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8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中焦湿热论治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1
作者 尹李虎 卢世秀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5期150-153,共4页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s syndrome,pS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唾液腺和泪腺,临床表现为眼、口干燥以及疲劳、关节痛等全身症状。pSS患者的治疗涉及多个不同的专业领域,治疗复杂,且缺乏特异性药物,疗...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s syndrome,pS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唾液腺和泪腺,临床表现为眼、口干燥以及疲劳、关节痛等全身症状。pSS患者的治疗涉及多个不同的专业领域,治疗复杂,且缺乏特异性药物,疗效欠佳。中医将pSS归属于“燥痹”范畴,多数医家认为该病基本病机为阴液亏损、津液枯涸,治疗亦多以滋阴润燥,养阴生津法为主,但部分患者疗效不尽如人意。笔者在此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发现pSS属中焦湿热证者占较大比例,从中焦湿热论治,采用健脾化湿,清热润燥法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中焦湿热 健脾化湿 清热润燥 疗效 经验
下载PDF
单味中药有效成分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唐舒高 王佳佳 +2 位作者 田紫若 巴寅颖 迟莉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1期234-238,共5页
研究表明,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不良反应少且复发率低,临床常用益气健脾、清热祛湿、活血化瘀、补血养阴类中药组方治疗,其主要药物的有效成分具有减轻炎症反应、修复黏膜损伤、调节肠道微生态、调节免疫反应等作用。本文对常用单味中... 研究表明,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不良反应少且复发率低,临床常用益气健脾、清热祛湿、活血化瘀、补血养阴类中药组方治疗,其主要药物的有效成分具有减轻炎症反应、修复黏膜损伤、调节肠道微生态、调节免疫反应等作用。本文对常用单味中药有效成分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其临床治疗与中药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单味中药 益气健脾 清热祛湿 活血化瘀 补血养阴 综述
下载PDF
火针联合清肺健脾方预防中重度痤疮患者瘢痕形成的作用机制研究
3
作者 王丽 刘爱民 +3 位作者 方玉甫 李庆娟 徐俊涛 王莹 《河南中医》 2024年第8期1241-1246,共6页
目的:探究火针联合清肺健脾法预防中重度痤疮患者瘢痕形成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皮肤科诊治的肺热脾虚型中重度痤疮患者2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对照... 目的:探究火针联合清肺健脾法预防中重度痤疮患者瘢痕形成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皮肤科诊治的肺热脾虚型中重度痤疮患者2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对照组2、对照组3、治疗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1给予西医基础治疗,对照组2在对照组1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火针治疗,对照组3在对照组1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自拟清肺健脾方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1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火针加自拟清肺健脾方治疗。观察4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皮损积分、中医证候积分、痤疮继发瘢痕权重评分(echelle d′evaluation clinique des cicatrices d′acne,ECCA)、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血清指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1,IGF-1)、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91.38%,对照组3愈显率为75.00%,对照组2愈显率为72.88%,对照组1愈显率为52.46%,治疗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3、对照组2、对照组1,且对照组3、对照组2愈显率高于对照组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皮损积分、中医证候积分、ECCA评分及DL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3、对照组2、对照组1,且对照组3、对照组2低于对照组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IGF-1、TGF-β1、PDGF、BDNF均低于对照组3、对照组2、对照组1,且对照组3、