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nthesis of Mesoporous, Nanocrystalline Lanthanum Phosphate in the Presence of Citric Acid and Stearic Acid 被引量:1
1
作者 Li-Ngee Ho Hiroyasu Nishiguchi +1 位作者 Katsutoshi Nagaoka Yusaku Takita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07年第6期684-691,共8页
Lanthanum phosphate was prepared in the presence of citric acid and stearic acid under methanolic conditions at pH 4.5 and pH 7, respectively. The samples obtained were intensively characterized using X-ray diffractio... Lanthanum phosphate was prepared in the presence of citric acid and stearic acid under methanolic conditions at pH 4.5 and pH 7, respectively. The samples obtained were intensively characterized using X-ray diffraction, nitrogen adsorption-desorption isotherm stud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thermal gravimetric and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 analysis . The as-synthesized samples prepared at pH 4.5 showed lamellar mesostruroned form with high crystallinity.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ore size and pore volume changed when the materials were prepared under different pH conditions. Morphology of the samples was observed by using TEM, which showed that the samples possessed relatively small particles closely packed together. The as-synthesized sample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FTIR, and the mesopore formation mechanism was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SOPOROUS lanthanum phosphate citric acid stearic acid NANOCRYSTALLINE rare earths
下载PDF
Mechanism of Citric Acid Crosslinking in Cotton Fabrics
2
作者 胡逊 周翔 《Journal of China Textile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1999年第2期16-20,共5页
Citric acid (CA), which is cheap and nontoxicity, was regarded as the most likely formaldehyde - free durable press finishing reagent to be commercialized. To improve the drawbacks of CA finishs such as yellowing and ... Citric acid (CA), which is cheap and nontoxicity, was regarded as the most likely formaldehyde - free durable press finishing reagent to be commercialized. To improve the drawbacks of CA finishs such as yellowing and less durability to home laundering, further research should be done. In this paper, a method had been found to differentiate ester crosslinkings from ester attachments on CA treated fabric and the variations of both ester crosslinkings and ester attachments under different curing conditions were also stud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tric acid ESTER CROSSLINKING ESTER ATTACHMENT
下载PDF
皂化和酯化改性甜菜粕的吸附性能研究
3
作者 张小雨 谢流杰 +2 位作者 张艳霞 郭丽君 王玉涛 《生物质化学工程》 CAS 2024年第2期39-46,共8页
