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chanical behaviors of coal measures and ground control technologies for China's deep coal mines-A review 被引量:10
1
作者 Hongpu Kang Fuqiang Gao +1 位作者 Gang Xu Huaiwei Ren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CIE CSCD 2023年第1期37-65,共29页
This paper reviews the major achievements in terms of mechanical behaviors of coal measures,mining stress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ground control in China’s deep underground coal mining.The three main aspect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major achievements in terms of mechanical behaviors of coal measures,mining stress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ground control in China’s deep underground coal mining.The three main aspects of this review are coal measure mechanics,mining disturbance mechanics,and rock support mechanics.Previous studies related to these three topics are reviewed,including the geo-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al measures,distribution and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ining-induced stresses,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ining-induced structures,and principles and technologies of ground control in both deep roadways and longwall faces.A discussion is made to explain the structur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al measures in China’s deep coal mining practices,the types 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in situ stresses in underground coal mines,and the distribution of mining-induced stress that forms under different geological and engineering conditions.The theory of pre-tensioned rock bolting has been proved to be suitable for ground control of deep underground coal roadways.The use of combined ground control technology(e.g.ground support,rock mass modification,and destressing)has been demonstrated to be an effective measure for rock control of deep roadways.The developed hydraulic shields for 1000 m deep ultra-long working fac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surrounding rocks and mining efficiency in the longwall face.The ground control challenges in deep underground coal mines in China are discussed,and further research is recommended in terms of theory and technology for ground control in deep roadways and longwall fa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 underground coal mine Mechanical behavior Mining-induced stress Mining-induced fractures Ground control for roadways Ground control for working face
下载PDF
Analysis and Design Innovation on Underground Gasifier for Medium-Deep Coal Seam 被引量:1
2
作者 Kong Lingfeng Zhan Enqiang Zhao Chenhui 《China Oil & Gas》 CAS 2019年第4期32-37,共6页
