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ononuclear fraction of autologous bone marrow in the treatment of experimental chronic limb ischemia
1
作者 Anzhelika Yu.Orlova Elena B.Artyushkova +2 位作者 CUI Wei Boris S.Sukovatyh CUI Jing-zhen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580-584,共5页
Objective To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using autologous mononuclear fraction of bone marrow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limb ischemia. Methods Results of autologous mononuclear fraction of bone marrow in 90 labor... Objective To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using autologous mononuclear fraction of bone marrow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limb ischemia. Methods Results of autologous mononuclear fraction of bone marrow in 90 laboratory Wistar rats on a background of creating chronic limb ischemia was presented. Sampling was carried out from the bone marrow of the femur of the animal. The mononuclear fraction of bone marrow autologous 4 × 106 cells in a volume of 200 microliter were injected into the ischemic limb of the two points,in each of which 100 microliter:(1)Paravessel directly below the inguinal ligament at the level of the sacroiliac joint in the area of the anatomical location of collaterals in the projection of the internal iliac artery and its branches;(2)Intramuscularly in gastrocnemius muscle anterior-lateral surface of the middle third of the leg. Resul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of rats treated with autologous mononuclear fraction of bone marrow,the level of microcirculation compared with the intact group of animals on day 21 was higher than 6. 1% by day 28% ~ 31. 2%;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day 10 increased by 111% at day 21,85. 7% on day 28% ~ 97%. Conclusion Proposed method of treating pathogenically justified and can be recommended for use in clinical practic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literating diseases of lower limb arte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onic limb ischemia transplantation of autologous mononuclear fraction of bone marrow cell therapy angiogenesis chronic obliterating diseases of lower limb arteries
下载PDF
膝下动脉血运重建的临床实践中国专家共识
2
作者 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下肢动脉疾病学组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 +1 位作者 纪东华 刘暴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6-122,共7页
膝下动脉粥样硬化常累及多支膝下动脉,且多为多节段性病变,临床上多表现为肢体慢性威胁性缺血,最终导致截肢事件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随着腔内血管外科技术和器械的发展,其治疗理念和技术有了很大的改变,本共识根... 膝下动脉粥样硬化常累及多支膝下动脉,且多为多节段性病变,临床上多表现为肢体慢性威胁性缺血,最终导致截肢事件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随着腔内血管外科技术和器械的发展,其治疗理念和技术有了很大的改变,本共识根据国内近年来的临床实践经验,结合最新循证资料以及国外相关指南,提出适合中国人群特点的临床实践推荐意见,旨在为国内血管外科及相关领域医师提供最新的临床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下动脉 足弓 肢体慢性威胁性缺血 血运重建 临床实践
下载PDF
定向斑块旋切联合药物涂层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缺血性糖尿病下肢病变的临床观察
3
作者 苗倩倩 金沐阳 +1 位作者 马鲁波 耿树军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3-17,共5页
