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气候条件看中国的储粮区域 被引量:10
1
作者 汤子俊 王明洁 吴曙球 《粮食储藏》 1999年第4期22-31,共10页
文章分析了我国气候条件在时空上的一致性和差异性,以≥10℃的活动积 温和干燥度作为分界线的数据指标,将我国疆域划分为7个储粮区域,并针对各区城的 气候条件,本着保证储粮安全的原则讨论了其各自相应的储粮对策。
关键词 粮食 区域 气候条件 中国
下载PDF
中国区域气候与谷物冷却机低温储粮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启航 周全申 《粮食加工》 2009年第1期64-68,共5页
分析了中国区域气候对粮堆温度的影响,以及对谷物冷却机低温储粮应用的影响。高大平房仓、浅圆仓冬季机械通风后,整仓粮温可降到全年最冷月平均温度左右;夏季中下层粮温回升到全年计算平均温度左右。可以结合我国气候的特点,利用谷冷机... 分析了中国区域气候对粮堆温度的影响,以及对谷物冷却机低温储粮应用的影响。高大平房仓、浅圆仓冬季机械通风后,整仓粮温可降到全年最冷月平均温度左右;夏季中下层粮温回升到全年计算平均温度左右。可以结合我国气候的特点,利用谷冷机与局部降温系统的互补优势,进行长期低温储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气候 谷物冷却机 低温储粮
下载PDF
利用北方气候特点实施准低温储粮试验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瑞元 董文章 《粮食储藏》 2010年第6期19-21,27,共4页
低温储粮既能降低粮食干物质损耗,保持粮食品质,又可控制储粮害虫的繁殖,实现真正的绿色储粮;同时也为夏季仓储保管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中央储备粮日常仓储管理工作中,根据北方气候特点,结合本... 低温储粮既能降低粮食干物质损耗,保持粮食品质,又可控制储粮害虫的繁殖,实现真正的绿色储粮;同时也为夏季仓储保管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中央储备粮日常仓储管理工作中,根据北方气候特点,结合本地气温季节变化规律;因地制宜,经过不断摸索,逐步总结出一套"冬季冷冻,春抓密闭,夏季通风,秋防结露"的管理模式。使库存粮食常年保持在低温或准低温状态下储存,取得较为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了储备粮管理工作规范、经济、有序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 气候 准低温 储粮
下载PDF
建立“公粮招标+商粮竞市”新机制实现中国粮食产业振兴
4
作者 喻义洪 《农业展望》 2021年第11期3-8,共6页
中国现有粮食生产扶助机制在较好发挥稳产促丰的同时,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粮食产业效益低下、动能不足等问题。实现国内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亟需深化粮食供给侧机制改革,充分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建议以“公私... 中国现有粮食生产扶助机制在较好发挥稳产促丰的同时,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粮食产业效益低下、动能不足等问题。实现国内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亟需深化粮食供给侧机制改革,充分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建议以“公私各营、供需互补”为指针,面向中国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稳步建立“公粮招标+商粮竞市”粮食产业新发展机制,真正调动并保护好农户和地方的积极性、借助需求市场驱动各经营主体产业活力;政府只需做好国家粮食安全的蓄水池和调节池。该新机制能切实增强中国粮食产业的效益与竞争力,并可节省20%~30%的财政投入。建设“公粮招标+商粮竞市”新机制,还需高度重视实施考评、崇德风尚、产业培育、技教提升等“四梁八柱”配套举措的协同建设,以两年变革为过渡期,稳健打造兼具安全与活力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新型粮食产业体系。这对于夯实中国乡村振兴基础、有力保障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产业 粮食收储 公商粮机制 两区 配套举措 战略布局
下载PDF
对中国储粮区域的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王明洁 《郑州粮食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62-66,共5页
从影响粮食安全储藏的气候条件及我国粮食的耕作制度入手 ,分析了我国储粮的地域性 .以≥ 1 0℃的活动积温和干燥度作为界线的数据指标 ,将我国划分为 7个储粮区域 ,并讨论了其各自相应的储粮对策 .
关键词 气候条件 耕作制度 干燥度 储粮区域 中国
原文传递
主要国家(地区)粮食收储政策演进脉络及启示 被引量:11
6
作者 普蓂喆 吕新业 钟钰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6-138,共23页
粮食储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压器。本研究通过梳理美国、欧盟、日本、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粮食收储政策演进脉络及变化动因,发现它们收储演化路径差异的背后也呈现一定规律性。早期各国均面临粮食短缺或农业相对弱势的问题,与价格挂钩的... 粮食储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压器。本研究通过梳理美国、欧盟、日本、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粮食收储政策演进脉络及变化动因,发现它们收储演化路径差异的背后也呈现一定规律性。早期各国均面临粮食短缺或农业相对弱势的问题,与价格挂钩的收储政策是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平抑市场波动、确保粮食安全的“利器”。随着农业生产水平提高,各国均经历了生产过剩、库存高企、成本上涨和贸易争端的阵痛期,被迫进入收储政策调整期。受人均农业资源和粮食供求趋紧风险差异的影响,各国收储政策调整路径进一步分化为收储铺底(美欧)和收储稳压(日印)两类。中国粮食收储政策正处在阵痛期和改革窗口期,结合国际演化经验和中国实际,未来收储政策调整可考虑优化战略储备、收缩干预性收储、发展政府和民间合作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 收储政策 演化规律 生产支持 战略安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