Over the past 80 years,dozens of underground coal gasification(UCG)mine field tests have been carried out around the world.However,in the early days,only a small number of shallow UCG projects in the former Soviet Uni... Over the past 80 years,dozens of underground coal gasification(UCG)mine field tests have been carried out around the world.However,in the early days,only a small number of shallow UCG projects in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achieved commercialised production.In this century,a few pilot projects in Australia also achieved short-term small-scale commercialised production using modern UCG technology.However,the commercialisation of UCG,especially medium-deep UCG projects with good development prospects but difficult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conditions,has not progressed smoothly around the world.Considering investment economy,a single gasifier must realise a high daily output and accumulated output,as well as hold a long gasification tunnel to control a large number of coal resources.However,a long gasification tunnel can easily be affected by blockages and failure,for which the remedial solutions are difficult and expensive,which greatly restricts the investment economy.The design of the underground gasifier determines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UCG projects,and it also requires the related petroleum engineering technology.Combining the advantages of the linear horizontal well(L-CRIP)and parallel horizontal well(P-CRIP),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design scheme for an“inclined ladder”underground gasifier.That is to say,the combination of the main shaft of paired P-CRIP and multiple branch horizontal well gasification tunnels is adopted to realise the control of a large number of coal resources in a single gasifier.The completion of the main shaft by well cementation is beneficial for maintaining the integrity of the main shaft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main structure.The branch horizontal well is used as the gasification tunnel,but the length and number of retracting injection points are limited,effectively reducing the probability of blockage or failure.The branch horizontal well spacing can be adjusted flexibly to avoid minor faults and large cracks,which is conducive to increasing the resource utilisation rate.In addition,for multi-layer thin coal seams or ultra-thick coal seams,a multi-layer gasifier sharing vertical well sections can be deployed,thereby saving investment on the vertical well sections.Through preliminary analysis,this gasifier design scheme can be realised in engineering,making it suitable for largescale deployment where it can increase the resource utilisation rate and ensure stable and controllable operations.The new gasifier has outstanding advantages in investment economy,and good prospects for application in the commercial UCG projects of medium-deep coal sea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derground coal Gasification(UCG) Medium-deep coal Seam Controlled Retracting injection Point(CRIP) Parallel HORIZONTAL WELL Pair Branch HORIZONTAL WELL inclined Ladder”underground GASIFIER Cluster Coiled Tubing Flexible and Combustible Tubing GASIFICATION Tunnel GASIFICATION Chamber coal-based Syngas
下载PDF
