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9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肯氏Ⅰ、Ⅱ类牙列缺损数字化印模及模型在可摘局部义齿中的应用
1
作者 黄建波 梅子彧 +2 位作者 黄罡 郭亚林 孟翔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1-485,共5页
目的评估肯氏Ⅰ、Ⅱ类牙列缺损数字化印模及树脂模型技术在可摘局部义齿(RP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肯氏Ⅰ、Ⅱ类牙列缺损患者,按照义齿制作流程分组:数字化印模/树脂模型/钴铬合金铸造支架组(A组)、数字化印模/树脂模型/激光打印钛支... 目的评估肯氏Ⅰ、Ⅱ类牙列缺损数字化印模及树脂模型技术在可摘局部义齿(RP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肯氏Ⅰ、Ⅱ类牙列缺损患者,按照义齿制作流程分组:数字化印模/树脂模型/钴铬合金铸造支架组(A组)、数字化印模/树脂模型/激光打印钛支架组(B组)、藻酸盐印模/石膏模型/钴铬合金铸造支架组(C组)、藻酸盐印模/石膏模型/激光打印钛支架组(D组),每组40例。对最终完成的RPD在口内就位情况进行检查,评估指标包括卡环固位力、连接体和基托在口内的密合度、咬合准确度,各项指标评估分值使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进行分析。结果4组RPD各项指标的评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数字化印模及树脂模型完成的铸造钴铬合金和激光打印钛支架式RPD能够满足肯氏Ⅰ、Ⅱ类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修复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列缺损 肯氏、Ⅱ类 可摘局部义齿 数字化印模 树脂模型
下载PDF
Ag(Ⅰ)与氯苯基苯并咪唑配合物的合成、圆二色性和荧光性质
2
作者 王卓渊 林香凤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期8-11,39,共5页
本文合成了Ag(Ⅰ)与2-(o-氯苯基)苯并咪唑(OCBM)的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质谱、UV、IR、摩尔电导率等手段进行了表征。圆二色性研究发现,配合物在199nm处呈正科顿效应,而在208nm和247nm处呈负科顿效应。荧光性质研究表明,配合物的特征... 本文合成了Ag(Ⅰ)与2-(o-氯苯基)苯并咪唑(OCBM)的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质谱、UV、IR、摩尔电导率等手段进行了表征。圆二色性研究发现,配合物在199nm处呈正科顿效应,而在208nm和247nm处呈负科顿效应。荧光性质研究表明,配合物的特征荧光发射峰出现在601nm和613nm处,荧光寿命τ601和τ613分别为0.40ns和0.35ns。Ag(Ⅰ)配合物可发射橙色荧光和红色荧光,是良好的荧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o-氯苯基)苯并咪唑 Ag()配合物 合成 圆二色性 荧光性质
下载PDF
Synthesis and high temperature thermoelectric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Si-based type-Ⅰ clathrates 被引量:3
3
作者 邓书康 唐新峰 唐润生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7期3084-3089,共6页
N-type Si-based type-Ⅰ clathrates with different Ga content were synthesized by combining the solid-state reaction method,melting method and spark plasma sintering (SPS) method.The effects of Ga composition on high... N-type Si-based type-Ⅰ clathrates with different Ga content were synthesized by combining the solid-state reaction method,melting method and spark plasma sintering (SPS) method.The effects of Ga composition on high temperature thermoelectric transport properties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at room temperature,the carrier concentration decreases, while the carrier mobility increases slightly with increasing Ga content.The Seebeck coefficient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Ga content. Among all the samples,Ba7.93Ga17.13Si28.72exhibits higher Seebeck coefficient than the others and reaches -135μV·K^-1 at 1000 K.The sample prepared by this method exhibits very high electrical conductivity,and reaches 1.95x 10^5 S·m^-1 for Ba8.01Ga16.61Si28.93 at room temperature.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all samples is almost temperature independent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300-1000 K,indicating the behaviour of a typical metal.The maximum ZT value of 0.75 is obtained at 1000 K for the compound Ba7.93Ga17.13Si28.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ype- clathrate thermoelectric materials synthesis
