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7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Agri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Linyi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overty Alleviation
1
作者 Hongjie TANG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23年第2期6-10,共5页
By summarizing current situation of modern agriculture in Linyi City,problems fac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in Linyi Ci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helping poverty alleviation are analyzed.They are main... By summarizing current situation of modern agriculture in Linyi City,problems fac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in Linyi Ci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helping poverty alleviation are analyzed.They are mainly the low degree of farmers'organization and the low level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the low overall quality of farmers and the weak ability to absorb science,technology and culture;weak agricultural infrastructure and deterioration of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inadequate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slow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chievements.A series of solu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degree of farmers'organization,enhance farmers'quality,increase investment in agricultural infrastructure,and 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verty alleviation AGRICULTURE Problem COUNTERMEASURE Linyi City
下载PDF
后2020时期临界贫困群体的识别及影响机理研究——基于重庆市3117份农户样本的实证
2
作者 蔡进 冯朝晖 +3 位作者 张宇 禹洋春 廖和平 李斌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4-146,共13页
临界贫困群体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时期及乡村振兴中农户返贫的潜在增量,研究其内涵、识别方法和影响机理对构建农村贫困长效治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在阐释临界贫困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临界贫困群体的识别指标体系,运用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 临界贫困群体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时期及乡村振兴中农户返贫的潜在增量,研究其内涵、识别方法和影响机理对构建农村贫困长效治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在阐释临界贫困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临界贫困群体的识别指标体系,运用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法、中位数比例法和Dagum基尼系数,基于重庆市3117份农户样本,对临界贫困群体的识别及影响机理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样本农户的多维临界贫困指数整体较低,且呈现正态分布特征,介于0.257和0.839之间;从3117份一般户样本中识别出330户临界贫困户,临界贫困发生率为10.59%;在15个探测指标因素中,海拔、耕地流转情况、文化程度、劳动力数量、医疗教育负担、到场镇距离、疫情灾情影响、政策满意度、政策期望值9个指标因素与样本农户临界贫困群体在不同水平下具有统计学意义。外部环境因素中区域资源禀赋匮乏、外部机会获取偏少和地方政策支撑薄弱,内部个体因素中农户个体能力较弱、内生动力不足和家庭个体水平较差是造成临界贫困的主要因素。地方政府应规范相对贫困人口识别标准和程序,构建防止返贫致贫的动态监测预警以及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帮扶机制,建立分类管理、分类帮扶、分类施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2020时期 临界贫困 影响机理 重庆市
下载PDF
Escaping the Poverty Trap
3
作者 ZHOU LIN MA LI DANG XIAOFEI 《China Today》 2019年第3期29-31,共3页
"Every poor student may get an opportunity to live a better life after receiving vocational education,”said Zhou Zhu,president of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in Qianxi County of Bijie City,Guizhou Province.I... "Every poor student may get an opportunity to live a better life after receiving vocational education,”said Zhou Zhu,president of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in Qianxi County of Bijie City,Guizhou Province.In recent years,the Guizhou provincial government has taken vocational education as a breakthrough method to promote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by strengthening technical skills of students from poor families.The vocational school Zhou works in has set up five departments includ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tourism&hotel management,preschool education,medical science,and transportation with altogether up to 12 maj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verty TRAP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Bijie CITY
