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升清降浊胶囊对腺嘌呤所致大鼠肾性贫血肾组织TNF-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宋丽 桑志强 +6 位作者 张慧 金礼 刘禹 聂子牧 姬赐祥 刘韬 童安荣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第5期448-452,F0004,共6页
目的观察升清降浊胶囊对腺嘌呤所致慢性贫血大鼠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升清降浊胶囊治疗贫血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腺嘌呤灌胃致SD大鼠肾性贫血模型。据体重分为六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灌服等容积生理盐水;清降浊胶囊高浓度组灌服0.... 目的观察升清降浊胶囊对腺嘌呤所致慢性贫血大鼠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升清降浊胶囊治疗贫血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腺嘌呤灌胃致SD大鼠肾性贫血模型。据体重分为六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灌服等容积生理盐水;清降浊胶囊高浓度组灌服0.192g.mL-1,清降浊胶囊中浓度组灌服0.096g.mL-1,清降浊胶囊低浓度组灌服0.048g.mL-1,肾衰宁对照组灌服0.046g.mL-1溶液,每日灌胃1次。治疗4周和6周后观察实验大鼠血中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的变化;采用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中TNF-α表达。结果治疗4周和6周后模型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RBC、HGB明显降低(P<0.05),Scr、BUN明显升高(P<0.05),AST、ALT无明显改变,肾组织炎性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增加,肾组织中TNF-α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P<0.05);肾衰宁组、升清降浊胶囊各浓度组与模型组比较:RBC、HGB明显升高(P<0.05);Scr、BUN明显降低(P<0.05);AST、ALT无明显改变;肾组织炎性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减轻;肾组织中TNF-α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P<0.05)。治疗6周时升清降浊胶囊低浓度组较肾衰宁对照组RBC、HGB升高明显(P<0.05),Scr、BUN降低明显。结论升清降浊胶囊可能是通过清除尿毒素增加红细胞的生成,降低炎性细胞浸润,抑制TNF-α在肾组织的表达减少促红细胞生成素抵抗延长红细胞寿命,起到治疗肾性贫血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贫血 肿瘤坏死因子α 腺嘌呤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及骨髓CD_(34)^+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唐庆 胡慧 张恒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1296-1298,共3页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hronicaplasticanemia,CAA)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5例CA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参麦注射液配合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价,并分别于治疗...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hronicaplasticanemia,CAA)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5例CA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参麦注射液配合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价,并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水平,以及采用免疫磁珠分离系统(MACS)分离纯化骨髓CD34+细胞,用DNA末端原位标记(TUNEL)技术分析骨髓CD34+细胞原位凋亡状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3.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0.6%,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CAA患者血清TNF-α浓度、骨髓CD34+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清TNF-α浓度明显降低(P<0.01),骨髓CD34+细胞凋亡率减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尸<0.05)。结论:参麦注射液治疗CAA疗效确切,其机制可能为降低CAA患者血清TNE-α浓度,减少骨髓CD34+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药物疗法 参麦注射液 肿瘤坏死因子α CD34^+细胞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王素云 魏影非 +2 位作者 杜惠兰 任莉莉 李世辉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83-385,共3页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血清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2(IL2)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再障患者随机分为参附组(参附注射液配合西药治...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血清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2(IL2)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再障患者随机分为参附组(参附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30例及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30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疗效及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IFNγ,TNFα,IL2的水平变化。结果参附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2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CD4/CD8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CD8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2组血清IFNγ,TNFα,IL2水平均有降低趋势,其中TNFα,IL2水平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参附注射液可能通过改善T淋巴细胞比例及减少IFNγ,TNFα,IL2等造血负调控因子的释放,解除对造血功能的抑制从而促进造血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 参附注射液 TNF-Α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临床疗效 患者 血清 水平差异 影响 趋势
下载PDF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hepcidin可能导致慢性病贫血 被引量:4
4