对照组2低于对照组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92%,对照组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47%,对照组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7%,4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复发率为40.62%,对照组2复发率为13.95%,对照组3复发率为15.56%,治疗组复发率为1.89%,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3、对照组2、对照组1,且对照组3、对照组2低于对照组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联合清肺健脾法治疗中重度痤疮,可通过降低TGF-β1、PDGF水平预防和减少继发瘢痕的形成,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瘢痕 火针 清肺健脾方 转化生长因子-β1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下载PDF
清脾泻热汤联合短波紫外线对小儿溃疡性口腔炎临床疗效的影响
4
作者 王春虹 姚丽丽 +2 位作者 王婷婷 傅英莉 郑东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6期158-161,共4页
目的:观察清脾泻热汤联合短波紫外线(Ultraviolet C,UVC)治疗小儿溃疡性口腔炎的效果。方法:选择84例小儿溃疡性口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抽签法分为对照组(42例,以UVC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和观察组(4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清脾泻热汤... 目的:观察清脾泻热汤联合短波紫外线(Ultraviolet C,UVC)治疗小儿溃疡性口腔炎的效果。方法:选择84例小儿溃疡性口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抽签法分为对照组(42例,以UVC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和观察组(4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清脾泻热汤治疗),治疗14天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主症、次症积分及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退热时间、溃疡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T淋巴细胞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清脾泻热汤联合UVC及康复新液治疗溃疡性口腔炎患儿,对提高临床疗效、减轻口腔炎症反应、提升机体免疫功能均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炎 溃疡性 清脾泻热汤 康复新液 短波紫外线 炎症反应 免疫功能 小儿
下载PDF
韩旭从肝论治老年性失眠经验 被引量:1
5
作者 华溢 韩旭 《河南中医》 2024年第1期37-41,共5页
韩旭教授认为老年性失眠与肝失疏泄和肝血亏虚、肝阴亏虚关系密切,其主要病机有肝失疏泄,横犯脾胃,肝气郁滞,从而化火、酿痰、成瘀,致痰瘀互结;肝血亏损,魂无所居;肝阴亏损,阴虚火旺。治疗老年性失眠以疏肝、养肝、清肝为大法,辅以生活... 韩旭教授认为老年性失眠与肝失疏泄和肝血亏虚、肝阴亏虚关系密切,其主要病机有肝失疏泄,横犯脾胃,肝气郁滞,从而化火、酿痰、成瘀,致痰瘀互结;肝血亏损,魂无所居;肝阴亏损,阴虚火旺。治疗老年性失眠以疏肝、养肝、清肝为大法,辅以生活养护。韩教授辨证治疗老年性失眠常用方法有:疏肝解郁,调畅情志,常用小柴胡汤为基础方进行加减;清热化痰,疏肝健脾,自拟清热化痰健脾方;清肝泻火,健脾安神,方选丹栀逍遥散加减;活血祛瘀,行气化痰,常以百合、珍珠母、合欢皮、何首乌藤、桃仁、红花、川芎、半夏、浙贝母、枳壳、枳实、桔梗为基础方加减;滋养肝血,宁心安神,常选用四物汤加减;滋阴降火,清热除烦,常以煅珍珠母、合欢皮、何首乌藤、五味子、百合、茯神、丹参、牡丹皮、栀子、当归、白芍为基础方加减。此外,韩教授还提出肝失疏泄与肝阴亏虚是导致老年性失眠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应调整阴阳,以平为期;情志因素是促使老年性失眠加重或反复的关键所在,应调畅情志,调和气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失眠 从肝论治 医养结合 小柴胡汤 丹栀逍遥散 清热化痰健脾方 四物汤 韩旭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药治疗妊娠恶阻的用药规律
6
作者 王凯悦 常惠 +2 位作者 王宇 朱梦一 吴效科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3-409,共7页
