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借名买房协议执行排除效力的司法困境与民法进路
1
作者 钱程 《巢湖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8-45,共8页
司法解释的原则性规定以及各地指导意见的不统一,导致借名买房协议执行排除效力的司法实践陷入困境。既有的事实物权说有违反实在法规定之嫌,而债权说直接以合同的相对性论证借名人对出名人只享有债权存在逻辑的断层。应在借名买房行为... 司法解释的原则性规定以及各地指导意见的不统一,导致借名买房协议执行排除效力的司法实践陷入困境。既有的事实物权说有违反实在法规定之嫌,而债权说直接以合同的相对性论证借名人对出名人只享有债权存在逻辑的断层。应在借名买房行为的复合结构基础上明晰借名买房协议执行排除效力的理论进路:首先讨论房屋买卖合同的双方主体并明确案涉房屋物权归出名人所有;进而明确借名买房协议有效时,借名人享有的是要求出名人在条件具备时变更不动产登记以转移房屋所有权的债权;借名买房协议无效时,借名人享有的是要求出名人返还购房价款等费用的债权;最后将借名人享有的债权与申请执行人享有的权利进行比较,若借名买房协议无效或申请执行人享有物权,则该债权无法排除执行;若借名买房协议有效,需法官进行综合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借名买房协议 排除执行 司法困境 民法进路
下载PDF
绿色殡葬与生态公民养成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曾晨 林于良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15-218,共4页
绿色殡葬蕴含着尊重自然的伦理意识、以人为本的生态价值理念、天人和合的生态理性自觉。推行绿色殡葬新模式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推进具有关键性作用,但民众却难以接受绿色殡葬方式。究其原因是绿色殡葬实践探索未触及生态文明建设的... 绿色殡葬蕴含着尊重自然的伦理意识、以人为本的生态价值理念、天人和合的生态理性自觉。推行绿色殡葬新模式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推进具有关键性作用,但民众却难以接受绿色殡葬方式。究其原因是绿色殡葬实践探索未触及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公民的生态意识培育。为此,要致力于强化公民的绿色殡葬意识,鼓励公民参与绿色殡葬实践、完善生态法治,从而促进生态公民的养成,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殡葬 生态文明 生态公民 生态法治 路径
下载PDF
法治文明:新时代文明强国之重要进路 被引量:2
3
作者 贺新元 《长白学刊》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共9页
从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一个建设文明强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越来越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 从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一个建设文明强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越来越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随之明显提高。无论是国家制度还是集中体现出来的国家治理体系,无论是制度执行力还是集中体现出来的治理能力,都离不开法治建设。法治是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重要维度,法治文明是制度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可以从很多个维度进行考量,从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视角,法治文明建设是解读新时代中国走向文明强国进路的重要一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文明 国家治理 文明强国 重要进路
下载PDF
涉外民事案件法律适用释法说理问题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翁杰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41,共12页
在我国涉外民事案件法律适用中,法官不说理或错误释法情况一直是理论和实务界热议话题之一。在涉外民事法律适用中,法官释法说理的理由主要在于当定性时出现识别冲突或适用选择性冲突规范、结果选择性冲突规范以及最密切联系原则确定准... 在我国涉外民事案件法律适用中,法官不说理或错误释法情况一直是理论和实务界热议话题之一。在涉外民事法律适用中,法官释法说理的理由主要在于当定性时出现识别冲突或适用选择性冲突规范、结果选择性冲突规范以及最密切联系原则确定准据法时享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涉外案件法律适用不仅是“找法”的过程,同时也是正当化的过程。为控制法律适用中的自由裁量权,法官有义务论证其法律选择的正当性。涉外民事法律适用释法说理应从形式和实质两个向度展开,法官在释法说理时应遵守合法性、合理性、客观性以及融贯性四项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外案件 法律适用 释法说理 理由与情形 进路和原则
下载PDF
城市化进程中生态型水文明的构建——基于十八大生态文明的远景观照
5
作者 李红亮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8-12,42,共6页
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要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总体战略中。本文针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问题——"三农"问题,在城市化进程中所要构建的生态型水文... 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要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总体战略中。本文针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问题——"三农"问题,在城市化进程中所要构建的生态型水文明,梳理了生态型水文明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发展双重变迁史,提出了要弘扬生态型水文明的价值与精神,探索了构建生态型水文明的本质与规律,构建了当代生态型水文明的基本规范,并探讨了建设当代生态型水文明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型水文明 本质 规律 规范 路径
下载PDF
经验法则与接近正义——以民事诉讼为进路
6
作者 李鹏 徐乐 《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5期86-90,共5页
