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浙派中医儿科的学术特色与传承发展 被引量:19
1
作者 陈华 赵文坛 +4 位作者 陈健 李岚 桑杲 董继业 矫金玲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107-110,115,共5页
[目的]追溯浙派中医儿科源流,梳理古今传承脉络,总结浙派中医儿科学术特色与传承发展。[方法]通过史料考证、文献分析、实地调查、名家走访等方法,从探究古今医家儿科学术思想的传承脉络,并结合浙江地域特点,归纳总结浙派中医儿科的学... [目的]追溯浙派中医儿科源流,梳理古今传承脉络,总结浙派中医儿科学术特色与传承发展。[方法]通过史料考证、文献分析、实地调查、名家走访等方法,从探究古今医家儿科学术思想的传承脉络,并结合浙江地域特点,归纳总结浙派中医儿科的学术特色,并探讨其传承方式及发展模式。[结果]浙派中医儿科受钱乙、金元各家尤其是朱丹溪学术的影响,同时结合浙江湿热地理环境因素特点,通过家传以及师带徒的传统方式和院校教育、名中医工作室建设等现代传承模式,形成了“因人因地制宜,擅长滋阴清热;重视后天之本,强调健运脾胃;详辨虚实夹杂,巧用和解之法;注重风邪为病,善用祛风之药”的临床诊疗学术特色。[结论]浙派中医儿科的四大学术特色,为流派学术思想的凝练及流派优势的发挥创造了良好条件。在传统师带徒方式的基础上结合院校教育并开展名医工作室建设的传承模式,更有利于浙派中医儿科的学术传承与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派中医 儿科 流派传承 学术特色 滋阴清热 健运脾胃 和法 名中医工作室
下载PDF
益肾清热利湿法治疗下焦湿热型IgA肾病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岩 远方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4期676-679,共4页
目的探讨益肾清热利湿法对下焦湿热型Ig A肾病患者中医证候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下焦湿热型Ig A肾病患者7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益肾清... 目的探讨益肾清热利湿法对下焦湿热型Ig A肾病患者中医证候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下焦湿热型Ig A肾病患者7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益肾清热利湿法,2组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下焦湿热型中医证候积分、α1-微球蛋白(α1-M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炎性因子、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尿红细胞计数变化情况,并计算临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 <0.05);治疗组α1-MG、RBP、β2-MG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 <0.05);治疗组TNF-α、IL-6、IL-15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 <0.05);治疗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尿红细胞计数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 <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89%,优于对照组的66.66%(P <0.05)。结论益肾清热利湿法可以改善下焦湿热型Ig A肾病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有较好的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中医证候 血清炎性因子 益肾清热利湿法
下载PDF
温病学派对痢疾的认识诹议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威 周天羽 张文星 《吉林中医药》 2022年第7期765-768,共4页
温病四大家对痢疾的认识及治疗,吴鞠通首创三焦辨证,叶天士从暑湿论治,薛生白重视湿热,王孟英从毒火论治。4位医家从不同角度论述了痢疾的病因病机及治疗用药,总体原则不外顾护正气,清热利湿,补益脾胃,辨证治疗。
关键词 温病学派 痢疾 顾护正气 清热利湿 补益脾胃
下载PDF
痛风清消颗粒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0例 被引量:4
4
作者 涂宏 鲍杰伟 +2 位作者 涂瑞芳 刘敏 王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第24期35-37,共3页
目的基于清热利湿与燥湿健脾法并用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为中医理论治疗本病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60例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单盲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痛风清消颗粒,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观察... 