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 the Formation of Chinese Nation as One Commun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ading History——Taking the Liao,Western Xia,Jin,Yuan Dynasties as Research Focuses
1
作者 Long WANG Ruiqing LI 《Journal of the Chinese Nation Studies》 2023年第2期36-68,共33页
The form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as one community is not only the result of the interaction of various factors such as politics,economy,culture,and natural environment,but also an inevitable trend in historical dev... The form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as one community is not only the result of the interaction of various factors such as politics,economy,culture,and natural environment,but also an inevitable trend in historical development.However,cultural identity and integration ar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Classics are the essence of national culture,and they have alway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shaping,communicating,identifying,and integrating ethnic cultures.In Chinese history,regardless of whether various ethnic groups were in control of a region or entered the Central Plains,they relied on reading Chinese classics and learning Chinese culture as the basis for their survival,and identified themselves as members of the Chinese nation.This eternal historical law is particularly evident in the Liao,Western Xia,Jin,and Yuan dynasties.Summarizing the reading history of these ethnic groups and societies,learning from their historical experience,and exploring and inheriting the reading cultural resources of the Chinese nation are necessary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as one commun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ading History chinese nation as One Community national Culture national Integration chinese classics
原文传递
从议题到战略:中华民族共同体叙事的国际传播体系建构
2
作者 陈先红 《全球传媒学刊》 CSSCI 2024年第3期144-157,共14页
本文从故事—话语的叙事学视角,探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国际传播体系的宏观建构。遵循中国政治叙事和民族话语的研究路径,本文以讲故事实践为本位,探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叙事的核心议题、共享话语、叙事体系,并提出了战略传播体系,即以“... 本文从故事—话语的叙事学视角,探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国际传播体系的宏观建构。遵循中国政治叙事和民族话语的研究路径,本文以讲故事实践为本位,探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叙事的核心议题、共享话语、叙事体系,并提出了战略传播体系,即以“四个认同”为出发点,提炼出中华民族共同体国际传播核心议题和叙事方向;聚焦全球化表达的共享故事核“四个一”话语,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全球话语体系;以“五个超越”为统领,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全球叙事体系;并进一步基于华人“讲故事网络”建设,提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全球战略传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国际传播 讲好中国故事 战略传播 文明互鉴
下载PDF
讲好各民族地区红色故事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3
作者 李涛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4-79,共6页
小故事承载大历史。回顾党在各民族地区的奋斗历程,其中有不少美丽故事记载并默默讲述着党与各族人民间的红色情谊。红色故事是红色文化的生动表现形式,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个有力抓手,其中包含的红色基因已深深融入党与各族... 小故事承载大历史。回顾党在各民族地区的奋斗历程,其中有不少美丽故事记载并默默讲述着党与各族人民间的红色情谊。红色故事是红色文化的生动表现形式,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个有力抓手,其中包含的红色基因已深深融入党与各族人民的内心深处。深入挖掘并讲好各族人民中流传的红色故事,对全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红色故事 民族地区 民族团结
下载PDF
文化比较视域下中国古典意象的书写与传播——以中日诗歌中的班婕妤故事为例
4
作者 章剑 胡炼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5-140,共6页
