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的分析—综合法与循环论证问题——《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文本再探
1
作者 陈广思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69,共11页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部分运用了分析—综合法,形成事实—概念的文本逻辑,表明异化劳动的概念并不先验地、分析性地包含私有财产的概念。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之间具有“(认识)理由—结果”的因果关...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部分运用了分析—综合法,形成事实—概念的文本逻辑,表明异化劳动的概念并不先验地、分析性地包含私有财产的概念。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之间具有“(认识)理由—结果”的因果关系,这种关系的形成包含“异化劳动事实→异化劳动概念+‘资本家’→私有财产概念”的分析—综合过程。通过马克思的这种方法论,我们可以明确马克思在此文本中为自己制定的理论任务及性质,证明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关系的推论不是循环论证,并从多个方面澄清学界认为此推论是循环论证的质疑。以此为视角来探讨这个问题,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青年马克思的思维方式、思想层次和哲学观点,以及马克思分析—综合法的科学性和深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化劳动 私有财产 分析—综合 循环论证
下载PDF
“循环论证”是一种误读——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一手稿的分析
2
作者 刘玉芝 吴宏伟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5期45-51,共7页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是否存在“循环论证”的问题是学术界长期争论的焦点。实际上,“循环论证”是对马克思的一种误读。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一手稿中,马克思从批判国民经济学出发,用国民经济学的语言和规律阐释问题。...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是否存在“循环论证”的问题是学术界长期争论的焦点。实际上,“循环论证”是对马克思的一种误读。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一手稿中,马克思从批判国民经济学出发,用国民经济学的语言和规律阐释问题。准确把握异化、外化和私有财产三个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是破解“循环论证”的关键。外化劳动是私有财产的根源,外化劳动产生了基于自身劳动基础上的私有财产,而私有财产权的社会分化使得私有财产具有资本属性,进而产生异化劳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一手稿中提出要研究异化劳动的起源和私有财产的本质,这对于人们理解劳动从个体向社会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而这一问题的提出本身就打破了“循环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化劳动 外化劳动 私有财产 “循环论证”
下载PDF
一道例题证法的商榷
3
作者 尹文运 边军辉 《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2期154-156,共3页
《高等数学》(同济大学第五版)的一道例题在与积分中值定理相同的条件之下得到了更强的结论,但是例题的证法导致了教材体系的不严密,在各命题都正确的情形之下,相关命题的推导出现了循环论证的错误。文章指出了这个问题并提出了两种修... 《高等数学》(同济大学第五版)的一道例题在与积分中值定理相同的条件之下得到了更强的结论,但是例题的证法导致了教材体系的不严密,在各命题都正确的情形之下,相关命题的推导出现了循环论证的错误。文章指出了这个问题并提出了两种修改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分中值定理 积分上限函数 连续 可积 循环论证.
下载PDF
数学解题过程中常见逻辑错误例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孙幸荣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109-110,共2页
逻辑错误是导致解题错误的主要原因,常见的逻辑错误的表现形式有:虚假理由、偷换概念、分类不当、循环论证等。本文主要从初等数学教学的角度,就数学习题求解的几个方面,例析了数学解题过程中常见的几种逻辑性错误,并举例说明。
关键词 逻辑错误 虚假理由 偷换概念 分类不当 循环论证
下载PDF
影响性案件的合法化论证——线形模式与环形模式的对比分析
5
作者 韦志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33-40,共8页
形式推理和辩证推理都是一种线形的合法化论证进路,其分别适用于简单案件和疑难、复杂案件,但这种论证进路(线形合法化论证模式)在一些影响性案件中却出现了合法化危机。环形合法化论证模式是消解影响性案件合法化危机的一种有益探索,... 形式推理和辩证推理都是一种线形的合法化论证进路,其分别适用于简单案件和疑难、复杂案件,但这种论证进路(线形合法化论证模式)在一些影响性案件中却出现了合法化危机。环形合法化论证模式是消解影响性案件合法化危机的一种有益探索,它强调论证过程双向互动的环形特征。沟通合法化推理进路是环形合法化论证模式的主要表现形式,其通过法官的沟通性推理(方法)来完成。为了避免环形合法化论证模式可能存在的缺陷,法官应该在合法性框架内进行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形合法化论证模式 环形合法化论证模式 影响性案件 沟通合法化进路
下载PDF
《例说循环论证之谬误》注
6
作者 江樵芬 苏维钢 《高等数学研究》 2014年第6期14-15,18,共3页
指出《例说循环论证之谬误》中的第二个例子并非循环论证,并给出例子说明相关问题中更有可能产生循环论证之处.
