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r(Ⅲ) removal from simulated solution using hydrous magnesium oxide coated fly ash: Optimization by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RSM) 被引量:1
1
作者 Min Xia Chunsong Ye +2 位作者 Kewu Pi Defu Liu Andrea R. Gerson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5期1192-1199,共8页
Hydrous magnesium oxide coated fly ash (MFA) has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 potential by providing a sub- strate for the adsorption of aqueous Cr(Ⅲ). Aqueous Cr(Ⅲ) adsorption onto MFA was examined as a function... Hydrous magnesium oxide coated fly ash (MFA) has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 potential by providing a sub- strate for the adsorption of aqueous Cr(Ⅲ). Aqueous Cr(Ⅲ) adsorption onto MFA was examined as a function of MFA dosage, pH and initial Cr(Ⅲ) concentration with the Box-Behnken approach used for experimental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RSM). pH and dosage (dosage and concentration) have significant interactive effects on Cr(Ⅲ) adsorption efficiency. Analysis of variance shows that the response surface quadratic model is highly significant and can effectively predict the experimental outcomes. Cr(Ⅲ) removal effi- ciency of 98% was obtained using optimized conditions of MFA dosage, pH and initial Cr(Ⅲ) concentration of 1,5 7 g. L- 1, 4.11 and 126 mg. L- 1, respectively. Cr(Ⅲ) adsorption onto MFA is mainly attributed 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Or(Ⅲ) and the functional group --OH of the hydrous magnesium oxide, in all probability caused by chemisorption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can conduce to reveal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Cr(Ⅲ) pollutant and MFA characteristics, posing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cost-effective alternative adsorption technology in the treatment of heavy metal containing wastewa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us magnesium oxide Fly ash cr(Ⅲ) removal OPTIMIZATIO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RSM)
下载PDF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and Its Classroom Application --Haiyun TCI Practice Series (2)
2
作者 Haiyun Lu 《汉语教学方法与技术》 2018年第1期32-38,共7页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TPR) is one of the most powerful tools we can use in a language classroom. It is a comprehension-based strategy and built on the coordination of language and physical movements. In TPR, instru...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TPR) is one of the most powerful tools we can use in a language classroom. It is a comprehension-based strategy and built on the coordination of language and physical movements. In TPR, instructors give commands with body movement to students in a target language, students respond with whole-body a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ITS classroom Application Haiyun TCI PRACTICE SERIES
下载PDF
Electrochemical response to biomass of bacterial cells of Achromobacter sp. CH-1 growth
3