作者 韩潇 周道斌 +4 位作者 段明辉 汪玄 赵永强 沈悌 武永吉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14-920,共7页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hepcidin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收集符合条件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外周静脉血,ELISA法测定血清IL-6和TNF-α浓度,CD14+磁珠分选外周血单核细胞,实时定量PCR测定外周血单核细胞hepci...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hepcidin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收集符合条件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外周静脉血,ELISA法测定血清IL-6和TNF-α浓度,CD14+磁珠分选外周血单核细胞,实时定量PCR测定外周血单核细胞hepcidin,IL-6和TNF-αmRNA。结果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对照(113±21.7)g/L,其外周血单核细胞hepcidin表达高于正常(P<0.05)。初治患者单核细胞hepcidin表达与血红蛋白浓度和血清IL-6负相关(P<0.05),但和TSAT%,SF及血清TNF-α无关联。结论初治淋巴瘤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升高的hepcidin可能导致慢性病贫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慢性病贫血 HEPCIDIN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廖志峰应用健脾补肾活血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观察 被引量:7
5
作者 廖挺 刘则鹏 张丽娜 《西部中医药》 2014年第11期53-55,共3页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活血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再障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司坦唑醇片联合环孢素A(Cs A)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补肾活血汤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2组...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活血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再障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司坦唑醇片联合环孢素A(Cs A)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补肾活血汤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外周血象、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3(IL-3)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CD4升高、CD8降低、CD4/CD8升高;TNF-α降低,IL-3升高,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健脾补肾活血汤可能通过改善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减少TNF-α造血负调控因子及增加IL-3造血正调控因子的释放,解除对骨髓造血的抑制,从而促进造血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慢性 T淋巴细胞亚群 肿瘤坏死因子 白介素-3 健脾补肾活血汤
下载PDF
慢性病贫血患者细胞因子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马付坚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268-269,共2页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 α,TNF α)、干扰素γ(interferonγ ,INF γ)、白细胞介素 6 (interleukin 6 ,IL 6 )在慢性病贫血 (anemiaofchronicdiseases ,ACD)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测定31例ACD患者的铁代谢指...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 α,TNF α)、干扰素γ(interferonγ ,INF γ)、白细胞介素 6 (interleukin 6 ,IL 6 )在慢性病贫血 (anemiaofchronicdiseases ,ACD)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测定31例ACD患者的铁代谢指标 (血清铁、血清铁蛋白、骨髓铁 ) ,采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ACD患者血清中TNF α、INF γ、IL 6。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ACD组血清中TNF α、INF γ、IL 6均显著增高 (P <0 0 1)。TNF α、IL 6与血清铁、血红蛋白浓度呈负相关。结论 免疫及炎症反应所产生的细胞因子INF γ、TNF α、IL 6等可能通过干扰铁代谢和抑制EPO(erythropoietin)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贫血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肿瘤慢性贫血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铁调素mRNA
7
作者 束婷婷 井昶雯 +2 位作者 吕志刚 解雨春 许家仁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49-251,共3页
目的建立检测肿瘤慢性贫血患者铁调素(hepcidin)mRNA表达水平的荧光定量PCR法,初步观察肿瘤慢性贫血患者淋巴细胞铁调素mRNA水平。方法建立荧光定量PCR检测铁调素mRNA的标准曲线,评价其灵敏度、特异性及重复性;检测50例体检健康者... 目的建立检测肿瘤慢性贫血患者铁调素(hepcidin)mRNA表达水平的荧光定量PCR法,初步观察肿瘤慢性贫血患者淋巴细胞铁调素mRNA水平。方法建立荧光定量PCR检测铁调素mRNA的标准曲线,评价其灵敏度、特异性及重复性;检测50例体检健康者、49例肿瘤慢性贫血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铁调素mRNA水平,同时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及血清铁(sI)水平。结果荧光定量PCR检测铁调素mRNA的灵敏度为10copies/μL,线性范围为10‘-10’copies/ILL;熔解曲线示扩增峰单一;检测3份低、中、高浓度的阳性质粒批内CV分别为1.83%、1.27%、1.39%,批间CV分别为6.13%、7.48%、6.87%。肿瘤慢性贫血组铁调素mRNA水平为[10.51(8.02~16.31)]×10~copies/cell,高于健康人对照组[2.57(2.20~3.20)]×10~copies/cell,P〈0.01;外周血铁调素mRNA水平与IL石水平呈正相关(r=0.92,P〈0.01),与sI呈负相关(r=-0.83,P〈0.01)。结论建立了定量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铁调素mRNA的荧光定量PCR法,肿瘤慢性贫血患者铁调素mR—NA水平高于健康人,可能与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慢性贫血 铁调素 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Hepcidin、IL-6、TNF-α在3种慢性病贫血中的临床意义
8
作者 柯金 胡喜梅 +8 位作者 周水阳 包维莺 范燕琴 陆翠 朱锐锋 王恒石 刘媛 范璐 肖素芳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A01期55-58,共4页
目的 探讨铁调素(hepcidin)、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不同病因慢性病贫血(ACD)中的差异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ACD患者90例、缺铁性贫血(IDA)患者16例、健康志愿者16例(对照组)。并根据病因将90例ACD患者分为3组... 目的 探讨铁调素(hepcidin)、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不同病因慢性病贫血(ACD)中的差异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ACD患者90例、缺铁性贫血(IDA)患者16例、健康志愿者16例(对照组)。并根据病因将90例ACD患者分为3组:实体肿瘤贫血组、血液肿瘤贫血组、风湿免疫疾病贫血组,检测hepcidin、IL-6、TNF-α、血红蛋白(Hb)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IDA组比较,ACD组hepcidin、IL-6、TNF-α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D组组间比较,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D组hepcidin与IL-6呈正相关(r=0.407,P<0.05),而与TNF-α无相关性(P>0.05),hepcidin、IL-6、TNF-α均与Hb无相关性(P>0.05)。结论 慢性病贫血的病因对hepcidin、IL-6、TNF-α无明显影响,hepcidin、IL-6、TNF-α在慢性病贫血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贫血 铁调素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小儿慢性病贫血红系祖细胞与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的关系研究
