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壳聚糖、麦芽糊精和蔗糖为壁材制备肉桂醛微胶囊 被引量:28
1
作者 谭龙飞 文毓 +2 位作者 黄永杰 陈琳琳 陈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5-118,共4页
本研究以壳聚糖、麦芽糊精和蔗糖等主要材料作为壁材通过乳化喷雾干燥法制备肉桂醛精油微胶囊。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麦芽糊精和蔗糖等不同配比的初始液的粘度和乳化稳定性对微胶囊化效果影响较大。选择一定比例浓度的壳聚糖、麦芽糊... 本研究以壳聚糖、麦芽糊精和蔗糖等主要材料作为壁材通过乳化喷雾干燥法制备肉桂醛精油微胶囊。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麦芽糊精和蔗糖等不同配比的初始液的粘度和乳化稳定性对微胶囊化效果影响较大。选择一定比例浓度的壳聚糖、麦芽糊精和蔗糖,使其混合液的总粘度在125~150mPa·s左右为宜。喷雾干燥时,壳聚糖和麦芽糊精、蔗糖进行合理配比有利于得到成囊率最高和产品质量相对较好的微胶囊,选择下列壁材浓度配比会得到较为理想的微胶囊化产品:1.0%壳聚糖、1.0%~1.5%蔗糖、1.0%~2.0%麦芽糊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麦芽糊精 蔗糖 肉桂醛精油 微胶囊
下载PDF
水溶性壳聚糖及其复配的缓蚀性能 被引量:7
2
作者 李言涛 邵丽艳 +1 位作者 吴茂涛 刘建国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1-164,共4页
钼酸盐、铬酸盐和硫酸锌是目前公认的缓蚀效果优良的缓蚀剂。理论上讲壳聚糖也具有一定的缓蚀作用,为验证水溶性壳聚糖的缓蚀类型及其复配的协同缓蚀效果,对水溶性壳聚糖与钼酸铵、硫酸锌以及铬酸钠复配的缓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钼酸盐、铬酸盐和硫酸锌是目前公认的缓蚀效果优良的缓蚀剂。理论上讲壳聚糖也具有一定的缓蚀作用,为验证水溶性壳聚糖的缓蚀类型及其复配的协同缓蚀效果,对水溶性壳聚糖与钼酸铵、硫酸锌以及铬酸钠复配的缓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钼酸铵与壳聚糖复配使用,会发生严重的絮凝现象;硫酸锌与壳聚糖复配,会降低腐蚀电流密度,提高缓蚀效率,但也有少量絮凝物,并且提高温度絮凝物增多;铬酸钠与壳聚糖复配,无论在常温还是60℃高温条件下,都能产生较好的协同缓蚀效果,不发生絮凝且降低环境污染,适宜复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复配 协同缓蚀 絮凝
下载PDF
壳聚糖纳米颗粒作为基因载体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安江洪 敖绪军 +3 位作者 钱莘 卓文磊 孙建国 陈正堂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8期790-794,I0001,共6页
目的:采用适当粒径大小的壳聚糖纳米颗粒(CS-NP)连接质粒DNA,观察CS-NP结合DNA的能力及介导基因转染的效率。方法:利用静电吸附作用连接CS-NP与报告基因pEGFP—N1,形成pEGFP-N1-CS-NP复合物。用透射电镜及激光粒度分析仪观察pEGFP... 目的:采用适当粒径大小的壳聚糖纳米颗粒(CS-NP)连接质粒DNA,观察CS-NP结合DNA的能力及介导基因转染的效率。方法:利用静电吸附作用连接CS-NP与报告基因pEGFP—N1,形成pEGFP-N1-CS-NP复合物。用透射电镜及激光粒度分析仪观察pEGFP-N1-CS—NP的形态、粒径大小、分布及Zeta电位。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CS-NP与DNA结合能力,以比色法检测其包封率;用DNase I消化实验观察pEGFP-N1-CS-NP抗核酸酶降解的能力。体外转染A549细胞观察pEGFP-N1-CS-NP的转染活性。结果:激光粒度分析仪及透射电镜观察到pEGFP-N1-CS-NP呈较均匀的不规则球形,平均粒径约为100~200nm,Ztea电位为16—22.8mV。WCS-NP/WDNA≥4时,能有效地结合DNA,包封率〉90%。CS-NP能有效介导pEGFP-N1转染A549细胞,并在A549细胞中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结论:CS-NP能有效地与质粒连接,并有很高的包封率,能保护DNA免受核酸酶的降解。CS-NP在体外能将报告基因转染入细胞内,并在细胞内表达。这些研究结果为采用CS-NP作为基因载体应用于活细胞及活体成像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纳米颗粒 基因载体
下载PDF
壳聚糖对聚乳酸/竹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淑琼 王兆礼 李冲 《塑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42,46,共5页