为探究甜菜粕(SBP)对亚甲基蓝的最佳吸附工艺条件,本研究对甜菜粕进行皂化改性和脂化改性,分别获得皂化改性甜菜粕(SSBP)和柠檬酸酯化改性甜菜粕(CDSBP),探究两种改性甜菜粕对亚甲基蓝的最佳吸附工艺条件和动力学。结果表明:SSBP最佳吸... 为探究甜菜粕(SBP)对亚甲基蓝的最佳吸附工艺条件,本研究对甜菜粕进行皂化改性和脂化改性,分别获得皂化改性甜菜粕(SSBP)和柠檬酸酯化改性甜菜粕(CDSBP),探究两种改性甜菜粕对亚甲基蓝的最佳吸附工艺条件和动力学。结果表明:SSBP最佳吸附工艺条件为亚甲基蓝质量浓度300 mg/L,溶液pH值7,吸附温度60℃,吸附时间60 min,吸附量为277.75 mg/g;CDSBP最佳吸附工艺条件为亚甲基蓝质量浓度400 mg/L,溶液pH值8,吸附温度60℃,吸附时间90 min,吸附量最大值为322.4 mg/g,相比较,CDSBP的吸附性能较好。SSBP和CDSBP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过程均符合假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吸附过程主要机制可能为离子交换。SSBP和CDSBP中羟基对提高吸附性能有着重要作用,通过改性处理可以显著增加这些官能团数量,使吸附性能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粕 亚甲基蓝 吸附性能 柠檬酸酯化改性 皂化改性
下载PDF
Structure properties and sintering densification of Gd_2Zr_2O_7 nanoparticles prepared via different acid combustion methods 被引量:2
4
作者 马雷 马伟民 +3 位作者 孙旭东 刘佳男 纪连永 宋晗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2期195-201,共7页
Gadolinium zirconate(Gd2Zr2O7) nanocrystals were prepared via two different combustion methods: citric acid combustion(CAC) and stearic acid combustion(SAC). The effects of the different preparation methods on ... Gadolinium zirconate(Gd2Zr2O7) nanocrystals were prepared via two different combustion methods: citric acid combustion(CAC) and stearic acid combustion(SAC). The effects of the different preparation methods on the phase composition, microtopography, and sintering densification of the resulting Gd2Zr2O7 nanopowders were investigated by thermal-gravimetric and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TG-DTA),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 X-ray diffraction(XRD),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 technique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both methods could produce Gd2Zr2O7 nanopowders with an excellent defective fluorite structure. The reaction time was reduced by the SAC method, compared with the CAC method. The nanopowders synthesized by the two methods were different in grain size distribution. The resulting nanoparticle diameter was about 50 nm for CAC and 10 nm for SAC. After vacuum sintering, the sintered bodies also had a different relative density of about 93% and 98%, respectively. Thus the preparation of Gd2Zr2O7 nanopowders by SAC was the first choice to achieve the desired sintering densif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2Zr2O7 nanocrystals citric acid combustion (CAC) stearic acid combustion (SAC) combustion method X-ray diffraction techniques sintering densification rare earths
原文传递
硬脂酸淀粉酯制备及其Pickering乳液稳定性研究
5
作者 杜思琦 王小凤 +3 位作者 张一凡 杨越越 李佳楠 朱旻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9,共9页
