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咳喘药学服务门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吸入制剂使用效果分析
1
作者 于小杰 赵艳敏 +1 位作者 杨文明 王娜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18期22-26,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咳喘药学服务门诊(CWPC)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使用吸入制剂的效果。方法收集医院CWPC2021年10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30例COPD患者的基本信息,采用自身对照法,比较接受CWPC干预前(初诊)、干预后(持续干预1年)的临床结... 目的探讨基于咳喘药学服务门诊(CWPC)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使用吸入制剂的效果。方法收集医院CWPC2021年10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30例COPD患者的基本信息,采用自身对照法,比较接受CWPC干预前(初诊)、干预后(持续干预1年)的临床结局[包括吸入装置正确操作率、用药依从性评分、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问卷(mMRC)评分、COPD患者自我评估测试(CAT)评分、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人文结局[欧洲五维五水平健康(EQ-5D-5L)量表评分、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后,患者的吸入装置正确操作率由36.11%升至83.33%、用药依从性评分由4.50分升至6.50分,mMRC评分由2.00分降至1.00分,CAT评分由21.00分降至12.00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由29.23%降至16.92%,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由2.00次降至1.00次,EQ-5D-5L量表评分由62.00分升至70.00分,患者满意度得分由6.00分升至12.00分,干预前后各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师通过CWPC可显著提高吸入制剂治疗COPD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喘药学服务门诊 药学服务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吸入制剂 临床结局 人文结局
下载PDF
互联网药学服务路径管理模式对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疾病控制情况的影响
2
作者 王洋 房金静 +1 位作者 李肖肖 张少芳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15期8-11,共4页
目的 探讨基于互联网药学服务路径管理模式对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重叠综合征(ACOS)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疾病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门诊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ACOS患者500例,根据干预模式的不同分为常规组(2021年5月至... 目的 探讨基于互联网药学服务路径管理模式对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重叠综合征(ACOS)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疾病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门诊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ACOS患者500例,根据干预模式的不同分为常规组(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门诊实施予常规药学服务管理方案,230例)和路径管理组(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门诊实施互联网药学服务路径管理模式,270例),均管理6个月。结果 路径管理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26%,显著低于常规组的20.00%(P <0.05)。路径管理组患者的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MMAS-8)评分、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使用药物品种数、临床有效控制率[呼吸困难量表(mMRC)、COPD疾病评分法(CAT)]、住院时间、月均药品费用、月均住院总费用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 <0.05),用药信念调查问卷(BMQ)和哮喘安全控制评分法(ACT)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 <0.05)。路径管理组的药学服务满意度为82.22%,显著高于常规组的65.22%(P <0.05)。结论 基于互联网药学服务路径管理模式可明显提高ACOS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药学服务满意度,促进合理用药,增强用药信念感,有效控制病情,减少临床用药及住院费用,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药学服务路径管理模式 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 服药依从性 疾病控制
下载PDF
心理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
3
作者 黄银娥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7期139-141,共3页
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以及对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阻肺患者160例,以盲分法分组,每组80例。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常规联合心理护理,... 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以及对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阻肺患者160例,以盲分法分组,每组80例。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常规联合心理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较对照组更高(P <0.05)。干预后,观察组情绪状态(SAS、SDS)评分低于参照组(P <0.05);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 <0.05);肺功能(FEV_(1)/FVC、PEF、FEV_(1))指标优于参照组(P <0.05)。结论 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难度大,应用心理护理有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提升护理效果、改善患者负性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心理护理 临床效果 负性情绪
下载PDF
临床药师参与咳喘药学服务模式的构建与成果分析
4
作者 朱晨洁 葛称 +2 位作者 沈正林 叶秋芳 邹洁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1期76-79,共4页
