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ortices formation induced by femtosecond laser filamentation in a cloud chamber filled with air and helium 被引量:4
1
作者 刘永宏 孙海轶 +7 位作者 鞠晶晶 田野 白亚锋 王成 王铁军 刘建胜 陈瑞良 李儒新 《Chinese Optics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3期51-54,共4页
We report on the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 of the airflow motion induced by an 800 nm, 1 kHz femtosecond filament in a cloud chamber filled with air and helium. It is found that vortex pairs with opposite rotation dire... We report on the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 of the airflow motion induced by an 800 nm, 1 kHz femtosecond filament in a cloud chamber filled with air and helium. It is found that vortex pairs with opposite rotation directions always form both below and above the filaments. We do not observe that the vortices clearly formed, above the filament in air just because of the formation of smaller particles with weaker Mie scattering. Simulations of the airflow motion in helium are conducted by using the laser filament as a heat source, and the simulated pattern of vortices and airflow velocity agree well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R cloud chambers HELIUM Laser beams
原文传递
Sub-picosecond chirped laser pulse-induced airflow and water condensation in a cloud chamber 被引量:1
2
作者 Haiyi Sun Yonghong Liu +9 位作者 Jiansheng Liu Jingjing Ju Cheng Wang Xingkai Hu Zhongbin Zhu Yaoxiang Liu Tiejun Wang See Leang Chin Ruxin Li Zhizhan Xu 《Chinese Optics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6期59-63,共5页
Sub-picosecond chirped laser pulse-induced airflow and water condensation were investigated in a cloud chamber.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ositively chirped sub-picosecond laser pulses generate a more uniform inten... Sub-picosecond chirped laser pulse-induced airflow and water condensation were investigated in a cloud chamber.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ositively chirped sub-picosecond laser pulses generate a more uniform intensity distribution inside the plasma column, leading to a weaker airflow and an elliptic-shaped snow pile. The negatively chirped sub-picosecond laser pulses generate a spark-like intensity distribution inside the plasma column, which produces a wider range of airflow and a round snow pile. The amount of snow weight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NO3-- are found to be dependent on the intensity distribution inside the plasma column. The visibly stronger plasma column generates much more snow and a higher concentration of NO3--. These experimental results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sub-picosecond laser-induced water condensation in realistic atmospheric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b-picosecond chirped laser pulse-induced airflow and water condensation in a cloud chamber
