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lobal Uranium Resources in Sedimentary Basin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il, Gas, Coal and Uranium Coexisting in one Basin 被引量:4
1
作者 WANG Feifei LIU Chiyang +3 位作者 NIU Haiqing DENG Yu MA Huanhuan WANG Wenqi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S1期235-236,共2页
1 Sedimentary-type and Sandstone-type Uranium Resources Over the past three decades,with the success in in-situ leach(ISL)mining of sandstone-type uranium deposits(SUD),the quantity,resources and production of
关键词 THAN ISL coal and uranium Coexisting in one Basin GAS
下载PDF
Dual Control of Depositional Facies on Uranium Mineralization in Coal-bearing Series: Examples from the Tuanyushan Area of the Northern Qaidam Basin, NW China 被引量:2
2
作者 GUO Biao SHAO Longyi +3 位作者 WEN Huaijun HUANG Guangnan ZOU Mingjun LI Yongho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AS CSCD 2018年第2期733-754,共22页
The uranium deposits in the Tuanyushan area of northern Qaidam Basin commonly occur in coal-bearing series. To decipher the U-enrichment mechanism and controlling factors in this area, a database of 72 drill cores, in... The uranium deposits in the Tuanyushan area of northern Qaidam Basin commonly occur in coal-bearing series. To decipher the U-enrichment mechanism and controlling factors in this area, a database of 72 drill cores, including 56 well-logs and 3 sampling wells, was examined for sedimentology and geochemistry in relation to uranium concentra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al-bearing series can influence uranium mineralization from two aspects, i.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dynamic control. Five types of uranium-bearing rocks are recognized, mainly occurring in the braided river and braided delta sedimentary facies, among which sandstones near the coal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The lithological associations of sandstone-type uranium deposit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hree subtypes, termed as U-coal type, coal-U-coal type, and coal-U type, respectively. The coal and fine siliciclastic rocks in the coal- bearing series confined the U-rich fluid flow and uranium accumulation in the sandstone near them. Thus, the coal-bearing series can provide good accommodations for uranium mineralization. Coals and organic matters in the coal-bearing series may have served as reducing agents and