下载PDF
Two-Bubble Class Model for Churn-Turbulent Regime in a Bubble Column Slurry Reactor of Fischer-Tropsch Synthesis 被引量:2
4
作者 吕朝晖 赵玉龙 赵亮富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1年第1期84-89,共6页
A model for a bubble column slurry reactor i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experiment of Rhenpreussen Koppers demonstration plant for slurry phase Fischer-Tropsch synthesis reported by Koelble et al. This model is applicabl... A model for a bubble column slurry reactor i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experiment of Rhenpreussen Koppers demonstration plant for slurry phase Fischer-Tropsch synthesis reported by Koelble et al. This model is applicable to the operation in the churn-turbulent regime and incorporates the information on the bubble size. The axial dispersion model is adopted to describe the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scher-Tropsch slurry reactor. With the model developed, simulations are performed to identify the steady state behavior of a Fischer-Tropsch slurry reactor of commercial size. Predictions of the two-bubble class model is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single- bubble class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a variety of conditions, the two-bubble class model gives results different from those for the single-bubble class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o-bubble class model Fischer-Tropsch synthesis slurry reactor
下载PDF
Synthesis, Crystal Structure and Antitumor Activity of a Na(Ⅰ) Coordination Polymer Based on 2-Propyl-4,5-imidazoledicarboxylic Acid and 1,10-Phenanthroline Ligands 被引量:1
5
作者 TAI Xi-Shi ZHOU Xiao-Jing LIU Li-Li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7期1079-1085,共7页
A new Na(I) coordination polymer,[Na2(Hpimdc)(H2 pimdc)(phen)2]n(1), has been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NaOH with 2-propyl-4,5-imidazoledicarboxylic acid(H3 pimdc)and 1,10-phenanthroline(phen). The Na(I) coordina... A new Na(I) coordination polymer,[Na2(Hpimdc)(H2 pimdc)(phen)2]n(1), has been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NaOH with 2-propyl-4,5-imidazoledicarboxylic acid(H3 pimdc)and 1,10-phenanthroline(phen). The Na(I) coordination polymer 1 was characteriz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and elemental analysis. In 1, the bridged ligand H3 pimdc adopts two modes(singly deprotonated and doubly deprotonated) to coordinate with the Na(I) ion.The Na(1) ion is six-coordinated with three N atoms from a phen ligand and a H2 pimdc ligand,three O atoms from a Hpimdc ligand and two other different