目的基于清热利湿与燥湿健脾法并用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为中医理论治疗本病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60例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单盲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痛风清消颗粒,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VAS评分情况。结果临床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各项化验指标进行组间统计学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组内比较BUN、BUA、ESR、hs-CRP提示差别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安全性评估ALT、Scr、BUN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中医症状评定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结论基于清热利湿与燥湿健脾法并用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可取得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利湿 燥湿健脾法 湿热蕴结型 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清消颗粒 中成药疗法
下载PDF
清热利湿和胃法联合穴位按摩治疗Hp阴性慢性糜烂性胃炎(脾胃湿热型)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丽 李玉春 +1 位作者 亚东 都业馨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年第24期79-81,共3页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和胃法联合穴位按摩治疗Hp阴性慢性糜烂性胃炎(脾胃湿热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中医辨证为脾胃湿热型的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6例。2组均口服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颗粒,试验组加以清热利湿和胃...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和胃法联合穴位按摩治疗Hp阴性慢性糜烂性胃炎(脾胃湿热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中医辨证为脾胃湿热型的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6例。2组均口服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颗粒,试验组加以清热利湿和胃法(萸芍汤口服)配合穴位按摩治疗,疗程均为28 d。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总有效率。结果试验组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总有效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利湿和胃法联合穴位按摩治疗Hp阴性慢性糜烂性胃炎(脾胃湿热型)临床总体疗效较好,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缓解,预防疾病的反复发作,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利湿和胃法 穴位按摩 慢性糜烂性胃炎 脾胃湿热型 疗效评价
下载PDF
陆芷青教授运用理气和胃清热法调治胃脘痛(肝气犯胃证)临证经验 被引量:7
6
作者 王洁宜 林怡哲 +1 位作者 来伟栋 刘晓谷(指导)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0期1191-1194,共4页
[目的]总结陆芷青教授运用理气和胃清热法治疗胃脘痛(肝气犯胃证)的临床经验。[方法]总结陆老对肝气犯胃型胃脘痛的病因病机认识,阐述理气和胃清热法在临床实践运用中的理论依据,分析经验方二金芍草加味汤的组成、方义及功用,并以临床... [目的]总结陆芷青教授运用理气和胃清热法治疗胃脘痛(肝气犯胃证)的临床经验。[方法]总结陆老对肝气犯胃型胃脘痛的病因病机认识,阐述理气和胃清热法在临床实践运用中的理论依据,分析经验方二金芍草加味汤的组成、方义及功用,并以临床经典案例加以佐证。[结果]陆芷青教授认为胃脘痛肝气犯胃证的病因病机主要为情志等多种因素伤肝,肝失疏泄,横犯胃气,甚至肝郁化火,灼伤胃络,导致胃气不降或胃络失养引发疼痛。针对该病因病机,采用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清热降火的治疗原则,并自拟经验方二金芍草加味汤进行治疗,所用方药标本同治、肝胃兼顾,临床应用每获良效。[结论]陆芷青教授运用理气和胃清热法治疗胃脘痛肝气犯胃证的拟方思路和临床经验,值得学习效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脘痛 肝气犯胃 理气和胃清热法 陆芷青 医案 名医经验
下载PDF
赵智强教授通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 被引量:4
7
作者 王郑 赵智强 《吉林中医药》 2020年第9期1166-1168,共3页