absorbing barriers. Methane is deemed to be the main acidolysis hydrocarbon in the U-bearing beds, which show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U-content in the sandstones in the coal-bearing series. Additionally, the 613C in the carbonate cements of the U-bearing sandstones indicates that the organic matters, associated with the coal around the sandstones, were involved in the carbonation, on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alteration in the Tuanyushan area. Recognition of the dual control of coal-bearing series on the uranium mineralization is significa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al circular econom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uring coal utilization and the security of national rare metal resour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bearing series dual control uranium deposits northern Qaidam Basin Tuanyushan
下载PDF
Distribution and modes of occurrence of uranium in coals of Eastern Yunnan,China
3
作者 Xin Wang Qiyan Feng +3 位作者 Qingjun Meng Fei Liu Qihang Cao Guijian Li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Technology》 EI CAS CSCD 2021年第6期1262-1271,共10页
Uranium is an environmentally hazardous element,and is commonly present at trace levels(2.4 μg/g for world coals)in coal deposits.However,selected coal deposits could be highly enriched in uranium.In this study,15 co... Uranium is an environmentally hazardous element,and is commonly present at trace levels(2.4 μg/g for world coals)in coal deposits.However,selected coal deposits could be highly enriched in uranium.In this study,15 coa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Eastern Yunnan coal deposits,China,aiming to characterize the distribution and the occurrence of uranium in those coals.In studied samples,uranium content varied from 0.36 to 8.28 μg/g,with an average value of 3.76 lg/g.Generally,uranium content in coals from northern coal mines(3.02±2.44 μg/g,n=5)were lower than it in southern coal mines(4.13±2.30 μg/g,n=10).Uranium in coal samples showed no obvious correlation with total sulfur,whereas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ash yield.The results of sequential chemical extraction procedure confirm that organic-bound is the dominant occurrence of uranium.The slight enrichment of uranium in studied coals was probably attributed to sedimentation processes,hydrological conditions and tectonic structure of the coal depos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 uranium DISTRIBUTION Eastern Yunnan China
