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rface Rupture and Co-seismic Displacement Produced by the Ms 8.0 Wenchuan Earthquake of May ^(12)th,2008,Sichuan,China:Eastwards Growth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被引量:58
1
作者 DONG Shuwen ZHANG Yueqiao WU Zhenhan YANG Non MA Yinsheng SHI Wei CHEN Zhengle LONG Changxin AN Meijia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5期938-948,共11页
An earthquake of Ms 8 struck Wenchuan County, western Sichuan, China, on May 12^th, 2008 and resulted in long surface ruptures (〉300 km). The first-hand observations about the surface ruptures produced by the earth... An earthquake of Ms 8 struck Wenchuan County, western Sichuan, China, on May 12^th, 2008 and resulted in long surface ruptures (〉300 km). The first-hand observations about the surface ruptures produced by the earthquake in the worst-hit areas of Yingxiu, Beichuan and Qingchuan, ascertained that the causative structure of the earthquake was in the central fault zones of the Longmenshan tectonic belt. Average co-seismic vertical displacements along the individual fault of the Yingxiu-Beiehuan rupture zone reach 2.514 m and the cumulative vertical displacements across the central and frontal Longmenshan fault belt is about 5-6 m. The surface rupture strength was reduced from north of Beichuan to Qingchuan County and shows 2-3 m dextral strike-slip component. The Wenchuan thrust-faulting earthquake is a manifestation of eastward growth of the Tibetan Plateau under the action of continuous convergence of the Indian and Eurasian contin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 8.0 Wenchuan earthquake surface ruptures co-seismic displacement eastern Tibet
下载PDF
Deformation of the Most Recent Co-seismic Surface Ruptures Along the Garzê–Yushu Fault Zone(Dangjiang Segment)and Tectonic Implications For the Tibetan Plateau 被引量:3
2
作者 WU Jiwen HUANG Xuemeng XIE Fure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2期443-454,共12页
The Garzê–Yushu strike-slip fault in central Tibet is the locus of strong earthquakes(M 〉 7). The deformation and geometry of the co-seismic surface ruptures are reflected in the surface morphology of the fau... The Garzê–Yushu strike-slip fault in central Tibet is the locus of strong earthquakes(M 〉 7). The deformation and geometry of the co-seismic surface ruptures are reflected in the surface morphology