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9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Influence of Aesthetic Ideology of TAO Yuan-ming on Classical Gardens in South China 被引量:1
1
作者 杨俊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1年第12期94-96,共3页
Based on the contents and temperament of pastoral poetries written by TAO Yuan-ming,by centering on respecting the nature,indifference and optimism,and plainness and authenticity,the paper had analyzed aesthetic ideol... Based on the contents and temperament of pastoral poetries written by TAO Yuan-ming,by centering on respecting the nature,indifference and optimism,and plainness and authenticity,the paper had analyzed aesthetic ideologies contained in his poetries.On this basis,it had discussed the influence of aesthetic ideology of TAO Yuan-ming on the style of classical gardens in South China,which were quiet and natural,elegant and fresh,simple and plain,and far-reaching in artistic conception.By combining with cases,it pointed out that the poetic prose had been directly quoted as the names of gardens or scenic spots of classical gardens in South China,and showed that the aesthetic ideology of TAO Yuan-ming had set up a successful ideal model for cultural landscapes,producing far-reaching influence on the aesthetic state of mind of gardeners or owners of gardens,further instilling humanistic spirit into classical gardens in South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O Yuan-ming Nature INDIFFERENCE and OPTIMISM AESTHETIC state of mind HUMANISTIC SPIRIT classic gardens in South china
下载PDF
Manifest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s in Classical Chinese and Korean Gardens 被引量:3
2
作者 REN Guangchun KIM Tae-kyung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3年第Z1期73-75,共3页
Classical garden as a kind of comprehensive art embodies a nation's culture and spirit, and culture has a direct impact on the style of classical gardens in the same perio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Korean gardens ... Classical garden as a kind of comprehensive art embodies a nation's culture and spirit, and culture has a direct impact on the style of classical gardens in the same perio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Korean gardens have intimate connection with each other and have their own unique systems. Also it is no exception in culture, that is, similar traditional cultures have different manifestations in their respective classical gardens. This study analyzes different manifestations of yin and yang and Five Elements Theory, thought of immortals and Confucianism in classical gardens of China and Ko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 Korea TRADITIONAL CULTURE classicAL GARDEN
下载PDF
"Chinese Classics" and Global Discourse
3
作者 Ma Bingjun Chang Hui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49-253,共5页
