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亚热带米老排人工林皆伐迹地天然更新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唐继新 贾宏炎 +4 位作者 曾冀 李忠国 庞圣江 郝建 赵总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9-63,共5页
基于南亚热带米老排人工林落种后皆伐迹地的天然更新调查资料,对其皆伐迹地天然更新幼树的树种、起源、数量、空间格局、分布频度和树高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皆伐迹地上绝大多数的天然更新树种为米老排树种;(2)在0~10 m空间尺度内... 基于南亚热带米老排人工林落种后皆伐迹地的天然更新调查资料,对其皆伐迹地天然更新幼树的树种、起源、数量、空间格局、分布频度和树高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皆伐迹地上绝大多数的天然更新树种为米老排树种;(2)在0~10 m空间尺度内,米老排种子更新幼树的分布为聚集分布(P<0.01);(3)米老排种子更新幼树的数量和频度,可达到森林天然更新的良级标准,亦符合采伐迹地人工更新成林的验收标准;(4)种子天然更新幼树树高的分布近似正偏山状的weibull密度函数;(5)在米老排人工林皆伐作业后1.5年左右,对采伐迹地天然更新幼树进行间苗定株较为适宜;(6)对米老排人工林适时适地的采用小面积皆伐、非炼山方式清理迹地剩余物、保护和利用迹地天然更新幼树的方式,可有效实现采伐迹地的森林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老排人工林 皆伐迹地 天然更新 空间分布格局 树高结构
下载PDF
米老排人工林皆伐迹地种子天然更新林密度调控效应 被引量:3
2
作者 唐继新 雷渊才 +4 位作者 曾冀 李忠国 李武志 农良书 赵总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59-466,共8页
为探索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皆伐迹地种子天然更新幼林生长及密度效应,基于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米老排皆伐迹地不同密度种子天然更新幼林生长状况。结果表明:(1)在间苗作业后1.0~3.5 a,未间苗抚育林分(ck)与间苗抚育林... 为探索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皆伐迹地种子天然更新幼林生长及密度效应,基于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米老排皆伐迹地不同密度种子天然更新幼林生长状况。结果表明:(1)在间苗作业后1.0~3.5 a,未间苗抚育林分(ck)与间苗抚育林分在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平均单株材积生长量(总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上差异显著;但各林分优势木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的总生长量差异不显著。间苗处理提高林分平均生长水平和减小林分径阶分化程度的作用明显。(2)间苗抚育林分平均生长量曲线与连年生长量曲线的相交时间与密度呈负相关;未间苗抚育林分平均胸径连年生长量的峰值出现在第2年,间苗抚育林分出现在第2~4年。前5 a为种子更新林径向生长的旺盛期,间苗抚育保留合理密度对林分的径向生长极为重要。(3)未间苗抚育林分平均树高的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在第2~3年相交,而间苗处理平均树高的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在第5年仍未相交;林分优势木前5 a的高生长处于旺盛期。(4)未间苗抚育和间苗抚育的林分径阶分布类型不同,前者呈倒J型分布,后者近似正态分布,间苗处理改变林分径阶分布的类型、峰值和分化程度作用明显。(5)在间苗抚育后第3.5年,密度较低林分的平均生长量优于密度较高处理林分。(6)充分利用米老排种子成熟期、落种期和天然更新特性,通过科学的采伐期、采伐方式、迹地剩余物清理方式和迹地更新林的间苗抚育措施,可有效实现采伐迹地天然更新和促进其更新林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培育学 米老排 皆伐迹地 种子 天然更新 幼林生长 密度效应 间苗抚育
下载PDF
马尾松人工林采伐剩余物生物量及养分贮量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华 郑路 +4 位作者 李朝英 卢立华 明安刚 农友 孙冬婧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54-860,共7页
研究马尾松人工林采伐剩余物各组分生物量和养分贮量分配特征,可为其地力维护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为人工林的科学经营和生态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在广西南部马尾松人工林皆伐林地采用样方收获法获取采伐剩余物各组分生物量,测定其养分含量... 研究马尾松人工林采伐剩余物各组分生物量和养分贮量分配特征,可为其地力维护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为人工林的科学经营和生态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在广西南部马尾松人工林皆伐林地采用样方收获法获取采伐剩余物各组分生物量,测定其养分含量并计算养分贮量。结果表明:马尾松人工纯林皆伐后林地采伐剩余物生物量为39.1 t·hm-2,碳、氮、磷、钾、钙和镁贮量分别为18303、101.2、8.3、73.4、96.0和24.7 kg·hm-2。不同组分间比较,生物量和碳贮量均是小枝最高(分别占总量的25.3%和23.3%),其次是大枝(21.7%和21.1%)和主根(17.1%和18.5%),粗根(11.5%和12.4%)和叶(9.2%和9.1%)也较高;氮、磷、钾、钙和镁贮量排在前三位的组分均是叶、小枝和大枝(三者之和分别占各养分总量的70.5%、76.5%、72.2%、76.2%和72.6%),其次为主根和粗根;而中根、小根和细根无论是生物量还是各养分贮量均很低。马尾松人工林采伐剩余物的生物量和养分储量庞大,尤其是残留在地表的枝和叶,因此保留采伐剩余物的林地更新方式对于维护其林地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亚热带 采伐迹地 生物量方程 养分含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