赵智强教授认为,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与情志抑郁、饮食不节、禀赋不足,亦或胆石、虫积、术后伤胃等有关。其基本病机为胆胃失和,并可兼夹多种邪气,如夹痰、夹瘀、夹积、夹湿、夹火等,病位在胃,与肝胆密切相关。胃隶属六腑,六腑以通为用... 赵智强教授认为,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与情志抑郁、饮食不节、禀赋不足,亦或胆石、虫积、术后伤胃等有关。其基本病机为胆胃失和,并可兼夹多种邪气,如夹痰、夹瘀、夹积、夹湿、夹火等,病位在胃,与肝胆密切相关。胃隶属六腑,六腑以通为用,临证时当运用通法恢复胆胃正常生理功能。而通法不仅仅指通下一法,常用的泻肝安胃、制酸利胆,健脾助运、补而不滞,辛开苦降、清利湿热,活血止痛、理气化瘀,酸甘化阴、润燥生津,化痰散结、抗癌解毒等都属通法范畴,处方时须灵活多变,随证加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法 胆汁反流性胃炎 泻肝健脾 清利湿热 活血理气 化痰解毒
下载PDF
清热利湿化瘀法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6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8
作者 邱慧敏 《中国药业》 CAS 2017年第18期63-64,共2页
目的探讨清热利湿化瘀法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3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清热利湿化瘀汤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保留灌肠治疗。结果观察组总... 目的探讨清热利湿化瘀法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3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清热利湿化瘀汤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保留灌肠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15%(P<0.05);观察组各项中医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利湿化瘀法联合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优于单用清热利湿化瘀汤剂治疗,且能在规范操作下提升疗效,临床可优先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清热利湿化瘀法 保留灌肠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内外结合清热利湿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9
作者 李雅莉 殷小云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28期76-79,共4页
目的观察内外结合清热利湿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3月在迁安市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乳酸左氧氟沙星联合... 目的观察内外结合清热利湿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3月在迁安市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乳酸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内外结合清热利湿法,15 d为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D4^+和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欧洲五维健康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下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内外结合清热利湿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和重要的临床研究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利湿法 盆腔炎性疾病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清热利湿解毒法治疗湿热内蕴证带状疱疹
10
作者 陈红岭 王坤 《吉林中医药》 2022年第11期1310-1313,共4页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解毒法治疗湿热内蕴证带状疱疹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湿热内蕴证带状疱疹患者64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阿昔洛韦治疗的对照组和清热利湿解毒法联合阿昔洛韦治疗的观察组,各32例。2组均治疗2周。统计2组治疗2周后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解毒法治疗湿热内蕴证带状疱疹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湿热内蕴证带状疱疹患者64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阿昔洛韦治疗的对照组和清热利湿解毒法联合阿昔洛韦治疗的观察组,各32例。2组均治疗2周。统计2组治疗2周后临床疗效与治疗期间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血清神经肽、炎性因子水平与免疫功能。结果治疗2周后,对照组总有效率(68.75%,22/32)低于观察组(90.63%,29/32)(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2组血清P物质(SP)、炎性因子水平及外周血CD8^(+)水平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β-内啡肽(β-EP)水平及外周血CD4^(+)水平、CD4^(+)/CD8^(+)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利湿解毒法治疗湿热内蕴证带状疱疹,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免疫功能与神经肽水平,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治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湿热内蕴证 清热利湿解毒法 阿昔洛韦
