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ondroid syringoma of the lower back simulating lipoma:A case report
1
作者 Qiu-Feng Huang Bo Yu +1 位作者 Xiao-Ping Hu Yong Shao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2年第29期10708-10712,共5页
BACKGROUND Chondroid syringoma(CS)is a rare tumor of the apocrine or eccrine glands.CS of the lower back is rare,and it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lipoma,which is a common misdiagnosis for this d... BACKGROUND Chondroid syringoma(CS)is a rare tumor of the apocrine or eccrine glands.CS of the lower back is rare,and it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lipoma,which is a common misdiagnosis for this disease.CASE SUMMARY A 39-year-old woman presented with a 2-year history of an asymptomatic subcutaneous mass on the lower back.The lesions increased progressively over time.The patient denied any history.Dermatological examination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subcutaneous mass,ranging from 3-4 cm in diameter,with a clear boundary on the lower back.The surface of the skin was smooth without ulceration or scaling.Histopathologic examination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diagnosis of CS.CONCLUSION CS is a rare tumor of the apocrine or eccrine glands.It usually presents as a wellcircumscribed and single subcutaneous masses.Histopathology showed the tumor was located in the dermis,with nests,sheets,and cords of basal-like cells,mucin deposition,and chondroid structures.We herein report a case of CS located in the lower back.CS of the lower back is rare,and it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lipoma,for which it is commonly misdiagno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ondroid syringoma Mixed tumor Lower back LIPOMA Case report
下载PDF
皮肤混合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1
2
作者 杨希川 阎衡 +2 位作者 叶庆佾 钟白玉 郝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2194-2195,共2页
目的研究皮肤混合瘤(mixed tumor of the skin,MTS)的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归纳分析本院1980-2007年26例MTS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26例患者中23例为大汗腺性MTS,其中8例出现毛囊和/或皮脂腺分化,5例呈软骨样变,8例出现多少不... 目的研究皮肤混合瘤(mixed tumor of the skin,MTS)的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归纳分析本院1980-2007年26例MTS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26例患者中23例为大汗腺性MTS,其中8例出现毛囊和/或皮脂腺分化,5例呈软骨样变,8例出现多少不等的脂肪组织,8例出现浆细胞样细胞,并有1例出现明显软骨及骨样化生;另外4例小汗腺性MTS出现透明细胞,26例MTS肿瘤间质成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黏液样物质沉积。结论MTS可向毛囊和/或皮脂腺分化,间质表现多样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混合瘤 软骨样汗管瘤
下载PDF
软骨样汗管瘤1例 被引量:3
3
作者 史毓杰 杨文林 杨健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32-432,共1页
患者男,44岁。上唇左侧无痛性肿物6月。上唇左侧唇红缘上方0.2cm处见一圆形皮下结节,微红,约1.0cm×1.0cm,中等硬度,无压痛。组织病理示真皮及皮下组织可见肿瘤细胞组成的团块、细胞巢或细胞索,并见囊性空腔,内衬复层上皮细胞或单... 患者男,44岁。上唇左侧无痛性肿物6月。上唇左侧唇红缘上方0.2cm处见一圆形皮下结节,微红,约1.0cm×1.0cm,中等硬度,无压痛。组织病理示真皮及皮下组织可见肿瘤细胞组成的团块、细胞巢或细胞索,并见囊性空腔,内衬复层上皮细胞或单层上皮细胞,腔内含嗜酸性无定形物质,间质呈纤维化或黏液样变,诊断软骨样汗管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样汗管瘤
下载PDF
表现为多发性斑块的软骨样汗管瘤 被引量:1
4
作者 晋红中 刘跃华 方凯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29-431,共3页