下载PDF
Follow-up Support Work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Relocation in Ankang City
4
作者 Xiaomin ZHANG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22年第2期57-61,68,共6页
Poverty alleviation relocation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realize the complete victory in the fight against poverty.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achievements and experience of poverty alleviation relocation in Ankang Cit... Poverty alleviation relocation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realize the complete victory in the fight against poverty.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achievements and experience of poverty alleviation relocation in Ankang City,Shaanxi Province.They mainly include three aspects:party building,employment,and people's livelihood.Then,it analyzes the problems faced in the follow-up support of poverty alleviation relocation in Ankang City.From three aspects:focusing on the construction of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promoting the employment of the relocated households,and improving the management and services of the resettlement community,it comes up with measure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follow-up support work of Ankang City's poverty alleviation relocation,to ensure that the relocated households live and work in peace and contentment,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Shaanxi Province and the western region to consolidate the achievement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promote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verty alleviation relocation Party building EMPLOYMENT Community governance Ankang City
下载PDF
On the Poverty in the Rocky Desertification Areas of Southwest China Based on AHP: A Case Study of Liupanshui City in Guizhou Province
5
作者 Haibin ZHU Xiaodong REN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4年第6期56-60,65,共6页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mountain areas are regarded as main positions to wipe out poverty for their large poverty population,wide poverty area,high rate of poverty,etc. This paper takes Liupanshui city as an examp...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mountain areas are regarded as main positions to wipe out poverty for their large poverty population,wide poverty area,high rate of poverty,etc. This paper takes Liupanshui city as an example where the situation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is very serious. We build the indicator system of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development by analyzing their poverty and using the AHP method and also find the limiting factors which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area then put forward the recommendations to alleviate pover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HP Rocky DESERTIFICATION areas poverty Liupanshui
下载PDF
Model of Tourism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in Danjiangkou City
6
作者 Huimin MA Xia YU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8年第9期66-68,共3页
Tourism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tertiary industry. Tourism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has also become an important mean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In China,most of the poverty-stricken areas still keep ... Tourism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tertiary industry. Tourism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has also become an important mean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In China,most of the poverty-stricken areas still keep relatively intact natural and human landscapes which have high tourism development value. Through SWOT analysis,the model of tourism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in Danjiangkou City was studied,to provide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upport for the local tourism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 中国 第三产业 发展现状
