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6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isual Study on Flow and Oper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Flat Plate Closed Loop Pulsating Heat Pipes 被引量:2
1
作者 杨洪海 Groll Manfred Khandekar Sameer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09年第1期80-84,共5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n experimental study including visualization on a flat plate closed loop pulsating heat pipes.It consists of a total of 40 channels with square cross section(2 mm×2 mm,165 mm long) machined d... This paper presents an experimental study including visualization on a flat plate closed loop pulsating heat pipes.It consists of a total of 40 channels with square cross section(2 mm×2 mm,165 mm long) machined directly on an aluminum plate(180 mm×120 mm×3 mm) covered by a transparent plate.The working fluid employed is ethanol.As a result,various flow patterns and their transitions are observed and found to be related to the fluid fill ratio,input heat load and the device orientation.Also the oper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working mechanism a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at plate closed loop pulsating heat pipes fill ratio flow patterns operational characteristics
下载PDF
Between Closeness and Openness --An Understanding of Guild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Succession of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Management Right of Baxian County in Qing Dynasty
2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7期138-140,共3页
关键词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摘要 期刊 编辑工作
下载PDF
The Fuzzy Neural Network Control Scheme With H∞ Tracking Characteristic of Space Robot System With Dual-arm After Capturing a Spin Spacecraft 被引量:1
3
作者 Jing Cheng Li Chen 《IEEE/CAA Journal of Automatica Sinica》 SCIE EI CSCD 2020年第5期1417-1424,共8页
In this paper,the dynamic evolution for a dualarm space robot capturing a spacecraft is studied,the impact effect and the coordinated stabilization control problem for postimpact closed chain system are discussed.At f... In this paper,the dynamic evolution for a dualarm space robot capturing a spacecraft is studied,the impact effect and the coordinated stabilization control problem for postimpact closed chain system are discussed.At first,the pre-impact dynamic equations of open chain dual-arm space robot are established by Lagrangian approach,and the dynamic equations of a spacecraft are obtained by Newton-Euler method.Based on the results,with the process of integral and simplify,the response of the dual-arm space robot impacted by the spacecraft is analyzed by momentum conservation law and force transfer law.The closed chain system is formed in the post-impact phase.Closed chain constraint equations are obtained by the constraints of closed-loop geometry and kinematics.With the closed chain constraint equations,the composite system dynamic equations are derived.Secondly,the recurrent fuzzy neural network control scheme is designed for calm motion of unstable closed chain system with uncertain system parameter.