目的:研究定向斑块旋切术联合药物涂层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缺血性糖尿病下肢病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2023年5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连续收治的应用定向斑块旋切治疗的缺血性糖尿病下肢病变患者30例,平均年... 目的:研究定向斑块旋切术联合药物涂层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缺血性糖尿病下肢病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2023年5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连续收治的应用定向斑块旋切治疗的缺血性糖尿病下肢病变患者30例,平均年龄(68.6±13.2)岁,Rutherford分级逸3级,平均病变长度(15.13±9.56)mm,慢性完全性闭塞病变9例(30%),均行定向斑块旋切术联合药物涂层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主要观察指标为一期通畅率和二期通畅率。次要观察指标包括技术成功率、截肢率和免于靶病变血管重建率(TLR)。结果:30例患者均应用定向斑块旋切术联合药物涂层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后平均随访7~20(10.7±1.8)个月,随访期间,2例患者因趾端坏死行坏死趾骨截趾术,无大截肢或死亡等重大事件发生。一期通畅率为80.0%(26/30),二期通畅率为93.3%(28/30)。所有患者未行补救性支架植入。围手术期发生并发症5例,其中血管穿孔3例(10.0%),远端栓塞2例(6.7%),术中均及时通过腔内治疗缓解。结论:定向斑块旋切术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缺血性糖尿病下肢病变安全有效,可避免或减少支架置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糖尿病下肢病变 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 定向斑块旋切 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成形术
下载PDF
下肢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的血管评估方案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薛双龙 张军波 +3 位作者 李尤 付博文 康梦阳 田红燕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7-152,共6页
下肢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PAD)最严重的类型,易引发高截肢及死亡率。介入治疗(endovascular therapy,EVT)为目前下肢动脉CTO的主要治疗策略,但由于CTO... 下肢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PAD)最严重的类型,易引发高截肢及死亡率。介入治疗(endovascular therapy,EVT)为目前下肢动脉CTO的主要治疗策略,但由于CTO病变复杂程度高,常导致手术成功率较低且并发症发生。分析下肢动脉CTO的特征,建立一个有效预测下肢动脉CTO血运重建成功率的分级或评分系统,有助于制定合理治疗策略及评估获益/风险等。本文主要介绍近年来的一些分级及评分系统,包括钙化分级(PACSS、PARC、TAC)、CTOP分型、Infrapop-CTO评分及J-BTK CTO评分等。其中PACSS分级及PARC钙化分级适用于髂股段、股腘段及膝下动脉段钙化评估;TAC分级适用于膝下动脉段钙化评估。随着下肢动脉钙化分级增加,其CTO病变的血运重建成功率呈下降趋势。CTOP分型是依据下肢动脉CTO近远端纤维帽形态所研发,其Ⅳ型顺行介入成功率低。Infrapop-CTO评分及J-BTK CTO评分适用于预测膝下动脉段CTO血运重建成功率,其均包含闭塞段长度>200 mm、近端钝形及钙化;伴随着评分增加,膝动脉段CTO介入成功率逐步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 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评分 评估方案
下载PDF
药物涂层球囊治疗慢性威胁性肢体缺血患者膝下动脉病变的短期效果
5
作者 郭聚龙 高喜翔 +13 位作者 叶猛 张嵬 吴子衡 冯自波 方欣 李强 桑宏飞 史振宇 史伟浩 何春水 郭建明 佟铸 谷涌泉 郭连瑞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12期1409-1414,1419,M0002,共8页
目的探讨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慢性威胁性肢体缺血(CLTI)患者膝下动脉病变的短期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12月至2022年6月来自10家三甲医院的接受DCB治疗膝下动脉病变的231例CLTI患者的临床资料,共240条患肢。主要终点为免于重大不良事件(... 目的探讨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慢性威胁性肢体缺血(CLTI)患者膝下动脉病变的短期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12月至2022年6月来自10家三甲医院的接受DCB治疗膝下动脉病变的231例CLTI患者的临床资料,共240条患肢。主要终点为免于重大不良事件(MAE)发生率,次要终点包括无截肢生存率(AFS)、免于大截肢率、生存率和免于临床驱动的靶肢体再干预(CD-TLR)率。使用Kaplan-Meier法评估治疗后6个月和1年时相关终点事件的发生率。结果231例患者的年龄为(72.3±9.73)岁,女性患者74例(32.03%)。240条患肢的329处膝下病灶接受了DCB治疗,115条(47.92%)肢体同时处理了膝上血管,无患者术中发生远端栓塞,中位随访时间为11个月。治疗后6个月时免于MAE发生率为85.90%(95%CI:81.34%~90.73%),AFS为90.14%(95%CI:86.21%~94.24%),免于大截肢率为95.80%(95%CI:93.14%~98.54%),生存率为93.82%(95%CI:90.62%~97.14%),免于CD-TLR率为94.57%(95%CI:91.48%~97.76%)。治疗后12个月时免于MAE发生率为73.95%(95%CI:67.56%~80.94%),AFS为81.26%(95%CI:75.46%~87.51%),免于大截肢率为94.92%(95%CI:91.80%~98.15%),生存率为85.4%(95%CI:79.94%~91.23%),免于CD-TLR率为90.48%(95%CI:85.96%~95.24%)。亚组分析提示是否同期干预膝上病变对研究的结果没有显著影响。结论DCB治疗CLTI患者膝下动脉病变具有良好的短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动脉疾病 慢性威胁性肢体缺血 膝下动脉闭塞性疾病 药物涂层球囊
下载PDF
糖尿病足下肢血运重建技术与治疗策略
6
作者 林学广 陈波 +4 位作者 姜帅 李佳隆 邓颖 汤敬东 史伟浩 《中国临床医学》 2023年第1期4-11,共8页
