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痛宁颗粒对眶下神经缩窄环术诱导三叉神经痛大鼠的治疗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舒冉 郭姗姗 +12 位作者 高双荣 包蕾 耿子涵 赵荣华 张敬升 庞博 张宇 王雅欣 徐英利 曹姗 韩冰 崔晓兰 孙静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3期257-262,共6页
目的研究颅痛宁颗粒对三叉神经痛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采用眶下神经缩窄环术(ION-CCI)制备大鼠三叉神经痛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卡马西平阳性药组、颅痛宁高剂量组(2.70 g生药·... 目的研究颅痛宁颗粒对三叉神经痛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采用眶下神经缩窄环术(ION-CCI)制备大鼠三叉神经痛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卡马西平阳性药组、颅痛宁高剂量组(2.70 g生药·kg^(-1)·d^(-1))、颅痛宁低剂量组(1.35 g生药·kg^(-1)·d^(-1))。Von Frey毛刷测定大鼠触须垫机械痛阈值,生化法检测血液血流变和凝血功能,HE染色观察眶下神经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三叉神经内P38和P-P38的蛋白水平。结果颅痛宁颗粒能提高模型大鼠的痛阈值(P<0.05,P<0.01)降低模型大鼠血浆黏度(P<0.05,P<0.01)和全血还原黏度(P<0.05,P<0.01),提高模型大鼠血流变能力;提高模型大鼠血液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tin time,APTT)和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水平(P<0.05,P<0.01),降低模型大鼠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P<0.01),改善凝血功能;改善模型大鼠眶下神经的病理改变;并降低模型大鼠三叉神经内P-P38的表达量(P<0.01)。结论颅痛宁颗粒具有改善三叉神经痛作用,可能与其活血化瘀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眶下神经缩窄环术 颅痛宁颗粒 活血化瘀 三叉神经痛模型 大鼠 卡马西平
下载PDF
疼痛管理干预在三叉神经痛患者治疗期间的应用
2
作者 薛营 陈小红 尼晓丽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6期2414-2419,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慢性疼痛综合评估结果为基础的疼痛管理干预在三叉神经痛患者治疗期间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疼痛科住院治疗的8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 目的探讨基于慢性疼痛综合评估结果为基础的疼痛管理干预在三叉神经痛患者治疗期间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疼痛科住院治疗的8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案,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以慢性疼痛综合评估结果为基础的疼痛管理干预方案。两组患者均护理至出院,出院后均随访12个月。随访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随访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的数字评分量表(NRS)评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并分析两组患者NPS评分和PSQI评分时间因素及时间因素与组间的交互作用;随访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随访3个月时的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包含焦虑分量表(HADS-a)和抑郁分量表(HADS-d)]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分;随访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随访12个月时的三叉神经痛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结果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显示,两组患者NPS评分和PSQI评分时间因素及时间因素与组间的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NPS评分、PSQI评分随着时间变化呈下降趋势,且时间因素的作用随着分组的不同而不同;随访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两组患者的NRS、PSQI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HA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HADS评分中的HADS-a和HADS-d评分分别为(8.68±1.29)分、(6.59±1.7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54±2.17)分、(7.96±2.2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S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SSRS评分中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社会支持利用度评分分别为(11.78±2.39)分、(21.64±3.69)分、(9.71±1.8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55±2.64)分、(20.06±3.16)分、(8.86±1.6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三叉神经痛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后,三叉神经痛生活质量量表评分中的疾病症状、躯体症状、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12.81±3.27)分、(24.54±4.34)分、(10.69±4.26)分、(16.91±2.1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36±3.07)分、(26.49±4.11)分、(12.74±4.62)分、(18.01±2.3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慢性疼痛综合评估结果为基础的疼痛管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缓解三叉神经痛患者的远期疼痛,提高其睡眠质量,并通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患者社会支持程度,进而促进患者预后生活质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疼痛 综合评估 疼痛管理 三叉神经痛 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下载PDF
