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dentification of enzymes responsible for the reduction of geraniol to citronellol 被引量:2
1
作者 Tian-Tian YUAN Qian-Qian CHEN +3 位作者 Pei-Ji ZHAO Ying ZENG Xiao-Zhu LIU Shan LU 《Natural Products and Bioprospecting》 CAS 2011年第3期108-111,共4页
The reduction of geraniol to citronellol is the first step for the synthesis of natural phytol in the production of tocopherols and natural vitamin K.Baker's yeast was used in the bioreduction described above as a... The reduction of geraniol to citronellol is the first step for the synthesis of natural phytol in the production of tocopherols and natural vitamin K.Baker's yeast was used in the bioreduction described above as a whole-cell biocatalyst.However,the enzyme responsible for the reduction of geraniol to citronellol is not yet known.Four old yellow enzyme(OYE)genes were cloned from yeast and plants,and expressed in Escherichia coli for a high level of recombinant proteins.The recombinant protein displayed a catalytic activity of converting geraniol to citronellol as a sole product verified by GC-MS analyses.The recombinant OYE2 intact cells were found to show 3.7 and 1.9-fold higher activity than that of yeast cells and the recombinant crude extracts,respectively.Compared to the recombinant fusion enzyme,the entrokinase-cleaved enzyme displayed nearly identical activity for geraniol reduction.To our knowledge,this is the first enzyme identified to catalyze the formation of citronellol from geraniol by reducing the allylic alcohol double bond,which is normally known as inactivating group for the old yellow enzy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lylic alcohol citronellol GERANIOL old yellow enzyme REDUCTION
下载PDF
非水相脂肪酶催化合成阿魏酸香茅醇酯
2
作者 陈林林 王玲 +2 位作者 杨茜瑶 宋佳琪 辛嘉英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07-1315,共9页
以固定化脂肪酶Novozyme435在非水相体系催化阿魏酸与香茅醇进行酯化反应,合成阿魏酸香茅醇酯。在对有机溶剂、脂肪酶加入量、反应温度、底物摩尔比等单因素实验考察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实验对酶促合成阿魏酸香茅醇酯工艺进行优化。结... 以固定化脂肪酶Novozyme435在非水相体系催化阿魏酸与香茅醇进行酯化反应,合成阿魏酸香茅醇酯。在对有机溶剂、脂肪酶加入量、反应温度、底物摩尔比等单因素实验考察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实验对酶促合成阿魏酸香茅醇酯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反应体系为3 mL异辛烷中,阿魏酸与香茅醇的底物摩尔比为1∶6(其中阿魏酸加入量为0.5 mmol),脂肪酶加入量为105 g,分子筛加入量为0.5 g,65℃反应120 h后,酯化反应转化率可达90.39%,反应产率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酸 香茅醇 脂肪酶 酯化反应 非水相
下载PDF
纳米淀粉对含香茅醇马铃薯淀粉-壳聚糖复合膜材多尺度结构和热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旭鑫 张书艳 +1 位作者 赵雷 朱杰 《轻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7-33,共7页