of the fault and depend on the structure of the upper crust as well as the pre-existing tectonics. Therefore, the most recent co-seismic surface ruptures along the Garzê–Yushu fault zone(Dangjiang segment) reveal the surface deformation of the central Tibetan Plateau. Remote sensing images and field investigations suggest a 85 km long surface rupture zone(striking NW-NWW), less than 50 m wide, defined by discontinuous fault scarps, right-stepping en echelon tensional cracks and left-stepping mole tracks that point to a left-lateral strike-slip fault. The gullies that cross fault scarps record systematic left-lateral offsets of 1.8 m to 5.0 m owing to the most recent earthquake, with moment magnitude of about M 7.5, in the Dangjiang segment. Geological and geomorphological features suggest tha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1738 co-seismic surface rupture zone was controlled by the pre-existing active Garzê–Yushu fault zone(Dangjiang segment). We confirm that the Garzê–Yushu fault zone, a boundary between the Bayan Har Block to the north and the Qiangtang Block to the south, accommodates the eastward extrusio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generates strong earthquakes that release the strain energy owing to the relative motion between the Bayan Har and Qiangtang Bloc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seismic surface rupture zone strike-slip fault Dangjiang fault Garzê–Yushu fault zone Tibetan Plateau Proto-Tethys
下载PDF
结合野外考察的2022年门源M_(S)6.9地震地表破裂带的高分七号影像特征 被引量:3
3
作者 王辽 谢虹 +5 位作者 袁道阳 李智敏 薛善余 苏瑞欢 文亚猛 苏琦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01-421,共21页
2022年1月8日,青海省门源县发生了M_(S)6.9地震。为及时全面了解地震同震地表破裂带的空间分布并准确判定发震构造,文中通过对震后高分七号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判读,综合野外考察核实,获得了门源M_(S)6.9地震同震地表破裂带的展布情况,并... 2022年1月8日,青海省门源县发生了M_(S)6.9地震。为及时全面了解地震同震地表破裂带的空间分布并准确判定发震构造,文中通过对震后高分七号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判读,综合野外考察核实,获得了门源M_(S)6.9地震同震地表破裂带的展布情况,并识别出多种典型的同震破裂地貌,总结了多种同震地貌的影像特征。结果表明,此次地震产生了2条主要的地表破裂带,呈左阶斜列展布。北支主破裂带分布于冷龙岭断裂西段,长约22km,走向100°N~120°E;南支次级破裂带分布在托莱山断裂东段的局部段上,长约4km,走向为N90°E,2条破裂带总长约26km;沿破裂带形成了一系列典型左旋走滑同震地貌,如张裂隙、张剪裂隙、挤压脊、挤压鼓包、左旋纹沟、左旋断错路基等;在此基础上,文中还对冷龙岭地区典型左旋地貌的累积位错进行了测量,并与前人的测量结果作对比研究,得到了较为准确的测量结果。文中基于高分影像对断裂沿线典型的断错地貌开展研究,不仅可为高分七号卫星数据的地质应用积累实例,所得结果也可为未来构造地貌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2年门源地震 高分七号 地表破裂特征 冷龙岭断裂 托莱山断裂