作者 Yun-yan WANG Li-yuan CHAI +2 位作者 Qing-wei WANG Zhi-hui YANG Rong DENG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4期932-938,共7页
A simple and effective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to reflect the growth of bacteria CH-1via the potential of the solution.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during the bacterial cultivation,the biomass increases and the potenti... A simple and effective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to reflect the growth of bacteria CH-1via the potential of the solution.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during the bacterial cultivation,the biomass increases and the potential of the solution decreases over tim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iomass and potential of the solution could be expressed by the equation with constants of a and b whichare all related to species,batch,number,and growth environment of bacterial.When the initial pH value is10and the initial biomassis6.55×107cell/mL,the correlated equation of the biomass and the potential of the solution could be divided into two segments.Thegrowth of bacteria CH-1is different under various experimental conditions,but the biomass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potential of thesolution regardless of the conditions of different initial pH values and bacteria numb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chemical response cr(VI) bacteria CH-1 BIOMASS potential of solution
下载PDF
他们为什么会沉默?——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的沉默现象研究
4
作者 毛金德 黄丽玲 陆运程 《教学研究》 2024年第5期9-17,共9页
高质量的课程教学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沉默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尽管已有关于课堂沉默的相关研究,但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情境中的沉默现象缺乏充分探讨。针对混合式教学中双线教学... 高质量的课程教学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沉默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尽管已有关于课堂沉默的相关研究,但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情境中的沉默现象缺乏充分探讨。针对混合式教学中双线教学、学生互动合作过程中的推诿沉默行为,从“责任分散效应”视角,尝试探究混合式教学课堂中沉默的问题。结果显示,学生以自我效益与自我防御为核心,在混合式课堂中采取隐匿、从众、依赖、惰化的责任分散行为,进而致使沉默。若要规避因责任分散导致的沉默,需以“责任凝聚”为中心,强化学生责任意识,完善评价体系,营造积极包容的课堂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 课堂沉默 责任分散效应 小组合作
下载PDF
CR-39探测器对α粒子入射角度和能量响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卓维海 陈波 +1 位作者 李德红 季华钧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09期322-325,共4页
为掌握固体径迹探测器CR-39对α粒子的入射角度和能量响应特性,通过建立1个可调节α粒子的入射角度和入射能量的241Am源照射系统,进行了不同入射角度和入射能量的α粒子照射CR-39探测器的实验研究,比较了不同照射条件下的径迹密度。实... 为掌握固体径迹探测器CR-39对α粒子的入射角度和能量响应特性,通过建立1个可调节α粒子的入射角度和入射能量的241Am源照射系统,进行了不同入射角度和入射能量的α粒子照射CR-39探测器的实验研究,比较了不同照射条件下的径迹密度。实验结果表明,CR-39对α粒子的能量响应下限约为0.5 MeV,对入射角度响应的上限约为70°。本研究结果可为优化设计测氡的扩散杯(瓶)、提高其对氡的探测效率等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39探测器 Α粒子 角度响应 能量响应
下载PDF
信号与系统课程“翻转+智慧”课堂教学方法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邹男 卞红雨 +1 位作者 张志刚 惠娟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4年第7期10-13,共4页
