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侵犯个人信息行为的刑法全流程规制模式研究
1
作者 童云峰 《现代法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101,共17页
在个人信息行为规制方面,我国前置法与刑法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前置法通过处理规则的设计实现了全流程规制,而刑法只能对部分不法处理行为进行惩治。此种规范格局导致法律难以衔接并形成刑法保护的盲区,不利于全面保护个人信息权益。对此... 在个人信息行为规制方面,我国前置法与刑法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前置法通过处理规则的设计实现了全流程规制,而刑法只能对部分不法处理行为进行惩治。此种规范格局导致法律难以衔接并形成刑法保护的盲区,不利于全面保护个人信息权益。对此,应提倡个人信息的刑法全流程规制模式,通过间接罪名适用法和法益量刑评价法对不同类型处理行为进行合理规制。通过理论维度和规范维度的证成,可以验证全流程规制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应当适用刑法合理规制非法收集行为和非法存储行为,保障前期阶段信息处理安全;适用刑法精准规制非法加工行为、非法使用行为和非法流转行为,保障中期阶段信息处理安全;运用刑法适度规制非法披露行为和非法删除行为,保障后期阶段信息处理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全流程规制 处理 数据犯罪 被遗忘权
下载PDF
刑事诉讼领域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申纪元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6-91,共6页
刑事诉讼领域对公民个人信息保护依赖于现有刑事诉讼程序的执行,缺乏独立性。现行《刑事诉讼法》对公民个人信息采用的是被动保护的方式,完全依靠司法机关履行义务,公民无法积极主动保护个人信息,有悖于《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公民个... 刑事诉讼领域对公民个人信息保护依赖于现有刑事诉讼程序的执行,缺乏独立性。现行《刑事诉讼法》对公民个人信息采用的是被动保护的方式,完全依靠司法机关履行义务,公民无法积极主动保护个人信息,有悖于《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公民个人信息权的积极主动性质。刑事诉讼的私密性、公权性特征以及大数据技术使得刑事诉讼对公民个人信息的干涉程度加深;加强对司法人员的培训,促进司法人员树立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司法理念。结合《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规定,先行出台司法解释,时机成熟后再修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 公民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权
下载PDF
个人基因信息的刑法保护路径研究——兼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所涉的法益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雪松 《医学与法学》 2023年第1期79-87,共9页
“基因”与“基因信息”是不同概念,前者是指后者的原初物质载体;后者所指应当与个人健康信息、健康生理信息、生物识别信息相区分;个人基因信息在主体、性质及其应用方面的特点,决定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法益是具有公法属性的个人法... “基因”与“基因信息”是不同概念,前者是指后者的原初物质载体;后者所指应当与个人健康信息、健康生理信息、生物识别信息相区分;个人基因信息在主体、性质及其应用方面的特点,决定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法益是具有公法属性的个人法益;在适用该罪所规制的侵犯个人基因信息的行为时,应当将部门规章纳入“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范围;对“情节严重”可以从立法与法理解释上进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信息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个人信息受保护权 知情同意
下载PDF
民法编纂背景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保护法益:信息自决权——以刑民一体化及《民法总则》第111条为视角 被引量:122
4
作者 刘艳红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0-32,共13页
为避免法益概念的抽象化并充分发挥法益限制处罚的机能,在已确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保护法益为个人信息权的前提下还应将之具体化。在民法编纂背景下,基于刑民一体化视角与法秩序统一性原理,并结合《民法总则》第111条的规定,侵犯公民... 为避免法益概念的抽象化并充分发挥法益限制处罚的机能,在已确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保护法益为个人信息权的前提下还应将之具体化。在民法编纂背景下,基于刑民一体化视角与法秩序统一性原理,并结合《民法总则》第111条的规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保护法益是个人信息权中的信息自决权。分析欧美两大模式个人信息保护的理论源头,个人信息的使用体现出信息主体的意志力,具有赋权效果,以信息自决权作为该罪法益可突出个人信息权在理论源头上与人的尊严和自由密切相关性。基于民法要扩张刑法要谦抑的理念,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所保护的也不是等同于民事权利的个人信息权,而是其中最重要的权利即个人信息自决权;以信息自决权作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保护法益,正是对刑法一般性的自我决定权的丰富和发展,并能充分发挥刑法保护公民自由等个人法益之机能。信息自决权司法实践中具有甄别值得处罚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机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个人信息权 信息自决权 民法总则 法益