将不同质量分数纳米淀粉加入含香茅醇的马铃薯淀粉-壳聚糖复合膜材中,探讨纳米淀粉对复合膜材多尺度结构(分子结构、结晶结构、断面形貌、水接触角)及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纳米淀粉后,复合膜材中各组分的分子间作用力均未显著... 将不同质量分数纳米淀粉加入含香茅醇的马铃薯淀粉-壳聚糖复合膜材中,探讨纳米淀粉对复合膜材多尺度结构(分子结构、结晶结构、断面形貌、水接触角)及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纳米淀粉后,复合膜材中各组分的分子间作用力均未显著改变;纳米淀粉与复合膜材基体形成剥离结构,复合膜材整体仍为无定形结构;随着纳米淀粉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膜材断面逐渐平整,并出现较多褶皱结构;水接触角由(77.50±0.50)°(未添加纳米淀粉)增大至(85.50±1.25)°(纳米淀粉质量分数9.1%),亲水性降低;复合膜材的分子裂解峰值温度轻微升高,即热稳定性略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淀粉 香茅醇 马铃薯淀粉-壳聚糖复合膜材 多尺度结构 热稳定性
下载PDF
香茅醇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冉学光 江焕峰 +1 位作者 朱新海 许琳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4-96,共3页
用硼氢化钾与丙二酸生成的丙二酰氧基硼氢化钾在四氢呋喃中与二氢月桂烯反应制备香茅醇。在60℃下,反应6h时,反应100%发生在末端双键,且有90%以上的硼原子加成在末端双键的1位碳原子上。然后加入氢氧化钾溶液和用质量分数为30%双氧水继... 用硼氢化钾与丙二酸生成的丙二酰氧基硼氢化钾在四氢呋喃中与二氢月桂烯反应制备香茅醇。在60℃下,反应6h时,反应100%发生在末端双键,且有90%以上的硼原子加成在末端双键的1位碳原子上。然后加入氢氧化钾溶液和用质量分数为30%双氧水继续反应,得到质量分数大于90%的香茅醇,在该条件下没有发现酮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茅醇 合成方法 硼氢化钾 丙二酸 四氢呋喃 二氢月桂烯 香皂
下载PDF
香茅醇的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冉学光 江焕峰 +1 位作者 朱新海 陈伟强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97-101,共5页
 香茅醇是广谱的香料原料,对香茅醇的研究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天然的香茅醇存在于70多种精油中,合成的香茅醇主要通过天然产物为原料的半合成法、利用石化产品为原料的全合成法得到。本文对这些方法予以较全面介绍,并重点介绍以二氢...  香茅醇是广谱的香料原料,对香茅醇的研究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天然的香茅醇存在于70多种精油中,合成的香茅醇主要通过天然产物为原料的半合成法、利用石化产品为原料的全合成法得到。本文对这些方法予以较全面介绍,并重点介绍以二氢月桂烯为原料的几种合成方法。同时对各类方法的优缺点及生产工艺加以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茅醇 合成 香料 原料 二氢月桂烯 生产工艺 天然产物
下载PDF
利用乙醇提取香叶天竺葵中香茅醇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陈鹏 谭乐和 +4 位作者 徐飞 刘向阳 郝朝运 吴刚 张翠玲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534-1536,共3页
本文利用香叶天竺葵的叶片,对香叶天竺葵中香茅醇的提取率进行研究。对提取香茅醇的最适乙醇浓度、温度、时间、料液比分别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乙醇提取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5%、温度40℃、时间4 h、料液比1∶20的最佳组合,在... 本文利用香叶天竺葵的叶片,对香叶天竺葵中香茅醇的提取率进行研究。对提取香茅醇的最适乙醇浓度、温度、时间、料液比分别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乙醇提取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5%、温度40℃、时间4 h、料液比1∶20的最佳组合,在该条件下香茅醇提取率可达0.88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叶天竺葵 香茅醇 提取率
下载PDF
香茅醛气相加氢制香茅醇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林耀红 谈燮峰 萧树德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7-54,共8页
采用连续流动微型固定床反应装置,研究了M催化剂对香茅醛在常压下气相加氢制香茅醇的反应。通过对几种不同的金属催化剂的筛选,得到了一种转化率和选择性均较高的加氢催化剂M催化剂。考察了该催化剂在不同焙烧温度和不同的负载量下... 采用连续流动微型固定床反应装置,研究了M催化剂对香茅醛在常压下气相加氢制香茅醇的反应。通过对几种不同的金属催化剂的筛选,得到了一种转化率和选择性均较高的加氢催化剂M催化剂。考察了该催化剂在不同焙烧温度和不同的负载量下对其活性的影响,同时对反应的影响也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茅醛 加氢 香茅醇 催化剂
下载PDF
有机溶剂中固定化酵母细胞催化香叶醇还原生物转化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詹喜 王庆利 +2 位作者 邹慧熙 郑晓冬 梅乐和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1-395,共5页
