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urrent status of high on-treatment platelet reactivity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or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Mechanisms,evaluation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 被引量:17
1
作者 Stavros Spiliopoulos Georgios Pastromas 《World Journal of Cardiology》 CAS 2015年第12期912-921,共10页
Antiplatelet therapy with aspirin or clopidogrel or both is the standard care for patients with proven coronary or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especially those undergoing endovascular revascularization procedures. How... Antiplatelet therapy with aspirin or clopidogrel or both is the standard care for patients with proven coronary or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especially those undergoing endovascular revascularization procedures. However,despite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antiplatelet regiments,some patients still experience recurrent cardiovascular ischemic events. So far,it is well documented by several studies that in vitro response of platelets may be extremely variable. Poor antiplatelet effect of clopidogrel or high on-treatment platelet reactivity(HTPR) is under investigation by numerous recent studies. This review article focuses on methods used for the ex vivo evaluation of HTPR,as well as on the possible underlying mechanisms and the clinical consequences of this entity. Alternative therapeutic options and future directions are also addre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ONARY DISEASE clopidogrel Aspirin HIGH on treatment platelet reactivity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ANTIPLATELET therapy Ticagrelor PRASUGREL
下载PDF
氯吡格雷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2
作者 孙冠军 戚远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5期91-94,共4页
目的 分析氯吡格雷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单县中心医院于2022年1月—2023年9月收治的15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法分组,对照组75例,使用氯吡格雷治疗,干预组75例,开展氯吡格雷联合依达拉奉联合治疗,对比两... 目的 分析氯吡格雷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单县中心医院于2022年1月—2023年9月收治的15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法分组,对照组75例,使用氯吡格雷治疗,干预组75例,开展氯吡格雷联合依达拉奉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干预组治疗有效率(94.67%)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92,P<0.05)。治疗后,干预组的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干预组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同型半胱氨酸及炎性因子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干预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效果良好,有临床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依达拉奉 氯吡格雷 联合治疗
下载PDF
氯吡格雷血小板反应性与经皮冠脉介入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患者不良事件的关系
3
作者 张剑波 史琦玉 +1 位作者 胡亚民 李晓红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13期69-74,共6页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血小板反应性与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患者出血事件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就诊并完成PCI且门诊随访的220...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血小板反应性与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患者出血事件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就诊并完成PCI且门诊随访的2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分为血小板低反应组(100例)和血小板高反应组(120例),并根据患者PCI后12个月是否发生出血分为出血组(41例)和未出血组(179例)。比较两组患者PCI后12个月的出血事件发生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析DAPT评分、PRECISE-DAPT评分、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三者联合对患者出血风险的预测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患者PCI后12个月发生出血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PCI后12个月,血小板低反应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2.00%,明显高于血小板高反应组的4.17%(P<0.05);血小板低反应组的轻微出血发生率为20.00%,明显高于血小板高反应组的5.00%(P<0.05)。出血组DAPT评分明显低于未出血组(P<0.05),PRECISE-DAPT评分和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均明显高于未出血组(P<0.05)。DAPT评分、PRECISE-DAPT评分、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三者联合检测预测出血风险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3[95%CI(0.777,0.879)],0.641[95%CI(0.574,0.705)],0.891[95%CI(0.842,0.929)],0.949[95%CI(0.911,0.974)],对应的特异度分别为70.39%,77.09%,69.83%,86.59%,灵敏度分别为87.80%,48.78%,90.24%,92.6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消化道溃疡史、DAPT评分、PRECISE-DAPT评分、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均是PCI后12个月发生出血的影响因素(P<0.05)。列线图预测模型显示,DAPT评分每降低1分,增加10分的权重;PRECISE-DAPT评分每增加5分,增加5.2分的权重;血小板聚集抑制率每增加2分,增加10分的权重;有消化道溃疡史增加19.8分的权重。Bootstrap法内部验证显示,H-L检验结果为χ^(2)=7.541,P=0.563,模型有良好的校准度;Calibration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预测的出血风险与实际发生风险间的一致性良好,AUC为0.908[95%CI(0.845,0.970)],预测模型的区分度良好。结论氯吡格雷血小板低反应性可影响PCI后DAPT患者出血事件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DAPT评分、PRECISE-DAPT评分、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对出血事件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血小板反应性 经皮冠脉介入术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出血事件
下载PDF
半夏天麻白术汤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4
作者 成晓霞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26期12-16,共5页
目的 观察半夏天麻白术汤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依纳入标准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接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研究对象,共纳入42例,遵循随机对照试验原则分为BTB联合组和CHS组,每... 目的 观察半夏天麻白术汤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依纳入标准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接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研究对象,共纳入42例,遵循随机对照试验原则分为BTB联合组和CHS组,每组21例。在对症治疗基础上,CHS组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BTB联合组在CHS组基础上联合半夏天麻白术汤治疗,2组均用药2周。比较2组疗效差异,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CHS组的71.43%(χ^(2)=4.285,P=0.038);治疗2周后,2组头晕头痛、口角流涎积分、NIHSS评分、Fib、TC、TG、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MBI评分、APTT及BTB联合组HDL-C水平升高或延长,且BTB联合组变化的程度大于CHS组(P均<0.01)。BTB联合组与CHS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9.53%vs.14.2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7,P=0.633)。结论 半夏天麻白术汤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肯定,可缓解中医证候表现,改善神经功能,提升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凝血指标及血脂指标,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半夏天麻白术汤 氯吡格雷 治疗效果