目的探索建立慢性气道疾病患者标准化咳喘药学服务门诊的模式,并评价其成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12月在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咳喘药学服务门诊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61例、哮喘患者139例,开设标准化的咳喘药学服务门诊:临床药... 目的探索建立慢性气道疾病患者标准化咳喘药学服务门诊的模式,并评价其成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12月在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咳喘药学服务门诊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61例、哮喘患者139例,开设标准化的咳喘药学服务门诊:临床药师建立/更新患者档案、对患者进行评估、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用药指导、针对不同慢性气道疾病患者进行不同途径的随访。分析纳入患者的一般资料、随访前后用药依从性(MMAS-8)评分、吸入装置的使用评分、慢阻肺患者自我评估测试(CAT)问卷评分、哮喘患者评估测试(ACT)问卷评分。结果61例慢阻肺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50~69岁患者最多,使用吸入装置种类数量由多到少依次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噻托溴铵吸入粉雾剂。139例哮喘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30~49岁患者最多,使用吸入装置种类数量由多到少依次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噻托溴铵吸入粉雾剂。根据慢阻肺全球创议(GOLD)指南,GOLD 1~2级慢阻肺患者12个月后随访,患者的MMAS-8评分、吸入装置的使用评分显著升高,CAT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OLD 3~4级慢阻肺患者6个月后随访,患者的MMAS-8评分、吸入装置的使用评分显著升高,CAT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患者1个月后随访,患者的MMAS-8评分、吸入装置的使用评分、ACT评分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的咳喘药学服务模式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帮助COPD、哮喘患者正确使用吸入装置,改善COPD、哮喘控制情况。临床药师通过参与咳喘药学服务门诊,进一步优化该院咳喘药学服务门诊的诊疗水平,为未来开展的其他慢性疾病药学服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服务门诊 临床药师 吸入装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哮喘
下载PDF
药学服务配合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
5
作者 赵桂芳 周玮 胥纯静 《中外医疗》 2024年第23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药学服务配合健康教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21年4月—2022年12月济南市济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实施健... 目的探讨药学服务配合健康教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21年4月—2022年12月济南市济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实施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药学服务配合健康教育,两组患者均持续干预2周。对比两组用药依从性、用药知识掌握、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用药依从性为95.35%(41/43),高于对照组的81.40%(35/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74,P=0.044)。观察组干预后用药知识掌握情况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65%(2/43),低于对照组的18.60%(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74,P<0.05)。结论药学服务配合健康教育在慢阻肺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利于增强其用药知识掌握情况,提升用药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药学服务 健康教育 用药知识 依从性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临床药师主导的远程慢性病药学服务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6
作者 蒋海静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22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主导的远程慢性病药学服务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3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慢性病管理,观...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主导的远程慢性病药学服务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3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慢性病管理,观察组实施临床药师主导的远程慢性病药学服务。比较两组血压水平、服药依从性、药物知晓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观察组总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结论:临床药师主导的远程慢性病药学服务可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提高服药依从性及药物知晓程度,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 临床药师 慢性病药学服务 血压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临床药师干预对COPD患者吸入剂使用、自我管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7
