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ow-cost low-power UHF RFID tag with on-chip antenna 被引量:3
1
作者 奚经天 闫娜 +5 位作者 车文毅 徐琮辉 王肖 杨玉庆 菅洪彦 闵昊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37-142,共6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n EPC Class 1 Generation 2 compatible tag with on-chip antenna implemented in the SMIC 0.18 μm standard CMOS process.The UHF tag chip includes an RF/analog front-end, a digital baseband, and a 64... This paper presents an EPC Class 1 Generation 2 compatible tag with on-chip antenna implemented in the SMIC 0.18 μm standard CMOS process.The UHF tag chip includes an RF/analog front-end, a digital baseband, and a 640-bit EEPROM memory.The on-chip antenna is optimized based on a novel parasitic-aware model.The rectifier is optimized to achieve a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 up to 40% by applying a self-bias feedback and threshold compensation techniques.A good match between the tag circuits and the on-chip antenna is realized by adjusting the rectifier input impedance.Measurements show that the presented tag can achieve a communication range of 1 cm with 1 W reader output power using a 1 × 1 cm2 single-turn loop reader anten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FID TAG on-chip antenna RECTIFIER LOW-COST LOW-POWER
原文传递
245 GHz subharmonic receiver with on-chip antenna for gas spectroscopy application 被引量:1
2
作者 Yanfei Mao Shiju E +1 位作者 Klaus Schmalz J.Christoph Scheytt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2018年第12期160-165,共6页
A 2 nd transconductance subharmonic receiver for 245 GHz spectroscopy sensor applications has been proposed. The receiver consists of a 245 GHz on-chip folded dipole antenna, a CB(common base) LNA, a 2 nd transcondu... A 2 nd transconductance subharmonic receiver for 245 GHz spectroscopy sensor applications has been proposed. The receiver consists of a 245 GHz on-chip folded dipole antenna, a CB(common base) LNA, a 2 nd transconductance SHM(subharmonic mixer), and a 120 GHz push-push VCO with 1/64 divider. The receiver is fabricated in f;/f;= 300/500 GHz SiGe:C BiCMOS technology. The receiver dissipates a low power of 288 mW.Integrated with the on-chip antenna, the receiver is measured on-chip with a conversion gain of 15 dB, a bandwidth of 15 GHz, and the chip will be utilized in PCB board design for gas spectroscopy sensor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Ge BiCMOS CB LNA 2nd transconductance subharmonic receiver 245 GHz on-chip antenna gas spectroscopy
原文传递
