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宝资山汉代崖墓出土陶楼粘接材料的科学分析
1
作者 葛若晨 孙杰 +5 位作者 陈翩 付金凤 曾帆 刘志 杨波 杨璐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39,共8页
陶器上的古代粘接材料与陶器的修复工艺关系密切,是当时社会制陶水平的反映之一。本研究对成都新津宝资山汉代崖墓出土陶楼上的粘接材料进行了科技分析,使用了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SEM-EDS)、X射线衍射仪(XRD)、激光粒度分析仪、傅里... 陶器上的古代粘接材料与陶器的修复工艺关系密切,是当时社会制陶水平的反映之一。本研究对成都新津宝资山汉代崖墓出土陶楼上的粘接材料进行了科技分析,使用了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SEM-EDS)、X射线衍射仪(XRD)、激光粒度分析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别探究了该粘接材料中的无机和有机成分。结果表明:粘接材料的颗粒状态、大小和成分与黏土颗粒相似,推断其主要无机成分为黏土;红外吸收光谱在波数3431 cm^(-1)、1670 cm^(-1)和1419 cm^(-1)的特征峰与酰胺基相吻合,氨基酸分析表明其有机成分含有由动物胶和蛋类混合而成的蛋白质类胶料。有机混合胶料黏性较高,弥补了单一胶料使用的不足,同时黏土可增加系统中的氢键密度,并起填充作用,这样的协同作用是该粘接材料在使用时具有强粘接力和一定稳定性的原因。但由于其耐久性差且与陶器整体风格不协调,推测该材料是在器物下葬前使用的一种临时粘接剂。同时,它的成分和用途与秦始皇陵兵马俑上的古粘接材料非常相似,这体现了汉代对秦代帝陵陪葬制度和制陶工艺的继承与沿革。研究结果为我国陶器修复历史的研究提供了资料,同时也为现代陶器的保护修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资山汉代崖墓 彩绘陶楼 粘接剂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 汉承秦制 陶器修复
下载PDF
移动式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在崖墓考古绘图中的应用
2
作者 白铁勇 钱素芳 王靠省 《地理空间信息》 2024年第7期64-67,共4页
崖墓是四川地区具有地域特色的丧葬形式,数量众多,分布范围广泛。在分析墓葬间的空间分布关系方面,传统测量方法存在作业效率低、总体精度差等问题。因此,以新川创新科技园屈家山2号文物点为例,首先采用基于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技术的移... 崖墓是四川地区具有地域特色的丧葬形式,数量众多,分布范围广泛。在分析墓葬间的空间分布关系方面,传统测量方法存在作业效率低、总体精度差等问题。因此,以新川创新科技园屈家山2号文物点为例,首先采用基于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技术的移动式三维激光扫描系统获取点云数据,再利用专业软件准确绘制墓葬分布图,并与测距仪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移动式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可明显提高绘制崖墓分布图的作业效率,且满足测量精度要求,在考古领域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崖墓 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 移动式三维激光扫描系统 崖墓分布图
下载PDF
四川中江塔梁子东汉崖墓M3石刻画像墨书“襄人”新说
3
作者 罗昭善 《出土文献》 2024年第1期128-138,173,174,共13页
四川中江塔梁子东汉崖墓M3石刻画像上出现的“襄人”,学界或以为是胡人,或以为是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族称,尚无定论。长沙走马楼西汉简中出现的“襄人”为人名而非族称,且秦汉简牍与玺印中多有以“胡人”“越人”“赵人”“市人”“央人... 四川中江塔梁子东汉崖墓M3石刻画像上出现的“襄人”,学界或以为是胡人,或以为是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族称,尚无定论。长沙走马楼西汉简中出现的“襄人”为人名而非族称,且秦汉简牍与玺印中多有以“胡人”“越人”“赵人”“市人”“央人”“里人”“外人”“圣人”“异人”等以“某人”为名的取名现象。通过考察M3石刻画像主题与墨书“襄人”的位置,结合目前出土的汉代画像石榜题、工作性铭文的特点,可以确定M3石刻画像上墨书的“襄人”应为工匠题名,与“胡人舞蹈图”的主题内容应无关。“襄人人名说”可解决长久以来对M3“胡人舞蹈图”上端墨书“襄人”内涵的争论,消除此前各说对M3石刻画像石主题与“襄人”解释之间的抵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江塔梁子崖墓 走马楼西汉简 襄人 工匠名 榜题