随着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升高,患有糖尿病的慢性威胁性肢体缺血(chronic limb-threatening ischemia,CLTI)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在多达50%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中可以观察到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的症状或体征,同... 随着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升高,患有糖尿病的慢性威胁性肢体缺血(chronic limb-threatening ischemia,CLTI)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在多达50%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中可以观察到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的症状或体征,同时PAD也是伤口愈合不良和截肢的危险因素。治疗患有糖尿病的PAD患者更困难,因为其更易发生长节段闭塞、严重钙化且更多累及远端。因此,针对这些患者的治疗策略与其他PAD患者应该有所区分。最近研究强调了糖尿病足患者的不同血运重建方法、治疗技术、设备及其疗效,这些治疗方式与技术有望缓解缺血性疼痛,治愈足部溃疡,降低截肢率和缩小截肢范围,并改善患者的功能和生活质量。本文对糖尿病足患者下肢血运重建不同治疗方式临床数据进行分析,讨论不同方式的优点,详细介绍糖尿病足下肢血运重建策略,还关注了可用于糖尿病足下肢血运重建的最新治疗技术和设备,旨在提供较为全面的糖尿病足下肢血运重建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溃疡 血运重建 慢性威胁性肢体缺血 WIfI分期 angiosome概念
下载PDF
经皮腔内球囊扩张联合动脉内灌注药物治疗慢性下肢缺血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源 何春水 +5 位作者 廖华强 曾伟 张宏伟 刘洋 牟艳 官泳松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5期332-335,共4页
目的临床观察球囊扩张联合动脉内灌注药物治疗慢性下肢缺血的近期疗效。方法慢性下肢缺血患者21例,采用经股或腋动脉入路,先用球囊扩张闭塞段血管,然后经导管向动脉内灌注尿激酶、前列腺素E1、银杏叶注射液。胫腓动脉闭塞的部分患者保... 目的临床观察球囊扩张联合动脉内灌注药物治疗慢性下肢缺血的近期疗效。方法慢性下肢缺血患者21例,采用经股或腋动脉入路,先用球囊扩张闭塞段血管,然后经导管向动脉内灌注尿激酶、前列腺素E1、银杏叶注射液。胫腓动脉闭塞的部分患者保留血管鞘,经鞘灌注上述药物,每日1次,共5~7 d。术后观察患肢缺血症状、皮肤溃疡和趾端坏疽的改善情况。结果21例中20例成功实现经皮经腔球囊扩张和动脉内灌注药物治疗,技术成功率95.2%。无严重并发症。其中5例患者术后保留血管鞘,灌注药物5~7 d后复查造影,显示经球囊扩张后血管腔保持通畅。术后20例患者均出现诸如患肢皮温升高、间歇性跛行消失、静息痛减轻或消失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随访2~7个月,4例皮肤溃疡愈合,2例坏死足趾脱落,创面愈合,已坏疽的足趾均变干燥,坏死范围停止扩大,未出现需截肢现象。结论经皮腔内球囊扩张联合动脉内灌注尿激酶、前列腺素E1、银杏叶注射液治疗慢性下肢缺血安全有效,能够改善肢体缺血症状,促进溃疡愈合,阻止病变发展;保留血管鞘连续灌注药物有助于保持扩张后的血管通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腔内球囊扩张 动脉内药物灌注 慢性下肢肢体缺血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老年人慢性下肢缺血临床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钱爱民 李晓强 +3 位作者 段鹏飞 桑宏飞 朱礼炜 戎建杰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年第2期109-110,112,共3页
目的:评价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老年人慢性下肢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下肢缺血10例,其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4例,糖尿病足3例,血管闭塞性脉管炎3例。患肢12条中左5条,右7条。均予G-CSF 300μg/d皮下注射... 目的:评价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老年人慢性下肢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下肢缺血10例,其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4例,糖尿病足3例,血管闭塞性脉管炎3例。患肢12条中左5条,右7条。均予G-CSF 300μg/d皮下注射,连用4~6天行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当外周血白细胞计数>30×109/L时,用血细胞分离机单采干细胞,配成干细胞悬液。部分干细胞悬液直接注射至患肢肌肉内,其余干细胞悬液经球囊导管技术灌注至患肢末梢动脉内。结果:患肢疼痛和冷感觉改善率为100%。间歇性跛行3例行走距离明显增加。移植后1个月,5例7条下肢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示均有新生侧支血管形成。结论: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下肢缺血安全、简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下肢缺血 造血干细胞 自体
下载PDF
肢体缺血后处理对大鼠慢性脑缺血后脑内LINGO-1的表达及神经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梁辰 陈本宏 +2 位作者 滕素玲 王燕 王福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48-551,556,共5页
目的:观察大鼠肢体缺血后处理后脑内LINGO-1表达的变化,研究肢体缺血后处理改善慢性脑缺血后神经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50%三氯化铁处理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建立慢性脑缺血模型,随机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肢体缺血后处理组。... 目的:观察大鼠肢体缺血后处理后脑内LINGO-1表达的变化,研究肢体缺血后处理改善慢性脑缺血后神经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50%三氯化铁处理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建立慢性脑缺血模型,随机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肢体缺血后处理组。