下载PDF
余真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胃肠病经验举隅
11
作者 徐新宇 白惠敏 +2 位作者 张晓雅 陈诺 余真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8年第8期1424-1427,共4页
胆囊切除术是急性胆囊炎及胆结石病症的有效治疗手段,然临床多见术后呕吐、吞酸、上腹部胀气、疼痛等症者,胃镜提示为胆汁返流性胃炎。余真教授从医50余载,在胃肠功能紊乱的治疗上具有独到见解和确切疗效,尤认为胆囊切除术后胃肠病的病... 胆囊切除术是急性胆囊炎及胆结石病症的有效治疗手段,然临床多见术后呕吐、吞酸、上腹部胀气、疼痛等症者,胃镜提示为胆汁返流性胃炎。余真教授从医50余载,在胃肠功能紊乱的治疗上具有独到见解和确切疗效,尤认为胆囊切除术后胃肠病的病因主系肝胃不和,并伴脾胃虚寒、胃阴不足及脾胃湿热等。余真教授将其归纳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主张以疏肝利胆、和胃降逆为根本大法,辨证佐以"温中健脾""滋阴养胃"及"清热利湿"诸法,屡获良效,值得认真总结并推广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后 名医经验 胆汁返流性胃炎 肠胃疾病 肝胃不和 滋阴益胃 清热利湿 温补中焦
下载PDF
中焦湿热证与胃肠道微生态关系刍议 被引量:31
12
作者 张玉佩 杨钦河 +2 位作者 邓远军 何毅芳 孔怡琳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2094-2096,共3页
中焦湿热证是温病三焦辨证的重要证型之一,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占有重要地位。胃肠道微生态失衡引起的消化道临床症状与中焦湿热证的中医证候表现存在相似性。现代研究表明,胃肠道菌群失衡与易位可能是中焦湿热证的发病基础。临床上清热利... 中焦湿热证是温病三焦辨证的重要证型之一,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占有重要地位。胃肠道微生态失衡引起的消化道临床症状与中焦湿热证的中医证候表现存在相似性。现代研究表明,胃肠道菌群失衡与易位可能是中焦湿热证的发病基础。临床上清热利湿中药防治中焦湿热证疗效确切,其机制可能通过多靶点、多途径的整体调控方式来实现胃肠道微生态的平衡。我们推测中焦湿热证的证候本质是胃肠道微生态失衡的重要体现,二者可能存在共同的微观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微生态 中焦湿热证 脾胃湿热证 清热利湿
原文传递
小儿过敏性紫癜辨治九法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杨濛 翟文生 +5 位作者 任献青 宋纯东 郭庆寅 张霞 张建 丁樱 《中医学报》 CAS 2015年第10期1450-1451,共2页
过敏性紫癜为小儿常见血管炎病变,往往反复发作,甚则累及肾脏,缠绵难愈,临证采用疏风解表、清热凉血法,清热泻火、凉血止血法,清胃凉血、理气止痛法,清热化湿、活血通络法,滋阴清热、凉血化斑法,益气补血、健脾养心法,健脾温肾、温阳止... 过敏性紫癜为小儿常见血管炎病变,往往反复发作,甚则累及肾脏,缠绵难愈,临证采用疏风解表、清热凉血法,清热泻火、凉血止血法,清胃凉血、理气止痛法,清热化湿、活血通络法,滋阴清热、凉血化斑法,益气补血、健脾养心法,健脾温肾、温阳止血法,活血化瘀、行气消斑法,健脾益气、理气和胃法等九法辨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性紫癜 疏风解表、清热凉血法 清热泻火、凉血止血法 清胃凉血、理气止痛法 清热化湿、活血通络法 滋阴清热、凉血化斑法 益气补血、健脾养心法 健脾温肾、温阳止血法 活血化瘀、行气消斑法 健脾益气、理气和胃法
下载PDF
赵国岑治疗胃癌经验 被引量:6
14
作者 罗银星 张影 +1 位作者 赵一 蔡小平 《中医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171-174,共4页
胃癌主要由于脾胃气虚,加之痰、湿、瘀毒内生而成,而且胃癌是有形邪实凝滞在胃脘,病在血分,早期涉及于肝脾,后期病及脾肾。邪实初期为气滞、痰凝、水湿、热结,最终化为痰毒、热毒、瘀毒、湿毒,毒易入血,胶着凝滞于血分,因此出现耗损正气... 胃癌主要由于脾胃气虚,加之痰、湿、瘀毒内生而成,而且胃癌是有形邪实凝滞在胃脘,病在血分,早期涉及于肝脾,后期病及脾肾。邪实初期为气滞、痰凝、水湿、热结,最终化为痰毒、热毒、瘀毒、湿毒,毒易入血,胶着凝滞于血分,因此出现耗损正气,难以治愈,容易复发转移,预后较差,所以"邪实凝滞"是胃癌的辨证关键。治疗当以顾护胃气为要,采用健脾和胃法,保证患者正常饮食消化功能,方能攻逐邪气,达到延长患者生命的目的。同时,"祛实邪"要伺机而行,根据痰毒、热毒、瘀毒、湿毒等邪实的不同,在健脾和胃的基础上佐以化痰软坚、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祛湿利水等治法,并注重情志因素,"病""情"互根,适度疏肝,日常养生调摄亦不可放松,节制欲望,保养真元,以抗邪气,从而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邪实凝滞证 健脾和胃法 化痰软坚法 清热解毒法 活血化瘀法 祛湿利水法 赵国岑
下载PDF