以聚乳酸(PLA)为基体材料,竹纤维(BF)为增强材料,乙酰柠檬酸三丁酯(ATBC)为增塑剂,壳聚糖(CS)为填充剂,采用注塑工艺制备了PLA/BF/CS复合材料。探讨了PLA/BF/CS复合材料的相容性、热性能、力学性能和吸水性,结果表明:少量CS有利于提高... 以聚乳酸(PLA)为基体材料,竹纤维(BF)为增强材料,乙酰柠檬酸三丁酯(ATBC)为增塑剂,壳聚糖(CS)为填充剂,采用注塑工艺制备了PLA/BF/CS复合材料。探讨了PLA/BF/CS复合材料的相容性、热性能、力学性能和吸水性,结果表明:少量CS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之间的界面相容性,当CS含量超过10%时,相容性变差;随CS含量的增加,PLA/BF/CS复合材料的热分解温度发生前移,热稳定性变差;少量的CS对PLA/BF/CS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略有增强而对韧性则有减弱作用;当CS含量超过10%时,拉伸强度显著变差而韧性却得到较好的改善;复合材料的吸水率则随着CS含量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竹纤维 壳聚糖 乙酰柠檬酸三丁酯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壳聚糖在织物功能性整理中的应用(二) 被引量:25
5
作者 杨栋樑 《印染》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6-41,共6页
阐述甲壳质 /壳聚糖的制备、结构和性能 ,探讨了壳聚糖在织物功能性整理方面的应用 ,包括抗菌、消臭。
关键词 壳聚糖 织物 功能性整理 抗菌整理 消臭整理 抗静电整理 羊毛防缩整理
下载PDF
“纳米银/羧甲基壳聚糖”生物敷料的研制、表征及抑菌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罗勇华 赵丽 孙竹华 《交通医学》 2009年第2期141-144,共4页
目的:通过合成水溶性"纳米银/羧甲基壳聚糖"生物敷料,以标准菌株测试其抑(抗)菌性能。方法:通过紫外吸收光谱表征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形貌观察纳米银,以红外吸收光谱表征由氯乙酸法将壳聚糖改性而成的羧甲基壳聚糖,再将羧甲基壳... 目的:通过合成水溶性"纳米银/羧甲基壳聚糖"生物敷料,以标准菌株测试其抑(抗)菌性能。方法:通过紫外吸收光谱表征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形貌观察纳米银,以红外吸收光谱表征由氯乙酸法将壳聚糖改性而成的羧甲基壳聚糖,再将羧甲基壳聚糖与纳米银结合,合成水溶性的"纳米银/羧甲基壳聚糖"生物敷料,再用标准菌株测试其抑抗菌性能。结果:合成的纳米银粒径大小为60~100nm,改性后的羧甲基壳聚糖在IR谱图于1635.56cm-1和1385.22cm-1处出现了羧甲基壳聚糖钠盐的特征吸收峰。该"纳米银/羧甲基壳聚糖"敷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分别为:0.25mg/ml(其中含纳米银0.05mmol/L),0.5mg/ml(其中含纳米银0.1mmol/L),0.5mg/ml(其中含纳米银0.1mmol/L);2.5mg/ml"纳米银/羧甲基壳聚糖"(含银0.25mmol/L)在M-H培养基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环分别为17mm,11mm,11mm。结论:合成的"纳米银/羧甲基壳聚糖"生物敷料能结合羧甲基壳聚糖和纳米银的优点,具有强大的广谱抗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羧甲基壳聚糖 生物敷料 抑菌试验
下载PDF
胶原、甲壳胺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及其复合物对烧伤创面愈合的作用
7
作者 潘耀良 戴方平 +2 位作者 王韦 葛绳德 陈玉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71-73,共3页
目的:观察胶原、甲壳胺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其复合物对小鼠烧伤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20~25g的昆明小鼠40只,分成4组,每组10只,制成15%体表面积(TBSA)Ⅱ度烧伤,创面分别外用生理盐水、10%胶原、... 