以完整细胞进行有机相生物转化作为当前生物技术中一个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的研究领域,与传统的水相环境中的生物催化相比,具有独特的优点.以香叶醇转化为香茅醇作为模型反应,通过气相色谱法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了影响该有机相生... 以完整细胞进行有机相生物转化作为当前生物技术中一个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的研究领域,与传统的水相环境中的生物催化相比,具有独特的优点.以香叶醇转化为香茅醇作为模型反应,通过气相色谱法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了影响该有机相生物转化反应的几个基本因素,考察了两种有机溶剂正己烷和乙酸丁酯对生物相容性的影响,选用甲醇、乙醇、乙二醇、正丁醇和1-己醇分别作为能量物质进行实验,比较其对转化的影响并探讨了Baker s酵母、XST-KO酵母、LP酵母、酒精酵母、假丝酵母、干酵母、安琪酵母和梅山酵母八种不同酵母作为生物催化剂对模型反应的催化能力.结果表明,正己烷作为有机溶剂,其生物相容性明显好于乙酸丁酯,更加有利于该生物转化反应进行;乙二醇作为能量物质,该模型反应转化率最高;而Baker s酵母作为生物催化剂,对该模型反应的催化能力最强,最适合作为该模型反应的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溶剂 生物转化 香叶醇 香茅醇 酵母细胞
下载PDF
二氢月桂烯高效合成香茅醇 被引量:4
9
作者 冉学光 江焕峰 +1 位作者 朱新海 许琳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746-748,751,共4页
用一种硼氢化试剂———丙二酸与硼氢化钠反应生成的丙二酰氧基硼氢化钠在THF中与二氢月桂烯反应制备香茅醇。温度60℃,反应时间为6h时,反应100%发生在末端双键上,氧化生成香茅醇的质量分数大于90%,该条件下没有发现酮生成。
关键词 二氢月桂烯 硼氢化 香茅醇
下载PDF
不同季节对爪哇香茅油的成分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周丽珠 梁忠云 +4 位作者 陈猛棠 李桂珍 李军集 秦荣秀 文彩琳 《热带农业科学》 2015年第5期60-64,共5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对不同季节的香茅进行得油率测定,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精油的化学成分,采用GC峰面积归一化法定量,同时采集生产样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爪哇香茅油中主要组分为香茅醛,香茅醇,香叶醇,榄香醇,含量均大于4%;香茅... 采用水蒸气蒸馏对不同季节的香茅进行得油率测定,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精油的化学成分,采用GC峰面积归一化法定量,同时采集生产样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爪哇香茅油中主要组分为香茅醛,香茅醇,香叶醇,榄香醇,含量均大于4%;香茅醛和香叶醇含量从1月到10月不断增加,分别增长25.81%、42.09%,但香茅醇含量降低46.10%;试验测定的样品与文献报导的同类产品达不到爪哇香茅油产品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茅 爪哇香茅油 香茅醛 香茅醇 香叶醇
下载PDF
不同方法提取驱蚊香草精油中化学成分的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金 赵兴雷 +4 位作者 易平 黄笃树 吴娜 闵勇 刘卫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2期15663-15665,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提取的驱蚊香草精油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GC/MS分别对2种方法提取的精油进行分离和检测。[结果]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精油中检测到23个成分,在有机溶剂法提取的精油中检测到49个成分;精油的主要成分为香茅醇、马兜...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提取的驱蚊香草精油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GC/MS分别对2种方法提取的精油进行分离和检测。[结果]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精油中检测到23个成分,在有机溶剂法提取的精油中检测到49个成分;精油的主要成分为香茅醇、马兜铃烯、乙酸香茅酯、香叶醇、芳樟醇、异薄荷酮、β-波旁烯和香榧烯醇等。[结论]水蒸气蒸馏法使驱蚊香草精油化学成分大量损失,但对沸点高、相对难挥发的主要化学成分有很好地富集作用;有机溶剂提取法能很好地保留驱蚊香草精油的化学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蚊香草(Mosquito ABJECTION Vanilla) 精油 GC MS 香茅醇
下载PDF
甲氧基香茅醛合成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新海 江焕峰 冉学光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507-509,共3页
以香茅醇为起始原料,经过醚化和氧化反应,简便地合成了甲氧基香茅醛,各步产物均经IR、MS和1HNMR图谱分析确证。该合成工艺与1998年文献[1]所采用的方法相比,以氢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代替浓硫酸作为醚化反应的催化剂,以安全高效的三... 以香茅醇为起始原料,经过醚化和氧化反应,简便地合成了甲氧基香茅醛,各步产物均经IR、MS和1HNMR图谱分析确证。该合成工艺与1998年文献[1]所采用的方法相比,以氢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代替浓硫酸作为醚化反应的催化剂,以安全高效的三氧化铬吡啶盐酸盐(Corey试剂)代替三氧化铬二吡啶(Collins试剂)作为氧化剂,总收率由30%提高到了56 8%,减少了反应溶剂用量,简化了后处理操作,使生产成本降低,安全、对环境友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香茅醛 香茅醇 甲氧香茅醇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Corey试剂
