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涂层防护性能电化学分析方法
1
作者 王伟杰 王永才 +3 位作者 徐慧 汉继程 金曦 狄志刚 《涂层与防护》 2023年第11期40-47,共8页
电化学分析技术具有快速、便捷等优点,广泛用于有机涂层防护性能分析。本研究介绍了几种电化学测量技术,简述了这些技术最新研究进展和取得成果,对有机涂层防护性能分析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 有机涂层 防护性能 开路电位 电化学阻抗谱 电化学噪声 ac/DC/ac循环加速方法
下载PDF
混凝土中氯离子渗透性测定的电化学方法 被引量:11
2
作者 史美伦 张雄 吴科如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1998年第6期55-59,63,共6页
本文提出了三种测定氯离子在混凝土中渗透性的简易的电化学方法,可用来代替较为复杂的ASTM建议的电学方法。方法简单省时,可靠性好,其中两法可用通用的电化学仪器进行测量,另一方法可以得到关于影响渗透性的各因素的信息。
关键词 氯离子 渗透性 电化学 交流阻抗 混凝土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合成正极材料LiFePO_4 被引量:9
3
作者 丁燕怀 苏光耀 +2 位作者 高德淑 刘黎 王承位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2-53,共2页
以Fe3+盐为铁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用XRD、SEM、恒流充放电和交流阻抗方法研究了样品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样品0.1C首次放电容量达到131 mAh/g,经1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6%。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 以Fe3+盐为铁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用XRD、SEM、恒流充放电和交流阻抗方法研究了样品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样品0.1C首次放电容量达到131 mAh/g,经1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6%。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的LiFePO4,抑制了循环过程中电化学反应阻抗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正极材料 交流阻抗 电化学性能 锂离子电池
下载PDF
基于交流阻抗技术的混凝土表层氯离子扩散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吴立朋 阎培渝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16,共5页
采用以活性多孔银材料为电极的交流阻抗技术测试混凝土表层氯离子扩散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不同胶凝材料体系混凝土表层的氯离子扩散性区分较好,且测试过程无损、耗时短,可用于现场混凝土表层氯离子扩散性测试,从而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 采用以活性多孔银材料为电极的交流阻抗技术测试混凝土表层氯离子扩散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不同胶凝材料体系混凝土表层的氯离子扩散性区分较好,且测试过程无损、耗时短,可用于现场混凝土表层氯离子扩散性测试,从而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估提供关键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氯离子扩散性 测试方法 交流阻抗
下载PDF
基于电化学交流阻抗技术的DNA生物传感器对军团菌基因检测 被引量:2
5
作者 蔡怡珊 刘海涛 +3 位作者 刘爱林 陈伟 肖武 黄金宝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90-1093,共4页
利用电化学技术对玻碳电极表面进行活化,然后再利用偶联活化剂将氨基修饰的军团菌特异基因序列探针ssDNA固定到活化后的玻碳电极表面,构建军团菌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利用电化学交流阻抗技术对构建的军团菌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性能进... 利用电化学技术对玻碳电极表面进行活化,然后再利用偶联活化剂将氨基修饰的军团菌特异基因序列探针ssDNA固定到活化后的玻碳电极表面,构建军团菌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利用电化学交流阻抗技术对构建的军团菌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性能进行表征及优化。结果表明:构建军团菌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可通过杂交前后阻抗信号的变化,有效识别互补军团菌DNA片段。在优化试验条件下,可实现对人工合成军团菌特异性基因的检测。杂交前后阻抗差值与靶标链DNA浓度在5.0×10-9~2.5×10-8 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1.0×10-9 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团菌 电化学DNA生物传感器 电化学交流阻抗法