Classics is passed on through interpretation.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lassics relies on the specified core values,thus the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ancient civilization shall target realizing common values in the ... Classics is passed on through interpretation.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lassics relies on the specified core values,thus the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ancient civilization shall target realizing common values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The project of"Chinese Classics"emphasizes introducing Chinese ancient classics.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the tradi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determines how Chinese civilization become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world civilization.Culture is in the experience of travelling while civilization is in reading—to put the people first and share the ancient classic works demonstrate the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 of Pragmatics of Chinese classics and pave the way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popularized and globalized Chinese class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代文明 话语 国际社会 古代典籍 组成部分 以人为本 执行情况
下载PDF
明清之际中国社会对欧洲文明的拒斥与接受 被引量:2
4
作者 吴根友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43,共12页
16-18世纪耶稣会传教士来中国传教,同时也带来了部分西方的科学知识。中国的儒家士人和士大夫群体中,有一部分人激烈反对、拒斥接受这些知识,也有一部分人乐于学习传教士带来的科学知识,接受并试图融合而后超越西方文化。拒斥的一方,有... 16-18世纪耶稣会传教士来中国传教,同时也带来了部分西方的科学知识。中国的儒家士人和士大夫群体中,有一部分人激烈反对、拒斥接受这些知识,也有一部分人乐于学习传教士带来的科学知识,接受并试图融合而后超越西方文化。拒斥的一方,有出于意识形态立场、政治安全角度考虑的,如《破邪集》的编辑者徐昌治,以及该书中收录的各色人等,如清初布衣杨光先;也有王夫之这样的大儒,从儒家经学中天文、地理知识的固有立场出发,批评利玛窦的地圆说和地球与太阳及诸行星的距离说。接受的一方表现出比较多元的立场,有徐光启的“超胜会通”说、方以智的“坐集千古之智”折衷说,也有以康熙皇帝为代表的“西学中源”说。“西学中源”说虽然最终不利于中国人虚心学习西方的科学知识,但也包含着一定的合理的文明交流互鉴思想,即在学习外来文明中的先进内容时,必须保持民族文化的主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交流互鉴 耶稣会传教士“ 西学中源”说 儒家经学
下载PDF
“红色经典”海外传播与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知 被引量:1
5
作者 姜智芹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35,共14页
作为与当代社会发展结合紧密的文学艺术类型,“红色经典”的海外传播同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知有着内在的关联。“红色经典”在20世纪50—70年代集中传播到欧美和亚洲的一些国家,建构起关于“红色经典”的知识再生产;而国外知识界特别是... 作为与当代社会发展结合紧密的文学艺术类型,“红色经典”的海外传播同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知有着内在的关联。“红色经典”在20世纪50—70年代集中传播到欧美和亚洲的一些国家,建构起关于“红色经典”的知识再生产;而国外知识界特别是美国和法国左翼知识分子对红色中国的认同与赞赏起到了消解彼时西方主流社会对中国负面宣传的作用,他们对毛泽东思想的热衷与“红色经典”所反映的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形成互文、互动及互鉴。新世纪以来,国外文学文化领域对我国“红色经典”改编的关注,同近年来国外经济政治领域渴望了解并热衷探讨当代中国成功发展经验的内在需求,形成某种隐在的呼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经典 翻译传播 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知 毛泽东思想
下载PDF
古籍文化的大众传播新方式研究——以《典籍里的中国》为例
6
作者 黄东平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4年第7期34-38,共5页
近年来,随着文化类综艺受欢迎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古籍题材也渐渐被引入综艺作品,并逐渐成为古籍文化大众传播最具潜力的方式之一。节目制作团队致力于在主题选择、内容制作、叙事结构及宣传方面寻找最具传播力的策略,以提高传播效果,促... 近年来,随着文化类综艺受欢迎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古籍题材也渐渐被引入综艺作品,并逐渐成为古籍文化大众传播最具潜力的方式之一。节目制作团队致力于在主题选择、内容制作、叙事结构及宣传方面寻找最具传播力的策略,以提高传播效果,促进古籍融入大众生活。文章以《典籍里的中国》为例,从古籍文化大众传播的目标出发,探寻以新媒体为媒介传播时,传播者通过深入理解古籍文化,精选多领域的大众化符号,采用古今对话的戏剧形式、多线并行的平行时空叙述结构和平民化、多元化的叙述视角,同时借助硬件设施加持和全平台多元化宣传输出,实现古籍文化的有效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籍文化 大众传播 《典籍里的中国》 新媒体
下载PDF