下载PDF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公民个人信息”的法益属性与入罪边界 被引量:115
5
作者 于冲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25,共11页
在我国刑法中"公民个人信息"长期的附属保护模式,加之"刑先民后"的立法现状,使得"公民个人信息"的内涵外延以及法益属性未能得到清晰的界定,不利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适用和"公民个人信息"... 在我国刑法中"公民个人信息"长期的附属保护模式,加之"刑先民后"的立法现状,使得"公民个人信息"的内涵外延以及法益属性未能得到清晰的界定,不利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适用和"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有必要立足于现有的刑法框架和司法解释,对当前"公民个人信息"的规范概念进行系统解读,进而明确"公民个人信息"的法益属性和刑法保护边界。刑法对于"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思路应当是,在确认其人身属性、财产属性和相关法益依附属性的基础上,赋予其新型的权利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法益 个人信息权 司法解释
下载PDF
数据化时代“公民个人信息”的范围再界定 被引量:13
6
作者 陈伟 宋坤鹏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8-96,共9页
作为保护公民个人信息不受侵犯的有效途径,传统解释中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已然不能满足数据化时代的基本需求。为有效应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现阶段呈现出的新特点,需要对"公民个人信息"进行教义阐释,重新厘定公民个人信... 作为保护公民个人信息不受侵犯的有效途径,传统解释中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已然不能满足数据化时代的基本需求。为有效应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现阶段呈现出的新特点,需要对"公民个人信息"进行教义阐释,重新厘定公民个人信息实质内涵和法益保护重点,进而确定公民个人信息在数据化时代的具体涵义。为了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并避免适用中的模糊性,应将个人隐私信息、生物识别信息、个人金融信息、个人信用信息等纳入公民个人信息的应然范畴,这不失为化解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司法适用困境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化时代 公民个人信息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人格权 超个人法益
下载PDF
法秩序统一性视域下“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应然解释——《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评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叶良芳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23,共9页
合宪性解释是刑法解释的一种方法,对刑法解释结论的正当性具有最高检验标准的功能。对于刑法第253条之一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根据文义解释方法,可以得出包括"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规定"的解释结论,并... 合宪性解释是刑法解释的一种方法,对刑法解释结论的正当性具有最高检验标准的功能。对于刑法第253条之一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根据文义解释方法,可以得出包括"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规定"的解释结论,并且可以通过目的解释方法得到补强。但是,根据合宪性解释,如果采用这一结论,则将导致整体法秩序统一性被破坏,因而应当否定这一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目的解释 合宪性解释 法秩序统一性
下载PDF
数据作为新兴法益的证成 被引量:12
8
作者 黄鹏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92-206,共15页