下载PDF
Comparison between Current Technologies for the Best Choice of Thermoelectric Plant with Coal or Uranium
4
作者 Dagoberto Catssio da Silva Mariana Natale Belato Rogerio Jose da Silva 《Journa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2013年第9期1719-1728,共10页
Between the alternative sources available for the electricity production, still lacks reliability for the production in base units. For the electricity production from 500 MW to 1,000 MW or more, the coal-fired therma... Between the alternative sources available for the electricity production, still lacks reliability for the production in base units. For the electricity production from 500 MW to 1,000 MW or more, the coal-fired thermal and nuclear power plants with uranium have proved competitive and with a high level of reliability and maturation, besides presenting the fuel supply security.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nalysis of technical feasibility for the choice of the best technology for generating electricity on a large scale, based on coal-fired thermal or nuclear power plant using uranium. This paper takes in account the availability of fuel sources, investments costs, thermal power generation systems, pollutants emission and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global efficiency, fuel consumption, costs of electricity, construction time and an average lifespan of the installation. Thus the analysis allows the most rational choice of technology for the production of electricity with lower electricity costs and lower COz emiss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ergy coal uranium power plants.
下载PDF
煤系铝土矿中铀与钍富集特征及其自然伽马异常响应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晓慧 张尚清 +4 位作者 刘东娜 赵峰华 赵军 钟庄华 侯旭勤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78,共15页
山西省煤系铝土矿资源丰富,深部铝土矿资源评价正逐步开展,为进一步确定煤中铝资源禀赋,探求高效勘查方法,以山西孝义地区上石炭统煤系铝土矿层为研究对象,选取并采集了3个钻孔的37个样品,应用显微光学分析、XRD、SEM、XRF和ICP-MS等技... 山西省煤系铝土矿资源丰富,深部铝土矿资源评价正逐步开展,为进一步确定煤中铝资源禀赋,探求高效勘查方法,以山西孝义地区上石炭统煤系铝土矿层为研究对象,选取并采集了3个钻孔的37个样品,应用显微光学分析、XRD、SEM、XRF和ICP-MS等技术方法,在分析煤系铝土矿层沉积环境和成矿物源的基础上,研究铝土矿中铀(U)、钍(Th)元素的赋存状态与富集成因,探讨U、Th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与自然伽马异常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铝土矿层形成于海相碱性弱氧化为主的沉积环境,沉积过程中存在氧化、弱氧化–弱还原和还原环境,且氧化还原条件不断发生微弱变化;铝土矿与其顶板黏土岩(矿)物源相似,主要源自酸性岩浆岩,而底板铁质岩的物源则与玄武岩或钙质泥岩有关;铝土矿层U、Th元素异常富集主要受控于物源母岩类型及铝土矿、黏土矿物和含钛矿物的吸附能力;铝土矿中富集的U、Th元素是自然伽马高异常的主要原因,且Th元素的贡献较U元素明显。研究结果对划分煤系铝土矿和围岩、确定煤系铝土矿的层位及推测矿体厚度具有实际意义,并对开展深部煤系铝土矿勘探与开发也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孝义 铝土矿 富集成因 自然伽马异常 煤系