报告1例罕见的多发性软骨样汗管瘤。患者男,36岁。右跖部褐色斑块2年,手部褐色斑块1年,均伴有局部疼痛。经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软骨样汗管瘤。采用雷公藤多苷治疗有效。
关键词 软骨样汗管瘤 多发性
下载PDF
眉弓部软骨样汗管瘤 被引量:1
5
作者 秦晓明 吴丽 曹晓智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57-658,共2页
报告1例眉弓部软骨样汗管瘤。患者男,88岁。因右眉弓反复出现肿块10年就诊。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基质由无腔隙的上皮细胞堆积,可见黏液性、软骨样、脂肪细胞样物质。诊断:软骨样汗管瘤。
关键词 汗管瘤 软骨样
下载PDF
皮肤混合瘤17例临床及组织病理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何小亮 童咏花 +4 位作者 吴婷 谢蒙 吴士迪 陈思远 黄长征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0年第2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皮肤混合瘤临床、组织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归纳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皮肤科1999—2017年17例皮肤混合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17例患者中14例向顶泌汗腺分化,其中10例有明显的管泡状结构,9例... 目的探讨皮肤混合瘤临床、组织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归纳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皮肤科1999—2017年17例皮肤混合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17例患者中14例向顶泌汗腺分化,其中10例有明显的管泡状结构,9例有导管结构,4例见角质囊肿及毛乳头结构;17例患者均见黏液样、纤维化间质,间质中均见浆细胞样细胞、多角形细胞、梭形细胞,1例出现软骨样间质;初诊误诊15例,误诊率为88.24%。结论皮肤混合瘤虽然组织病理学上具有特征性,但临床误诊率极高,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瘤 皮肤 汗管瘤 软骨样 临床病理分析
下载PDF
上唇皮肤混合瘤1例报告
7
作者 胡永 马三成 赵大勇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575-576,共2页
上唇皮肤混合瘤临床少见,表现为上唇皮下无症状肿块,手术切除预后良好。本文报道1例上唇皮肤混合瘤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期提高对唇部皮肤混合瘤的认识。
关键词 皮肤混合瘤 软骨样汗管瘤 上唇
下载PDF
足部软骨样汗管瘤 被引量:2
8
作者 周昆丽 纪超 +1 位作者 程波 张子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5-97,共3页
报告1例足部软骨样汗管瘤。患者男,68岁。左足背外缘肿物1年余。皮肤科检查:左足背外缘一1.5 cm×2.0 cm圆形粉红色结节,无触痛,基底部边缘皮肤呈灰白色伴增厚。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内可见大量由细胞核小及胞质丰富的立方形上皮... 报告1例足部软骨样汗管瘤。患者男,68岁。左足背外缘肿物1年余。皮肤科检查:左足背外缘一1.5 cm×2.0 cm圆形粉红色结节,无触痛,基底部边缘皮肤呈灰白色伴增厚。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内可见大量由细胞核小及胞质丰富的立方形上皮细胞形成的条索状或领带状结构,基质呈淡蓝色软骨样或嗜酸性透明样。阿辛蓝染色示黏蛋白沉积。免疫组化:癌胚抗原(CEA)、上皮膜抗原(EMA)、细胞角蛋白广谱抗体(AE1/AE3)及S-100蛋白均阳性。诊断:良性软骨样汗管瘤(皮肤混合瘤)。治疗:予手术切除,随访至今未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样汗管瘤 足部
下载PDF
皮肤混合瘤12例 被引量:2
9
作者 秦国敬 王丽华 +1 位作者 王彦 党宁宁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1年第1期45-46,64,共3页
对我院2008年至2020年6月12例皮肤混合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2例患者中男7例,女5例,发病年龄为22~77岁。12例均发生于面部(上唇部最多见),其中11例表现为单发无自觉症状的淡红色或肤色坚韧肿物,1例因外界因素出现破溃。组织病理示... 对我院2008年至2020年6月12例皮肤混合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2例患者中男7例,女5例,发病年龄为22~77岁。12例均发生于面部(上唇部最多见),其中11例表现为单发无自觉症状的淡红色或肤色坚韧肿物,1例因外界因素出现破溃。组织病理示9例向大汗腺分化,3例向小汗腺分化。12例患者中,临床诊断为皮肤混合瘤仅1例,诊断为皮肤纤维瘤和表皮样囊肿的各3例,诊断为钙化上皮瘤、附属器肿瘤和皮角各1例,皮疹待查2例。12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随访2个月~6年,均无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混合瘤 软骨样汗管瘤
下载PDF
巨大皮肤混合瘤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艳艳 郭武欣 +2 位作者 王永强 任俊峰 倪海洋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74-776,共3页
报告1例鼻部巨大皮肤混合瘤。患者男,72岁。鼻根部皮下结节4年,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肿瘤呈结节状生长,有边界,但无明显包膜、纤维黏液背景中可见分化成熟的脂肪、汗腺导管、肌上皮及角化鳞状上皮多种成分,阿辛蓝染色阳性,免疫组化:癌胚... 报告1例鼻部巨大皮肤混合瘤。患者男,72岁。鼻根部皮下结节4年,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肿瘤呈结节状生长,有边界,但无明显包膜、纤维黏液背景中可见分化成熟的脂肪、汗腺导管、肌上皮及角化鳞状上皮多种成分,阿辛蓝染色阳性,免疫组化:癌胚抗原(CEA)(+),上皮膜抗原(EMA)(+),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5%+),S-100蛋白(+),诊断皮肤混合瘤手术切除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混合瘤