H2 pimdc ligands. The Na(2) ion is also six-coordinated with three N atoms from a phen ligand and a Hpimdc ligand, three O atoms from a H2 pimdc ligand and other two different Hpimdc ligands. Complex 1 exhibits a 1 D chain structure built up by μ-H2 pimdc-and μ-Hpimdc2-ligands. The antitumor activities of complex 1 against human SGC7901, A549 and H08910 cells have been tes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propyl-4 5-imidazoledicarboxylic acid Na() coordination polymer synthesis crystal structure ANTITUMOR activity
下载PDF
Synthesis, Structure and Fluorescence of Olefin-Copper(Ⅰ) Coordination Polymers
6
作者 ZHAO Wen-Yong DENG Si-Yu CHEN Li-Zhuang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4期541-549,共9页
The organic olefin ligand 2,5-dimethyl-1-(4-vinyl-benzyl)-piperazine reacts with CuX(X = Cl, Br) to obtain two novel olefin-copper(I) coordination polymers [C_(15)H_(22)N_2Cu_2Cl_3]n(1) and [C_(15)H_(20)N_2Cu_2Br_2]n(... The organic olefin ligand 2,5-dimethyl-1-(4-vinyl-benzyl)-piperazine reacts with CuX(X = Cl, Br) to obtain two novel olefin-copper(I) coordination polymers [C_(15)H_(22)N_2Cu_2Cl_3]n(1) and [C_(15)H_(20)N_2Cu_2Br_2]n(2). There are two types of CuX warp structures that have never been seen before in the presence of methanol under solvothermal conditions. The new olefin-copper(I) coordination complex crystallizes in the monoclinic space group P21/c to obtain compounds 1 and 2. Its unique green fluorescence effect can be applied to the LED f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thesis olefin-copper() FLUORESCENCE
下载PDF
Synthesis,Crystal Structure and Photophysical Properties of Cu(Ⅰ) Complexes Containing 2,5-Bis(pyridyl)-1,3,4-oxadiazole
7
作者 詹明建 刘晓辉 +3 位作者 张其胜 王炳喜 程延祥 卢灿忠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8期1145-1151,共7页
Four novel Cu(Ⅰ) complexes,[Cu(o-PYO)(PPh3)2]BF4(1),[Cu(o-PYO)(DPEphos)]BF4(2),[Cu2 (o-PYO)(PPh3)3(CH3CN)](BF4)2(3) and [Cu2(o-PYO)(DPEphos)2 ](BF4)2(4) (o-PYO=2,5bis(pyridyl)-1,3,4... Four novel Cu(Ⅰ) complexes,[Cu(o-PYO)(PPh3)2]BF4(1),[Cu(o-PYO)(DPEphos)]BF4(2),[Cu2 (o-PYO)(PPh3)3(CH3CN)](BF4)2(3) and [Cu2(o-PYO)(DPEphos)2 ](BF4)2(4) (o-PYO=2,5bis(pyridyl)-1,3,4-oxadiazole,PPh 3=triphenylphosphine,DPEphos=bis(2-(diphenylphosphanyl)phenyl)ether),have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1 H NMR,elemental analysis and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The central cuprous ions in all complexes are surrounded by N and P atoms to form a distorted tetrahedral geometry,although one of the cuprous ions in complex 3 is coordinated by a PPh3 and an acetonitrile molecule due to the steric hindrance and weak coordination ability from monodentate PPh3 ligand.The UV-vis absorption spectra in CH2Cl2 show the characteristic metal-to-ligand charge transfer (MLCT) absorption bands in the region of 360-480nm.Four Cu(I) complexes exhibit yellow to orange-red phosphorescence with the emission maximum at 572,577,562 and 597nm,respectively in the solid st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 complex synthesis crystal structure PHOSPHORESCENCE
