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Scientific School of Philosophical and Legal Thought in Criminal Proceedings of Marian Cieslak
1
作者 Maria Gornicka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9年第8期474-483,共10页
The aim of the article is to show that Professor Cie?lak is the founder of the scientific school of philosophical and legal thought in criminal proceedings and five thoughts belonging to this school regarding the subj... The aim of the article is to show that Professor Cie?lak is the founder of the scientific school of philosophical and legal thought in criminal proceedings and five thoughts belonging to this school regarding the subject of the criminal process, the identity of a deed, participants in the process, the burden of the proof, the obligation of proving, and division the grounds for detention. Professor Cie?lak was one of the most distinguished Polish lawyers and scientists, and had a great influence on shaping views on the law, primarily in theory, but also in practice. His concepts result from his theoretical and philosophical research on the law and are also timeless, remotely dependent on the legislation currently in exist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minal PROCEEDinGS criminal procedure POLISH LAWYERS POLISH scientists identity of a deed participants of the criminal trial proof ARRESTinG
下载PDF
中国刑事缺席审判的上诉体系研究
2
作者 郭沙沙 《天津法学》 2023年第3期90-100,共11页
上诉制度体系的完善程度直接关系刑事缺席审判程序的正当性。目前理论对缺席被告人近亲属独立上诉权之立法目的研究存在片面化、现行上诉制度设计忽视被告人缺席因素,导致上诉权的落实存在障碍,且与重新审理的关系存在混乱。因此首先应... 上诉制度体系的完善程度直接关系刑事缺席审判程序的正当性。目前理论对缺席被告人近亲属独立上诉权之立法目的研究存在片面化、现行上诉制度设计忽视被告人缺席因素,导致上诉权的落实存在障碍,且与重新审理的关系存在混乱。因此首先应明确近亲属上诉权的双重立法目的,即维护缺席被告人和其近亲属的合法权利,并证伪“近亲属独立上诉权可能会侵害缺席被告人合法权益”命题。在此基础上明确近亲属的诉讼参与人地位、合理限定近亲属上诉权的行使条件,并构建符合刑事缺席审判特征的上诉体系,如明确上诉客体包括刑事缺席裁定、厘清上诉权与重新审理的关系等,进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刑事缺席审判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缺席审判 近亲属独立上诉权 诉讼参与人 上诉制度体系
下载PDF
环境审判非刑罚化措施的生成及完善路径 被引量:8
3
作者 余德厚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2期135-141,共7页
我国对环境审判非刑罚化措施的运用主要有判决判项、量刑情节、附带民诉和执行监督四种模式,但这些模式又面临法律定性、效果评估、执行监管和案例指导效力低下的难题,并导致各地法院的"创新"措施受到合法化质疑和无法规模化... 我国对环境审判非刑罚化措施的运用主要有判决判项、量刑情节、附带民诉和执行监督四种模式,但这些模式又面临法律定性、效果评估、执行监管和案例指导效力低下的难题,并导致各地法院的"创新"措施受到合法化质疑和无法规模化推广等制约。因此,通过完善非刑罚处罚措施立法规定,引入行政机关和第三方的效果评估机制,强化社区监管的执行监管体系以及规范环境审判实践案例的指导,便可实现环境审判非刑罚化措施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破坏 非刑罚处罚 刑事制裁 刑事责任 环境审判 犯罪行为 环境修复 公众参与
下载PDF