讲好中国故事的关键在于故事的“融入性”。以中日诗歌中的班婕妤故事为例,考察中国古典意象在跨文化语境中的书写与传播,发现中国诗歌多侧重于塑造班婕妤的贤妃形象,背后隐含着儒家思想;日本汉诗则聚焦于放大其“哀怨”形象,折射出日... 讲好中国故事的关键在于故事的“融入性”。以中日诗歌中的班婕妤故事为例,考察中国古典意象在跨文化语境中的书写与传播,发现中国诗歌多侧重于塑造班婕妤的贤妃形象,背后隐含着儒家思想;日本汉诗则聚焦于放大其“哀怨”形象,折射出日本文学“脱政治性”的传统。中日诗歌中呈现的差异,既基于两国文化传统的差异,也是中国古典意象融入异国文化语境的结果。中国故事要“走出去”,关键在于立足海外受众的文化关注点,通过双向影响和融合实现与海外文化的交流互鉴,提升中国故事的海外传播力和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故事 海外传播 古典意象 班婕妤
下载PDF
融合科技与情感:大学物理教学中传递中国故事
5
作者 程明建 郭立新 李江挺 《物理通报》 CAS 2024年第10期19-22,共4页
提出了一种将中国科技发展与情感故事融入大学物理教学的策略,旨在通过中国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深化他们对物理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并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这一教学策略结合了实践环节,有效地传递了中国故事,激发学生对中国... 提出了一种将中国科技发展与情感故事融入大学物理教学的策略,旨在通过中国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深化他们对物理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并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这一教学策略结合了实践环节,有效地传递了中国故事,激发学生对中国故事和民族精神的情感共鸣,增强了对中国文化与科技发展的认知,提升了学习体验和民族情感,同时提高了学习效果和综合能力.此外,该策略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探索,并更深入地理解物理原理.它为大学物理教师提供了实用的帮助,创造了丰富的学习环境,促进了学生的综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物理 中国故事 教学策略 学习动力 民族精神
下载PDF
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在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的叙事逻辑
6
作者 张瑜敏 金炳镐 《学术探索》 CSSCI 2024年第10期63-71,共9页
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是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育人资源。在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讲好“故事”,既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题中之义,也是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现实所需,还是破除西方历史虚无主... 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是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育人资源。在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讲好“故事”,既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题中之义,也是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现实所需,还是破除西方历史虚无主义话语迷雾的必要之举。要讲好中华民族自在状态下的融合故事、自觉状态下的团结故事、自为状态下的奋进故事,通过“显”与“隐”“雅”与“俗”“学”与“做”的有机结合,从而有形、有感、有效的铸牢高校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终回答好“为何讲”“讲什么”“如何讲”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团结进步故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高校 叙事
下载PDF
高校博物馆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实践路径 被引量:1
7
作者 宁文晓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36-143,156,共9页
高校博物馆作为我国博物馆的组成部分,因具有高校与博物馆的双重属性和多元功能,而展示出特有的文化育人作用,在这里汇聚的大量历史文化瑰宝,是民族文化、民族意识、爱国主义精神物化了的财富,显示出强大的文化感染力,彰显着中华民族自... 高校博物馆作为我国博物馆的组成部分,因具有高校与博物馆的双重属性和多元功能,而展示出特有的文化育人作用,在这里汇聚的大量历史文化瑰宝,是民族文化、民族意识、爱国主义精神物化了的财富,显示出强大的文化感染力,彰显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故而成为讲好中华民族故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阵地。高校博物馆要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应不断提升讲解人员的素质,提高展览与文创产品的质量,加深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做好观众的调查研究,积极为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高校博物馆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博物馆 中华民族故事 实践要素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育人
下载PDF
文化润疆背景下讲好新疆故事路径探析
8
作者 张翠萍 马凤强 《新疆社科论坛》 2024年第2期29-35,共7页
文化润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上审视和谋划新疆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讲好新疆故事,是推进文化润疆工作的重要手段... 文化润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上审视和谋划新疆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讲好新疆故事,是推进文化润疆工作的重要手段。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以增进文化认同为目标,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深入阐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丰富内涵的基础上,厘清讲好新疆故事的话语体系、叙事逻辑和实践路径,进一步增强新疆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为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赋能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润疆 新疆故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文化记忆建构