下载PDF
活动断层避让距离确定的理论基础与应用实例
4
作者 魏雷鸣 徐锡伟 +7 位作者 李峰 曹筠 任俊杰 程佳 张宪兵 贾启超 陈桂华 吴熙彦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9-82,共14页
活动断层避让是活动断层探测走向减灾应用的最后“1公里”,也是地震链生灾害风险源的阻断技术。地震现场考察和实验研究表明,只要离开活动断层迹线一定的有限距离就能够保证建(构)筑物免遭活动断层同震破裂和错动引起的灾难性毁坏。因此... 活动断层避让是活动断层探测走向减灾应用的最后“1公里”,也是地震链生灾害风险源的阻断技术。地震现场考察和实验研究表明,只要离开活动断层迹线一定的有限距离就能够保证建(构)筑物免遭活动断层同震破裂和错动引起的灾难性毁坏。因此,活动断层的避让工作是活动断层探测和准确定位的最终目标之一。从活动断层避让相关定义和术语出发,系统论述不同类型活动断层地震破裂局部化宽度特征、倾滑断层地表破裂/灾害的上盘效应及其同震破裂和错动对建(构)筑物的剪切和撕裂作用控制了毁坏带空间展布等特征,这些特征构成了活动断层避让理论;在此基础上着重讨论了活动断层避让标准的适用范围、活动断层管制区划定依据和范围,建设场址区避让活动断层所需的定位精度要求,活动断层管制区内一般建(构)筑物避让活动断层距离基本值(D0),可以作为近于直立走滑断层和倾滑断层下盘避让的最小距离;倾滑断层中倾角约60°正断层上盘的避让距离为避让距离基本值(D0)的2倍左右,而倾角约为30°的逆断层上盘避让距离为避让距离基本值(D0)的3~4倍;特殊建(构)筑物有别于一般建(构)筑物,它们的安全直接影响到社会安定和国家的兴衰,因此,专门给出了分类避让距离,保证这些建(构)筑物在地震期间不会引发严重的次生灾害;最后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国内外活动断层避让的相关法律法规和避让实例。活动断层避让作为一种科学有效的地震灾害阻断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建(构)筑物的抗断问题:如何避让?避让多少?还可为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的地震安全提供创新性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断层 地震地表破裂带 变形/破裂局部化特征 活动断层管制区 避让距离
下载PDF
鲁甸M_S 6.5地震发震断层地表破裂特征、相关古地震的发现和年代测定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西 徐锡伟 +3 位作者 张建国 谢英情 于江 张彦琪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27-239,共13页
鲁甸MS6.5级地震发生后,余震分布呈现两个优势方向,其发震断层是NE向的昭通—鲁甸断裂,还是NW向的次级断裂,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详细的野外调查发现,从龙头山镇南东方向的谢家营盘—光明村—王家坡一线N22°W^N55°W走向断续展... 鲁甸MS6.5级地震发生后,余震分布呈现两个优势方向,其发震断层是NE向的昭通—鲁甸断裂,还是NW向的次级断裂,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详细的野外调查发现,从龙头山镇南东方向的谢家营盘—光明村—王家坡一线N22°W^N55°W走向断续展布长约8km地表破裂带,呈左行右阶排列,伴有30~35cm左右的走滑分量,局部走滑分量达40~60cm,表明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为北西走向的包谷垴—小河断裂。探槽工程揭露出发震构造光明村—小垭口段4次古地震事件;8个炭屑样品的14 C测年分析表明,事件E1可能发生在9190—8870BC,E2为1000BC至900AD,E3为910—1240AD,最新一次事件E4为2014年鲁甸MS6.5级地震。该研究表明,云南地区6.5级强震可以产生地表破裂并可能在地质记录中留下遗迹。结合本次地表破裂特征,影像几何不连续以及探槽剖面揭露出古地震断面信息容易隐形等特征表明,包谷垴—小河断裂在历史活动中强度不大,属中强地震发震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甸地震 地表破裂 发震断层 破裂特征 古地震
下载PDF
汶川地震地表破裂面形貌特征 被引量:8
6
作者 魏占玉 石峰 +2 位作者 高翔 徐长鹏 何宏林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3-66,共14页