深部煤层地下气化选址研究——以东胜气田J148地区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锦昌 刘刚 +3 位作者 张辉 翁新龙 马超 张茹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6-166,共11页
从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煤层气化适用性等角度,系统研究了东胜气田J148地区中生界侏罗系中下统延安组延9煤层地下气化的可行性,并探讨了利用深部煤层气化燃空区孔隙层、含水层及该区致密气层进行碳封存的前景。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延9煤... 从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煤层气化适用性等角度,系统研究了东胜气田J148地区中生界侏罗系中下统延安组延9煤层地下气化的可行性,并探讨了利用深部煤层气化燃空区孔隙层、含水层及该区致密气层进行碳封存的前景。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延9煤层埋深1 264~1 285 m、倾角小于1°,煤层稳定性好。气化目标选区内地层断层、节理裂隙不发育,偶有裂隙但断面新鲜、闭合,煤层气化后空腔有较好的密闭性,对煤炭地下气化影响小,有利于气化炉的建设和扩展,可满足规模化煤炭地下气化项目实施。延9煤层顶底板存在连续的隔水层,能阻截地下水对煤层直接充水,有利于地下气化炉布置;顶板隔水层厚度小于导水裂隙带高度,存在垮落导通顶板含水层间接充水的风险,但顶板含水层属弱富水含水层,涌水量小,风险可控;底板隔水层厚度大于隔水层的安全厚度,能有效阻截煤层底板含水层对煤层直接充水的风险。总体而言,延9煤层厚度适中、夹矸少,属低灰、低硫、高热值不黏煤,煤焦反应活性高,具有良好开发前景。针对深部煤层规模化气化开采产生大量的CO_(2)排放,初步探讨了利用煤层燃空区、顶底板含水层和下部致密天然气层进行CO_(2)安全封存可行性。分析认为,在延9煤层气化燃空区孔隙层和顶底板含水层中,可封存煤层气化产生的CO_(2)的60.8%~88.2%;若结合东胜气田上古生界致密天然气开发,用煤气化产生CO_(2)进行天然气驱替与封存,有望实现深部煤层气化开采过程近零碳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煤层 地下气化 选址 碳封存
下载PDF
融合多种模态特征的井下供水管网流量预测
4
作者 赵安新 刘鼎 +2 位作者 郭仕林 战仕发 陈志刚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30,共7页
煤矿井下供水系统是煤矿安全生产的生命线,供水管网水流量的预测是供水系统优化调度的基础,预测的重要性对供水调度有重要影响。文章提出了一种融合多模态数据特征的煤矿井下供水管网流量预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图深度学习的方法实现了对... 煤矿井下供水系统是煤矿安全生产的生命线,供水管网水流量的预测是供水系统优化调度的基础,预测的重要性对供水调度有重要影响。文章提出了一种融合多模态数据特征的煤矿井下供水管网流量预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图深度学习的方法实现了对井下管网空间拓扑结构、历史时间依赖、井下实际生产工况、周期相关等多种数据模态特征的融合,具体的,使用添加空间注意机制的图卷积神经网络获取井下管网监测点的空间拓扑关系,然后利用循环神经网络中的门控循环单元获取监测点的时间依赖,并融合煤矿生产规律与不同周期的流量数据形成最终预测结果,通过陕西亭南煤矿实际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预测方法相较于SVM、LSTM、STGCN等方法能更准确地预测井下流量未来的趋势,预测偏差分别降低了9.3%、6.84%和3.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井下 供水管网 图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流量预测
下载PDF
煤炭地下气化试验综述与产业化发展建议 被引量:2
5
作者 东振 陈艳鹏 +10 位作者 孔令峰 王峰 陈浩 薛俊杰 张梦媛 陈姗姗 赵宇峰 喻岳钰 龚万兴 孙宏亮 王兴刚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0-196,共17页
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双重需求驱动下,我国煤炭地下气化(UCG)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期。为科学制定技术攻关路线、加快产业化发展,按时间顺序梳理了煤炭地下气化试验历程,将其分为矿井式气化、直井/... 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双重需求驱动下,我国煤炭地下气化(UCG)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期。为科学制定技术攻关路线、加快产业化发展,按时间顺序梳理了煤炭地下气化试验历程,将其分为矿井式气化、直井/定向井气化、水平井气化3个发展阶段,探究了不同阶段推动气化技术革新的底层逻辑,从技术和非技术2个方面分析了未能产业化的原因并提出产业化发展建议。研究表明:(1)水平井+可控注入点后退气化工艺不仅能够有效规避浅层气化在地表沉降、淡水污染方面的风险,而且在扩大煤炭纵向开发范围、提高单井控煤量、提升粗煤气品质、保障连续气化方面具有优势,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流技术路线。(2)我国是现场试验时间最长的国家,长期处于矿井式气化阶段,虽然我国中深层煤炭地下气化攻关试验刚起步,但是由于该技术攻关难度大、技术成熟度低,主要富煤国家在技术研发上基本属于同一起跑线,有希望成为我国钻井式气化技术弯道超车的新赛道。(3)技术适用性不强是造成矿井式、直井式气化产业化困难的主要技术原因,技术成熟度较低是制约水平井气化产业化的主要技术原因,长期稳产高产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4)常规天然气低成本开发和页岩气革命的冲击,民众对浅层气化诱发环境污染的担忧,政府对煤炭地下气化的政策转向,是导致国外试验终止的主要非技术原因;发展规划长期空白、科研试验主体相对单一、科研投入不足、产业扶持政策未出台、联合创新机制未建立是阻碍我国气化产业化的非技术原因。提出我国UCG产业化建议:新时期要充分认识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的复杂性和挑战性,按照“干成”“干好”两个维度,破解“长期稳产”和“高产优产”两个核心问题,通过同步推进科研攻关和现场试验不断提高技术成熟度,在生产端采用“先物理采气后化学气化”的梯级开发方式避免与煤层气开发竞争,在利用端积极探索与油气、新能源、煤化工融合发展模式以提高经济效益。作为一种“人造气藏”的颠覆性开发方式,煤炭地下气化攻关成功后能为其他矿产资源的流态化开发提供技术借鉴,助推我国化石能源非常规开发技术实现新跨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地下气化 中深层煤 钻井式气化 产业化 技术原因 产业政策 发展建议