原文传递
A 2M^3 ISOTHERMAL CLOUD CHAMBER FOR THE STUDY OF ARTIFICIAL ICE NUCLEI
3
作者 酆大雄 王云卿 +1 位作者 陈汝珍 蒋耿旺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SCIE 1990年第4期494-502,共9页
A 2m^3 isothermal cloud chamber mainly for ice nucleation research is described in this paper.Its structure, attached instruments and experimental procedures are also presented.The experiments of determining the ice n... A 2m^3 isothermal cloud chamber mainly for ice nucleation research is described in this paper.Its structure, attached instruments and experimental procedures are also presented.The experiments of determining the ice nuclei effectiveness for the Agl-containing aerosols produced by three formulations have been conducted and the results have been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CSU 960-liter isothermal cloud chamber.All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chamber has advantages of stable performance and reproducibility.It would be expected to become a useful experimental facility for ice nucleation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 2M~3 ISOTHERMAL cloud chamber FOR THE STUDY OF ARTIFICIAL ICE NUCLEI LWC CSU
原文传递
典型粉末型吸湿性催化剂的雾室及静态检测
4
作者 车云飞 刘汐敬 +5 位作者 苏正军 党娟 方春刚 刘伟 李军霞 陈宝君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04-714,共11页
暖云催化剂在人工影响天气暖云催化降水和暖性云雾消除方面应用前景广阔,近年开发的各类新型材料有望在暖云催化中使用,但目前仍缺少效果理想的制剂配方,亟需在相同试验条件下对比各类吸湿性催化剂的性能。2023年5月在中国气象局云降水... 暖云催化剂在人工影响天气暖云催化降水和暖性云雾消除方面应用前景广阔,近年开发的各类新型材料有望在暖云催化中使用,但目前仍缺少效果理想的制剂配方,亟需在相同试验条件下对比各类吸湿性催化剂的性能。2023年5月在中国气象局云降水物理与人工影响天气重点开放实验室开展催化剂雾室及静态检测试验,评估9种典型粉末型吸湿性催化剂的消雾能力及吸湿特性。结果表明:无机盐类催化剂消雾所需时间最短,多孔复合材料催化剂效果也较好,而改性淀粉、分子筛、有机膨润土及钠基膨润土消雾效果不明显。在常温常湿环境下,CaCl_(2)的静态吸湿能力最强,其次是多孔复合材料,复合盐的吸湿性也较强,其他催化剂吸湿性不明显;在高湿环境下,膨润土类催化剂及分子筛吸湿性仍不佳,NaCl、多孔复合材料的吸湿能力明显高于其他催化剂。各种催化剂在雾室与静态检测试验的性能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暖云催化剂 吸湿性 雾室检测 静态检测
下载PDF
吸湿性催化剂人工消暖雾大型雾室试验及机理研究
5
作者 郑鹤鹏 解妍琼 +7 位作者 张云 余婷 黄梦宇 田平 毕凯 丁德平 余昊翔 葛攀延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0-628,共9页
雾给现代交通和人类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人工消雾对于防灾减灾具有重要价值。但目前关于消雾机理仍存在一定争议,关于催化剂粒径的选择也具有较大不确定性。本研究基于15 000 m3大型雾室,开展了不同粒径催化剂颗粒对暖雾清除效果的研... 雾给现代交通和人类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人工消雾对于防灾减灾具有重要价值。但目前关于消雾机理仍存在一定争议,关于催化剂粒径的选择也具有较大不确定性。本研究基于15 000 m3大型雾室,开展了不同粒径催化剂颗粒对暖雾清除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A催化剂(粒径为75μm)具有良好的消雾能力,消雾时间约为自然沉降的20%;B催化剂(粒径为100μm)消雾时间约为自然沉降的40%,消雾效果相比A催化剂偏差。为验证和计算最优催化剂粒径,本研究利用重力连续碰并增长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消雾催化剂的最优粒径。结果表明:催化剂颗粒过小,捕获的雾滴少,碰并耗水少,消雾时间长;催化剂颗粒过大,下降速度快,消雾时间短,但捕获的雾滴少,碰并耗水少。综合来看,最优的催化剂颗粒直径为40~80μm。本研究结果可为外场消雾试验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雾室 消雾试验 吸湿性催化剂 重力连续碰并增长模型 能见度
