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cological environment quality evaluation of the Sahel region in Africa based on 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 被引量:9
1
作者 WU Shupu GAO Xin +3 位作者 LEI Jiaqiang ZHOU Na GUO Zengkun SHANG Baijun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22年第1期14-33,共20页
Long-term monitoring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hanges is helpful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Based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Sahel region in Africa,we established a remote sensing ... Long-term monitoring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hanges is helpful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Based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Sahel region in Africa,we established a 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RSEI)model for this region by combining dryness,moisture,greenness,and desertification indicators.Using the 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MODIS)data in Google Earth Engine(GEE)platform,this study analyze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quality of the Sahel region during the period of 2001-2020.We used liner regression and fluctuation analysis methods to study the trend and fluctuation of RSEI,and utilized the stepwise regression approach to analyze the contribution of each indicator to the RSEI.Further,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RSEI and precipitation,and Hurst index was applied to evaluate the change trend of RSEI in the future.The results show that RSEI of the Sahel region exhibited spatial heterogeneity.Specifically,it exhibited a decrease in gradient from south to north of the Sahel region.Moreover,RSEI in parts of the Sahel region presented non-zonal features.Different land-cover types demonstrated different RSEI values and changing trends.We found that RSEI and precipitation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suggesting that precipitation is the controlling factor of RSEI.The areas where RSEI values presented an increasing trend were slightly less than the areas where RSEI values presented a decreasing trend.In the Sahel region,the areas with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haracterized by continuous deterioration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accounted for 44.02%and 28.29%of the total study area,respectively,and the areas in which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as changing from improvement to deterioration and from deterioration to improvement accounted for 12.42%and 15.26%of the whole area,respectively.In the face of the curren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future change trends of RSEI in the Sahel region,the research results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Green Great Wall"(GGW)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ject in Afri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 human activities climate change Sahel region "Green Great Wall"(GGW)
下载PDF
基于街区小气候环境冬夏协同优化的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精准修复
2
作者 王敏 潘文钰 《园林》 2024年第1期28-37,共10页
越来越多城市绿地生态网络建设进入存量更新和结构性优化并存发展的阶段,生态安全优先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提升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的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当前风景园林实践研究的重要议题。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多发导致的人居环境... 越来越多城市绿地生态网络建设进入存量更新和结构性优化并存发展的阶段,生态安全优先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提升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的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当前风景园林实践研究的重要议题。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多发导致的人居环境宜居性下降问题,目前基于气候适应的城市绿地生态网络规划关注促进自然通风以缓解夏季热岛效应,尚忽视了其冬季可能带来的负效应。从气候调节视角切入,探讨城市绿地生态网络在协同冬夏季小气候环境中的低效空间识别与精准修复技术方法。以江苏省昆山市密集城区的189个街区单元为研究对象,通过遥感反演的方法对其冬、夏季小气候环境进行分析,聚类获得7类小气候特征街区。之后,叠加现状绿地生态网络与计算流体力学模拟风环境结果,提取现状适于通风的生态廊道,从宽度、方向、类型等方面分析其潜在通风效能,耦合街区冬夏小气候环境特征,识别研判现状绿地生态网络在冬夏温湿环境调节上存在的低效问题,并提出冬夏协同的精准修复策略,为优化人居环境宜居性、提升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生态系统服务综合效能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生态网络 气候调节 温湿环境 生态修复 遥感反演 数值模拟 夏热冬冷地区