关键词 循环论证 积分中值定理 微积分基本定理
下载PDF
数学循环论证的思考及其价值展望 被引量:5
7
作者 李锋雷 孔德宏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4-79,共6页
循环论证的核心问题是推理过程中的逻辑是否严谨.数学证明的过程是否为循环论证,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结果.以学科体系、教材体系为标准,得到4种体系下的循环论证:(1)同一教材体系;(2)不同教材体系;(3)同一学科体系;(4)不同学科体系... 循环论证的核心问题是推理过程中的逻辑是否严谨.数学证明的过程是否为循环论证,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结果.以学科体系、教材体系为标准,得到4种体系下的循环论证:(1)同一教材体系;(2)不同教材体系;(3)同一学科体系;(4)不同学科体系.循环论证所带来的价值有很大的应用前景:能够让知识的学科价值更加充分发挥,能够降低学生负担.未来教材改革应关注:(1)教材改革应兼顾知识的学术逻辑与学生的心理逻辑;(2)教材改革应注重教育逻辑的完善;(3)教材改革可考虑从循环论证根源的剖析上摄取“营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论证 教材体系 跨学科体系 核心素养 教材改革
下载PDF
例说循环论证之谬误 被引量:3
8
作者 杨潍旭 焦振华 张智丰 《高等数学研究》 2012年第4期115-116,共2页
通过两个典型的例子探讨高等数学中循环论证之谬误.对相关错误进行分析,揭示循环论证的隐蔽性,以求引起师生在教学中对此类问题的重视.
关键词 循环论证 重要极限 积分中值定理 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下载PDF
谨防数学分析中循环论证的错误 被引量:1
9
作者 毕文玲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2期85-87,共3页
循环论证是一种不易被觉察的错误论证,本文借具体实例分析了循环论证的错误,对于学生数学分析的学习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 循环论证 数学分析 错误
下载PDF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逻辑学基础——兼论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的“循环论证”问题 被引量:3
10
作者 彭晓涛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57-62,共6页
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是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两个核心概念,在解释两者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遭遇到部分学者提出的“循环论证”。在批判国民经济学过程中,马克思认为真正科学的方法应该是黑格尔的逻辑学。在这个意义上,“循环论证”的实质... 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是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两个核心概念,在解释两者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遭遇到部分学者提出的“循环论证”。在批判国民经济学过程中,马克思认为真正科学的方法应该是黑格尔的逻辑学。在这个意义上,“循环论证”的实质是因果关系无法说明“劳动”和“所有”的结构,而“类本质”概念展示了劳动和所有的内在同一。当然,马克思的概念具有反思性质,将劳动和所有提升为类本质既是逻辑的必然要求,也是现实的历史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逻辑 异化劳动 私有财产 类本质 循环论证
下载PDF
PROLOG的说明性语义和过程性语义之间的循环论证
11
作者 周训伟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4期87-90,共4页
对关于PROLOG的说明性语义和过程性语义之间的关系的观点提出商榷。认为这两种语义之间存在循环论证,它反映了数理逻辑的模型论和证明论之间的循环论证。
关键词 PROLOG语言 说明性 语义 过程性
下载PDF
老子的哲学思想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黎千驹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35-43,共9页
老子哲学体系的核心是“道”。道是物质的,又是形而上的,成于混沌之中,在天地形成以前已产生。它看不见、摸不着、听不见、无上下之分,且不可言说,是宇宙万物的本体本原却无私无欲。道又是规律,本质属性和最高原则是“自然”,即自然而... 老子哲学体系的核心是“道”。道是物质的,又是形而上的,成于混沌之中,在天地形成以前已产生。它看不见、摸不着、听不见、无上下之分,且不可言说,是宇宙万物的本体本原却无私无欲。道又是规律,本质属性和最高原则是“自然”,即自然而然。老子的辩证法主要包含三方面:第一,宇宙万物皆是矛盾的统一体;第二,对立的事物相互依存;第三,道的运动是向着其相反的方向发展变化的。老子的辩证法至少能够给人以五个方面的启迪,即相反相成、居安思危、物极必反、以退为进和先易后难等。老子的循环论包含“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和“周而复始,始而升华,循环往复”等两个方面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哲学思想 辩证法 循环论
下载PDF
实验哲学与历史学-考古学的方法论之对话与反思——兼论徐良高先生对二重证据法的批评 被引量:2
13
作者 梅剑华 《新文科教育研究》 2022年第3期16-28,141,共14页