以大米淀粉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法制备硬脂酸淀粉酯(starch stearate ester,SSE),对硬脂酸淀粉酯及其稳定的Pickering乳液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硬脂酸(stearic acid,SA)添加量的增加,SSE的取代度先增大后减小,而酯化反应效率则先... 以大米淀粉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法制备硬脂酸淀粉酯(starch stearate ester,SSE),对硬脂酸淀粉酯及其稳定的Pickering乳液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硬脂酸(stearic acid,SA)添加量的增加,SSE的取代度先增大后减小,而酯化反应效率则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随着水分含量的增加,SSE的取代度和酯化反应效率先升高后减低,盐酸添加量、微波反应时间和微波功率对SSE的取代度和酯化反应效率的影响与水分含量的影响相同;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SSE仍为A型结晶结构;随着取代度增加,SSE颗粒的三相接触角逐渐增大,在取代度为0.0317时接触角为89.6°,具有良好的油水两亲性。以SSE为乳化剂,对其构建的Pickering乳液特性进行了研究,对乳液的乳化指数、粒径和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在SSE添加量为2.5%、油相体积为60%时,Pickering乳液的乳化指数最大,SSE取代度越高,形成的乳液液滴粒径越小、乳液越稳定;粒度分析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表明,SSE可形成稳定水包油型Pickering乳液且乳液液滴粒径分布较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酯 硬脂酸 微波 Pickering乳液 乳化
下载PDF
基于传统化学键/动态硼酸酯键构建的超支化柠檬酸聚酯体系的研究及其应用初步探索
6
作者 窦广鹏 安佳钰 +3 位作者 韩士博 刘靖 樊志 李沁然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83-189,共7页
以生物质材料柠檬酸和丙三醇为原料,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合成了两种不同分子量的端基为羟基的超支化柠檬酸聚酯(HBPE),采用FT-IR、1H-NMR和GPC对HBPE的分子结构、支化度以及分子量进行了表征,其支化度为85%,分子量分别为4115和6011g/mol。... 以生物质材料柠檬酸和丙三醇为原料,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合成了两种不同分子量的端基为羟基的超支化柠檬酸聚酯(HBPE),采用FT-IR、1H-NMR和GPC对HBPE的分子结构、支化度以及分子量进行了表征,其支化度为85%,分子量分别为4115和6011g/mol。再以上述两种HBPE为原料进一步制备了两种不同化学键交联的水溶性聚酯:与丁二酸以传统化学键交联得到的HBPE-SA和与硼砂以动态硼酸酯键交联的络合物HBPE-borax。流变学实验表明,HBPE-borax的力学强度和黏度受含水量和HBPE分子量影响,整体而言,HBPE-borax和HBPE-SA表现为黏度很大的液体,其黏度在剪切速率为30s-1时仍保持在3200Pa·s左右。由于HBPE-borax中含有动态硼酸酯键,赋予HBPE-borax自愈性和pH响应性。吸湿性实验表明两种聚酯在相对湿度为68%的条件下20min即可恢复黏性,基于上述特性初步表明可用作水溶性生物质“不干胶”,并初步探索了黏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柠檬酸聚酯 动态硼酸酯键 生物质高分子 不干胶
下载PDF
硬脂酸三乙醇胺酯季铵盐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耿涛 李秋小 李运玲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24-27,共4页
在硬脂酸三乙醇胺酯季铵盐(EQDMS)的合成中,控制其单、双酯季铵盐的含量是影响产品作为柔软剂性能的关键。通过研究反应物的摩尔比、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单、双酯含量的影响,确定了酯胺化反应的优化反应条件;对于季铵化反应,... 在硬脂酸三乙醇胺酯季铵盐(EQDMS)的合成中,控制其单、双酯季铵盐的含量是影响产品作为柔软剂性能的关键。通过研究反应物的摩尔比、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单、双酯含量的影响,确定了酯胺化反应的优化反应条件;对于季铵化反应,以季铵盐中阳离子活性物含量为标准,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优化反应条件。研究了EQDMS的生物降解性、柔软性、抗静电性、对织物白度的影响等性能,并将其与我国目前广泛使用的柔软剂———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1821)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EQDMS的生物降解性、抗静电性、对织物白度的影响均优于D1821,其柔软性和D1821相当,是一种可替代D1821的性能优良的新型柔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铵盐 织物白度 硬脂酸 抗静电性 三乙醇胺 合成 可替代 柔软剂 柔软性 性能研究
下载PDF
壳聚糖/纳米SiOx/单甘酯复合涂膜对黄瓜保鲜的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沈丹 陈汝财 +1 位作者 王明力 刘晶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64-166,共3页