下载PDF
伊犁洪海沟矿区富铀煤的元素地球化学以及铀的价态特征
6
作者 李家新 王文峰 +4 位作者 白洪阳 陆青锋 何鑫 王文龙 师志龙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439-2451,共13页
铀是重要能源矿产和国家战略资源,煤岩型铀矿对我国核能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研究了伊犁盆地洪海沟矿区煤的元素地... 铀是重要能源矿产和国家战略资源,煤岩型铀矿对我国核能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研究了伊犁盆地洪海沟矿区煤的元素地球化学、富铀因素以及铀活化迁移过程的价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洪海沟煤中U超常富集,平均含量为258.91μg/g。石炭纪—二叠纪中—酸性火成岩和海西期花岗岩是煤中铀的物质来源,稳定的单斜构造,头屯河组砂砾岩和粗砂岩的岩性组合,晚侏罗世以来干旱气候及后生富铀溶液的入渗共同控制煤层中U、Re、Se、Mo等元素共同富集。②煤岩型铀矿的形成与氧化环境中U6+以络合物或酸根形式迁移,氧化—还原过渡环境中富铀含氧流体中U6+被还原成U4+沉淀富集有关。洪海沟矿区弱氧化—还原过渡环境高价态的变价元素被还原,以Se-U-Re-Mo模式共同富集于煤层顶部。③洪海沟矿区“上铀下煤”矿产资源分布和铀矿下部多煤层的发育,需要合理划分煤-铀矿产资源之间保护区距离,上部砂岩型铀矿优先进行地浸开采,下部煤岩型铀矿采用井工开拓方式进行“煤炭地下气化+煤灰原位地浸开采”,将煤灰中铀提取至地表利用,实现煤-铀资源协调开采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铀煤 元素 地球化学 价态 协调开采
下载PDF
我国煤系铀矿形成条件及成矿模式研究
7
作者 周荣洲 梅军 +2 位作者 曹涛涛 宁高飞 曹运江 《陕西煤炭》 2024年第11期65-70,151,共7页
我国铀资源对外依存度高达78%,供应安全不容乐观,煤系铀是一种非常规铀资源,对其开发能为我国铀资源安全供给提供保障。近年来随着煤铀协同勘查的推进,在我国北方地区发现了多个大型煤系砂岩型铀矿,对今后煤系铀矿勘探提供了大量可借鉴... 我国铀资源对外依存度高达78%,供应安全不容乐观,煤系铀是一种非常规铀资源,对其开发能为我国铀资源安全供给提供保障。近年来随着煤铀协同勘查的推进,在我国北方地区发现了多个大型煤系砂岩型铀矿,对今后煤系铀矿勘探提供了大量可借鉴的参考资料。煤系铀矿成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目前关于煤系铀成矿的研究还比较分散,尤其是对其赋存和成矿规律还不够明确。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对煤系地层中铀矿床成因类型、铀的赋存状态、成矿有利条件和成矿模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并进一步提出了我国煤系铀矿的研究仍很不充足,特别亟需加强铀的微观地质选择过程、铀矿的矿化时间和期次等方面的研究,以便深入了解和阐释煤系铀矿的成矿机理,同时在今后研究中也需更加关注煤岩铀和砂岩铀的成因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系铀矿 赋存特征 成矿条件 成矿模式 煤系地层
下载PDF
煤田资料在松辽盆地绍根地区铀矿勘查中的二次应用及找矿远景预测
8
作者 胡航 《中国煤炭地质》 2024年第7期18-24,共7页
通过对松辽盆地陆西凹陷绍根地区煤田钻探和测井资料进行研究,发现该区存在大量伽马异常信息。工作区大部分钻孔放射性异常与煤田资料有较好的对应性:原位验证孔与煤田孔的自然伽马异常曲线形态基本一致、异常峰值位置基本吻合、原位验... 通过对松辽盆地陆西凹陷绍根地区煤田钻探和测井资料进行研究,发现该区存在大量伽马异常信息。工作区大部分钻孔放射性异常与煤田资料有较好的对应性:原位验证孔与煤田孔的自然伽马异常曲线形态基本一致、异常峰值位置基本吻合、原位验证孔与煤田孔的异常厚度相似。根据煤田自然伽马测井和岩心测试,认为绍根地区存在四方台组砂岩型和嫩江组泥岩型两种类型工业铀矿体。研究结果显示,绍根地区具备良好的铀成矿条件和找矿远景,且仍有大部分潜在铀矿孔未进行施工验证,建议开展进一步的铀矿勘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铀兼探 煤田资料 找矿远景预测
下载PDF
柴北缘石圈滩地区小煤沟组砂岩型铀矿化与煤层的关联性研究
9
作者 李强 陈斌 +3 位作者 陈擎 陈云杰 荣骁 赵旭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24年第6期1053-1063,共11页