下载PD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tmospheric Ice Nuclei Measured at Different Altitudes in the Huangshan Mountains in Southeast China 被引量:7
6
作者 JIANG Hui YIN Yan +3 位作者 YANG Lei YANG Shaozhong SU Hang CHEN Kui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2期396-406,共11页
The concentration of ice nuclei (IN)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aerosol particles were measured and analyzed using three 5-L mixing cloud chambers and a static diffusion cloud chamber at three altitudes in the Huangs... The concentration of ice nuclei (IN)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aerosol particles were measured and analyzed using three 5-L mixing cloud chambers and a static diffusion cloud chamber at three altitudes in the Huangshan Mountains in Southeast China from May to September 2011.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ean total number concentration of IN on the highest peak of the Huangshan Mountains at an activation temperature (Ta) of-20℃C was 16.6 L-1.When the supersaturation with respect to water (Sw) and with respect to ice (Si) were set to 5%,the average number concentrations of IN measured at an activation temperature of-20℃C by the static diffusion cloud chamber were 0.89 and 0.105 L-1,respectively.A comparison of the concentrations of IN at three different altitudes showed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IN at the foot of the mountains was higher than at the peak.A further calculation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IN and the concentrations of aerosol particles of different size ranges showed that the IN concentration was well correlated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aerosol particles in the size range of 1.2-20 μtm.It was also found that the IN concentration varied with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such as wind speed,with higher IN concentrations often observed on days with strong wind.An analysis of the backward trajectories of air masses showed that low IN concentrations were often related to air masses travelling along southwest pathways,while higher IN concentrations were usually related to those transported along northeast pathway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mospheric ice nuclei mixing cloud chamber static diffusion cloud chamber deposition nucleation condensation freezing nucleation