下载PDF
煤矿井下钻场目标检测数据集
6
作者 周蔚 董立红 +6 位作者 叶鸥 厍向阳 段雪瑶 彭志奎 王思倩 赵楠楠 郭旭鹏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4年第2期300-312,共13页
煤矿井下钻场打钻是解决瓦斯灾害、水害、隐蔽地质灾害的重要措施,可以显著提升我国煤矿井下灾害防治水平。为了实时监测打钻过程并提高打钻效率,需要进行煤矿井下钻场目标检测,即对打钻现场所涉及的重要目标进行识别和定位。相对于传... 煤矿井下钻场打钻是解决瓦斯灾害、水害、隐蔽地质灾害的重要措施,可以显著提升我国煤矿井下灾害防治水平。为了实时监测打钻过程并提高打钻效率,需要进行煤矿井下钻场目标检测,即对打钻现场所涉及的重要目标进行识别和定位。相对于传统的煤矿井下钻场目标检测方法,基于深度学习的煤矿井下钻场目标检测方法可以提升目标检测的精度、时效性和稳定性,但需依赖高质量的数据集。目前,煤矿井下钻场目标检测研究主要依赖于小规模的私有数据集,难以为深度神经网络模型训练提供充足而可靠的数据。本研究通过采用煤矿用本安型执法记录仪对煤矿井下打钻现场进行拍摄,经过数据清洗、数据标注、专家抽检核查等步骤,构建了标准化的煤矿井下钻场目标检测数据集,并使用主流的YOLO系列目标检测模型进行数据质量评估。本数据集包含了来自不同钻场和环境背景条件下的70948张图片,涵盖了夹持器、钻机卡盘、煤矿工人、矿井安全帽和钻杆等5类目标,并提供了PASCAL VOC格式的标注文件。本数据集可为煤矿井下钻场目标检测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对推动智能化煤矿井下监测预警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井下 打钻 深度学习 目标检测 数据集
下载PDF
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技术研究进展综述
7
作者 廖志伟 羊俊敏 +2 位作者 钟翔宇 刘云乾 张景宇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97-507,共11页
化石燃料作为目前人类主体能源,其地位在短期内难以改变,但“双碳”目标的提出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能源安全带来了新挑战与机遇。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技术(CCS)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减排手段,也是实现“双碳”战略的重要途径。该技术将工业活... 化石燃料作为目前人类主体能源,其地位在短期内难以改变,但“双碳”目标的提出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能源安全带来了新挑战与机遇。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技术(CCS)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减排手段,也是实现“双碳”战略的重要途径。该技术将工业活动中所收集的CO_(2)进行特殊处理后,灌注进入封闭且稳定的地层中,从而降低CO_(2)排放量,减缓大气污染与温室效应。目前,CCS技术已经受到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中国的CO_(2)减排形势非常严峻,因此对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技术的研究尤为迫切。为了更好地促进对该技术的认识和研究,本文拟从咸水层封存、废弃油气藏封存、深部不可开采煤层封存和玄武岩矿化封存4个方面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提出了当前研究中的不足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碳封存 咸水层 深部煤层 废弃油气藏 玄武岩矿化
下载PDF
Status and Prospect of CTL and SNG Industry
8
作者 Kong Lingfeng Zhu Xingshan Zhan Enqiang 《China Oil & Gas》 CAS 2018年第1期9-16,共8页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is century, revolutionary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resources and in the mining technologies of the oil and gas industry. Advances in petroleum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pr...