太赫兹固态通信系统技术发展现状与挑战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尧 高岩 +6 位作者 张淅 秦雪妮 周雨萌 赵亮 郑重 费泽松 于伟华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57,共17页
太赫兹固态通信系统被认为是下一代通信的重要技术备选方案,其高速、实时、大容量传输特性为“万物智联”提供了可能。当前,太赫兹固态通信系统面临诸多技术挑战。为进一步推动太赫兹固态通信系统研制,梳理了太赫兹波段信号调制、固态... 太赫兹固态通信系统被认为是下一代通信的重要技术备选方案,其高速、实时、大容量传输特性为“万物智联”提供了可能。当前,太赫兹固态通信系统面临诸多技术挑战。为进一步推动太赫兹固态通信系统研制,梳理了太赫兹波段信号调制、固态器件、天线以及收发系统的研究进展与关键技术,并剖析了太赫兹通信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太赫兹固态通信系统将进一步加快通信系统小型化研究,促进信号、器件、芯片、系统等多项技术深度优化融合,为商业化应用提供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通信 功率放大器 低噪声放大器 片上天线 太赫兹固态电路
下载PDF
车身域控制器低频驱动芯片失效研究
4
作者 陈建强 赵伟 《汽车电器》 2024年第8期59-61,64,共4页
车身域控制器作为整车电气控制系统的核心模块,承担车辆电器功能、加密认证、网络通信等重要功能,其中无钥匙进入及启动系统作为车身域控制器的基础功能尤为重要,其实现了主动进入、离开车辆检测、钥匙定位、防盗认证及低压电控制等功... 车身域控制器作为整车电气控制系统的核心模块,承担车辆电器功能、加密认证、网络通信等重要功能,其中无钥匙进入及启动系统作为车身域控制器的基础功能尤为重要,其实现了主动进入、离开车辆检测、钥匙定位、防盗认证及低压电控制等功能。钥匙定位是实现这些功能的基础,由低频驱动部分和钥匙组成,其中低频驱动芯片和低频天线构成了低频驱动部分,一旦低频驱动系统异常,车辆将无法启动。基于恩智浦(NXP)NJJ29C2A9HN5芯片,文章重点对车身域控制器低频驱动芯片的失效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增加车身域控制器硬件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域控制器 无钥匙进入及启动系统 低频驱动芯片 低频天线
下载PDF
基于反相法的中场校准技术研究
5
作者 连迎春 于大群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3-78,共6页
在相控阵天线研制中,阵面校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对比各种校准方法,中场法使用设备少、测试效率高,因而获得了广泛的应用。通常情况下,阵面中的T/R组件内设计有三态开关(发射态、接收态、负载态),中场测试时,通过“逐路通”的方式(逐一... 在相控阵天线研制中,阵面校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对比各种校准方法,中场法使用设备少、测试效率高,因而获得了广泛的应用。通常情况下,阵面中的T/R组件内设计有三态开关(发射态、接收态、负载态),中场测试时,通过“逐路通”的方式(逐一选通T/R组件的射频通道,非被测通道处于负载状态),得到所有通道的发射通道(或接收通道)的幅相数据。但在“芯片化”T/R组件组成的阵面中,开关隔离度有限,泄露信号严重干扰被测信号,甚至无法进行正常的故障判断。本文讨论一种基于反相法的中场校准方法,分析了该方法的误差量级,最后通过远场波瓣测试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场法 相控阵天线 反相法 芯片化 校准
下载PDF
Ka频段卫通收发共口径多波束相控阵封装天线设计
6
作者 蓝海 王子宁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22-1327,共6页
为满足卫星通信中双频共口径、高集成、多波束等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封装天线(Antenna in Package, AIP)架构的Ka频段收发共口径多波束相控阵天线。天线以双频堆叠微带单元的形式实现了收发共口径,并通过天线集成滤波器保证了收发通道... 为满足卫星通信中双频共口径、高集成、多波束等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封装天线(Antenna in Package, AIP)架构的Ka频段收发共口径多波束相控阵天线。天线以双频堆叠微带单元的形式实现了收发共口径,并通过天线集成滤波器保证了收发通道的隔离度优于44 dB。在±60°范围内,64元接收阵增益优于17.4 dB,128元发射阵增益优于20.2 dB,具有良好的波束扫描性能。为获得收发多波束一片式集成,在收发(Transmitter/Receiver, T/R)组件中使用晶圆级三维系统集成封装(Three Dimensions System in Package, 3D-SIP)并结合微凸点的制备技术,保证了系统级芯片(System-on-Chip, SOC)的高密度二次集成。高低频混压技术同样被应用于阵面、收发网络、控制供电链路的多层板集成。所提多波束的相控阵天线新架构具有高密度集成TR组件、多波束一体化、高效散热等特点,在卫星通信和数据链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波段卫星通信 多波束相控阵天线 封装天线 收发共口径 SOC芯片 3D-SIP封装
下载PDF
太赫兹天线(二)
7
作者 钟旻 《数字通信世界》 2024年第4期1-11,共11页