下载PDF
碘化银核化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刘诗军 胡志晋 游来光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0-40,共11页
根据DeMott等给出的不同成核机制下AgI成核效率的实验结果 ,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 ,研究了AgI粒子在云室、层状云和对流云中的核化过程。通过对云室的模拟 ,发现云滴浓度和云雾持续时间是造成不同云室检测的AgI成核率相差悬殊的主要原因... 根据DeMott等给出的不同成核机制下AgI成核效率的实验结果 ,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 ,研究了AgI粒子在云室、层状云和对流云中的核化过程。通过对云室的模拟 ,发现云滴浓度和云雾持续时间是造成不同云室检测的AgI成核率相差悬殊的主要原因。数值试验结果表明AgI的成核方式在层状云和对流云中有很大不同 :层状云中AgI主要以接触冻结、浸没冻结等慢核化过程为主 ,而对流云中则以凝结冻结过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研究 核化 碘化银 AgI 对流云 层状云 成核机制 持续时间 试验结果 冻结过程 云室 成核率
下载PDF
新型扩散云室搭建及其对黄山地区大气冰核的观测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苏航 银燕 +2 位作者 陆春松 蒋惠 杨磊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86-398,共13页
本研究利用自行搭建的大气冰核高压静电采样器和静力真空水汽扩散云室,并结合其他大气冰核及气象要素观测仪器,于2011年5-9月及2012年9-10月在黄山三层不同高度上同时进行大气冰核及相关气象要素的连续观测。结果显示:黄山地区总冰... 本研究利用自行搭建的大气冰核高压静电采样器和静力真空水汽扩散云室,并结合其他大气冰核及气象要素观测仪器,于2011年5-9月及2012年9-10月在黄山三层不同高度上同时进行大气冰核及相关气象要素的连续观测。结果显示:黄山地区总冰核数浓度平均为18.74L-1,凝结冻结核化冰核数浓度平均为0.79L-1,凝华核化冰核数浓度平均为0.19L-1。黄山地区冰核数浓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且存在春季较高、秋季居中、夏季较少的季节变化规律;下午达到一天中的最高值,夜晚达到一天中的最低值;总冰核数浓度较北方少。黄山山顶冰核数浓度随活化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过饱和度的升高而增大,随风速的增强而增大,长期主要由西南风向山顶的输送,且其主要由大粒子来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冰核 云室 核化机制 数浓度
下载PDF
南京地区大气冰核浓度的测量及分析 被引量:20
9
作者 杨磊 银燕 +5 位作者 杨绍忠 蒋惠 肖辉 陈倩 苏航 陈聪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79-594,共16页
2011年5~8月期间使用5L混合型云室以及静力扩散云室对南京不同成核机制的大气冰核进行了观测,进而分析了近地层冰核浓度特征。结果表明:活化温度为-20℃时,5L混合型云室观测的总冰核浓度为20.11个/L,静力扩散云室模拟高水汽(计算的云... 2011年5~8月期间使用5L混合型云室以及静力扩散云室对南京不同成核机制的大气冰核进行了观测,进而分析了近地层冰核浓度特征。结果表明:活化温度为-20℃时,5L混合型云室观测的总冰核浓度为20.11个/L,静力扩散云室模拟高水汽(计算的云室内水面过饱和度为5%)和低水汽(计算的云室内冰面过饱和度为5%)条件下冰核浓度分别为0.93个/L以及0.29个/L。晴好条件下冰核浓度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白天冰核浓度高于夜间;在下午时段冰核浓度达到全天最高值,这说明大气冰核可能与大气湍流强度、人类活动以及工业污染有关。降水对冰核的清除作用明显,台风系统过程中冰核浓度明显增加。南京地区冰核浓度随温度降低和湿度增加而增加。后向轨迹模式分析表明东北海洋气团冰核浓度最高,不同气团中冰核浓度的差异随着活化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个例分析秸秆燃烧生成的PM1(大气中直径小于或者等于1μm的颗粒物)与冰核关系发现燃烧产物对冰核有一定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冰核 混合型云室 静力扩散云室
下载PDF
1995和1996年春季北京地区大气冰核浓度的观测与研究 被引量:38
10
作者 游来光 杨绍忠 +1 位作者 王祥国 皮家雄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1-109,共9页