下载PDF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生态环境质量动态评价及其气候响应 被引量:2
3
作者 马云飞 陈长胜 +3 位作者 袁福香 吴迪 李建平 郝禹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614-2626,共13页
人类活动及气候变化对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生态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探究该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演变规律对园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原有遥感生态指数基础上,选用增强型植被指数代替原绿度指标中的归一化植被指数,构建2001—2020... 人类活动及气候变化对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生态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探究该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演变规律对园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原有遥感生态指数基础上,选用增强型植被指数代替原绿度指标中的归一化植被指数,构建2001—2020年植被生长季遥感生态指数,探讨园区内核心保护区、虎豹潜在栖息地及主要人口聚集区三大管控区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并基于像元尺度分析其对气候因素的响应。结果表明:(1)近20年虎豹公园生态环境质量呈波动微弱下降趋势,2015年后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提升,2020年达到良好水平;(2)园区内各管控区生态环境质量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性,东部核心保护区中部及虎豹潜在栖息地中部以南地区生态环境质量较好,主要人口聚集区相对较差。(3)近20年虎豹公园生态环境质量稳定性较差。未来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趋势为上升的面积占60.86%,表明未来生态环境趋势总体向好,但局部地区仍存在持续恶化态势。(4)虎豹公园生态环境质量主要受降水的影响,与降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气温及日照的相关性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Google Earth Engine 遥感生态指数 气候响应
下载PDF
长白山地区遥感生态指数时空变化及其气候响应 被引量:2
4
作者 马云飞 李建平 +3 位作者 陈长胜 吴玉洁 袁福香 刘星辰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3年第2期91-97,共7页
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平台,在原有遥感生态指数(RSEI)基础上,选用增强型植被指数(EVI)代替原绿度指标中的NDVI,构建并计算2001—2020年长白山地区植被生长季RSEI,采用回归分析、波动分析、Hurst指数等方法,分析长白山地区RSE... 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平台,在原有遥感生态指数(RSEI)基础上,选用增强型植被指数(EVI)代替原绿度指标中的NDVI,构建并计算2001—2020年长白山地区植被生长季RSEI,采用回归分析、波动分析、Hurst指数等方法,分析长白山地区RSEI时空变化特征并探讨其气候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2001—2020年长白山地区RSEI波动缓慢上升,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呈上升趋势。RSEI多年均值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异性,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生态环境质量较好,通化市、白山市大部较差。(2)近20年长白山地区RSEI稳定性较差,生态环境质量较脆弱。未来生态环境趋势总体向好,但局部地区仍存在持续恶化态势。(3)长白山地区RSEI主要受降水影响较大,与降水呈显著正相关,与气温相关性不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生态指数 生态环境质量 气候变化 长白山地区
下载PDF
Monitoring the frozen duration of Qinghai Lake using satellite passive microwave remote sensing low frequency data 被引量:5
5
作者 CHE Tao LI Xin JIN Rui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9年第13期2294-2299,共6页
The Qinghai Lake is the largest inland lake in China.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dielectric properties between water and ice suggests that a simple method of monitoring the Qinghai lake freeze-up and break-up dates ... The Qinghai Lake is the largest inland lake in China.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dielectric properties between water and ice suggests that a simple method of monitoring the Qinghai lake freeze-up and break-up dates using satellite passive microwave remote sensing data could be used.The freeze-up and break-up dates from the Qinghai Lake hydrological station and the MODIS L1B reflectance data were used to validate the passive microwave remote sensing results.The validation shows that passive microwave remote sensing data can accurately monitor the lake ice.Some uncertainty comes mainly from the revisit frequency of satellite overpass.The data from 1978 to 2006 show that lake ice duration is reduced by about 14―15 days.The freeze-up dates are about 4 days later and break-up dates about 10 days earlier.The regression analyses show that,at the 0.05 significance level,the correlations are 0.83,0.66 and 0.89 between monthly mean air temperature(MMAT) and lake ice duration days,freeze-up dates,break-up dates,respectively.Therefore,inter-annual variations of the Qinghai Lake ice duration days can significantly reflect the regional climate vari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微波遥感 遥感数据 冻结 卫星 期限 监测 MODIS数据 低频