面向新工科建设,将翻转课堂教学方法与智慧教室相结合,针对信号与系统课程,开展“翻转+智慧”课堂教学方法研究,以卷积为例给出了教学方案设计。课程教学设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案例体现交叉融合特点,加强过程考核,为培养满足新... 面向新工科建设,将翻转课堂教学方法与智慧教室相结合,针对信号与系统课程,开展“翻转+智慧”课堂教学方法研究,以卷积为例给出了教学方案设计。课程教学设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案例体现交叉融合特点,加强过程考核,为培养满足新兴产业技术发展需求的工程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单位冲激响应 系统分析 金字塔理论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复合微生物吸附剂对低浓度Cr^(3+)的吸附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欣 谭周亮 +2 位作者 周后珍 王璐 李旭东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88-797,共10页
根据已有4种微生物吸附剂的吸附基团存在的差异特征,将其复配成复合吸附剂,借助统计学方法研究其对低ρ(Cr3+)废水的吸附性能.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P-B(Plackett-Burman)法筛选出吸附过程4个主要影响因素分别为pH,初始ρ(Cr3+)及微... 根据已有4种微生物吸附剂的吸附基团存在的差异特征,将其复配成复合吸附剂,借助统计学方法研究其对低ρ(Cr3+)废水的吸附性能.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P-B(Plackett-Burman)法筛选出吸附过程4个主要影响因素分别为pH,初始ρ(Cr3+)及微生物吸附剂XB和TQ的投加量,应用最陡爬坡试验接近主要因素最优水平,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得到对低浓度Cr3+吸附过程的二阶模型.结果表明,最优吸附条件为pH 4.0,初始ρ(Cr3+)为4.86mg/L,XB和TQ的投加量分别为0.20和0.13 g/L,实际吸附率达到87.54%,与理论预测值(87.68%)接近,且高出单一吸附剂吸附率7.79%~17.35%.FT-IR扫描显示,复合微生物吸附剂性能提高与表面基团增多有关.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复合微生物吸附,吸附性能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吸附 微生物吸附剂 响应面分析法 cr3+
下载PDF
基于课堂应答系统的大学英语教学设计及实践——以基于WEB的Socrative课堂应答系统为例 被引量:11
8
作者 陈真真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13年第10期87-91,共5页
课堂应答系统是一种通过学生手持移动终端进行应答的课堂互动系统。基于WEB技术的第三代课堂应答系统使得学生的智能终端成为应答器,也使得传统多媒体教室中进行高互动大班教学成为可能。该研究以基于WEB技术的Socrative课堂应答系统为... 课堂应答系统是一种通过学生手持移动终端进行应答的课堂互动系统。基于WEB技术的第三代课堂应答系统使得学生的智能终端成为应答器,也使得传统多媒体教室中进行高互动大班教学成为可能。该研究以基于WEB技术的Socrative课堂应答系统为例,探讨了使用课堂应答系统的大学英语大班教学设计方案和实践。实践结果表明,学生对使用Socrative的课堂教学持非常肯定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应答系统 大班教学 大学英语 第三代课堂应答系统
下载PDF
CR-39对各向同性中子的能量响应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义国 赵修良 +5 位作者 朱庆福 曹健 夏普 史永谦 罗璋琳 骆亿生 《核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04-706,共3页
建立了由聚乙烯、铅和CR-39组成的叠层探测器探测各向同性中子能谱模型,计算了叠层探测器对各向同性中子的能量响应以及叠层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率。计算结果表明,叠层探测器的响应和能量分辨率与中子能量、聚乙烯以及铅衰减层厚度有关。... 建立了由聚乙烯、铅和CR-39组成的叠层探测器探测各向同性中子能谱模型,计算了叠层探测器对各向同性中子的能量响应以及叠层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率。计算结果表明,叠层探测器的响应和能量分辨率与中子能量、聚乙烯以及铅衰减层厚度有关。聚乙烯厚度不变,响应峰值和能量分辨率随铅的厚度增加而变小;铅的厚度不变,响应峰值和能量分辨率随聚乙烯厚度增加而变大,且响应函数形状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同性中子 能量响应 cr-39 叠层探测器
下载PDF
可见光响应Cr,N-共掺杂钛酸盐纳米管的水热法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于爱敏 沈雯雯 +3 位作者 苗双 孙晓红 章福祥 关乃佳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10期245-248,共4页
以低温溶剂热法合成的Cr,N-共掺杂的TiO2为前驱体,采用水热法合成了可见光响应Cr,N-共掺杂钛酸盐纳米管;采用XRD、TEM、BET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采用XPS、UV-vis等手段对Cr、N的存在方式和样品的可见光响应进行了测定。结... 以低温溶剂热法合成的Cr,N-共掺杂的TiO2为前驱体,采用水热法合成了可见光响应Cr,N-共掺杂钛酸盐纳米管;采用XRD、TEM、BET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采用XPS、UV-vis等手段对Cr、N的存在方式和样品的可见光响应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方法合成的可见光响应Cr,N-共掺杂钛酸盐纳米管具有6~7nm的均-孔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400m2/g),并且具有钛酸盐的典型结构特征;Cr和N分别以Cr(Ⅲ)和O-Ti—N的状态存在;合成的样品具有比离子交换法和未交换样品更强的可见光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响应 cr N-共掺杂 钛酸盐 纳米管