作者 林永春 李琼 +1 位作者 曹熙 陈华玲 《黑龙江医药》 CAS 2023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干预对COPD患者吸入剂使用、自我管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10月于我院门诊或住院治疗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患者为研究样本,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观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干预对COPD患者吸入剂使用、自我管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10月于我院门诊或住院治疗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患者为研究样本,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观察组给予临床药师干预,比较两组受试者的吸入装置操作评分、自我管理问卷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经过干预后,观察组吸入装置操作中打开装置上药得分、调整呼吸得分、吸入药品得分、关闭装置得分以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我管理问卷中疾病认知得分、药物使用事项得分、不良反应了解得分以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四个维度社会功能评分、躯体功能评分、角色功能评分及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药师参与慢阻肺患者疾病教育和吸入剂使用技术指导中作用显著,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及深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慢性阻塞性肺 吸入装置操作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互联网+”药学服务联合常规用药指导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管理效果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徐俊彦 钟凯惠 +1 位作者 陈小燕 张谢稍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16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互联网+”药学服务联合常规用药指导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健康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广东省佛山市第四人民医院综合呼吸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COPD住院患者5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5例... 目的探讨“互联网+”药学服务联合常规用药指导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健康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广东省佛山市第四人民医院综合呼吸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COPD住院患者5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5例。出院后,两组患者均予常规用药指导,观察组加用“互联网+”药学服务模式,内容包括药师通过手机App提供服药计划、按时用药提醒、用药记录等方面的健康管理指导。两组患者均随访12个月。结果失访56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26例),均予剔除。出院后,观察组患者对药物治疗作用、药品用法、药品不良反应(ADR)及其防治方法、气雾剂使用方法的知晓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DR发生率为18.8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9.00%(P<0.05)。观察组患者咳嗽、咳痰、呼吸功能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早、晚呼气峰流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急性加重期、稳定期用药种类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按时用药率、按规定剂量用药率、药品说明书参阅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年就诊次数、年住院率、年就诊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和自我效能感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互联网+”药学服务联合常规用药指导用于COPD患者的健康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和药物的认识,减少ADR的发生,改善病情,减少用药种类,降低用药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药学服务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健康管理 应用效果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咳喘药学门诊系统化药学服务干预效果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祥 陈曙东 +6 位作者 张烨 吴冬妮 唐佳丽 臧菊香 秦军 凌维 王楠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5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药物治疗管理(MTM)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咳喘药学门诊系统化药学服务的效果。方法依托MTM服务理念,建立咳喘药学门诊服务流程。回顾性分析医院2021年1月至8月就诊的COPD稳定期患者的病历186份,按是否经咳喘药学门... 目的探讨基于药物治疗管理(MTM)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咳喘药学门诊系统化药学服务的效果。方法依托MTM服务理念,建立咳喘药学门诊服务流程。回顾性分析医院2021年1月至8月就诊的COPD稳定期患者的病历186份,按是否经咳喘药学门诊用药指导分为观察组(92例)和对照组(94例),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肺功能、急性加重次数、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问卷(CRQ)评分。结果该院形成了以专科药师干预为主的动态、全程、闭环咳喘门诊药学服务。与对照组比较,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FEV1占预计值均明显提升[(51.73±5.31)%比(55.95±5.76)%,(50.53±9.50)%比(53.37±8.86)%,P<0.05],急性加重发生率明显降低(14.89%比5.43%,P<0.05),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20.21%比9.78%,P<0.05),CRQ包括呼吸困难、疲劳症状、情感障碍、疾病控制评分及总评分均明显提升(P<0.05)。结论咳喘药学门诊系统化药学服务可操作性强,效果显著,能让COPD患者的疾病得到长期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喘药学门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药物治疗管理 药学服务
下载PDF
咳喘医药联合门诊服务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丹 刘国栋 +2 位作者 刘煜 童少华 刘胜军 《药学实践与服务》 CAS 2023年第11期689-693,共5页
目的 探索咳喘医药联合门诊服务模式。方法 收集我院2021年6月至12月期间在联合门诊就诊的咳喘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患者,评估患者在药学服务干预前后吸入装置的使用评分、依从性(MMAS-8)评分、临床有效情况、不良反应发生... 目的 探索咳喘医药联合门诊服务模式。方法 收集我院2021年6月至12月期间在联合门诊就诊的咳喘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患者,评估患者在药学服务干预前后吸入装置的使用评分、依从性(MMAS-8)评分、临床有效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吸入装置使用评分、MMAS-8评分、支气管哮喘控制测试(ACT)/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药学服务的满意度在94.75%以上。结论 我院开设的咳喘医药联合门诊提供的药学服务可以帮助咳喘疾病患者正确使用吸入装置,提高用药依从性,更好地控制病情,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医药联合门诊规范工作模式的积极尝试和探索具有一定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联合门诊 吸入装置 药学服务