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effects of uncertain system inertial parameters,the recurrent fuzzy neural network is used to approximate the unknown part,the control method with H∞tracking characteristic.According to the Lyapunov theory,the global stability is demonstrated.Meanwhile,the weighted minimum-norm theory is introduced to distribute torques guarantee that cooperative operation between manipulators.At last,numerical examples simulate the response of the collision,and the efficiency of the control scheme is verified by the simulation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pturing operation calm motion control closed chain system dual-arm space robot recurrent fuzzy neural network H∞tracking characteristic
下载PDF
Burning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cellular combustible objects 被引量:1
4
作者 Wei-tao YANG Yu-xiang LI San-jiu YI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14年第2期106-110,共5页
Microcellular combustible objects for application of combustible case,caseless ammunition or combustible detonator-holding tubes are fabricated through one-step foaming process,in which supercritical CO_2 is used as f... Microcellular combustible objects for application of combustible case,caseless ammunition or combustible detonator-holding tubes are fabricated through one-step foaming process,in which supercritical CO_2 is used as foaming agent.The formulations consist of inert polymer binder and ultra fine RDX.For the inner porous structures of microcellular combustible objects,the cell sizes present a unimodal or bimodal distribution by adjusting the foaming conditions.Closed bomb test is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both porous structure style and RDX content on burning behavior.The sample with bimodal distribution of cell sizes burns faster than that with unimodal distribution,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RDX can influence the burning characteristics in a positive manner.In addition,the translation of laminar burning to convective burning is determined by burning rate versus pressure curves of samples at two different loading densities,and the resulting transition pressure is 30 MPa.Moreover,the samples with bigger sample size present higher burning rate,resulting in providing deeper convective depth.Dynamic vivacity of samples is also studi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vivacity increases with RDX content and varies with inner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性能 可燃物 超临界二氧化碳 发泡过程 多孔结构 双峰分布 单峰分布 压力曲线