外国文学经典之中国化研究范例——中国内地近十年弥尔顿三部曲研究述评(2013—2022)
7
作者 吴玲英 李未雪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3-193,共11页
自1832年弥尔顿进入中国至2012年,中国内地研究弥尔顿三部曲的论文与著作数目逾百,而近十年来(2013—2022)相关研究发展更为迅速:一是研究内容得到纵深性开拓,特别在弥尔顿多重思想之主题探微、恶魔与英雄之人物探讨、多元文化影响之风... 自1832年弥尔顿进入中国至2012年,中国内地研究弥尔顿三部曲的论文与著作数目逾百,而近十年来(2013—2022)相关研究发展更为迅速:一是研究内容得到纵深性开拓,特别在弥尔顿多重思想之主题探微、恶魔与英雄之人物探讨、多元文化影响之风格探索等三个维度;二是研究方法取得开拓式创新,尤其是跨学科交叉探究方法和跨文化研究路径。通过将弥尔顿研究作为外国文学经典之中国化研究范例展开分析和探讨,并指出当下研究存在的拓进空间,希望能为中国内地未来的弥尔顿三部曲研究指明方向,或能为中国的外国文学经典研究提供一定的方法论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弥尔顿 弥尔顿三部曲 外国文学经典之中国化研究 中国内地 共同体
下载PDF
重现·跨越·融合:让共情照进历史——对文化类综艺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的情境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文辉 季唯可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2期120-131,共12页
崛起的中国正在激发人们重温历史的兴趣。然而在历史与当下时空的双重错位中,历史如何才能打破时空界域,从古代穿梭到当下,达到与今人的共情,从而塑构古今共通的意义空间呢?以“共情”理论作为视镜,通过聚焦《典籍里的中国》的历史情境... 崛起的中国正在激发人们重温历史的兴趣。然而在历史与当下时空的双重错位中,历史如何才能打破时空界域,从古代穿梭到当下,达到与今人的共情,从而塑构古今共通的意义空间呢?以“共情”理论作为视镜,通过聚焦《典籍里的中国》的历史情境塑构与时空跨越,在历史时空的重现、跨越与融合三个维度进行情境分析。研究发现:在时空重现上,依凭复调式结构、感染力话语与视听表达,营构历史的情境,重现历史的在场感;在时空跨越上,通过古今对话、场景透视与理性诠释,实现情境织构与文化解读;在时空融合上,借由意义建构、文化交融与心理赋能,达到情境共通与情感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籍里的中国》 时空 共情 历史情境
下载PDF
跨越时空的文化记忆——俄国文学经典在中国的接受与传播
9
作者 李雨桐 曹嘉琪 魏凤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20期177-180,共4页
俄国文学作为世界文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产生了超出文学范畴的深远影响,对中俄两国跨文化交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同时也为中国的文学和影视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近年来俄国文学经典以多种媒介形式被搬上荧屏,其... 俄国文学作为世界文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产生了超出文学范畴的深远影响,对中俄两国跨文化交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同时也为中国的文学和影视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近年来俄国文学经典以多种媒介形式被搬上荧屏,其影响力逐渐扩大。文章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系统梳理了俄国文学经典在中国的传播历程、接受度及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深入探析两者之间的融合现象,进而论证了具有中华优秀文化内核的俄国文学经典在中国的传播,对于中俄两国文化的共同繁荣、加强中华文化认同感的重要性,以期为深化中俄文化交流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国文学经典 中国 传播与融合 跨文化交际 文化自信 文化交流
下载PDF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诗词用典翻译与中华文化思想国际传播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孔喜 《文化软实力研究》 2024年第2期16-27,共12页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英文版海内外发行以来,影响深远,成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的绝佳途径。用典是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文章的一大特色,从古诗词到经史子集经典名句,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鲜活的当代价值,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构...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英文版海内外发行以来,影响深远,成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的绝佳途径。用典是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文章的一大特色,从古诗词到经史子集经典名句,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鲜活的当代价值,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构建中国政治话语体系的生动实践。特别是文学用典,为政治话语增添文质兼美的文学文化气息,有助于提升国际传播与接受的效果,其英译特别值得深入探讨。本文重点梳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诗词类文学用典,基于英文版考察其翻译策略,探析译者如何在多维语境中捕捉所引古诗词思想要义并在翻译中兼顾政治性与文学性,采用灵活翻译策略,“自塑”新时代中国国际形象、柔性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诗词用典 文化思想 翻译策略 国际传播