下载PDF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轻度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5
作者 谢丽萍 夏青 史章强 《当代医学》 2024年第6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轻度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当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轻度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轻度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当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轻度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炎症因子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血管内皮功能、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治疗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血小板凝聚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一氧化氮(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内皮素(E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NO、CG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E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轻度脑梗死,整体治疗效果确切且安全,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减轻炎症反应,并调节血液流变学,预后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轻度脑梗死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治疗效果
下载PDF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6
作者 刘向丽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6期65-67,共3页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22年7月—2023年7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应用摸球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22年7月—2023年7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应用摸球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组更高(P<0.05)。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凝血功能指标,治疗前组间差异较小,治疗后MMSE各维度评分值均为观察组更高,凝血功能指标为观察组更具优势(P<0.05)。统计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对照组统计值分别为10.00%、6.67%,差异较小,组间用药安全性相当(P>0.05)。结论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中,行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在促进患者认知功能及凝血功能指标改善方面具有良好效果,可以有效保证患者治疗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疗效 认知功能 凝血功能指标 治疗安全性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6个月后应用低剂量替格瑞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宋敏 姚朱华 +3 位作者 门剑龙 曹明英 黎文婷 陈颖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973-1977,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6个月后应用低剂量替格瑞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2月在天津市人民医院行PCI术6个月后复查的患者95例,根据术后服用的二磷酸腺苷受体(P2Y12受体)拮抗剂类型,将其分为替格瑞洛...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6个月后应用低剂量替格瑞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2月在天津市人民医院行PCI术6个月后复查的患者95例,根据术后服用的二磷酸腺苷受体(P2Y12受体)拮抗剂类型,将其分为替格瑞洛组(n=33)和氯吡格雷组(n=62)。其中,替格瑞洛组患者术后服用标准剂量替格瑞洛(90 mg/次,2次/d)、6个月后改为低剂量替格瑞洛(45 mg/次,2次/d),氯吡格雷组患者术后持续服用氯吡格雷(75 mg/次,1次/d),两组均联合服用阿司匹林(100 mg/次,1次/d)。比较两组患者PCI术6个月后服药1周、3个月时采用光比浊(LTA)法检测的血小板聚集率,以及随访6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PCI术6个月后服药1周、3个月,替格瑞洛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氯吡格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3个月,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与服药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替格瑞洛组患者MACE发生率低于氯吡格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轻度出血、呼吸困难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后6个月应用低剂量替格瑞洛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强于氯吡格雷,可有效减少PCI术后患者的缺血事件发生,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气囊 冠状动脉 替格瑞洛 氯吡格雷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冠脉支架术后长期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王东明 岳传哲 +2 位作者 陈宋明 房小袆 丁洽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21期1758-1759,共2页
目的观察冠脉支架术后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行冠脉支架术的136例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70例)和对照组(66例)。试验组在冠脉支架术后长期联合应用(6~12个月,平均9个月)阿司匹林和... 目的观察冠脉支架术后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行冠脉支架术的136例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70例)和对照组(66例)。试验组在冠脉支架术后长期联合应用(6~12个月,平均9个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至随访结束;对照组在PCI术后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1个月,以后长期应用阿司匹林。观察两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性死亡、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复发进行靶血管再通治疗)及出血(严重出血、轻微出血)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发生7例心血管事件(心肌梗死2例、靶血管再通治疗5例);对照组发生16例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性死亡1例,心肌梗死4例,靶血管再通治疗11例),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出血,轻微出血率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冠脉支架术后长期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安全、有效,可减少冠脉支架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出血并发症无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抗血小板治疗 冠脉支架术 急性冠脉综合征
下载PDF
吲哚布芬联合氯吡格雷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9