9
作者 聂章军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127,共6页
文学对于文化记忆的建构有重要作用。中国当代少数民族作家具有自觉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中国社会飞速发展的进程中,他们以多种方式书写中华儿女的血脉联系。重述神话,以当代语境和古老记忆对话,激发共鸣,传承记忆,凝聚中华民族共同... 文学对于文化记忆的建构有重要作用。中国当代少数民族作家具有自觉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中国社会飞速发展的进程中,他们以多种方式书写中华儿女的血脉联系。重述神话,以当代语境和古老记忆对话,激发共鸣,传承记忆,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填补中国历史中的少数民族视角,文学再现“我们悠久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书写的”;通过对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的文学书写,少数民族作家将“地方故事”融入“中国故事”,建构共享的国家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学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集体记忆 文化记忆 中国故事
下载PDF
中国理论: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关键词
10
作者 黄伟 李文峰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3-113,共11页
如何从新的角度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回顾当前诸多阐释观点后进一步认为,研究者们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研究应有更高的站位。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定义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个理论概念。为此,笔者从马... 如何从新的角度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回顾当前诸多阐释观点后进一步认为,研究者们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研究应有更高的站位。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定义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个理论概念。为此,笔者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出发,在“基本层面”对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如下定义: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全球化背景下以中文概念系统阐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中国理论。这一定义揭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本质--中国理论,即在新时代世界格局中,一种基于中国历史文化经验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中国政治—文化理论。从文化形式上来说,习近平文化思想涵摄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文化,并以中国古典理论范畴阐释新文化,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和新时代特色的文化。从内容上来说,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体用视角下,从文化战略、方针政策等层面规划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发展前景,开创了中华民族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交流互鉴的开放文明体系。因此,无论是文化形式,还是理论内容,它们都构成了现阶段中国理论的基本涵义。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理论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关键词,它标志着中华文化已经进入到一个跨越性的新发展阶段。它阐释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守正创新的理论特征,凸显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文化战略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古典理论范畴 中国理论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文化战略
下载PDF
云南杨慎传说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1
作者 熊威 刘文静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7-31,共15页
杨慎是明朝著名文人,因卷入“大礼议”事件,被流放云南。在云南民间社会,留下众多与杨慎相关的传说,与地方风物、节日风俗、民间艺术、景观叙事密切相连。杨慎传说具有跨地域、跨民族、跨文化的属性,深刻影响了云南民众的文化记忆、道... 杨慎是明朝著名文人,因卷入“大礼议”事件,被流放云南。在云南民间社会,留下众多与杨慎相关的传说,与地方风物、节日风俗、民间艺术、景观叙事密切相连。杨慎传说具有跨地域、跨民族、跨文化的属性,深刻影响了云南民众的文化记忆、道德伦理和文化审美,并在地方文化认同和区域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形成并增强了云南各族群众的中华文化认同。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背景下,充分发掘杨慎传说的当代价值和时代意义,既能够为民族工作的开展提供文化资源,又能推动民间传说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间文学 中国民间故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杨慎传说 文化认同
下载PDF