石圈滩地区富含油、气、煤、铀等多能源沉积矿产,但目前关于砂岩储层中铀矿体与煤层有何种关联性尚不清楚。文章通过对研究区工业铀矿孔中小煤沟组砂岩样品开展显微观察、电子探针测试和烃类分析,结合铀矿体与煤层空间展布特征,探讨铀... 石圈滩地区富含油、气、煤、铀等多能源沉积矿产,但目前关于砂岩储层中铀矿体与煤层有何种关联性尚不清楚。文章通过对研究区工业铀矿孔中小煤沟组砂岩样品开展显微观察、电子探针测试和烃类分析,结合铀矿体与煤层空间展布特征,探讨铀矿化与煤层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石圈滩地区铀矿体与煤层相距2~10 m,矿体规模与煤层厚度变化呈正相关性。赋矿层小煤沟组砂岩中酸解烃类主要以CH4为主,酸解烃含量在无矿化砂岩、矿化砂岩、铀矿石中依次升高,表明烃类气体参与了该区砂岩型铀成矿。煤层热演化阶段产生的烃类气体可能是铀成矿的关键因素,煤层可作为本区砂岩型铀矿勘查重要的找矿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煤沟组 砂岩型铀矿 煤层 石圈滩地区 柴达木盆地北缘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东部构造抬升剥蚀对铀成矿的控制 被引量:3
10
作者 韩效忠 吴兆剑 +5 位作者 林中湘 王行军 蒋喆 季辉 来强 胡航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471-3482,共12页
构造与成矿具有密切的动态耦合关系,长期研究发现目标层形成和之后的构造抬升剥蚀事件对砂岩型铀矿的形成和定位具有明显控制作用。为了详细地、较为合理地刻画不同类型、不同层位铀矿形成的机理和过程,实现理论模式向找矿模型的转化,... 构造与成矿具有密切的动态耦合关系,长期研究发现目标层形成和之后的构造抬升剥蚀事件对砂岩型铀矿的形成和定位具有明显控制作用。为了详细地、较为合理地刻画不同类型、不同层位铀矿形成的机理和过程,实现理论模式向找矿模型的转化,建立一种可便于操作的远景预测新方法和新途径,以准噶尔盆地东部卡拉麦里山周缘铀矿床(点)为研究对象,采用盆地构造格架划分、埋藏与剥蚀史研究和蚀源区磷灰石裂变径迹模拟的方法,开展了系列研究工作。研究发现卡拉麦里山周缘不同类型的铀矿床(点)是其抬升剥蚀演化这同一成矿系统作用下的不同产物。盆地沉降曲线和蚀源区磷灰石裂变径迹模拟显示准噶尔盆地东部在中晚侏罗世以来经历了160~140、90~70和约20 Ma以来的3次快速隆升剥蚀阶段,这些构造事件均诱发了明显的铀成矿作用,其构造抬升剥蚀的强度控制了铀成矿的规模,其期次严格地控制了铀成矿的期次。在铀成矿过程中构造发展演化起到了主导作用,规模铀成矿主要发育在有完整成矿系统的构造斜坡带上,如喀木斯特进积式(剥蚀)多期次同向叠加和北三台退积式远源铀成矿模式往往能形成大型矿床;构造形态复杂多变的区段一般不会发育规模铀成矿,如卡拉麦里山南缘山前地区。上述区域构造抬升、铀成矿序列和控矿组合等规律的总结,为该区铀成矿远景预测提供了科学依据,可推广应用到其他盆地砂岩型铀矿找矿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东部 卡拉麦里山 构造抬升剥蚀 砂岩型铀矿 煤岩型铀矿
下载PDF
云南省煤型铀资源分布规律 被引量:1
11
作者 伍皓 李晋文 +2 位作者 夏彧 周恳恳 张骞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0-74,87,共6页
煤型铀主要是指赋存于煤层的铀,一般以煤中铀含量大于或等于40μg/g为煤型铀资源界定标准。为总结云南省煤中铀含量特征,查明煤型铀资源分布规律。通过系统查阅196份煤田勘查报告,筛查出12个煤矿中109口钻孔的至少208个煤中铀含量数据,... 煤型铀主要是指赋存于煤层的铀,一般以煤中铀含量大于或等于40μg/g为煤型铀资源界定标准。为总结云南省煤中铀含量特征,查明煤型铀资源分布规律。通过系统查阅196份煤田勘查报告,筛查出12个煤矿中109口钻孔的至少208个煤中铀含量数据,结合前人数据共整理出23个煤矿中的至少1044个煤中铀含量数据,统计分析显示:(1)煤中铀含量差异显著,分布极为不均;(2)峨山塔甸三叠系无烟煤中平均铀含量为27.6μg/g,系国内新发现的又一罕见的无烟煤型铀富集区;(3)潞西等?、临沧勐旺—帮卖、建水甸尾、弥勒跨竹、蒙自南部的新近系褐煤和文山邱砚煤田的二叠系贫煤、新近系长焰煤,共6个地区煤中铀含量达到煤型铀资源界定标准,尤以临沧盆地群和邱砚煤田最具煤—铀及多金属勘探开发价值。初步分析认为煤中铀含量受煤阶影响有限,铀源供给才是铀富集并成矿的先决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煤型铀矿 煤中铀含量 临沧盆地群 邱砚煤田 铀源
下载PDF
煤炭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铀迁移产生的环境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魏信祥 李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033-4043,共11页