下载PDF
眼睑软骨样汗管瘤超声表现1例
11
作者 杨珊燕 李慎义 周永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36-836,共1页
患者男,50岁,左上眼睑肿物2年余,近期有增大趋势,无明显伴随症状;既往体健。查体:左上眼睑颞上方触及10 mm×12 mm结节,质稍硬,边界尚清,其颞下方边界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活动度尚可,无明显压痛,表面皮肤无破溃;右眼视力0.8、左眼1... 患者男,50岁,左上眼睑肿物2年余,近期有增大趋势,无明显伴随症状;既往体健。查体:左上眼睑颞上方触及10 mm×12 mm结节,质稍硬,边界尚清,其颞下方边界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活动度尚可,无明显压痛,表面皮肤无破溃;右眼视力0.8、左眼1.0,双眼球各方向运动无明显受限,左眼颞侧球结膜稍充血,角膜透明,前房中深,房水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睑肿瘤 软骨样汗管瘤 超声检查
下载PDF
面部皮肤混合瘤的临床特征:18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灵花 熊菲 +2 位作者 汪亮亮 吴平平 宋秋荷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2年第3期242-245,共4页
目的探讨面部皮肤混合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我院2017年3月至2021年9月间18例皮肤混合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患者中男9例,女9例;发病年龄为24~64岁。18例均发生于面部,鼻部最多见,均表现为单发无自... 目的探讨面部皮肤混合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我院2017年3月至2021年9月间18例皮肤混合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患者中男9例,女9例;发病年龄为24~64岁。18例均发生于面部,鼻部最多见,均表现为单发无自觉症状的淡红色或肤色结节。初诊诊断为肿物待查12例,表皮囊肿2例,痣、皮脂腺瘤、钙化上皮瘤及瘢痕各1例。皮损组织病理均确诊为皮肤混合瘤,其中3例向小汗腺分化,15例向大汗腺分化。均行手术切除,随访2个月~1年,均无复发。结论皮肤混合瘤是一种少见的皮肤良性肿瘤,确诊主要依赖组织病理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混合瘤 软骨样汗管瘤
下载PDF
皮肤混合瘤74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雯 王宁 +6 位作者 张婧 郑雪瑞 雷浩 郑延静 郑焱 肖生祥 冯义国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35-440,共6页
目的探讨皮肤混合瘤(mixed tumor of the skin,MTS)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治疗、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1年11月—2022年7月经组织病理确诊的74例MTS患者的病史、临床特点、病理特征、治疗效果等资料。结果7... 目的探讨皮肤混合瘤(mixed tumor of the skin,MTS)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治疗、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1年11月—2022年7月经组织病理确诊的74例MTS患者的病史、临床特点、病理特征、治疗效果等资料。结果74例患者中男45例,女29例,平均发病年龄(44.23±13.74)岁,病程中位数为2(1.0,3.75)年。皮损多位于面部(69例,93.24%),其中以鼻部(14例,18.92%)、口鼻间(17例,22.97%)、面颊部(20例,27.03%)多见,也可见于耳部(3例)、头皮(1例)、背部(1例)。皮损表现为大小0.5~3.0 cm孤立、境界清楚、质韧或中等硬度、肤色或红色的结节丘疹,71例(95.95%)皮损表面光滑,3例皮损表面可见顶针状凹陷。17例(22.97%)病例皮损表面可见毛细血管扩张。组织病理:62例混合瘤位于真皮,1例位于皮下脂肪层,11例未见表皮,瘤体位置不明确。54例境界清楚,其中53例有假包膜,20例境界不清。肿瘤由比例不定的上皮及间质成分组成。根据上皮组织成分,63例向顶泌汗腺分化,11例向外泌汗腺分化。17例患者电话随访疗效时失访,其余57例随访2个月~10年9个月无复发。结论MTS临床较少见,临床易误诊,主要依靠病理学诊断,但其预后较好,多数皮损手术切除后无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瘤 软骨样汗管瘤 临床特点 病理特征
下载PDF
软骨样汗管瘤型混合瘤1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米新陵 周虎 姜敏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34-336,共3页
患者男,41岁。上唇右侧结节1年余。皮肤科情况:上唇右侧可见一境界清楚的半球形淡红色结节,约1.2 cm×0.8 cm×0.2 cm大小,表面光滑,可见毛细血管扩张,质硬。病理显示:肿瘤团块位于真皮层,境界清楚,与表皮不粘连。肿瘤组织主要... 患者男,41岁。上唇右侧结节1年余。皮肤科情况:上唇右侧可见一境界清楚的半球形淡红色结节,约1.2 cm×0.8 cm×0.2 cm大小,表面光滑,可见毛细血管扩张,质硬。病理显示:肿瘤团块位于真皮层,境界清楚,与表皮不粘连。肿瘤组织主要由上皮细胞和多形性间质成分构成。肿瘤间质成分多样,可见纤维化及黏液变性,间质软骨成分及多量脂肪组织。上皮及间质细胞均无异型性。诊断:软骨样汗管瘤型混合瘤。肿瘤手术切除后,目前随访8个月未见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样汗管瘤 皮肤混合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