下载PDF
Low-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extension for vibration sensors 被引量:2
5
作者 杨学山 高峰 候兴民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04年第1期139-146,共8页
Traditional magneto-electric vibration sensors and servo accelerometers have severe shortcomings when used to measure vibration where low frequency components predominate.A low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extension for v... Traditional magneto-electric vibration sensors and servo accelerometers have severe shortcomings when used to measure vibration where low frequency components predominate.A low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extension for velocity vibration sensors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The passive circuit technology,active compens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closed- cycle pole compensation technology are used to extend the measurable range and to improve low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of sensors.Thses three types of low frequency velocity vibration sensors have been developed and widely adopted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bration sensor low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extension passive circuit technology active compensation technology closed-cycle pole compensation
下载PDF
疏密改造对新疆富士苹果果园微环境和光谱特性的影响
6
作者 梅闯 冯贝贝 +5 位作者 马丽亚 张振军 张金山 马艳红 王继勋 闫鹏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82-1688,共7页
【目的】研究疏密改造对郁闭富士苹果果园树冠内温度、相对湿度、光照强度、冠层反射光谱的影响,为提高果园产能和果实品质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新疆阿克苏地区老龄低效的郁闭富士苹果果园为研究对象,比较疏密改造与正常修剪果树冠... 【目的】研究疏密改造对郁闭富士苹果果园树冠内温度、相对湿度、光照强度、冠层反射光谱的影响,为提高果园产能和果实品质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新疆阿克苏地区老龄低效的郁闭富士苹果果园为研究对象,比较疏密改造与正常修剪果树冠层内的温度、相对湿度、光照强度、冠层反射光谱,并进行差异性分析,分析疏密改造对新疆富士苹果果园微环境和光谱特性的影响。【结果】疏密改造后冠层的光照强度高于对照(尤其是上部冠层)疏密改造后,苹果园疏密改造与其对照相比对冠层内温度湿度产生显著影响(P<0.05)。疏密改造后相同层次树冠内相对光照强度高于对照组,且在上部相对光照强度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疏密改造后,树体冠层反射光谱不同光质的反射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结论】疏密改造显著降低了富士苹果树冠内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冠层内东西南北4个方位、各时间段的光照强度与对照相比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同时冠层反射光谱不同光质的反射率也有显著的提升。疏密改造可以显著改善富士苹果果园通风透光条件和光质分布的方式及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士苹果 疏密改造 微环境 郁闭果园 光谱特性
下载PDF
湿气环境中CO_(2)-H_(2)S在α-Fe(110)密排面上吸附与点蚀机理研究
7
作者 李金灵 马文骏 +2 位作者 朱世东 屈撑囤 付安庆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82-93,共12页