9
作者 翟晓文 吴玥 陆凤娟 《中国小儿血液》 2005年第4期149-152,共4页
目的研究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白介素-6)两种慢性病发生有关的细胞因子水平,以及红系造血祖细胞集落培养生长探讨它们在慢性病贫血(AC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检测病例组为慢性病贫血组(ACD组)患儿,对照组为慢性病无贫血组(NA组... 目的研究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白介素-6)两种慢性病发生有关的细胞因子水平,以及红系造血祖细胞集落培养生长探讨它们在慢性病贫血(AC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检测病例组为慢性病贫血组(ACD组)患儿,对照组为慢性病无贫血组(NA组)和缺铁性贫血组(IDA组)患儿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浕)、白介素-6(IL-6)水平,以及骨髓的红系祖细胞水平(BFU-E、CFU-E)。结果三组BFU-E有差异(F=3.56,P<0.05;三组CFU-E有显著差异(F=8.87,P<0.01)。ACD组与NA组相比,血清TNF-α前者高于后者(t=2.25,P<0.05),两组血清IL-6无差异(t=1.91,P>0.05)。在20例行骨髓培养的慢性病患儿中,血清TNFα与骨髓BFU-E之间无显著相关性(r=-0.37,P>0.05);血清TNF-α与CFU-E之间有负相关(r=-0.57,P<0.05);IL-6与BFU-E、CFU-E无相关性。结论ACD患儿骨髓红系祖细胞BFU-ECFU-E生成受抑制;血清TNF-α、IL-6的升高参与贫血发生;TNFα可能抑制慢性病患儿骨髓CFU-E形成而导致贫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慢性病 儿童肿瘤坏死因子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骨髓红系祖细胞 慢性病贫血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血清TNF-Α 血清IL-6 CFU-E
下载PDF
Clinical Study on Effect of Astragalus Injection (黄芪注射液) and Its Immuno-regulation Action in Treating Chronic Aplastic Anemia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茂生 李君 +5 位作者 邸海侠 李振丽 杨淑莲 侯伟 阎金玉 赵晓民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2007年第2期98-102,共5页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stragalus Injection (黄芪注射液, Al) and its immuno-regulatory action in treating chronic aplastic anemia (CAA). Methods: Sixty patients with CAA were randomly assig...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stragalus Injection (黄芪注射液, Al) and its immuno-regulatory action in treating chronic aplastic anemia (CAA). Methods: Sixty patients with CAA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wo groups equally, both were treated with Stanozolol three times a day, 2 mg each time through oral intake, but AI was given additionally to the patients in the treated group once a day via intravenous dripping. All were treated for 15 days as one therapeutic course and the whole medication lasted for more than 4 months totally, with follow-up adopted. The clinical efficacy was estimated and the changes of T-lymphocyte subsets in peripheral blood as well as the serum levels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 ) and interleukin-2 (IL-2)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treated group was 83.3% (25/30),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66.7% (20/30), showing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P〈0.05). Levels of hemoglobin, WBC, reticular cell and platelet were elevated in both groups after treatment, but the improvement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in the treated group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respect to the former three indexes (P〈0.05). The level of CD4^+ increased and that of CD8^+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reated group (P〈0.05), which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s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Levels of serum TNF-α and IL-2 lowered after treatment in both groups, but significance only showed in the treated group (P〈0.05). The degree of proliferation in bone marrow got rais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percentage of non-hemopoietic cells reduced significantly in the treated group after treatment, also showing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o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AI could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hemopoietic function, which might be through improving T-lymphocyte subsets and reducing the release of negative regulatory factors such as TNF-α and IL-2 to alleviate the inhibition on hemopoietic fun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tragalus Injection chronic aplastic anemia T-lymphocyte subsets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INTERLEUKIN-2
原文传递