中老年不典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误诊原因分析
3
作者 李志强 金合 +1 位作者 李春根 曾俊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8期18-21,共4页
目的 分析中老年不典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总结发生误诊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019年3月—2021年5月收治的早期曾误诊的中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1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中以季肋部疼痛为... 目的 分析中老年不典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总结发生误诊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019年3月—2021年5月收治的早期曾误诊的中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1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中以季肋部疼痛为主诉就诊5例,以嗳气、食欲减退、腹痛、腹胀等消化系统症状为主诉就诊2例,以腰背部酸痛为主诉就诊4例。均无明显外伤史。4例行X线检查,2例行胃镜检查。误诊为肋间神经痛5例、脊椎退行性病变4例、慢性胃炎2例。入院后依据胸腰椎MRI检查结果及伤椎棘突叩击痛阳性,确诊为中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误诊时间12~20 d。确诊后行后路经皮胸腰椎后凸成形术,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部分中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早期症状不典型,无明显外伤史,早期X线检查阴性率高,易误诊。对中老年(>50岁)以胸腰背部疼痛或阵发性季肋部疼痛为主要症状就诊者,应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了解疼痛的特点及诱因,并及早行椎体MRI检查,以防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压缩性 骨质疏松性骨折 中老年 误诊 肋间神经痛 慢性胃炎 脊椎退行性病变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急腹症与慢性脊神经痛患者血浆β-内啡肽含量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金山 冯金花 +3 位作者 安建雄 罗非 金书铭 李仲廉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9-22,共4页
为研究急、慢性疼痛与血浆β-内啡肽含量的关系,本研究随机选取急腹症和慢性脊神经痛病人,在治疗前后分别采取血样,对其β-内啡肽含量进行检测,并与无痛志愿者的检测结果相对比。结果表明:(1)急腹症病人血浆β-内啡肽含量较... 为研究急、慢性疼痛与血浆β-内啡肽含量的关系,本研究随机选取急腹症和慢性脊神经痛病人,在治疗前后分别采取血样,对其β-内啡肽含量进行检测,并与无痛志愿者的检测结果相对比。结果表明:(1)急腹症病人血浆β-内啡肽含量较正常无痛者稍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治疗疼痛消失后,虽然降低了20%,但与治疗前及正常无痛组对照,仍无统计学差异(P>0.05)。(2)慢性脊神经痛组病人的血浆β-内啡肽含量显著低于无痛对照组(P<0.001);经治疗后,疼痛NRT-11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血浆β-内啡肽含量亦稍有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3)对各变量的相关性分析发现,慢性脊神经痛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的降低值与血浆β-内啡肽含量的降低值呈正相关(P<0.05)。我们认为,血浆β-内啡肽含量偏低可能是慢性脊神经痛患者罹患疼痛的重要原因之一;血浆β-内啡肽可能与机体的抗痛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腹症 脊神经痛 疼痛 血浆 Β-内啡肽
下载PDF
抗癫痫药物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34
5
作者 赵序利 许永广 +1 位作者 宋文阁 傅志俭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3-77,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卡马西平和加巴喷丁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以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安全性和不良反应。方法:102位患者进入本研究,比较卡马西平或加巴喷丁治疗前后患者疼痛强度的改变和对睡眠影响的改善;依据药物分类,... 目的:回顾性分析卡马西平和加巴喷丁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以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安全性和不良反应。方法:102位患者进入本研究,比较卡马西平或加巴喷丁治疗前后患者疼痛强度的改变和对睡眠影响的改善;依据药物分类,比较两种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结果: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起效较加巴喷丁快,二者长期疗效相当;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优于卡马西平;疗效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卡马西平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较加巴喷丁高。结论:抗癫痫药物卡马西平和加巴喷丁是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有效药物,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但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发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癫痫药 慢性疼痛 三叉神经痛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下载PDF