经学知识融入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的实现路径
12
作者 腾兴建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9期52-56,63,共6页
在儒家经典及历代经学家对经典的阐释即经学中,不仅记录着先秦时期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而且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精神,应该成为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传统的历史叙事和现今的教材体系都难以阐明中华民族交往、... 在儒家经典及历代经学家对经典的阐释即经学中,不仅记录着先秦时期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而且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精神,应该成为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传统的历史叙事和现今的教材体系都难以阐明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的情况下,将经学知识融入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自己要深入学习和掌握儒家典籍中关于民族史的内容,深入挖掘大学生历史观教育同经学知识的契合点,并努力将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的相关史料和理论进行收集整合,开设以中华民族发展史为主线,以经学知识为中心,包含社会学、民族学等多学科知识在内的选修课,集中系统讲授中华民族发展史,使学生全面理解中华民族历史的发展脉络,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历史观 经学 民族精神 历史观教育 民族融合
下载PDF
国家形象构建下中国法律典籍译介规划研究
13
作者 岳靖峰 李双颖 郭洁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34-39,127,128,共8页
国家形象是构成国家综合实力的基础,而中国法律典籍外译是自塑并传播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之一。长期以来,中国法律典籍译介的国家形象塑造功能未得到学界应有的关注,其研究也多局限于随机、自发式的个体翻译层面,难以对接国家战略、... 国家形象是构成国家综合实力的基础,而中国法律典籍外译是自塑并传播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之一。长期以来,中国法律典籍译介的国家形象塑造功能未得到学界应有的关注,其研究也多局限于随机、自发式的个体翻译层面,难以对接国家战略、满足社会需求。作为一种国家翻译实践,中国法律典籍的译介应被置于国家翻译规划的范畴下进行讨论,文章从基本规划、话语规划、教育规划、传播规划四个方面展开具体规划分析,希冀能为当代中国国家形象的自塑传播、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国家综合实力提升提供明确的目标和路径,推动国内相关研究深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法律典籍译介 国家形象 国家翻译规划 软实力
下载PDF
习近平讲民族团结进步故事的叙事特征和价值意蕴
14
作者 卢晓莉 哈米提·阿哈甫 《昌吉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3-29,共7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用人民群众易于理解和接受的话语讲述了很多关于民族团结进步的历史故事、爱国故事、人物故事、文化遗产故事、共同繁荣发展故事,这些故事讲述兼具历史与现代,全面、真实、立体,充满政治定力与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用人民群众易于理解和接受的话语讲述了很多关于民族团结进步的历史故事、爱国故事、人物故事、文化遗产故事、共同繁荣发展故事,这些故事讲述兼具历史与现代,全面、真实、立体,充满政治定力与文明活力,具有独特的叙事特征,对丰富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进步理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激发各族群众爱国主义情感等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团结进步故事 叙事特征 价值意蕴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国家翻译能力视域下中国文学翻译实践能力研究——以霍克斯译本《红楼梦》为例
15
作者 姜美云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4期28-32,共5页
当下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观念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因此国家翻译能力研究凸显出其重要性。中国文学翻译作为中国翻译分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整个中华文化外宣工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在翻译实践过程中,文学中特有的... 当下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观念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因此国家翻译能力研究凸显出其重要性。中国文学翻译作为中国翻译分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整个中华文化外宣工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在翻译实践过程中,文学中特有的民族文化特征的翻译处理不得当是造成中国文学译本在海外传播不够理想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文学译者,作为中国文学翻译实践主体,他们的翻译实践活动直接受自身翻译理念的影响,与时俱进的译者翻译理念是提升其翻译实践能力的前提条件,也是有效途径。霍克斯译本《红楼梦》在海外得到了读者的认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中华文化传播。该文以提升译者翻译实践能力为出发点,通过分析霍克斯在《红楼梦》翻译实践中体现出的翻译思想,探究培养译者与时俱进的翻译理念对其文学实践能力的提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翻译能力 中国文学 翻译实践能力 霍克斯《红楼梦》译本 译者翻译理念 民族文化
下载PDF
用草原题材电影讲好中国故事——以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为倒
16
作者 萨日娜 《中国蒙古学(蒙文)》 2024年第3期97-103,211,212,共9页