采用壳聚糖、纳米SiOx及单甘酯作为复合涂膜剂,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涂膜配方,对黄瓜进行涂膜处理,室温下对黄瓜进行失水率、硬度、叶绿素含量和Vc含量的测定,并且对复合涂膜的物理性能和抗菌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壳聚糖1%、纳米SiOx1.5... 采用壳聚糖、纳米SiOx及单甘酯作为复合涂膜剂,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涂膜配方,对黄瓜进行涂膜处理,室温下对黄瓜进行失水率、硬度、叶绿素含量和Vc含量的测定,并且对复合涂膜的物理性能和抗菌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壳聚糖1%、纳米SiOx1.5%、单甘酯0.4%为最佳配比,可有效延长黄瓜的货价保藏期,并且该复合涂膜在物理性能和抗菌性能上都较纯壳聚糖膜有一定程度上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壳聚糖 纳米SIOX 单甘酯 涂膜
下载PDF
绿色增塑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9
作者 贾普友 周永红 +2 位作者 胡立红 薄采颖 周静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10,共5页
综述了国内外关于绿色增塑剂领域的最新研究应用进展,主要介绍了柠檬酸酯类、植物油基及环氧酯类、聚酯类和新型非邻苯类等增塑剂的制备方法、物理化学性质、热力学性能和力学性能以及在材料制品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其进行了比较;最后,对... 综述了国内外关于绿色增塑剂领域的最新研究应用进展,主要介绍了柠檬酸酯类、植物油基及环氧酯类、聚酯类和新型非邻苯类等增塑剂的制备方法、物理化学性质、热力学性能和力学性能以及在材料制品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其进行了比较;最后,对绿色增塑剂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增塑剂 环保 柠檬酸酯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硬脂酸三乙醇胺酯季铵盐的性能 被引量:10
10
作者 耿涛 李秋小 +1 位作者 水大波 李运玲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20-222,共3页
研究了3种不同的硬脂酸三乙醇胺酯季铵盐的生物降解性、柔软性、抗静电性以及对织物白度的影响等性能,并与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1821)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双硬脂酸乙酯基羟乙基甲基硫酸甲酯铵(EQDMS)的生物降解性、抗静电性与对织... 研究了3种不同的硬脂酸三乙醇胺酯季铵盐的生物降解性、柔软性、抗静电性以及对织物白度的影响等性能,并与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1821)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双硬脂酸乙酯基羟乙基甲基硫酸甲酯铵(EQDMS)的生物降解性、抗静电性与对织物白度的影响均优于D1821,其柔软性和D1821相当,是一种可替代D1821的性能优良的新型柔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铵盐 硬脂酸三乙醇胺酯季铵盐 柔软剂 性能
下载PDF
酶催化法合成食品乳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桂菊 徐宝财 +2 位作者 赵秋瑾 翟苓苓 尹青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115-122,共8页
食品乳化剂是现代食品工业不可或缺的添加剂。与化学合成法相比,酶催化法合成食品乳化剂具有很多优势,如催化效率高、反应条件温和、产品纯度高、色泽浅且容易分离纯化等。本文介绍了脂肪酸单甘酯、脂肪酸糖酯、丙二醇脂肪酸酯以及失水... 食品乳化剂是现代食品工业不可或缺的添加剂。与化学合成法相比,酶催化法合成食品乳化剂具有很多优势,如催化效率高、反应条件温和、产品纯度高、色泽浅且容易分离纯化等。本文介绍了脂肪酸单甘酯、脂肪酸糖酯、丙二醇脂肪酸酯以及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四类常用食品乳化剂的酶催化法合成研究进展,对酶催化合成方法、反应媒介的选择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催化合成 脂肪酸单甘酯 脂肪酸糖酯 丙二醇脂肪酸酯 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
下载PDF
我国医用聚氯乙烯增塑剂的发展现状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李翠翠 何成生 +1 位作者 樊翠蓉 钟银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41-144,共4页
我国医用聚氯乙烯(PVC)以可致癌的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为主增塑剂,这严重影响了国内人民的健康和医用PVC行业的发展。通过对国内外各新型环保增塑剂的比较可知:无毒环保的乙酰柠檬酸三丁酯(ATBC)适合作为我国医用PVC制品的主增塑剂。... 我国医用聚氯乙烯(PVC)以可致癌的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为主增塑剂,这严重影响了国内人民的健康和医用PVC行业的发展。通过对国内外各新型环保增塑剂的比较可知:无毒环保的乙酰柠檬酸三丁酯(ATBC)适合作为我国医用PVC制品的主增塑剂。这为改善医用PVC制品使用者的健康状态,加快医用环保PVC行业的发展提出了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大豆油 柠檬酸酯 二甘醇二苯甲酸酯 己二酸酯 高分子增塑剂 Eastman168增塑剂