B超引导与传统手法阴部神经阻滞治疗女性阴部神经痛的比较 被引量:16
6
作者 贺豪杰 郭红燕 +2 位作者 韩劲松 李水清 白志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1-154,共4页
目的探讨B超引导阴部神经阻滞(pudendal nerve block,PNB)与传统阴部神经阻滞治疗女性阴部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2016年8月在我院就诊并接受阴部神经阻滞的40例阴部神经痛的资料,其中19例行B超引导下阴部神经阻滞(B超... 目的探讨B超引导阴部神经阻滞(pudendal nerve block,PNB)与传统阴部神经阻滞治疗女性阴部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2016年8月在我院就诊并接受阴部神经阻滞的40例阴部神经痛的资料,其中19例行B超引导下阴部神经阻滞(B超组),21例行传统阴部神经阻滞(传统组)。根据疼痛缓解情况进行1~3次神经阻滞。治疗前、第一次治疗后24 h和治疗结束3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估疼痛情况。结果 2组第一次治疗后24 h、治疗结束后3个月的疼痛VAS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00),B超组治疗后24 h疼痛VAS较传统组更低(Z=-2.451,P=0.014),治疗后3个月2组无显著性差异(Z=-0.542,P=0.588)。主要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臀部及下肢麻木在B超组为31.6%(6/19),传统组为0(0/2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检验,P=0.007);头晕在B超组为5.3%(1/19),传统组为38.1%(8/2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7,P=0.035)。结论 B超引导与传统手法阴部神经阻滞治疗女性阴部神经痛均有效,2组在治疗结束后3个月疼痛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部神经痛 慢性盆腔痛 阴部神经阻滞 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
下载PDF
三叉神经慢性缩窄环术后大鼠行为反应与组织学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4
7
作者 黄玲 于生元 +1 位作者 董钊 姜磊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74-277,共4页
目的:观察慢性缩窄环术前后大鼠对机械刺激的反应阈值与三叉神经的组织学改变,探讨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制,为治疗等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在大鼠一侧三叉神经分支眶下神经(ION)行缩窄环术(CCI),观察术后不同时段大鼠对机械刺激的反应阈值... 目的:观察慢性缩窄环术前后大鼠对机械刺激的反应阈值与三叉神经的组织学改变,探讨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制,为治疗等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在大鼠一侧三叉神经分支眶下神经(ION)行缩窄环术(CCI),观察术后不同时段大鼠对机械刺激的反应阈值及三叉神经组织学改变。结果:1.术后2周到8周,在ION支配区域内,大鼠出现痛觉超敏现象,与术前及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1),术后4周开始逐渐恢复,术后12周左右恢复至术前水平。2.术后2周,I0N-CCI区域神经纤维肿胀,髓鞘脱失,正常结构消失;术后4到8周,神经纤维仍有脱髓鞘改变;术后12周神经纤维密度均匀,髓鞘与轴突比例恢复正常。结论:慢性缩窄环术后大鼠对机械刺激的反应阈值与其局部神经纤维脱髓鞘改变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阈值 三叉神经痛 慢性缩窄环 组织学
下载PDF
P2X2/3受体在大鼠眶下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中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5
8
作者 赵莉莉 雷洁 +8 位作者 王元银 刘安东 解敏 杨晨 陈叶俊 孙辉 周健 王烈成 张志愿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76-680,共5页
目的探讨P2X2/3受体在三叉神经痛(TN)模型大鼠三叉神经节(TG)神经元内表达的动态变化及其作用。方法采用行为学观察、HE染色评价慢性压迫性损伤大鼠眶下神经模型造模结果,免疫组化方法测定每组TG神经元不同时期P2X2/3的表达情况。结果... 目的探讨P2X2/3受体在三叉神经痛(TN)模型大鼠三叉神经节(TG)神经元内表达的动态变化及其作用。方法采用行为学观察、HE染色评价慢性压迫性损伤大鼠眶下神经模型造模结果,免疫组化方法测定每组TG神经元不同时期P2X2/3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对照组P2X2/3在中、小直径神经元中有阳性表达;P2X2/3的表达量在手术侧组各时间段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假手术组术后早期,P2X2/3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晚期两者无明显差异;手术对侧组与假手术组相比,P2X2/3表达量在术后早期无明显差异,术后晚期明显增多(P<0.05)。结论TG神经元中P2X2/3参与了TN的诱发、痛觉传递过程,其中P2X2主要参与急性痛或炎性痛,而P2X3对急性痛及痛疼的维持都起重要作用;手术侧的痛觉神经传导对对侧TG产生了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节 慢性压迫性损伤 三叉神经痛 P2X2受体 P2X3受体 ATP
下载PDF