目的:借助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现代临床研究文献中,中药治疗妊娠恶阻的用药规律,为临床实践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索中文数据库中临床研究文献,提取文献数据,建立数据库,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 目的:借助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现代临床研究文献中,中药治疗妊娠恶阻的用药规律,为临床实践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索中文数据库中临床研究文献,提取文献数据,建立数据库,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对用药进行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文献121篇,纳入处方139首,涉及中药99味;平均使用频次为12.22次,使用频次≥13次的中药有22味,前5味中药分别是半夏、陈皮、甘草、竹茹、白术;使用中药四气顺序为:温性、寒性、平性、凉性、热性;五味顺序为:甘、辛、苦、酸、涩、咸;归经顺序为:脾经、胃经、肺经、心经、肾经、肝经、大肠经、胆经、小肠经和三焦经。通过关联规则对组方规律进行分析,得出常见药对及药物组合,其中核心药物组合为“半夏,陈皮,甘草”;通过复杂系统熵层次聚类分析得出潜在核心药物组合16个(8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分析得出潜在新方组合8个。结论:治疗妊娠恶阻的高频中药多以补虚、化痰、理气、化湿药为主,且多具有止呕、保护胃黏膜、调节肠道菌群、调节胃肠道功能等作用;核心药物组合及潜在新方多以健脾益气、清热泻火、化痰行滞、养阴生津安胎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恶阻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健脾益气 清热泻火 化痰行滞 养阴生津安胎
下载PDF
余土根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经验
7
作者 楼雨菲 余土根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632-636,共5页
[目的]总结余土根教授治疗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随诊,记录医案资料,整理分析,同时结合国内外有关病因机制的研究文献,归纳整理余土根教授治疗OLP的经验,概括总结其对OLP病因病机、治则治法... [目的]总结余土根教授治疗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随诊,记录医案资料,整理分析,同时结合国内外有关病因机制的研究文献,归纳整理余土根教授治疗OLP的经验,概括总结其对OLP病因病机、治则治法、日常调护的认识,并附验案一则加以佐证。[结果]OLP与多种因素相关,余土根教授谓之内外相因,虚实夹杂,根源于脾胃之间,积热、阴虚、情乱等皆可致病。疗疾以清热祛湿为先,健脾护胃为本,滋阴润燥为务,解郁化瘀为要,用药灵活加减。重视患者心理因素,兼参“治未病”,日常积极宣导,实行善防。验案中患者知命之年,诊为脾虚湿热之口疮,治拟健脾祛湿、清热敛疮,标本兼治,疗效显著。[结论]余土根教授治疗OLP,清热祛湿先行,强调健脾为本,关注情志因素,辅以滋阴润燥、解郁化瘀之法,收效甚佳,值得学习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口疮 清热祛湿 健脾 情志 余土根 临床经验 中医治疗
下载PDF
芩连平胃散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痤疮的理论初探
8
作者 卢玠桦 黄仁坤 罗淑娟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1期96-98,共3页
痤疮为临床常见疾病,目前治疗难点在于其具有难愈性、反复性、易感性。文章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整合各医家对湿热型痤疮的认识,提出痤疮的发病以脾胃湿热为重要病机,痤疮常见的临床症状与脾胃湿热关系密切,引起痤疮难愈性、反复性、易... 痤疮为临床常见疾病,目前治疗难点在于其具有难愈性、反复性、易感性。文章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整合各医家对湿热型痤疮的认识,提出痤疮的发病以脾胃湿热为重要病机,痤疮常见的临床症状与脾胃湿热关系密切,引起痤疮难愈性、反复性、易感性的根本在于脾湿胃热,湿浊相合,郁热上蒸于面部。故在治疗过程中应着重清脾胃湿热,使升降协调,燥湿相济,以清热燥湿为主,辅以消食健脾,切中痤疮病机,方用芩连平胃散为基础方防治痤疮,符合治病求本的原则,可有效缓解皮损及伴随症状,可以为痤疮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脾胃湿热型 芩连平胃散加减 健脾清热燥湿
下载PDF
云南吴氏扶阳学术流派辨治痛风的特色和理论探析
9
作者 肖妮沁 郗域江 +4 位作者 沈嘉艳 杨小又 李兆福 彭江云 谢招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70,共4页
云南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历经五代传承,在痹证的辨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流派第二代传承人、国家级名中医吴生元教授认为痛风可归属于中医痹证范畴,其基本病机为“脾虚湿阻,痰瘀互结”,疾病急性发作时的病机要点为“湿热壅盛、痹阻经... 云南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历经五代传承,在痹证的辨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流派第二代传承人、国家级名中医吴生元教授认为痛风可归属于中医痹证范畴,其基本病机为“脾虚湿阻,痰瘀互结”,疾病急性发作时的病机要点为“湿热壅盛、痹阻经脉”,据此提出了健脾渗湿和清热通络的治法,并创立了健脾渗湿方和清热通络方分别用于痛风非急性期和急性期的治疗。流派第三、四代传承人彭江云教授和李兆福教授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以“清热通络-健脾渗湿”序贯疗法为主治疗痛风的辨治体系,经临床验证效果显著。该文从理论层面对流派的辨治思路及理论依据进行阐述,以期为痛风及其他慢性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 痛风 清热通络 健脾渗湿 序贯疗法
下载PDF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效果观察
10
作者 高福顺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6期101-103,共3页
