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西太平洋晚第三纪钙质超微化石及其古海洋学意义
被引量:
2
1
作者
徐钰林
刘建立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3-14,共2页
本文研究了菲律宾海东部,北部“大洋钻探工程”125航次782A和786A二个钻孔晚第三纪的钙质超微化石。本区自下而上划分为13个带(或亚带),存在三个沉积间断:晚渐新世与中中新世之间;中中新世与晚中新世之间以及晚中新世与早上新世之间。...
本文研究了菲律宾海东部,北部“大洋钻探工程”125航次782A和786A二个钻孔晚第三纪的钙质超微化石。本区自下而上划分为13个带(或亚带),存在三个沉积间断:晚渐新世与中中新世之间;中中新世与晚中新世之间以及晚中新世与早上新世之间。据超微化石分析,本区晚第三纪存在4个相对暖水期和4个相对较凉期。根据菲律宾海东部,中部“深海钻探工程”58、59、60三个航次以及我国东海陆架、台湾东海岸及西部地区,南海北缘等地钙质超微化石分带的对比,晚渐新世与早中新世之间以及中、上新世之间的沉积间断在环西太平洋一侧具有普遍性,但形成原因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太平洋
晚第三纪
钙质超微化石
古海洋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太平洋1787柱碎屑组分组合与沉积环境
被引量:
1
2
作者
韩喜球
沈华悌
+2 位作者
张富元
金翔龙
杨树锋
《东海海洋》
1999年第3期15-21,共7页
对太平洋 1787 柱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碎屑组分、分布、来源及组合的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中的碎屑组分主要是生物来源、海洋自生来源和岩源。重组分以铁锰微结核、生物磷灰石、褐铁矿、磁铁矿、辉石类为主, 轻组分主要是生物蛋白石...
对太平洋 1787 柱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碎屑组分、分布、来源及组合的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中的碎屑组分主要是生物来源、海洋自生来源和岩源。重组分以铁锰微结核、生物磷灰石、褐铁矿、磁铁矿、辉石类为主, 轻组分主要是生物蛋白石 (放射虫、海绵骨针等硅质生物壳体或骨骼)、粘土团集物和火山玻璃。根据各碎屑组分在整个柱芯的分布特点及其组合类型的不同, 把 1787 柱分为 6 层, 并大致反映沉积环境的氧化还原条件、火山活动特点及底层流活动状况。研究结果能与磁性地层资料、地球化学资料和沉积物构造相互印证, 表明碎屑组分及其组合研究能为恢复沉积环境提供矿物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太平洋
碎屑组分
组合
沉积环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太平洋1787站柱芯碎屑组分的分布及其古海洋学意义
3
作者
韩喜球
沈华悌
+2 位作者
张富元
金翔龙
杨树锋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04-208,共5页
对太平洋1787站柱状沉积物进行了碎屑组分分布和来源的研究,并根据碎屑组分的分布特征对火山活动和南极底流活动状况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沉积物中的碎屑组分主要是生物来源、海洋自生来源和火山源,并推测本柱芯沉积期曾有11次...
对太平洋1787站柱状沉积物进行了碎屑组分分布和来源的研究,并根据碎屑组分的分布特征对火山活动和南极底流活动状况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沉积物中的碎屑组分主要是生物来源、海洋自生来源和火山源,并推测本柱芯沉积期曾有11次火山活动期和9次南极底流入侵。在火山活动期,沉积物中火山来源矿物含量显著增加;在南极底流活动期,沉积物中褐铁矿和微结核等形成于氧化环境的矿物含量较高,生物扰动构造发育。所推测的底流活动期在氧同位素曲线上均有明显反映,并与古地磁资料得出的沉积间断基本吻合,表明沉积物的碎屑组分分布特征能间接指示古海洋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
碎屑组分
古海洋学
柱芯
沉积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太平洋晚第三纪钙质超微化石及其古海洋学意义
被引量:
2
1
作者
徐钰林
刘建立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出处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3-14,共2页
文摘
本文研究了菲律宾海东部,北部“大洋钻探工程”125航次782A和786A二个钻孔晚第三纪的钙质超微化石。本区自下而上划分为13个带(或亚带),存在三个沉积间断:晚渐新世与中中新世之间;中中新世与晚中新世之间以及晚中新世与早上新世之间。据超微化石分析,本区晚第三纪存在4个相对暖水期和4个相对较凉期。根据菲律宾海东部,中部“深海钻探工程”58、59、60三个航次以及我国东海陆架、台湾东海岸及西部地区,南海北缘等地钙质超微化石分带的对比,晚渐新世与早中新世之间以及中、上新世之间的沉积间断在环西太平洋一侧具有普遍性,但形成原因不尽相同。
关键词
西太平洋
晚第三纪
钙质超微化石
古海洋学
Keywords
Weat
pacific
ocean
Neogene calcareous nannofossil hiatus
paleo
-
oceanography
分类号
P736.221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太平洋1787柱碎屑组分组合与沉积环境
被引量:
1
2
作者
韩喜球
沈华悌
张富元
金翔龙
杨树锋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出处
《东海海洋》
1999年第3期15-21,共7页
基金
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基金
文摘
对太平洋 1787 柱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碎屑组分、分布、来源及组合的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中的碎屑组分主要是生物来源、海洋自生来源和岩源。重组分以铁锰微结核、生物磷灰石、褐铁矿、磁铁矿、辉石类为主, 轻组分主要是生物蛋白石 (放射虫、海绵骨针等硅质生物壳体或骨骼)、粘土团集物和火山玻璃。根据各碎屑组分在整个柱芯的分布特点及其组合类型的不同, 把 1787 柱分为 6 层, 并大致反映沉积环境的氧化还原条件、火山活动特点及底层流活动状况。研究结果能与磁性地层资料、地球化学资料和沉积物构造相互印证, 表明碎屑组分及其组合研究能为恢复沉积环境提供矿物学证据。
关键词
东太平洋
碎屑组分
组合
沉积环境
Keywords
the East
pacific
ocean
clastic
components
clastic
assemblage
sedimentary enviroment
分类号
P736.21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P736.213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太平洋1787站柱芯碎屑组分的分布及其古海洋学意义
3
作者
韩喜球
沈华悌
张富元
金翔龙
杨树锋
机构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出处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04-208,共5页
基金
中国大洋协会深海地质研究项目
文摘
对太平洋1787站柱状沉积物进行了碎屑组分分布和来源的研究,并根据碎屑组分的分布特征对火山活动和南极底流活动状况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沉积物中的碎屑组分主要是生物来源、海洋自生来源和火山源,并推测本柱芯沉积期曾有11次火山活动期和9次南极底流入侵。在火山活动期,沉积物中火山来源矿物含量显著增加;在南极底流活动期,沉积物中褐铁矿和微结核等形成于氧化环境的矿物含量较高,生物扰动构造发育。所推测的底流活动期在氧同位素曲线上均有明显反映,并与古地磁资料得出的沉积间断基本吻合,表明沉积物的碎屑组分分布特征能间接指示古海洋事件。
关键词
太平洋
碎屑组分
古海洋学
柱芯
沉积物
Keywords
clastic components paleo oceanography pacific ocean
分类号
P736.22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P736.41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西太平洋晚第三纪钙质超微化石及其古海洋学意义
徐钰林
刘建立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东太平洋1787柱碎屑组分组合与沉积环境
韩喜球
沈华悌
张富元
金翔龙
杨树锋
《东海海洋》
199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东太平洋1787站柱芯碎屑组分的分布及其古海洋学意义
韩喜球
沈华悌
张富元
金翔龙
杨树锋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