作者 张鑫 张化勇 +3 位作者 韩立会 刘玉红 于仁亮 苏子德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年第6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吲哚布芬联合氯吡格雷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0月于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行PCI术后出现NVAF的患者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观察组13例。两组均... 目的探讨吲哚布芬联合氯吡格雷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0月于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行PCI术后出现NVAF的患者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观察组1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术后服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试验组术后服用吲哚布芬联合氯吡格雷,并根据INR调整华法林用量。两组均进行6个月的观察。比较两组术后1、6个月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心肌缺血未改善率、不良事件发生率、血栓弹力图AA途径抑制率。结果术后1个月,两组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心肌缺血未改善率、血栓弹力图AA途径抑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血栓弹力图AA途径抑制率与术后1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心肌缺血未改善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吲哚布芬联合氯吡格雷在PCI术后NVAF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达到抗血小板和抗凝的双重目的,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吲哚布芬 氯吡格雷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冠脉支架术后氯吡格雷抵抗患者抗血小板药物疗效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魏洪杰 石俊婷 +1 位作者 李星星 康美丽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16期1635-1638,共4页
目的探讨冠脉支架术后氯吡格雷抵抗患者抗血小板药物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经血栓弹力图结果证实存在氯吡格雷抵抗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氯吡格雷组(A组)和... 目的探讨冠脉支架术后氯吡格雷抵抗患者抗血小板药物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经血栓弹力图结果证实存在氯吡格雷抵抗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氯吡格雷组(A组)和替格瑞洛+阿司匹林组(B组),每组55例。A组在冠脉支架术后仅应用氯吡格雷;B组在冠脉支架术后联合应用替格瑞洛和阿司匹林,两组用药时间均直至随访结束(3~8个月,平均4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前及术后1、3、6、8个月血小板聚集率情况;考察两组患者在随访8个月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心血管性死亡、心肌梗死、靶血管再通治疗及再发心绞痛)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A组与B组血小板聚集率在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1、3、6、8月后B组不同时间点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A组(P<0.05);心血管事件中B组患者靶血管再通(1.8%)和支架内血栓(1.8%)事件发生率与A组比较[靶血管再通(12.7%)和支架内血栓(14.5%)]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因消化道严重出血1例,但与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疹、胃肠道反应、血小板及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氯吡格雷抵抗患者而言,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组治疗的抗血小板效果较好;氯吡格雷抵抗患者选择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组治疗是安全有效并能够于临床借鉴使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氯吡格雷抵抗 抗血小板治疗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冠脉支架术后长期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熊日成 向定成 +1 位作者 俞宙 邱健 《西部医学》 2010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支架术后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行冠脉支架术的611例冠心病患者按病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n=424)和稳定性心绞痛组(SAP,n=187)。两组在冠脉支架术后长期联合应用(最短1个月...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支架术后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行冠脉支架术的611例冠心病患者按病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n=424)和稳定性心绞痛组(SAP,n=187)。两组在冠脉支架术后长期联合应用(最短1个月,31.8%超过12个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至随访结束。比较两组联合应用抗血小板的情况,观察两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性死亡、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复发进行靶血管再通治疗)及抗血小板副作用(消化道出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发生76例心血管事件(死亡15例,心肌梗死10例、靶血管再通治疗45例,卒中6例);稳定性心绞痛组发生25例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性死亡8例,心肌梗死1例,靶血管再通治疗14例,卒中2例),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负荷量差异有显著性,联合应用超过12个月例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抗血小板副作用(消化道出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冠脉支架术后长期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安全、有效,可减少冠脉支架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出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等抗血小板药物并发症无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支架 抗血小板药 有效与安全性
下载PDF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青年人伴有血管狭窄脑梗死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辉 左凤同 +3 位作者 刘洁琼 董爱勤 吴慧君 杨萍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2期229-232,共4页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青年人伴有血管狭窄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青年人伴有血管狭窄的脑梗死患者120例,采用单盲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独给予阿司匹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比较两组治疗前...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青年人伴有血管狭窄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青年人伴有血管狭窄的脑梗死患者120例,采用单盲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独给予阿司匹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聚集率、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和临床疗效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间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别.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青年人伴有血管狭窄的脑梗死治疗效果优于单用阿司匹林,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联合 氯吡格雷 脑梗死 临床治疗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抵抗的处理对策 被引量:3
13
作者 石蕴琦 邢燕 李占全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0年第2期286-288,共3页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但有些患者接受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仍有心肌梗死、猝死等不良事件发生。因此,正确识别、及时处理其抵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就对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抵抗的定义,检测方法...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但有些患者接受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仍有心肌梗死、猝死等不良事件发生。因此,正确识别、及时处理其抵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就对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抵抗的定义,检测方法,处理对策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抵抗 处理对策
下载PDF
基于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氯吡格雷抵抗早期筛查及精准治疗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娜 仵文英 +3 位作者 张抗怀 张超英 王娜 王海涛 《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5期524-528,共5页