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is century, revolutionary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resources and in the mining technologies of the oil and gas industry. Advances in petroleum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presented by horizontal wells and large-scale fracturing have promoted the scale development of low-grade and un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resources. After the rapid growth of natural gas production in China for more than 10 consecutive years, the replacement of conventional natural gas resources has been weak and unconventional natural gas has become the major force for increasing production. Coal based SNG(synthetic natural gas) has also become a major competitor in the domestic market. The development of CTL(coal-toliquids) and SNG industries has brought coal resources into the oil and gas product market, expanding the concept of traditional oil and gas resources.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technology has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deep underground coal gasification technology, which has given economic value to the huge amount of deep coal resources that are unable to be exploited by underground mining, and provides a tremendous resource guarante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traditional oil and gas industry. A preliminary calculation shows that deep underground coal gasification has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cost compared with high-cost, low-grade, unconventional gas and coal-based natural gas. Deep underground coal gasification is a typical cross-disciplinary and cross-sectoral sophisticated technology. Domestic oil and gas enterprises have dominant advantages in th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of this field. Further technical integration innovation and multi-industry joint research are needed to eventually realize the commercial application of this deep underground coal gasification techn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Converted OIL and GAS CTL SNG deep underground coal gasification Conceptual inNOV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ion inNOVATION coal cavern GAS storage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5的煤矿井下目标检测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寇发荣 肖伟 +1 位作者 何海洋 陈若晨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642-2649,共8页
针对煤矿井下环境多利用红外相机感知周边环境温度成像,但形成的图像存在纹理信息少、噪声多、图像模糊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可用于煤矿井下实时检测的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Ucm-YOLOv5)。该网络是在YOLOv5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首先使用PP-LC... 针对煤矿井下环境多利用红外相机感知周边环境温度成像,但形成的图像存在纹理信息少、噪声多、图像模糊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可用于煤矿井下实时检测的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Ucm-YOLOv5)。该网络是在YOLOv5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首先使用PP-LCNet作为主干网络,用于加强CPU端的推理速度;其次取消Focus模块,使用shuffle_block模块替代C3模块,在去除冗余操作的同时减少了计算量;最后优化Anchor同时引入Hswish作为激活函数。实验结果表明,Ucm-YOLOv5比YOLOv5的模型参数量减少了41%,模型缩小了86%,该算法在煤矿井下具有更高的检测精度,同时在CPU端的检测速度达到实时检测标准,满足煤矿井下目标检测的工作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井下目标检测 深度学习 YOLOv5
下载PDF
煤炭地下气化制氢技术路径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淑琴 戚川 +2 位作者 纪雨彤 刘欢 曹頔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0,共10页