目的:观察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衡水市中医医院收治的7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 目的:观察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衡水市中医医院收治的7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结论: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可改善症状与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氯沙坦钾片 肾功能
下载PDF
王济华治疗风湿病经验
11
作者 孙芳 傅文 +1 位作者 冯福海 王济华 《河南中医》 2024年第7期1055-1060,共6页
王济华教授认为,风湿病的基本病机为人体阴阳失调,正气亏虚,外感风寒湿邪,表邪入里郁而化热,导致痹阻关节、肌肉、筋骨,病情日久多见肝肾不足、气血亏虚、脾虚湿胜、痰瘀交阻等。王教授治疗风湿病常个体化分辨患者风寒湿之偏重、阴阳气... 王济华教授认为,风湿病的基本病机为人体阴阳失调,正气亏虚,外感风寒湿邪,表邪入里郁而化热,导致痹阻关节、肌肉、筋骨,病情日久多见肝肾不足、气血亏虚、脾虚湿胜、痰瘀交阻等。王教授治疗风湿病常个体化分辨患者风寒湿之偏重、阴阳气血之盛衰,遵循轻微解表发汗,兼顾温经止痛,重视健脾化湿、热痹当清、调补气血、虫类药化瘀剔络、滋补肝肾等治痹要点,组方精妙、配伍严谨、疗效肯定,可有效缓解关节炎症,减轻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王济华教授强调,对于沉寒痼冷痹阻络脉,一般温药不能奏效,必用附子、乌头之品,用药时需要注重辨证准确、炮制方法得当、用量适度,且需在正确配伍的前提下间断运用,密切观察,以防蓄积中毒,而达到增效减毒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病 解表发汗 温经止痛 健脾化湿 热痹当清 调补气血 化瘀剔络 滋补肝肾 王济华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运脾化湿清肺汤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作用机制
12
作者 常秋伊 倪骥杰 宋瑜 《河南中医》 2024年第3期367-373,共7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运脾化湿清肺汤治疗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网络药理学分析系统(TCM network pharmacology analysis system,TCMNPAS)v1.0获取运脾化湿清肺汤(陈皮、枳壳、桑叶...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运脾化湿清肺汤治疗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网络药理学分析系统(TCM network pharmacology analysis system,TCMNPAS)v1.0获取运脾化湿清肺汤(陈皮、枳壳、桑叶、菊花、金银花、黄芩、土茯苓、白鲜皮、白术、甘草)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运用GeneCards数据库、DrugBank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获取AD疾病靶点,并借助jvenn平台得到运脾化湿清肺汤与AD的交集靶点。将交集靶点上传至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通过Cytoscape 3.8.0软件进行拓扑分析,从而筛选核心靶点。采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 3.8.0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药物-靶点-通路”网络。最后,通过TCMNPAS数据库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运脾化湿清肺汤活性成分243个、作用靶点344个。AD疾病靶点145个,两者的交集靶点15个。针对PPI网络进行拓扑分析,筛选得到4个核心靶点,即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8(C-X-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8,CXCL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1,MAPK1)。GO功能分析主要涉及对病毒、细菌、脂多糖的应答及细胞因子受体结合、转录因子结合等。KEGG通路55条,主要涉及TNF信号通路、叉头框蛋白O(forkhead box protein O,FoxO)信号通路、低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表明核心成分与活性靶点具有较好的亲和性和结合能力。结论:运脾化湿清肺汤可能通过三甲氧基黄酮、陈皮素、孕烷醇酮等活性成分作用于IL-6、TNF、CXCL8、MAPK1等靶点,调控TNF、FoxO、HIF-1等信号通路从而达到治疗AD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脾化湿清肺汤 特应性皮炎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下载PDF
杨玉峰运用健脾祛湿控油除脂法治疗脂溢性脱发的经验
13
作者 颜丽满 杨玉峰(指导)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230-233,共4页
