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伤寒论》上热下寒证浅析
1
作者 张欣怡 张艳艳 +1 位作者 宋媛媛 考希良 《河南中医》 2024年第7期983-988,共6页
上热下寒证属虚实夹杂、病机复杂的临床证候,基本病机为阴阳之气升降失常,正常的气机运行规律被打破,可分为中焦脾胃升降失职及肝肺失和,在气机上存在上部相对郁阻和下部相对气血不足之象。《伤寒论》中上热下寒方证有:胃热脾寒,中土失... 上热下寒证属虚实夹杂、病机复杂的临床证候,基本病机为阴阳之气升降失常,正常的气机运行规律被打破,可分为中焦脾胃升降失职及肝肺失和,在气机上存在上部相对郁阻和下部相对气血不足之象。《伤寒论》中上热下寒方证有:胃热脾寒,中土失运—黄连汤证、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风寒郁遏,相火内扰——厥阴病提纲证、乌梅丸证;失治邪陷,膈热脾寒——栀子干姜汤证;正虚邪郁,肺热脾寒——麻黄升麻汤证;枢机不利,胆热脾寒——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张仲景治疗上热下寒证的核心思想大致分为三点:其一,上热者清之,下寒者温之,寒热调和,用药大胆精细,对药物的作用把握得极其准确。其二,注重气机的调畅,要注意的是调畅气机应在顺应各个脏腑生理功能的基础上进行,要注意顾护脏腑本身的特性,不可一味地使用行气或梳理气机之品,应以增强脏腑本身的生理功能为主。其三,根据患者的脉象、证候去分析其内在病因病机,“治病必求于本”,要寻找患者的主要致病因素,进而从阴阳的大方向上去调整,追求阴平阳秘的生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热下寒证 清上温下 寒热兼施 经方 《伤寒论》 张仲景
下载PDF
周围血管疾病寒热错杂证辨治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明 张玉冬 +1 位作者 张筱杉 陈萍 《山东中医杂志》 2023年第2期123-126,136,共5页
周围血管疾病的发病人群以老年人为主,病情缠绵,病程较长,病理多见气滞血瘀,故易形成寒热错杂证。周围血管疾病寒热错杂证常见的证候类型为上寒下热证和上热下寒证,在辨证时需重视舌脉和四畔辨证。治疗上应治病求本、内外合治,根据辨证... 周围血管疾病的发病人群以老年人为主,病情缠绵,病程较长,病理多见气滞血瘀,故易形成寒热错杂证。周围血管疾病寒热错杂证常见的证候类型为上寒下热证和上热下寒证,在辨证时需重视舌脉和四畔辨证。治疗上应治病求本、内外合治,根据辨证,或从湿论,或从虚论,祛邪护正,给邪出路,并注意调畅气血,用药上寒温并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血管疾病 寒热错杂证 上寒下热证 上热下寒证 气滞血瘀 四畔辨证 调畅气血 寒温并用
下载PDF
张建平运用清上温下法治疗室性早搏经验萃谈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晓波 张建平 +1 位作者 陈岩 王祎 《亚太传统医药》 2023年第6期127-130,共4页
室性早搏是临床一种较为严重的心律失常疾病,现代医学治疗室性早搏虽然起效快、疗效好,但存在易复发、药物不适、费用高等不足,限制其应用;而中医药治疗具有治病求本、副作用小等优势,使中医药治疗室性早搏越来越受到人们推崇。张建平... 室性早搏是临床一种较为严重的心律失常疾病,现代医学治疗室性早搏虽然起效快、疗效好,但存在易复发、药物不适、费用高等不足,限制其应用;而中医药治疗具有治病求本、副作用小等优势,使中医药治疗室性早搏越来越受到人们推崇。张建平主任医师辨证聚焦室性早搏上热下寒的病机,运用清上温下法治疗室性早搏,清上意清上焦致病之邪,温下以引火归元,促进心肾相交,临床反馈效果良好,为室性早搏的治疗提供新的借鉴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早搏 清上温下法 上热下寒
下载PDF
基于三焦理论分期论治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
4
作者 陈春秀 吴楚琪 +2 位作者 梁露 肖纯 丁慧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124-127,共4页