日本恢复刑事陪审团制度的动因及其合理性 被引量:5
4
作者 程德文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8-44,共7页
近来,日本政府宣布将恢复和修改陪审法,建立陪审团制度,实现接近市民的司法。人们希望重新采用陪审团制度,以避免或尽量减少法官的错误裁判,并提升公众的司法信赖感。在陪审制度的类型选择上,日本政府面临英美陪审团制度和欧洲大陆混合... 近来,日本政府宣布将恢复和修改陪审法,建立陪审团制度,实现接近市民的司法。人们希望重新采用陪审团制度,以避免或尽量减少法官的错误裁判,并提升公众的司法信赖感。在陪审制度的类型选择上,日本政府面临英美陪审团制度和欧洲大陆混合法庭制度两种选择。在文化上,日本社会的等级制性质,对权威人物的高度信赖,日本人的团体意识及维持和谐的愿望,有利于陪审团制度的有效运行。在社会方面,日本社会的大多数人属于受过良好教育的、同质性的中产阶级,这有助于陪审团制度的功能与目标的实现。在法律上也没有阻止日本重新引进陪审团制度的障碍。因此,日本将会促成更可能是一种以英美模式为基础的陪审团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陪审团制度 混合法庭 日本
下载PDF
刑事被害人庭审参与权及其完善 被引量:4
5
作者 孙仲玲 郭永亮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9-144,共6页
长期以来,刑事被害人参与诉讼的正当性一直是理论界及实务部门关注而尚未形成共识的问题。随着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和刑事司法改革的深入,被害人对诉讼程序的影响力更加凸显。因此,应着力改变当下司法实务中被害人尴尬的诉讼地位,保障其庭... 长期以来,刑事被害人参与诉讼的正当性一直是理论界及实务部门关注而尚未形成共识的问题。随着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和刑事司法改革的深入,被害人对诉讼程序的影响力更加凸显。因此,应着力改变当下司法实务中被害人尴尬的诉讼地位,保障其庭审参与权的名至实归,实现刑事诉讼打击犯罪与人权保障的价值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诉讼当事人 刑事被害人 庭审参与权 程序公正
下载PDF
浅论我国刑事陪审制度的规范化 被引量:2
6
作者 吴四江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100-105,共6页
刑事陪审制度是一项古老的司法制度 ,在人类的司法文明史上影响深远。中国的刑事陪审制度经过两起两落的坎坷历程 ,处于一种进退两难、操作混乱的状态。在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和吸收国外有益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了完善刑事陪审制度的具体... 刑事陪审制度是一项古老的司法制度 ,在人类的司法文明史上影响深远。中国的刑事陪审制度经过两起两落的坎坷历程 ,处于一种进退两难、操作混乱的状态。在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和吸收国外有益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了完善刑事陪审制度的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陪审制度 规范化 陪审团制 参审制 中国 陪审员 无因回避制度
下载PDF
刑事诉讼应赋予被告人审判管辖权异议的权利 被引量:2
7
作者 牛晨曦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72-75,共4页
刑事被告人对审判管辖权异议申请应当是当事人的一项基本诉讼权利。但我国刑事诉讼法对此尚没有相关规定 ,确属立法上的重大缺陷 ,同时在司法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 ,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理论上看 ,刑事诉讼法应当赋予... 刑事被告人对审判管辖权异议申请应当是当事人的一项基本诉讼权利。但我国刑事诉讼法对此尚没有相关规定 ,确属立法上的重大缺陷 ,同时在司法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 ,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理论上看 ,刑事诉讼法应当赋予被告人对审判管辖权的异议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 被告人 管辖权 异议权 中国
下载PDF
国际刑事法院审判程序被害人参与机制探析——以检察官诉卢班加案为例
8
作者 曲涛 王小会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2期76-82,共7页