氢气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绿色经济的氢气规模化供给是未来能源体系发展的迫切需要。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可将地下煤炭原位高效转化为富氢气体,并将产生的二氧化碳回注气化空腔进行地... 氢气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绿色经济的氢气规模化供给是未来能源体系发展的迫切需要。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可将地下煤炭原位高效转化为富氢气体,并将产生的二氧化碳回注气化空腔进行地质封存,有望成为一种煤炭低成本供氢路径。重点解析了煤炭地下气化过程富氢气体的析出机制,总结了典型煤炭地下气化制氢工程案例,对比了不同制氢技术路线的氢气成本,深化了耦合CCUS的深部煤炭地下气化制氢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煤炭地下气化过程富氢气体的析出包括煤层内的热解析氢、高温区的还原析氢以及低温气流通道中的水煤气变换。煤层内的中低温热解区范围较大,主要产生富氢气体H2与CH4,是产品气的重要组成部分;煤层富水特征和H2O(g)高气化活性使水蒸气还原制氢反应成为主导反应,低温长气流通道及气化灰渣的催化作用为原位水煤气变换制氢创造了条件。国内外典型示范项目运行数据验证了煤炭地下气化具有生产富氢气体的天然优势,其制氢成本远低于地面煤制氢和天然气制氢。气化空腔回注二氧化碳具有矿化固碳及物理碳封存的双重优势,深部煤炭地下气化制氢耦合气化空腔储碳,并联产化学品或协同深部驱油/驱替煤层气,有望形成二氧化碳近零排放的规模化低成本制氢技术路径。深部煤炭地下气化制氢耦合CCUS技术,对发挥新型能源体系支柱作用,解决化石能源制氢碳排放难题具有重要意义,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化石能源清洁转型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地下气化 制氢 深部煤层 CCUS
下载PDF
高矿化度矿井水井下利用处理实验与工艺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雷兆武 孙京敏 +4 位作者 金泥沙 董亚荣 张尊举 景长勇 晋利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8-83,共6页
基于九龙矿井田水文地质条件,提出将高矿化度矿井水经处理后井下利用,以解决高矿化度矿井水外排问题。根据拟定的矿井水回用水质指标,采用“混凝+沉淀+超滤”工艺对矿井水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超滤出水水质指标满足矿井水回用主要水... 基于九龙矿井田水文地质条件,提出将高矿化度矿井水经处理后井下利用,以解决高矿化度矿井水外排问题。根据拟定的矿井水回用水质指标,采用“混凝+沉淀+超滤”工艺对矿井水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超滤出水水质指标满足矿井水回用主要水质指标要求。结合该矿现有矿井水处理工艺,提出矿井水井下回用深度处理采用“超滤+消毒”工艺,以满足矿井水井下利用水质指标要求。该深度处理工艺投资省、效果好,可为相关高矿化度矿井水煤矿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矿化度矿井水 井下利用 回用水质指标 矿井水处理 深度处理工艺
下载PDF
深部煤层地下气化及其应用前景 被引量:20
12
作者 刘淑琴 陈思 +1 位作者 李金刚 余力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9-81,87,共4页
分析了深部煤层地下气化的特点及关键技术,总结了西班牙地下气化现场试验,探讨了深部煤层地下气化过程碳捕获与碳储存的可行性,展望了深部煤层地下气化在中国应用的前景.结果表明,受控后退注入式深部煤层地下气化技术是可行的,所得产品... 分析了深部煤层地下气化的特点及关键技术,总结了西班牙地下气化现场试验,探讨了深部煤层地下气化过程碳捕获与碳储存的可行性,展望了深部煤层地下气化在中国应用的前景.结果表明,受控后退注入式深部煤层地下气化技术是可行的,所得产品煤气的热值可与地面气化煤气相比,而且明显高于浅部煤层地下气化.高压地下气化有利于获得理想的煤气组成及维持气化过程稳定进行.深部煤层地下气化可以和碳储存相结合,从而实现零排放的燃料加工利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煤层 地下气化 碳储存
下载PDF
深部沿空留巷围岩变形特征与支护技术 被引量:478
13
作者 康红普 牛多龙 +3 位作者 张镇 林健 李志红 范明建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977-1987,共11页
以淮南谢家集第一煤矿深部沿空留巷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分析巷道围岩变形与应力分布特征。详细介绍深部沿空留巷井下试验,包括巷内基本支护、加强支护与巷旁支护设计,从巷道掘进、留巷,一直到留巷复用各阶段的矿压监测数据。通过围... 以淮南谢家集第一煤矿深部沿空留巷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分析巷道围岩变形与应力分布特征。详细介绍深部沿空留巷井下试验,包括巷内基本支护、加强支护与巷旁支护设计,从巷道掘进、留巷,一直到留巷复用各阶段的矿压监测数据。通过围岩、充填体位移与锚杆、锚索受力数据分析,评价支护效果。井下实践表明:采用高预应力、强力锚杆与锚索作为巷内基本支护,单体支柱配铰接顶梁为加强支护,及膏体充填巷旁支护,能够有效控制深部沿空留巷围岩的强烈变形,保持留巷稳定。基于数值模拟与井下试验研究成果,分析巷内基本支护、加强支护与巷旁支护的相互关系,指出深部沿空留巷在顶板断裂位置、基本顶回转及围岩长期蠕变等方面与浅部留巷有很大区别,并提出深部沿空留巷支护设计原则。针对井下试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煤矿巷道 沿空留巷 深部矿井 数值模拟 井下试验 支护原则
下载PDF
利用深层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建设煤穴储气库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孔令峰 赵忠勋 +2 位作者 赵炳刚 杜敏 孔梓拯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9-107,共9页