准确描述破裂面形貌对于我们理解地震断层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破裂面的形貌特征包含许多关于地震和断层机制的有用信息。在Mw7.9 2008汶川地震中断层活动产生了两个新鲜的破裂面,八角庙破裂面和沙坝破裂面。我们使用3D便携式激光扫描仪(Tr... 准确描述破裂面形貌对于我们理解地震断层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破裂面的形貌特征包含许多关于地震和断层机制的有用信息。在Mw7.9 2008汶川地震中断层活动产生了两个新鲜的破裂面,八角庙破裂面和沙坝破裂面。我们使用3D便携式激光扫描仪(Tri mble GX)对两个破裂表面进行测量,在野外微观尺度上研究了破裂面形貌特征。通过能谱密度和均方值两个方法分析破裂面形貌,新鲜的破裂面表现为自相仿性,能谱密度和均方值均与剖面长度存在幂律关系。在能谱密度与空间频率的对数图中,能谱密度曲线存在明显的拐点,该拐点所对应的波长称为"特征波长",表明单一分形不能准确描述破裂面形貌。八角庙破裂面在平行滑动方向上的特征波长为7 mm,在垂直方向上特征波长略大一些(区域Ⅰ为10 mm,区域Ⅱ为9 mm);沙坝破裂面在平行滑动方向上的特征波长为8 mm,但垂直方向上特征波长略小(6 mm)。均方值曲线的最小二乘拟合直线的斜率为Hurst指数,该指数依赖于剖面线方向并描述破裂面形貌的各向异性,H指数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与平行擦痕和垂直擦痕方向对应,这与野外断层面擦痕测量结果一致。沙坝破裂面的H指数极坐标图中存在次级H指数峰值(对应剖面线方向为85°和160°),这揭示破裂面上存在一组隐匿擦痕。该组隐匿擦痕为汶川地震之前断层活动中形成的,但这还不足以推测上一次断层活动的时间和规模。另外,通过比较新鲜节理面和破裂面表明H指数是否大于0.8反映了断层类型。在整个空间频率域上,能谱密度曲线斜率(-α)和均方值曲线斜率(H)的线性拟合关系为α=1.22+1.72H,并不严格满足两者之间理论关系式,α=1+2H。这个差异是由于测量信号噪音、破裂面的多分形性和分析方法的差异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破裂面 形貌特征 粗糙度
下载PDF
东昆仑断裂带东段分支断裂--阿万仓断裂晚第四纪构造活动特征 被引量:26
7
作者 李陈侠 袁道阳 +1 位作者 杨虎 徐锡伟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4-64,共21页
文中从几何结构特征、断裂长期滑动速率和古地震复发特征3个方面对阿万仓断裂进行了研究。详细的遥感解译和野外调查结果表明:1)阿万仓断裂作为东昆仑断裂带东段(玛沁—玛曲段)的分支断裂,和东昆仑断裂一样也是1条全新世活动断裂,性质... 文中从几何结构特征、断裂长期滑动速率和古地震复发特征3个方面对阿万仓断裂进行了研究。详细的遥感解译和野外调查结果表明:1)阿万仓断裂作为东昆仑断裂带东段(玛沁—玛曲段)的分支断裂,和东昆仑断裂一样也是1条全新世活动断裂,性质为左旋走滑兼逆断,总长约200km。西北段由2条总体走向310°,相距约16km近平行的次级断层组成,向SE方向合为1条断裂。2)在阿万仓断裂上发现大约15km长的古地震地表破裂带,表现为断层陡坎、断塞塘、地裂缝、断层沟槽等典型断错微地貌现象。3)经航、卫片解译,野外现场调查,断错地貌测量和样品测试,得到该断裂晚第四纪以来的平均左旋水平滑动速率为3mm/a,垂直滑动速率约0.07mm/a。4)通过对断错最新地貌面的测年和探槽剖面分析,认为阿万仓断裂带存在4次古地震事件,属原地复发型,最新1次事件是在(850±30)a BP以后发生的。5)阿万仓断裂左旋滑动速率与东昆仑断裂带玛沁—玛曲段递减的滑动速率量值相当,它的存在和发现可以很好地解释东昆仑断裂带东段(玛沁—玛曲段)滑动速率递减的特征。东昆仑活动断裂带中东段滑动速率逐渐递减,与东昆仑活动断裂带中东段帚状散开的几何结构有关,其中的阿万仓断裂是东昆仑断裂带东延过程中的重要分支断裂,吸收了东昆仑断裂带东延的应变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昆仑断裂带 阿万仓断裂 活动特征 滑动速率 古地震 地表破裂
下载PDF
跨断层地表破裂带桥梁震害研究及抗震概念设计 被引量:25
8
作者 惠迎新 王克海 李冲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1-57,共7页
针对跨断层地表断裂带桥梁工程抗震设计及防御对策中存在的问题,整理、分析了国内外历次地震中跨越断层地表断裂带桥梁的震害资料,得出了发震断层类型、桥梁结构形式(上部结构、支座和下部结构)、平面线形等对桥梁结构损坏程度的影响规... 针对跨断层地表断裂带桥梁工程抗震设计及防御对策中存在的问题,整理、分析了国内外历次地震中跨越断层地表断裂带桥梁的震害资料,得出了发震断层类型、桥梁结构形式(上部结构、支座和下部结构)、平面线形等对桥梁结构损坏程度的影响规律,并指出在设计之初未对可能出现的断层地表破裂予以考虑或考虑不充分是地震中桥梁严重损毁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包括设防思路、结构形式、抗震措施等方面的跨断层地表破裂带桥梁抗震概念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地表破裂 震害特征 抗震概念设计
下载PDF
汶川大震的科学思考 被引量:26
9
作者 彭建兵 马润勇 +3 位作者 范文 门玉明 林鸿州 邓亚虹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1-29,共29页