中医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帅 祁冰 侯丽辉 《中医学报》 CAS 2013年第12期1886-1887,共2页
目的:探讨中医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情况。方法:总结、归纳和分析近年来中医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功能影响的相关文献。结果:中医治疗采用辨证论治,常用活血化瘀法、补肾活血法、补肾温阳化瘀法、理气化痰祛法... 目的:探讨中医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情况。方法:总结、归纳和分析近年来中医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功能影响的相关文献。结果:中医治疗采用辨证论治,常用活血化瘀法、补肾活血法、补肾温阳化瘀法、理气化痰祛法、益气化瘀止痛法等法治疗,治疗采用大黄虫丸特技茯苓流浸膏加味散结镇痛方治疗。目前许多研究认为,EMt与机体免疫功能异常有关,中医药改善EMt免疫功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中医药能显著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免疫功能 活血化瘀法 补肾活血法 补肾温阳化瘀法 理气化痰祛瘀法 益气化瘀止痛法 清热利湿活血法
下载PDF
抑肝扶脾清热利湿法治疗广东地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卫生经济学评价 被引量:4
16
作者 彭少林 常东 +1 位作者 汪栋材 张文妍 《湖南中医杂志》 2015年第2期11-13,共3页
目的:对分别用中药与西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进行临床疗效及卫生经济学评价与比较。方法:将120例IBS-D纳入病例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各60例,中药组采用抑肝扶脾清热利湿法治疗,西药组口服马来酸曲美布丁片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 目的:对分别用中药与西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进行临床疗效及卫生经济学评价与比较。方法:将120例IBS-D纳入病例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各60例,中药组采用抑肝扶脾清热利湿法治疗,西药组口服马来酸曲美布丁片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按照IBS病情变化积分表(BSS)评分系统,观察并评价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治疗结束后的第3个月随访,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及治疗后的直接成本、间接成本、随访复发率及其随访成本等。结果:总有效率中药组为91.37%,西药组为77.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的第3个月随访,复发率中药组为44.83%,西药组为64.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药组治疗期间直接成本、总成本均低于西药组,中药组的直接成本-效果比、总成本-效果比及随访未复发率与成本-效果比都明显低于西药组。结论:中药治疗IBS-D疗效肯定,且有较好的成本-效果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腹泻型 抑肝扶脾清热利湿法 卫生经济学 成本
原文传递
清热利湿通络法对大鼠滑膜细胞痛风模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袁佳沁 王一飞 +3 位作者 华亮 张明 李斌 周蜜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791-5794,共4页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通络法对大鼠滑膜细胞痛风模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从SD大鼠的踝关节滑膜组织中分离原代滑膜细胞,经传代培养及细胞鉴定后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虎杖组、清热组及通络组,分别制备清热利湿通络中药血清及尿...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通络法对大鼠滑膜细胞痛风模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从SD大鼠的踝关节滑膜组织中分离原代滑膜细胞,经传代培养及细胞鉴定后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虎杖组、清热组及通络组,分别制备清热利湿通络中药血清及尿酸盐晶体混悬液并进行相应干预。经48h处理后,观察各组FLS凋亡形态,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结果:虎杖组、清热组及通络组可见FLS细胞呈典型细胞凋亡形态。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虎杖组、清热组及通络组FLS凋亡率则明显升高(P<0.01),且有更多FLS增殖周期被阻滞于G0/G1期(P<0.01)。结论:以清热利湿通络组方的中药能促进尿酸钠诱导下FLS凋亡,抑制增殖,使其发生细胞周期阻滞,从而改善局部炎性微环境以治疗急性痛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利湿通络法 痛风 滑膜细胞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原文传递