我国天然气主要消费市场尤其是环渤海和华东地区,调峰和应急保障需求强烈,但地下储气库设施数量与规模都严重不足,与实际需求量差距很大。国外已有将煤炭矿井改造成地下储气库的经验,深层煤炭地下气化实验也已经取得成功。环渤海和华东... 我国天然气主要消费市场尤其是环渤海和华东地区,调峰和应急保障需求强烈,但地下储气库设施数量与规模都严重不足,与实际需求量差距很大。国外已有将煤炭矿井改造成地下储气库的经验,深层煤炭地下气化实验也已经取得成功。环渤海和华东地区已被证实存在大量的深部厚煤层,借鉴盐穴储气库建设、深层煤炭地下气化和煤穴封存CO_2的思路和技术,可将深层煤炭原位气化后所形成的煤穴空间改造为地下储气库。模拟案例分析结果表明,煤穴储气库在资源、选址、主体工艺、建设规模、建设周期和投资经济性等方面均较为可行,而且在投资经济性上优于环渤海和华东地区目前在建和规划建设的盐穴储气库。利用深层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建设煤穴储气库,既能利用没有井工开采价值的深层煤炭资源,增加天然气供应量,又能提升天然气市场健康发展所急需的调峰和应急保障能力。最后建议:油气企业应与煤炭企业、燃气企业和研究院所等开展合资合作,在储气库调峰需求强烈的京津冀和华东地区,率先启动深层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研究,开展矿场试验,尽快启动煤穴储气库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煤炭 UCG 水平井 煤层气 甲烷化 煤穴储气库 盐穴储气库 可行性
下载PDF
煤炭地下气化面临的挑战与技术对策 被引量:15
15
作者 许浩 陈艳鹏 +4 位作者 辛福东 东振 尹振勇 陈姗姗 王琼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65-274,共10页
我国能源结构具有"富煤、贫油、少气"的特点。煤炭地下气化是在原位条件下,通过对煤炭资源进行有控制的燃烧获得气体资源,具有煤炭洁净化利用和低碳能源资源保障两大优势,将成为我国清洁高效现代能源体系发展的重要领域。本... 我国能源结构具有"富煤、贫油、少气"的特点。煤炭地下气化是在原位条件下,通过对煤炭资源进行有控制的燃烧获得气体资源,具有煤炭洁净化利用和低碳能源资源保障两大优势,将成为我国清洁高效现代能源体系发展的重要领域。本文系统总结了国内外煤炭地下气化的发展历程。基于众多实例的剖析,指出全球已开展的煤炭地下气化试验绝大多数都是在浅煤层进行的,安全性、环保性和经济性是煤炭地下气化规模化开展面临的挑战,相比于浅部煤炭资源,深部煤炭地下气化具有更多优势。分析认为我国煤炭地下气化的有效进行将面临3个关键问题:煤炭地下气化选区评价体系尚未建立,与地质条件相匹配的气化炉建造技术研究开展较少,不同类型煤炭资源气化剂与气化产物的关系研究尚不明确。为顺利推进先导性试验和工业化试验,亟需结合煤炭资源赋存地质条件,建立适用于我国的煤炭地下气化选区评价技术;系统开展不同类型煤炭资源的气化技术适应性研究,开发适用性的气化炉建造技术,优选合适的气化工艺控制气化产物中经济性物质的比例,不断调整优化,形成针对性的气化产物控制技术。在实现煤炭资源的安全、高效、清洁开发的同时,保障能源安全、改善能源结构、创造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地下气化 选区评价 气化炉建造 气化产物控制 深部煤炭资源
下载PDF
油气开采企业开展深层煤炭地下气化业务的前景分析 被引量:17
16
作者 杨震 孔令峰 +2 位作者 孙万军 洪保民 侯启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9-105,共7页
我国主要含油气盆地深层煤炭资源蕴藏量丰富,但长期以来未能得到有效开发利用。煤炭地下气化技术(UJCG)属于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开发和利用的范畴,符合国家"能源革命"的相关要求,国内外的发展经验已经初步证实,UCG在技术、经济... 我国主要含油气盆地深层煤炭资源蕴藏量丰富,但长期以来未能得到有效开发利用。煤炭地下气化技术(UJCG)属于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开发和利用的范畴,符合国家"能源革命"的相关要求,国内外的发展经验已经初步证实,UCG在技术、经济和市场方面均是可行的。分析结果认为,油气企业在推动深层UCG发展的进程中具有很大的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①国家政策层面大力支持UCG工业化;②油气开采企业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③油气开采企业具有明显的工程技术优势;④油气开采企业具有类似的生产控制经验;⑤油气开采企业具有市场保障优势和天然气替代效益驱动;⑥油气开采企业具有利用深层1UCG建设地下储气库的综合优势。综合宏观的国际形势及UCG业务发展所面临的困难,提出了对我国深层UCG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可以由油气开采企业牵头,煤炭开采企业和燃气发电企业参与,集中各家优势力量,实现互利共赢。结论认为,发展深层UCG业务可以将原来无法开发利用的深层煤炭资源转化为现实的、长期的清洁能源供应,这将有力推动中国"能源独立"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深层 煤炭地下气化(UCG) 油气企业 优势 可行性 清洁能源 能源独立
下载PDF
深部煤炭原位气化开采关键技术及发展前景 被引量:28
17
作者 刘淑琴 畅志兵 刘金昌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2021年第3期261-270,共10页
我国深部煤炭资源储量丰富。煤炭地下气化可将其转化为燃气输出到地面,是深部煤炭原位流态化开采的重要途径。本文介绍了煤炭地下气化技术(UCG)的发展历程、技术现状以及中深部煤炭地下气化典型案例,基于现代煤炭地下气化技术体系剖析... 我国深部煤炭资源储量丰富。煤炭地下气化可将其转化为燃气输出到地面,是深部煤炭原位流态化开采的重要途径。本文介绍了煤炭地下气化技术(UCG)的发展历程、技术现状以及中深部煤炭地下气化典型案例,基于现代煤炭地下气化技术体系剖析了深部煤炭地下气化的关键技术及技术攻关方向,展望了以天然气生产为目标的深部煤炭气化开采前景。UCG的发展呈现由矿井式向钻井式、由浅部煤层向深部煤层、由单一发电向综合利用的趋势;中深部煤炭地下气化的实践验证了深部煤炭地下气化的技术可行性。深部煤炭地下气化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地质评价和科学选址、气化炉构建技术、深部煤层高压点火技术、可控移动注入技术和深部火区地球物理探测技术。深部煤炭气化开采生产天然气,不仅可实现深部煤炭资源的清洁高效利用,还有望解决天然气消费的供需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煤炭 原位开采 煤炭地下气化 可控移动注入 控制后退注入点