在野外地震地质科学考察的基础上,围绕汶川地震发震断层的特征、发震机制、地表破裂带的分段性与分带性、南北构造带地震危险性、地震地质灾害的多发性及链生性、工程建(构)筑物的破坏特征与安全性、地震烈度区划问题及极端自然灾害的... 在野外地震地质科学考察的基础上,围绕汶川地震发震断层的特征、发震机制、地表破裂带的分段性与分带性、南北构造带地震危险性、地震地质灾害的多发性及链生性、工程建(构)筑物的破坏特征与安全性、地震烈度区划问题及极端自然灾害的预测与应对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就有关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考。结果表明,低速滑动断层、晚更新世断层或中央活动断裂也可以发生强震;汶川地震同时具有深部构造的控震作用;地表破裂沿走向可分为映秀—安县段、北川—关口段及青川段;地表破裂可分为主破裂、牵动破裂与感应破裂3种类型;青川段的深部破裂与浅部破裂没有几何上的连续关系或继承关系;贺兰—川滇南北构造带是中国大陆强震多发带,尤其是其北段的六盘山—天水—武都—青川一带未来的强震危险性不容忽视;汶川地震地质灾害具有灾害类型多、成因机理复杂、灾害链长、规模大、范围广、灾害程度深、危害对象广、持续时间长等特点;高烈度区和活断层沿线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与预测评价对防灾减灾极为重要;活动断裂沿线应注意破裂影响带宽度与建筑物安全避让距离;应对地震等极端自然灾害,应以预防为主,综合减灾;地震烈度区划应同时考虑活动断层的复发周期、地震的离逝时间乃至地形地貌条件;重大工程应提高设防烈度;应当加强极端自然灾害预测评估,完善应对对策和提高应对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 地震 活动断裂 地表破裂带 贺兰—川滇南北构造带 地质灾害 建(构)筑物破坏
下载PDF
汶川M_S8.0地震断层映秀—南坝段的活动方式、形变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被引量:4
10
作者 卢海峰 张世民 +4 位作者 马保起 侯治华 何仲太 赵俊香 王金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76-1383,共8页
通过对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8.0级地震的发震构造——中央断裂映秀—南坝段地震地表破裂、地表形变及断裂上余震迁移等特征的详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1)自映秀至南坝,断层活动方式表现为由逆冲逐渐过渡为逆冲-右旋走滑、再到走滑... 通过对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8.0级地震的发震构造——中央断裂映秀—南坝段地震地表破裂、地表形变及断裂上余震迁移等特征的详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1)自映秀至南坝,断层活动方式表现为由逆冲逐渐过渡为逆冲-右旋走滑、再到走滑分量与逆冲分量大致相当,同时断层两盘滑动伴有相对弱旋转活动;(2)在断层总体走向NE向、逆冲为主兼右旋走滑活动方式下,局部表现为走向NW向、逆冲为主兼左旋走滑活动方式;(3)地震裂缝与单侧破裂面关系,以及地表重叠缩短形变特征表明,断层活动、应变能释放是在近EW向区域构造应力及NE向局部构造应力综合作用下的结果.依据断层沿线地表裂缝产状的变化,粗略推出映秀至南坝段主应力方向由SEE向NEE方向变化,与前人使用CAP(Cut and Pasate)方法求出的主余震源机制方向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断层 地表破裂 地震裂缝 形变特征 主应力方向
下载PDF
2012年6·29贵州岑巩龙家坡滑坡灾害的基本特征与成因机理——一个由侧向剪切扰动诱发大型滑坡的典型案例 被引量:6
11
作者 郑光 许强 +3 位作者 林峰 巨能攀 邓茂林 汪新芳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32-945,共14页
侧向剪切扰动诱发滑坡是一种新型滑坡类型,深入研究其成因机理,有助于开展滑坡预警工作。2012年6月29日6时20分左右,贵州省岑巩县思旸镇龙家坡山体发生大规模滑坡,300~400万 m3岩土体失稳后堵塞坡下的马坡河,形成20余 m高的堰塞... 侧向剪切扰动诱发滑坡是一种新型滑坡类型,深入研究其成因机理,有助于开展滑坡预警工作。2012年6月29日6时20分左右,贵州省岑巩县思旸镇龙家坡山体发生大规模滑坡,300~400万 m3岩土体失稳后堵塞坡下的马坡河,形成20余 m高的堰塞坝及库容达7万余 m3的堰塞湖。笔者在对灾害现场进行详细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现场调绘、航拍、颗分试验等手段,对龙家坡滑坡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滑坡发生及成灾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滑坡区风化破碎的厚层堆积体、有利的岩层倾向以及前缘临空是滑坡发生的基本条件;滑坡区南侧地下水径排区被堆填大量粉黏土弃渣,不仅为该区斜坡人为增加了巨大推力,还使该区斜坡地下水局部富集。在强降雨条件下,南侧堆积区首先发生滑动,其对主滑体的侧向剪切扰动作用带动主滑区大规模失稳破坏。由此,对这类侧向剪切扰动诱发的滑坡,在进行地质灾害调查和预警时,除了应调查其岩土体特征外,还必须查明其边界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家坡滑坡 堆积体 侧向剪切扰动 堰塞坝 成因机理 地表破裂特征