下载PDF
爪形大分子柠檬酸-新戊二醇-硬酯酸-十八醇的合成、表征与降滤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龙小柱 田彦文 +1 位作者 王长松 马志研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24-929,共6页
以新戊二醇、柠檬酸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以新戊二醇为核心的多羟基多酸爪形小分子柠檬酸-新戊二醇-柠檬酸(CNC),再利用酯化反应依次与带有功能化基团的硬酯酸、十八醇接枝合成了新型的多元酯类爪形大分子柠檬酸-新戊二醇-柠檬酸-硬酯酸-... 以新戊二醇、柠檬酸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以新戊二醇为核心的多羟基多酸爪形小分子柠檬酸-新戊二醇-柠檬酸(CNC),再利用酯化反应依次与带有功能化基团的硬酯酸、十八醇接枝合成了新型的多元酯类爪形大分子柠檬酸-新戊二醇-柠檬酸-硬酯酸-十八醇(CNC-SO)。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对合成的两种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表征结果显示,合成产物为CNC和CNC-SO,结构与所设计的分子结构吻合。用元素分析确定了两种化合物的组成分别为C17H24O14和C107H202O15。CNC-SO可溶于非极性的有机溶剂,不溶于水。在不同的轻柴油中添加600μg/g的CNC-SO,柴油的冷滤点降低了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戊二醇 柠檬酸 硬酯酸 十八醇 爪形分子 低温流动性改进剂 冷滤点 柴油
下载PDF
两种凝胶-溶胶前驱体制备钡铁氧体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艳丽 黄英 +1 位作者 闫梨 黄飞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7-41,共5页
应用sol-gel技术制备钡铁氧体,分别研究了以柠檬酸和硬脂酸作为前驱体的两种不同的制备工艺A、B。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工艺均可制得单相BaFe12O19(简称BaM)。由工艺B得到产物晶粒度为15~40nm,其比饱和磁化强度Ms=61.74Am2/kg,矫顽力Hc=38... 应用sol-gel技术制备钡铁氧体,分别研究了以柠檬酸和硬脂酸作为前驱体的两种不同的制备工艺A、B。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工艺均可制得单相BaFe12O19(简称BaM)。由工艺B得到产物晶粒度为15~40nm,其比饱和磁化强度Ms=61.74Am2/kg,矫顽力Hc=389.4kA/m;由工艺A得到产物晶粒度为30~80nm,其比饱和磁化强度Ms=60.61Am2/kg,矫顽力Hc=382.7kA/m,但工艺A得到的产物晶体结晶更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钡铁氧体 SOL-GEL 柠檬酸 硬脂酸 前驱体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硬脂酸酯的合成及其抗油脂氧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张友胜 肖更生 陈卫东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60-262,共3页
二氢杨梅素是药食两用植物———藤茶中的主体活性成分,具有很好的水溶性抗氧化作用,但其难溶于油的特性限制了其在油脂上的应用。本研究通过对其化学修饰,制备了既能溶于油脂又具有较好抗氧化作用的二氢杨梅素硬脂酸酯。
关键词 二氢杨梅素 二氢杨梅素硬脂酸酯 合成 抗氧化性
下载PDF
PFSW手感剂的研制 被引量:5
16
作者 孙根行 张晓镭 +1 位作者 俞从正 王云芳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08期106-108,112,共4页
硬脂酸与三乙醇胺在一定条件下进行酯化反应得到浅黄色蜡状酯硬脂酸双 羟乙基胺基乙酯 ,将其进行季铵化反应制得具有抗菌、抗静电作用的季铵盐。将该季铵盐作为功能添加剂加入蜡中 ,以复合乳化剂乳化制得蜡乳液 ,进一步与阳离子型羟基... 硬脂酸与三乙醇胺在一定条件下进行酯化反应得到浅黄色蜡状酯硬脂酸双 羟乙基胺基乙酯 ,将其进行季铵化反应制得具有抗菌、抗静电作用的季铵盐。将该季铵盐作为功能添加剂加入蜡中 ,以复合乳化剂乳化制得蜡乳液 ,进一步与阳离子型羟基硅油乳液共混得到的手感剂不仅赋予皮革油润的蜡感和滑爽感 ,并使皮革具有抗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FSW手感剂 研制 硬脂酸 三乙醇胺酯 季铵盐 皮革助剂
下载PDF
三氟甲磺酸催化合成柠檬酸酯 被引量:7
17
作者 周扬志 佘鹏伟 郭凯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7-70,共4页