慢性脊神经痛患者脑脊液中神经节苷脂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永权 蒋昭祥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 :探讨GM1 神经节苷脂在慢性脊神经痛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择慢性脊神经痛患者 2 0例 ,在治疗前后各采集脑脊液 2~ 3ml,检测其中神经节苷脂的含量并与正常无痛组相比。将患者脑脊液中的神经节苷脂含量与疼痛评分进行统计学... 目的 :探讨GM1 神经节苷脂在慢性脊神经痛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择慢性脊神经痛患者 2 0例 ,在治疗前后各采集脑脊液 2~ 3ml,检测其中神经节苷脂的含量并与正常无痛组相比。将患者脑脊液中的神经节苷脂含量与疼痛评分进行统计学相关处理。结果 :(1 )治疗前慢性脊神经痛患者GM1 含量低于正常值 (P <0 .0 0 1 ) ,治疗后GM1 含量升高接近正常水平 (P <0 .0 5)。 (2 )慢性脊神经痛患者脑脊液中神经节苷脂与疼痛评分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慢性脊神经痛患者GM1 神经节苷脂含量较正常人下降 ,治疗后恢复 ,而且神经节苷脂含量与疼痛评分呈负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苷脂 GM1 慢性脊神经痛 脑脊液
下载PDF
抗抑郁药用于疼痛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库宝善 俞洁银 潘建春 《中国执业药师》 CAS 2012年第4期26-31,共6页
慢性痛或神经痛是一种临床综合征,常伴有抑郁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对于神经痛,常规镇痛药物、甚至麻醉性镇痛药经常无效,而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和抗癫痫药物等则有效。本文综述了抗抑郁药用于镇痛的作用机制和不同类型的抗抑郁... 慢性痛或神经痛是一种临床综合征,常伴有抑郁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对于神经痛,常规镇痛药物、甚至麻醉性镇痛药经常无效,而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和抗癫痫药物等则有效。本文综述了抗抑郁药用于镇痛的作用机制和不同类型的抗抑郁药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旨在为疼痛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痛 神经痛 抗抑郁药 治疗应用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动态检测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钟敏 曾因明 +2 位作者 杨进辉 徐伟杰 柳垂亮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79-282,共4页
目的定量动态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PCR(FQ-RT-PCR),在不同的时间点(术前,术后1、7、14和21d)动态检测慢性坐骨神经结扎损... 目的定量动态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PCR(FQ-RT-PCR),在不同的时间点(术前,术后1、7、14和21d)动态检测慢性坐骨神经结扎损伤(CCI)大鼠和对照组大鼠脊髓中TNFαmRNA表达;同时记录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CI大鼠脊髓中TNFαmRNA表达在术后1d开始升高,至术后7d达到高峰,术后14d已经下降,术后21d基本回到基础水平(P<0.05或0.01)。大鼠MWT术后1d即明显下降,术后7d最显著(P<0.01),但一直持续至术后21d(P<0.01)。结论脊髓TNFαmRNA的表达变化与大鼠痛觉过敏行为并不完全吻合,TNFα更多地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起始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定量PCR 肿瘤坏死因子Α 慢性病 神经病
下载PDF
加巴喷丁对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DRG中TRPV1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阎妮 栾永 李润玖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4-237,共4页
目的研究加巴喷丁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CCI)大鼠DRG中TRPV1的影响。方法使用SD雄性大鼠建立CCI模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CI组,CCI+GBP组。使用行为学检测机械性痛和热痛。术后第8天,搜集DRG,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DRG中TRVP1... 目的研究加巴喷丁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CCI)大鼠DRG中TRPV1的影响。方法使用SD雄性大鼠建立CCI模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CI组,CCI+GBP组。使用行为学检测机械性痛和热痛。术后第8天,搜集DRG,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DRG中TRVP1的表达情况。结果 CCI手术后DRG中TRPV1基因的m RNA表达显著增加,GBP能够减少CCI后DRG的TRPV1基因的m RNA表达。结论在CCI手术后,DRG中TRPV1基因的表达升高,使用GBP后,其表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痛 加巴喷丁 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 大鼠 TRPV1
下载PDF
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玲 于生元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4期217-220,共4页