目的从微观尺度探究CO_(2)-H_(2)S(CO_(2)和H_(2)S共存)在湿气管道顶部的吸附特性,进而揭示点蚀机理。方法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利用Materials Studio构建CO_(2)、H_(2)S和CO_(2)-H_(2)S在α-Fe(110)密排面的吸附模型,对CO_(2)... 目的从微观尺度探究CO_(2)-H_(2)S(CO_(2)和H_(2)S共存)在湿气管道顶部的吸附特性,进而揭示点蚀机理。方法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利用Materials Studio构建CO_(2)、H_(2)S和CO_(2)-H_(2)S在α-Fe(110)密排面的吸附模型,对CO_(2)、H_(2)S和CO_(2)-H_(2)S在α-Fe(110)面的吸附能、局域态密度、分波态密度和差分电荷密度进行仿真;利用高温高压釜模拟CO_(2)-H_(2)S-Cl^(-)腐蚀环境,分析L360钢在湿气环境中的腐蚀行为;最后,揭示含Cl^(-)湿气管道顶部CO_(2)-H_(2)S吸附机制与点蚀机理。结果CO_(2)、H_(2)S、CO_(2)-H_(2)S及CO_(2)-H_(2)S-Cl^(-)在最稳定位置时的吸附能分别为-4.065、-3.961、-8.538、-12.775e V,表明相较于CO_(2)与H_(2)S单独吸附,CO_(2)-H_(2)S在α-Fe(110)面的吸附能更负,Cl^(-)会进一步降低CO_(2)-H_(2)S的吸附能;且CO_(2)在与H_(2)S竞争环境电子中占优势;Cl^(-)会使CO_(2)-H_(2)S的局域态密度峰值降低,转移趋势为失去电子,基体和腐蚀介质的电子向着低能级跃迁释放出更多能量,进而加强了Fe与CO_(2)-H_(2)S间的化学键强度;Cl^(-)的2p轨道与Fe的3d轨道在-6.8 eV和-5.7 eV发生重叠,Cl^(-)被吸附到Fe表面并与Fe形成化学键生成氯化物,进而改变腐蚀产物膜的组分与结构,削弱产物膜的致密性和稳定性,减弱腐蚀阻抗力。在含Cl^(-)湿气的CO_(2)-H_(2)S环境中,液相中的Cl^(-)浓度升高,使L360钢的气相平均腐蚀速率逐渐增大,最高达2.935mm/a,点蚀越发严重。结论CO_(2)与H_(2)S在α-Fe(110)面吸附存在一定的协同和竞争作用,协同促进金属的腐蚀,FeCO3会优先沉积成膜,但H_(2)S会抑制FeCO3的生长,腐蚀产物以FeS为主;Cl^(-)会增强CO_(2)-H_(2)S与α-Fe(110)面间的作用力,弱化腐蚀产物膜层的保护性,进一步加速金属腐蚀、尤其是点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H_(2)S Cl^(-) 第一性原理 α-Fe(110)密排面 吸附特征 腐蚀机理
下载PDF
密闭管道内瓦斯爆炸卷扬沉积煤尘爆炸传播特性
8
作者 江丙友 洪汉 +4 位作者 苏明清 鲁昆仑 杨炳辉 王培龙 丁大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41-1951,共11页
为了探究密闭管道内瓦斯爆炸卷扬沉积煤尘爆炸的传播特性,在自主研制的瓦斯爆炸卷扬沉积煤尘爆炸试验系统内,从爆炸压力、火焰以及压力-火焰的耦合关系等方面,研究了不同瓦斯体积分数及煤尘质量浓度下瓦斯爆炸卷扬沉积煤尘爆炸的爆炸压... 为了探究密闭管道内瓦斯爆炸卷扬沉积煤尘爆炸的传播特性,在自主研制的瓦斯爆炸卷扬沉积煤尘爆炸试验系统内,从爆炸压力、火焰以及压力-火焰的耦合关系等方面,研究了不同瓦斯体积分数及煤尘质量浓度下瓦斯爆炸卷扬沉积煤尘爆炸的爆炸压力传播特性及火焰传播特性,并利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煤尘的卷扬分散特征。结果表明:密闭管道内瓦斯体积分数为10%时的最大爆炸压力整体高于瓦斯体积分数为12%和8%时的最大爆炸压力。当瓦斯体积分数为10%,煤尘质量浓度为250 g/m^(3)时,最大爆炸压力传播规律表现为在瓦斯段先升后降再升,到达煤尘段后持续上升;随着煤尘质量浓度的增加,在瓦斯段则表现为先升后降,在煤尘段依旧持续上升。当瓦斯体积分数为8%和12%时,最大爆炸压力随煤尘质量浓度增加呈上升趋势,而瓦斯体积分数为10%时则呈现下降趋势。密闭管道内火焰锋面到达时间与传播距离呈正相关,瓦斯体积分数为10%时火焰锋面到达各测点的时间短于瓦斯体积分数为12%和8%的传播时间。火焰传播速度随传播距离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瓦斯体积分数为10%时,火焰传播速度最快。密闭管道内瓦斯爆炸卷扬沉积煤尘爆炸的爆炸压力-时间曲线会出现2次峰值。第1次峰值是由瓦斯爆炸的前驱冲击波产生,当火焰传播至煤尘段后,压力同时开始上升,且压力峰值时刻和火焰峰值时刻耦合,达到第2次压力峰值,随着火焰信号的消失,压力逐渐减小直至反应停止。密闭管道内前驱冲击波与反射波使得煤尘卷扬分散,形成“漩涡状”煤尘云,促进煤粉与爆燃波接触。当煤尘质量浓度一定时,体积分数为10%瓦斯的卷扬程度优于体积分数12%和8%瓦斯;当瓦斯体积分数一定时,煤尘卷扬程度随煤尘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闭管道 瓦斯爆炸 煤尘爆炸 煤尘卷扬 火焰传播特性 压力-火焰耦合
下载PDF
基于电机电流的高压断路器弹簧操作机构的LM-BP故障诊断算法
9
作者 赵莉华 冀一玮 +4 位作者 吴月峥 吴迅 宁文军 黄小龙 任俊文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8-55,84,共9页