下载PDF
铜(Ⅰ)催化氧化无溶剂合成苯并吖啶二酮衍生物
8
作者 孙嘉阳 马惠敏 +1 位作者 赵宇含 孔令斌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45-951,共7页
建立了一种苯并吖啶二酮衍生物的绿色合成方法,以2-(苯基氨基)萘-1,4-二酮类化合物与氰乙酸乙酯为原料,在铜(Ⅰ)与绿色氧化剂过氧叔丁醇的催化氧化体系下,通过无溶剂的自由基串联反应合成9个苯并吖啶二酮衍生物3a~3i,收率72%~79%.该合... 建立了一种苯并吖啶二酮衍生物的绿色合成方法,以2-(苯基氨基)萘-1,4-二酮类化合物与氰乙酸乙酯为原料,在铜(Ⅰ)与绿色氧化剂过氧叔丁醇的催化氧化体系下,通过无溶剂的自由基串联反应合成9个苯并吖啶二酮衍生物3a~3i,收率72%~79%.该合成策略绿色环保、操作简单(萃取和洗涤,无柱色谱分离)、原料简单易得,为高效合成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苯并吖啶二酮衍生物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吖啶二酮 铜()催化 自由基串联反应 无溶剂 绿色合成
下载PDF
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合理性分析
9
作者 崔晓飞 《临床研究》 2024年第7期48-51,共4页
目的分析濮阳油田总医院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合理性情况,为后续临床抗菌药物的管理提供参考性依据。方法将濮阳油田总医院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开展的635例行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接受Ⅰ类切口手术... 目的分析濮阳油田总医院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合理性情况,为后续临床抗菌药物的管理提供参考性依据。方法将濮阳油田总医院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开展的635例行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接受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在围术期接受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结果本次研究中收入的635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中,共有214例患者使用抗菌药物,针对每个科室Ⅰ类切口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脊柱外科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占66.04%,神经外科占64.00%,手足与创伤骨科占50.90%;甲状腺血管外科、乳腺外科、疝与腹壁外科与泌尿外科中未使用任何抗菌药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类切口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种类主要为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类,以静脉给药为主。共使用抗菌药物7种,其中头孢唑林占59.35%,头孢呋辛占26.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为86.45%,不合理使用率为13.55%,主要以无指征预防用药、超疗程用药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院接受Ⅰ类切口手术的患者中在围术期采取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大部分合理,但仍存在少部分不合理情况,故应加强干预,保证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高抗菌药物合理率,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切口 围术期 抗菌药物 合理性
下载PDF
医嘱点评干预对医院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影响
10
作者 吴玲英 王会燕 《抗感染药学》 2024年第5期483-486,共4页
目的:分析医嘱点评干预对医院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影响,为临床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点评干预前,164例)和2021年7月—2022年12月(点评干预后,164例)抚州... 目的:分析医嘱点评干预对医院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影响,为临床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点评干预前,164例)和2021年7月—2022年12月(点评干预后,164例)抚州市东乡区人民医院收治的328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和分析点评干预前后不同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率和不合理用药类型。结果:医嘱点评干预后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率明显低于医嘱点评干预前(28.66%vs 79.27%,P<0.05),并且在腹股沟疝手术、乳腺手术、骨科手术、白内障手术、甲状腺疾病手术等术式上的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均低于医嘱点评干预前(P<0.05);而医嘱点评结果显示,医嘱点评干预后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在给药时机、药品选用、用药疗程、用法用量、联合用药等方面的不合理率均明显低于医嘱点评干预前(P<0.05)。结论:医嘱点评干预确实可以有效改善医院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从而提升临床的合理用药水平,进而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切口手术 围术期 医嘱点评 抗菌药物