中国拥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储量,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资源生产和消费国,煤炭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放射性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综述了煤中铀的赋存状态、煤炭资源在不同开发利用阶段中铀释放迁移规律及产生的放射性污染等方面的... 中国拥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储量,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资源生产和消费国,煤炭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放射性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综述了煤中铀的赋存状态、煤炭资源在不同开发利用阶段中铀释放迁移规律及产生的放射性污染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煤炭开发利用过程中的辐射风险评价方法进行了总结,最后对下一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大部分煤炭产生的放射性物质对人类健康影响不大,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富铀煤,尤其是中国南方地区广泛分布的石煤,其开发利用产生的放射性污染及潜在健康风险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煤 赋存状态 迁移 环境影响
下载PDF
石煤中铀在水-岩作用下浸出释放的环境影响及控制因素
13
作者 魏信祥 李江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3-74,共12页
含铀石煤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地区,富含有机质和金属硫化物。石煤被人为开采暴露于地表后很容易在水-岩作用下发生氧化,产生矿山酸性排水并释放出放射性和有毒金属元素铀,因此废弃裸露的石煤矿山成为重要的潜在铀污染源。综述了水-岩作... 含铀石煤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地区,富含有机质和金属硫化物。石煤被人为开采暴露于地表后很容易在水-岩作用下发生氧化,产生矿山酸性排水并释放出放射性和有毒金属元素铀,因此废弃裸露的石煤矿山成为重要的潜在铀污染源。综述了水-岩作用下石煤矿山铀浸出释放的环境效应,铀的浸出释放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石煤中铀的丰度、铀赋存状态、石煤风化程度、微生物作用,以及浸出液pH、Eh和气象水文等。尽管石煤中铀在水-岩作用下浸出释放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控制铀浸出释放的主要因素及相关机制还不清楚,尤其是微生物在铀浸出释放过程中的作用机制还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岩作用 浸出释放 石煤 微生物
下载PDF
钝化剂对废弃石煤矿山铀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红海 谌靓靓 +2 位作者 王靖雯 邹融 张麟熹 《江西化工》 CAS 2023年第4期92-96,共5页
本文采集江西省内某废弃石煤矿区周边实际铀(U)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选用泥炭和玉米秸秆炭作为有机钝化剂,以及将沸石和蛭石作为无机钝化剂对污染土壤进行钝化处理,以此考察不同钝化剂对污染土壤理化性质和U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四... 本文采集江西省内某废弃石煤矿区周边实际铀(U)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选用泥炭和玉米秸秆炭作为有机钝化剂,以及将沸石和蛭石作为无机钝化剂对污染土壤进行钝化处理,以此考察不同钝化剂对污染土壤理化性质和U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钝化剂对污染土壤pH值影响不显著,沸石处理的土壤pH值虽有增加,但对U的钝化效果最不理想;泥炭对污染土壤中U的钝化效果最显著,与污染土壤混合培养5周后,铁锰氧化物结合态U占比降低了15.15%,硫化物及有机物结合态U占比增加了22.22%,与原始土壤中U形态分布对比,残余态U和硫化物及有机物结合态U总占比加和明显增加;蛭石对污染土壤中U也具有一定的钝化效果,与污染土壤混合培养3周后,U形态分布基本趋于稳定,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含量占比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化剂 石煤矿 放射性核素 铀污染土壤 修复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中生代“下煤上铀”地层结构的沉积机理
15
作者 吴兆剑 韩效忠 +2 位作者 李紫楠 胡航 来强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2-64,共13页