下载PDF
古典文学中的“舍身弃子”——以孝顺与舍身的映射意义为中心
11
作者 荒木浩 李杰玲(译)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24年第3期9-40,F0002,共33页
《今昔物语集》中的忠明跳落谷底不死的故事、佛典中萨埵王子舍身饲虎的故事和波罗国的须太那太子布施等的故事,呈现出东亚世界独特的佛典传播与接受史。佛教在印度形成时,“孝”的思想是不存在的,而传播到中国后,在中国的思想里,“孝... 《今昔物语集》中的忠明跳落谷底不死的故事、佛典中萨埵王子舍身饲虎的故事和波罗国的须太那太子布施等的故事,呈现出东亚世界独特的佛典传播与接受史。佛教在印度形成时,“孝”的思想是不存在的,而传播到中国后,在中国的思想里,“孝”与“恩”的思想深深扎根,佛教思想在中国传播和接受的过程中,因此带上孝顺与报恩的思想。从儒教的伦理来看,萨埵王子的舍身饲虎是“不孝”的。《三宝绘》须太那太子的故事强调了须太那太子出于对母亲的依恋才回国,传播了孝顺的观念。日本通过各种孝子故事接受中国的孝顺和报恩的思想,通过对《源氏物语》古注如《紫明抄》与《河海抄》等相关资料的分析,可知日本在接受从中国传来的佛教思想时,试图协调孝顺、报恩与印度佛理的冲突,在这一思想背景下,出现了为父母牺牲的孩子不会真的死去,还会得到意外的祝福这样的孝子故事,这一孝子故事融入了日本的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文学 中国 日本 孝顺 思想
下载PDF
庄延龄对中国文学典籍的译介——以《中国评论》为中心
12
作者 谢志辉 《蚌埠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3-77,共5页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英国外交官汉学家庄延龄译介了大量中国文学典籍作品发表于《中国评论》,包括《诗经》《离骚》和唐诗等。通过梳理和对比阅读庄延龄的文学译介作品,发现在译介过程中庄延龄重视译文的文学性,力求以诗译诗,充分考虑...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英国外交官汉学家庄延龄译介了大量中国文学典籍作品发表于《中国评论》,包括《诗经》《离骚》和唐诗等。通过梳理和对比阅读庄延龄的文学译介作品,发现在译介过程中庄延龄重视译文的文学性,力求以诗译诗,充分考虑译文读者的接受能力,虽然在翻译过程中存在误译等不足,但其翻译对中国文学在英语世界的早期传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延龄 文学典籍译介 《中国评论》
下载PDF
论《新中国未来记》对古典小说的继承与突破
13
作者 肖鹏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177-181,共5页
作为20世纪中国小说的开篇之作,《新中国未来记》勾连了新旧小说,对古典小说既有继承又有突破。首先,它以章回体为体裁,在小说评点、引入诗歌、用姓名承载寓意等方面都对传统章回小说有所传承。其次,由于梁启超更为广阔的知识视野与时... 作为20世纪中国小说的开篇之作,《新中国未来记》勾连了新旧小说,对古典小说既有继承又有突破。首先,它以章回体为体裁,在小说评点、引入诗歌、用姓名承载寓意等方面都对传统章回小说有所传承。其次,由于梁启超更为广阔的知识视野与时代变革的社会关系,《新中国未来记》在小说观念、书写内容、文化精神等方面都有所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新中国未来记 古典小说
下载PDF
主孰有道:《武经七书》与中国古代大战略
14
作者 朱中博 《孙子研究》 2024年第3期7-23,共17页
《武经七书》以大量笔墨探讨国家治理与盛衰之道,彰显兵家探寻和平与安全、发展与繁荣之道的多维视野,是研究中国战略文化不可或缺的关键文本。七部兵书均重视强弱转换的辩证法,强调文武本末关系,认为大战略的最高境界是清静守微,完美... 《武经七书》以大量笔墨探讨国家治理与盛衰之道,彰显兵家探寻和平与安全、发展与繁荣之道的多维视野,是研究中国战略文化不可或缺的关键文本。七部兵书均重视强弱转换的辩证法,强调文武本末关系,认为大战略的最高境界是清静守微,完美的大战略取决于“主孰有道”,是“兵胜于朝廷”,是“不治而治”“不战而胜”的大战略。中国古代王朝的大战略行为史,特别是两汉及唐的大战略实践反映出,七书所承载的战略文化理想,超越了丛林法则、零和博弈等权力政治羁绊,树立了崇高的战略境界标杆,体现出追求更高境界的中国战略文化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经七书》 战略文化 古代中国大战略实践 和平崛起
下载PDF
国潮背景下经典国货的“潮化”视觉再生设计研究
15
作者 刘怡然 《绿色包装》 2024年第11期159-162,共4页
近年来,经典国货品牌通过设计重新焕发活力,这些产品在实现功能价值的同时又能满足消费者的精神消费需求。经典国货凝聚了时代特色与象征意义,如何使其视觉形象既能够保留品牌文化,又符合当下的审美,是经典国货品牌需要关注的问题。本... 近年来,经典国货品牌通过设计重新焕发活力,这些产品在实现功能价值的同时又能满足消费者的精神消费需求。经典国货凝聚了时代特色与象征意义,如何使其视觉形象既能够保留品牌文化,又符合当下的审美,是经典国货品牌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基于国潮背景分析案例,探究经典国货如何实现视觉上的“潮化”并与时代接轨,总结出沿用与创新、差异化设计、跨界联名这三种设计形式。通过视觉再生的介入,不仅能再次推动经典国货的发展,还能更好发扬中国文化与推动中国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国货 国潮 中国设计 品牌设计
下载PDF
以《典籍里的中国》节目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探析
16
作者 韩林 张珈玮 孙惠欣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4年第6期81-84,共4页
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面临着文化基础薄弱、媒体强烈冲击、文化接受困难,教学效率有待提高等问题。《典籍里的中国》将抽象文化转为形象接受,将封闭文化转为开放参与,将传统文化与先进技术结合,将阅读与学术结合,更容易被大学生接... 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面临着文化基础薄弱、媒体强烈冲击、文化接受困难,教学效率有待提高等问题。《典籍里的中国》将抽象文化转为形象接受,将封闭文化转为开放参与,将传统文化与先进技术结合,将阅读与学术结合,更容易被大学生接受。可以通过选取节目内容、借鉴互动方式、注重科技手段、借助节目设计等,提高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籍里的中国》 大学生 文学经典 传统文化素养