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由于具有线性映射能力强及自适应能力强等优点,常被用于高压断路器弹簧操作机构的故障诊断中,但易陷入局部最小点限制了网络的收敛速度和分类精确度。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L-M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高压断路... 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由于具有线性映射能力强及自适应能力强等优点,常被用于高压断路器弹簧操作机构的故障诊断中,但易陷入局部最小点限制了网络的收敛速度和分类精确度。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L-M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高压断路器操作机构故障诊断方法,分析了神经网络的数学模型及映射关系,运用L-M算法对传统BP网络进行优化,解决了传统BP神经网络梯度下降法存在局部最小化、易产生平坦区等问题,有效地提高了算法的训练速度,同时提高了分类的精确度。诊断结果表明:L-M算法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能有效地实现高压断路器操作机构故障诊断。文中研究内容对高压断路器操作机构故障诊断提供了思路与方法,对提高高压断路器安全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断路器 弹簧操作机构 分合闸电机电流特性 故障诊断 BP神经网络
下载PDF
弹簧式安全阀启闭动态过程仿真与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闫旭 徐娇 +2 位作者 李忠刚 于广滨 贾建波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4,共10页
为研究安全阀的启闭性能,采用数学建模方法对其性能进行仿真分析。首先,根据安全阀工作原理将其内部主要活动部件分别建立成等效模型,然后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部件刚度进行求解,再通过流体分析及数据拟合来获得阀瓣推力,建立数学公式并... 为研究安全阀的启闭性能,采用数学建模方法对其性能进行仿真分析。首先,根据安全阀工作原理将其内部主要活动部件分别建立成等效模型,然后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部件刚度进行求解,再通过流体分析及数据拟合来获得阀瓣推力,建立数学公式并采用龙格库塔法进行方程求解,以获得启闭过程的运动曲线。结果表明,根据数学模型求解出的运动曲线趋势与安全阀实际运动趋势相同。由此可知,数学建模结果为安全阀性能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阀 启闭特性 数学模型 流体分析 运动仿真
下载PDF
新型抗干扰隔离开关在风载作用下的力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巧红 温庆国 +5 位作者 李付永 孙龙勇 付亚旭 郭海涛 李宇鹏 姚灿江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68,共11页
户外高压隔离开关是电力传输系统的核心设备,但常受到外界风力等干扰而造成合闸失败的影响,因此设计了一种抗干扰的新型高压隔离开关。为了进一步研究该新型隔离开关在风载作用下的力学特性,首先在Fluent软件中对高压隔离开关风场阻转... 户外高压隔离开关是电力传输系统的核心设备,但常受到外界风力等干扰而造成合闸失败的影响,因此设计了一种抗干扰的新型高压隔离开关。为了进一步研究该新型隔离开关在风载作用下的力学特性,首先在Fluent软件中对高压隔离开关风场阻转矩计算模型进行构建,计算得到风场来流方向在导电杆上产生的阻转矩大小。然后在有限元软件Ansys中建立了新型隔离开关的有限元模型,最后通过将风载所产生的阻转矩施加到仿真模型上进行力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隔离开关的变形量及应力集中的位置均位于支架的销轴孔位置,断定该处属于隔离开关的薄弱环节,应重点考虑该处的加固处理。通过以上仿真分析,为隔离开关抗风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离开关 合闸 风载荷 力学特性 应力分析
下载PDF
关闭矿井采空区破碎岩体再断裂机制及空隙结构演化特性
12
作者 孟凡非 浦海 +1 位作者 倪宏阳 卞正富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4-114,共11页
受“双碳”政策影响,关闭矿井地热开采技术逐渐受到关注。关闭矿井采空区内储热流体提取效率与其渗流特性密切相关,而破碎岩体空隙结构是决定采空区渗流特性的关键因素。因此,需要研究地热开采复杂环境下储热空间破碎岩体空隙结构变形... 受“双碳”政策影响,关闭矿井地热开采技术逐渐受到关注。关闭矿井采空区内储热流体提取效率与其渗流特性密切相关,而破碎岩体空隙结构是决定采空区渗流特性的关键因素。因此,需要研究地热开采复杂环境下储热空间破碎岩体空隙结构变形演化特性。笔者基于颗粒离散元数值方法,建立浸水及侧向约束压缩条件下不同级配的破碎岩体数值模型,分析破碎岩体变形行为及二次断裂演化特性,追踪颗粒从岩体骨架结构剥离及空隙内运移规律。得到如下结论:破碎岩体压实过程应力随应变增长可分为3个阶段:初始阶段(0<ε≤0.175),缓慢增长阶段(0.175<ε≤0.275)以及快速增长阶段(ε>0.275)。快速增长阶段应力-应变曲线出现明显波动,破碎岩体二次断裂及应力重分布现象在该阶段最明显。破碎岩体热储环境下空隙率的变化值与初始空隙率成正比,最大达到0.2。当破碎岩体内岩块粒径悬殊大时,接触键应变能最大,断裂能增长缓慢。岩块与颗粒密集区接触部分断裂分布多,与空隙接触部分断裂分布极少。颗粒未剥离岩块时,随岩块运动,整体运动路径复杂速度较小;颗粒剥离瞬间速度突然增大,与岩块碰撞导致速度改变。当颗粒速度减小到与周围岩块相近时,将造成空隙空间的堵塞。研究结果可为关闭矿井储热空间换热效率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闭矿井 热储空间 破碎岩体 空隙结构 裂隙分布特征
下载PDF
断路器碳陶瓷合闸电阻能量耐受及失效特性
13
作者 孙晋茹 戴辉翔 +3 位作者 陈维 崔博源 杨飞 姚学玲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90-2600,共11页