目的依据CYP2C19基因多态性筛查氯吡格雷抵抗患者并制定精准抗血小板治疗方案。方法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患者200例,应用焦磷酸测序技术检测CYP2C19基因多态性识别氯吡格雷弱代谢患者,制定氯吡格雷抵抗应对策略,指导... 目的依据CYP2C19基因多态性筛查氯吡格雷抵抗患者并制定精准抗血小板治疗方案。方法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患者200例,应用焦磷酸测序技术检测CYP2C19基因多态性识别氯吡格雷弱代谢患者,制定氯吡格雷抵抗应对策略,指导临床抗血小板治疗。结果氯吡格雷抵抗患者(包括中间代谢型和慢代谢型)所占比例高达63.5%。中间代谢型患者中将氯吡格雷剂量加倍占41.4%,更换替格瑞洛占20.2%;慢代谢型患者中将氯吡格雷剂量加倍占39.3%,更换替格瑞洛占46.4%。氯吡格雷抵抗患者的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比例明显提高。结论基于CYP2C19基因多态性制定的氯吡格雷抵抗应对策略初见临床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抵抗 CYP2C19 基因多态性 精准治疗
下载PDF
利伐沙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15
作者 盘婧婧 陈琛 张思梦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2年第21期19-22,共4页
目的观察利伐沙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长沙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4例。对照组予... 目的观察利伐沙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长沙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试验组予以氯吡格雷联合利伐沙班。2组均连续治疗10 d。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患侧下肢周径、双侧下肢周径差、凝血功能指标[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73%,高于对照组的81.82%(χ^(2)=4.456,P=0.035)。治疗后,2组患者血红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血小板计数低于治疗前,但试验组血小板计数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患者患侧下肢周径、双侧下肢周径差均减小,且试验组小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D-二聚体、FIB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肢肿痛症状和凝血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利伐沙班 氯吡格雷 治疗结果 下肢周径 凝血功能
下载PDF
氯吡格雷联用阿司匹林治疗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根林 周伟坤 黄燕 《内科》 2015年第6期796-798,共3页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用治疗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0例。三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一组患者...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用治疗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0例。三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一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二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患者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观察分析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NIHS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0%)显著高于对照一组(70.0%)和对照二组患者(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一组和对照二组患者(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一组和对照二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能发挥药物协同作用,增强疗效;同时能改善患者脑部血供,减轻神经功能缺损,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治疗
下载PDF
血小板功能监测之我见 被引量:5
17
作者 吕树铮 许锋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451-456,共6页
人类伴粥样硬化而生,随血栓事件而亡。血小板是血栓形成的核心因素,在动脉粥样硬化成为流行病的今天,抗血小板治疗已经广泛应用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中血栓的治疗及预防。但抗血小板药物的监测一直没有得到重视,不恰当抗栓治疗导致的缺血... 人类伴粥样硬化而生,随血栓事件而亡。血小板是血栓形成的核心因素,在动脉粥样硬化成为流行病的今天,抗血小板治疗已经广泛应用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中血栓的治疗及预防。但抗血小板药物的监测一直没有得到重视,不恰当抗栓治疗导致的缺血性或出血性事件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本文就抗血小板治疗过程中血小板功能监测的必要性以及方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功能监测 抗血小板治疗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0
18
作者 宋智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年第21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古蔺县人民医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患...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古蔺县人民医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表(SS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S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确切,其可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阿托伐他汀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治疗结果
下载PDF
CYP2C19基因多态性指导下的抗血小板个体化治疗 被引量:6
19
作者 吴龙梅 徐威 +2 位作者 田新利 衣桂燕 李俊峡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5年第2期207-210,共4页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指导下的抗血小板个体化治疗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2013年11月至2014年5月因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就诊并成功完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患者... 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指导下的抗血小板个体化治疗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2013年11月至2014年5月因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就诊并成功完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患者338例,最终纳入符合条件的患者301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个体化治疗组两组,常规治疗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个体化治疗组根据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为LOF+组和LOF-组,LOF+组给予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治疗,LOF-组仍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随访9~12个月内主要出血事件和心血管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多支病变、支架植入数目、辅助检查(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肌酐、尿酸)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两组安全终点(主要出血事件)和疗效终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支架内血栓、再发心绞痛)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根据基因多态性指导抗血小板治疗未能降低心血管终点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2C19 氯吡格雷 替格瑞洛 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
下载PDF
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5
20
作者 马书红 陈冬梅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年第9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收治的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 目的探讨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收治的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心电图改善和心绞痛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心电图改善、心绞痛控制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及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及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绞痛及心电图,并改善了血液流变学指标,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 硫酸氢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