大鼠肢体缺血后处理3周后采用三等分Y型电迷宫方法观察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RT-qPCR检测LINGO-1的mRNA,Western blot法测定LINGO-1的蛋白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肢体缺血后处理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显著增加(P<0.05)。假手术组大鼠LINGO-1的mRNA及蛋白水平有少量阳性表达。肢体缺血后处理组大鼠LINGO-1的mRNA及蛋白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慢性脑缺血大鼠脑内LINGO-1水平明显上调,肢体缺血后处理可明显降低LINGO-1的表达水平,并提高学习记忆能力,这可能是肢体缺血后处理改善慢性脑缺血神经功能的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GO-1 慢性脑缺血 肢体缺血后处理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治疗重度下肢缺血1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苏旭 李滨 +2 位作者 陈福真 许东辉 李志民 《中国临床医学》 2010年第1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2004年6月-2009年7月治疗的19例下肢缺血性疾病患者,共23条患肢,8例接受2次手术,3例接受3次手术。其中复杂性动脉硬化性闭塞症8例,糖尿病足7例,血栓闭塞性...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2004年6月-2009年7月治疗的19例下肢缺血性疾病患者,共23条患肢,8例接受2次手术,3例接受3次手术。其中复杂性动脉硬化性闭塞症8例,糖尿病足7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4例,采用重组集落刺激因子(惠尔血)注射动员后,采集外周血干细胞,注射到患肢肌肉组织,观察惠肢疼痛、跛行距离、冷感、溃疡愈合情况、踝肱指数(ABI)和动脉造影(DSA)的变化。结果:干细胞移植术后随诊1~60个月,平均28个月。全组患者症状好转、ABI升高;6例伴足部溃疡者4例溃疡愈合,2例溃疡明显缩小;5例伴足趾湿性坏疽转为干性坏疽;1例在术后3个月因缺血加重行膝上截肢术;4例患者术后DSA见广泛侧支循环建立;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安全、有效、患者痛苦小、易接受,对于严重下肢缺血且无良好流出道的病例可改善症状、保肢、降低截肢平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移植 下肢 缺血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联合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的效果评价
11
作者 张瑞鹏 戴毅 +3 位作者 王辉 张鸿 李伟 王小军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369-372,共4页
目的:探讨运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与介入联合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并对其疗效进行临床观察。方法:本研究共入组38例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患者,依自愿原则分组,仅采用介入治疗的19例患者为单独介入组,采用自体外周血进行干细胞移植与... 目的:探讨运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与介入联合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并对其疗效进行临床观察。方法:本研究共入组38例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患者,依自愿原则分组,仅采用介入治疗的19例患者为单独介入组,采用自体外周血进行干细胞移植与介入联合治疗的19例患者为联合治疗组。常规治疗方案两组相同,对两组患者的疼痛感、冷感、间歇跛行、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侧支血管生成数量等方面的指标进行比较,从而判断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在疼痛感、冷感、间歇跛行3方面两组患者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I评分与侧支血管生成数评分方面,两组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独介入组比较,联合治疗组在疼痛感、冷感、间歇跛行方面、ABI评分与侧支血管生成数评分改善更为明显(P<0.05)。联合治疗组的有效率是89.5%,单独介入组的有效率是78.9%,联合治疗组效果显著优于单独介入组(P<0.05)。结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与介入结合是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 干细胞移植 介入治疗
下载PDF
经足底弓腔内成形术治疗踝下动脉闭塞性疾病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炜 刘长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34-437,共4页
目的评价经足底弓腔内成形技术治疗踝下动脉闭塞性病变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2012年10月~2014年1月,对12例(14条患肢)踝下动脉闭塞性病变,采用足底弓腔内成形技术,顺行或逆行成功通过病变,对闭塞段行球囊扩张治疗。观察术后6个月的疼... 目的评价经足底弓腔内成形技术治疗踝下动脉闭塞性病变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2012年10月~2014年1月,对12例(14条患肢)踝下动脉闭塞性病变,采用足底弓腔内成形技术,顺行或逆行成功通过病变,对闭塞段行球囊扩张治疗。观察术后6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足背或胫后动脉搏动评分,踝肱指数(ABI),患肢侧足背经皮氧分压(Tc PO2)和溃疡愈合情况。结果 9例(11条患肢)技术成功,除1例术后2个月死于脑血管意外外,其余8例(10条患肢)随访6个月,缺血症状无复发,VAS、ABI、Tc PO2分别从术前的5.68±1.09,0.60±0.04,(25.71±5.25)mm Hg,改善至术后6个月的0.44±0.27,0.87±0.05,(35.90±5.28)mm Hg(P〈0.05),动脉搏动评分明显提高(P=0.004)。溃疡均愈合,未出现相邻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1例技术不成功者因疼痛无缓解,感染未控制,行小腿截肢术。结论经足底弓腔内成形对治疗踝下动脉闭塞性病变具有良好前景,但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闭塞性病变 踝下动脉 重症肢体缺血 足底弓技术 介入治疗