合闸电阻在大能量注入下的热电耐受及性能稳定是超/特高压交流系统断路器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为此通过开展合闸电阻模拟能量注入实验,并建立碳陶瓷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热电耦合仿真模型,研究碳陶瓷电阻在不同强度能量注入下的材料温... 合闸电阻在大能量注入下的热电耐受及性能稳定是超/特高压交流系统断路器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为此通过开展合闸电阻模拟能量注入实验,并建立碳陶瓷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热电耦合仿真模型,研究碳陶瓷电阻在不同强度能量注入下的材料温升、动态导电、性能劣化及结构破坏行为,分析碳陶瓷合闸电阻的能量耐受及失效机理。研究发现,碳陶瓷电阻具有随温度变化的动态导电特性,导通电阻及恢复电阻随能量注入强度的增加而减小;在大能量注入下,碳陶瓷电阻劣化及损伤模式包含恢复电阻下降、侧面绝缘击穿及电阻体碎裂。根据大能量注入下电阻内部多物理场分布仿真结果,结合碳陶瓷复合材料微观结构观察及电接触导电机制分析,揭示来源于碳陶瓷电阻内部电流密度、温度及热应力不均匀分布的性能劣化及结构破坏电热正反馈物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路器合闸电阻 碳陶瓷复合材料 能量耐受 动态导电 温升特性 劣化机制
下载PDF
封闭管道内瓦斯爆炸引燃瓦斯二次爆炸特性实验研究
14
作者 姚祺 江丙友 +4 位作者 苏明清 王培龙 李静静 丁大伟 洪汉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77,共7页
为了研究不同前段瓦斯体积分数、不同后段瓦斯体积分数和不同二次引爆距离3种因素对瓦斯爆炸引燃瓦斯二次爆炸产生影响的规律问题。采用自主搭建的瓦斯爆炸引燃瓦斯二次爆炸实验系统进行实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后段瓦斯体积分数固定... 为了研究不同前段瓦斯体积分数、不同后段瓦斯体积分数和不同二次引爆距离3种因素对瓦斯爆炸引燃瓦斯二次爆炸产生影响的规律问题。采用自主搭建的瓦斯爆炸引燃瓦斯二次爆炸实验系统进行实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后段瓦斯体积分数固定时,前段瓦斯体积分数接近10%时,二次爆炸压力相较于其他工况最大高出78.90%;当固定前段瓦斯体积分数时,随着后段瓦斯体积分数的增大,二次爆炸压力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对0,0.1,0.2 m^(3)种二次引爆距离下瓦斯二次爆炸压力分析发现,二次引爆距离在[0,0.2]m内的增大对瓦斯二次爆炸起到促进作用。研究结果为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研究人员和工程师制定相应的抑爆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管道 瓦斯二次爆炸 爆炸压力 火焰传播特性
下载PDF
基于EMD及闭环测试的飞机直接升力控制系统设计
15
作者 陈宣文 孟强 黄晖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24年第9期157-162,169,共7页
飞机直接升力水平不均会造成飞机飞行偏航问题,为实现对飞机飞行能力的有效控制,设计基于EMD及闭环测试的飞机直接升力控制系统;在FSEU架构中,设置ARINC429总线闭环机制,联合伺服控制模块与实时机载终端,实现飞机直接升力控制系统应用... 飞机直接升力水平不均会造成飞机飞行偏航问题,为实现对飞机飞行能力的有效控制,设计基于EMD及闭环测试的飞机直接升力控制系统;在FSEU架构中,设置ARINC429总线闭环机制,联合伺服控制模块与实时机载终端,实现飞机直接升力控制系统应用模式的搭建;根据隐藏EMD信息定义条件,求解质心动力学方程,再按照气动特性原则,计算航向偏离度的具体数值,完成基于EMD的飞机升力控制;以内存网交联环境为基础,配置模型机组织,实现对闭环测试功能的完善;实验结果表明,应用所设计系统可以改善直接升力水平不均的问题,将飞机飞行偏航角控制在0°~20°的数值范围之内,能够实现对飞机飞行能力的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D分解方法 闭环测试 飞机直接升力 动力学方程 气动特性
下载PDF
SF_(6)断路器触头劣化过程合闸预击穿特性研究
16
作者 马飞越 黎炜 +4 位作者 孙尚鹏 相中华 吴强 王尧平 王羽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3-122,共10页
电容器组投切断路器触头烧蚀劣化后会改变合闸预击穿时间,这不仅会影响选相合闸效果,同时也说明预击穿电弧持续时间可作为衡量触头烧蚀状态的指标之一。建立了126 kV SF_(6)断路器灭弧室内合闸预击穿过程电—流体耦合仿真模型,研究了触... 电容器组投切断路器触头烧蚀劣化后会改变合闸预击穿时间,这不仅会影响选相合闸效果,同时也说明预击穿电弧持续时间可作为衡量触头烧蚀状态的指标之一。建立了126 kV SF_(6)断路器灭弧室内合闸预击穿过程电—流体耦合仿真模型,研究了触头劣化过程中合闸预击穿特性,并提出了预击穿时间带电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合闸过程中场强最大点总是出现在静弧触头表面;灭弧室内SF_(6)气体密度几乎保持不变;110 kV电压等级相电压下,触头预击穿电弧持续时间随烧蚀程度变化的试验值与仿真值吻合良好。从电场畸变角度解释了随着触头的表面烧蚀劣化程度增大对应预击穿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可为断路器选相合闸策略和触头状态评估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_(6)断路器 预击穿特性 多物理场耦合仿真 选相合闸 触头状态评估
