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花蕾期茵陈中3′-甲氧基蓟黄素的含量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启伟 张永欣 +1 位作者 张颖 梁国刚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 :建立花蕾期茵陈中 3′ 甲氧基蓟黄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样品用甲醇回流提取 ,提取液经聚酰胺小柱净化。ODS柱 ,甲醇 乙腈 0 .5 %醋酸水溶液 (2 4∶19∶5 7)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 34 7nm。结果 :3′ 甲氧基蓟黄素获良好分离 ,0... 目的 :建立花蕾期茵陈中 3′ 甲氧基蓟黄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样品用甲醇回流提取 ,提取液经聚酰胺小柱净化。ODS柱 ,甲醇 乙腈 0 .5 %醋酸水溶液 (2 4∶19∶5 7)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 34 7nm。结果 :3′ 甲氧基蓟黄素获良好分离 ,0 .1~ 0 .8μg线性关系良好 (r =0 .9998) ,加样回收率为 10 1.3% ,重现性为 3.0 4%。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蕾期 茵陈 3′-甲氧基蓟黄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下载PDF
野菊花的化学成分研究
2
作者 任尧 韩依含 +5 位作者 王奕航 胥鑫林 刘长鑫 谢治深 张振强 王潘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5770-5776,共7页
目的研究野菊Chrysanthemum indicum花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和半制备液相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运用现代波谱和质谱技术,以及化学方法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Nrf2-ARE荧光素酶... 目的研究野菊Chrysanthemum indicum花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和半制备液相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运用现代波谱和质谱技术,以及化学方法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Nrf2-ARE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评估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结果从野菊花中分离纯化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羟基-对异丙苄基-β-D-葡萄糖苷(1)、芝麻素(2)、(1S^(*),2R^(*),5S^(*),6S^(*))-2-(3,5-dimethoxyphenyl)-6-(3,4-methylenedioxyphenyl)-3,7-dioxabicyclo[3.3.0]octane(3)、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4)、圣草酚(5)、3',4',5,7-四羟基黄酮(6)、cirsilineol(7)、homoeriodictyol(8)、thymidine(9)、2E,4E,12E-tetra-decatriene-8,10-diynoic acid isobutylamide(10)、tetradeca-2E,4E,12Z-trien-8,10-diynoic acid isobutylamide(11)、α-亚麻酸(12)。结论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野菊苷;化合物3、12为菊科首分化合物。化合物7和11具有潜在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菊花 糖苷 3-羟基-对异丙苄基-β-D-葡萄糖苷 野菊苷 cirsilineol Α-亚麻酸
原文传递
3-甲氧基蓟黄素对小鼠接触性皮炎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龚雨菲 尹业 +1 位作者 林海燕 韩晓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199-204,共6页
目的 探讨黄酮类化合物3-甲氧基蓟黄素(Cirsilineol)对小鼠接触性皮炎的治疗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3H]-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法及CFSE染色法检测Cirsilineol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借助ELISA检测Cirsilineol对活化T淋巴细胞IFN-γ分... 目的 探讨黄酮类化合物3-甲氧基蓟黄素(Cirsilineol)对小鼠接触性皮炎的治疗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3H]-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法及CFSE染色法检测Cirsilineol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借助ELISA检测Cirsilineol对活化T淋巴细胞IFN-γ分泌的影响.建立PCl诱导的小鼠接触性皮炎模型,在体评价不同剂量Cirsilineol的抗炎效果.结果 体外实验显示,Cirsilineol可以显著抑制anti-CD3/anti-CD28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以及炎性因子IFN-γ的分泌,并剂量依赖性的抑制T淋巴细胞中STAT1及其上游因子JAK的磷酸化.体内实验发现Cirsilineol可以显著缓解PCl 引起的小鼠耳组织水肿与炎性浸润,抑制小鼠体内T淋巴细胞中STAT1/T-bet信号通路的活化.结论 Cirsilineol可以抑制PCl诱导的小鼠接触性皮炎,并且这一抑制活性可能是通过下调T淋巴细胞中的IFN-γ/STAT1/T-bet信号通路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甲氧基蓟黄素 T淋巴细胞 接触性皮炎 STAT1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