利用毕格型混合云室于1995和1996年春季在北京西郊观测了4种温度条件下的大气冰核浓度。分析了冰核浓度逐日变化特点,与1963年的观测(方法相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30a来,冰核浓度平均约增加了15倍。根据严重污染天气条件下能见... 利用毕格型混合云室于1995和1996年春季在北京西郊观测了4种温度条件下的大气冰核浓度。分析了冰核浓度逐日变化特点,与1963年的观测(方法相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30a来,冰核浓度平均约增加了15倍。根据严重污染天气条件下能见度与冰核浓度的相关分析,推测人类活动作为冰核源的权重,冰核浓度增加。分析发现大气中高活性冰核在大气中的滞留时间明显小于低活性冰核。结合冰核活性与粒子尺度的相关,分析推测了大气冰核浓度随高度递减的特点,推测高活性冰核随高度递减更快。分析中参考了世界各地的观测结果,并对不同观测方法观测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比,对其中一些地区差异和特点进行了探讨。冰晶浓度与云中气溶胶粒子浓度的相关分析表明,两者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高冰晶浓度常对应有较窄的粒子谱和较小的浓度峰值直径。利用飞机观测的云中雪粒子浓度与冰粒子浓度资料分析结果表明两者有正相关;初步分析表明,大气冰核浓度除对冰云微结构和云中降水过程有重要影响外;还可能对云的辐射特征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大气气候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格型混合云室 冰核浓度 大气污染 沙暴 冰晶浓度 1995年 1996年 春季 北京地区 微物理结构 气溶胶
下载PDF
一个用于催化剂成冰性能检测的新型等温云室 被引量:7
11
作者 苏正军 郑国光 +2 位作者 关立友 张纪淮 黄庚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27-835,共9页
云雾物理实验是我国大气科学研究需要加强的一个方面,文中介绍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新建用于人工冰核催化剂成冰性能研究的1 m3等温云室。阐述了该云室主要结构组成、性能特点、附属设备和实验程序,以及所开展的催化剂成冰效率的初步检... 云雾物理实验是我国大气科学研究需要加强的一个方面,文中介绍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新建用于人工冰核催化剂成冰性能研究的1 m3等温云室。阐述了该云室主要结构组成、性能特点、附属设备和实验程序,以及所开展的催化剂成冰效率的初步检测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云室在原建系列云室基础上,对制冷及保温性能有很大的改进和优化,更适合催化剂成冰性能检测和研究,为今后我国开展云雾、降水微物理实验研究和提高人工影响天气催化技术水平提供了一个有用的综合研究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室 催化剂 成冰性能
下载PDF
一个观测冰核的15 L混合云室 被引量:9
12
作者 杨绍忠 楼小凤 +1 位作者 黄庚 酆大雄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16-721,共6页
小型混合云室常用于自然冰核浓度的观测和人工冰核成核率的检测。使用表明:由于受云室容积、造雾方法和操作程序等因素的影响,检测结果有很大差异,难以相互比较。为提高检测数据的可信性,设计并制作了15 L混合云室。云室由F22压缩机系... 小型混合云室常用于自然冰核浓度的观测和人工冰核成核率的检测。使用表明:由于受云室容积、造雾方法和操作程序等因素的影响,检测结果有很大差异,难以相互比较。为提高检测数据的可信性,设计并制作了15 L混合云室。云室由F22压缩机系统制冷,最低能达到-28℃。为减小云室温度的波动,在云室外围设计有装满乙二醇-水溶液的夹套。在溶液中,安装了1个1 kW的电加热器,接通后可使云室升温。在夹套外,采用发泡技术形成约10 cm厚的绝热层,以使云室与外界绝热。云室运行时,可通过控制压缩机和电加热器得到实验温度。此外,为拓宽检测冰核浓度的检测范围,设计了玻璃片接取显微镜读数和糖盘接取目测读数两种可供选择使用的冰晶观测方法,前者在冰晶浓度高时使用(人工冰核),后者在低浓度时使用(自然冰核)。另一个重要改进是:先由一个超声雾化器产生常温雾,而后使常温雾穿过一个低温狭缝进行预冷,当雾温等于或低于云室温度后再进入云室。这一措施不仅避免了瞬时高度过饱和,而且还减小了对云室温度的扰动。该云室在弹载催化剂成核率的改进实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曾用它对多个人工冰核复合配方进行了检测和对比。结果表明:云室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整体性能优于以往的同类云室。这一结果是由于改进了提供过冷雾的设计和冰晶接取方法得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云室 雾的预冷 冰晶检测
下载PDF
用混合和扩散云室对大气冰核浓度的观测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绍忠 王祥国 +1 位作者 游来光 皮家雄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39-43,共5页
继 1 96 3年用混合云室对春季冰核浓度观测之后 ,1 994~ 1 996年 ,在同季节、同地点用混合和静力扩散云室又做了同步观测。对取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得出了凝华核浓度在不同天气背景下占总冰核浓度的百分比 ,两种云室测值的对应关系 ... 继 1 96 3年用混合云室对春季冰核浓度观测之后 ,1 994~ 1 996年 ,在同季节、同地点用混合和静力扩散云室又做了同步观测。对取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得出了凝华核浓度在不同天气背景下占总冰核浓度的百分比 ,两种云室测值的对应关系 ;分析了扩散云室的容积效应及冰核浓度随气压、能见度等气象因子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核 观测分析 大气 能见度 气压 凝华 扩散 浓度 春季 气象因子