下载PDF
血管腔内治疗慢性下肢缺血时的溶栓治疗 被引量:1
13
作者 杜猛 叶炜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3期161-163,共3页
目的探讨导管溶栓在慢性下肢缺血腔内成形治疗时的可行性、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1年2月在广州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11例慢性下肢缺血(TASCⅡD级)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尿激酶(UK)溶栓,然后再行血管腔内治疗,对治疗... 目的探讨导管溶栓在慢性下肢缺血腔内成形治疗时的可行性、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1年2月在广州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11例慢性下肢缺血(TASCⅡD级)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尿激酶(UK)溶栓,然后再行血管腔内治疗,对治疗后临床疗效及动脉通畅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例患者(81.8%)血管成形技术获得成功,无并发症发生;2例(18.2%)未溶栓成功。8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率为88.9%,平均随访时间14.5个月。术后1年一期通畅率、辅助一期通畅率和二期通畅率分别为80%、88%及92%,2年为67%、84%及88%。结论对慢性下肢缺血TASCⅡD级病变进行血管腔内成形时的溶栓是可行、安全且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下肢缺血 腔内治疗 血管成形术 导管溶栓
下载PDF
慢性重度下肢缺血截肢残端愈合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4
作者 沈立川 戴贻权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243-248,共6页
目的分析影响慢性重度下肢缺血(CLTI)患者截肢创面愈合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166例因CLTI行截肢手术患者的资料,分为愈合不良组(48例)和愈合良好组(118例)。以愈合情况为因变量,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合并基础疾病及实验室检查... 目的分析影响慢性重度下肢缺血(CLTI)患者截肢创面愈合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166例因CLTI行截肢手术患者的资料,分为愈合不良组(48例)和愈合良好组(118例)。以愈合情况为因变量,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合并基础疾病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导致截肢残端愈合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CLTI截肢残端愈合不良组和愈合良好组患者的高血压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截肢平面、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血清白蛋白、术前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数、C反应蛋白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CLTI截肢残端愈合不良组和愈合良好组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截肢平面、糖化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数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糖化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数增高是CLTI截肢残端愈合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提高截肢平面是CLTI截肢残端愈合独立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重度下肢缺血 截肢 残端愈合不良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膝下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经皮腔内治疗的中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晶 贾鑫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7-181,共5页
背景经皮腔内血管成形(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治疗膝下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的有效性临床证据有限,治疗要点目前还不明确。目的探讨膝下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治疗的中期临床疗效及治疗要点。... 背景经皮腔内血管成形(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治疗膝下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的有效性临床证据有限,治疗要点目前还不明确。目的探讨膝下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治疗的中期临床疗效及治疗要点。方法选取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周围血管科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8例膝下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治疗经过、术前及术后相关临床症状体征、溃疡坏疽程度、辅助检查及血管通畅情况等。结果18例患者中10例男性、8例女性;年龄(65.5±5.53)岁;PTA治疗后随访24周。术后2周治愈10例、显著5例、好转2例、无变化1例、恶化0例,有效率94.4%。15例术后血管通畅,皮温增高、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好转,手术成功率83.3%。2例病变周围建立了滋养血管,临床症状好转。1例开通血管失败,临床症状无变化经胫腓骨截肢。术前术后Rutherford及Wagner分级随时间变化,术后值较术前降低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A术后2~4周内溃疡愈合2例,转变为干性坏疽2例;4~8周内3例截趾平面清晰采取截趾(部分足、趾)手术(1例干性坏疽二次手术),切口愈合良好,均较PTA治疗前预截肢平面降低,保肢率94.4%。术后12周再狭窄率20%,经再次PTA治疗获得二期通畅。术后12周与24周一期通畅率均为80%;二期通畅率均为100%。结论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治疗膝下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动脉缺血性疾病 膝下动脉慢性完全闭塞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重症下肢缺血 血管体区