《数据安全法》已于2021年6月通过,同年9月正式实施。但是,依然有很多重要问题存有争论和有待解决,其中一个就是数据能否作为一种新兴的法益获得法律保护。一项事物需要通过三维度四路径七规则的审查,才能成为刑法保护的法益;若属于新... 《数据安全法》已于2021年6月通过,同年9月正式实施。但是,依然有很多重要问题存有争论和有待解决,其中一个就是数据能否作为一种新兴的法益获得法律保护。一项事物需要通过三维度四路径七规则的审查,才能成为刑法保护的法益;若属于新兴法益,还需要经过新兴比较维度的审查。其中,三维度是指,主体制约维度、利益规范维度和法律权衡维度。四路径是指,保护谁的利益、保护什么利益、利益为什么要保护,以及利益怎么保护等四个审查路径。保护谁的利益对应着主体制约维度,保护什么利益对应着利益规范维度,利益为什么要保护以及利益怎么保护则对应着法律权衡维度。七规则是指,从主体制约维度来看,存在以下两项规则,“保护人的利益:对人有用性的标准(规则一),保护不特定多数人的利益:不特定多数人享有的标准(规则二)”;从利益规范维度来看,存在以下三项规则:“保护生活利益:经验实在性的标准(规则三),保护可被管理的生活利益:管理可能性的标准(规则四),保护重要的生活利益:重要利益的标准(规则五)”;从体系权衡维度来看,存在以下两项规则,“利益发生现实侵害(危险):侵害可能性的标准(规则六),刑法保护必要性:法益主体及其他法律难以充分保护的标准(规则七)”。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法益需要从现象观察层面推进到理论建构层面。因此,数据通过法益理论的判断规则的审查,可以成为新兴法益,具有刑法保护的正当性。《数据安全法》的出台,就是基于数据对个体、社会和国家的重要价值而作为法益保护的立法宣示。具体而言,个人数据是一种纯正的新兴法益;企业数据和国家数据则是一种不纯正的新兴法益。数据法益可以分为原始的价值性利益和派生的工具性利益。数据法益的对象内容,具体可以表现为数据的有用性、完整性、保密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新兴法益 数据法益 数据权利 公民个人信息 企业数据
下载PDF
个人信息权载入民法典对公安执法工作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赵敏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10-14,共5页
为了适应信息化社会到来对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需要,《民法总则》增加对个人信息给予法律保护的专门规定。个人信息权载入民法典,这对于维护信息主体的人格尊严和人格自由,避免信息主体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遭受侵扰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了适应信息化社会到来对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需要,《民法总则》增加对个人信息给予法律保护的专门规定。个人信息权载入民法典,这对于维护信息主体的人格尊严和人格自由,避免信息主体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遭受侵扰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民法总则》第111条从正面对个人信息权的确认,为公安机关处理侵犯个人信息的违法行为提供更加充分的法律依据;第111条对权利相对方即任何组织和个人所负有义务的明确,有利于强化公安机关保护个人信息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总则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个人信息权 隐私权 个人信息安全
下载PDF
国外对公民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及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国华 张力之 罗欣 《对外经贸》 2019年第3期106-110,共5页
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下,每位公民的个人信息都可以成为数据,甚至通过被收集、分析、储存等方式在网络上构建,这无疑体现了“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的影响,即它对于社会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技术式和概念式飞跃,但是在社会矛盾运动中仍... 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下,每位公民的个人信息都可以成为数据,甚至通过被收集、分析、储存等方式在网络上构建,这无疑体现了“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的影响,即它对于社会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技术式和概念式飞跃,但是在社会矛盾运动中仍然存在着一定负面影响,即缺乏与经济基础相配套的上层建筑--法律法规。而这种情形对信息主体--公民来说,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通过介绍美国、新加坡、德国、日本以及欧洲联盟地区等对信息主体的法律保护,分析和对比上述国家或地区对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规范,并以此为由,期冀能对健全或完善我国公民个人信息的相关法律保护体系有一定的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个人信息 法律保护 权利 责任
下载PDF
论刑法介入隐私权的程度与范畴——兼述刑法第253条之一的解释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思维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31-37,共7页
