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配一体调度自动化系统优化设计方案
1
作者 王为国 王清蓉 +2 位作者 张浩 雷鸣 杨军 《湖北电力》 2024年第2期91-98,共8页
主配一体调度自动化系统是实现主配协同的重要技术支撑,文中基于主配一体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技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主配一体调度自动化系统优化设计方案,提出了实时监控主站+配网调控云主站+配网设备云主站结构,提出了主配一体... 主配一体调度自动化系统是实现主配协同的重要技术支撑,文中基于主配一体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技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主配一体调度自动化系统优化设计方案,提出了实时监控主站+配网调控云主站+配网设备云主站结构,提出了主配一体调度自动化系统实用化在主站整合、网络安防、电网一张图、数据同步和数据完整性、主配协同算法等方面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配一体调度自动化系统 主配协同 实时监控主站 配网调控云主站 配网设备云主站
下载PDF
基于主站集中式与就地分布式的配电网自愈控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谭振鹏 欧阳卫年 +2 位作者 李高明 曾晓丹 熊吟龙 《微型电脑应用》 2024年第6期136-139,共4页
随着配电网结构越来越复杂,配电网发生故障的概率越来越大。传统的配电网主站集中式和就地协同自愈动作方式具有自身的优势和不足,难以同时满足配电网自愈动作要求故障定位精度高、故障隔离迅速。在对几种典型的配电网自由技术分析的基... 随着配电网结构越来越复杂,配电网发生故障的概率越来越大。传统的配电网主站集中式和就地协同自愈动作方式具有自身的优势和不足,难以同时满足配电网自愈动作要求故障定位精度高、故障隔离迅速。在对几种典型的配电网自由技术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主站集中与就地分布式的自愈控制技术,利用分布式智能方式故障处理速度快、可靠性高的优势,迅速切断故障点,并确定故障隔离范围;利用主站容错率高、自适应能力强、能精确定位故障的优势,进一步缩小隔离范围,并生成优化处理策略,恢复负荷供电,减小故障影响范围。通过建立新的融合型自愈控制策略,能提高自愈技术对配电网故障处理精确度和及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自愈动作 主站集中式 就地分布式 故障隔离 容错率
下载PDF
变电站内设备小电流接地的分析及处理
3
作者 林亮 刘冲冲 +3 位作者 王小祥 季星癸 邬建民 吴越涛 《电工技术》 2024年第10期208-210,214,共4页
小电流接地是35 kV及以下电压等级配电网常见的故障类型,通常发生于线路设备。变电站内设备发生小电流接地故障的情况非常少见,容易被配网调控员和变电站值班员忽视,但其对电网造成的影响远大于线路设备小电流接地。为此,介绍了小电流... 小电流接地是35 kV及以下电压等级配电网常见的故障类型,通常发生于线路设备。变电站内设备发生小电流接地故障的情况非常少见,容易被配网调控员和变电站值班员忽视,但其对电网造成的影响远大于线路设备小电流接地。为此,介绍了小电流接地的现象和处理流程,并通过分析一起变电站内设备小电流接地故障的事故情况和处理过程,提出针对变电站内设备小电流接地故障的处理要点和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小接地电流系统 小电流接地 站内设备
下载PDF
馈线自动化系统的集成测试方案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陈冉 陆健 +3 位作者 沈冰 柳劲松 刘召杰 庄黎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121-125,共5页
针对一种"分区智能自愈,主站辅助决策"的馈线自动化故障处理模式,基于实时数字仿真器(RTDS)构建了一套完整的集成测试环境,并结合生产实际梳理了测试需求和方案。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典型运行方式下馈线自动化系统的集成测试,... 针对一种"分区智能自愈,主站辅助决策"的馈线自动化故障处理模式,基于实时数字仿真器(RTDS)构建了一套完整的集成测试环境,并结合生产实际梳理了测试需求和方案。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典型运行方式下馈线自动化系统的集成测试,对主站辅助决策与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策略之间的故障协同处理过程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馈线自动化 智能分布式 系统集成测试 主站辅助决策
下载PDF
新型配电自动化主站应用功能设计与信息交互技术 被引量:18
5
作者 张磐 丁一 +3 位作者 葛磊蛟 羡一鸣 戚艳 王旭东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6-134,140,共10页