下载PDF
改性BEA沸石催化香茅醛Meerwein-Ponndor-Verley(MPV)还原合成香茅醇 被引量:1
13
作者 邱俊 王建刚 金华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9-42,45,共5页
采用盐酸脱铝-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离子交换制备了改性BEA沸石催化剂,并进行催化剂XRD、SEM表征。以上述改性BEA沸石为催化剂、以异丙醇为氢源,通过MPV反应考察了催化剂还原香茅醛合成香茅醇的性能。结果表明,在环化合成异胡薄荷醇和MPV还... 采用盐酸脱铝-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离子交换制备了改性BEA沸石催化剂,并进行催化剂XRD、SEM表征。以上述改性BEA沸石为催化剂、以异丙醇为氢源,通过MPV反应考察了催化剂还原香茅醛合成香茅醇的性能。结果表明,在环化合成异胡薄荷醇和MPV还原合成香茅醇的两种竞争反应中,脱铝-离子交换改性沸石Cs-BEA对于MPV反应合成香茅醇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对反应物香茅醛和异丙醇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催化剂重复使用等反应条件的影响研究,在最优条件下,香茅醛转化率达到95.4%,香茅醇选择性达到9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 BEA沸石 香茅醛 催化还原 香茅醇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玫瑰中香茅醇的含量 被引量:2
14
作者 蔡大川 张方圆 +6 位作者 林晨 王李平 张志军 吴凌涛 林泽鹏 方丽 李雪莹 《山东化工》 CAS 2016年第11期70-71,73,共3页
建立玫瑰中香茅醇含量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方法。样品经乙醇进行超声提取后,用DB-1701 MS毛细管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分离,在全扫描模式和选择离子监测模式(Scan和Sim)下进行质谱检测。在优化的气相色谱质谱... 建立玫瑰中香茅醇含量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方法。样品经乙醇进行超声提取后,用DB-1701 MS毛细管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分离,在全扫描模式和选择离子监测模式(Scan和Sim)下进行质谱检测。在优化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条件下,香茅醇与基质分离良好,其含量在0.4416~55.20μg/m 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0.9991,检出限为0.5μg/g;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0.6%~101.7%,相对标准偏差(RSD,n=6)4.51%。该方法灵敏、准确、可靠,具有分析时间短、抗干扰性好、定量准确等优点,可为评判玫瑰品质优劣提供判别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玫瑰 香茅醇
下载PDF
精油单萜化合物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娜 何敬愉 +2 位作者 程皓 刘陈立 蒙海林 《集成技术》 2016年第1期44-47,共4页
文章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对精油中常见的三种单萜化合物橙花醇、芳樟醇、香茅醇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进行了方法学验证。得到最佳色谱条件为:C18柱(4.6 mm i.d.×150 mm,5μm),以乙腈∶水=1∶1(v/v)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 L/... 文章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对精油中常见的三种单萜化合物橙花醇、芳樟醇、香茅醇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进行了方法学验证。得到最佳色谱条件为:C18柱(4.6 mm i.d.×150 mm,5μm),以乙腈∶水=1∶1(v/v)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 L/min,UV检测波长205 nm。同时验证了其精密度及方法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方法学验证符合要求。进而采用此方法分析了玫瑰精油、柠檬精油、玫瑰香精、柠檬香精中三种单萜化合物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油 橙花醇 芳樟醇 香茅醇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含硫香料——硫代香茅醇、硫代芳樟醇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振锋 王修建 +1 位作者 梁宏 卢军 《广西化工》 1998年第1期11-15,共5页