刑法第253条之一规定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但这一规定并没有为隐私权提供有力的刑法保护。通过分析隐私权在刑法中的应有地位和刑法对其保护的现状,可看到刑法对隐私权保护的不足。应通过对刑法第253条之一进行解释,以弥补这些不足。
关键词 隐私权 刑法保护 公民个人信息
下载PDF
大数据背景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惩治困境及解决路径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维 戚佳丹 《公安理论与实践(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7年第6期45-51,共7页
在民法总则已经确立"公民个人信息权"的基础上,应当实现刑法对这项公民基本权利的独立保护。从严解释"间接可识别信息",信息所反映的内容应具体到"特定自然人"。信息的价值体现在使用过程中,在遇到信息... 在民法总则已经确立"公民个人信息权"的基础上,应当实现刑法对这项公民基本权利的独立保护。从严解释"间接可识别信息",信息所反映的内容应具体到"特定自然人"。信息的价值体现在使用过程中,在遇到信息内容竞合时,要从信息的具体用途来判断信息类型。在犯罪对象从个体化向海量化飞跃中,信息数量的认定应由传统"精确计量"向"等约计量"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公民个人信息权 惩治困境 解决路径
下载PDF
“公民个人信息”的权利属性与刑法保护思路 被引量:114
13
作者 于志刚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14,共11页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的"公民个人信息",在司法实践中被非常狭窄地限制为公民的"身份认证信息"和"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信息",由此引发具体法律保护思路的偏差。而一切问题的根源,在于...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的"公民个人信息",在司法实践中被非常狭窄地限制为公民的"身份认证信息"和"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信息",由此引发具体法律保护思路的偏差。而一切问题的根源,在于司法解释以过于限缩的态度去解释,立法和司法的出发点存在着严重差异,司法解释上"退十步进半步"的解释思路,导致刑法严重地自我剪切制裁半径。刑法对于"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思路,应当从隐私权保护模式转向以个人信息权为基础的保护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个人信息权 司法解释 缩小解释 刑事政策
下载PDF
个人信息权法益确证及其场景化实践规则 被引量:8
14
作者 赵龙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9-178,共10页
个人信息权的语境实质是权利保护与个人信息利用二律背反的逻辑协调问题,是个人权利处分自由以及要求他人(包括国家)给予法益尊重的法律问题。在科学阐释个人信息权作为一项新型独立性权利的法理依据、理论内涵以及客体归属基础上,界定... 个人信息权的语境实质是权利保护与个人信息利用二律背反的逻辑协调问题,是个人权利处分自由以及要求他人(包括国家)给予法益尊重的法律问题。在科学阐释个人信息权作为一项新型独立性权利的法理依据、理论内涵以及客体归属基础上,界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保护法益为个人信息权,明确个人信息权法益自决性立场,理性论证个人信息权一体两面的权利特征及其实践规则。方法论上将个人信息处理进行场景化审视,正确认识知情同意作为个人信息处理的合法性依据;明确相对同意作为权利主体同意的基本形态;强调真实同意作为权利主体的意思表达。原则承载价值,法律规制行为。作为二次规范法的刑法,理应在保护理念、条文结构以及罪名优化等方面给予回应,形成既具有理论逻辑自洽性亦彰显实践功能自足性的刑法结构样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权 法益 二律背反 同意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下载PDF
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司法适用误区及其匡正 被引量:6
15
作者 郑朝旭 《财经法学》 CSSCI 2022年第1期45-61,共17页
在目前的司法实践中,对公民个人信息的认定同时存在着内涵不清与外延不当扩张的缺陷,其根源在于未能充分认识到识别性标准与个人信息权对于判断公民个人信息所具有的重要作用。理论研究一方面对识别性的识别限度未予以足够的重视,另一... 在目前的司法实践中,对公民个人信息的认定同时存在着内涵不清与外延不当扩张的缺陷,其根源在于未能充分认识到识别性标准与个人信息权对于判断公民个人信息所具有的重要作用。理论研究一方面对识别性的识别限度未予以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则缺失对个人信息权之权利属性与构造的深入挖掘,以致无法为实务提供理想的操作方案与背书理由。应当在限定识别深度与明确个人信息权之权利内涵的基础上,采取由识别性至个人信息权的双重检视路径,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适用范围限制在因非法出售、提供、获取具备识别性的信息而侵害公民个人信息权的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个人信息 识别性 个人信息权 双重检视
下载PDF
个人信息权刑事保护革新与优化 被引量:3
16
作者 文立彬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8年第10期93-100,共8页