随着配电网精益化运维的发展和配电业务的延伸,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新技术应用,新型配电自动化主站已成为热点,为此文章详细评述了其应用功能设计与信息交互技术。首先,全面分析了新型配电自动化主站的分布式应用... 随着配电网精益化运维的发展和配电业务的延伸,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新技术应用,新型配电自动化主站已成为热点,为此文章详细评述了其应用功能设计与信息交互技术。首先,全面分析了新型配电自动化主站的分布式应用框架,并回顾了近年来配电自动化主站功能应用方面的创新。然后,从信息采集优化、信息交互技术和信息安全防护等方面,概括和归纳了现有配电自动化主站研究成果,并对新型配电自动化主站对信息交互技术的新要求进行了探讨。最后,总结了新型配电自动化主站的技术进步与我国目前的建设现状,展望了新型配电自动化主站未来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自动化主站 应用功能 信息交互 配电网
下载PDF
变电设备物联网一体化智能监测装置研究 被引量:29
6
作者 李剑 张劲 +3 位作者 王灿 李旭东 黄达利 薛武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881-3887,共7页
为了解决传统变电设备监测装置相互独立、数据无法共享、计算负荷分配不均及不具备故障初步诊断功能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变电设备智能监测传感网络,提出了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变电设备物联网一体化智能监测装置设计方案,该装置具有分布式计... 为了解决传统变电设备监测装置相互独立、数据无法共享、计算负荷分配不均及不具备故障初步诊断功能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变电设备智能监测传感网络,提出了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变电设备物联网一体化智能监测装置设计方案,该装置具有分布式计算、故障诊断与预警的功能。结果表明,分布式计算能够提高计算效率,减小设备投资浪费,其计算时间与传统并行计算方法相比减少了15.4%,智能电子设备配置费用与传统配置方案相比减少了14.3%;故障诊断与预警能够有效判断故障,并将可能存在故障的设备监测数据上传给中心站,有效避免了电力事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设备 物联网 智能监测传感网络 云平台 一体化智能监测装置 分布式计算 故障诊断与预警
下载PDF
配网自动化系统可靠性成本效益分析 被引量:72
7
作者 王宗耀 苏浩益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8-103,共6页
提高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目标,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供电企业为了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投资行为具有较大的风险。在阐述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配电自动化系统可靠性成本效益综合... 提高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目标,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供电企业为了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投资行为具有较大的风险。在阐述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配电自动化系统可靠性成本效益综合分析模型。结合配电系统可靠性的工程计算方法,通过对配电自动化系统在提高系统供电可靠性方面的成本和效益进行定量计算,结合正态云理论对配电自动化系统改造方案进行经济性评估,定义了多个综合评价指标,为电力管理工作者提供智能决策支持。通过对一个实际的配电系统进行计算分析,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配电主站 可靠性 配网自动化 云理论 配电终端
下载PDF
云边协同下基于深度迁移网络的配电台区异常工况诊断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范敏 孟鑫余 +2 位作者 夏嘉璐 刘志宏 张可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8-138,共11页