利用一种新型高效绿色催化剂三氟甲磺酸(CF3SO3H)合成绿色增塑剂柠檬酸三丁酯,结果表明该催化剂用量少(占柠檬酸的0.1%),反应时间短(5 h)。研究了该催化剂合成乙酰柠檬酸酯的一体化工艺,实现了无须精制柠檬酸三丁酯,直接从柠檬酸出发制... 利用一种新型高效绿色催化剂三氟甲磺酸(CF3SO3H)合成绿色增塑剂柠檬酸三丁酯,结果表明该催化剂用量少(占柠檬酸的0.1%),反应时间短(5 h)。研究了该催化剂合成乙酰柠檬酸酯的一体化工艺,实现了无须精制柠檬酸三丁酯,直接从柠檬酸出发制得乙酰柠檬酸三丁酯,产率高(两步87.1%),纯度高(99.1%),大幅简化了生产工艺和成本且环保,适合工业化。同时,研究了CF3SO3H催化合成丙酰、丁酰柠檬酸酯类产品的一体化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氟甲磺酸 催化剂 增塑剂 柠檬酸酯 一体化工艺
下载PDF
松香聚乙二醇柠檬酸酯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赖文忠 陈家强 周文富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591-594,共4页
以松香为主要原料 ,与聚乙二醇、柠檬酸反应 ,合成一种新型表面活性剂。探讨了该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 (νc Mc) ,临界胶束浓度 ( Cc Mc) ,泡沫性 ,乳化性 ,润湿性等。结果为 :νc Mc35 .2× 1 0 -3 N/m;Cc Mc0 .5 62 3mol/L,HLB值 ... 以松香为主要原料 ,与聚乙二醇、柠檬酸反应 ,合成一种新型表面活性剂。探讨了该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 (νc Mc) ,临界胶束浓度 ( Cc Mc) ,泡沫性 ,乳化性 ,润湿性等。结果为 :νc Mc35 .2× 1 0 -3 N/m;Cc Mc0 .5 62 3mol/L,HLB值 1 1 .6,泡沫力 (高度 1 73mm) ,乳化力 ( v H2 O5 5 .8m L) ,润湿性 1 0 5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香聚乙二醇柠檬酸酯 合成 非离子型 表面活性剂 性能
下载PDF
HZSM-5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乙二醇葡糖苷硬脂酸酯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春山 张应军 +2 位作者 张雷 张勇 王莹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9-42,共4页
以硬脂酸和自制乙二醇葡糖苷为原料,直接酯化合成乙二醇葡萄糖苷硬脂酸酯,讨论了物料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压力、乳化剂及催化剂对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乙二醇葡萄糖苷硬脂酸酯的最佳反应条件是以固体超强酸HZSM5为催化剂,葡... 以硬脂酸和自制乙二醇葡糖苷为原料,直接酯化合成乙二醇葡萄糖苷硬脂酸酯,讨论了物料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压力、乳化剂及催化剂对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乙二醇葡萄糖苷硬脂酸酯的最佳反应条件是以固体超强酸HZSM5为催化剂,葡萄糖苷与硬脂酸的质量比为2∶1,乳化剂用量约为硬脂酸质量的1.5%,反应时间为1h,反应温度为120~130℃,反应压力为0.09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葡萄糖苷 硬脂酸 乙二醇葡萄糖苷硬脂酸酯 合成 固体酸催化剂
下载PDF
生物柴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对内燃机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学春 方建华 +3 位作者 陈波水 李亮 王九 吴江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8-82,共5页
为研究生物柴油中的不饱和组分对内燃机油的影响,在内燃机油中分别加入不同比例的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和硬脂酸甲酯,通过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对内燃机油减摩抗磨性能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对磨损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为研究生物柴油中的不饱和组分对内燃机油的影响,在内燃机油中分别加入不同比例的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和硬脂酸甲酯,通过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对内燃机油减摩抗磨性能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对磨损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在一定程度能够改善对内燃机油摩擦学特性,且随着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含量的增大,内燃机油的减摩抗磨性能表现为逐渐增加的趋势;加有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和硬脂酸甲酯的内燃机油氧化后摩擦学特性降低,且含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的内燃机油氧化后摩擦学特性下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饱和脂肪酸甲酯 硬脂酸甲酯 内燃机油 摩擦学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