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多因患有其他皮肤问题后不合理使用激素类药物演化而致。丁慧教授指出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主要与由焦之心肺失于清宣,中焦之肝脾失于通畅,下焦之肾脏失于温养所致,主张清上畅中温下法三法并用,从根本上协调人体脏... 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多因患有其他皮肤问题后不合理使用激素类药物演化而致。丁慧教授指出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主要与由焦之心肺失于清宣,中焦之肝脾失于通畅,下焦之肾脏失于温养所致,主张清上畅中温下法三法并用,从根本上协调人体脏腑阴阳气血失调的矛盾。侧重于清心肺以调津液,畅肝脾以化气血,温阳固阴以扶正。使邪去正安,五脏平和,阴阳平和,药毒乃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焦 清上畅中温下法 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 皮肤屏障 脏腑关联 分期论治
下载PDF
徐蓉娟以清上温下法治疗尿崩症经验 被引量:2
5
作者 彭欣 徐蓉娟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8年第12期1-4,共4页
介绍徐蓉娟教授以清上温下法辨治尿崩症的临床经验。认为上热下寒是尿崩症的主要病机,治疗以上清肺胃燥热、下温肾中虚阳为主,可配合温固、温滋、温潜、温培、温化、温和等多种温阳法;常用药物为石膏、知母、黄连、山药、附子等。并附验... 介绍徐蓉娟教授以清上温下法辨治尿崩症的临床经验。认为上热下寒是尿崩症的主要病机,治疗以上清肺胃燥热、下温肾中虚阳为主,可配合温固、温滋、温潜、温培、温化、温和等多种温阳法;常用药物为石膏、知母、黄连、山药、附子等。并附验案1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崩症 清上温下 名医经验 徐蓉娟
下载PDF
2010年2月24日沈阳地区冻雨成因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方纯纯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0年第6期43-46,共4页
利用NCEP的全球数据同化系统(GDAS)1°×1°分析资料、NOAA的2.5°×2.5°全球格点资料和气象观测资料等,对2010年2月24日沈阳地区大范围冻雨灾害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冻雨发生前期,沈阳地区的明显增温... 利用NCEP的全球数据同化系统(GDAS)1°×1°分析资料、NOAA的2.5°×2.5°全球格点资料和气象观测资料等,对2010年2月24日沈阳地区大范围冻雨灾害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冻雨发生前期,沈阳地区的明显增温是导致大范围雨雪冰冻灾害的主要原因;925—750 hPa存在的t≥0℃温厚暖层是冻雨形成的必要条件;西南气流的建立有利于大量暖湿空气向东北地区输送,并决定了低温冰冻灾害发生的区域。中层温厚暖层的建立与破坏时间对冻雨的预报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雨 高低空环流 中层暖层结构 西南气流 增温
下载PDF
初探“清上畅中法”在痤疮治疗中的运用 被引量:7
7
作者 侯波 黄陈招 鲍健欣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709-1710,共2页
痤疮为皮肤科常见疾病,好发于青壮年群体,古今医家常以火、热论之,泻火、清热是其主要治法。而笔者经多年临床观察发现,现代青壮年痤疮患者由于受阳盛体质、饮食不节、起居失常等因素影响,往往上焦肺热、中焦脾胃失调的病理状态同时存... 痤疮为皮肤科常见疾病,好发于青壮年群体,古今医家常以火、热论之,泻火、清热是其主要治法。而笔者经多年临床观察发现,现代青壮年痤疮患者由于受阳盛体质、饮食不节、起居失常等因素影响,往往上焦肺热、中焦脾胃失调的病理状态同时存在。临床可见皮肤油腻,颜面、颈项、胸背部散在粉刺、丘疹、脓疱、囊肿、结节等损害。伴口臭、大便黏滞、排便不畅等症状。若仅以热论之恐失偏颇,仅以清热法治之则难奏全功。故试分析此类痤疮的病因病机及特点,提出清上焦肺热、畅中焦气机的并治之法,自拟清金畅中饮运用于临床,使上焦热清、中焦湿化,从而达到改善皮损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青壮年 清上畅中法 清金畅中饮