下载PDF
Successful recanalization of long femoro-crural occlusive disease after failed bypass surgery
16
作者 Grigorios Korosoglou Tom Eisele +2 位作者 Dorothea Raupp Christoph Eisenbach Sorin Giusca 《World Journal of Cardiology》 CAS 2017年第12期842-847,共6页
Patients with critical limb ischemia necessitate immediate intervention to restore blood flow to the affected limb.Endovascular procedures are currently preferred for these patients.We describe the case of an 80-year-... Patients with critical limb ischemia necessitate immediate intervention to restore blood flow to the affected limb.Endovascular procedures are currently preferred for these patients.We describe the case of an 80-year-old female patient who presented to our department with ischemic rest pain and ulceration of the left limb.The patient had history of left femoral popliteal bypass surgery,femoral thromboendarterectomy and patch angioplasty of the same limb 2 years ago.Doppler sonography an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revealed an occlusion of the left superficial femoral artery(SFA) and popliteal artery and of all three infra-popliteal arteries.Due to severe comorbidities,the patient was scheduled for a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An antegrade approach was first attempted,however the occlusion could not be passed.After revision of the angiography acquisition,a stent was identified at the level of the mid SFA,which was subsequently directly punctured,facilitating the retrograde crossing of the occlusion.Thereafter,balloon angioplasty was performed in the SFA,popliteal artery and posterior tibial artery.The result was considered suboptimal,but due to the large amount of contrast agent used,a second angiography was planned in 4 wk.In the second session,drug coated balloons were used to optimize treatment of the SFA,combined with recanalization of the left fibular artery,to optimize outflow.The post-procedural course was uneventful.Ischemic pain resolved completely after the procedure and at 8 wk of follow-up and the foot ulceration completely heal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tical limb ischemia chronic OCCLUSION DUPLEX SONOGRAPHY Lower limb
下载PDF
外固定架胫骨横向搬移微循环重建技术治疗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永标 李宇鹏 +4 位作者 姚艺艺 骆兆配 林进标 郑进发 赵文雅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5期604-607,共4页
目的观察外固定架胫骨横向搬移微循环重建技术治疗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的作用。方法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4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常规组,每组21例。治疗组采用外固定架胫骨横向搬移微循环重建技术治疗,常规组采用单纯介入治疗。比较两组... 目的观察外固定架胫骨横向搬移微循环重建技术治疗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的作用。方法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4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常规组,每组21例。治疗组采用外固定架胫骨横向搬移微循环重建技术治疗,常规组采用单纯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足部皮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踝肱指数(ABI)、患侧足背动脉流速及并发症。结果术后1个月,治疗组患者足部皮温、ABI明显高于常规组,足背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快于常规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外固定胫骨横向搬移微循环重建技术治疗下肢慢性缺血疾病,症状缓解且预后良好,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循环重建术 下肢慢性缺血 介入治疗