经验法则是法官依照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反映事物之间内在必然联系的事理作为认定待征事实根据的有关法则。它包括从一般的生活常识到关于一定职业技术或科学专业上的法则。经验法则具有盖然性程度的差异性和内容上的无限性,法官运用经... 经验法则是法官依照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反映事物之间内在必然联系的事理作为认定待征事实根据的有关法则。它包括从一般的生活常识到关于一定职业技术或科学专业上的法则。经验法则具有盖然性程度的差异性和内容上的无限性,法官运用经验法则可以发现事实和应用法律,创造善的规则体系,更好地实现接近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法则 民事诉讼 法官 司法公正 审判方式
下载PDF
民法典编纂背景下的法教义学:定位与进路 被引量:1
7
作者 蒋言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8-44,共7页
法教义学是以对实定法的确信为前提,以法解释、体系化和形式推理为内容的法学方法论,与民法典相辅相成,是法学科学性的重要保证。在民法典编纂的背景下,法教义学可与社科法学在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和谐并存,成为未来中国民法研究的主要范式... 法教义学是以对实定法的确信为前提,以法解释、体系化和形式推理为内容的法学方法论,与民法典相辅相成,是法学科学性的重要保证。在民法典编纂的背景下,法教义学可与社科法学在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和谐并存,成为未来中国民法研究的主要范式,并通过相互借鉴实现自身的革新。在这一定位下,法教义学发展需遵循正确处理继受与本土化之间的关系、确立中国司法裁判为目标的实践面向、从法解释发展为解释与续造并举等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法教义学 定位 进路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国际环境法治实现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吴昂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2期13-26,共14页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期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清洁美丽的世界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部分,国际环境法治是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当前,国际环境法治的实现面临着国际环境法碎片化、国际环境法实施过程不畅、国际环境争端解决...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期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清洁美丽的世界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部分,国际环境法治是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当前,国际环境法治的实现面临着国际环境法碎片化、国际环境法实施过程不畅、国际环境争端解决机制不完善等障碍。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其丰富内涵和坚定追求为国际环境法治的实现提供助力:对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的深化、对国际环境法体系完善的指引、对国际环境法实施水平的提升以及对国际环境争端解决机制的协调。为了实现国际环境法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应积极作为,通过现有国际秩序推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转化为国际环境法语言,并搭建新平台落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国际环境法治的交融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生态文明 国际环境法治 中国方案
下载PDF
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意义与实现途径
9
作者 陈长平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17-19,共3页
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要十分重视加强和规范公安执法工作,建立执法长效机制,全 面推行执法责任制,强化监督力度,进一步提高全体干警的法律素质和执法水平,做好公安工作。
关键词 公安工作 公安机关 执法工作 警察素质 三个代表
下载PDF
司法迁就转向法治治理:基层法院参与乡村治理的路径 被引量:2
10
作者 洪泉寿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93-100,共8页
乡村社会属于熟人社会,在调整人们关系中民间法发挥举足轻重作用,由此便引致了基层法院审判职能困惑、司法方式随意、审判依据虚无及审判权威缺失等问题。实际上,我国当前乡村司法法治化条件业已成熟,如持续广泛的普法教育,提升了基层... 乡村社会属于熟人社会,在调整人们关系中民间法发挥举足轻重作用,由此便引致了基层法院审判职能困惑、司法方式随意、审判依据虚无及审判权威缺失等问题。实际上,我国当前乡村司法法治化条件业已成熟,如持续广泛的普法教育,提升了基层民众的法治意识及诉讼能力;变动的乡村社会规范结构,改变了礼法等思想的支配地位和影响范围;转变的乡村社会矛盾,涌现出大量的新型民间争端;优化的基层法官队伍,彰显出优良的职业操守和职业素养。不过,坚守法治之路并不代表着绝对垄断司法专业化、绝对运用审判技术、完全排斥诉讼契约、全盘放弃调解方式,村司法法治化道路必然是一条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迁就 乡村民事争端 法治进路 基层司法 乡村法治化
下载PDF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逻辑进路与法治保障 被引量:2
11
作者 魏文松 《时代法学》 2020年第2期46-52,共7页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五位一体”发展战略的重要构成,进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极具现实意义,如何践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成为新时代下的一个重要命题。从法治的角度出发,应当审视这项改革的逻辑进路与法治保障。以法治逻辑引导体制改革,因...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五位一体”发展战略的重要构成,进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极具现实意义,如何践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成为新时代下的一个重要命题。从法治的角度出发,应当审视这项改革的逻辑进路与法治保障。以法治逻辑引导体制改革,因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构建多层次的监管机制是新时代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逻辑进路。生态文明入宪,加强行政法与刑法的部门法规制效力,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基础性法律规范,提升生态文明法律实施效果是新时代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法治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环境保护法 逻辑进路 法治保障 法律实施