下载PDF
五龙鹅MHC ClassⅠ基因克隆及同源建模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贾晓晖 王宝维 +7 位作者 王雷 李桢 张名爱 吴晓平 刘光磊 杨志刚 龙芳羽 张旭晖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87-1092,共6页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与动物机体对外源性抗原的免疫应答之间存在关联。从GenBank/DDBJ/EMBL基因库中读取鸡、其他鸟类、爬行类和哺乳类的MHC ClassⅠ基因进行序列分析设计引物,使用LA—PCR法从五龙鹅的基因组中克隆了MHC Clas...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与动物机体对外源性抗原的免疫应答之间存在关联。从GenBank/DDBJ/EMBL基因库中读取鸡、其他鸟类、爬行类和哺乳类的MHC ClassⅠ基因进行序列分析设计引物,使用LA—PCR法从五龙鹅的基因组中克隆了MHC ClassⅠ基因序列(DNA序列和mRNA序列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AM114925和AM114924),并分析其基因组结构。运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显示:基因组DNA由8个外显子和7个内含子组成,与鸡基因序列同源率为60.8%~64.1%,与人的同源率为42.9%。分子进化树进一步揭示了五龙鹅与鸡、其他鸟类、爬行类、哺乳类以及人类的进化关系,同源建模分析发现该基因由氨基末端结构域和羧基末端结构域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C class 五龙鹅 基因组 分子进化树 氨基酸同源率 同源建模
下载PDF
ClassⅠ新城疫病毒NP基因分子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晓文 吴双 +3 位作者 胡顺林 王晓泉 刘慧谋 刘秀梵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11-14,共4页
为分析2002~2007年Class Ⅰ新城疫病毒分离株NP基因的分子特征,以及其在新城疫病毒演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采用RT-PCR方法扩增分离株的核衣壳蛋白(NP)基因,并进行了测序,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NDVNP基因的分子特征。根据NP基因序列的... 为分析2002~2007年Class Ⅰ新城疫病毒分离株NP基因的分子特征,以及其在新城疫病毒演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采用RT-PCR方法扩增分离株的核衣壳蛋白(NP)基因,并进行了测序,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NDVNP基因的分子特征。根据NP基因序列的遗传发生分析表明,ClassⅠ NDV2型毒株与DE/R49-99和美国株亲缘关系较近,而3型毒株与其他ClassⅠ毒株遗传关系较远,具有地区特色,形成一个独立的分支。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表明,NP蛋白N端1~400氨基酸比较保守,而C端序列(特别是氨基酸残基400~480)高度变异。ClassⅠ病毒2型毒株与国外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近,可能有共同的起源;而3型毒株独立于其他ClassⅠ毒株,具有独特性,这两种毒株的来源不同;不同基因型NP蛋白之间比较保守,但是P蛋白的C端发生了多个氨基酸的变异,对其功能的影响还需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classclass 核蛋白基因 发生分析
下载PDF
马铃薯class Ⅰ patatin基因在试管块茎形成中的功能 被引量:2
13
作者 司怀军 柳俊 谢从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406-1409,共4页
将正反义classⅠpatatin基因导入马铃薯品种甘农薯2号中,有2个转正义基因株系试管块茎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和LAH活性与对照相比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有3个转反义基因株系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并且所有转反义基因植株的LAH活性都不同程度地... 将正反义classⅠpatatin基因导入马铃薯品种甘农薯2号中,有2个转正义基因株系试管块茎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和LAH活性与对照相比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有3个转反义基因株系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并且所有转反义基因植株的LAH活性都不同程度地降低。试管块茎的诱导结果表明,有1个转正义基因株系的结薯株率和单株结薯数比其对照明显增加,有2个转反义基因株系的结薯株率和单株结薯数比对照明显减少,说明该classⅠpatatin基因参与了马铃薯试管块茎的形成及其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class patatin基因 转化 块茎形成