实验哲学是一种新型的自然主义哲学,主张运用实验方法研究传统的哲学问题。和基于量化分析的主流实验方法有所区别,我们将实验哲学方法扩张为量化分析、质性分析、苏格拉底对话法和概念论证相结合的四重证据法,这就和中国考古学研究中... 实验哲学是一种新型的自然主义哲学,主张运用实验方法研究传统的哲学问题。和基于量化分析的主流实验方法有所区别,我们将实验哲学方法扩张为量化分析、质性分析、苏格拉底对话法和概念论证相结合的四重证据法,这就和中国考古学研究中所提倡的四重证据法遥相呼应。一方面,从实验哲学方法来看,考古学方法实际上只具有三重证据,而非所声称的四重证据。另一方面,反思考古学和历史学的关系也为重新看待实验哲学与传统哲学之间的关系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重证据法 量化分析 循环论证 大众哲学
下载PDF
一个典型的张五常式循环论证——评张五常《经济解释》的“温度理论”及其它
14
作者 黄汝广 《特区经济》 2016年第8期69-70,共2页
在《经济解释》一书中,张五常示范了一个温度理论,然而分析表明:张五常所谓的实证只不过是一个循环论证而已;而且他反复利用无关因素来挽救其理论,也违反了最基本的"穆勒五法"。
关键词 张五常 经济解释 循环论证 穆勒五法 数学方程 奥卡姆剃刀
下载PDF
高等数学学习中的几类常见逻辑错误
15
作者 杜青年 胡江安 《高等数学研究》 2012年第4期112-114,共3页
归纳分析大学生在证明高等数学相关结论时经常发生的几类逻辑错误,以使其认清问题之所在并养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
关键词 逻辑 循环论证 形式论证
下载PDF
中央民族大学佤族舞蹈课程“五点环线”模式的创建
16
作者 李惠君 苏自红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3-130,共8页
中央民族大学佤族舞蹈课程“五点环线”模式是对民族舞蹈教学“三点一线”传统建设模式的深化与拓展,将民族“根文化”的内涵深植于民族舞蹈创作、教学、理论研究中。通过五个时空点,建构从“生活—广场”到“表演—舞台”,再到“教学... 中央民族大学佤族舞蹈课程“五点环线”模式是对民族舞蹈教学“三点一线”传统建设模式的深化与拓展,将民族“根文化”的内涵深植于民族舞蹈创作、教学、理论研究中。通过五个时空点,建构从“生活—广场”到“表演—舞台”,再到“教学—课堂”,又到“表演—舞台”,最后回到“生活—广场”的循环模式。这一模式继承已有的“采风、整理、提炼、编排、教学、创作”的教材建设与教学环节,增加“表演—舞台”时空点的过程环节,强调基于民族舞蹈文化的舞台创作对舞蹈教材建设与教学、育人的重要性,旨在深化民族舞蹈教育内涵,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舞蹈教育领域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根文化’ 五点环线 返乡求证 民族认同 文化论证
原文传递
对非议或误解黄侃古音学的澄清(下)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葆嘉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 CSSCI 2017年第1期92-114,共23页
评价学术首先应据作者所处时代,考察是否超越前人;其次方是基于评价者时代,考察与该领域进展之关系。如果材料不足,可以不说、少说,但不可妄说。为避免"积非成是而无从知,先入为主而惑以终身",对非议或误解黄侃古音学说的评说,务必依... 评价学术首先应据作者所处时代,考察是否超越前人;其次方是基于评价者时代,考察与该领域进展之关系。如果材料不足,可以不说、少说,但不可妄说。为避免"积非成是而无从知,先入为主而惑以终身",对非议或误解黄侃古音学说的评说,务必依据原典、正本清源,以免贻笑后人。林语堂(1928)对之冠以"循环论证",不知配对认知图式,"文调过高"而学识不足,晚年似有所醒悟。张世禄(1936,1964)盲从林说,拘于"当前一般公认",不解古本音在等韵一四等的历史语言投影原理,不知《广韵》乃"古音之津梁"正是"投射研究法"的早期表述。王力(1978)批判其"一无是处、唯心主义、坏影响"等关键词,至今有人读后惊出一身冷汗。王力对黄说多从《文字学音篇》了解,以至于对黄说和钱说时有不分。更无从知黄侃功夫在《五雅古韵表》《尔雅、方言、释名、广雅声类表》《古韵谱稿》等。李开(2002)证明以一四等韵为古本韵合乎现代音系学的优化和对立原理,与循环论证无关,然提及"黄侃中经钱玄同受到高本汉的间接影响",其证据链未核,未查阅黄侃《音学八种》。黄侃古音学说的精粹在于音理-音史—音证的系统方法论,及"客观归纳→主观演绎→文献验证→声韵互证"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侃古音学 循环论证 唯心主义 高本汉 澄清
原文传递
无证据概念的个案导入:以聂树斌案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陆而启 《证据科学》 2017年第4期389-407,共19页
聂树斌案复查再审的艰难并非理论偏误所致,但是为迎合司法实践提出所谓的聂树斌有罪和无罪"四六开"的概率论解释,反倒成为聂案各方各取所需的借口。通过"无证据"概念的引入,案件事实论证的成立与否可以转化为有、... 聂树斌案复查再审的艰难并非理论偏误所致,但是为迎合司法实践提出所谓的聂树斌有罪和无罪"四六开"的概率论解释,反倒成为聂案各方各取所需的借口。通过"无证据"概念的引入,案件事实论证的成立与否可以转化为有、无证据的真相判断。对于所谓"证据确实充分"的已决案件,即便是因为真凶出现的偶然情形被认为的是错案,亦需要重新审视曾经的"证据",这并非是以一个糟糕的论证代替另一个劣质的论证,而是要深入到糟糕的论证细节之中,将曾经的不确实、不充分的、非法获取需要排除乃至虚假和捏造的"旧证据"还原为"无证据",同时运用"新证据"把"旧证据"证伪为"无证据",才能跳脱所谓的既有罪又无罪的概率论陷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聂树斌案 概率论 对立论证 循环论证 语境论 无证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