下载PDF
高温深井煤矿降温系统集成体系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焦习燕 王志远 任一鑫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7-131,共5页
以集成理论、系统优化配置理论为基础,探究了高温深井煤矿降温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对高温深井煤矿降温系统构成单元进行划分,对降温构成单元功能、作用、运行及各单元的关系进行归纳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构建了以提高降温效果为目的、... 以集成理论、系统优化配置理论为基础,探究了高温深井煤矿降温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对高温深井煤矿降温系统构成单元进行划分,对降温构成单元功能、作用、运行及各单元的关系进行归纳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构建了以提高降温效果为目的、以余热利用为辅助的深井降温集成体系。该体系以循环经济基本原则作指导,利用热交换、余热利用方法等提取了循环水中的热量并进行利用,节约了冷却和制冷过程使用的能量;利用保温技术减少"冷能"漏失、"热能"散发,通过优化布局、错时利用,实现降温时间安排的科学化,减少"冷能"使用量,提高了降温效果。该方法不仅有利于煤矿提高降温效果、节约能源,对其他降温领域节能也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深井 井下降温 技术集成
下载PDF
煤炭地下气化现场试验进展与启示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金华 张梦媛 +5 位作者 陈艳鹏 陈振宏 陈浩 东振 陈姗姗 薛俊杰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3-222,共10页
为进一步了解煤炭地下气化商业化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基于对国内外典型煤炭地下气化试验的分析,总结归纳了典型煤炭地下气化试验的区域煤层特征、气化工艺、粗煤气组分及热值等要素。结果表明,气化选址需要综合考虑降低环境风险、较好... 为进一步了解煤炭地下气化商业化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基于对国内外典型煤炭地下气化试验的分析,总结归纳了典型煤炭地下气化试验的区域煤层特征、气化工艺、粗煤气组分及热值等要素。结果表明,气化选址需要综合考虑降低环境风险、较好的地质条件和煤炭品位、较好的地质力学-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钻井式煤炭地下气化已成为主流;中深层富氧气化成为重要的突破方向;气化工艺以可控式后退注入点法(Controlled Retracting Injection Point,CRIP)为主流。从埋藏深度和可燃气体组分来看,可以将煤炭地下气化分为浅层(<4 MPa)、中深层(4~18 MPa)、深层-超深层(>18 MPa)三大类。浅层煤炭地下气化主要发生水煤气反应,粗煤气中可燃气体以H_(2)为主;中深层主要发生甲烷化反应,可燃气体以CH_(4)为主;深层-超深层发生超临界反应,可燃气体以H_(2)为主。将有利区评价、高效气化工艺、稳定运行控制、碳封存等四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是实现碳中和目标下煤炭地下气化商业化目标的重要途径,这将是今后煤炭地下气化技术攻关的主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地下气化 有利区评价 中深层富氧气化 稳定运行控制 碳封存
下载PDF
煤炭地下气化理论与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20
作者 刘淑琴 梅霞 +2 位作者 郭巍 戚川 曹頔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0-99,共10页
煤炭地下气化作为一种煤炭原位化学采煤方法,被列为国家《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之煤炭无害化开采技术创新战略方向。从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2个方面,综述了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的发展进程。系统阐述了煤层燃空区扩展规律... 煤炭地下气化作为一种煤炭原位化学采煤方法,被列为国家《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之煤炭无害化开采技术创新战略方向。从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2个方面,综述了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的发展进程。系统阐述了煤层燃空区扩展规律及影响因素、热开采条件下煤层覆岩运移规律相关理论研究进展。以工艺路线为主线,概述了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工艺路线特点、气化井连通方式、气化炉构型、气化炉运行模式以及典型工程案例。现代煤炭地下气化工艺路线是在可控后退注入点(CRIP)气化工艺基础上,集成现代钻井技术、先进的石油装备及井下测量技术而形成,其气化炉主要由长距离定向钻井构成,通过地面远程可控多介质集成注入装备及探测装备,实现煤层火区的精准控制,以及气化参数的实时调控。该工艺用于深部煤层原位开发具有显著优势,需在对示范项目综合评估的基础上,有序推进深部煤炭地下气化产业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地下气化 深部煤层 气化工艺 气化炉构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