《罗马规约》实现了国际被害人诉讼参与权的司法化,同时赋予国际刑事法院广泛的自由裁量权。审判分庭根据不同审判阶段要求,对申请人的参与资格进行逐案审查。被害人的资格审查标准以及证据提交、质疑权利是卢班加案的争议焦点,审判及... 《罗马规约》实现了国际被害人诉讼参与权的司法化,同时赋予国际刑事法院广泛的自由裁量权。审判分庭根据不同审判阶段要求,对申请人的参与资格进行逐案审查。被害人的资格审查标准以及证据提交、质疑权利是卢班加案的争议焦点,审判及上诉裁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诉讼公正是全体诉讼参与者的公正,需避免矫枉过正。我国新《刑事诉讼法》的实施细则应当保障被害人的知悉权、人身保障权以及获得赔偿权,并向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赋予"间接被害人"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刑事法院 被害人 审判程序 参与机制
下载PDF
民众参与司法的审视:陪审团制度价值功能解读
9
作者 任蓉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72-77,共6页
近年来,中国立法和公共决策过程中民众参与听证会、法律草案评论等情形使得民众参与日益具有促进立法和公共决策的民主化功能。作为民主的产物,陪审团审判具有非职业性、社区代表性、公正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它具有4方面的价值功能:... 近年来,中国立法和公共决策过程中民众参与听证会、法律草案评论等情形使得民众参与日益具有促进立法和公共决策的民主化功能。作为民主的产物,陪审团审判具有非职业性、社区代表性、公正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它具有4方面的价值功能:有利于发现案件事实真相,实现实体公正;作为一道屏障,介于被告人与国家权力之间,保护被告人权益免受侵害;提高公民素质、塑造国民性格、培养法治观念;提升审判公信力。陪审团审判制度为民众分享政府职能提供了有价值的机会,给刑事司法注入了大众价值观,增加了实现正义和防止政府滥用职权的可能性,强化了刑事司法裁判的权威性,是政府运作中民众参与的象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陪审团审判 司法公正 民众参与 价值功能
下载PDF
公诉案件被害人参与诉讼的现实困境及解决路径 被引量:1
10
作者 袁小文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2期61-66,共6页
理论界倡导保护被害人权利无可非议,但在主张通过提高被害人在公诉案件中的参与度来保障时,却遭遇了难以逾越的利害关系、难以承受的审理负担、难以解决的角色矛盾、难以判断的被害身份等诸多困境。这些困境主要是公诉案件诉讼功能的双... 理论界倡导保护被害人权利无可非议,但在主张通过提高被害人在公诉案件中的参与度来保障时,却遭遇了难以逾越的利害关系、难以承受的审理负担、难以解决的角色矛盾、难以判断的被害身份等诸多困境。这些困境主要是公诉案件诉讼功能的双重化、身份认识的简单化导致的。纯化公诉案件刑事诉讼功能,必须以被害人权利得到充分保护为前提,完善附带民事诉讼、完善司法救助制度可以有效保护被害人权利,并能将被害人参与公诉案件限制在合理的限度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诉案件 被害人参与诉讼 诉讼功能 参与限度
下载PDF
民意与司法:苏维埃时期的刑事审判(1931-1934) 被引量:3
11
作者 姜翰 《苏区研究》 2019年第4期71-81,共11页
苏维埃时期中国共产党颁行的大量刑事法规,见证了革命根据地法制的发展。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刑事审判的考察表明,围绕民意与司法,根据地经历了从民意与司法相对分离到民意主导司法的演变,其背后是政治诉求与政治需要的内在驱动。... 苏维埃时期中国共产党颁行的大量刑事法规,见证了革命根据地法制的发展。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刑事审判的考察表明,围绕民意与司法,根据地经历了从民意与司法相对分离到民意主导司法的演变,其背后是政治诉求与政治需要的内在驱动。政权属性、政策导向及治理模式,进一步助推了民意进入甚至突破司法审判的制度框架,使得司法为民转化为人民司法。在党的领导下如何处理好政治、民意与法律的关系,维护法制良性运转,树立司法权威,苏维埃时期刑事审判实践的经验与教训值得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维埃时期 刑事审判 民意 司法 政治参与
下载PDF
公民参与刑事审判的多元化路径构建 被引量:1
12
作者 仇塍迪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129-135,共7页
我国法律制度层面的公民刑事参审路径仅有人民陪审员制度,且制度运行偏重参审数量而非质量。公民刑事参审路径应具备实质参与、公民权与司法权相互监督制约、司法裁判的社会公信力。从理论和域外实践的角度看,应以社会危害性为主要标准... 我国法律制度层面的公民刑事参审路径仅有人民陪审员制度,且制度运行偏重参审数量而非质量。公民刑事参审路径应具备实质参与、公民权与司法权相互监督制约、司法裁判的社会公信力。从理论和域外实践的角度看,应以社会危害性为主要标准,构建分别适用轻罪案件、重罪案件和死刑案件的公民刑事参审多元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参与刑事审判 人民陪审员制度 陪审团制度