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和红细胞生成素与小儿慢性病贫血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林雪峰 王忠 +2 位作者 吴秀梅 王晓岚 朱小虎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2-113,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慢性病贫血(ACD)时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与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变化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2002年4月至2004年12月常州市儿童医院收治ACD患儿19例(ACD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患儿外周血清中... 目的探讨小儿慢性病贫血(ACD)时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与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变化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2002年4月至2004年12月常州市儿童医院收治ACD患儿19例(ACD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患儿外周血清中TNFα、IL6、EPO水平;对照组为17例上呼吸道感染恢复期患儿。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CD组患儿血清中TNFα、IL6均显著增高(P<0.05)。血清TNFα、IL6与血清铁蛋白质量浓度呈正相关。结论免疫及炎症反应所产生的细胞因子TNFα、IL6可能通过干扰铁代谢和抑制EPO生成、钝化对EPO的反应等途径介导了ACD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贫血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红细胞生成素
原文传递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肿瘤相关性慢性贫血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15
12
作者 唐小万 雷金华 +4 位作者 李建华 章展 黄辉 涂传发 王友群 《中华全科医学》 2017年第10期1722-1724,共3页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肿瘤相关性慢性贫血患者的疗效,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2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80例肿瘤相关性慢性贫血患者入选本研究,均符合诊断标准,无明显药物禁忌,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肿瘤相关性慢性贫血患者的疗效,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2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80例肿瘤相关性慢性贫血患者入选本研究,均符合诊断标准,无明显药物禁忌,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静脉滴注蔗糖铁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比较2组血液指标变化、KPS评分疗效、血液学指标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各液学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KPS量表评分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有效率为47.5%,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为12.50%,显著低于对照组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疗效确切,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性慢性贫血 促红细胞生成素 临床分析
原文传递
肿瘤相关性贫血原因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莹 李银玲 +1 位作者 周祖平 蒲仕明 《生命的化学》 CAS 2021年第8期1747-1753,共7页
肿瘤相关性贫血(cancer related anemia,CRA)指肿瘤患者在其疾病的发展以及治疗过程中发生的贫血,是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CRA对肿瘤患者的生存、疾病进展、生活质量均有一定的影响。出血、慢性炎症、骨髓抑制、缺铁、骨髓浸润等多种... 肿瘤相关性贫血(cancer related anemia,CRA)指肿瘤患者在其疾病的发展以及治疗过程中发生的贫血,是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CRA对肿瘤患者的生存、疾病进展、生活质量均有一定的影响。出血、慢性炎症、骨髓抑制、缺铁、骨髓浸润等多种因素常引起CRA的发生,它们会通过红细胞生成减少或红细胞破坏增加的过程引发贫血。本文主要综述了CRA发展的主要病因和病因途径,以期为肿瘤相关性贫血的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贫血 慢性炎症 缺铁
原文传递
恶性肿瘤性贫血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成侠 冯志刚 +2 位作者 刘艳芬 刘东芳 訾建杰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4年第10期1227-1228,共2页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性贫血患者的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的差异。方法用SCC型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恶性肿瘤性贫血组和正常健康组RDW值。结果轻度恶性肿瘤性贫血组和中重度恶性肿瘤性贫血组RDW值分别为15.43和15.36,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性贫血患者的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的差异。方法用SCC型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恶性肿瘤性贫血组和正常健康组RDW值。结果轻度恶性肿瘤性贫血组和中重度恶性肿瘤性贫血组RDW值分别为15.43和15.36,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恶性肿瘤性贫血患者RDW值明显高于正常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贫血 肿瘤相关性贫血 红细胞分布宽度
原文传递
阿托伐他汀对慢性肾衰并贫血患者微炎性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燕燕 张晓东 +1 位作者 李瑛 李辉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3年第13期1926-1927,共2页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在慢性肾衰并贫血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对微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慢性肾衰并贫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观察组60例患者在透析期间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在慢性肾衰并贫血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对微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慢性肾衰并贫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观察组60例患者在透析期间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炎性因子及贫血状况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观察组患者TC、TG、LDL-C以及HDL.C获得显著改善(P〈0.05),分别是(3.41±1.24)mmol/L、(1.35±0.58)mmol/L、(1.63±0.83)mmol/L、(2.61±0.69)mmol/L,且上述指标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s—CRP、IL-6、TNF-α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剂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通过改善高脂血症,降低患者体内的微炎性状态,提高其对贫血治疗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慢性 阿托伐他汀 贫血 C反应蛋白质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肾透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