下载PD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of Specialty Resources: A Case Study of Shiyan City
7
作者 Zai HU Wanzhen XIONG +2 位作者 Zhiguo SUN Shuting WANG Limin HUANG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3年第10期77-83,87,共8页
The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of the specialty in Shiyan City was analyzed,and then related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for example,to collect and organize the intangible cu... The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of the specialty in Shiyan City was analyzed,and then related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for example,to collect and organize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related to traditional specialty;to enhance the application of thos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jects related to traditional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to establish some demonstration bases for the productive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to strengthen the application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of traditional specialty;to build national quality standards for various specialty with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to integrate and cultivate the famous specialty brands with geographical indication;to implement the double protection of the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an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to improve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through developing the specialty industry with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DITIONAL SPECIALTY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Inta
下载PDF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策略研究——以河南省新乡市为例
8
作者 赵凯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23期165-168,共4页
该文先介绍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然后分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即当前主要存在扶贫产业同产业兴旺衔接不佳、乡村振兴人力资源短缺、乡风文明有待进一步提升、生态宜居中环... 该文先介绍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然后分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即当前主要存在扶贫产业同产业兴旺衔接不佳、乡村振兴人力资源短缺、乡风文明有待进一步提升、生态宜居中环境条件仍然是短板、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和乡村治理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基于此,以河南省新乡市为例,提出巩固拓展扶贫产业同产业兴旺衔接发展、巩固拓展人才队伍建设同人才振兴相衔接、巩固拓展文化扶贫同乡风文明相衔接、巩固拓展绿色减贫同生态宜居相衔接和巩固拓展基层治理同组织振兴相衔接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有效衔接 策略 新乡市
下载PDF
定西市经济与生态环境互动机理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王淑强 董锁成 +2 位作者 王新 李宇 吴玉萍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6-111,共6页
基于长时间序列数据,建立了甘肃省定西市生态环境脆弱性和贫困度测度指标体系,通过引入生态环境脆弱性和贫困度耦合关系判别函数,研究了该区生态环境脆弱性与贫困性耦合关系和驱动因子时间演进轨迹及其分异规律,揭示出了贫困地区经济与... 基于长时间序列数据,建立了甘肃省定西市生态环境脆弱性和贫困度测度指标体系,通过引入生态环境脆弱性和贫困度耦合关系判别函数,研究了该区生态环境脆弱性与贫困性耦合关系和驱动因子时间演进轨迹及其分异规律,揭示出了贫困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互动机理,即经济与生态环境矛盾更尖锐突出地表现为贫困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与贫困性的矛盾;贫困地区“脆弱—贫困”恶性循环是自然与人为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以人为作用为主。从总的时间演进轨迹看,定西市生态环境脆弱性与贫困性耦合关系表现为正在由不协调型向协调型演进的趋势,即贫困性逐步减小,生态环境逐步改善。从政策上分析,贫困地区生存方式可选择余地与其生态环境脆弱性密切相关,中国政府在贫困地区实施的一系列可持续发展政策,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有效途径和有效缓解贫困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重大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西市 生态环境脆弱性 机理研究 可持续发展政策 贫困地区 时间序列数据 耦合关系 指标体系 判别函数 分异规律 驱动因子 地区经济 共同作用 恶性循环 人为作用 生存方式 中国政府 甘肃省 演进 关系表 可选择 轨迹 矛盾
下载PDF