金起凤应用清化和胃托毒法治疗有头疽经验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海婷 李建红 +5 位作者 赵丽丽 杨敏 胡雪晴 刘俐 瞿幸 屈双擎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554-5557,共4页
总结金起凤教授应用清化和胃托毒法治疗有头疽的经验。金起凤教授中医外科思想源于清代嘉定黄墙朱氏外科流派,除其先业师朱咏豳外,亦受张山雷先生所著《疡科纲要》影响,擅长内治与外治结合治疗皮肤科重症。有头疽相当于西医的"痈&q... 总结金起凤教授应用清化和胃托毒法治疗有头疽的经验。金起凤教授中医外科思想源于清代嘉定黄墙朱氏外科流派,除其先业师朱咏豳外,亦受张山雷先生所著《疡科纲要》影响,擅长内治与外治结合治疗皮肤科重症。有头疽相当于西医的"痈",是指相邻毛囊及其周围组织同时发生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可伴有全身症状,易内陷生变,金起凤教授认为本病的病机为脏腑内蕴毒热,痰湿随热上壅,中焦气机失常,气血凝滞。临证循内科之理以治外疡,治以清化和胃托毒法,临床随证而施,结合外治,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墙朱氏外科流派 清化和胃托毒法 有头疽 经验 朱阆仙 张山雷 金起凤
原文传递
周晓虹清热和胃法联合脏腑辨证论治胃食管反流病 被引量:2
19
作者 谭欣圆 周晓虹 《中医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113-116,共4页
周晓虹教授认为胃食管反流病病位在食道、胃,发病与肝、脾、肺、心等密切相关。胃为阳明腑,多气多血,气有余则易化火,扰动气血,气血壅而不通则气机逆乱,故治疗脾胃病多从清热和胃论治。周教授认为辨病抓主要病机病位,立治疗大法,个体则... 周晓虹教授认为胃食管反流病病位在食道、胃,发病与肝、脾、肺、心等密切相关。胃为阳明腑,多气多血,气有余则易化火,扰动气血,气血壅而不通则气机逆乱,故治疗脾胃病多从清热和胃论治。周教授认为辨病抓主要病机病位,立治疗大法,个体则多表现为兼证的差异,分脏腑论治。本病治疗应清脾胃、肝热以和胃,根据兼证分别疏肝、润肺、清心、健脾,体现中医辨证的个体化和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清热和胃法 脏腑辨证 疏肝法 润肺法 清心法 健脾法 周晓虹 名医经验
下载PDF
对清利湿热方降低高尿酸血症湿热内蕴证大鼠血尿酸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20
作者 刘金莲 吕美豫 +5 位作者 南海鹏 邸松蕊 梁唯灿 王林元 张建军 王淳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57-1265,共9页
目的通过观察清利湿热方(土茯苓、车前子、茯苓、菊苣、葛根、川牛膝)降低高尿酸血症湿热内蕴证大鼠血尿酸的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灌胃氧嗪酸钾,饲喂高脂高糖饲料,并复合隔天灌胃油脂或酒,自由饮用蜂蜜水(100 g/L)复制高尿酸... 目的通过观察清利湿热方(土茯苓、车前子、茯苓、菊苣、葛根、川牛膝)降低高尿酸血症湿热内蕴证大鼠血尿酸的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灌胃氧嗪酸钾,饲喂高脂高糖饲料,并复合隔天灌胃油脂或酒,自由饮用蜂蜜水(100 g/L)复制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将SD大鼠按体质量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四妙丸组(1.2 g/kg)、清利湿热方低剂量组(1.25 g/kg)、清利湿热方中剂量组(2.5 g/kg)、清利湿热方高剂量组(5.0 g/kg),每天上午造模,下午给药,连续30 d。分离血清,取肝、肾,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尿酸(UA)、尿素氮(BUN)、肌酐(Scr)、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IgG、IgM、NO、内皮素-1(ET-1)、血栓素(TX)-B2、6-酮前列素F1α(6-keto-PGF1α)含量,肝脏组织Na^(+)-K^(+)-ATP酶含量,肾脏组织中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2(ABCG2)及尿酸盐转运蛋白1(URAT1)蛋白表达量,肾脏组织ABCG2、URAT1及葡萄糖转运体9(GLUT9)mRNA表达量,胃组织水通道蛋白3(AQP3)、水通道蛋白4(AQP4)含量。结果(1)与模型组比较,清利湿热方各剂量组及四妙丸组血清UA、ET-1、TX-B2、IL-4及胃AQP4含量降低(P<0.01,P<0.05),肝脏Na^(+)-K^(+)-ATP酶含量增加(P<0.01);高剂量组血清NO含量增加(P<0.01);中剂量组血清6-keto-PGF1α含量增加(P<0.01);中、高剂量组胃AQP3含量增加(P<0.05);低、中、高剂量组血清IgG含量降低(P<0.05,P<0.01);中、高剂量组及四妙丸组血清IgM含量降低(P<0.05,P<0.01)。(2)与模型组比较,四妙丸组及清利湿热方中、高剂量组URAT1 mRNA表达下调(P<0.05,P<0.01);各给药组GLUT9 mRNA表达下调(P<0.05,P<0.01);各给药组ABCG2 mRNA表达均上调(P<0.01)。各给药组URAT1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P<0.01)。结论清利湿热方具有降血尿酸作用,其降尿酸机制与下调URAT1基因与蛋白质表达、上调ABCG2基因与蛋白质表达及下调GLUT9基因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湿热内蕴证 清利湿热法 尿酸转运蛋白 药食两用 大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