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主体性德育的现代建构 被引量:23
1
作者 李辉 王忠桥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43-149,共7页
主体性德育的提出是哲学和教育学关于主体性讨论的延伸,同时也是德育对现代社会发展的理论回应。市场经济、信息化技术和经济全球化分别从经济基础、科学技术和交往方式上把高校德育的关注点聚集在主体性上。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是对... 主体性德育的提出是哲学和教育学关于主体性讨论的延伸,同时也是德育对现代社会发展的理论回应。市场经济、信息化技术和经济全球化分别从经济基础、科学技术和交往方式上把高校德育的关注点聚集在主体性上。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是对高校德育目标新的诠释;生命教育、公民教育、信仰教育构成了高校主体性德育的主要内容;从学会生存、学会关怀,到学会选择是高校主体性德育的价值归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主体性德育 生命教育 公民教育 信仰教育
下载PDF
论梁启超的公民思想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喜英 田超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34-37,共4页
梁启超于1902年在《新民说》中发出了改造国民性,再造新民的呼声。他所谓的新民人格便是近代意义上公民形象的雏形。公民思想的产生并非偶然,有着逻辑上的必然性和现实中的可能性,它内涵丰富,可归纳为"理想信念"、"道德... 梁启超于1902年在《新民说》中发出了改造国民性,再造新民的呼声。他所谓的新民人格便是近代意义上公民形象的雏形。公民思想的产生并非偶然,有着逻辑上的必然性和现实中的可能性,它内涵丰富,可归纳为"理想信念"、"道德意识"、"文化素养"、"纪律规范"四点。梁启超提出的"再造新民"呼声已过了一个多世纪,中国的国民素质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跟现代政治文明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梁启超的命题至今还未过时,公民教育仍是我国当前重要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新民 理想信念 道德意识 文化素养 纪律规范
下载PDF
小康社会与公民道德断想
3
作者 窦炎国 《伦理学研究》 2004年第1期15-23,共9页
应当把社会伦理关系的变革和主体道德人格的完善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的价值目标 ,不仅要切实理顺经济伦理关系 ,而且必须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正的政治伦理关系和文化伦理关系。小康社会的道德要求包括... 应当把社会伦理关系的变革和主体道德人格的完善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的价值目标 ,不仅要切实理顺经济伦理关系 ,而且必须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正的政治伦理关系和文化伦理关系。小康社会的道德要求包括经济交往中的效率与公平、政治生活中的正义与民主、文化领域中的服务与奉献。小康社会的人格理想将以追求人性的自我完善和人格的自主、自觉、自由为基本特点。小康社会也将使人们的行为方式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康社会 公民道德 价值目标 伦理关系 道德要求 人格理想 行为方式
下载PDF
陕西省中小学教师公民道德教育信念现状与提升对策
4
作者 马莹 于建营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96-99,共4页
中小学教师的公民道德教育信念对于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成效具有决定性影响。经对陕西省中小学教师公民道德教育信念现状调查分析发现:教师普遍认可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具备关于学校德育途径的基本知识,但缺乏道德教育实践所需理... 中小学教师的公民道德教育信念对于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成效具有决定性影响。经对陕西省中小学教师公民道德教育信念现状调查分析发现:教师普遍认可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具备关于学校德育途径的基本知识,但缺乏道德教育实践所需理性信念。以上问题的成因主要在于我国偏重"私德"的传统道德教育影响、教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中相关理论与实践的不足等几个方面,据此对教师教育及相关管理与评价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道德教育 教师信念 教师教育
下载PDF
论“公民道德信仰”概念的谱系分析结构
5
作者 陈丽芬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3-29,共7页
从构词学的角度出发,沿着"从道德、公民道德到公民道德信仰"和"从信仰、道德信仰到公民道德信仰"两个分析理路,能够梳理并搭建"公民道德信仰"这一概念的生成逻辑及其概念的谱系分析结构。公民道德信仰由&... 从构词学的角度出发,沿着"从道德、公民道德到公民道德信仰"和"从信仰、道德信仰到公民道德信仰"两个分析理路,能够梳理并搭建"公民道德信仰"这一概念的生成逻辑及其概念的谱系分析结构。公民道德信仰由"道德信仰"和"公民道德"两个概念构成,而这两个概念又都是复合概念,分别由"信仰"与"道德"、"道德"与"公民"复合而成。这种"复合"不是简单的、外在的物理学意义上的叠加和堆积,而是内涵上的、化学意义上的彼此融入与相互契合。公民道德信仰的概念是在"道德与信仰"和"国家与公民"两对关系范畴的学理分析之下,逐渐形成较为明晰的概念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道德信仰 公民道德 道德信仰 谱系分析结构
下载PDF
内外兼修:当代中国公民道德信仰重建路径
6
作者 陈丽芬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69-74,共6页
当代中国公民道德信仰危机是传统理性伦理精神失落而导致的内部伦理价值危机和外部伦理秩序危机。因此需要从内外两个向度合力而为,通过"内外兼修"的方式重建当代中国公民道德信仰。一方面,要通过公民道德教育系统工程建设来... 当代中国公民道德信仰危机是传统理性伦理精神失落而导致的内部伦理价值危机和外部伦理秩序危机。因此需要从内外两个向度合力而为,通过"内外兼修"的方式重建当代中国公民道德信仰。一方面,要通过公民道德教育系统工程建设来进行内部伦理价值重构。为此,需要在公民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上进行结构层次与序列安排的细化探索,实现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公民道德教育场域的协同;另一方面,要通过现代伦理国家建设来进行外部伦理秩序的重构。为此,需要进行公民生命与财产安全保障机制建设、公民个体尊严与主体自治权利制度建设、国家公权力的规制与监督体制建设,从而实现道德、法治和民生福利有机统一、彼此联结的外部伦理秩序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道德信仰 信仰重建 当代中国 内外兼修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信仰确立及培育机制 被引量:1
7
作者 徐梓彦 《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2-40,共9页
中国式现代化蕴涵以合理制度满足人民需要的价值意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方向引领和重要目标。制度机制所具有的公正性、稳定性、刚性力和可量化评价等优势,使其成为推动核心价值观信仰养成的主要动力。制... 中国式现代化蕴涵以合理制度满足人民需要的价值意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方向引领和重要目标。制度机制所具有的公正性、稳定性、刚性力和可量化评价等优势,使其成为推动核心价值观信仰养成的主要动力。制度机制能够弥补核心价值观自身评价标准的模糊性和维持力量过于柔性化之不足。建构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信仰确立的制度机制主要包括: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制度,以确保其正确的政治方向;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价值理念通过分配制度的完善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以奠定其价值信仰的利益基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现代化建设,尤其是在制度机制中要坚持劳动至上的价值原则,为中国式现代化铸魂育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人的现代化 公民道德信仰 制度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