下载PDF
汉代仿木构遗存的建筑信息识读与辨析
4
作者 冯棣 康纤星晨 《新建筑》 2023年第4期4-11,共8页
目前中国汉代建筑史的研究因缺乏木构实例,极大程度上倚重于参照木构建筑形象建造或制作的各类仿木构遗存,主要做法为从遗存中获取木构建筑形式、结构特征及细部构造做法信息等。仿木构并不等同于木构,因此,在将遗存中的仿木形象作为建... 目前中国汉代建筑史的研究因缺乏木构实例,极大程度上倚重于参照木构建筑形象建造或制作的各类仿木构遗存,主要做法为从遗存中获取木构建筑形式、结构特征及细部构造做法信息等。仿木构并不等同于木构,因此,在将遗存中的仿木形象作为建筑史研究证据之前需要进行木构真实性的识读、辨析工作。这一基础工作需要展开两个阶段的研究,首先针对不同材料、不同空间类型的汉代仿木构遗存,对其中的木构信息转译特点进行总结;其次,选取遗存量大且具代表性的崖墓、建筑明器与石阙,在把握汉代遗存仿木构现象总体特征的前提下,从不同类型仿木构信息的表现侧重点、营造目的、材料及建构特点等方面探析三类仿木构遗存的建筑信息转译特性。以此为基础,下一阶段进行仿木构信息中结构信息的真实性辨析工作。囿于篇幅,此为第一部分内容——遗存类型中的仿木构信息识读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木构 崖墓 明器 汉阙 转译 再现
下载PDF
江西贵溪崖墓出土乐器探论
5
作者 刘健婷 杨卉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35-40,共6页
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县(今贵溪风景区)于1979年出土了一批战国早期的墓葬,经考证确定为古“干越”遗属。墓葬中出土了三件乐器,它们具有典型的古越族符号表征,同时又与中原地区出土的同时期同类器物存在一定共性。通过对贵溪崖墓出土乐器... 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县(今贵溪风景区)于1979年出土了一批战国早期的墓葬,经考证确定为古“干越”遗属。墓葬中出土了三件乐器,它们具有典型的古越族符号表征,同时又与中原地区出土的同时期同类器物存在一定共性。通过对贵溪崖墓出土乐器与相关古籍、文献的二元印证,试图考证贵溪崖墓出土乐器的种类及属性。并以此为切入点,结合古干越族群的族属特质,探究战国时期该族群的音乐状况,进一步阐释外部因素和内在观照对古干越族音乐型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溪 崖墓 出土乐器 干越
下载PDF
乐山崖墓佛像与佛教传入问题 被引量:3
6
作者 向玉成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26-130,共5页
乐山崖墓佛像问题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难解之谜。通过对乐山崖墓佛像发现和研究情况的回顾分析,佛教传入乐山的线路问题虽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但东汉时佛教已传入乐山地区则是可以肯定的。
关键词 乐山崖墓 崖墓佛像 佛教传入 东汉
下载PDF
重庆奉节县周家坪墓地发掘简报 被引量:2
7
作者 徐承泰 熊跃泉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28,37,共12页
奉节周家坪墓地清理的三座崖墓,均开凿于山岩壁上,平面长方形,弧顶。除一座残毁不明,另两座都有墓道。出土遗物包括陶器、釉陶器、铜器、琉璃器、铁器、钱币等。时代约相当于东汉中期至东汉晚期。
关键词 奉节 周家坪 崖墓 东汉
下载PDF
龙虎山丹霞地貌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浅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孙丽 李志文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272-275,共4页