为了实现配电台区异常工况精细化诊断,提出云边协同下基于深度迁移网络的配电台区异常工况诊断方法。首先,在云中心对多个相似配电台区的异常工况样本进行汇集,利用精细化的运行工况样本集训练构建源域异常工况诊断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为了实现配电台区异常工况精细化诊断,提出云边协同下基于深度迁移网络的配电台区异常工况诊断方法。首先,在云中心对多个相似配电台区的异常工况样本进行汇集,利用精细化的运行工况样本集训练构建源域异常工况诊断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其次,将源域诊断模型迁移至目标域的单一配电台区边缘节点处,利用迁移机制进行目标域上的差异性训练,引入多核最大均值差异来计算源域与目标域的分布差异,构建目标域优化损失函数,使目标域与源域自适应匹配,从而有效建立目标域异常工况诊断模型。通过实验验证所提方法具有良好的异常工况精细化诊断能力,诊断性能明显优于其他常规方法。同时,该方法能减缓云中心集中训练诊断模型的计算资源需求压力,有效利用边缘节点的计算能力和响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台区 异常工况诊断 云边协同 卷积神经网络 深度迁移学习 多核最大均值差异
下载PDF
新一代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中配电网负荷资源调度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洪信 刘刚 +2 位作者 郭艳 高尚 陈涛 《电工技术》 2021年第7期57-59,共3页
针对现有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无法完全满足配电网负荷资源调度的问题,综合考虑配电网安全运行的原因,提出了新一代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中配电网负荷资源调度方法,设计了配电网运行可控功能,主要包括配电网自动化优化模型构建、配电网优化... 针对现有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无法完全满足配电网负荷资源调度的问题,综合考虑配电网安全运行的原因,提出了新一代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中配电网负荷资源调度方法,设计了配电网运行可控功能,主要包括配电网自动化优化模型构建、配电网优化运行的数据处理、负荷资源分配调度。试验结果表明,在配电负荷资源动态调度的前提下,该方法的时延在可控范围内,和传统负荷资源调度方式相比具备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自动化 主站系统 配电网 资源调度
下载PDF
配电云主站架构方案与关键技术 被引量:11
10
作者 姚旭 程向向 +3 位作者 钱传伟 秦川 吕树冬 李慧 《浙江电力》 2021年第3期51-58,共8页
针对传统配电自动化系统主站功能扩展难、物联网设备接入能力不足、海量多源数据存储计算能力差的现状,应用云计算、大数据及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构建了适用于中低压配电网设备运维与接入需求的配电自动化大四区云主站系统。构建由商用组... 针对传统配电自动化系统主站功能扩展难、物联网设备接入能力不足、海量多源数据存储计算能力差的现状,应用云计算、大数据及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构建了适用于中低压配电网设备运维与接入需求的配电自动化大四区云主站系统。构建由商用组件、开源组件、自产实时监控平台组件构成的混合型省级配电云主站系统,构建省级配电网运行监控与运行状态管控类微服务和微应用,实现海量终端数据管理、设备管理、应用管理,满足业务功能分责、分权、分区管理支撑配电网调度与运维的总体要求,实现多类数据沉淀,为后期开展大数据分析决策类应用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自动化主站 物联网设备 云主站 微服务
下载PDF
配网主站联络图弓型布局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成立 陈连杰 刘哲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1期42-47,共6页
当前的图模信息一般通过手工绘制或是采用以配网单线图为单位从外部系统导入的方式,容易出错,且缺乏配网联络图的直接来源.立足于配网自动成图的基本思想,通过模型抽取、图形建模、布局布线及整体优化等过程,采用基于弓型结构的布局设... 当前的图模信息一般通过手工绘制或是采用以配网单线图为单位从外部系统导入的方式,容易出错,且缺乏配网联络图的直接来源.立足于配网自动成图的基本思想,通过模型抽取、图形建模、布局布线及整体优化等过程,采用基于弓型结构的布局设计实现配网联络图的自动生成,达到节点分布更集中,便于配网主站系统的监测与调控.通过具体工程应用,验证了本设计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主站系统 自动成图 联络图 弓型布局
下载PDF
中心城市大型配电自动化设计方案与应用 被引量:52
12
作者 郑毅 刘天琪 +2 位作者 洪行旅 江东林 吴琳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49-53,共5页