下载PDF
基于DRPs的药师参与分类药学监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用药安全性和监护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香雪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2期156-160,共5页
目的研究基于药物相关问题(DRPs)的药师参与分类药学监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用药安全性和监护质量的影响。方法120例COPD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监护组和参照组,各60例。参照组患者予常规医护服务,监护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 目的研究基于药物相关问题(DRPs)的药师参与分类药学监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用药安全性和监护质量的影响。方法120例COPD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监护组和参照组,各60例。参照组患者予常规医护服务,监护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增加基于DRPs的药师参与分类药学监护服务。分析监护组患者DRPs,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后3个月运动耐量[6min步行距离(6MWD)]、临床症状控制情况[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监护组共发现65个DRPs,涉及治疗有效性问题39个(60.00%)、治疗安全性问题20个(30.77%)、其他问题6个(9.23%);DRPs发生原因78个,其中多与药物选择和患者自身有关,与药物选择有关23个(29.49%),与患者自身有关26个(33.33%);针对医师层面干预39个(60.00%),患者层面干预26个(40.00%),干预接受59个(90.77%),DRPs被完全解决51个(78.46%)。出院后3个月,两组患者6MWD长于本组入院时,CAT评分低于本组入院时,且监护组患者6MWD(296.77±38.72)m长于参照组的(280.50±37.44)m,CAT评分(19.56±3.01)分低于参照组的(21.09±3.1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监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低于参照组的2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DRPs的药师参与分类药学监护可改善COPD患者的运动耐量、临床症状,有利于降低用药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相关问题 分类药学监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用药安全 监护质量
下载PDF
临床药师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使用新型吸入剂装置效果分析
12
作者 张超龙 任健 宋艳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S01期358-360,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使用新型吸入剂装置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3月至11月收治的COPD患者40例,临床药师对所有使用吸入剂的患者展开吸入技术指导,对比临床药师指导前后患者对新型吸入剂装置使用步骤的...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使用新型吸入剂装置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3月至11月收治的COPD患者40例,临床药师对所有使用吸入剂的患者展开吸入技术指导,对比临床药师指导前后患者对新型吸入剂装置使用步骤的掌握情况、使用正确率,并采用Morisky药物依从性量表(MMAS-8量表)患者使用吸入装置的依从性。结果经临床药师指导后,患者对新型吸入剂装置使用步骤的掌握度,以及首次、长期使用新型吸入剂装置的正确率均较指导前显著提升(P<0.05);MMAS-8量表评分由(3.02±0.78)分显著升至(7.16±0.81)分(P<0.001)。结论临床药师指导有助于COPD患者充分掌握新型吸入剂装置使用步骤,且对其使用正确率、依从性的提升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新型吸入剂装置 使用效果
下载PDF
临床药师对不同阶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用药干预及药学监护 被引量:1
13
作者 宋小丹 《药品评价》 CAS 2023年第4期445-448,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不同阶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用药干预及药学监护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吉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为COPD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临床药师指导...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不同阶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用药干预及药学监护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吉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为COPD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临床药师指导下实施用药干预及药学监护,采用用药依从性评估表对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进行评估,采用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价呼吸困难程度,计算两组的体质量指数(BMI),检测两组患者的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对两组患者的六分钟步行距离(6MWD)进行评分。结果研究组用药依从性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用药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mMRC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的BMI、FEV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6MW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药师对COPD不同阶段患者进行用药干预和药学监护,可提高其用药依从性,改善病情,促进身体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药依从性 药学服务 临床药师 不同阶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用药干预
下载PDF
药物重整用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效果评价
14