下载PDF
2015年阿拉善左旗M_S5.8地震序列特征及发震破裂面讨论 被引量:2
12
作者 魏建民 韩晓明 +3 位作者 张帆 陈立峰 李娟 杨红樱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19-924,共6页
以2015年阿拉善左旗5.8级地震为研究对象,基于地震活动背景和序列统计分析,利用HypoDD双差定位方法对地震序列进行重新定位,考察余震在空间上的展布特征,并结合震中区烈度、震源机制解和重新定位结果对5.8级地震的发震破裂面进行判定。... 以2015年阿拉善左旗5.8级地震为研究对象,基于地震活动背景和序列统计分析,利用HypoDD双差定位方法对地震序列进行重新定位,考察余震在空间上的展布特征,并结合震中区烈度、震源机制解和重新定位结果对5.8级地震的发震破裂面进行判定。结果表明,阿拉善左旗5.8级地震为主余型,重新定位后的震中位置为39.78°N(±0.72km)、106.34°E(±0.76km),震源深度13.2km(±1.15km);序列优势分布方向分别为近SN向和NEE向,分别延伸18km和16km;剖面的震源深度分布显示序列整体东倾,即震源深度由西向东逐步加深。综合区域应力场背景特征、历史地震破裂特征、主震震源机制解和序列重新定位等多方面资料判定认为,本次阿拉善左旗5.8级地震的破裂面应为近南北走向的断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善左旗5.8地震 HypoDD重新定位 发震破裂面 地震序列特征
下载PDF
基于特征地震模型含时间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昌珑 徐伟进 +1 位作者 吴健 高孟潭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24-1036,2,共13页
本文介绍了特征地震的对数正态分布模型、正态分布模型和布朗过程时间模型,提出了使用地震破裂面源模型的特征地震含时间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理论和方法.通过具体算例对不同的特征地震模型进行了比较,并对特征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进行... 本文介绍了特征地震的对数正态分布模型、正态分布模型和布朗过程时间模型,提出了使用地震破裂面源模型的特征地震含时间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理论和方法.通过具体算例对不同的特征地震模型进行了比较,并对特征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进行了系统探索.研究结果表明,特征地震含时间模型在复发周期早期的地震危险性低于不含时间模型,而在后期其地震危险性则高于不含时间模型.特征地震复发周期的对数正态分布模型与布朗过程时间模型计算得出的地震危险性差别不大.在未到期望复发时间时,正态分布模型与前两种模型计算的地震危险性差别不大;而接近期望复发时间及之后时段,正态分布模型计算的地震危险性则迅速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时间的概率地震危险性 特征地震 对数正态分布 布朗过程时间模型 地震破裂面源模型
下载PDF
2014年8月云南鲁甸M_S 6.5地震典型地表破裂特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晓 裴向军 刘洋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38-345,共8页
北京时间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鲁甸县发生了MS 6.5地震,本次地震的发震构造为包谷垴-小河断裂。野外调查发现,王家坡不稳定斜坡上的地表破裂在整个破裂带中比较具有代表性,其地表破裂带整体走向N45°W—N50°W,并且由剪... 北京时间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鲁甸县发生了MS 6.5地震,本次地震的发震构造为包谷垴-小河断裂。野外调查发现,王家坡不稳定斜坡上的地表破裂在整个破裂带中比较具有代表性,其地表破裂带整体走向N45°W—N50°W,并且由剪切破裂、张剪切破裂、压剪切破裂、张性破裂以及鼓包等典型地表破裂组成。其中左、右地表破裂边界与发震断层的出露位置一致,由断层错动造成;而部分地表破裂与断层的位置不重合,其成因分为2种,一种是发震断层导致的一些次级地表破裂,另一种是地震引发的滑坡后缘破裂。地表破裂类型和基本组合特征显示出王家坡潜在不稳定斜坡上的地表破裂带具有左旋走滑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甸地震 地震地表破裂 破裂特征 成因初析