要讲好中国各民族故事,是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途径。草原题材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以“三千孤儿入内蒙”的故事为蓝本,艺术表现了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内蒙古人民的大爱与担当,... 要讲好中国各民族故事,是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途径。草原题材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以“三千孤儿入内蒙”的故事为蓝本,艺术表现了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内蒙古人民的大爱与担当,生动描绘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和睦相处、守望相助的历史佳话,为新时代继续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深刻展现了文化传承与民族认同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是用草原题材电影讲好中华民族故事的成功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故事 草原题材电影 《海的尽头是草原》 民族团结
下载PDF
从《只此青绿》热看中国古典舞的新发展
17
作者 宗怡然 《池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6-90,共5页
中国古典舞作为民族文化的艺术缩影,对中国舞剧的艺术创作有着巨大的导向作用,而《只此青绿》的成功“出圈”亦受其影响。尽管不能将中国古典舞在当下的发展与《只此青绿》作片面对应,但或可通过三个方面加以说明,即:青绿腰下的“身体... 中国古典舞作为民族文化的艺术缩影,对中国舞剧的艺术创作有着巨大的导向作用,而《只此青绿》的成功“出圈”亦受其影响。尽管不能将中国古典舞在当下的发展与《只此青绿》作片面对应,但或可通过三个方面加以说明,即:青绿腰下的“身体”写意、“诗”“剧”合一的情境叙事和“剧场”至“春晚”的传播更迭,从而可以窥出中国古典舞发展的新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舞 只此青绿 国潮美学
下载PDF
文化传播视角下新手国际中文教师“讲好中国故事”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18
作者 秦嘉旭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6期153-157,共5页
“讲好中国故事”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与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从文化传播视角来看,国际中文教师作为“讲好中国故事”的关键主体,肩负着以专业知识全面“阐释中国”、以国际视野展... “讲好中国故事”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与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从文化传播视角来看,国际中文教师作为“讲好中国故事”的关键主体,肩负着以专业知识全面“阐释中国”、以国际视野展示“真实中国”、以受众视角挖掘“美丽中国”、以多元方式彰显“魅力中国”的重要责任。然而新手国际中文教师由于缺乏一定的经验,难免会在文化深度、教学方法、数字素养、情感价值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该文围绕新手国际中文教师的“四力”下功夫,即语言表达能力、沟通交际能力、国际话语能力、建构实践能力,提出提升新手国际中文教师“讲好中国故事”能力的路径,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讲好中国故事 新手国际中文教师 文化传播 国际传播 中华文化 国家形象
下载PDF
中国民间故事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洋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5期21-29,共9页
中国民间故事类型多样、内涵丰富,映射各民族探索人生、思索宇宙、寄托理想的精神世界与历史认知,嵌合人类口头文化的脉络肌理与演进轨辙,包蕴丰富的族际交往交流交融信息,仍然在地域文化持有人的日常生产生活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社会文... 中国民间故事类型多样、内涵丰富,映射各民族探索人生、思索宇宙、寄托理想的精神世界与历史认知,嵌合人类口头文化的脉络肌理与演进轨辙,包蕴丰富的族际交往交流交融信息,仍然在地域文化持有人的日常生产生活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社会文化功能。研究从同祖共源与文化共源、同心同向与文化共生、同频共振与文化共鸣考察民间故事,发现这些故事内化为人们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的同时,勾勒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意识“自发-自觉-自信”的演进轨辙,在年复一年的述说中完成了对后世的训诫,也实现了生活经验的累积、文化复刻的传递和价值更新的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文化自信 中国民间故事 演进轨辙
下载PDF
中华民族经典故事的国际传播路径 被引量:1
20
作者 余红艳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5-144,167,共11页
中华民族经典故事具有的民间性、故事性、世界性和文化共通性等特质,赋予其鲜明的国际讲述与传播优势,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传播学是中华民族经典故事研究的重要视角。中华民族经典故事的国际传播优势体现在交流的民间性、故... 中华民族经典故事具有的民间性、故事性、世界性和文化共通性等特质,赋予其鲜明的国际讲述与传播优势,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传播学是中华民族经典故事研究的重要视角。中华民族经典故事的国际传播优势体现在交流的民间性、故事的传奇性和文化的共通性三方面。从国际传播视角,中华民族经典故事可分为文化同源类、文化共通类和文化相异型民间故事。中华民族经典故事承载着中华优秀文化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理解中国的重要载体与民间路径。中华民族经典故事国际传播应以提升中国国家形象、讲好中国故事为宗旨,在国际同类型故事的交流传播史基础上,深挖故事元素,传播中华民族精神;提升转化能力,重视故事比较视野;培育传播主体,创新精准传播模式,从“传播什么”“如何传播”“谁来传播”这三大方面增强中华民族经典故事的文化感染力和文化传播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经典故事 国际传播 故事元素 民族精神 精准传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