文章叙述了太赫兹通信天线的新发展,包括光电导天线,芯片上天线和超材料、超平面的应用等,并给出了一些具体例子。
关键词 太赫兹 光电导天线 芯片上天线 超材料 超平面 衬底集成波导
下载PDF
一种基于片上功率合成的多馈双频贴片天线
8
作者 曾维远 储龙威 《无线通信技术》 2024年第1期54-58,共5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馈源片上功率合成的双频贴片天线,天线由双频贴片天线、寄生贴片、和馈电探针组成,除了能像传统的天线一样辐射电磁能量外,该设计还能实现天线上的功率合成,并且不需要使用功率合成器,可以避免功率合成器造成的额...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馈源片上功率合成的双频贴片天线,天线由双频贴片天线、寄生贴片、和馈电探针组成,除了能像传统的天线一样辐射电磁能量外,该设计还能实现天线上的功率合成,并且不需要使用功率合成器,可以避免功率合成器造成的额外损耗以及过大的天线尺寸。该设计根据天线不同谐振的场分布设计端口位置,实现和单馈源天线相同的谐振频率和方向图。仿真结果表示,该设计可以实现在4.1 GHz和4.68 GHz频段内的功率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终端天线 片上功率合成 双频贴片天线
下载PDF
基于SoC架构的相控阵天线波束控制系统设计实现
9
作者 牛涛涛 《现代导航》 2024年第6期450-454,459,共6页
相控阵天线的电扫描特性具有扫描灵活、指向精确、可靠性高和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高效的波束控制系统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了一种基于系统级芯片(SoC)架构的相控阵天线波束控制系统,该系统选用SoC芯片,在此基础上完成系统... 相控阵天线的电扫描特性具有扫描灵活、指向精确、可靠性高和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高效的波束控制系统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了一种基于系统级芯片(SoC)架构的相控阵天线波束控制系统,该系统选用SoC芯片,在此基础上完成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并进行了仿真测试验证,该系统充分利用SoC处理器的特点,提高了波束控制系统的精度和实时性,并基于某系统平台验证了该相控阵天线波束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天线 系统级芯片 波束控制系统
下载PDF
某高频段瓦式相控阵天线的热设计与试验分析
10
作者 贺畅 高峰 +7 位作者 王梓涵 杨春艳 山妮娜 郭萌 段振 崔喆 刘鹏 刘海勇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34-39,共6页
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瓦式相控阵天线以其小型化、高性能、高集成的特点,已逐渐成为有源相控阵天线发展的新趋势。但随着频段及集成度的不断提高,多功能集成芯片的热流密度也越来越大,随之带来的散热问题也更为突出。针对某高频段瓦... 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瓦式相控阵天线以其小型化、高性能、高集成的特点,已逐渐成为有源相控阵天线发展的新趋势。但随着频段及集成度的不断提高,多功能集成芯片的热流密度也越来越大,随之带来的散热问题也更为突出。针对某高频段瓦式相控阵天线的热设计要求,提出一种强迫风冷条件下“散热风道+扁平热管”的低成本散热方案,通过数值仿真验证阵面发热器件可控温度及多功能集成芯片温度一致性,搭建热测试平台进行热测试,对测试点实测温度与仿真温度进行对比分析。数值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热控结构能够满足发热器件的壳温要求以及多功能集成芯片的温度一致性要求,进一步验证了该散热方案的合理性,可为后续同类瓦式相控阵天线的热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式相控阵天线 多功能集成芯片 强迫风冷 扁平热管 数值仿真 热测试 热控结构
下载PDF
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新型内置五频芯片天线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英 龚书喜 +1 位作者 傅德民 Hyeongdong Kim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54-657,共4页
研制了一种用于GSM850/GSM900/DCS1800/PCS1900/UMTS频段的五频内置芯片天线.芯片天线将FR-4介质(介电常数为4.4)上的曲折线和螺旋线相结合,两者分别产生谐振频段进行叠加从而实现天线宽频工作特性.弯曲的折线结构实现了天线尺寸的小... 研制了一种用于GSM850/GSM900/DCS1800/PCS1900/UMTS频段的五频内置芯片天线.芯片天线将FR-4介质(介电常数为4.4)上的曲折线和螺旋线相结合,两者分别产生谐振频段进行叠加从而实现天线宽频工作特性.弯曲的折线结构实现了天线尺寸的小型化,天线的体积为20 mm×8 mm×3.2 mm,适合用作移动手机终端的内置天线.电路板的尺寸为40 mm×93 mm,适用于新款小型手机.在驻波比小于3时,测试低频带宽为146 MHz(1030-1176 MHz),高频工作带宽为530 MHz(1756-2286 M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芯片天线 五频天线 内置天线 曲折线 螺旋线