下载PDF
《临证指南医案》治疗肝胃不和证的组方用药规律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麦旭荣 邓志远 刘敏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0期2017-2021,共5页
通过收集清代叶天士所著《临证指南医案》"木乘土"篇中所收录的方剂,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探析其组方用药配伍规律,以期为中医临床治疗肝胃不和证提供参考。分析结果显示:《临证指南医案》"木乘土"篇中共有68首方剂,9... 通过收集清代叶天士所著《临证指南医案》"木乘土"篇中所收录的方剂,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探析其组方用药配伍规律,以期为中医临床治疗肝胃不和证提供参考。分析结果显示:《临证指南医案》"木乘土"篇中共有68首方剂,94种草药,中药使用总频次为455次。高频中药包括茯苓、人参、半夏、白芍、川楝子等,四气以平、寒、温为主,五味主要为苦、甘、辛,归经主要归脾、肝、心、肺,其中归脾经的频率最高。高权值功效为温肺、补脾、健脾、温脾、清心、补肝、疏肝、补气、行气、温阳、活血、化瘀、散寒、消积满、止咳、祛痰等,并归纳了23种中药配伍组合。结果提示叶天士治疗"木乘土"以温中焦、清疏肝为主,兼顾调肝脾、通调气机,且药少效专,可为现代中医临床治疗肝胃不和证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证指南医案》 木乘土 肝胃不和证 用药规律 温中焦 清疏肝 通调气机 数据挖掘
下载PDF
长江上游水库群2016年洪水联合防洪调度研究 被引量:34
9
作者 金兴平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2-27,共6页
随着长江上游水库群不断建成投入运行,水库群联合防洪调度势在必行。在分析研究长江洪水组合遭遇和重要防洪对象防洪需求的基础上,采用集合与解耦相结合的方法,按照就近有效与遏制洪源相结合的原则,提出长江上游水库群联合防洪调度总体... 随着长江上游水库群不断建成投入运行,水库群联合防洪调度势在必行。在分析研究长江洪水组合遭遇和重要防洪对象防洪需求的基础上,采用集合与解耦相结合的方法,按照就近有效与遏制洪源相结合的原则,提出长江上游水库群联合防洪调度总体布局。以防御长江1954年洪水为目标,分析了联合防洪调度的效益;回顾了水库群联合调度方案指导下2016年实际防洪调度的过程及当时的考量,总结分析了水库群联合调度的成效,提出了长江流域水库群联合调度的下一步努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防洪调度 长江上游水库群 调度效益 2016年洪水 长江中下游防洪
下载PDF
运用《伤寒论》寒热并用法治疗慢性胃肠疾病探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周英信 《河南中医》 2008年第2期9-10,共2页
在《伤寒论》中,寒热并用法为治疗慢性胃肠疾病的常用治法,将辛温或辛热药物与苦寒或苦辛寒凉药物合用,以开通气机,祛寒化湿,泄热消积,降逆和胃。实践证明,寒热并用法治疗慢性胃肠疾病,具有升清降浊、分消湿热、疏通气机之功。本文首先... 在《伤寒论》中,寒热并用法为治疗慢性胃肠疾病的常用治法,将辛温或辛热药物与苦寒或苦辛寒凉药物合用,以开通气机,祛寒化湿,泄热消积,降逆和胃。实践证明,寒热并用法治疗慢性胃肠疾病,具有升清降浊、分消湿热、疏通气机之功。本文首先阐明了寒热错杂证的病因病机和寒热并用法的治病机制,并针对仲景调和肠胃除痞、柔肝涩肠止利、清上温下降逆三法在寒热并用法中的具体运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寒热并用法 调和肠胃除痞 柔肝涩肠止利 清上温下降逆
下载PDF
黄元御治疗热证用药经验
11
作者 佟博然 张智龙 《河南中医》 2013年第10期1645-1646,共2页
黄元御治疗热证的基本原则为"清热四法",即温燥水土、恢复升降、分清上下、清金润木。清热四法中首重温燥水土,强调"土枢四象",从气机升降立论,认为阳虚湿盛,中气不转,水火不交是热病生成的原因,遣方用药当权衡上... 黄元御治疗热证的基本原则为"清热四法",即温燥水土、恢复升降、分清上下、清金润木。清热四法中首重温燥水土,强调"土枢四象",从气机升降立论,认为阳虚湿盛,中气不转,水火不交是热病生成的原因,遣方用药当权衡上热与下寒孰轻孰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元御 热证 《四圣心源》 温燥水土 恢复升降 分清上下 清金润木