个人信息的重要性在大数据时代愈益凸显,个人信息具有的人身属性和财产价值正频繁遭受不法侵害。现行个人信息保护刑事立法以隐私权为中心,存在着策略不妥、保护滞后和防御消极等弊端。面对频发的侵害个人信息权问题,以风险社会理论为... 个人信息的重要性在大数据时代愈益凸显,个人信息具有的人身属性和财产价值正频繁遭受不法侵害。现行个人信息保护刑事立法以隐私权为中心,存在着策略不妥、保护滞后和防御消极等弊端。面对频发的侵害个人信息权问题,以风险社会理论为基本立场,确立个人信息权在个人信息刑事保护立法中的地位,转变立法策略和追诉程序,优化罪名设置与罪状规定,以期实现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权 风险社会理论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刑事立法
下载PDF
论公民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龙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268-273,共6页
民法是权利法,个人信息权是公民的一项私权利,应当受到民法的平等保护。加强公民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须增强公民个人信息权利意识,加强民法领域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构建并完善公民个人信息民法保护的适法体系。应在确立个人信息民事权利... 民法是权利法,个人信息权是公民的一项私权利,应当受到民法的平等保护。加强公民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须增强公民个人信息权利意识,加强民法领域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构建并完善公民个人信息民法保护的适法体系。应在确立个人信息民事权利主体的基础上,明确个人信息民事责任的认定和财产损失赔偿标准,探索个人信息民事公益诉讼之司法救济渠道,以实现公民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信息 个人信息 私权保护 民法保护 司法救济 公益诉讼
下载PDF
滥用公民个人金融信息行为的刑法规制——以重塑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为视角 被引量:2
18
作者 龚珊珊 《金融监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1-64,共14页
在大数据时代,人们享受着信息高度流通带来的便利和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个人金融信息泄露乃至被滥用的风险。实践中,刑法与各部门法对公民个人金融信息的保护尚未协调统一、衔接融洽,导致在面对滥用公民个人金融信息案件时,法律适用时有... 在大数据时代,人们享受着信息高度流通带来的便利和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个人金融信息泄露乃至被滥用的风险。实践中,刑法与各部门法对公民个人金融信息的保护尚未协调统一、衔接融洽,导致在面对滥用公民个人金融信息案件时,法律适用时有产生缺位或错位现象。因此,基于权利保护平等性、个人隐私权的重新释义、刑法成文法主义与明确性原则的要求,以及域外刑事立法及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对个人信息的扩张保护现状,滥用公民个人金融信息行为应当被纳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在规制逻辑及路径上,应转变"源头治理"的立法思路,并以刑法谦抑性原则为指导,不创设新法益、新罪名,限制对滥用行为及罪名的扩张化解释,对符合违法阻却事由的个人知情同意事项进行实质性判断。另外,对行为入罪后"情节严重"的认定应当以隐私权的法益为指导、制约,避免对"情节严重"做出突破罪刑法定原则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技术 隐私权 个人金融信息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下载PDF
大数据侦查模式下的公民个人信息权保护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谢明睿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22-28,共7页
大数据侦查模式具有诸多传统侦查模式无可比拟的优势,包括能够主动开展侦查活动、有效提高破案率以及保护犯罪嫌疑人合法权利避免刑讯逼供等。但是,大数据侦查模式也容易与公民个人信息权保护发生冲突,容易造成对公民个人信息权的侵犯... 大数据侦查模式具有诸多传统侦查模式无可比拟的优势,包括能够主动开展侦查活动、有效提高破案率以及保护犯罪嫌疑人合法权利避免刑讯逼供等。但是,大数据侦查模式也容易与公民个人信息权保护发生冲突,容易造成对公民个人信息权的侵犯。因而要通过出台相关法律、规范有关信息获取使用程序、加大侵权行为打击力度以及提高侦查人员思想认识等途径来进行规制,从而指导大数据侦查模式更好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侦查模式 公民个人信息权保护
下载PDF
关于人肉搜索问题的法律分析
20
作者 张洪川 史梦倩 《企业技术开发》 2009年第6期75-76,共2页
从2001年起,我国第一个"人肉搜索"事件出现后,这一新生事物已经在互联网上越来越被熟悉,并被越来越多的使用的。然而其法律层面的问题却未得到深入研究,文章将从法律层面分析"人肉搜索"的违法性与合理性,并探寻出... 从2001年起,我国第一个"人肉搜索"事件出现后,这一新生事物已经在互联网上越来越被熟悉,并被越来越多的使用的。然而其法律层面的问题却未得到深入研究,文章将从法律层面分析"人肉搜索"的违法性与合理性,并探寻出一条能够通过法律合理规制并利用"人肉搜索"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肉搜索 公民权利 公民个人信息 公共利益 公共需求 法律规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