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双侧经颅直流电刺激(dual-hemispheric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Dual-tDCS)对慢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为治疗慢性期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提供基于神经机制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某院24例慢性期脑...目的:研究双侧经颅直流电刺激(dual-hemispheric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Dual-tDCS)对慢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为治疗慢性期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提供基于神经机制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某院24例慢性期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13)和对照组(n=11)。对照组采用tDCS伪刺激联合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采用Dual-tDCS联合常规康复治疗。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ugl-Meyer assessment upper limb scale,FMA-UL)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测评量表对患者活动能力进行评估。对比治疗前后初级运动皮层(M1区)与全脑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的变化。使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FMA-UL、ADL评分比治疗前均显著提高,且研究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1区与全脑FC分析显示,治疗后对照组健侧M1区到患侧枕中回、健侧舌回、健侧角回FC降低(P<0.01);患侧M1区未见FC变化脑区。治疗后研究组健侧M1区到健侧小脑、健侧小脑蚓部FC降低,到患侧中央前回FC增加(P<0.01);患侧M1区到患侧小脑、患侧颞中回FC增加,到健侧中央前回FC降低(P<0.01)。结论:Dual-tDCS对大脑的神经调控作用可改善慢性期卒中患者运动和非运动相关脑区的FC,可能是慢性期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机制。展开更多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防治依然任重而道远.即使我国新版指南扩大了抗病毒治疗适应证,依然有一定比例的HBV感染者不符合抗病毒治疗适应证,称之为不确定期或灰区(grey zone,GZ).但当前关于不确定期或GZ的解读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防治依然任重而道远.即使我国新版指南扩大了抗病毒治疗适应证,依然有一定比例的HBV感染者不符合抗病毒治疗适应证,称之为不确定期或灰区(grey zone,GZ).但当前关于不确定期或GZ的解读与判断标准较为混乱,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还不甚清晰,不同研究所指向的对象不尽相同.但无论如何认定不确定期或GZ,其目的是为了及时、准确判断慢性HBV感染的疾病进展与是否需要及时治疗.基于GZ对应于“治疗的适应证分类”和不确定期对应于“自然史分期”的理解,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进展阐述对慢性HBV感染不确定期与GZ的再认识.GZ即为不治疗对象(不符合抗病毒治疗适应证),而不确定期仅为难以明确归于自然史分期(不符合自然史分期)的患者,GZ应包括不确定期,而不是等同关系.对应我国新版指南标准,属于GZ的不确定期患者,建议抗病毒治疗;对应欧洲肝病学会2017年指南标准,免疫控制期与属于GZ的不确定期患者,建议抗病毒治疗.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研究双侧经颅直流电刺激(dual-hemispheric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Dual-tDCS)对慢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为治疗慢性期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提供基于神经机制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某院24例慢性期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13)和对照组(n=11)。对照组采用tDCS伪刺激联合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采用Dual-tDCS联合常规康复治疗。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ugl-Meyer assessment upper limb scale,FMA-UL)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测评量表对患者活动能力进行评估。对比治疗前后初级运动皮层(M1区)与全脑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的变化。使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FMA-UL、ADL评分比治疗前均显著提高,且研究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1区与全脑FC分析显示,治疗后对照组健侧M1区到患侧枕中回、健侧舌回、健侧角回FC降低(P<0.01);患侧M1区未见FC变化脑区。治疗后研究组健侧M1区到健侧小脑、健侧小脑蚓部FC降低,到患侧中央前回FC增加(P<0.01);患侧M1区到患侧小脑、患侧颞中回FC增加,到健侧中央前回FC降低(P<0.01)。结论:Dual-tDCS对大脑的神经调控作用可改善慢性期卒中患者运动和非运动相关脑区的FC,可能是慢性期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机制。
文摘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防治依然任重而道远.即使我国新版指南扩大了抗病毒治疗适应证,依然有一定比例的HBV感染者不符合抗病毒治疗适应证,称之为不确定期或灰区(grey zone,GZ).但当前关于不确定期或GZ的解读与判断标准较为混乱,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还不甚清晰,不同研究所指向的对象不尽相同.但无论如何认定不确定期或GZ,其目的是为了及时、准确判断慢性HBV感染的疾病进展与是否需要及时治疗.基于GZ对应于“治疗的适应证分类”和不确定期对应于“自然史分期”的理解,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进展阐述对慢性HBV感染不确定期与GZ的再认识.GZ即为不治疗对象(不符合抗病毒治疗适应证),而不确定期仅为难以明确归于自然史分期(不符合自然史分期)的患者,GZ应包括不确定期,而不是等同关系.对应我国新版指南标准,属于GZ的不确定期患者,建议抗病毒治疗;对应欧洲肝病学会2017年指南标准,免疫控制期与属于GZ的不确定期患者,建议抗病毒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