下载PDF
新城疫病毒ClassⅠ强毒株HN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免疫学反应 被引量:5
14
作者 孙英杰 陈鸿军 +4 位作者 宋翠萍 于洋 仇旭升 于圣青 丁铲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64-466,共3页
目的:制备抗新城疫病毒(NDV)ClassⅠ强毒分离株9a5b的单克隆抗体。方法:以9a5b尿囊液为免疫原,接种6周龄BALB/c小鼠,以血凝抑制(HI)和间接免疫荧光(IFA)检测所获得的mAb。结果:成功制备获得NDV血凝素(HN)特异性mAb4株。免疫特性鉴定表明... 目的:制备抗新城疫病毒(NDV)ClassⅠ强毒分离株9a5b的单克隆抗体。方法:以9a5b尿囊液为免疫原,接种6周龄BALB/c小鼠,以血凝抑制(HI)和间接免疫荧光(IFA)检测所获得的mAb。结果:成功制备获得NDV血凝素(HN)特异性mAb4株。免疫特性鉴定表明:在这4株mAb中,3H7和3H9株仅具有IFA和HI效价,且呈现ClassI毒株特异性。结论:该抗体材料为NDVClassⅠ和Ⅱ毒株的血清学鉴定提供极大的便利工具,并为NDVHN功能及受体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class 强毒株 HN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ClassⅠ新城疫病毒概述 被引量:8
15
作者 金仕强 孟春春 +3 位作者 仇旭升 于圣青 丁铲 左之才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2-106,共5页
新城疫病毒是影响养禽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病原之一。新城疫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但根据亲源关系可以划分为ClassⅠ和ClassⅡ两大类。ClassⅠ新城疫病毒于2006年被证实存在,当前可被细分为9个基因型(1~9)。ClassⅠ所有自然分离株均为无毒... 新城疫病毒是影响养禽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病原之一。新城疫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但根据亲源关系可以划分为ClassⅠ和ClassⅡ两大类。ClassⅠ新城疫病毒于2006年被证实存在,当前可被细分为9个基因型(1~9)。ClassⅠ所有自然分离株均为无毒株或弱毒株,但有经人工传代返强的报道,由于其分布广泛,数量庞大,对养禽业有巨大的潜在威胁。为了更好的了解ClassⅠ新城疫毒株的生物学特性,为研究ClassⅠ新城疫病毒提供参考,现将其基因组结构、分子流行病学及检测方法等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ass新城疫病毒 基因型 分子流行病学
下载PDF
新城疫病毒ClassⅠ与ClassⅡ毒株交叉血凝抑制试验快速分类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晓泉 刘晓文 +3 位作者 胡顺林 刘慧谋 刘文博 刘秀梵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17,21,共5页
ClassⅠ新城疫病毒(NDV)分离自健康家禽泄殖腔棉拭子,其基因序列与ClassⅡNDV存在很大差异,为了建立简单快速的NDV分类方法,用SPF鸡制备ClassⅠ和ClassⅡ毒株多价抗血清分别与选取的ClassⅠ和ClassⅡ代表毒株进行交叉血凝抑制反应。结... ClassⅠ新城疫病毒(NDV)分离自健康家禽泄殖腔棉拭子,其基因序列与ClassⅡNDV存在很大差异,为了建立简单快速的NDV分类方法,用SPF鸡制备ClassⅠ和ClassⅡ毒株多价抗血清分别与选取的ClassⅠ和ClassⅡ代表毒株进行交叉血凝抑制反应。结果表明所有ClassⅠ毒株比同ClassⅡ毒株的交叉血凝抑制值高8~64(3~6log2)倍;而ClassⅡ毒株与ClassⅡ抗血清的HI效价比同ClassⅠ毒株的交叉血凝抑制值高2~8(1~3log2)倍,结果与基因分型高度一致,说明可以用交叉血凝抑制试验进行初步分类。本研究结果显示,NDVClassⅠ弱毒株血凝性与广泛应用的NDV弱毒疫苗株不同,基因序列分析可以部分解释这种差异,另外可能HN蛋白的空间结构也会影响其与血凝素结合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class class 交叉血凝抑制性
下载PDF
草鱼MHC class Ⅰ基因多态性及其与鱼体抗柱形病能力关系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玲 孟庆磊 +5 位作者 张龙岗 张志山 安丽 董学飒 刘羽清 付佩胜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 CAS 2013年第6期42-47,50,共7页
用1对引物HMC6-S和MHC6-A分别从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40尾抗病个体和40尾易染个体的基因组DNA中扩增MHC基因片段,扩增产物长度为262bp。在262bp的核苷酸序列中,有50个(19%)多态位点。在其编码的87个氨基酸位点中,有16个多态位... 用1对引物HMC6-S和MHC6-A分别从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40尾抗病个体和40尾易染个体的基因组DNA中扩增MHC基因片段,扩增产物长度为262bp。在262bp的核苷酸序列中,有50个(19%)多态位点。在其编码的87个氨基酸位点中,有16个多态位点(18.39%),其中有10个位点发生在多肽结合位点上(62.5%)。对核苷酸替代的类型和位点进行分析,发现多肽结合位点的非同义碱基替代率与同义碱基替代率均大于非多肽结合位点的非同义碱基替代率与同义碱基替代率,表明氨基酸替代替换集中出现在多肽结合位点(PBR)上。分析80个个体的测序结果,发现有17种不同的MHC classⅠ等位基因,编码17种不同的氨基酸序列。等位基因A、B、C、D是2个群体共有的,其中等位基因A出现的频率最高,占总样本数量的36.25%;等位基因E、F、G、H、I、P只出现在抗病个体中,等位基因J、K、L、M、N、O、Q只出现在易染个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MHC class 多态性 抗病力 草鱼(Cteno pharyngodon idellus)