原文传递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时空动态格局及其环境效应 被引量:57
6
作者 何剑锋 庄大方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88-396,i0002,共10页
利用多期遥感影像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近15年来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地区城镇化的空间格局与其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80年代中后期至2000年之间以农业景观为主的农田、林地显著减少,城镇迅速扩张,呈集中化趋势。前... 利用多期遥感影像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近15年来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地区城镇化的空间格局与其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80年代中后期至2000年之间以农业景观为主的农田、林地显著减少,城镇迅速扩张,呈集中化趋势。前后五年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构成比例不同,后期城市扩展的速度明显减慢。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引起了环境的一系列变化,其扩展方式直接影响到局地气候及区域空气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环境 局地气候变化
下载PDF
城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热环境生态调控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37
7
作者 匡文慧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643-1652,共10页
城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与热环境生态调控是城市生态学和城市气候适应性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提出城市LUCC/空间结构与生态服务热调节功能连接的重要性的基础上,综述了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在热岛减缓和气候适应性... 城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与热环境生态调控是城市生态学和城市气候适应性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提出城市LUCC/空间结构与生态服务热调节功能连接的重要性的基础上,综述了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在热岛减缓和气候适应性发挥的作用,评述了观测实验、定量遥感和过程模型方面以及热调控的进展情况。基于此认为,局地或区域尺度城市高精度结构组分高精度遥感探测方法、城市高精度下垫面多尺度(功能区/覆盖组分/构造或材质等)对局地气温和辐射能量平衡影响机理和定量贡献识别、城市生态系统热调节功能的城市地表结构组分调控阈值确定、以及区域或全球尺度城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影响的生物地球物理机制定量化认知等,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城市热岛 热环境生态调控 气候适应性 不透水地表 定量遥感
下载PDF
怒江流域中上游地表冻融特征及时空分布 被引量:1
8
作者 罗贤 季漩 +1 位作者 李运刚 黄江成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6-273,共8页
冻土水文过程的复杂性使其分析及模拟较为困难,在研究青藏高原冻土退化水文效应的过程中,需要明确流域内土壤冻结和融化状态的时空变化特征。利用被动微波遥感数据反演获得的地表冻融状态,系统地辨识怒江流域中上游地表冻融状态时空变... 冻土水文过程的复杂性使其分析及模拟较为困难,在研究青藏高原冻土退化水文效应的过程中,需要明确流域内土壤冻结和融化状态的时空变化特征。利用被动微波遥感数据反演获得的地表冻融状态,系统地辨识怒江流域中上游地表冻融状态时空变异特征。结果表明:1.怒江流域贡山水文站以上年平均地表冻结天数>270 d的区域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2.0%,而180~270 d的则约占62.3%,海拔高度每升高1 000 m,年地表冻结天数平均增长约62 d;2.研究区不同年份持续冻结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差异较大,融化-冻结阶段的9—10月平均气温与阶段末10月地表冻结面积的相关系数为-0.80,而冻结-融化阶段的4—6月平均气温与阶段末6月地表冻结面积的相关系数则为-0.87,均在0.01水平上显著负相关,研究区气温的年际波动导致地表冻结面积、冻结日期、融化日期及冻结持续时间等的年际变化;3.被动微波遥感反演获得的高时间分辨率冻融状态数据,可为气候变化背景下,缺资料高原山地流域大范围地表冻融状态变化分析、流域尺度水文过程模拟等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冻融状态 被动微波遥感 气候变化 怒江流域
下载PDF
大气物理与大气探测的一些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赵柏林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23-338,共16页
本文综述大气物理与大气探测中主要方面的一些进展,即地基大气遥感、卫星气象、云物理、临近预报和全球气候变化。侧重于大气遥感在这些领域中的作用。并以北京大学的大气遥感研究工作,作为实例阐述。它包括微波辐射计及其环境遥感应... 本文综述大气物理与大气探测中主要方面的一些进展,即地基大气遥感、卫星气象、云物理、临近预报和全球气候变化。侧重于大气遥感在这些领域中的作用。并以北京大学的大气遥感研究工作,作为实例阐述。它包括微波辐射计及其环境遥感应用、大气云雨对微波通信影响的评估、光学和卫星遥感大气污染、卫星遥感大气和海洋、世界气候研究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遥感 微波辐射计 大气物理 大气探测
下载PDF
航空微波遥感观测海水表层盐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永红 M L Heron Peter Ridd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9-145,共7页