下载PDF
人工影响天气碘化银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4
作者 楼小凤 傅瑜 苏正军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6-159,共14页
碘化银(AgI)类催化剂是人工影响天气外场试验和业务作业中使用最广泛的催化剂,其核化效率和核化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催化效果。在总结美国、中国和欧洲多个国家利用云室和风洞研究AgI类催化剂的核化机制、核化阈温及成核率的室内实验... 碘化银(AgI)类催化剂是人工影响天气外场试验和业务作业中使用最广泛的催化剂,其核化效率和核化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催化效果。在总结美国、中国和欧洲多个国家利用云室和风洞研究AgI类催化剂的核化机制、核化阈温及成核率的室内实验成果的基础上,梳理利用室内实验成果发展的AgI数值催化模式,旨在为下一步优选新型高效AgI类催化剂和改进数值催化模式提供借鉴。AgI类催化剂核化机制包括凝华核化、接触冻结核化、凝结冻结核化和浸没冻结核化,其核化过程受大气温湿条件、催化剂粒子大小、成分等多种因素影响,并与催化剂粒子的燃烧溶液法、燃烧焰剂法和爆炸法等发生方式有关。目前国内外使用的AgI类催化剂含有不同成分,有多种催化剂粒子产生方式,催化剂粒子的核化机制和成核率有很大差异。将来应重点基于高性能云室和风洞,分析不同催化剂配方的核化机制和成核率,优选新型高效催化剂,改进AgI数值催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I类催化剂 室内实验 核化机制 成核率 数值催化模式
下载PDF
三七炮弹的碘化银成核率检测 被引量:5
15
作者 党娟 苏正军 +1 位作者 房文 方春刚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0-147,共8页
三七炮弹是进行人工增雨和防雹作业所需碘化银催化剂的主要载体之一.炮弹中碘化银催化剂的成核率数据是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设计和指挥中进行催化剂作业剂量测算的重要参考,因此,对人工影响天气业务中使用的三七炮弹的碘化银成核率进行检... 三七炮弹是进行人工增雨和防雹作业所需碘化银催化剂的主要载体之一.炮弹中碘化银催化剂的成核率数据是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设计和指挥中进行催化剂作业剂量测算的重要参考,因此,对人工影响天气业务中使用的三七炮弹的碘化银成核率进行检测非常重要。2013年11—12月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利用新建的1200L等温云室和钢板式20 m^3专用爆炸室等设备,对目前人工影响天气业务中使用的两个厂家三七炮弹(样品1、样品2)的碘化银成核率进行国内首次统一检测。检测结果表明:两厂家炮弹成核率检测结果的拟合值量级均为10"~10^(12)/(g·AgI)(检测温度-6℃至-20℃),样品2成核率明显高于样品1。将本次检测结果与国内历次三七炮弹检测结果相比发现,两样品在负温高温段的成核率值均高于以往检测结果,其中,在具有指示意义的-10℃下的成核率,两样品均比以往检测结果要高2~3个量级。不同检测实验中成核率检测结果存在较大差异的现状说明,采用同一平台开展成核率统一检测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温云室 成核率 碘化银 三七炮弹
下载PDF
辽沈地区不同高度大气冰核数浓度的飞机观测 被引量:10
16
作者 周德平 苏航 +3 位作者 耿树江 王扬锋 洪也 刘宁微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年第6期133-139,共7页
为进一步认识不同高度大气冰核数浓度分布及变化特征,对2011年和2012年4—9月在沈阳及周边地区开展的大气冰核飞机观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15℃和-20℃温度条件下,沈阳近地面大气冰核数浓度范围为101—102L-1;云中不同高度层(1.5—4.... 为进一步认识不同高度大气冰核数浓度分布及变化特征,对2011年和2012年4—9月在沈阳及周边地区开展的大气冰核飞机观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15℃和-20℃温度条件下,沈阳近地面大气冰核数浓度范围为101—102L-1;云中不同高度层(1.5—4.5 km)云中的背景浓度分别小于2.0 L-1和10.0 L-1;辽沈地区地面和云中的大气冰核分布均具有较大的时空变异性,其最大与最小数浓度之差可达1—2个量级;在4.5 km以下,不同高度大气冰核数浓度自地面向上随高度的增加逐渐减少;其中未受人工催化影响的自然冰核数浓度的垂直分布与幂函数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在海拔高度3.1 km的云中观测到人工催化剂对冰核浓度的影响,人工播撒碘化银后冰核数浓度至少增加了一个数量级。以上冰核数浓度检测对应水面过饱和度为-1.0%~5.0%,成冰过程包括了凝华与凝结—冻结核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冰核 飞机采样 静力扩散云室 人工增雨