城市新移民贫困救助和社会保障机制研究 被引量:26
10
作者 王桂新 张蕾 张伊娜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40,共6页
城市新移民是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新兴事物,通过对我国城市贫困救助及社会保障制度现状的考察,重新构建了城市新移民的贫困救助和社会保障机制。对于不同类别的城市新移民,社会保障机制的目标不同,对于长期在城市工作,已经有了相对固定... 城市新移民是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新兴事物,通过对我国城市贫困救助及社会保障制度现状的考察,重新构建了城市新移民的贫困救助和社会保障机制。对于不同类别的城市新移民,社会保障机制的目标不同,对于长期在城市工作,已经有了相对固定住所和工作的城市新移民,社会保障机制的作用应该是通过规范的、系统的制度来保障他们与城市居民一样享受正常的社会保障。对于短期务工、常年流动的城市新移民,社会保障机制的作用是进行贫困救助,帮助他们在没有收入、没有工作、发生意外伤害的时候得到援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新移民 贫困救助 社会保障
下载PDF
城市低收入住区治理与克服城市贫困——基于对深圳“城中村”和老工业基地城市“棚户区”的分析 被引量:45
11
作者 郑文升 金玉霞 +1 位作者 王晓芳 丁四保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2-56,61,共6页
针对城中村和棚户区这两种我国当前典型的城市低收入住区,分别以深圳和老工业基地城市为案例地域,分析其特征、性质、问题与传统改造模式的不足,从改造途径、空间区位、政府职能、城市规划管理事权等角度,提出治理城市低收入住区、克服... 针对城中村和棚户区这两种我国当前典型的城市低收入住区,分别以深圳和老工业基地城市为案例地域,分析其特征、性质、问题与传统改造模式的不足,从改造途径、空间区位、政府职能、城市规划管理事权等角度,提出治理城市低收入住区、克服城市贫困的创新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低收入住区 城市贫困 城中村 棚户区
下载PDF
经济发达地区乡村贫困的地方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广东省连州市为例 被引量:20
12
作者 曹小曙 任慧子 黄晓燕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4-40,共7页
以乡村贫困空间和乡村贫困群体为研究对象,从乡村贫困的时空格局演变、空间分布及群体差异三方面,研究由此显现出的四大乡村贫困地方特征,即乡村贫困的空间传承性、空间隐藏性、空间集聚性与群体差异性。并在深入分析乡村贫困地方特征... 以乡村贫困空间和乡村贫困群体为研究对象,从乡村贫困的时空格局演变、空间分布及群体差异三方面,研究由此显现出的四大乡村贫困地方特征,即乡村贫困的空间传承性、空间隐藏性、空间集聚性与群体差异性。并在深入分析乡村贫困地方特征的基础上,以行政村与乡村住户两种尺度,探讨乡村贫困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对于行政村来说,除家庭人力资源、经济资源影响之外,地形起伏度和非农建设用地比重与乡村贫困率呈显著相关;对于乡村住户而言,家庭居住地区、家庭职业阶层、社会公平评判是乡村住户陷入或脱离贫困风险的重要影响因素;乡村贫困不仅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贫困,同样存在较为明显的阶层贫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贫困 地方特征 影响因素 连州市
下载PDF
转型期中等城市新城市贫困问题实证研究——以安徽省芜湖市为例 被引量:8
13
作者 苏勤 林炳耀 沈山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30-634,共5页
转型期出现的新城市贫困问题已经对我国城市的外向发展和内向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而以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为主的中等城市是我国新城市贫困的高发地区。文章以安徽省芜湖市为例,利用普查和社会调查等第一手资料,分析了芜湖市新城市贫困... 转型期出现的新城市贫困问题已经对我国城市的外向发展和内向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而以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为主的中等城市是我国新城市贫困的高发地区。文章以安徽省芜湖市为例,利用普查和社会调查等第一手资料,分析了芜湖市新城市贫困的人口、社会和空间特征,发现新城市贫困人口具有人口同期群效应和结构性特征,空间分布出现贫困人口区位化趋势。探讨了新城市贫困的形成原因,认为体制转轨和制度创新不足是我国新城市贫困人口产生的主要原因,而转型期城市发展与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贫困人口自身因素也导致了新城市贫困人口的产生。提出解决新城市贫困问题必须依靠深化社会和经济体制改革,在城市贫困的社会救助、扩大就业、规范劳动力市场、加强社区建设等多方面进行制度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时期 中等城市 城市 贫困问题 实证研究 芜湖市 经济体制 改革 社会救助 就业 劳动力市场 社区建设 制度创新 规范化
下载PDF
转型期中国城市贫困和剥夺的空间模式 被引量:74
14
作者 袁媛 吴缚龙 许学强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53-763,共11页
利用普查数据、民政数据和问卷调查资料,从城市宏观空间与个体微观层面,系统检测了转型时期中国城市贫困和城市剥夺的空间模式及形成原因。研究发现:城市贫困和剥夺具有在内城区重合、外围区分离的特点。内城居住区的户籍贫困人口在住... 利用普查数据、民政数据和问卷调查资料,从城市宏观空间与个体微观层面,系统检测了转型时期中国城市贫困和城市剥夺的空间模式及形成原因。研究发现:城市贫困和剥夺具有在内城区重合、外围区分离的特点。内城居住区的户籍贫困人口在住房、教育、设施等多方面处于被剥夺状况,外围的企业配套区户籍贫困人口则没有很明显的被剥夺状况,外来人口聚居区的低收入和贫困农民工处于被剥夺状况。究其原因,计划经济时代和转型时期的城市住房、建设和更新等空间政策的共同作用,直接导致了户籍贫困人口和农民工生活状况的差异,进而产生了迥异于西方城市特征的中国城市贫困和剥夺的空间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和剥夺 空间模式 转型时期 地域指标 个体数据 中国
下载PDF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大连市水贫困评价及障碍因子分析 被引量:21
15
作者 孙才志 吴永杰 刘文新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7年第4期1-8,共8页
以水贫困理论为基础,从资源、设施、能力、使用和环境5个方面构建了大连市水贫困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对大连市2006—2015年的水贫困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并通过障碍度模型剖析阻碍水贫困问题解决的障碍因子。结果表明:研究期内... 以水贫困理论为基础,从资源、设施、能力、使用和环境5个方面构建了大连市水贫困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对大连市2006—2015年的水贫困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并通过障碍度模型剖析阻碍水贫困问题解决的障碍因子。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大连市水贫困状况逐步好转,综合评价值从0.249上升到0.314;水贫困最严重的地区是金州区、旅顺口区和长海县;影响全市水贫困的普遍性障碍指标依次为公共厕所量、自来水受益村数、建成区绿地覆盖率、地表水供给量、地下水供给量和年末从业人员比例。障碍因子的诊断揭示水贫困治理的短板因素,有利于促进大连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贫困评价 熵权TOPSIS法 障碍度 障碍因子 大连市
