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detection with a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onsidering stomach regions 被引量:20
1
作者 Misaki Kanai Ren Togo +1 位作者 Takahiro Ogawa Miki Haseyam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20年第25期3650-3659,共10页
BACKGROUND The risk of gastric cancer increases in patients with Helicobacter pylori-associated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X-ray examination can evaluate the condition of the stomach,and it can be used for gastri... BACKGROUND The risk of gastric cancer increases in patients with Helicobacter pylori-associated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X-ray examination can evaluate the condition of the stomach,and it can be used for gastric cancer mass screening.However,skilled doctors for interpretation of X-ray examination are decreasing due to the diverse of inspections.AIM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stomach regions that are automatically estimated by a deep learning-based model for CAG detection.METHODS We used 815 gastric X-ray images(GXIs)obtained from 815 subjects.The ground truth of this study was the diagnostic results in X-ray and endoscopic examinations.For a part of GXIs for training,the stomach regions are manually annotated.A model for automatic estimation of the stomach regions is trained with the GXIs.For the rest of them,the stomach regions are automatically estimated.Finally,a model for automatic CAG detection is trained with all GXIs for training.RESULTS In the case that the stomach regions were manually annotated for only 10 GXIs and 30 GXIs,the harmonic mean of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CAG detection were 0.955±0.002 and 0.963±0.004,respectively.CONCLUSION By estimating stomach regions automatically,our method contributes to the reduction of the workload of manual annotation and the accurate detection of the CA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tric cancer risk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helicobacter pylori Gastric Xray images Deep learning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omputer-aided diagnosis
下载PDF
慢性胃炎Hp感染患者白光内镜、窄带成像、京都胃炎评分的检查结果分析
2
作者 彭学铭 吴霞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6期170-174,共5页
目的:分析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患者白光内镜、窄带成像、京都胃炎评分的检查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8月于宜春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84例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Hp感染... 目的:分析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患者白光内镜、窄带成像、京都胃炎评分的检查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8月于宜春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84例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Hp感染进行分组,其中59例感染Hp患者纳入感染组,其余25例纳入未感染组。比较两组白光胃镜下胃黏膜改变情况(萎缩、弥漫性发红、肠上皮化生、增生性息肉、黄色素瘤、鸡皮样改变、皱襞肿大、蛇形),窄带成像下胃小凹形态分布(A、B、C、D、E型)及集合静脉形态分布(R、I、D型),比较两组京都胃炎评分。结果:白光内镜下,感染组萎缩、肠上皮化生、增生性息肉、黄色素瘤、皱襞肿大、蛇形占比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弥漫性发红、鸡皮样改变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胃小凹A、B、C型占比均显著低于未感染组,D、E型比例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集合静脉形态分布I型和D型占比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京都胃炎评分中的鸡皮样改变、弥漫性发红、萎缩、肠上皮化生、皱襞肿大评分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P<0.05)。结论:Hp感染的慢性胃炎患者采用白光内镜、窄带成像、京都胃炎评分检查后,其结果均与未感染Hp的慢性胃炎患者有异,通过上述检测方式对慢性胃炎患者的病理状态情况进行观察,可作为临床上检测Hp感染的辅助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慢性胃炎 白光内镜 窄带成像 京都胃炎评分