盐度是海水的基本特征之一。在开敞海和海岸带进行长期的盐度测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航空微波技术观测海水盐度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经过20多年的不断探索,近10年来这一技术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将被动式微波辐射计装在小型飞机... 盐度是海水的基本特征之一。在开敞海和海岸带进行长期的盐度测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航空微波技术观测海水盐度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经过20多年的不断探索,近10年来这一技术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将被动式微波辐射计装在小型飞机上对海水表层盐度进行观测,可以获得同步、快速和大面积的海水表层盐度。目前,已有多种微波辐射计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河口海湾和海洋得到使用,如ESTAR、SLFMR、STARRS、PALS和PLMR。使用航空遥感辐射计对海水进行观测,目前,校正后的盐度当分辨率为1 km2时数据准确度和精度都可以达到1psu。利用最新研发的双偏光微波航空遥感技术有望使校正后的盐度数值精度和准确度控制在1psu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表层盐度 航空遥感 进展
下载PDF
电波环境研究在微波遥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康士峰 牛虹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2005年第1期42-48,共7页
电波环境特性与微波遥感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与光学和红外等其它遥感手段相比,微波遥感以全天候全天时工作能力、穿透性强和多频段与极化信息丰富等特点受到遥感界的重视,特别是随着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微波成像和遥感... 电波环境特性与微波遥感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与光学和红外等其它遥感手段相比,微波遥感以全天候全天时工作能力、穿透性强和多频段与极化信息丰富等特点受到遥感界的重视,特别是随着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微波成像和遥感信息解译(判读、反演、分类、识别等)能力不断提高,微波遥感的应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微波信息原有的不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电波环境效应的影响却制约了微波定量遥感和成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电波环境在微波遥感中的作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直接作为微波遥感的目标或对象,如地表特征信息;二是作为对遥感目标的影响参与遥感过程。针对微波遥感中的电波环境效应影响,分析了相关的电波环境因素和条件,讨论了相应的几何和物理分析方法与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波传播 环境 散射 地表 对流层 电离层 微波遥感
下载PDF
基于VGPM的中国近海净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丁庆霞 陈文忠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6年第8期31-35,共5页
海洋初级生产力对影响全球碳循环有显著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海–气界面CO2的交换,是全球气候变化中的重要课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卫星遥感资料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海洋初级生产力研究,文章利用中等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卫星遥... 海洋初级生产力对影响全球碳循环有显著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海–气界面CO2的交换,是全球气候变化中的重要课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卫星遥感资料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海洋初级生产力研究,文章利用中等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卫星遥感传感器资料(2003—2014年)分析我国近海海域海洋净初级生产力在近十几年的月度、季度、年度变化趋势,以期对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初级生产力 卫星遥感 海洋环境 气候变化 中国近海
下载PDF
基于遥感影像估算的北京中心城区碳储量与气候环境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杨鑫 高雯雯 +1 位作者 李莎 李冠衡 《风景园林》 2022年第5期31-37,共7页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各国的核心议题之一,多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碳中和目标。城市气候环境变化与城市碳储量和碳汇能力直接相关,“双碳”目标也影响着未来人居环境的建设与发展。首先,基于高清卫星遥感影像反演推导,...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各国的核心议题之一,多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碳中和目标。城市气候环境变化与城市碳储量和碳汇能力直接相关,“双碳”目标也影响着未来人居环境的建设与发展。首先,基于高清卫星遥感影像反演推导,通过估算公式获得北京中心城区碳储量数值,形成中心城区现状碳汇能力初步评价。其次,以130个街道辖区单元为研究单元,对街区尺度碳汇能力进行评级。结合北京中心城区38个气象站的气象数据指标,展开碳储量、气候环境指标和植被指数之间的耦合性关系分析,定量研究植被对于碳汇能力提升和气候环境改善的影响。最后,从街区尺度视角,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碳汇能力和改善气候环境的相关策略——提高街区植被覆盖度、增加三维绿量和提高植被养护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储量 气候环境 植被指数 碳汇能力 北京中心城区 遥感影像
下载PDF
The Monitoring Analysis for the Drought in China by Using an Improved MPI Method 被引量:2
14
作者 MAO Ke-biao MA Ying +2 位作者 XIA Lang TANG Hua-jun HAN Li-jua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6期1048-1057,1058,共11页