下载PDF
阅文集团并购新丽传媒——绩效分析与风险防范
17
作者 郭雨萌 《经济管理学刊(中英文版)》 2024年第3期58-63,共6页
随着科技与经济的不断进步,互联网企业逐步走向多元化,并通过并购提升综合竞争力。本文以阅文集团并购新丽传媒作为案例研究对象,采用事件研究法和财务指标法分析其并购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并购后短期市场表现不佳,但长期市场表现... 随着科技与经济的不断进步,互联网企业逐步走向多元化,并通过并购提升综合竞争力。本文以阅文集团并购新丽传媒作为案例研究对象,采用事件研究法和财务指标法分析其并购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并购后短期市场表现不佳,但长期市场表现呈积极趋势,本案例并购是成功的。本文强调了坚持正确的发展战略、并购后的资源整合以及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也为其他互联网企业制定并购发展战略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文集团 新丽传媒 并购绩效 风险防范
下载PDF
晚清民国以来殿本的收藏、出版与研究考述
18
作者 项旋 《中国出版史研究》 2024年第4期7-24,共18页
晚清民国时期殿本逐渐从深宫之中流散出来,成为收藏家们着力购藏的对象,也造就了陶湘等一批著名的殿本藏家。晚清时期殿本的大规模石印,改变了原先有限的流播方式,使其化身千百。北京故宫是殿本的发源地,亦为殿本陈设、存藏的最重要处... 晚清民国时期殿本逐渐从深宫之中流散出来,成为收藏家们着力购藏的对象,也造就了陶湘等一批著名的殿本藏家。晚清时期殿本的大规模石印,改变了原先有限的流播方式,使其化身千百。北京故宫是殿本的发源地,亦为殿本陈设、存藏的最重要处所。故宫展开了馆藏殿本的全面清理工作,对殿本进行系统陈列、阅览、编目和出版,相继刊行了《故宫所藏殿板书目》《故宫殿本书库现存目》等殿本目录,成绩卓著。陶湘则是民国时期收藏、整理和研究殿本的代表性人物,主持了故宫殿本图书编订工作,编订了《故宫殿本书库现存目》等书目,还撰写了详细考述殿本源流的《清代殿版书始末记》,其对殿本整理、保护、收藏、流通利用的理念和实践至今仍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民国 殿本 出版 研究 《清代殿版书始末记》
下载PDF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古典园林的当代解译(1978—1992年)
19
作者 刘方馨 赵纪军 《广东园林》 2024年第1期8-13,共6页
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2年),在对外开放的政策和1985年兴起的“文化热”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园林研究经历了显著复兴,古典园林作为文化现代化的载体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促进了学术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通过对这一特殊历史时段公开... 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2年),在对外开放的政策和1985年兴起的“文化热”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园林研究经历了显著复兴,古典园林作为文化现代化的载体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促进了学术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通过对这一特殊历史时段公开发表的论文、著作等学术文献的全面梳理,从知识产生的背景动力、途径方式和传播应用等方面对社会文化背景下古典园林学术理论的产生、学术范式转变的机制以及知识如何被应用于实践等内容进行分析。揭示了多学科视角及方法的借鉴与融合是推动古典园林学术理论转型的重要机制,现代功能需求及西方建筑思潮的引入是古典园林“古为今用”设计思想革新的重要推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园林 改革开放初期 理论研究 当代解译 1978—1992
下载PDF
毛泽东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的三维审视
20
作者 张钰 《大连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19-127,共9页
扎实的理论基础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基本功。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共产党学习、实践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作出了杰出贡献,他围绕着“因何学”“学哪些”以及“如何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这三个维度进行了深入思... 扎实的理论基础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基本功。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共产党学习、实践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作出了杰出贡献,他围绕着“因何学”“学哪些”以及“如何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这三个维度进行了深入思考。从方向指引、理论滋养、实践呼唤三个方面,他阐述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重要性。对于“学哪些”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毛泽东在不同历史时期,针对实践需要推荐了四大类主要的书目。对于“如何学”则提出了博约结合、知行合一、守正创新和教学相长的科学方法,对今天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创新党的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党的二十大精神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