作者 王实慧 欧阳志成 李小玲 《药品评价》 CAS 2023年第8期928-932,共5页
目的探索临床药师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实施药物重整的工作模式及效果,为基层药师实施药物重整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将萍乡市人民医院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按传统医疗模... 目的探索临床药师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实施药物重整的工作模式及效果,为基层药师实施药物重整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将萍乡市人民医院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按传统医疗模式治疗,试验组在传统医疗模式上,增加药物重整。比较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事件(ADR/ADE)发生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住院期间药品金额、药占比、总费用、住院天数以及住院患者满意度。结果住院期间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ADR/ADE发生率、药品金额以及药占比均更低(P<0.05),患者满意度更高(P<0.05),而总费用、住院天数以及出院CAT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重整能进一步降低药品金额、药占比,可保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用药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是基层临床药师为患者服务的重要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疗法管理 药物重整 老年人 慢性阻塞性肺病 药学服务
下载PDF
临床药师参与非透析CKD患者饮食营养干预的效果分析
15
作者 张忠伟 陶荔 严佳栋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17期152-155,共4页
目的 分析临床药师参与非透析慢性肾脏病(CKD)患者饮食营养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32例非透析CKD患者为研究对象,以2019年4月开设饮食营养门诊为节点,将未开展饮食营养干预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了饮食营养干预的患者作为试验组,每组16... 目的 分析临床药师参与非透析慢性肾脏病(CKD)患者饮食营养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32例非透析CKD患者为研究对象,以2019年4月开设饮食营养门诊为节点,将未开展饮食营养干预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了饮食营养干预的患者作为试验组,每组16例。比较两组白蛋白、肌酐水平及其增幅。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白蛋白(35.25±3.70)g/L高于对照组的(23.35±3.20)g/L,且试验组白蛋白增幅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肌酐(230.89±123.00)μmol/L与对照组的(210.42±208.00)μmo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肌酐增幅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饮食营养干预改善了非透析CKD患者的营养状况,延缓了肾功能损害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服务 慢性肾脏病 饮食营养 临床药师 非透析治疗
下载PDF
临床药师参与多学科联合诊疗对COPD患者的疗效研究
16
作者 叶进 周琦 +1 位作者 朱卫锋 余腾 《上海医药》 CAS 2023年第7期69-72,共4页
目的:探索临床药师与多学科协作开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78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89)和对照组(n=89),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医师、护士、药师多学科联合诊疗,观察两组患者干预效... 目的:探索临床药师与多学科协作开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78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89)和对照组(n=89),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医师、护士、药师多学科联合诊疗,观察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W_(max)、GQOLI-74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变化显著,且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疾病认知情况更好,住院天数更少,住院费用更低,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总发生率更低,用药依从性和患者满意度更好(P<0.05)。结论:临床药师参与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对COPD患者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联合诊疗 COPD 临床药师
下载PDF
老年综合评估在慢阻肺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及对睡眠的影响
17
作者 张雯靖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3年第4期764-766,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综合评估在慢阻肺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及对睡眠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12月莆田市荔城区医院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 目的:探讨老年综合评估在慢阻肺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及对睡眠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12月莆田市荔城区医院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实施老年综合评估护理方案,观察2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睡眠质量情况与生命质量情况,并且分析2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经观察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在展开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的评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干预实施后,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值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对护理工作总满意人数计40例,占比95.24%,对照组患者中对护理工作总满意人数计34例,占比80.95%,前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2组患者生命质量评分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测定值更高,整体改善情况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综合评估在慢阻肺护理中的临床价值较高,它可有效帮助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与生命质量,同时还可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度,整体治疗效果佳,可值得大力推广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综合评估 慢阻肺护理 临床应用 睡眠影响