目的:观察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analgecine)对于三叉神经痛的效果及镇痛机制。方法:将大鼠制成单侧缩窄性三叉神经痛模型,在痛觉超敏期随机分为两组。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组:腹腔内注入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100u/kg;生理盐水组... 目的:观察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analgecine)对于三叉神经痛的效果及镇痛机制。方法:将大鼠制成单侧缩窄性三叉神经痛模型,在痛觉超敏期随机分为两组。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组:腹腔内注入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100u/kg;生理盐水组:腹腔内注入生理盐水10m l/kg。2周后,观察大鼠疼痛阈值(PT)变化及缩窄环区域神经组织的改变。结果:(1)术后2周,动物出现痛觉过敏,PT明显减低;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组PT逐渐升高,与治疗前及生理盐水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性(P<0.01)。(2)痛觉超敏期大量神经纤维肿胀变性、髓鞘脱失。2周后,生理盐水组髓鞘脱失明显,无髓纤维数目增多;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组神经纤维肿胀消失,髓鞘板层结构致密,与正常结构类似。结论:动物实验表明,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对于三叉神经痛的镇痛效果肯定,其作用机制部分是通过促进受损变性的神经纤维修复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慢性缩窄环 病理
下载PDF
眶下神经慢性缩窄环三叉神经痛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孙晖 李国超(综述) +1 位作者 王元银 王烈成(审校) 《医学综述》 2013年第12期2113-2116,共4页
三叉神经痛(TGN)的病因及病理机制尚不清楚,诊断标准趋于主观化,因而模型的制作成为研究的热点,有较多难点需要克服。近年来,眶下神经慢性缩窄环模型由于具有操作简单、存活率高等特点,在研究TGN中被广泛应用。该文就眶下神经慢性缩窄... 三叉神经痛(TGN)的病因及病理机制尚不清楚,诊断标准趋于主观化,因而模型的制作成为研究的热点,有较多难点需要克服。近年来,眶下神经慢性缩窄环模型由于具有操作简单、存活率高等特点,在研究TGN中被广泛应用。该文就眶下神经慢性缩窄环模型的背景、意义、研究现状和制作方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动物模型 慢性缩窄环 大鼠
下载PDF
三叉神经慢性缩窄环术大鼠血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及P物质变化 被引量:7
15
作者 朱遵燕 杨晓秋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76-378,共3页
目的测定三叉神经慢性缩窄环术前后大鼠血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P物质(SP)的浓度,探讨CGRP、SP与三叉神经痛的关系。方法 18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手术组(A组)用铬肠线疏松结扎大鼠右侧眶下神经造成慢性缩窄性损伤;... 目的测定三叉神经慢性缩窄环术前后大鼠血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P物质(SP)的浓度,探讨CGRP、SP与三叉神经痛的关系。方法 18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手术组(A组)用铬肠线疏松结扎大鼠右侧眶下神经造成慢性缩窄性损伤;假手术组(B组)仅暴露眶下神经而不结扎;对照组(C组)不行眶下神经暴露及结扎。观察术后大鼠对机械性刺激的行为反应。分别于术前(T0)、术后3d(T1)、9d(T2)、15d(T3)给予大鼠机械性刺激后抽取右侧颈外静脉血,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CGRP及SP的浓度。结果与B、C组比较,A组大鼠术后9d起眶下神经支配区出现痛觉过敏。血中CGRP浓度与术前比较,术后3d时A、B、C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9d、15dA组浓度均升高(P<0.05,P<0.01),B、C组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B、C组比较,A组大鼠术后9d、15d血中CGRP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血中SP浓度术后3dA、B、C组较术前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9d、15dA组浓度均升高(P<0.01),B、C组与术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B、C组比较,A组大鼠术后9d、15d血中SP浓度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三叉神经慢性缩窄性损伤可引起大鼠三叉神经痛,术后9d、15d大鼠疼痛发作时血中CGRP及SP表达均增高,可能参与了三叉神经痛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缩窄环术 三叉神经痛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P物质
下载PDF
手术相关女性慢性盆腔痛的病因及诊治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侯征 牛子儒 +4 位作者 姚颖 王莎 韩劲松 郭红燕 贺豪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探讨女性术后慢性盆腔痛的病因、诊断流程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2020年6月我院诊治的60例术后慢性盆腔痛资料。根据病因进行个体化治疗,包括加巴喷丁、神经阻滞、抗生素、口服避孕药、手术、中成药等。疗效评价标准:... 目的探讨女性术后慢性盆腔痛的病因、诊断流程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2020年6月我院诊治的60例术后慢性盆腔痛资料。根据病因进行个体化治疗,包括加巴喷丁、神经阻滞、抗生素、口服避孕药、手术、中成药等。疗效评价标准:(1)完全缓解,疼痛消失,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降至0分;(2)部分缓解,疼痛减轻,VAS评分或疼痛频率降低≥50%;(3)无效,VAS评分及疼痛频率降低<50%。结果诊断神经病理性疼痛34例(56.7%),盆腔炎症性疾病11例(18.3%),子宫内膜异位症7例(11.7%),盆腔炎症性疾病合并神经病理性疼痛2例(3.3%),盆腔炎症性疾病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2例(3.3%),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神经病理性疼痛2例(3.3%),肠易激综合征1例(1.7%),原因不明1例(1.7%)。除5例因备孕未治疗外,55例治疗后随访1~9个月,平均2.6月。完全缓解18例,部分缓解34例,无效3例。有效率94.5%(52/55)。结论手术相关女性慢性盆腔痛可能的病因包括神经病理性疼痛、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症性疾病,亦可能为消化系统或泌尿系统疾病,诊断过程中应仔细鉴别,针对病因进行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痛 术后慢性疼痛 阴部神经痛 神经阻滞 加巴喷丁