下载PDF
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地表破裂的类型与性质 被引量:16
15
作者 王赞军 党光明 +2 位作者 张瑞斌 张启胜 都昌庭 《高原地震》 2002年第1期17-25,共9页
通过对昆仑山口西 8.1级地震地表破裂全带的考察认为 :本次地震形成的地表破裂带长达 3 50~ 40 0km ,由地震裂缝、鼓梁 (包 )、塌陷、陡坎等基本形态组成 ,属构造性破裂 。
关键词 昆仑山口西地震 地表破裂 特征
下载PDF
2001年昆仑山口西M_S8.1地震最大位移讨论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宇坤 陈杰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80-387,共8页
最大位移是认识地震破裂机理和断层未来地震危险性的最重要参数之一。对 2 0 0 1年 11月 14日发生的昆仑山口西 8 1级地震地表破裂带最大位移的调查有多种结果。通过野外调查发现 ,本次地震地表最大同震水平位移 6 4± 1 4m ,位于... 最大位移是认识地震破裂机理和断层未来地震危险性的最重要参数之一。对 2 0 0 1年 11月 14日发生的昆仑山口西 8 1级地震地表破裂带最大位移的调查有多种结果。通过野外调查发现 ,本次地震地表最大同震水平位移 6 4± 1 4m ,位于库赛湖东北 (93 2 2 6 6°E ,35 7779°N) ,最大垂直位移 5 2± 0 2m ,与水平位移分布基本一致。影响本次地震地表破裂带地表位移测量的因素很多 ,其中断裂带多期活动、地震地表破裂带构造形式复杂 ,以及特殊的冰川冻土区地貌位移标志是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仑山口西地震 地震地表破裂带 最大同震位移 位移测量 分段特征
下载PDF
逆断层活动引起湿砂沉积层破坏特征的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乾兵 黄凯珠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20,共8页
通过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了逆断层活动在沉积层中的传播模式、以及引起沉积层变形和破裂的特征。试验中采用数字散斑相关方法计算沉积层表面变形的位移场,并采用高精度数码摄像系统捕捉和记录活动断层在沉积层中的破裂扩展过程。逆断... 通过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了逆断层活动在沉积层中的传播模式、以及引起沉积层变形和破裂的特征。试验中采用数字散斑相关方法计算沉积层表面变形的位移场,并采用高精度数码摄像系统捕捉和记录活动断层在沉积层中的破裂扩展过程。逆断层在沉积层中向上扩展时形成了一个剪切带,且断层倾角越小,沉积层中的剪切带就越宽;而基岩断层的抬升位移和滑移速度越大时,沉积层中的剪切带也越宽、变形越强烈。当断层抬升位移达到某一临界值时,沉积层表面的隆起将会出现拉张裂缝。在相同的沉积层厚度和断层抬升位移条件下,基岩断层抬升速度越大时,沉积层表面形变带的宽度越小,变形和破坏程度却更强烈。实验结果表明,断层倾角、滑移速率和沉积层厚度对于确定逆断层活动引起的地表变形和破坏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断层 地质力学模型试验 数字散斑相关方法 断层传播模式 地表破裂特征
下载PDF
2010年青海玉树Ms7.1级地震地表破裂带和形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25
18
作者 张桂芳 屈春燕 +2 位作者 单新建 刘云华 宋小刚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1-127,共7页
通过对SPOT卫星影像上地表破裂的目视解译,以及对ALOS PALSAR卫星数据进行D-InSAR形变提取和分析,结合地震活动性、震源机制、活动构造等资料,确定了发震断层空间分布、断层性质和同震形变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玉树地震发生在甘孜玉树... 通过对SPOT卫星影像上地表破裂的目视解译,以及对ALOS PALSAR卫星数据进行D-InSAR形变提取和分析,结合地震活动性、震源机制、活动构造等资料,确定了发震断层空间分布、断层性质和同震形变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玉树地震发生在甘孜玉树断裂带上,总体走向约为300°,断层近乎直立.根据相干性强弱将Ⅰ区地表破裂划分为三段:北段长22 km,中段长5 km,南段长6 km,破裂带总长度约33 km.Ⅱ区内非相干带长约10 km.同震形变场分布在78 km×55 km范围内,主震所在的形变Ⅰ区断层两侧视线向相对位错约为0.78 m,转换成水平位错约为1.5 m;余震所在的Ⅱ区形变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树地震 差分干涉测量 地表破裂带 同震形变场