下载PDF
基于LTCC工艺的蓝牙天线设计与制造 被引量:2
12
作者 唐伟 曾志毅 杨邦朝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4-26,31,共4页
分析了LTCC工艺对射频器件性能的影响,并在优化LTCC工艺的基础上设计并制作了一款蓝牙芯片全向天线。通过工艺的控制,天线批量一致性好,成品率在85%以上。测试结果表明,天线增益为1.6 dB,较好地符合了设计值。该天线尺寸小(6.0 mm×... 分析了LTCC工艺对射频器件性能的影响,并在优化LTCC工艺的基础上设计并制作了一款蓝牙芯片全向天线。通过工艺的控制,天线批量一致性好,成品率在85%以上。测试结果表明,天线增益为1.6 dB,较好地符合了设计值。该天线尺寸小(6.0 mm×2.0 mm×1.2 mm),质量轻,带宽大(–10 dB带宽为100 MHz)、易于批量生产,适应用于各种高灵敏度、低剖面的蓝牙无线收发模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TCC天线 芯片天线 蓝牙天线 LTCC工艺
下载PDF
芯片内/间无线互连技术发展综述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宜文 李学华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31-1038,共8页
为了解决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布线复杂的问题,无线互连技术(WIT)应运而生。介绍了实现芯片内/间无线互连的两类技术,一类是基于片上天线的无线互连技术,另一类是基于AC耦合的无线互连技术。从实现成本、功耗,传输性能方面对这两类技术进行... 为了解决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布线复杂的问题,无线互连技术(WIT)应运而生。介绍了实现芯片内/间无线互连的两类技术,一类是基于片上天线的无线互连技术,另一类是基于AC耦合的无线互连技术。从实现成本、功耗,传输性能方面对这两类技术进行了分析与比较,讨论了它们的具体应用及适用范围,同时也总结了两者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其未来的研究方向,对今后芯片内/间无线互连技术的应用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芯片内 间无线互连 AC耦合 片上天线 超宽带 综述
下载PDF
用于无线互连的片上天线金属干扰分析与设计规则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小威 张民选 李晋文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75-480,共6页
定性分析了金属互连线、电源网格、散热与封装以及金属Dummy Fills对2 mm长、30μm宽的片上偶极天线对工作特性的影响.通过在硅衬底和散热金属之间引入0.35 mm厚的金刚石介质材料使天线的传输增益在20 GHz时提高了9 dB.为研究这些金属... 定性分析了金属互连线、电源网格、散热与封装以及金属Dummy Fills对2 mm长、30μm宽的片上偶极天线对工作特性的影响.通过在硅衬底和散热金属之间引入0.35 mm厚的金刚石介质材料使天线的传输增益在20 GHz时提高了9 dB.为研究这些金属结构和布局对集成偶极天线对的传输增益、相位、阻抗及辐射特性带来的干扰,使用三维电磁场软件HFSS进行了全面模拟,根据实验结果与分析借助数值拟合的方法得出了天线对增益大小及相位在金属干扰环境下的若干线性经验公式,总结了一套面向无线互连的片上天线设计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上天线 无线互连 数值拟合 传输增益
下载PDF
无线NoC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黎建华 吴宁 胡永良 《微电子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19-522,530,共5页
分析了无线NoC的一般结构,对两种典型拓扑结构及其相关特性进行了比较,并对无线NoC涉及到的关键通信机制,特别是片上天线、路由及通信协议对其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讨论,最后对未来无线NoC的技术热点及难点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关键词 无线NoC 拓扑结构 片上天线 传播模型
下载PDF
一种具有传感功能标签天线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2
16
作者 罗志勇 张彬 +2 位作者 王将宏 赵洪图 蔡婷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1-46,共6页