下载PDF
碘对大鼠三叉神经痛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善昌 李银萍 任宏宴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54-656,共3页
目的:探讨碘对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作用及评价其与酒精的疗效。方法:将60只SD大鼠建立左侧眶下神经慢性缩窄环模型并随机分为3组,术后分别于神经周围立即注射碘酊、酒精及盐水。于术后第3、7、14天测疼痛阈值,并将每组大鼠分别随机抽取3只... 目的:探讨碘对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作用及评价其与酒精的疗效。方法:将60只SD大鼠建立左侧眶下神经慢性缩窄环模型并随机分为3组,术后分别于神经周围立即注射碘酊、酒精及盐水。于术后第3、7、14天测疼痛阈值,并将每组大鼠分别随机抽取3只处死,应用组织学检测观察神经组织形态变化。结果:碘酊对三叉神经痛的抑制作用较酒精显著。碘酊的作用使大鼠痛阈升高较酒精显著(P<0.01);组织学检测可见神经纤维非选择性破坏,而酒精对神经的破坏程度较轻。结论:碘对三叉神经痛有治疗作用,且其疗效优于酒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碘酊 慢性缩窄环 组织学
下载PDF
p38信号通路在三叉神经痛ION-CCI模型大鼠中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雨 崔曼曼 +4 位作者 张越 施秀芳 温泽惠 王烈成 王元银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94-897,共4页
目的检测三叉神经痛(TN)模型大鼠三叉神经节(TG)内p-p38蛋白表达量的变化。方法采用眶下神经缩窄术(ION-CCI)制备大鼠三叉神经痛模型,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sham组)和眶下神经缩窄术组(ION-CCI组)。Frey毛刷测定大鼠触须... 目的检测三叉神经痛(TN)模型大鼠三叉神经节(TG)内p-p38蛋白表达量的变化。方法采用眶下神经缩窄术(ION-CCI)制备大鼠三叉神经痛模型,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sham组)和眶下神经缩窄术组(ION-CCI组)。Frey毛刷测定大鼠触须垫机械痛阈,Western blot检测p-p38的表达量。结果 ION-CCI组大鼠机械痛阈明显低于sham组(n=5,P<0.01)。ION-CCI组大鼠TG内p-p38的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建模前正常大鼠(n=3,P<0.05)。结论 p38信号通路可能与TN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节 眶下神经缩窄术
下载PDF
建立三叉神经痛慢性缩窄环术大鼠模型的体会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桂萍 曹晓岚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年第8期973-974,共2页
目的建立三叉神经痛慢性缩窄环术大鼠模型,并总结经验。方法经口腔入路暴露并结扎眶下神经,建立三叉神经痛慢性缩窄环术大鼠模型。观察术后不同时段大鼠对机械刺激的反应阈值(疼痛阈值)及相关的痛觉行为变化。结果手术组术后14d,在眶下... 目的建立三叉神经痛慢性缩窄环术大鼠模型,并总结经验。方法经口腔入路暴露并结扎眶下神经,建立三叉神经痛慢性缩窄环术大鼠模型。观察术后不同时段大鼠对机械刺激的反应阈值(疼痛阈值)及相关的痛觉行为变化。结果手术组术后14d,在眶下神经支配区域内,大鼠出现痛觉超敏现象,与术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眶下神经的慢性环扎损伤可导致三叉神经痛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动物模型 慢性缩窄环术 大鼠
下载PDF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超短波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阳 胡利杰 +4 位作者 蔡西国 孙振双 程新杰 张敏 张卫卫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第20期2232-2237,共6页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联合超短波(ultra short wave)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疗效,进一步阐明mNGF联合超短波在PHN治疗中的机制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PHN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用mNGF在带状疱疹神...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联合超短波(ultra short wave)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疗效,进一步阐明mNGF联合超短波在PHN治疗中的机制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PHN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用mNGF在带状疱疹神经损伤疼痛区域行局部注射,同时配合超短波治疗;对照组应用同样方法,但不给予超短波治疗。2组其余处理方式相同,2周为1个疗程。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测患者治疗前后评分,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显效率。结果研究组总显效率(80.0%)显著高于对照组(52.5%);2组治疗后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局部注射配合超短波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慢性神经性疼痛综合征 鼠神经生长因子 超短波 局部注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