下载PDF
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的血运重建策略及其临床争议性问题
18
作者 刘昌伟 汪鹏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3期237-241,共5页
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CLTI)的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逐年升高, 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也受到严重影响。有效的血运重建是CLTI患者缓解症状和恢复创面的重要治疗手段, 但病变血管的术后管腔再狭窄率仍较高, 且再次手术的疗效也不... 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CLTI)的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逐年升高, 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也受到严重影响。有效的血运重建是CLTI患者缓解症状和恢复创面的重要治疗手段, 但病变血管的术后管腔再狭窄率仍较高, 且再次手术的疗效也不尽如人意。因此, CLTI的首次治疗策略对其预后尤为重要, 但目前对于CLTI的治疗策略仍有争议, 尤其是在干预时机、干预策略以及干预手段等方面。本文就目前CLTI的血运重建策略及其临床争议性问题进行简要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 血管腔内重建 动脉旁路手术
原文传递
编织型镍钛合金支架治疗慢性严重肢体缺血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19
作者 李文文 毛志君 +4 位作者 方圆 杨沁彤 方豫东 王琛 徐欣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3期273-277,共5页
目的探讨编织型镍钛合金Supera支架治疗的慢性严重肢体缺血(CLTI)患者的中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20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脉管病科及浙江省温岭市中医院血管外科3家中心采用Supera... 目的探讨编织型镍钛合金Supera支架治疗的慢性严重肢体缺血(CLTI)患者的中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20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脉管病科及浙江省温岭市中医院血管外科3家中心采用Supera支架治疗的303例50岁以上CLT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05例,女性98例;年龄(73.5±9.3)岁。电话随访并收集患者生存情况、临床驱动的靶病变血运重建(CD-TLR)、大截肢和创面愈合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以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差异。结果296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3.6±12.9)个月。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术后6、12、24及36个月总生存率分别为99.0%、96.2%、86.1%、77.4%。术后12、24和36个月免于CD-TLR率分别为94.2%、91.1%和89.6%。随访期内,15例患者接受了大截肢,总保肢率为92.7%(281/303),有效保肢率为94.9%(281/296)。268例术前存在创面的患者中,203例愈合,创面愈合率为75.7%。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创面愈合的患者较未愈合患者生存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χ^(2)=32.894,P<0.01)。同时,在糖尿病、Meggitt-Wagner分级、Rutherford分级、病变数量及术前流出道数量方面,创面愈合组和未愈合组患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5、0.007、0.005、0.049和0.004)。结论运用编织型镍钛合金支架Supera对CLTI患者具有提高创面愈合率和提高保肢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严重肢体的缺血 编织型镍钛合金支架Supera 创面愈合
原文传递
Lewis大鼠慢性后肢缺血模型的制备与评价 被引量:6
20
作者 杨盛家 陈兵 +6 位作者 罗涛 佟铸 张淑文 史小林 许晴 张斌 张建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1291-1297,共7页
目的通过线栓法制备大鼠慢性后肢缺血模型,将其与急性后肢缺血模型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Lewis大鼠慢性后肢缺血模型,分别于术后第7、14、28、42及49天进行激光多普勒血流分析及血管造影。每组动物在血管造影后处死,分别取... 目的通过线栓法制备大鼠慢性后肢缺血模型,将其与急性后肢缺血模型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Lewis大鼠慢性后肢缺血模型,分别于术后第7、14、28、42及49天进行激光多普勒血流分析及血管造影。每组动物在血管造影后处死,分别取其健侧和患侧股四头肌和腓肠肌行HE染色及α-act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计算小动脉密度。结果慢性后肢缺血模型组动物术后未出现明显的跛行和肢体坏死。血流分析发现,慢性后肢缺血模型在术后第49天仍处于缺血状态。后肢肌肉组织病理学检查未发现急性坏死和肌肉纤维化的表现。术后第7天,慢性缺血组股四头肌的小动脉密度低于急性缺血组(0.015 2比0.036 4)。结论线栓法制备大鼠慢性后肢缺血模型与目前采用的急性动物后肢缺血模型制备方法有显著的不同,其缺血肢体较少受到代偿机制的影响且缺血时间维持较长,此为进一步研究缺血后血管新生的机理和治疗严重的下肢缺血提供了一种新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下肢缺血 线拴法 大鼠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