杨玉峰教授基于中医传统理论并结合临证时脂溢性脱发的病症表现特点,认为脾虚湿蕴、湿脂同源为脂溢性脱发的根本病机。脾虚湿浊内蕴,挟热上泛头面,湿脂同源,浊脂外溢,淤堵发根,气血难以上荣,致发根失固,遂病脱发。脾虚湿蕴为本病核心,... 杨玉峰教授基于中医传统理论并结合临证时脂溢性脱发的病症表现特点,认为脾虚湿蕴、湿脂同源为脂溢性脱发的根本病机。脾虚湿浊内蕴,挟热上泛头面,湿脂同源,浊脂外溢,淤堵发根,气血难以上荣,致发根失固,遂病脱发。脾虚湿蕴为本病核心,热助湿行乃发病关键,气血失和为致病枢机。针对脂溢性脱发的治疗,杨玉峰教授提出发根以通调为畅,发质以精血为养,强调健脾祛湿控油除脂法在疏通发根、减少脂溢性脱发中的重要性,主张以健脾祛湿为主,助以祛风清热,以调和气血为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溢性脱发 脾虚湿蕴 湿脂同源 健脾祛湿 祛风清热 调和气血 杨玉峰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痰湿内阻型高血压眩晕临床观察
14
作者 宋云芳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24年第2期4-6,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痰湿内阻型高血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于新乡同盟医院治疗的痰湿内阻型高血压眩晕患者100例,脱落3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48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中药治疗组49例,采用中医...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痰湿内阻型高血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于新乡同盟医院治疗的痰湿内阻型高血压眩晕患者100例,脱落3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48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中药治疗组49例,采用中医药清热化湿、健脾和胃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压和眩晕程度。结果:中药治疗组疗效(93.88%,46/49)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77.08%,37/48);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血压和眩晕程度均优于治疗前,且中药治疗组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中医药治疗痰湿内阻型高血压眩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眩晕 痰湿内阻证 中医药疗法 清热化湿法 健脾和胃法
下载PDF
“调神运脾通腑”针刺治疗卒中后消化不良理论探析
15
作者 李文博 聂晨晨 冯晓东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第36期73-76,共4页
文章从针刺调节胃肠的蠕动功能,结合脾、胃、肝、肾、脑的相互关系理论,探讨卒中后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脑窍蒙闭,脾不升清,胃不降浊,肝失疏泄,肾阳虚衰,导致中焦气机阻滞,久则痞满。中风后患者因瘀血、肝风、痰浊等病理因素蒙蔽脑窍,“... 文章从针刺调节胃肠的蠕动功能,结合脾、胃、肝、肾、脑的相互关系理论,探讨卒中后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脑窍蒙闭,脾不升清,胃不降浊,肝失疏泄,肾阳虚衰,导致中焦气机阻滞,久则痞满。中风后患者因瘀血、肝风、痰浊等病理因素蒙蔽脑窍,“窍闭神匿,神不导气”,窍闭神匿,五脏六腑功能失摄,中焦脾胃功能受损,脾清阳不升,胃浊阴不降,引起胃肠功能失调而致消化不良。文章提出卒中后消化不良的关键病机理论为“窍闭神匿,中焦失司”,针刺以“调神运脾通腑”为治则,调神是运脾通腑的前提,运脾是通腑的基础;确立了“调神运脾通腑”选穴和针刺手法规范:针法首先立足于“调神”,百病之始,皆本于神,凡刺之法,先醒其神,神清则五脏安;脾胃为后天生化气血之本,以维持后天脏腑的生理功能,治痞满时运脾升清和胃有助于五脏六腑气血的濡养;同时也重视和胃通腑降浊之法,痞满日久,累及脏腑,脾胃之气受损严重,脾不运化,胃不降浊,导致胃不受纳的恶性循环,日久胃肠道积食燥热,进一步导致五脏六腑功能失调。文章在此理论基础上创新了中风后消化不良的病机治则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消化不良 调神运脾通腑针法
下载PDF
王樟连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经验介绍
16
作者 詹明洁 陈利芳 +3 位作者 王靖云 闫岩 王佳凌 王樟连(指导)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12期208-212,共5页
介绍王樟连教授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经验。王樟连教授认为,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基本病机为肝郁脾虚、胃失和降。故临证采用调和肝脾、清降逆气的基本原则进行辨证施治,拟定“治酸四穴”,即鸠尾、中脘、膻中、内关为主穴进行... 介绍王樟连教授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经验。王樟连教授认为,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基本病机为肝郁脾虚、胃失和降。故临证采用调和肝脾、清降逆气的基本原则进行辨证施治,拟定“治酸四穴”,即鸠尾、中脘、膻中、内关为主穴进行针刺治疗,随症加用曲池、液门、足三里、丰隆、阳陵泉、太冲、内庭等穴,可获即刻效应及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调和肝脾 清降逆气 针刺 治酸四穴 鸠尾 王樟连
下载PDF