针对奥地利微电子公司(AMS)推出的具有传感功能的标签芯片SL900A,提出一种适用SL900A标签芯片的超高频折叠偶极子标签天线。SL900A标签芯片符合EPC Class1 Gen2(860-960 MHz)标准,谐振频率在900MHz处芯片输入阻抗为31-320jΩ。本文... 针对奥地利微电子公司(AMS)推出的具有传感功能的标签芯片SL900A,提出一种适用SL900A标签芯片的超高频折叠偶极子标签天线。SL900A标签芯片符合EPC Class1 Gen2(860-960 MHz)标准,谐振频率在900MHz处芯片输入阻抗为31-320jΩ。本文通过HFSS电磁仿真软件对设计的天线进行建模、仿真,分析得出影响天线阻抗、谐振频率和带宽性能的关键尺寸参数,采用烟花算法(FWA)优化方法对天线关键尺寸参数进行优化。经过优化,天线功率反射系数小于-10 d B时带宽为10%,覆盖860-960 MHz频段,最大增益达到-0.98 d B,天线与SL900A标签芯片实现良好的共轭阻抗匹配。根据优化结果制作天线实物,测试结果表明设计实现的天线适用于SL900A标签芯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900A标签芯片 标签天线 烟花算法 共轭阻抗匹配
下载PDF
单片微机控制雷达天线控制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2
17
作者 卢飞星 亓迎川 +1 位作者 牛全民 朱忠尼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65-69,共5页
采用 8098 单片机控制技术和 12 Z S Z759 数字化轴角编码器等新技术、新器件完成了雷达天线控制系统的设计。介绍了该系统的硬件结构及软件控制策略的实现。
关键词 单片微机 天线控制 数字轴角编码器 雷达天线
下载PDF
Ka-K波段收发模块的3D系统级封装(SiP)设计 被引量:11
18
作者 汪鑫 刘丰满 +2 位作者 吴鹏 王启东 曹立强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3-117,共5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有机基板堆叠的高密度多芯片模块的新型三维系统封装(SiP)设计.该模块是工作在Ka波段(发射)和K波段(接收)的SiP.有机基板通过球栅阵列(BGA)堆叠,将收发模块与两个不同频段的天线集成在一起.对于有源芯片部分,包括单片式... 介绍了一种基于有机基板堆叠的高密度多芯片模块的新型三维系统封装(SiP)设计.该模块是工作在Ka波段(发射)和K波段(接收)的SiP.有机基板通过球栅阵列(BGA)堆叠,将收发模块与两个不同频段的天线集成在一起.对于有源芯片部分,包括单片式微波集成电路(MMIC)互连的邦定线设计,电磁辐射隔离和大功率芯片的散热处理;对于无源元件部分,主要包括微带式带通选频滤波器,DC-AC隔离块和天线设计.该系统把收发天线也集成在了毫米波前端里,系统具有多频段、小型化、低轮廓、高增益的优势,在未来毫米波无线通信系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前端 多芯片模块 堆叠式贴片天线 系统级封装
下载PDF
一种基于微\纳米加工技术的新型太赫兹片上螺旋天线 被引量:2
19
作者 郭林 潘杰 《电子器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6-279,共4页
给出了一种基于微\纳米加工技术的3D片上天线结构,天线工作频率为1.5 THz。该天线结构包含圆柱形金属螺旋和衬底上的微带馈线2个部分。所提出的天线结构可以在单片晶圆上利用微\纳米加工技术实现,且方便与系统其他部分的电路集成于同一... 给出了一种基于微\纳米加工技术的3D片上天线结构,天线工作频率为1.5 THz。该天线结构包含圆柱形金属螺旋和衬底上的微带馈线2个部分。所提出的天线结构可以在单片晶圆上利用微\纳米加工技术实现,且方便与系统其他部分的电路集成于同一芯片内部。天线在1.4 THz~1.6 THz频段内具有很高的增益(11 dBi)和很宽的工作带宽(200 GHz),非常适合应用于太赫兹通信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THz)天线 片上螺旋天线 微/纳米加工技术 微带线
下载PDF
基于S-PIN二极管的频率可重构缝隙芯片天线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少斌 靳翔宇 +1 位作者 周永刚 胡智勇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4-120,共7页
为了实现高度集成化的片上可重构天线系统,利用硅基固态等离子体表面PIN(S-PIN)二极管技术,设计了一种C—Ku波段频率可重构的领结型缝隙芯片天线。文中讨论了利用S-PIN二极管作为芯片天线频率可重构部件的设计标准,并对S-PIN二极管的结... 为了实现高度集成化的片上可重构天线系统,利用硅基固态等离子体表面PIN(S-PIN)二极管技术,设计了一种C—Ku波段频率可重构的领结型缝隙芯片天线。文中讨论了利用S-PIN二极管作为芯片天线频率可重构部件的设计标准,并对S-PIN二极管的结构参数进行了分析。通过控制S-PIN二极管的截止/导通状态,提出的缝隙芯片天线可以实现从6.7 GHz到17.97 GHz的工作频率可重构,增益分别为4.63 dBi和3.4 dBi。在实际的流片和测试过程中发现,文中研制的S-PIN二极管具有良好的伏安特性。此外,固态等离子体天线工作在C波段和Ku波段时的实际中心工作频点分别位于6.6 GHz和17.9 GHz,与仿真结果相比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验证了S-PIN二极管在制造频率可重构芯片天线方面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PIN(S-PIN) 频率可重构 芯片天线 固态等离子体 缝隙天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