下载PDF
基于开阖枢理论探讨高血压病的病机与治疗思路
12
作者 王天琳 姚魁武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30-1234,共5页
“开阖枢”理论中借用门户的开阖转枢比喻人体气血的运行状态。开、阖、枢三者功能正常以维持血压稳定,任一环节失常则会导致体内气血阴阳状态失衡,进而引发高血压病。明辨三者功能受损状态,开机不利,治疗以恢复气机的卫外和输布功能;... “开阖枢”理论中借用门户的开阖转枢比喻人体气血的运行状态。开、阖、枢三者功能正常以维持血压稳定,任一环节失常则会导致体内气血阴阳状态失衡,进而引发高血压病。明辨三者功能受损状态,开机不利,治疗以恢复气机的卫外和输布功能;阖机失职,需调控阳气虚实状态和恢复收纳功能;枢机不畅,应以调畅气血枢转运行为关键。结合临床症状,运用汗、温、清、下、补、和等主要治法,恢复开阖枢功能,使机体血脉通畅,气机升降平衡,以达“运枢以开阖”及“开阖以运枢”之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开阖枢理论 温上清下 和解表里
原文传递
张怀亮教授六法辨治重症肌无力临床经验 被引量:6
13
作者 徐进 《中医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376-379,共4页
张怀亮教授认为重症肌无力具有多病因、多病机、病势缠绵、胶着难愈的特点。病因方面,多由先天禀赋异常,后天不知养慎,或七情太过,或劳逸不节,或感触外邪,失治误治,导致元气匮乏,脏腑气机紊乱而形成。病机方面,本病的形成与演变和脾肾... 张怀亮教授认为重症肌无力具有多病因、多病机、病势缠绵、胶着难愈的特点。病因方面,多由先天禀赋异常,后天不知养慎,或七情太过,或劳逸不节,或感触外邪,失治误治,导致元气匮乏,脏腑气机紊乱而形成。病机方面,本病的形成与演变和脾肾虚衰有着密切的关系。张教授治疗重症肌无力以调补脾肾为主,兼顾疏利肝胆气机,根据不同病因病机,创制六种治法,分别为甘温益气法、化湿健脾法、培土疏肝法、泻南补北法、益火燠土法、转运枢机法,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甘温益气法 化湿健脾法 培土疏肝法 泻南补北法 益火燠土法 转运枢机法 张怀亮
下载PDF
《伤寒论》上热下寒证探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道新 臧云彩 《中医学报》 CAS 2019年第12期2530-2533,共4页
上热下寒证以上焦现热证、下焦现寒证为特点,属寒热错杂证之一。《伤寒论》中涉及上热下寒证的证候及治则有:热扰胸膈、中焦脾寒证,治宜清上温下,方选栀子干姜汤;胸热腹寒、胃失和降证,治宜清上温下,方选黄连汤;少阳不和、胆热脾寒证,... 上热下寒证以上焦现热证、下焦现寒证为特点,属寒热错杂证之一。《伤寒论》中涉及上热下寒证的证候及治则有:热扰胸膈、中焦脾寒证,治宜清上温下,方选栀子干姜汤;胸热腹寒、胃失和降证,治宜清上温下,方选黄连汤;少阳不和、胆热脾寒证,治宜清泻少阳、温补脾胃,方选柴胡桂枝干姜汤;火热上炎、肾阳不足证,治宜清上温下,方选附子泻心汤;寒热格拒、阴阳不交证,治宜苦寒泻降、辛温通阳,方选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肺热脾寒、外寒郁闭证,治宜清上温下、发越郁阳,方选麻黄升麻汤;脾肾阳虚、肝胃郁热证,治宜清上温下,方选乌梅丸;阳热内郁、外寒束表证,治宜清里热、散外寒,方选白虎加桂枝汤;阴虚火旺、阳不下达证,治宜滋阴降火,方选黄连阿胶汤;少阳郁滞、气机不畅证,治宜疏通三焦、调和营卫,方选柴胡桂枝汤;脾胃失和、升降不利证,治宜温补脾胃、升清降浊,方可选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下焦虚寒、格阳于上证,治宜破阴回阳、交通阴阳,方选白通汤。由于上热下寒证病机复杂多样,治疗时当详辨细审,针对不同病机选方用药,则上热下寒证自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上热下寒证 清上温下 寒温同施 辨证论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