下载PDF
张家界市大鲵产业扶贫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李捷 罗庆华 +1 位作者 郑昭峰 张琦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5年第8期999-1002,共4页
大鲵是张家界市的特色资源,分析了张家界市大鲵产业扶贫的基础与优势,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大鲵产业扶贫的对策。张家界市大鲵产业具有良好的产业体系优势,可作为扶贫的特色产业,但大鲵产业与扶贫开发联结机制尚不完善。通过... 大鲵是张家界市的特色资源,分析了张家界市大鲵产业扶贫的基础与优势,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大鲵产业扶贫的对策。张家界市大鲵产业具有良好的产业体系优势,可作为扶贫的特色产业,但大鲵产业与扶贫开发联结机制尚不完善。通过完善产业体系、创新扶贫模式等方法建立张家界大鲵产业扶贫体系,促进产业发展,充分发挥产业扶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扶贫 大鲵 张家界市
下载PDF
1990—2013年西安市新城市贫困人口格局演变 被引量:3
17
作者 暴向平 薛东前 +1 位作者 马蓓蓓 刘溪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8-102,共5页
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分析法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对1990—2013年间西安市新城市贫困人口格局演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西安市新城市贫困人口总体数量呈现上升态势,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均呈现上升趋势;西安市新城市贫困人口空... 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分析法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对1990—2013年间西安市新城市贫困人口格局演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西安市新城市贫困人口总体数量呈现上升态势,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均呈现上升趋势;西安市新城市贫困人口空间分布总体呈现空间异质性特征,新城市贫困人口空间格局由"整体破碎+局部集聚"向"圈层放射+局部嵌套"变化;西安市新城市贫困人口中心表现出向西南连续迁移的发展趋势,总体上呈现东北—西南向的空间分布格局;西安市新城市贫困人口格局演变是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继承、住房分配制度和住房改革、城市规划导向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市贫困 贫困人口 时序变化 空间格局 西安市
下载PDF
郑州市贫困群体生存质量现况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程园园 宋春花 +2 位作者 田庆丰 李克均 冯丽云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4-227,共4页
目的调查城市贫困群体生存质量,为制定和完善贫困人群卫生服务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典型整群抽样39个社区共2487人,使用SF-36量表进行调查。统计分析采用SAS6.12统计软件进行。结果贫困人群1003人;一般人群1484人;两组人群除躯体疼痛... 目的调查城市贫困群体生存质量,为制定和完善贫困人群卫生服务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典型整群抽样39个社区共2487人,使用SF-36量表进行调查。统计分析采用SAS6.12统计软件进行。结果贫困人群1003人;一般人群1484人;两组人群除躯体疼痛外,7个维度和综合评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贫困老年人群的生理职能远低于同年龄人群(P=0.0001),发现有差别的能力均达到90%以上。结论贫困群体的生存质量平均水平远低于一般人群,生存质量亟待提高,提示贫困老年人生存质量急需医疗救助和政府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贫困人口 生存质量 现况调查 SF-36
下载PDF
西安市居住贫困的空间分异及形成机制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武斌 薛东前 邱婴芝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7-95,共9页
基于2012—2014年西安市主城6区54街道常住人口居住条件的大型社会调查,结合社会经济指标及居住条件指标,运用生态因子法、聚类分析法等对西安市居住贫困空间分异及原因进行定量和定性探究。结果显示:西安市居住贫困可被解释为4个居住... 基于2012—2014年西安市主城6区54街道常住人口居住条件的大型社会调查,结合社会经济指标及居住条件指标,运用生态因子法、聚类分析法等对西安市居住贫困空间分异及原因进行定量和定性探究。结果显示:西安市居住贫困可被解释为4个居住贫困主因子,其空间分布主要呈圈层及圈层结合扇形的结构。根据4个主因子、各指标及居住贫困综合指数可划分出5个居住贫困类型:社会网络剥夺贫困区、居住产权剥夺贫困区、设施剥夺贫困区、人均面积剥夺贫困区、住房类型剥夺贫困区,其空间分异总体呈圈层与扇形结构的综合;除三环外圈居住贫困类型较为单一外,三环以内分异相对破碎。造成居住贫困的原因是外部机制和内部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提出完善保障房建设、改善贫困聚居区的环境、综合经济发展、社会文化融合在内的反居住贫困建议及居住贫困的动态监测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市 居住贫困 空间分异 因子分析
下载PDF
新时期城镇贫困群体演化趋势研究——城镇中农村流动人口的贫困问题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韩建民 马子量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8-61,共4页
新时期我国城镇范围内贫困人口增长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由农村流向城镇的农村流动人口所形成的贫困群体,在以往以户籍为基准的城镇贫困监测中,这个贫困群体是被忽视的,然而这个群体中的大部分农民在城镇中处于绝对贫困之中。本文对当前... 新时期我国城镇范围内贫困人口增长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由农村流向城镇的农村流动人口所形成的贫困群体,在以往以户籍为基准的城镇贫困监测中,这个贫困群体是被忽视的,然而这个群体中的大部分农民在城镇中处于绝对贫困之中。本文对当前在城镇中的农村流动人口的规模进行了估计,并对农村流动人口贫困群体的特征和社会影响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消除农村流动人口贫困群体的措施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 农村流动人口 贫困 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