文章以龙虎山为例,探讨了丹霞地貌特征对道教文化、崖墓文化、诗词文化创造和传承的影响。初步分析结果认为,丹霞地貌呈现的颜色契合了道教和古百越族崇尚红色和紫色的民间文化心理。依山傍水且天然存在的扁平丹霞砂岩洞穴为崖墓葬提供... 文章以龙虎山为例,探讨了丹霞地貌特征对道教文化、崖墓文化、诗词文化创造和传承的影响。初步分析结果认为,丹霞地貌呈现的颜色契合了道教和古百越族崇尚红色和紫色的民间文化心理。依山傍水且天然存在的扁平丹霞砂岩洞穴为崖墓葬提供了天然场所。种类丰富的造型地貌为道教神鬼系统及其传说和诗词文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原型。独特的地貌景观及其空间组合特征吸引教众信徒和文人墨客在此传道、修炼和揽胜,造就了龙虎山底蕴日益深厚的传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虎山 地貌特征 道教文化 崖墓文化 诗词文化
下载PDF
石与木,死对生的纪念--从中国西南崖墓读图研究看石质空间对木构空间的转译与创新 被引量:4
9
作者 冯棣 文艺 黄沁雅 《新建筑》 2020年第4期123-127,共5页
石头如何仿木构是中国建筑史研究的重点,因为几乎小半部中国木构建筑史都需要石木佐证研究才能完成。以中国营造学社已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和前提,对西南地区的汉代石质建筑遗存展开研究,揭示出石头仿木语言体系中,因环境、结构、功能不... 石头如何仿木构是中国建筑史研究的重点,因为几乎小半部中国木构建筑史都需要石木佐证研究才能完成。以中国营造学社已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和前提,对西南地区的汉代石质建筑遗存展开研究,揭示出石头仿木语言体系中,因环境、结构、功能不同而带来的空间表达差异,以及石质空间对木构空间的仿译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石质建筑遗存 崖墓 西南 岩凿 汉代木构
下载PDF
西南崖造建筑类型及技术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冯棣 查红叶 汪智洋 《新建筑》 2017年第4期152-157,共6页
将营造学社所总结的西南崖造建筑类型置于原有地理环境中,重新以建筑环境为研究背景,归纳崖壁建造史上形成的建筑类型,分析各类型建筑获取空间或表达特殊空间形态的核心技术。西南地区不同时期的崖造体现了类型与技术的对应性,反映了传... 将营造学社所总结的西南崖造建筑类型置于原有地理环境中,重新以建筑环境为研究背景,归纳崖壁建造史上形成的建筑类型,分析各类型建筑获取空间或表达特殊空间形态的核心技术。西南地区不同时期的崖造体现了类型与技术的对应性,反映了传统技术文化在有序传承的同时,呈现出一种不断向前演进的趋势。传统西南人在不同历史阶段注入新的技术生产力,吸收多元的周边文化信息,成功书就西南崖造建筑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崖造 崖居 崖墓 石窟寺 靠崖式 建筑技术
下载PDF
乐山麻浩崖墓博物馆陈列设计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进修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06-110,共5页
乐山麻浩崖墓博物馆是以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汉代崖墓为核心建立而成的古墓葬遗址博物馆。由于建馆时间已经三十余年,馆内陈列展示效果已经不能满足观众的审美和精神追求。文章试图对遗址现场和室内陈列所具有的展示亮点进行梳理提炼,... 乐山麻浩崖墓博物馆是以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汉代崖墓为核心建立而成的古墓葬遗址博物馆。由于建馆时间已经三十余年,馆内陈列展示效果已经不能满足观众的审美和精神追求。文章试图对遗址现场和室内陈列所具有的展示亮点进行梳理提炼,并通过空间展线、造型色彩、装饰材料、多媒体等方面的精心设计,以期塑造一个全新的麻浩崖墓博物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山麻浩崖墓 遗址现场展示 室内基本陈列
下载PDF
四川仪陇新发现的三处画像崖墓群
12
作者 陈卫东 郑禄红 +1 位作者 王琳琅 鲁小刚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4-60,共17页