中国北方中生代含煤盆地常见煤、铀共伴生发育,且煤及煤系砂岩型铀矿表现为特征的“下煤上铀”的地层结构。为精确约束沉积要素在中生代含煤盆地煤及煤系砂岩型铀矿富集成藏(矿)中的作用,探讨煤、铀共伴生的沉积机理,优选准噶尔盆地东... 中国北方中生代含煤盆地常见煤、铀共伴生发育,且煤及煤系砂岩型铀矿表现为特征的“下煤上铀”的地层结构。为精确约束沉积要素在中生代含煤盆地煤及煤系砂岩型铀矿富集成藏(矿)中的作用,探讨煤、铀共伴生的沉积机理,优选准噶尔盆地东部发育“八道湾组煤–八道湾组铀”“西山窑组煤–头屯河组铀”两套“下煤上铀”地层结构的准东煤田及其邻区,聚焦侏罗系构造–沉积演化,通过典型地震剖面的构造解译和连井剖面的细致解析,重点开展等时地层对比和地层层序分析,精细刻画早侏罗世八道湾组至晚侏罗世奇古组的沉积相类型和沉积体系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准噶尔盆地东部准东煤田及其邻区侏罗系的沉积演化具有明显的旋回性,是一个顶、底面为区域性不整合面所限,由多个退积–进积的3级沉积旋回组成的完整2级沉积序列;(2)盆地退积–进积沉积演化的旋回性是“下煤上铀”地层结构发育的主要原因,它通过可容纳空间变化控制了沉积环境的转变和物质的空间配置,且进积比退积对应更强的聚煤作用和更适宜的铀储层砂体;(3)高级别的沉积旋回具备更强的强迫性,制约在2级旋回中处于退积环境的八道湾组的“下煤上铀”规模远小于处于进积环境的西山窑–头屯河组。沉积序列分析可用于含煤盆地的聚煤作用分析和铀储层铀成矿远景预测,特别是铀成矿新区新层位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系砂岩型铀矿 下煤上铀 可容纳空间 沉积旋回
下载PDF
八仙口地区煤中铀特征及成因分析
16
作者 尚高峰 王刚 曹雷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23年第4期522-529,共8页
近几年,在吐鲁番盆地十红滩铀矿床西部八仙口地区,不仅发现砂岩型铀矿,同时发现一定规模的煤岩型铀矿。从成矿背景、构造、地质特征,煤层、煤质,煤岩型铀矿体特征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对煤岩型铀矿成因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该区煤岩型铀矿... 近几年,在吐鲁番盆地十红滩铀矿床西部八仙口地区,不仅发现砂岩型铀矿,同时发现一定规模的煤岩型铀矿。从成矿背景、构造、地质特征,煤层、煤质,煤岩型铀矿体特征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对煤岩型铀矿成因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该区煤岩型铀矿化主要与沉积相变化、潜水氧化作用、煤层中有机质煤化过程中产生的还原气体及煤的变质程度有关。煤岩型铀矿化多产于砂岩型铀矿化上部偏南位置,比砂岩型铀矿化更靠近蚀源区。研究对提高该地区煤岩型铀矿特征和铀成矿规律认识具有一定意义,为该区后期砂岩型铀矿找矿提供了重要线索,对扩大外围找矿工作具较好的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红滩 八仙口 煤岩型铀矿 潜水氧化
下载PDF
新疆富蕴县阿勒安道地区铀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
17
作者 王春晖 陈涛 +1 位作者 郭望 郭广成 《矿产与地质》 2023年第3期514-521,共8页
为了响应全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遵照“铀煤兼探”勘查思路,对阿勒安道地区开展铀矿找矿勘查。通过收集整理研究区有关煤炭勘查、开发的地质资料,特别是煤田钻探测井资料,结合放射性测量以及钻探工程发现了砂岩型铀矿。含矿砂体为一套湖... 为了响应全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遵照“铀煤兼探”勘查思路,对阿勒安道地区开展铀矿找矿勘查。通过收集整理研究区有关煤炭勘查、开发的地质资料,特别是煤田钻探测井资料,结合放射性测量以及钻探工程发现了砂岩型铀矿。含矿砂体为一套湖滨相及河流相含铀碎屑岩沉积物,岩性以中、粗砂岩为主,含矿砂体中,氧化砂体一般呈浅褐黄色、淡黄色,还原砂体呈灰色,砂体厚度为7.15~16.9 m,埋深167.0~671.55 m,在剖面上呈似层状、层状,界线分明,轮廓清晰。通过总结分析本次勘查成果和前人研究成果,认为含矿层西山窑组上段(J 2 x 2)为一套湖滨相及河流相的沉积环境,并发育有泥(煤)-砂-泥(煤)岩性组合,是有利的赋矿层位。索索泉凹陷的构造演化为成矿区提供了有利的沉积环境,成矿区东南部的泥盆纪和石炭纪地层及侵入岩中铀丰度值较高,存在丰富的铀源,为铀的富集与成矿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来源。通过分析铀成矿地质条件,认为本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矿 “铀煤兼探” 地质特征 成矿条件分析 阿勒安道地区
下载PDF
氧化还原障在热液铀矿成矿中的作用 被引量:36
18
作者 李延河 段超 +2 位作者 赵悦 裴浩翔 任顺利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1-218,共18页