下载PDF
临床药师主导的慢性病管理在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对药物了解程度方面的作用 被引量:34
18
作者 武丹威 韩爽 +3 位作者 施楠楠 张天婧 张威 甄健存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3251-3254,共4页
目的:评估临床药师主导的慢性病管理在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了解程度方面的作用。方法:设计随机对照研究,纳入符合标准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出院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临床药师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周期的随访,干预组前3个月每2... 目的:评估临床药师主导的慢性病管理在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了解程度方面的作用。方法:设计随机对照研究,纳入符合标准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出院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临床药师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周期的随访,干预组前3个月每2周随访1次,后3个月每4周随访1次;对照组每3个月随访1次,随访时间均为6个月。统计两组在随访期内临床药师进行药物重整、用药教育、药物不良反应教育、生活方式教育及患者主动咨询的次数;分别在3、6个月时对两组患者的药物了解程度进行评分(1~3分,1分为完全了解,3分为不了解)。结果:最终分别纳入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32、25名,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及药物了解程度评分[(1.59±0.49)、(1.6±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干预组在第3个月时药物重整次数分别为(0.34±0.65)、(2.48±2.43)次(P<0.05),用药教育次数分别为(1.56±2.23)、(2.08±2.80)次,药物不良反应教育次数分别为(0.66±1.07)、(4.44±3.01)次(P<0.05),生活方式教育次数分别为(0.38±0.66)、(2.64±2.83)次(P<0.05),患者主动咨询次数分别为(0.41±1.10)、(0.44±0.92)次,药物了解程度评分分别为(2.00±0.67)、(1.32±0.56)分(P<0.05);第6个月时两组的上述6项数据分别为(0.09±0.39)、(1.88±1.76)次(P<0.05),(0.09±0.39)、(1.40±2.10)次(P<0.05),(0.13±0.42)、(1.76±1.56)次(P<0.05),(0.03±0.18)、(0.36±0.81)次(P<0.05),(0.06±0.35)、(0.16±0.47)次,(1.97±0.74)、(1.16±0.37)分(P<0.05),在患者药物了解程度评分上,临床药师干预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药师主导的慢性病管理可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药物了解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管理 临床药师 老年高血压患者 药学服务 药物了解程度
下载PDF
医联体药师团队参与COPD患者长期用药安全评估管理工作模式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34
19
作者 张楠 张娜 +5 位作者 鲁秀玲 尤秀梅 薛兵 陆红柳 杨慧鹃 夏文斌 《中国药师》 CAS 2018年第3期441-444,共4页
目的:探讨医改新形势下医联体药师团队参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长期用药安全评估新型管理模式,为药师参与慢病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在我院及医联体所辖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且符合入选标准的126例COPD患者,由我院临床药师... 目的:探讨医改新形势下医联体药师团队参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长期用药安全评估新型管理模式,为药师参与慢病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在我院及医联体所辖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且符合入选标准的126例COPD患者,由我院临床药师带动指导社区药师共同参与,与医生协作,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安全用药干预管理,包括:用药安全综合评估与分级管理、追踪随访与用药指导,全程化处方审核、建立共享数据库等。结果:该工作模式干预1年后,患者安全用药认知能力及用药依从性较干预前均显著提高(P<0.01),患者COPD疾病控制情况(CAT评分)明显改善(P<0.05或P<0.01),药师有效辨识并干预不合理处方能力显著提升(P<0.01)。结论:医联体药师团队参与COPD患者长期用药安全评估管理工作模式对于保障COPD患者安全用药,提高药物治疗效果,提高药师团队专业服务水平具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联体 药师团队 药学服务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病管理
下载PDF
临床药师参与高血压慢病管理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34
20
作者 俞慧群 王珍珍 +2 位作者 张淑燕 赵昕 丁晓晓 《中国药师》 CAS 2015年第2期291-292,306,共3页
目的:评价临床药师对高血压慢病管理患者开展药学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北仑区新矸街道紫荆社区的所有高血压慢病管理患者为研究对象,由临床药师定期和社区医生一起对慢性病患者进行面对面用药指导、电话交流沟通、上门随访、专题健康... 目的:评价临床药师对高血压慢病管理患者开展药学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北仑区新矸街道紫荆社区的所有高血压慢病管理患者为研究对象,由临床药师定期和社区医生一起对慢性病患者进行面对面用药指导、电话交流沟通、上门随访、专题健康讲座等方法,为慢病管理患者提供用药指导,实施药学干预,将干预前后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水平、血压控制水平、用药依从性等进行统计并比较。结果:临床药师干预后患者对高血压和抗高血压用药的认识水平有明显提高(P<0.05或P<0.01),患者血压控制水平及用药依从性明显改善(P<0.01),非预约就诊率、急诊率、住院率及住院次数明显下降(P<0.05或0.01)。结论:临床药师开展高血压慢病管理患者的药学干预,可以为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用药保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高血压 慢病管理 药学干预 药学服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