2018年3月,考古工作者对仪陇县的三处崖墓群进行了重点调查。这批崖墓墓葬形制相近,均为单室墓,由墓道、墓门、甬道和墓室等部分组成。部分崖墓上雕刻有精美的画像,内容主要包括门吏、虎、车马、人物、秘戏、亲吻等题材。其年代主要集... 2018年3月,考古工作者对仪陇县的三处崖墓群进行了重点调查。这批崖墓墓葬形制相近,均为单室墓,由墓道、墓门、甬道和墓室等部分组成。部分崖墓上雕刻有精美的画像,内容主要包括门吏、虎、车马、人物、秘戏、亲吻等题材。其年代主要集中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这批崖墓群的发现对研究川东地区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陇 崖墓 画像
下载PDF
重庆忠县翠屏山西晋崖墓出土宝玉石和玻璃饰品的工艺初探
13
作者 吴沫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56-64,共9页
利用显微镜对重庆忠县翠屏山西晋时期崖墓出土的玛瑙珠、琥珀饰品和玻璃珠的表面痕迹进行了显微观察,对它们的加工工艺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其中,玛瑙珠在粗磨过程中应使用了粒径较大、粒度不均匀的石英砂粒,导致玛瑙珠的外形不规整,表面... 利用显微镜对重庆忠县翠屏山西晋时期崖墓出土的玛瑙珠、琥珀饰品和玻璃珠的表面痕迹进行了显微观察,对它们的加工工艺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其中,玛瑙珠在粗磨过程中应使用了粒径较大、粒度不均匀的石英砂粒,导致玛瑙珠的外形不规整,表面多大而深的凹坑;琥珀饰品的钻孔外缘和表面存在较多应力裂纹,显示当时的玉匠对琥珀的加工尚不能克服琥珀性脆、怕热的缺点;玻璃珠至少可见铸造——切削成形、缠珠和直管切割3种制作工艺。这些饰品的特点反映了西晋时期平民社会所使用的饰品的面貌和工艺水平,为中国古代宝玉石和玻璃器的断代以及工艺研究提供了新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崖墓 西晋 玛瑙 琥珀 玻璃珠 显微观察 工艺
下载PDF
成绵乐客运专线双塘崖墓群工程地质勘察方法
14
作者 雷通文 白红梅 《路基工程》 2014年第1期163-166,共4页
双塘崖墓群为古人在砂岩岩壁开挖的石洞,其空间分布及规律性差,铁路以路基方式通过。崖墓极易造成路基不均匀沉降,而无砟轨道对沉降控制要求极高。采用何种勘察方法,查清崖墓的分布、评价其对工程的影响极为重要。结合现场调绘,以工程... 双塘崖墓群为古人在砂岩岩壁开挖的石洞,其空间分布及规律性差,铁路以路基方式通过。崖墓极易造成路基不均匀沉降,而无砟轨道对沉降控制要求极高。采用何种勘察方法,查清崖墓的分布、评价其对工程的影响极为重要。结合现场调绘,以工程物探为指导,采用地质钻探、钎探等多种手段,查明了其空间分布,再通过技术处理,确保了工程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崖墓群 地质勘察 地质雷达法 钻探 钎探
下载PDF
西南崖墓建筑史学研究价值再认识
15
作者 冯棣 康纤星晨 陈晓宁 《建筑史学刊》 2022年第3期154-163,共10页
崖墓是东汉时期西南地区常见的一种墓葬,以凿山为室的方式在崖壁上获得空间,并以仿木构形式处理墓室。约百年前西方学者掀起了中国西南崖墓的考古热潮,将其是居所还是墓葬之辨推进到将其视为独立的建筑类型进行研究,随后中国营造学社在... 崖墓是东汉时期西南地区常见的一种墓葬,以凿山为室的方式在崖壁上获得空间,并以仿木构形式处理墓室。约百年前西方学者掀起了中国西南崖墓的考古热潮,将其是居所还是墓葬之辨推进到将其视为独立的建筑类型进行研究,随后中国营造学社在西南工作逾八年,将崖墓从乡土史纳入国家学科史进行研究。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以崖墓群所共处的结构危机为背景,从崖墓与汉代建筑史研究、新史料的发掘、岩凿结构与石仿木认知等方面,对西南崖墓的建筑史学价值进行研究和再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崖墓 岩凿建筑 汉代建筑史 石仿木
下载PDF
忠县涂井崖墓的时代与相关问题 被引量:9
16
作者 钟治 韦正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20,共8页
忠县涂井崖墓群颇受学术界关注,发掘简报根据其部分墓葬中出土的蜀汉钱币认为这批墓葬的时代为蜀汉时期,其实,根据这批墓葬的随葬品和墓葬形制来分析,该墓群应属于蜀汉至六朝早期。
关键词 忠县 涂井崖墓群 蜀汉-东晋
下载PDF
墓葬的建筑文化内涵及建筑形制特征初探——以郪江东汉崖墓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汪智洋 冯棣 张兴国 《新建筑》 2017年第2期135-141,共7页