下载PDF
中心组合设计优化S-Cr-TiO_2催化剂光降解工艺条件 被引量:6
11
作者 曹晖 刘少友 +2 位作者 杨晓艳 杨再相 赵钟兴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4-77,共4页
在确定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法研究了固相反应法合成的硫与铬共掺杂二氧化钛(S-Cr-TiO)2光催化剂与水溶苯胺蓝(ANB)可见光降解过程中的三个作用因子:催化剂的浓度、水溶苯胺蓝水溶液的pH值及其初始浓度之间的相互作用关... 在确定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法研究了固相反应法合成的硫与铬共掺杂二氧化钛(S-Cr-TiO)2光催化剂与水溶苯胺蓝(ANB)可见光降解过程中的三个作用因子:催化剂的浓度、水溶苯胺蓝水溶液的pH值及其初始浓度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得到了影响因子与降解速率之间的回归方程及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响应面图。结果表明,S-Cr-TiO2光催化剂对水溶苯胺蓝的可见光降解过程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当催化剂浓度为2.05g/L,水溶苯胺蓝的浓度为42.57mg/L、pH=6.63时,光降解速率常数为0.01432 min-1,比未优化工艺条件时所得光降解反应速率常数0.01348min-1提高了6.2%。中心组合设计对筛选光降解工艺条件,提高光降解效率是十分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铬共掺杂二氧化钛 中心组合设计 响应面方法 可见光降解 水溶苯胺蓝
下载PDF
生物炭的施入对Cr(Ⅵ)胁迫条件下玉米幼苗的生理响应及铬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葛春辉 张云舒 唐光木 《中国农学通报》 2020年第27期20-25,共6页
为了研究生物炭的施入对Cr(Ⅵ)胁迫条件下玉米幼苗的生理响应及铬吸收的影响。以玉米为供试作物,试验设5个处理,测定了玉米苗的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叶片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过氧化... 为了研究生物炭的施入对Cr(Ⅵ)胁迫条件下玉米幼苗的生理响应及铬吸收的影响。以玉米为供试作物,试验设5个处理,测定了玉米苗的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叶片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过氧化物酶活、过氧化氢酶活等生理生化指标,并测定了玉米根系、地上部分的Cr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在Cr(Ⅵ)胁迫条件下,地上部分鲜重相对于CK1增幅分别为12.73%、32.73%、38.40%,其中BC450、BC600处理相对于CK1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BC600处理根系铬含量仅为1.258 mg/kg,相对减少铬吸收量65.75%,同时地上部分铬含量仅为0.36 mg/kg;丙二醛、脯氨酸、CAT酶活、POD酶活、SOD酶活等指标随明显增加(P<0.05);其中BC600的处理相对于铬胁迫CK1明显降低丙二醛、脯氨酸含量、POD、CAT、SOD酶活(P<0.05),而使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明显增加(P<0.05)。通过综合评定,施用生物炭处理,玉米苗期受到的Cr(Ⅵ)胁迫程度低于对照,生物炭对Cr(Ⅵ)具有一定的固定效应,其中BC600处理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Ⅵ)胁迫 生物炭 玉米幼苗 生理响应 铬吸收
下载PDF
花生壳生物质炭的响应面法优化制备及其对水中Cr(Ⅵ)的吸附 被引量:2
13
作者 邓天天 李晗晟 +3 位作者 马培 徐梦醒 叶子昕 翟丽苹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84-394,共11页
为探究生物质炭用于重金属废水处理的效果,选用花生壳为原料,ZnCl_(2)为改性剂,采用响应面优化法,得出最优生物质炭的制备条件,并探究了不同单因素对花生壳生物质炭吸附水中Cr(Ⅵ)的效果.结果表明:处理含50 mg/L的Cr(Ⅵ)溶液,花生壳生... 为探究生物质炭用于重金属废水处理的效果,选用花生壳为原料,ZnCl_(2)为改性剂,采用响应面优化法,得出最优生物质炭的制备条件,并探究了不同单因素对花生壳生物质炭吸附水中Cr(Ⅵ)的效果.结果表明:处理含50 mg/L的Cr(Ⅵ)溶液,花生壳生物质炭的最优制备条件为ZnCl_(2)改性剂浓度4 mol/L,炭烧温度500℃,炭烧时间3 h,单因素实验最佳反应条件为pH=2,投加量=50 mg,此时吸附率为93.72%,且温度越高越有利于吸附.等温吸附实验符合Langmuir模型,表明吸附过程以单分子层吸附为主,属于吸热反应;动力学符合准二级方程,吸附过程中以化学吸附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花生壳 ZnCl_(2) 改性生物质炭 cr(Ⅵ)
下载PDF
CR1409拮抗缩胆囊素升高细胞内Ca^(2+)的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蔚文 Cheret AM +1 位作者 Abastado M Lewin MJM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425-429,共5页