下载PDF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患者Hp根除前后舌象对比研究
3
作者 黄星海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6期65-69,共5页
目的:研究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NAG)伴糜烂患者Hp根除前后舌象变化,进而为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前瞻性单臂临床观察,共收集到156例经内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CNAG伴糜烂,且^(13)C呼气试验诊断为Hp感染的患者。采用常... 目的:研究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NAG)伴糜烂患者Hp根除前后舌象变化,进而为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前瞻性单臂临床观察,共收集到156例经内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CNAG伴糜烂,且^(13)C呼气试验诊断为Hp感染的患者。采用常规含铋剂四联疗法进行Hp根除,对比根除前后患者舌象变化。结果:Hp根除前后CNAG伴糜烂患者其舌色、舌苔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除前CNAG伴糜烂患者舌色以红舌、舌苔以黄厚(腻)苔占比最高,根除后舌色以淡红舌、舌苔以薄白苔占比最高;根除前后红舌、绛舌及黄厚(腻)苔比例显著降低,淡红舌、薄白苔比例显著增高(P<0.05);淡白舌、青紫(瘀斑)舌、薄黄苔、白厚(腻)苔、剥落(少)苔根除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NAG伴糜烂患者经根除治疗后舌象变化显著,研究结果可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伴糜烂 舌象 幽门螺杆菌感染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及胃镜象在慢性胃炎舌象信息中的反映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凯凯 张红梅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5年第8期1061-1063,共3页
慢性胃炎指的是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1],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现代医学对于慢性胃炎诊断主要依靠胃镜和病理检查[2],但是胃镜检查具有诸多禁忌症,且易受到多种不确定因素影响。幽门螺杆菌(HP)感染被公认是引起慢性胃... 慢性胃炎指的是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1],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现代医学对于慢性胃炎诊断主要依靠胃镜和病理检查[2],但是胃镜检查具有诸多禁忌症,且易受到多种不确定因素影响。幽门螺杆菌(HP)感染被公认是引起慢性胃炎发病的主要原因,但是HP阳性并不能作为临床确诊胃炎的依据。而中医临床据舌诊治脾胃病已有千年经验,且简便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舌象 幽门螺旋杆菌 综述
下载PDF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舌象特征研究进展分析
5
作者 郑天乐 张语诺 +1 位作者 钟心怡 王旭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10-1413,共4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临床常见疾病,并可能进展为胃癌。舌诊对中医辨证论治和疗效评价有重要的意义,在脾胃病中应用甚广。文章综述CAG患者的舌象特征研究现状,以期为进一步辅助诊断和治疗CAG提供思路。综述各研究发现:CAG患者舌象多见...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临床常见疾病,并可能进展为胃癌。舌诊对中医辨证论治和疗效评价有重要的意义,在脾胃病中应用甚广。文章综述CAG患者的舌象特征研究现状,以期为进一步辅助诊断和治疗CAG提供思路。综述各研究发现:CAG患者舌象多见红舌、淡红舌、胖大和(或)齿痕舌、齿痕舌、白苔、薄黄苔。在病情加重过程中,舌色从淡向红、紫、暗发展,舌苔从白向黄、黑,从薄向厚、腻发展。CAG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病理改变程度、胃镜下胃黏膜状态均与舌象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这些结果为CAG的临床诊疗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舌象 舌诊 病情发展 幽门螺杆菌 胃镜 病理
原文传递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慢性胃炎胃黏膜病理变化及舌苔分布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冯媛媛 刘宣 +6 位作者 周利红 刘宁宁 刘宏杰 赖优莹 韩植芬 贾茹 李琦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192-3195,共4页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慢性胃炎胃黏膜病理变化及舌苔分布情况的影响。方法:收集412例慢性胃炎患者的资料,分析Hp感染对舌苔分布的影响及对胃黏膜病理变化的作用,巴氏染色法观察舌苔样本的形态学差异。结果:412例慢性胃炎患者中...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慢性胃炎胃黏膜病理变化及舌苔分布情况的影响。方法:收集412例慢性胃炎患者的资料,分析Hp感染对舌苔分布的影响及对胃黏膜病理变化的作用,巴氏染色法观察舌苔样本的形态学差异。结果:412例慢性胃炎患者中,Hp阳性者321例(77.9%)。慢性胃炎Hp感染患者舌苔分布最高为黄腻苔[37.69%(121/321)]。慢性胃炎Hp阳性组与Hp阴性组的舌苔脱落细胞巴氏染色存在差异。慢性胃炎患者Hp阳性组萎缩率为30.91%(85/275),Hp阴性组萎缩率为14.08%(10/71),慢性胃炎患者Hp阳性组肠上皮化生率为32.00%(88/275),Hp阴性组肠上皮化生率为12.68%(9/71),Hp阳性组萎缩率及肠上皮化生率要显著高于Hp阴性组(P<0.01)。结论:Hp感染可能是影响慢性胃炎病情严重程度的原因之一。Hp感染性慢性胃炎患者最常见的舌苔是黄腻苔,说明Hp感染与舌苔分布可能存在一定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舌苔 幽门螺杆菌 胃黏膜病理