下载PDF
浅谈模拟法庭教学方法在民事诉讼法教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丁薇娇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79-81,共3页
民事诉讼法是法学专业本科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在目前高校民事诉讼法的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目标应试化、教学内容抽象性、教学方式传统化等问题,导致理论知识的灌输过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一般等问题,对于实现法学教育的... 民事诉讼法是法学专业本科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在目前高校民事诉讼法的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目标应试化、教学内容抽象性、教学方式传统化等问题,导致理论知识的灌输过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一般等问题,对于实现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仍有一定差距。而通过模拟法庭教学方法与民事诉讼法课程的结合,可以有效增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务技能,将学生培养成为优秀的法律职业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法 模拟法庭 教学方法
下载PDF
政治文明:法治国家建设的灵魂
13
作者 朱太康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57-61,共5页
政治文明的提出,赋予了法治国家建设的灵魂。政治文明是法治国家的必然指向,作为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建设法治国家的进一步发展。政治文明确定了法治建设的核心内涵,作为文明建设的更... 政治文明的提出,赋予了法治国家建设的灵魂。政治文明是法治国家的必然指向,作为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建设法治国家的进一步发展。政治文明确定了法治建设的核心内涵,作为文明建设的更高层次,建设文明的政治理念、文明的政治制度、文明的政治行为,是法治国家的要求。政治文明也指明了法治国家建设的路径,既要吸取世界的文明成果,又要根据中国的国情,按政治文明建设的特点,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走向,选择有利的时机和切入点,建设法治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文明 法治国家灵魂 根本指向 核心内涵 建设路径
下载PDF
论“买卖不破租赁”在房屋使用权抵债合同中的可分性适用——借鉴民法典编纂的最新发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石慧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31-37,共7页
房屋使用权抵债合同中包含并混合了租赁关系和债务抵销关系,债务抵销关系并入租赁关系之中,整体上属于租赁合同的性质,同时具有因债务抵销关系带来的相对性。借鉴民法典编纂的最新发展成果,对“买卖不破租赁”的传统适用机制作可分性改... 房屋使用权抵债合同中包含并混合了租赁关系和债务抵销关系,债务抵销关系并入租赁关系之中,整体上属于租赁合同的性质,同时具有因债务抵销关系带来的相对性。借鉴民法典编纂的最新发展成果,对“买卖不破租赁”的传统适用机制作可分性改造,一方面承认和保护租赁权,另一方面采用“重新协商加法律调整”的方式确认受让人对房屋所有权变更后的租金享有请求权,以实现各方利益的最优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屋使用权抵债合同 买卖不破租赁 可分性适用 民法典编纂
下载PDF
民事单行法思路及其消极影响之克服——以民法典编纂为视角 被引量:8
15
作者 柳经纬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8-53,共16页
民事单行法思路是我国民法发展过程中与民法法典化思路相对的立法思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事立法选择了单行法的思路,制定了一大批民事法律,实现了民事领域'有法可依'的法制目标,但这也对民法典编纂工作产生了消极影响。为克... 民事单行法思路是我国民法发展过程中与民法法典化思路相对的立法思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事立法选择了单行法的思路,制定了一大批民事法律,实现了民事领域'有法可依'的法制目标,但这也对民法典编纂工作产生了消极影响。为克服民事单行法思路的消极影响,实现民法典编纂的既定目标,至为重要的就是,应尊重民法的知识体系,完善民法典的体系设计,正确处理民法典编纂与现行民事法律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 民法典 单行法思路 法典化思路
原文传递
个人信息保护的“公私并行”路径:我国法律实践及欧美启示 被引量:21
16
作者 杨帆 刘业 《国际经济法学刊》 2021年第2期48-70,共23页
以制定中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和新近生效的《民法典》为代表,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实践已经发展出公法和私法并行的路径,但是在公法路径的法理依据、私法路径的适用范围以及公私各路径制度完善等方面仍存在诸多探讨空间。为全面剖析和优... 以制定中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和新近生效的《民法典》为代表,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实践已经发展出公法和私法并行的路径,但是在公法路径的法理依据、私法路径的适用范围以及公私各路径制度完善等方面仍存在诸多探讨空间。为全面剖析和优化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公私并行模式,借鉴欧美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的经验做法,本文以宪法基本权利作为最终依据以理顺个人信息公法保护的法理逻辑;按个人信息的私密性与侵害行为的后果构建四分法以厘清个人信息私法保护的适用范围;并从设立独立个人信息保护机构和完善具体执法运作机制两个方面,以及扩大损害事实认定和改进代表人诉讼机制两个角度,分别针对公私保护路径的优化进行了讨论并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 公私并行 个人信息保护法 民法典 比较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