CR1409是一种新合成的缩胆囊素(CCK)受体拮抗剂。本文使用荧光指示剂Fura-2作为细胞内钙离子的探测物,在离体的大白鼠胰腺细胞研究OR1409对CCK引起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10μmol/L CR1409完全抑制1nmol/L CCK的作用... CR1409是一种新合成的缩胆囊素(CCK)受体拮抗剂。本文使用荧光指示剂Fura-2作为细胞内钙离子的探测物,在离体的大白鼠胰腺细胞研究OR1409对CCK引起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10μmol/L CR1409完全抑制1nmol/L CCK的作用,半效抑制浓度为0.37μmol/L,比另一种拮抗剂双丁酰环鸟嘌呤核苷(db cGMP)强100倍。随着CR1409浓度的递增,使CCK升高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量效曲线右移,根据Schild方法计算,pA_2值为6.93(r=0.992)。CR1409对氯氨甲酰胆碱和蛙皮素无拮抗作用。实验结果证明CR1409是一种效力较强的、特异性的和竞争性的CCK受体拮抗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内钙离子 缩胆囊素 cr1409 Fura 2/AM 离体细胞 量效曲线 量—效反应曲线
下载PDF
基于课堂应答系统的游戏化外语教学的探索
15
作者 谢持恒 何高大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4年第5期72-75,共4页
在大学外语课堂这一特殊的教学场景中,传统的互动教学策略达不到预期效果,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不高。课堂应答系统作为游戏化教学的工具,通过引入即时反馈和竞争机制游戏元素,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作为基于现代信息技... 在大学外语课堂这一特殊的教学场景中,传统的互动教学策略达不到预期效果,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不高。课堂应答系统作为游戏化教学的工具,通过引入即时反馈和竞争机制游戏元素,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作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辅助工具,课堂应答系统通过将课堂教学与电子设备相结合,有效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实时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应答系统 游戏化 外语教学 及时反馈 竞争机制
下载PDF
基于翻转课堂的“知-信-行”社会责任感培育方案在急危重症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16
作者 赵蓓蓓 许阳 +2 位作者 徐璐 安李一 王会杰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18期1911-1915,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翻转课堂的知信行社会责任感培育方案在高职护生急危重症护理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22年9月-2023年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随机抽取我校2021级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2个班级共83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掷硬币的方法将2个班... 目的探讨基于翻转课堂的知信行社会责任感培育方案在高职护生急危重症护理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22年9月-2023年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随机抽取我校2021级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2个班级共83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掷硬币的方法将2个班级随机分为对照组(41名)和观察组(42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教学,观察组应用基于翻转课堂的知信行社会责任感培育方案进行教学。课程结束后,比较2组学生的急危重症护理课程成绩及社会责任感的变化及收集2组护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评价。结果课程结束后观察组护生考试成绩及社会责任感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对基于翻转课堂的知信行社会责任感培育方案的教学效果评价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翻转课堂的知信行社会责任感培育方案可以有效提升护生的知识技能水平和社会责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知信行 社会责任感 高职护生 护理教育
下载PDF
纤维微菌C6对水中Cr(Ⅵ)去除条件优化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高婧琪 张杰 +4 位作者 蹇庭昆 夏越 杜闻峥 严馨 冯甦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6-174,共9页
为解决水体中重金属Cr(Ⅵ)污染问题,从成都市某皮革厂附近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得到一株对Cr(Ⅵ)有较高抗性和去除率的菌株,鉴定后将其命名为纤维微菌C6(Cellulosimicrobium sp.).利用单因素实验对影响纤维微菌C6去除Cr(Ⅵ)的四个因... 为解决水体中重金属Cr(Ⅵ)污染问题,从成都市某皮革厂附近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得到一株对Cr(Ⅵ)有较高抗性和去除率的菌株,鉴定后将其命名为纤维微菌C6(Cellulosimicrobium sp.).利用单因素实验对影响纤维微菌C6去除Cr(Ⅵ)的四个因素:pH,温度,接触时间,初始Cr(Ⅵ)浓度进行了探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四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纤维微菌C6对Cr(Ⅵ)的去除条件,结果显示,当pH为7.85,温度为34.07℃,接触时间为2.88 d,初始Cr(Ⅵ)浓度为40.08 mg/L时,纤维微菌C6对Cr(Ⅵ)的最大去除效率可以达到95.75%,扫描电镜显示,未处理的纤维微菌C6菌体表面清晰光滑且分散,Cr(Ⅵ)处理过的菌体表面不规则,有颗粒状沉淀.红外光谱分析证明了菌体表面的官能团可能与吸附Cr(Ⅵ)有关.研究表明,纤维微菌C6菌体对Cr(Ⅵ)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可用于处理含Cr(Ⅵ)废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cr(Ⅵ) 纤维微菌 生物吸附