下载PDF
刑事诉讼中检察长列席审委会制度的反思与改进——从履行法律监督权再出发
13
作者 黄亚洲 宁锦松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53-59,共7页
检察长列席审委会制度是我国特有的一项诉讼制度。其产生于1954年,至今已历经60余年。该制度是检察院行使法律监督权的重要形式,在保障审委会会议案件讨论程序合法、提高诉讼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检察机关在承担法律监... 检察长列席审委会制度是我国特有的一项诉讼制度。其产生于1954年,至今已历经60余年。该制度是检察院行使法律监督权的重要形式,在保障审委会会议案件讨论程序合法、提高诉讼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检察机关在承担法律监督职能的同时承担着公诉职能,决定了在列席审委会时,检察机关无法完全脱离控方立场,由此造就了这一制度的固有缺陷;加之我国现行法律对检察长列席审委会的制度规范不够完善,导致该制度在实践中遇到了诸多问题。对此有必要正本清源,使检察长列席审委会的职能回归履行法律监督权,推动该制度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 检察长列席审委会 法律监督权 检法独立 以审判为中心
下载PDF
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民主逻辑与完善进路
14
作者 仇塍迪 《惠州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60-64,71,共6页
人民陪审员制度存在事实认定效益不彰、事实审与法律难舍难分等隐忧。以司法民主为支撑理念,制度的民主逻辑围绕"参审的直接性、实质性和决策性"展开,要保障人民陪审员的裁判者地位,如信息平等和权力对等。以司法公信力为制... 人民陪审员制度存在事实认定效益不彰、事实审与法律难舍难分等隐忧。以司法民主为支撑理念,制度的民主逻辑围绕"参审的直接性、实质性和决策性"展开,要保障人民陪审员的裁判者地位,如信息平等和权力对等。以司法公信力为制度目标,发挥发现真实、实现司法公正等司法功能,促进庭审实质化改革。要建立问题列表制度以明确参审范围,细化职业法官指示义务的基本内容,落实集中审理等庭审原则,确定人民陪审员的自由心证证明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陪审员制度 刑事参审 司法民主 司法公信力
下载PDF
刑事缺席判决制度引论 被引量:37
15
作者 万毅 《当代法学》 2004年第1期40-47,共8页
参与原则是刑事诉讼法的一项基础性原则 ,但为迅速终结诉讼、提高诉讼效益 ,各国均规定了缺席审判程序作为参与原则之例外。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对刑事缺席判决程序缺乏明文规定。在诉讼效益价值日益得到重视的今天 ,一味否定缺判决制度... 参与原则是刑事诉讼法的一项基础性原则 ,但为迅速终结诉讼、提高诉讼效益 ,各国均规定了缺席审判程序作为参与原则之例外。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对刑事缺席判决程序缺乏明文规定。在诉讼效益价值日益得到重视的今天 ,一味否定缺判决制度的存在价值是非常不明智的。为此 ,应当在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的司法经验和具体国情 ,从协调诉讼公正与诉讼效益的宏观角度出发 ,构建我国的刑事缺席判决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与 效益 公正 缺席判决
原文传递
刑事陪审事实审与法律审的分离向度 被引量:3
16
作者 艾丹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2-200,共9页
按照社会分工理论和审判监督理论,现有事实审和法律审不加区分的笼统立法模式难以实现人民陪审员制度民主参与和监督审判的立法目标。因此,应该在立足我国司法传统与实际的基础上,充分借鉴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如法国确保陪审员能充... 按照社会分工理论和审判监督理论,现有事实审和法律审不加区分的笼统立法模式难以实现人民陪审员制度民主参与和监督审判的立法目标。因此,应该在立足我国司法传统与实际的基础上,充分借鉴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如法国确保陪审员能充分行使权力的问题列表制度与秘密投票制度,以及解决事实审上诉理论障碍的轮转上诉理论等有益经验,建立我国刑事陪审制度中事实审由人民陪审员主导、法律审中人民陪审员仅拥有监督质询权的制度体系,并从合议庭组建、合议与表决程序、判决程序、上诉程序、建立人民陪审员指导制度、构建确保人民陪审员独立性制度等进行具体的制度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陪审 事实审 法律审 民主参与 分离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