下载PDF
新城疫病毒ClassⅠ强毒株磷蛋白在细胞中的表达与定位 被引量:2
18
作者 程靖华 孙英杰 +5 位作者 陈鸿军 仇旭升 宋翠萍 于圣青 吴艳涛 丁铲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17-22,共6页
根据ClassI新城疫病毒分离株9a5b编码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P蛋白基因,原核表达后利用纯化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经二次亚克隆后筛选到4株针对P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利用所得单抗进行P蛋白在细胞内定位分析,NDV9a5b株... 根据ClassI新城疫病毒分离株9a5b编码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P蛋白基因,原核表达后利用纯化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经二次亚克隆后筛选到4株针对P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利用所得单抗进行P蛋白在细胞内定位分析,NDV9a5b株按5M.O.I感染量接种DFl单层细胞,当PI=4h时,P蛋白呈点状弥散分布于细胞浆内;PI=6~8h时,P蛋白聚集于细胞核周围;PI=12h时,P蛋白呈单极化聚集于细胞核一侧;而PI=16h后开始形成合胞体,P蛋白在单个细胞中仍呈现单极分布;当PI=48h时,细胞核已发生碎裂,荧光强度有所减弱。本研究为深入开展P蛋白在病毒增殖以及细胞周期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class P蛋白 细胞内定位
下载PDF
ClassⅠ新城疫病毒核衣壳蛋白在体外细胞感染过程中表达定位的检测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英杰 陈鸿军 +4 位作者 詹媛 仇旭升 于洋 于圣青 丁铲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5-88,共4页
为分析核衣壳蛋白(NP)在新城疫病毒(NDV)感染真核细胞过程中细胞内定位的情况,本研究以NDV Class I强毒株9a5b作为免疫原制备4株NP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Ab),并将病毒株9a5b按5 MOI感染量接种DF1单层细胞,当接种后1 h~3 h时,NP有极少量表... 为分析核衣壳蛋白(NP)在新城疫病毒(NDV)感染真核细胞过程中细胞内定位的情况,本研究以NDV Class I强毒株9a5b作为免疫原制备4株NP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Ab),并将病毒株9a5b按5 MOI感染量接种DF1单层细胞,当接种后1 h~3 h时,NP有极少量表达并逐量增加,主要呈点状分布于细胞浆内;当接种后4 h~20 h时,NP聚集于细胞浆中,聚集数量与感染时间成正比;感染24 h后,细胞核碎裂,NP散在分布于细胞浆中。表明NP作为立早期蛋白,始终在胞浆中进行复制;在病毒感染初期,NP介导核糖核蛋白复合物发挥转录和翻译功能。本研究为深入开展NP与病毒mRNA转录、复制和包装的相互关系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class 核蛋白 细胞内定位
下载PDF
建鲤MHC classⅠ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凯 张成锋 +2 位作者 王建新 李冰 朱健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9-35,共7页
采用同源克隆和末端快速扩增(RACE)方法克隆了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MHC classⅠ基因全长cD-NA并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实验得到了1914 bp的建鲤的MHC classⅠ全长cDNA序列;建鲤MHC classⅠ基因包括1044 bp的开放阅读框(OR... 采用同源克隆和末端快速扩增(RACE)方法克隆了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MHC classⅠ基因全长cD-NA并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实验得到了1914 bp的建鲤的MHC classⅠ全长cDNA序列;建鲤MHC classⅠ基因包括1044 bp的开放阅读框(ORF),118 bp的5'非编码区(UTR)以及752 bp的3'非编码区(UTR),含有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N-糖基化位点。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建鲤MHC classⅠ与日本鲤的MHC classⅠ相似性最高,为66.0%;与虹鳟、大西洋鲑、青鳉、红鳍东方鲀的相似性分别为54.5%、57.9%、44.3%、42.0%,与小鼠、大鼠、人的相似性分别为29.1%、28.7%、2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 MHC class 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