对香茅醇转化为硫代香茅醇及芳樟醇转化为硫代芳樟醇的合成方法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产品在极低浓度时,硫代香茅醇具有酸杨梅、番石榴的香韵,硫代芳樟醇具有橙桔香韵。
关键词 硫代香茅醇 硫代芳樟醇 合成香料 香料
下载PDF
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合成食用香料丙酸香茅酯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旋 易封萍 孙海洋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1期21-24,29,共5页
研究了以含磺酸基离子液体1-(4-磺酸基)丁基-3-甲基吡嗪四氟硼酸盐([4-sulfbmpyrazine][BF4])为酸性催化剂,以香茅醇、丙酸酐为原料合成丙酸香茅酯,采用正交实验方案对合成条件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以酸性离子液体为催化剂合成丙... 研究了以含磺酸基离子液体1-(4-磺酸基)丁基-3-甲基吡嗪四氟硼酸盐([4-sulfbmpyrazine][BF4])为酸性催化剂,以香茅醇、丙酸酐为原料合成丙酸香茅酯,采用正交实验方案对合成条件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以酸性离子液体为催化剂合成丙酸香茅酯的较优条件为:n(香茅醇)∶n(丙酸酐)∶n(催化剂)为50∶100∶1,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2 h,按优化条件进行验证实验,产品得率为95.3%。[4-sulfbmpyrazine][BF4]催化剂循环使用5次,催化活性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酸香茅酯 离子液体催化 香茅醇 丙酸酐
下载PDF
光学活性松干蚧性信息素C-8~C-13片断的合成
18
作者 林国强 徐卫初 郭莹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49-152,共4页
本文报道了从(S)-香茅醇合成化合物(2R)-3,5-dimethyl-hexan-1-ol(9),即光学活性日本松干蚧性信息素C-8~C-13片断,共经九步反应,总产率为57%。
关键词 香茅醇 松干蚧 性信息素 合成
下载PDF
不同植物抑制剂对黄曲霉菌生长和产毒的影响 被引量:13
19
作者 石程仁 张初署 +8 位作者 杜咏梅 于丽娜 毕洁 许婷婷 王明清 冯楚楚 张建成 赵善仓 孙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7年第8期2892-2897,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植物抑制剂对黄曲霉菌生长和产毒的影响。方法将产毒的黄曲霉菌接种在EMA培养基上,活化后分别培养在含不同浓度抑制剂的培养基中,在30℃的温度下恒温培养,通过观察抑菌圈直径的大小判断不同抑制剂对黄曲霉生长的影响,并将... 目的研究不同植物抑制剂对黄曲霉菌生长和产毒的影响。方法将产毒的黄曲霉菌接种在EMA培养基上,活化后分别培养在含不同浓度抑制剂的培养基中,在30℃的温度下恒温培养,通过观察抑菌圈直径的大小判断不同抑制剂对黄曲霉生长的影响,并将菌丝抽提使用酶标仪测定不同抑制条件下黄曲霉毒素含量。结果 0.2mg/mL的紫苏醛、烟草萜和香芹醇在第2d对黄曲霉菌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00%、67%和79%,第5d时分别降低到46%、63%和55%。柠檬醛、紫苏醛、香茅醇和芳樟醇处理组培养基中第5d时黄曲霉毒素含量很低,对照组中黄曲霉毒素含量是这4个处理组的2000倍以上,第6d时,6种植物抑制剂的抑制黄曲霉菌产毒能力都有所降低,但是0.2mg/mL的柠檬醛、紫苏醛、香茅醇、烟草萜和香芹醇仍具有较高的抑制黄曲霉菌产毒能力。结论柠檬醛、紫苏醛、烟草萜和香芹醇对黄曲霉菌的生长和产毒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醛 紫苏醛 烟草萜 香芹醇 香茅醇 芳樟醇 黄曲霉菌
下载PDF
香茅醇不同旋光异构体对抑制茶炭疽病病菌活性的比较及其协同作用 被引量:10
20
作者 向晓龙 杨文 +3 位作者 刘惠芳 陈瑶 周玉锋 胡安龙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5-430,共6页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Horsfall方法和共毒系数法测定了香茅醇不同构型对茶炭疽病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毒力以及两构型不同比例混配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右旋香茅醇和左旋香茅醇对茶树炭疽病菌的EC50分别为(113.27...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Horsfall方法和共毒系数法测定了香茅醇不同构型对茶炭疽病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毒力以及两构型不同比例混配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右旋香茅醇和左旋香茅醇对茶树炭疽病菌的EC50分别为(113.27±0.95)mg·L^-1和(119.87±0.20)mg·L^-1。按照质量比1.6︰1将右旋香茅醇和左旋香茅醇混配,协同增效作用最高,共毒系数为130.19;质量比为1︰1.4和1︰3.8时,共毒系数分别为120.57和121.42,也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结果表明,香茅醇及两旋光异构体对抑制茶炭疽病菌具有良好的活性,将两者按一定比例混用后具有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农药 香茅醇 茶炭疽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