按照智能电网对配电网规划建设以及配电自动化相关技术标准和要求,对中心城市大型配电自动化实施方案进行研究。结合实例展示配电自动化多专业统筹、技术路线选择,工程可行性控制、配电网生产运行检修及调度监控需求与支撑技术控制等具... 按照智能电网对配电网规划建设以及配电自动化相关技术标准和要求,对中心城市大型配电自动化实施方案进行研究。结合实例展示配电自动化多专业统筹、技术路线选择,工程可行性控制、配电网生产运行检修及调度监控需求与支撑技术控制等具体的技术内涵和先进的设计理念。其中包括:配电自动化规划设计涉及的配电网区域特征分析、设计水平年和规模规划原则;主站系统及其信息量规划、规模控制、总体技术要求、主站体系结构、功能设计;信息交互架构及其交互边界界定与信息集成应用;配电终端及其辅助配套;配电网通信体系设计目标、配电网通信技术选择、以太无源光网络(EPON)组网方案和光缆设计等主要技术环节。给出了大型案例应用的基本成果并验证了设计思想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自动化 配电网规划 配电主站 配电终端 配电通信
下载PDF
油田配电网自动化设计与实现
13
作者 王强 《低压电器》 2004年第11期37-40,共4页
配电网自动化是数字油田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系统方案、系统硬件、软件 配置和通信方式等方面,结合在胜利油田的应用情况和实际需求进行了探讨,提出解决 方案。
关键词 配电网 自动化 油田 主站 子站 无线传输
下载PDF
智能配电网实训室规划建设方案探讨
14
作者 黄红荔 黄朵 郑国华 《科教导刊》 2013年第11期234-235,237,共3页
文章介绍了我院智能配电网实训室建设方案,重点对智能系统、培训系统进行规划,提出了采用交互式课件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有效培训方式。
关键词 智能配电网 动模实训系统 主站-子站-终端的模式
下载PDF
新一代配电自动化主站信息穿区安全的ANP评估方法 被引量:14
15
作者 丁一 葛磊蛟 +3 位作者 张磐 刘春雨 汪宇倩 吴莉萍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3-88,共6页
针对新一代配电自动化主站在信息交换过程中所面临的外部干扰、信息失真、系统攻击等系列安全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ANP的新一代配电网自动化主站信息穿区安全性评估方法。首先,从运行状态、配置方式、运行工况和管理... 针对新一代配电自动化主站在信息交换过程中所面临的外部干扰、信息失真、系统攻击等系列安全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ANP的新一代配电网自动化主站信息穿区安全性评估方法。首先,从运行状态、配置方式、运行工况和管理安全等多方面构建了新一代配电自动化主站信息穿区安全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详细阐述了ANP的典型结构,并应用ANP求取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的赋权;最后,通过天津地区典型的实际案例分析,验证所提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配电自动化主站 信息穿区 安全性评估 网络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基于MQTT协议的配电物联网云边通信映射研究 被引量:34
16
作者 孔垂跃 陈羽 赵乾名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68-176,共9页
配电物联网中存在维护困难、监测薄弱、设备互操作性差的问题。基于IEC 61850来规范智能电子设备(IED)的信息模型和和信息交换方法,可以实现设备的互联、互通、即插即用和数据的融合。分析了配电物联网云主站与边设备的通信场景及需求,... 配电物联网中存在维护困难、监测薄弱、设备互操作性差的问题。基于IEC 61850来规范智能电子设备(IED)的信息模型和和信息交换方法,可以实现设备的互联、互通、即插即用和数据的融合。分析了配电物联网云主站与边设备的通信场景及需求,研究了基于轻量级的MQTT(消息队列遥测传输)通信协议的IEC 61850抽象通信服务映射实现方法,建立了云主站与边设备信息交互的IEC 61850通信子集。搭建了测试平台,通过功能实验和性能实验验证了映射方法的可行性。基于MQTT的IEC 61850通信映射可实现配电物联网云边设备的互联互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物联网 云主站-边设备通信 IEC 61850 MQTT协议 通信映射
下载PDF
中压配电网故障处理模式配置研究综述 被引量:17
17
作者 刘小春 王巍璋 +3 位作者 姚文昊 周成 王淳 江涛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9-58,共10页
用户遭受的停电事故主要由中压配电网故障引起,配置合理的故障处理模式是中压配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保障。现有配置原则重点关注是否满足供电可靠性要求,对各种故障处理模式在配置上的差异性分析有所不足,影响了配置方案的实际应用... 用户遭受的停电事故主要由中压配电网故障引起,配置合理的故障处理模式是中压配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保障。现有配置原则重点关注是否满足供电可靠性要求,对各种故障处理模式在配置上的差异性分析有所不足,影响了配置方案的实际应用效果。为此,文中概述了国内外中压配电网故障处理模式配置的研究现状。对故障监测式、就地重合式、主站集中式和智能分布式等故障处理模式在适用网架结构类型、通信需求、分段开关类型和动作次数、故障处理及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耗时、适用供电区域类型和经济性等多个方面的具体配置进行了分析比较。归纳总结了中压配电网故障处理模式的配置原则。最后,对中压配电网故障处理模式配置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压配电网 故障处理模式 供电可靠性 主站集中式 智能分布式