MPI (microwave polarization index) method can use different frequencies at vertical polarization to retrieve soil moisture from TMI (tropical microwave imager) data, which is mainly suitable for bare soil. This pa... MPI (microwave polarization index) method can use different frequencies at vertical polarization to retrieve soil moisture from TMI (tropical microwave imager) data, which is mainly suitable for bare soil. This paper makes an improvement for MPI method which makes it suitable for surface covered by vegetation. The MPI by using single frequency at different polarizations is used to discriminate the bare soil and vegetation which overcomes the difficulty in previous algorithms by using optical remote sensing data, and then the revision is made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land surface types. The validation by using ground measurement data indicates that revision for different land surface types can improve the retrieval accuracy. The average error is about 24.5% by using the ground truth data obtained from ground observation stations, and the retrieval error is about 13.7% after making a revision by using ground measurement data from local observation stations for different surface types. The improved MPI method and precipitation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drought in Southwest China, and the analysis indicates the soil moisture retrieved by improved MPI method can be used to monitor the drough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OUGHT soil moisture climate change microwave remote sensing
下载PDF
微波无源遥感有效载荷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姚崇斌 徐红新 +2 位作者 赵锋 谢振超 赵永涛 《上海航天》 CSCD 2018年第2期1-12,共12页
针对微波无源遥感有效载荷这一卫星有效载荷中发展最早、最成熟的子领域,对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世界范围内在轨与在研共17个具有代表性的载荷产品进行了研究。综合分析了微波无源遥感载荷在气象、海洋、陆地、大气环境及深空微波遥感等... 针对微波无源遥感有效载荷这一卫星有效载荷中发展最早、最成熟的子领域,对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世界范围内在轨与在研共17个具有代表性的载荷产品进行了研究。综合分析了微波无源遥感载荷在气象、海洋、陆地、大气环境及深空微波遥感等应用领域的发展现状,归纳出无源微波遥感有效载荷向定量应用、功能复合、主被动一体、体制混合、太赫兹探测等方向的发展趋势。总结了我国与欧美发达国家在系统应用水平、反演处理能力、关键部组件性能、研发条件等方面存在的差距,提出了后续发展静止轨道毫米波亚毫米波探测仪、一体化微波成像探测仪、太赫兹冰云探测仪、L波段土壤湿度微波探测仪、亚毫米波临边探测仪、行星探测仪等载荷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无源遥感 气象微波遥感 海洋微波遥感 陆地微波遥感 大气环境遥感 深空探测 太赫兹探测 精细谱段探测
下载PDF
基于卫星遥感和气象监测的大渡河源水源涵养红线区生态环境与功能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博为 苑跃 +1 位作者 王晨丞 杨杰 《四川环境》 2022年第3期177-185,共9页
为了解大渡河源水源涵养红线区生态环境与水源涵养功能状况,利用多源遥感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指标体系,对其2000~2019年的生态环境状况以及水源涵养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显示:(1)研究区生态环境状况有所改善,增长速率为0.06/10a,北... 为了解大渡河源水源涵养红线区生态环境与水源涵养功能状况,利用多源遥感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指标体系,对其2000~2019年的生态环境状况以及水源涵养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显示:(1)研究区生态环境状况有所改善,增长速率为0.06/10a,北部生态环境状况优于南部。生态环境状况分级结果:优占5.88%、良占52.62%、一般占27.81%、较差占2.16%、差占0.27%,主要为良和一般。阿坝县生态环境状况最佳,生态环境改善速率最快的是红原县。(2)研究区水源涵养生态功能保持良好,水源涵养功能等级为优占1.18%、良占20.09%、一般占49.77%、较差占27.37%、差占1.58%,主要为一般和较差。研究区水源涵养生态功能保持良好,北部优于南部,增长速率为0.20/10a。阿坝县水源涵养功能最强,壤塘县水源涵养功能改善速度最快。(3)生态环境状况和水源涵养功能较好的地区集中在阿坝县中北部、壤塘县东北部、金川县东南部、红原县西部以及马尔康县中部、北部地区。(4)研究区1990~2019年显著增暖,降水显著增多,蒸发量减少。暖湿气候条件利于研究区生态的恢复,蒸发量的减少有益于研究区的水分保持,使生态环境状况和生态功能趋于好转。总体来讲,研究区生态环境与功能整体良好,北部优于南部,对研究区南部进行生态保护的任务较为紧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大渡河源水源涵养红线区 遥感 生态环境 水源涵养
下载PDF
不同发展情景下黄河流域山西段生态环境质量
17
作者 付绍桐 贺晨曦 +2 位作者 马佳凯 王犇 甄志磊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37-1346,共10页
山西省在黄河流域总体生态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为深入研究2000—2020年黄河流域山西段生态环境的变化,选用MODIS遥感影像数据,基于绿度、湿度、干度和热度的主成分分析确定遥感生态指数(RSEI),对该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变化进... 山西省在黄河流域总体生态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为深入研究2000—2020年黄河流域山西段生态环境的变化,选用MODIS遥感影像数据,基于绿度、湿度、干度和热度的主成分分析确定遥感生态指数(RSEI),对该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并探讨影响因素;同时,利用CA-Markov模型对2030年黄河流域山西段不同发展情景下生态环境进行模拟和预测。结果表明:RSEI在黄河流域山西段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用于监测和评估其生态环境的时空变化特征。2000—2020年,黄河流域山西段以低生境质量区为主,其中,2000—2010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而2010—2020年则有所退化;高生境质量区集中于山区,其自然条件优越、生物多样性丰富,低生态质量区主要分布在城市群集中的太原盆地及研究区北部采矿业发达的地区;在研究区的北部和中部,气候因子与生态环境质量呈负相关关系,而在高山区域二者呈正相关关系。3种发展情景下,2030年研究区的耕地、林地、水体和建设用地面积均较2020年有所增加;相较于自然发展情景和耕地保护情景,在以RSEI为限制因子的生态约束情景中,新增林地面积最多,而耕地和建设用地的扩张速率最低。研究结果可为黄河流域山西段的国土空间规划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山西段 遥感生态指数 CA-Markov模型 生态环境质量 气候因子