原文传递
小儿慢性胃炎辨证分型与内镜象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许增华 许东华 +2 位作者 陈运生 刘艳 杨玉琴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慢性胃炎中医证型与胃黏膜改变及幽门螺杆菌感染之间的内在关系。[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404例慢性胃炎患儿中医辨证分型后进行胃镜检查及尿素13 C-呼气试验(13 C-UBT)检查,并登记造表,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肝胃不和型... [目的]探讨小儿慢性胃炎中医证型与胃黏膜改变及幽门螺杆菌感染之间的内在关系。[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404例慢性胃炎患儿中医辨证分型后进行胃镜检查及尿素13 C-呼气试验(13 C-UBT)检查,并登记造表,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肝胃不和型胃炎主要表现为胃黏膜充血和微小结节形成,脾胃湿热型胃炎表现以黏膜斑和黏膜糜烂为主,胃络瘀血型胃炎则以胃黏膜出现出血斑点为主,脾胃虚弱型胃炎以胃黏膜水肿为主,胃阴不足型胃炎以胃黏膜花斑为主。13 C-UBT阳性率实证高于虚证,与证型无相关性;13 C-UBT值实证高于虚证,尤以肝胃不和型和脾胃湿热型为最高。[结论]小儿慢性胃炎中医辨证分型与胃黏膜改变及幽门螺杆菌感染之间存在实质性联系,为辨证施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炎 中医辨证分型 幽门螺杆菌
原文传递
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舌苔菌群的关系 被引量:16
8
作者 郭嘉璇 肖颖 +1 位作者 王文举 赵玉斌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87-591,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舌苔菌群的关系。方法 64例慢性胃炎患者根据Hp检测结果分为Ⅰ型感染组(23例)、Ⅱ型感染组(20例)和无感染组(21例)。比较各组患者薄白苔、薄黄苔、厚白苔、厚黄苔的分布情况,收集舌苔样本进行1...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舌苔菌群的关系。方法 64例慢性胃炎患者根据Hp检测结果分为Ⅰ型感染组(23例)、Ⅱ型感染组(20例)和无感染组(21例)。比较各组患者薄白苔、薄黄苔、厚白苔、厚黄苔的分布情况,收集舌苔样本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各组患者舌苔菌群菌门、菌属的结构。结果Ⅰ型感染组和Ⅱ型感染组患者中以薄黄苔、厚黄苔为主,无感染组患者以薄白苔为主,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共产生操作分类单元数7678个,读序总条数为7 956 779个,说明此次测序样的数据量足够,样本所含物种的丰富程度和均匀程度合理,各组测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在门水平的构成情况中舌苔菌群由拟杆菌、变形菌、厚壁菌、放线菌、梭菌、螺旋体菌6大优势菌组成。Ⅱ型感染组患者放线菌明显低于无感染组和Ⅰ型感染组,而梭菌明显高于无感染组和Ⅰ型感染组(P <0. 05)。从属水平上无感染组阿克曼菌属、瘤胃球菌属、类杆菌属、普拉梭菌属、巨单胞菌属5种菌属在舌苔的菌群菌属丰度高于Ⅰ型感染组和Ⅱ型感染组(P <0. 05)。Ⅰ型感染组和Ⅱ型感染组各菌属丰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Hp感染能影响舌苔菌群构成,Hp感染者出现薄黄苔和厚黄苔的概率更高,Hp与梭菌可能有共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 浊毒理论 舌苔 菌群
原文传递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舌苔菌群的影响
9
作者 包玲珊 余颖聪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3期273-277,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和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胃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与舌苔菌群的关系。方法根据61名患者内镜、病理和H.pylori检测结果,将其分成慢性萎缩性胃炎H.pylori阳性组(12名)、慢性萎缩性胃炎H....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和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胃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与舌苔菌群的关系。方法根据61名患者内镜、病理和H.pylori检测结果,将其分成慢性萎缩性胃炎H.pylori阳性组(12名)、慢性萎缩性胃炎H.pylori阴性组(16名)、慢性浅表性胃炎H.pylori阳性组(8名)和慢性浅表性胃炎H.pylori阴性组(25名)。采集舌苔样本进行16SrRNA基因测序,分析各组患者舌苔菌群结构。结果16SrRNA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此次测序样本数据量足够,样本所含物种的丰富程度和均匀程度合理。4组舌苔菌群样本中Observed species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0.0233,P<0.05)。门水平上,舌苔菌群由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变形菌门3大优势菌门组成。属水平上,4组间共有11种菌属的丰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H.pylori阳性的患者拟普雷沃菌属相对丰度显著低于H.pylori阴性患者,而罗氏菌属的相对丰度则显著升高。此外,61例舌苔菌群样本中,仅1例检测到H.pylori。结论H.pylori感染与舌苔菌群结构存在相关性,然而胃内与口腔中H.pylori的具体关联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 舌苔 菌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