下载PDF
云雾物理膨胀云室研制及参数测试 被引量:5
17
作者 苏正军 郭学良 +1 位作者 诸葛杰 王平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22-730,共9页
膨胀云室可形成水汽、水面和冰面过饱和环境,是研究气溶胶粒子、人工影响天气冷暖催化剂核化过程和机理的重要实验设备。但长期以来,我国缺乏装备先进云雾粒子谱和图像测量系统的膨胀云室。2019年完成的我国自主研制的膨胀云室系统由云... 膨胀云室可形成水汽、水面和冰面过饱和环境,是研究气溶胶粒子、人工影响天气冷暖催化剂核化过程和机理的重要实验设备。但长期以来,我国缺乏装备先进云雾粒子谱和图像测量系统的膨胀云室。2019年完成的我国自主研制的膨胀云室系统由云室主体、控制系统、通讯系统及环境和云雾测量系统4个子系统组成。该系统首次采用了国产云粒子谱仪和成像仪测量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云室具有良好的温度和压力控制能力,平均降温速率达到0.26℃·min-1,温度分布均匀,-40℃时舱内温差小于0.29℃;膨胀造雾过程4 min,雾可维持4 min,雾滴较小;可以实现从室温到-50℃低温环境的控制,具备压力膨胀成云雾模拟和微物理参数监测能力,解决了我国缺乏气溶胶粒子和暖云催化剂室内实验装备的状况,对验证暖云催化剂核化性能和提高暖云人工增雨科技水平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云室 云雾物理 研制 参数测试
下载PDF
用5L混合云室观测抚顺市大气冰核浓度 被引量:9
18
作者 周德平 李炳昆 +4 位作者 陈光 洪也 张云海 万志红 董国平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2年第6期44-49,共6页
利用改进的Bigg型混合云室于2011年5—11月在辽宁省气象局抚顺大气成分站对近地层大气冰核浓度进行测量。根据测量结果,分析冰核浓度日际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讨论风、气压、气温和湿度以及天气状况等气象要素对大气冰核浓度的影响。结... 利用改进的Bigg型混合云室于2011年5—11月在辽宁省气象局抚顺大气成分站对近地层大气冰核浓度进行测量。根据测量结果,分析冰核浓度日际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讨论风、气压、气温和湿度以及天气状况等气象要素对大气冰核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观测期间,抚顺市大气冰核浓度平均为30个.L-1(-20℃时);冰核浓度随活化温度的降低呈指数式增加;气象因子对冰核浓度有一定的影响,不同季节影响的程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顺 大气冰核 毕格型混合云室
下载PDF
几种粉末型吸湿性催化剂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党娟 苏正军 +1 位作者 房文 方春刚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98-404,共7页
在云雾中播撒吸湿性催化剂是进行暖云催化降水或消暖雾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寻找高效、适宜的吸湿性催化剂仍然是当前人工影响天气领域的重要研究目标。本研究对6种具有吸湿性的粉末型稀土盐催化剂在云室中的消暖雾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试... 在云雾中播撒吸湿性催化剂是进行暖云催化降水或消暖雾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寻找高效、适宜的吸湿性催化剂仍然是当前人工影响天气领域的重要研究目标。本研究对6种具有吸湿性的粉末型稀土盐催化剂在云室中的消暖雾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采用一个43m3的暖云室,在云室中分别进行无催化的空白试验和6种催化剂的消暖雾催化试验,并使用FM-100雾滴谱仪、透光度仪以及温湿度仪等仪器对云室中雾的整个发展过程进行全程观测。通过对比空白试验与催化试验的观测数据,分析了5种吸湿性催化剂在播撒后对暖雾的影响,对它们的消雾效果和催化剂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6种催化剂中有5种起到了消雾作用,其中氯化铈、硝酸镧、碳酸镧的消雾效果较好,氯化镧、碳酸铈次之,硝酸铈则没有达到消雾目的;催化剂的引入使雾的含水量、雾滴有效直径、雾滴谱等微物理特征发生明显变化,并最终对雾的发展进程造成很大影响,使雾的消散速度加快或延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湿性催化剂 暖雾 消雾效果 云室试验
下载PDF
云室中两种检测冰晶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7
20
作者 酆大雄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7-19,共3页
通过实验比较了在云室中检测冰晶的两种方法———糖盘法和玻片法 ,结果表明玻璃片测到的冰晶数比糖盘高数倍。讨论了两种方法检测的上下限。
关键词 冰晶 云室 糖盘法 玻片法 人工增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