崖墓葬是东汉时期巴蜀地区最普遍一种丧葬习俗,东汉崖墓是巴蜀地区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其形制、雕刻及装饰都极具特点,具有极高的考古与史学研究价值。郭江崖墓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巴蜀地区最集中、最具代表性的崖墓墓葬群之... 崖墓葬是东汉时期巴蜀地区最普遍一种丧葬习俗,东汉崖墓是巴蜀地区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其形制、雕刻及装饰都极具特点,具有极高的考古与史学研究价值。郭江崖墓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巴蜀地区最集中、最具代表性的崖墓墓葬群之一。墓室中留存的众多精美建筑雕刻,为研究巴蜀地域的东汉建筑形制特征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实证资料。在对郪江东汉崖墓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其在分布规律、形制特点、建筑形态特征等方面内容进行了归纳与分析,初略探寻了巴蜀地区的东汉建筑形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郪江 东汉崖墓 文化内涵 建筑形制 形态特征
下载PDF
关于崖葬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18
作者 余丰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7-59,共3页
本文探讨了崖葬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如崖葬与古越濮族的关系 ;崖葬与水泽的关系 ;崖葬主要分布地域地理环境的特征。同时 ,文章还关注到濮系族的后裔苗、瑶等族至今仍保存的崖葬之俗及其古今变迁特征 ,将研究目光推及现代。
关键词 崖葬 地理环境 历史变迁 古代 水译 民俗 越濮族 分布布域 苗族 瑶族
下载PDF
三台县郪江金钟山崖墓群地质病害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龙阳 王宁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37-40,共4页
四川省三台县郪江金钟山崖墓群是郪江汉代崖墓群中的典型代表,该墓群目前存在的地质病害主要有墓室围岩节理裂隙发育、危岩崩塌掉块、渗水和造像与壁画的风化等。地质病害主要跟当地的水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地质环境因... 四川省三台县郪江金钟山崖墓群是郪江汉代崖墓群中的典型代表,该墓群目前存在的地质病害主要有墓室围岩节理裂隙发育、危岩崩塌掉块、渗水和造像与壁画的风化等。地质病害主要跟当地的水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地质环境因素有关,同时其地质病害之间也相互联系:岩体裂隙有利于地下水的入渗,地下水又会促使裂隙的发展;裂隙发展使危岩体崩塌掉块,而危岩体的掉块又反过来使母岩应力重分布,加快卸荷裂隙形成。整个郪江崖墓群数量庞大,且其地质环境条件与破坏模式同金钟山崖墓群极为相似,对金钟山崖墓群的地质环境与破坏模式进行分析可为该区域内崖墓群的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钟山 崖墓群 地质病害 破坏模式
下载PDF
广州象岗西汉南越王墓形制试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小路 徐卫民 《文博》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0-68,共9页
广州象岗西汉南越王墓是在本地传统葬俗的深刻影响下因地制宜地对同时期北方诸侯王横穴崖洞墓的设计理念主动吸收的结果。它接受了横穴崖洞墓的象征意义并吸收了有别于岭南墓葬传统的新技术和新设计,如用石质材料建筑墓室、横穴与竖穴... 广州象岗西汉南越王墓是在本地传统葬俗的深刻影响下因地制宜地对同时期北方诸侯王横穴崖洞墓的设计理念主动吸收的结果。它接受了横穴崖洞墓的象征意义并吸收了有别于岭南墓葬传统的新技术和新设计,如用石质材料建筑墓室、横穴与竖穴并存、墓址选择的条件等。不过,由于政治和地理上的阻隔以及本地传统习俗的影响,广州象岗西汉南越王墓中仍表现出十分明显的南越特色,如平面布局、箱盒式的立体设计、墓向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象岗西汉南越王墓 诸侯王崖洞墓 传统葬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