下载PDF
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议学课堂实践探索
18
作者 吴春 《教育教学研究前沿》 2024年第8期90-92,共3页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实践过程中,教师需要围绕培养学生的五大核心素养展开教学,重视课堂生活化议学情境的创设,积极开展“议中学、思、辨、行”等活动,确保这些活动源于生活且回归生活,实现学科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经验的完美融合,进...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实践过程中,教师需要围绕培养学生的五大核心素养展开教学,重视课堂生活化议学情境的创设,积极开展“议中学、思、辨、行”等活动,确保这些活动源于生活且回归生活,实现学科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经验的完美融合,进而汇聚道德与法治学科育人的文明力量。教师应以新课标为依据,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创新教育、知行合一等教育理念融入教学。通过鼓励学生踊跃参与,充分发挥自身才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这有助于学生主动关注社会,并积极融入其中,为强国复兴梦的实现汇聚青年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道德与法治 责任意识 生活化议学课堂 实践
下载PDF
菌藻混合体系去除Cr(Ⅵ)的条件优化及Cr(Ⅵ)还原酶活性的测定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胜男 刘娜 宋东辉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3-92,共10页
为了高效去除废水中的 Cr(Ⅵ),从天津某印染场印染废水中筛选出两株高效除 Cr(Ⅵ)细菌,探究了菌藻混合体系去除 Cr(Ⅵ)的效果及优化条件,并测定了 Cr(Ⅵ)还原酶活性。基于 16S rRNA 序列比对进行菌种鉴定。通过 Placket-Burman、最陡爬... 为了高效去除废水中的 Cr(Ⅵ),从天津某印染场印染废水中筛选出两株高效除 Cr(Ⅵ)细菌,探究了菌藻混合体系去除 Cr(Ⅵ)的效果及优化条件,并测定了 Cr(Ⅵ)还原酶活性。基于 16S rRNA 序列比对进行菌种鉴定。通过 Placket-Burman、最陡爬坡试验、Box-Behnken 实验设计及响应面法分析各因素交互作用。此外,对两株细菌 Cr(Ⅵ)还原酶进行了活性测定。两株细菌属于沙雷氏菌属(Serratia)和代尔夫特菌属(Delftia)。最终确定菌藻混合体系去除 Cr(Ⅵ)的最优条件为:温度29.74℃,Cu2+27.65 mg/L,葡萄糖含量 2.41%(W/V),丙酮酸钠 2%(W/V),接菌量 7%,pH7.0,NaCl 浓度为 0,优化后菌藻混合体系 24 h 对 Cr(Ⅵ)去除率达到 97.89%。细菌 S-3 和 D-7 的 Cr(Ⅵ)还原酶的最适温度为 30℃,菌株 S-3 的 Cr(Ⅵ)还原酶的最适 pH 值为 6.0,酶促反应动力学常数 Km=86.94 μmol/L,Vmax=2.71 μmol/(L min)。菌株 D-7 中 Cr(Ⅵ)还原酶最适 pH 值为 7.0,酶促反应动力学常数 Km=103.18 μmol/L,Vmax=3.38 μmol/(L min)。菌藻混合体系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后不但能提高 Cr(Ⅵ)的去除率,也能缩短处理时间,在含铬废水处理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藻混合 微生物去除 六价铬 响应面分析
下载PDF
咖啡渣活性炭的制备、表征及其对Cr(Ⅵ)的吸附机制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任杰 万力 +3 位作者 陈楠纬 杨帆 孙水裕 任随周 《生物质化学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8,共8页
以碘吸附值为评价指标,活化时间、活化温度和浸渍比为影响因素,采用响应面法试验设计对磷酸活化法制备咖啡渣活性炭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研究了不同吸附时间、溶液pH值和吸附温度条件下,活性炭对水溶液中Cr(Ⅵ)吸附性... 以碘吸附值为评价指标,活化时间、活化温度和浸渍比为影响因素,采用响应面法试验设计对磷酸活化法制备咖啡渣活性炭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研究了不同吸附时间、溶液pH值和吸附温度条件下,活性炭对水溶液中Cr(Ⅵ)吸附性能的影响,最后利用Langmuir、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颗粒内部扩散方程进行拟合。试验结果表明,制备咖啡渣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活化时间1 h、活化温度498℃、浸渍比1.72;在此条件下活性炭得率为30.4%,碘吸附值为(799±16)mg/g,比表面积为1006 m^2/g,孔容为0.779 cm^3/g、微孔孔容为0.051 cm^3/g、平均孔径为3.088 nm。较低pH值和较高温度能够促进活性炭对Cr(Ⅵ)的吸附;Langmuir等温方程能够更好地描述活性炭对Cr(Ⅵ)的吸附效果;活性炭对Cr(Ⅵ)的吸附分3个阶段:快速吸附阶段、慢速吸附阶段和吸附平衡阶段,10 min内可完成吸附总量的79%,360 min内达到吸附平衡,该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分析表明咖啡渣活性炭对Cr(Ⅵ)的吸附主要为单分子层的化学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渣 响应面 活性炭 cr(Ⅵ) 吸附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