铀是变价元素,氧化还原条件控制铀的迁移和沉淀。铀在氧化环境中呈U^(6+)形式存在,在还原条件下则以U^(4+)形式存在。氧化态六价铀主要以可溶的碳酸铀酰/氟化铀酰络合物形式在水溶液中迁移,还原态四价铀主要以沥青铀矿和铀石等形式富集... 铀是变价元素,氧化还原条件控制铀的迁移和沉淀。铀在氧化环境中呈U^(6+)形式存在,在还原条件下则以U^(4+)形式存在。氧化态六价铀主要以可溶的碳酸铀酰/氟化铀酰络合物形式在水溶液中迁移,还原态四价铀主要以沥青铀矿和铀石等形式富集沉淀成矿。热液铀矿的形成需要一对空间上密切共生的氧化障/氧化剂和还原障/还原剂,二者缺一不可。首先,氧化障中氧化剂将富铀岩石中的铀大量氧化形成U^(6+),溶解进入水溶液迁移;第二,高氧化性富铀溶液遇到还原障,U^(6+)还原成U^(4+)沉淀下来,富集形成铀矿。前人虽然对铀的地球化学性质及氧化还原反应在铀成矿中作用已比较了解,但如何在实际铀矿成矿系统中准确识别氧化还原障,有效利用氧化还原障的控矿机理指导找矿,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制约了铀成矿理论的发展和找矿方法的提升。本文以我国最重要的砂岩型铀矿、火山岩型铀矿、花岗岩型铀矿和变质型铀矿为例,总结了与铀矿化有关的氧化还原障的主要类型,探讨了红层等蒸发盐地层(氧化障),有机质、煌斑岩等中基性岩脉(还原障)与铀矿之间的关系及控矿机制,揭示了成矿盆地中铀-煤、铀-气(油)共生的机制,阐明了翁泉沟硼、铁、铀矿共生原因,建立了不同类型铀矿成矿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障 热液铀矿 红层(红盆) 中基性岩脉 铀-煤-油-气
下载PDF
内蒙古东胜地区侏罗系砂岩铀矿体与煤层某些关联性 被引量:20
19
作者 刘正邦 焦养泉 +5 位作者 薛春纪 苗爱生 顾浩 吴亚平 荣辉 丁叶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6-153,共8页
金属成矿与有机成藏的关联性是成藏成矿动力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东胜砂岩铀矿体与煤层或煤层气是何种关联尚不清楚。文中以多年勘探事实为基础,研究表明,东胜铀矿区铀矿体与煤层平面位置重叠或相近,剖面中铀矿体上下均有煤层,铀矿体与煤... 金属成矿与有机成藏的关联性是成藏成矿动力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东胜砂岩铀矿体与煤层或煤层气是何种关联尚不清楚。文中以多年勘探事实为基础,研究表明,东胜铀矿区铀矿体与煤层平面位置重叠或相近,剖面中铀矿体上下均有煤层,铀矿体与煤层垂距2~15m,两者厚度变化相互响应,铀矿体与煤层具有内在关联性。铀储层酸解烃类主要是CH4,与来自煤层的煤层气主成分一致,铀储层中从砂岩铀矿石,到铀矿化砂岩,再到无铀矿化砂岩,酸解烃类含量依次(CH4分别为569.43μL/kg、174.93μL/kg、156.12μL/kg)降低,铀矿化与煤层气内在关联明显。煤层、尤其是由它产生的煤层气是铀储层中铀矿物沉淀和成矿的重要还原剂,煤层及其厚度的变化可以作为本地区砂岩铀矿体勘探的有机质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铀矿体 煤层 侏罗系 关联性 东胜铀矿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侏罗系的成岩作用及其成藏成矿响应 被引量:14
20
作者 柳益群 李继红 +3 位作者 冯乔 陈法正 邢秀娟 樊爱萍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331-2339,共9页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侏罗系的成岩作用显示出受周边活动带干扰的类克拉通型特征。来自北部老山的岩浆岩碎屑、铁镁质矿物及火山喷发的火山灰导致在同生-早期成岩阶段孔隙水中释放大量铁、镁、硅、铝等离子,从而析出大量蒙脱石和富铁的绿...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侏罗系的成岩作用显示出受周边活动带干扰的类克拉通型特征。来自北部老山的岩浆岩碎屑、铁镁质矿物及火山喷发的火山灰导致在同生-早期成岩阶段孔隙水中释放大量铁、镁、硅、铝等离子,从而析出大量蒙脱石和富铁的绿泥石、沸石类和硅质矿物;在上三叠统中夹有由火山灰成岩转变而成的多层斑脱岩;同时导致富铀碎屑的聚集和由于粘土矿物、褐煤等的吸附作用造成的铀离子的预富集。在中成岩阶段,石油生成并在粘土矿物放出大量孔隙水作为载体的情况下初次运移,有机溶液进入储层使铝硅酸盐矿物溶解产生次生孔隙;同时蒙脱石和伊利石对油和气的生成具有催化作用,显示出典型的有机-无机成岩成藏作用过程。中晚燕山运动是一次构造热事件,此时期发生的表生成岩阶段是鄂尔多斯盆地成藏成矿的重要时期,不但促进了三叠系油和古生界天然气的生成,而且提供了油气运聚成藏的动力学条件;另一方面,天然气向盆地北东向的大规模运移散失造成强还原环境,促使具备铀矿形成条件的东胜地区侏罗系中大型铀矿的形成,是典型的有机-无机成岩成矿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侏罗系 成岩作用 油气运聚成藏 成矿 成岩阶段 粘土矿物 石油生成 天然气 蒙脱石 孔隙水 火山灰 晚燕山运动 构造热事件 动力学条件 作用过程 运移 有机溶液 铀矿 形成条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