之时的德语著作,虽为西方读者而写,带着西方人的目光,但常能显现出中西比较的倾向,呈... 西方早期中国文学史纂中的一部重要著作、葛禄博著《中国文学史》(1902),至今在中国学界鲜为人知。这部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文学概念深刻变化之时的德语著作,虽为西方读者而写,带着西方人的目光,但常能显现出中西比较的倾向,呈现其独特的视角和分析。作者对中国古代经典的评估,对中国诗歌之结构特征的分析,甚至从书写工具和材料的变化推理其对文学风格的影响,以及在文学的历史沿革中见出思想史和文化史的变迁,常能别开生面,在很多方面迄今亦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禄博 《中国文学史》 精神生活 审美观
原文传递
德国影视作品中的中国和中国人——关于德国喜剧电影《酸甜邻居》的跨文化解读 被引量:1
4
作者 周海霞 《德语人文研究》 2015年第2期38-50,共13页
德国电视台SAT.1播出的喜剧电影《酸甜邻居》,以中国威胁论和德国人对中国的恐惧心理为大背景,讲述了一个中国四口之家来到德国后,在工作和学习等各方面都胜出德国邻居一筹,进而引发两家矛盾的故事。影片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将两国文... 德国电视台SAT.1播出的喜剧电影《酸甜邻居》,以中国威胁论和德国人对中国的恐惧心理为大背景,讲述了一个中国四口之家来到德国后,在工作和学习等各方面都胜出德国邻居一筹,进而引发两家矛盾的故事。影片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将两国文化差异、以及德国人关于中国和中国人的诸多刻板印象和偏见,放大到发生在中德两个家庭之间的日常生活邻里矛盾上。基于跨文化交流理论的分析,该部影片在文化的各个层面(人造物品、规范与价值、绝对预设),所植入的德国人关于中国和中国人的刻板印象和偏见得以呈现;结合当下国际背景环境进行的影片分析显示,德国人眼中的中国和中国人形象倾向负面,这点与国际民调机构的调查结果是相应的,与德国媒体涉华报道的基本倾向也是相应的。对该电影的分析,无论在宏观层面(国家交流层面),中观层面(中德跨文化交流课堂教学层面),还是在微观层面(个体跨文化交流层面),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甜邻居》 中国威胁论 跨文化交流理论 刻板印象和偏见 文化冲突
原文传递
论廖馥君研究的学科史意义
5
作者 吕巧平 《德语人文研究》 2015年第2期32-37,共6页
《德语语法》的编者廖馥君为我国早期日耳曼学者。他的学术研究涵盖德语语法、德语教学法和汉德翻译,因《德语语法》、《基础德语教材》和毛著《论人民民主专政》德译本的出版,廖馥君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德语界享有极高声望。本文从德... 《德语语法》的编者廖馥君为我国早期日耳曼学者。他的学术研究涵盖德语语法、德语教学法和汉德翻译,因《德语语法》、《基础德语教材》和毛著《论人民民主专政》德译本的出版,廖馥君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德语界享有极高声望。本文从德语学科史角度研究廖馥君本人,通过查阅《廖馥君档案》和采访,评述廖馥君的德语教育生涯和学术成就,阐述廖馥君研究的学科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廖馥君 德语学科史 德语语法研究 汉德翻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