下载PDF
叶轮叶片高度对旋涡泵水力性能的影响
17
作者 范文 周岭 +2 位作者 马运通 马生麒 施卫东 《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59-65,81,共8页
为深入研究旋涡泵内部流体的流动机理,掌握叶轮叶片高度变化对旋涡泵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实验测得一款闭式叶轮开式流道旋涡泵在不同叶轮叶片高度下的流量-扬程特性曲线,采用k-ε湍流模型和非结构网格对该旋涡泵进行数值模拟,通过ANSYS ... 为深入研究旋涡泵内部流体的流动机理,掌握叶轮叶片高度变化对旋涡泵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实验测得一款闭式叶轮开式流道旋涡泵在不同叶轮叶片高度下的流量-扬程特性曲线,采用k-ε湍流模型和非结构网格对该旋涡泵进行数值模拟,通过ANSYS CFX后处理对其内部流场进行分析,研究了旋涡泵叶轮叶片高度变化对旋涡泵外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旋涡泵的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趋势基本吻合,数值模拟方法的可靠性较高。在相同流量工况下,随着叶轮叶片高度的减小,旋涡泵内部的纵向旋涡强度逐渐减小,叶轮流道内的涡核心减少,导致旋涡泵的扬程与效率逐渐降低。研究结果可为后续旋涡泵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涡泵 闭式叶轮 开式流道 数值模拟 外特性
下载PDF
论晚清云南“莲湖吟社”的特征及其影响
18
作者 王欢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16,共9页
莲湖吟社在晚清时期成立,恰逢滇云风雅日渐衰落的时期,其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莲湖吟社致力于发掘、提携青年俊才,传承和弘扬滇云地域文化,同时保持与中原诗坛的密切互动,有力推动了滇云诗坛的革新和演变,对近代云南文学产生了深... 莲湖吟社在晚清时期成立,恰逢滇云风雅日渐衰落的时期,其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莲湖吟社致力于发掘、提携青年俊才,传承和弘扬滇云地域文化,同时保持与中原诗坛的密切互动,有力推动了滇云诗坛的革新和演变,对近代云南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云诗坛 莲湖吟社 阶段性特征 地域文化 密切互动
下载PDF
大变幅流量下重力流系统末端调流阀流量特性选型研究
19
作者 童保林 李直权 +3 位作者 李玲玲 阳雯 顾世祥 刘志勇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8-192,199,共6页
针对大变幅流量下重力流系统末端调流阀流量特性的选型问题,基于一维水锤理论,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结合工程实例,从调流阀流量特性对稳态运行开度的影响、调流阀关阀水锤最不利流量工况确定、调流阀流量特性对关阀水锤的影响等3个方面,对... 针对大变幅流量下重力流系统末端调流阀流量特性的选型问题,基于一维水锤理论,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结合工程实例,从调流阀流量特性对稳态运行开度的影响、调流阀关阀水锤最不利流量工况确定、调流阀流量特性对关阀水锤的影响等3个方面,对线性型、抛物线型和等百分比型等3种流量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①等百分比型流量特性更有利于调流阀在小流量工况的稳定运行。该工况下,等百分比型调流阀的稳态运行开度更大,可避免因开度过小导致的汽蚀和振动。②关阀水锤的最不利流量工况应考虑初始流量最小工况。该工况的调流阀前初始压力最大,关阀历时最短,阀前最大水锤压力往往最大。③等百分比型流量特性更有利于减小调流阀的关阀水锤压力。在相同的初始流量和关阀速率下,等百分比型调流阀的初始开度更大,实际关阀历时更长,在小开度区域的流量系数变化梯度更小,因而关阀水锤压力更小,更有利于管道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流阀 流量特性 稳态开度 关阀水锤 大变幅流量 重力流输水系统
下载PDF
近距离下伏煤层沿空掘巷围岩破坏特征及支护技术研究
20
作者 赵宏志 马祺巍 赵一鸣 《煤炭科技》 2024年第2期64-69,77,共7页
近距离煤层群上覆煤层及本煤层邻近工作面开采造成叠加应力扰动,导致下伏煤层下区段工作面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控制困难。以许疃煤矿72210工作面近距离煤层开采条件为工程背景,模拟分析了上覆7_(1)煤层开采及下伏7_(2)煤层邻近工作面开采后... 近距离煤层群上覆煤层及本煤层邻近工作面开采造成叠加应力扰动,导致下伏煤层下区段工作面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控制困难。以许疃煤矿72210工作面近距离煤层开采条件为工程背景,模拟分析了上覆7_(1)煤层开采及下伏7_(2)煤层邻近工作面开采后,下伏煤层72210工作面回风巷围岩应力演化及损伤特征;基于近距离煤层沿空掘巷采动损伤岩体锚注一体化长锚强化支护思想,提出了72210工作面回风巷的支护参数并成功进行了工业性试验,实现了该类围岩的稳定控制,可为类似条件巷道支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 采动底板 应力演化 损伤特征 锚注一体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