下载PDF
美国南加州Ridgecrest M W6.4-M W7.1地震地表破裂几何学及运动学特征 被引量:3
19
作者 马振宁 钱荣毅 +2 位作者 Rufus Catchings Mark Goldman 祁生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06-1214,共9页
2019年7月4—6日位于美国南加州城市Ridgecrest附近地区,在不足两天的时间内接连发生了一系列地震,其中包括震级达M W6.4和M W7.1的强震.震后两天对震中区产生的地表破裂进行了实地地质调查和测量,发现两次地震分别产生了NW方向长度50 k... 2019年7月4—6日位于美国南加州城市Ridgecrest附近地区,在不足两天的时间内接连发生了一系列地震,其中包括震级达M W6.4和M W7.1的强震.震后两天对震中区产生的地表破裂进行了实地地质调查和测量,发现两次地震分别产生了NW方向长度50 km和NE方向长度10 km的两条破裂带.根据野外调查,NW方向的地表破裂表现出右旋走滑特征,是M W7.1地震产生的破裂带,而NE方向的地表破裂表现为左旋走滑性质,是M W6.4地震产生的破裂带.地表破裂野外调查和地震序列统计分析表明,NW方向是本次地震序列的主要破裂带,释放了本次地震的大部分地震矩.通过发震的时序关系和地震序列密集条带分布推断,本次地震是NE和NW两个方向应力作用下,两条共轭断层先后破裂产生的一组复杂共轭地震,推测M W6.4地震是一次强烈前震,促进了震级更大的M W7.1主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dgecrest地震 地表破裂 野外调查 几何学
下载PDF
Timing and Spouting Height of Sand Boils Caused by Liquefaction during the 2010 Mw 6.9 Yushu Earthquake, Tibetan Plateau, China
20
作者 Bing Yan Aiming Lin 《Open Journal of Earthquake Research》 2015年第1期14-22,共9页
The 2010 Mw 6.9 Yushu earthquake produced a ~33-km-long co-seismic surface rupture zone along the pre-existing active Yushu Fault on China’s central Tibetan Plateau. Sand boils occurred along the tension cracks of th... The 2010 Mw 6.9 Yushu earthquake produced a ~33-km-long co-seismic surface rupture zone along the pre-existing active Yushu Fault on China’s central Tibetan Plateau. Sand boils occurred along the tension cracks of the co-seismic surface rupture zone, and locally spouted up above the ground to coat the top of limestone blocks that had slid down from an adjacent ~300-m-high mountain slope. Based on our observations,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arrival times of P- and S-waves at the sand-boil location and the seismic rupture velocity, we conclude that 1) the sand boils occurred at least 18.24 s after the main shock;2) it took at least 4.09 - 9.79 s after the formation of co-seismic surface rupture to generate liquefaction at the sand-boil location;3) the spouting height of sand boils was at least 65 cm. Our findings help to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timing of lique-faction and the spouting height of sand boils during a large-magnitude earthquak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QUEFACTION SAND Boil 2010 MW 6.9 YUSHU Earthquake co-seismic surface rupture Tibetan Plateau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