目的:观察胶原、甲壳胺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其复合物对小鼠烧伤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20~25g的昆明小鼠40只,分成4组,每组10只,制成15%体表面积(TBSA)Ⅱ度烧伤,创面分别外用生理盐水、10%胶原、1.5%甲壳胺、胶原+甲壳胺+SOD复合物(1:1+100U/ml)0.2ml,每天治疗一次,直至伤后15d取材,分别以酶反应法测定表皮细胞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NAG)酶,流式细胞仪测定皮肤组织的DNA含量和细胞周期。结果:(1)一定浓度的SOD可使培养人表皮细胞形成较多和较大的细胞集落,干表皮细胞生长呈正相关的NAG酶测定表明,90U/mlSOD时表皮细胞的NAG酶量最大。(2)生理盐水,胶原,甲壳胺,胶原+甲壳胺+SOD4种不同治疗方法的皮肤组织DNA0含量测定表明,各治疗组的DNA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尤以复合物组含量最高。(3)皮肤组织细胞周期分析表明,各治疗组S期和G2+M期的细胞百分含量增多,也以复合物治疗组增加的量最为显著。结论:胶原、甲壳胺和SOD复合物可从不同的方面促进烧伤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 甲壳胺 超氧化物歧化酶 灼伤 细胞周期 小鼠
下载PDF
纳米粒子载体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与作用实验研究
8
作者 刘钦毅 杨有庚 +1 位作者 赵红光 刘赤兵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7年第3期355-357,共3页
目的观察壳聚糖纳米粒子载体载基因在胶质瘤细胞中表达及其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在胶质细胞瘤细胞中的表达,采用细胞增殖实验(MTT法)观察GDNF对神经细胞的营养作用。结果GDNF... 目的观察壳聚糖纳米粒子载体载基因在胶质瘤细胞中表达及其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在胶质细胞瘤细胞中的表达,采用细胞增殖实验(MTT法)观察GDNF对神经细胞的营养作用。结果GDNF在胶质细胞瘤细胞中有表达,在应用纳米粒子载体载基因进入细胞内后GDNF得到高效表达,并保护神经细胞,促进细胞增殖。结论应用纳米粒子载体载基因进入细胞内后可有效提高GDNF表达,并保护神经细胞,促进细胞增殖。对脊髓损伤后应用这一方法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壳聚糖 胶质细胞瘤细胞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下载PDF
缓释核壳结构利用基因传递用于骨缺损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包丹丹 林福星 +2 位作者 汪谟贞 葛学武 赵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8-362,共5页
目的利用巯基烷基化壳聚糖(TACS)与质粒形成纳米粒子,在其外围包裹羟丁基壳聚糖(HBC)用以增加纳米粒子稳定性,并赋予其缓释的功能。方法利用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绿色荧光蛋白(EGFP)融合基因的负电性与TACS的正电性相互作用形成核结构... 目的利用巯基烷基化壳聚糖(TACS)与质粒形成纳米粒子,在其外围包裹羟丁基壳聚糖(HBC)用以增加纳米粒子稳定性,并赋予其缓释的功能。方法利用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绿色荧光蛋白(EGFP)融合基因的负电性与TACS的正电性相互作用形成核结构(TACS-pBMP4-EGFP),再与HBC相互作用形成核壳结构(TACS/HBC-pBMP4-EGFP)。利用动态光散射,透射电镜,凝胶电泳,体外转染,Western blot及动物成骨实验验证TACS、HBC对pBMP4-EGFP的包裹及缓释。结果随着氮磷比增加,TACS-pBMP4-EGFP直径逐渐减小当氮磷比大于8时,TACS-pBMP4-EGFP直径小于200 nm,包裹HBC后,TACS/HBC-pBMP4-EGFP粒径小幅度增加且电势趋于中性,易于被细胞转染表达出BMP4。流式细胞仪和Western blot结果均显示随着转染时间增加,核壳结构转染率逐渐增高兔桡骨缺损修复过程中,X线片可见携载核壳结构的缺损处骨密度明显增高,皮质骨连续性较好,呈骨性愈合。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骨形态发生蛋白 转染 缓释 骨缺损 修复
下载PDF
壳聚糖纺丝液流变性能改善方法初探
10
作者 张庆法 孙永军 +1 位作者 杜玉平 李超 《山东纺织科技》 2011年第5期5-7,共3页
文章介绍了最近在改善壳聚糖纺丝液流变性能方面的研究现状。用均质处理器对壳聚糖纺丝液进行了处理。结果发现均质处理会使壳聚糖纺丝液的静态表观粘度降低,同时,在一定范围内,使得壳聚糖纺丝液的动态表观粘度有明显升高。
关键词 壳聚糖 纺丝液 流变性 均质处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