下载PDF
Li_(1.02)Co_xCr_yMn_(2-x-y)O_4的固相合成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1
6
作者 任海伦 戴永年 +1 位作者 姚耀春 李伟宏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27-632,共6页
采用固相法合成锂离子正极材料尖晶石相Li1.02CoxCryMn2-x-yO4,研究元素Co、 Cr不同掺杂量对产物的结构、晶胞常数、电化学性能和电池内阻的影响.分析表明,掺杂少量的Co、Cr的LiMn2O4依然保持着尖晶石结构;晶胞常数随掺杂量的增加而减... 采用固相法合成锂离子正极材料尖晶石相Li1.02CoxCryMn2-x-yO4,研究元素Co、 Cr不同掺杂量对产物的结构、晶胞常数、电化学性能和电池内阻的影响.分析表明,掺杂少量的Co、Cr的LiMn2O4依然保持着尖晶石结构;晶胞常数随掺杂量的增加而减小,从而使尖晶石的比表面积增大,有利于提高电池的初始容量;并有效地抑制了充放电过程中的Jahn-Teller 效应和Mn3+的歧化反应.掺杂Co、Cr后Li1.02MnO4初始容量有所下降,且随掺杂量增加而减小,但能明显改善材料的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法 CO CR掺杂 电化学性能 交流阻抗
下载PDF
双阴极MFC启动过程中的电化学特性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建民 魏佳齐 +1 位作者 崔心水 薛瑶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6252-6258,共7页
构建以污水处理厂二沉池污泥接种的双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MFC),用循环伏安法(CV)、交流阻抗法(EIS)表征了MFC启动阶段的电化学特性。结果表明:经过3个周期的运行,输出电压稳定,反应器启动成功,启动阶段厌氧-好氧和厌氧-缺氧部分输出电... 构建以污水处理厂二沉池污泥接种的双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MFC),用循环伏安法(CV)、交流阻抗法(EIS)表征了MFC启动阶段的电化学特性。结果表明:经过3个周期的运行,输出电压稳定,反应器启动成功,启动阶段厌氧-好氧和厌氧-缺氧部分输出电压的最大值分别为175和336 m V。缺氧阴极,厌氧阳极电极生物膜CV检测中出现氧化还原峰,随着启动时间的增加,其峰值电流逐渐增大;而好氧阴极电极生物膜的CV检测结果中未出现明显的氧化还原峰。悬浮污泥的CV检测结果中出现了成对的氧化还原峰,表明生物代谢过程中有电子中介体产生。EIS结果说明电极的欧姆内阻和扩散内阻基本保持不变,极化内阻在不断减小,很好地反映了产电微生物在电极上富集的过程。启动成功后缺氧、厌氧和好氧电极的极化内阻值分别为2.86、2.33和57.64Ω,好氧阴极极化内阻值较大,表明其电极生物膜催化能力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阴极MFC 启动 电化学 循环伏安法 交流阻抗法
原文传递
磷化处理对无铬钝化热镀锌板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武华 胡燕慧 +2 位作者 张浩 薛勇强 刘新华 《轧钢》 2020年第3期40-43,共4页
研究了磷化处理工艺对无铬钝化热镀锌板耐腐蚀性能和表面形貌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对其表面形貌进行分析,同时与未经过磷化处理的钝化板表面形貌进行对比;采用电化学阳极极化曲线方法和电化学阻抗法对磷化处理后钝化板的耐腐蚀性能进行... 研究了磷化处理工艺对无铬钝化热镀锌板耐腐蚀性能和表面形貌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对其表面形貌进行分析,同时与未经过磷化处理的钝化板表面形貌进行对比;采用电化学阳极极化曲线方法和电化学阻抗法对磷化处理后钝化板的耐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在钝化板膜重为0.8g/m2的情况下,经磷化处理的钝化板表面钝化膜完好,没有发现锈蚀或钝化膜剥落现象;经磷化处理的钝化板自腐蚀电位和阳极电流密度不变,阴极电流密度和自腐蚀电流密度有所提高;Nyquist图的高频部分在磷化处理前为容抗弧,磷化处理后出现具有Warburg阻抗的直线,说明磷化处理后钝化膜表面出现扩散过程。研究表明,钝化板经过磷化处理后表面未形成磷化膜,耐腐蚀性能仍来自原钝化膜,经磷化处理的钝化板的耐腐蚀性能有所降低。因此,现有常规的磷化处理并没有增加钝化板的耐腐蚀性能,如果有需要提高钝化板耐腐蚀性能的要求,必须针对无铬钝化板研制专用的磷化液和磷化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化 无铬钝化热镀锌板 耐腐蚀性能 表面形貌 电化学方法 阳极极化曲线 交流阻抗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