升阳益胃汤的现代临床应用概述 被引量:4
17
作者 赵欢 文颖娟 +1 位作者 陈茉 陈丽娟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250-255,共6页
升阳益胃汤出自《内外伤辨惑论》,具有健脾益胃、清热除湿、升阳益气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湿阻中焦、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内化郁热所引起的诸多疾病。现在临床上升阳益胃汤被广泛应用于各科,凡符合脾胃不和、寒热互结、气机... 升阳益胃汤出自《内外伤辨惑论》,具有健脾益胃、清热除湿、升阳益气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湿阻中焦、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内化郁热所引起的诸多疾病。现在临床上升阳益胃汤被广泛应用于各科,凡符合脾胃不和、寒热互结、气机升降失调等病机的疾病皆可使用本方,所治疾病涵盖了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脑病、皮肤病等,疗效显著。现代临床扩大了升阳益胃汤的应用范围,充分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特点。参考文献44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阳益胃汤 《内外伤辨惑论》 健脾益胃 清热除湿 升阳益气 异病同治 名方传承与创新
下载PDF
基于肠道菌群失调探讨“升清降浊”理论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袁久术 周明阳 +8 位作者 冷玉琳 张慧漩 王雪茹 胥杰 刘汉宇 黄苏苏 高泓 杜联 谢春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94-1501,共8页
饮食模式转变介导的肠道菌群失衡、糖脂代谢紊乱、宿主免疫失调被认为是引起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重要因素,肠道微生态平衡成为改善糖脂代谢、调节宿主免疫、神经介质与减缓神经性疼痛进展的新切... 饮食模式转变介导的肠道菌群失衡、糖脂代谢紊乱、宿主免疫失调被认为是引起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重要因素,肠道微生态平衡成为改善糖脂代谢、调节宿主免疫、神经介质与减缓神经性疼痛进展的新切入点。肠道对饮食的消化、吸收、转运、排泄等功能与中医学脾胃的“升清降浊”功能相吻合,脾胃“升清降浊”是全身气机正常运行及维系气、血、津、液等精微物质吸收、转化、代谢的关键枢纽,其功能发挥的主要部位在肠道,而嗜食肥甘导致脾胃“升清降浊”失司,肠腑之气不得畅通,精微物质转化异常,从而引起肠道菌群失养,过剩的糖脂代谢物与炎性介质沉积于脉道,是引起DPN病变的始动之因,糖脂代谢紊乱与免疫炎症互作又进一步使得肠道菌群失衡,脾胃功能受损,清浊相干,精微难散,糟粕难排,随之产生的痰、瘀、毒成为推动DPN发展的重要病理环节。健脾益气升清,和胃通腑降浊为代表的中药通过对肠道菌群的调控有着减缓神经疼痛、修复受损神经、调节糖脂代谢和炎性介质等积极作用,为临床治疗DPN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升清降浊 脾胃 糖脂代谢 炎症反应
下载PDF
病理性近视新生血管导致黄斑出血的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成秀 蒋文君 +2 位作者 郭滨 吴建峰 毕宏生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800-804,共5页
从病理性近视新生血管导致黄斑出血的发病机制出发,总结中医治疗该病的研究现状。指出肝血不通、肾精衰弱和脾胃运化不良会影响黄斑的功能。肝肾阴虚证选驻景丸加减补益肝肾;加味知柏地黄丸补肾健脾、清热凉血;脾气虚弱证选加味八珍丸... 从病理性近视新生血管导致黄斑出血的发病机制出发,总结中医治疗该病的研究现状。指出肝血不通、肾精衰弱和脾胃运化不良会影响黄斑的功能。肝肾阴虚证选驻景丸加减补益肝肾;加味知柏地黄丸补肾健脾、清热凉血;脾气虚弱证选加味八珍丸健脾益气;肝郁化火证用丹栀逍遥散加味疏肝解郁、泻火明目。当患者出血时间长或量较多时,通过驻景丸、点睛复明汤、桂枝茯苓丸合归脾汤、生蒲黄汤加减专方治疗以减少出血,提高患者视力。根据患者的病情缓急选择中医治疗或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预防并减少病理性近视新生血管引起黄斑出血导致的并发症,在提高视功能及改善全身症状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参考文献33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性近视 新生血管 黄斑出血 肝肾阴虚证 阴虚火旺证 脾气虚弱证 补益肝肾 清热凉血 健脾益气
下载PDF
基于葡萄糖激酶探讨“脾虚燥热”与血糖稳态失衡的关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魏代浩 张茜 +1 位作者 魏皓月 黄延芹 《陕西中医》 CAS 2023年第4期475-478,共4页
血糖稳态失衡是2型糖尿病复杂发病机制的共同特征。葡萄糖激酶是机体糖代谢过程中重要的感受器。中医学认为,脾主运化、为中央土以灌四傍,“脾气亏虚、燥热偏盛”是导致血糖稳态失衡的关键病机。葡萄糖激酶调控全身多个器官以维持血糖... 血糖稳态失衡是2型糖尿病复杂发病机制的共同特征。葡萄糖激酶是机体糖代谢过程中重要的感受器。中医学认为,脾主运化、为中央土以灌四傍,“脾气亏虚、燥热偏盛”是导致血糖稳态失衡的关键病机。葡萄糖激酶调控全身多个器官以维持血糖稳态与中医学“脾”的作用相似。因此,现从葡萄糖激酶出发论述脾虚燥热导致2型糖尿病血糖稳态失衡的现代生物学基础,为健脾清热法防治2型糖尿病提供新的科学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脾虚燥热 葡萄糖激酶 血糖稳态 取象比类 健脾清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