原文传递
基于局地气候分区体系的福州城市热环境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林中立 徐涵秋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9-200,共12页
局地气候分区体系(LCZ)能够有效建立城市气候与空间形态间的定量关系,揭示城市内部热环境分异特征,是当前备受关注的城市热环境研究方法。本文以我国新晋“火炉城市”福州的主城区为研究区,使用2019年9月22日过空的Landsat-8影像,对基于... 局地气候分区体系(LCZ)能够有效建立城市气候与空间形态间的定量关系,揭示城市内部热环境分异特征,是当前备受关注的城市热环境研究方法。本文以我国新晋“火炉城市”福州的主城区为研究区,使用2019年9月22日过空的Landsat-8影像,对基于LCZ的热环境空间分布特征与LCZ类间/类内差异进行分析,并就福州城市热环境的改善提出规划建议。研究表明:①福州主城区以密集的中、低层连片建筑为主,并呈集聚式分布;②LCZ各类间存在明显的地表温度差异,大型低层建筑(LCZ 8)的温度最高,达41.56℃,密集低层建筑(LCZ 3)和工业厂房(LCZ 10)次之,分别为40.90℃和40.39℃,而茂密树木(LCZ A)和水体(LCZ G)的温度最低,均值为29.94℃;③根据福州城市发展的时空特征,将主城区分为二环区与三环区进行LCZ类内温度差异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主城区内的主要LCZ建筑类别存在0.5~1.5℃的类内差异,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成因包括植被、水体等环境要素配置、建筑布局与邻近效应;④建筑层高与地表温度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858,p<0.001),并且由于高层建筑对太阳辐射的遮挡,其建筑阴影能够部分降低周边相对低矮建筑的表面温度和区域温度;⑤在今后的规划中,低矮连片的高密度居住区是改善城市热环境的重点区域,同时高层建筑虽有一定的降温效果,但对于城市风道的阻挡作用不可忽视,应留出足够的城市通风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地气候区 城市热环境 城市规划 遥感 福州 火炉城市
原文传递
Exploring the effect of Arctic perennial sea ice on modulation of local air temperature 被引量:2
19
作者 Yu-Fang YE Mohammed SHOKR +1 位作者 Zhuo-Qi CHEN Xiao CHENG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SCIE CSCD 2022年第4期473-488,共16页
Sea ice cove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odulating local temperature through heat and moisture fuxes.The infuence of thin ice lead and polynya has been wellinvestigated,however,the effect of perennial ice(also called... Sea ice cove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odulating local temperature through heat and moisture fuxes.The infuence of thin ice lead and polynya has been wellinvestigated,however,the effect of perennial ice(also called muliyear ice,MYI)has not.This study is motivated by it and investigated a hypothesis that changes in MYI concentration in winter triggers changes in short-term local 2-m air temperature.The hypothesis was tested using time series analysis of the two parameters and correlation between them.Data from the winters of 2004-2009 were used for the examination at three spatial scales.The hypothesis is found to be potentially accepted when MYI exists in a consolidated ice regime with negligible thin ice or open water in the surroundings,and the air temperature is low enough.Conditions for the acceptance of the hypothesis were quantitatively identified.The qualifications entail that the ice cell must experience daily change of MYI concentration meanwhile satisfy the criteria of total ice concentration(TIC),young ice concentration(YIC)and air temperature(Tar)in the surrounding area,which are TIC>88.3%,YIC<9.5%and T_(air)<-19.0℃.Invers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hanges in MYI concentration and the corresponding changes in air temperature were developed retroactively using data that satisfied the acceptance conditions.The relationships varied with years,depending on ice conditions such as ice type distributions and snow cover.This study offers a first attempt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MYI on the same-day local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using satelite observations,and provides evidence of this effect under quantitatively quanlifying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tic sea ice Multiyear ice Arctic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microwave remote sensing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