下载PDF
配电网设备利用率的组合智能评价方法 被引量:6
18
作者 尹卿宇 徐启峰 周洁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5-61,共7页
针对配电网设备利用率的评价方法在主观性,不能辨识需要整改的指标问题,提出了一种智能评价方法。首先,区分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利用R聚类筛选出信息量大的定量指标。然后,建立正态云模型提取定量指标的等级隶属度,兼顾评价等级界限的... 针对配电网设备利用率的评价方法在主观性,不能辨识需要整改的指标问题,提出了一种智能评价方法。首先,区分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利用R聚类筛选出信息量大的定量指标。然后,建立正态云模型提取定量指标的等级隶属度,兼顾评价等级界限的模糊性和随机性;构造数据云模型对定量指标进行修正,体现时间特征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最后,结合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对指标权重赋值,使用拉格朗日乘子法得到最接近主客观权重的组合权重,改善权值的灵敏度与指标的主观性;采用D-S证据理论融合原理得到评价结果。通过对某省配电网设备利用率的评价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设备利用率 R聚类 正态云模型 D-S证据理论
下载PDF
智能配电网通信多信道调度策略 被引量:15
19
作者 鲍兴川 彭林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76-1480,1516,共6页
为了有效提高基于无线传感网的配电网服务质量,进一步增强配电网中数据实时性,减少延迟,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先级的多信道调度策略。首先,根据实时的信道链路状态信息,提出了基于最小跳数生成树的链路路由算法(LB-MHST),克服了无线射频干扰... 为了有效提高基于无线传感网的配电网服务质量,进一步增强配电网中数据实时性,减少延迟,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先级的多信道调度策略。首先,根据实时的信道链路状态信息,提出了基于最小跳数生成树的链路路由算法(LB-MHST),克服了无线射频干扰,保证智能电网的服务质量;然后,针对配电网中不同数据包对于延迟要求的不同,考虑了数据优先级传输,有效地提高了感知节点的数据传输效率,进一步满足了配电网中的Qo S性能要求。实验结果表明,与最小跳数生成树(MHST)算法相比,尤其是在多信道延迟感知传输中,提出算法在单信道、8信道和16信道时分别将高负载流量延迟性能提高了12%,15.2%和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优先级 多信道调度 无线传感网 主站
下载PDF
适应新型配电网多变运行方式的终端定值管理闭环方法与系统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永贵 解凯 +2 位作者 孙超 张高峰 陈峰 《电工技术》 2023年第18期132-134,137,共4页
新型电力系统的加快推进将让配电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配电网主站也将面临新的挑战。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使得输配电网之间产生了双向功率流动,并且分布式能源受电网调频调峰需求响应、环境、国家政策等外界因素影响,使得新... 新型电力系统的加快推进将让配电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配电网主站也将面临新的挑战。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使得输配电网之间产生了双向功率流动,并且分布式能源受电网调频调峰需求响应、环境、国家政策等外界因素影响,使得新型配电网运行方式多变。频繁异动的电网模型和大容量的智能终端接入也对配电网主站运行的可靠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此,提出了一种适应新型配电网多变运行方式的终端定值管理闭环方法与系统,通过配电网主站系统终端定值定时召唤、定值跨区传输、定值在线校核、定值整定、定值下装、定值归档完整的管理闭环流程,为配电网终端离线定值与新型配电网多变运行方式失配造成的误动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提高了新型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配电网 配电网主站 定值在线校核 定值整定 终端定值管理闭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